CN103656787A - 医用压力泵 - Google Patents

医用压力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56787A
CN103656787A CN201310694335.3A CN201310694335A CN103656787A CN 103656787 A CN103656787 A CN 103656787A CN 201310694335 A CN201310694335 A CN 201310694335A CN 103656787 A CN103656787 A CN 1036567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drain
administration
negative pressure
malle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9433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宏
陆培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69433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56787A/zh
Publication of CN1036567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567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泵体结构,尤其是一种医用压力泵,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医用压力泵,包括引流泵;所述引流泵包括引流壳体,所述引流壳体内设置引流囊,引流壳体上设置用于控制引流囊和引流壳体开关状态的引流综合控制开关;引流壳体上还设置用于在引流壳体内建立所需负压的负压建立器。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使用成本低,适应范围广,能实现所需的负压引流及正压输液,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医用压力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泵体结构,尤其是一种医用压力泵,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医用操作中,经常能用到输液泵或引流泵,通过输液泵能将药液输送到病人的体内,通过引流泵将病人体内的积液引流出来。现有的输液泵或引流泵多为机械或电子的控制装置,但现有的输液泵或引流泵结构复杂,使用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医用压力泵,其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使用成本低,适应范围广,能实现所需的负压引流及正压输液,安全可靠。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医用压力泵,包括引流泵;所述引流泵包括引流壳体,所述引流壳体内设置引流囊,引流壳体上设置用于控制引流囊和引流壳体开关状态的引流综合控制开关;引流壳体上还设置用于在引流壳体内建立所需负压的负压建立器。
所述负压建立器包括负压建立器壳体,所述负压建立器壳体内设有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位于负压建立器壳体内的端部设置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与负压建立器壳体相匹配,且第一活塞通过第一推杆能在负压建立器壳体内移动;负压建立器壳体内的端部设有第一单向阀及第二单向阀;第一活塞在负压建立器壳体内运动时,能通过第二单向阀将引流壳体内的气体抽进负压建立器壳体,且负压建立器壳体内的气体能通过第一单向阀排出负压建立器壳体外,以在引流壳体内建立所需的负压。
所述负压建立器壳体的顶端设有用于防止第一推杆从负压建立器壳体内抽出的第一推杆限位板。
所述第一推杆上设有第一推杆手柄,所述第一推杆手柄与第一活塞分别位于第一推杆的两端部。
所述引流囊的一端设置第一引流接管,引流囊的另一端设置第二引流接管,第一引流接管与引流壳体的结合部设置有密封体;第二引流接管通过引流综合控制开关与引流囊相连通。
一种类似的技术方案,所述医用压力泵,包括输液泵,所述输液泵包括给药壳体,所述给药壳体内设有给药囊,给药壳体上设置用于控制给药囊及给药壳体开关状态的给药综合控制开关;给药壳体上还设置用于在给药壳体内建立所需正压的正压建立器。
所述正压建立器包括正压建立壳体,所述正压建立壳体内设有第二推杆,第二推杆位于正压建立壳体内的端部设置第二活塞,第二活塞在正压建立壳体内与所述正压建立壳体匹配,且第二活塞通过第二推杆能在正压建立壳体内移动;正压建立壳体内的端部设置第三单向阀及第四单向阀,第二活塞在正压建立壳体内运动时,能通过第三单向阀将外部气体抽入正压建立壳体内,并能通过第四单向阀将正压建立壳体内的气体压入给药壳体内,以在给药壳体内建立所需的正压。
所述给药囊的一端部设置第一给药接管,给药囊的另一端设置第二给药接管,第一给药接管通过给药综合控制开关与给药囊连接,第二给药接管的一端穿出给药壳体外,且第二给药接管位于给药壳体外的一端连接有输液调速器。
所述正压建立器壳体的顶端设有用于防止第二推杆从正压建立器壳体内抽出的第一推杆限位板。
所述第二推杆上设有第二推杆手柄,所述第二推杆手柄与第二活塞分别位于第二推杆的两端部。
本发明的优点:医用压力泵可以形成输液泵及引流泵,通过正压建立器在输液泵的给药壳体内建立正压,通过负压建立器在引流泵的引流壳体建立负压,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使用成本低,适应范围广,能实现所需的负压引流及正压输液,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引流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输液泵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引流壳体、2-引流囊、3-引流综合控制开关、4-负压建立器壳体、5-第一推杆、6-第一活塞、7-第一单向阀、8-第二单向阀、9-密封体、10-第一推杆限位板、11-第一推杆手柄、12-第一引流接管、13-第二引流接管、14-给药壳体、15-给药囊、16-给药综合控制开关、17-输液调速器、18-正压建立壳体、19-第二推杆、20-第二活塞、21-第三单向阀、22-第四单向阀、23-第二推杆限位板、24-第二推杆手柄、25-第一给药接管及26-第二给药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中,医用压力泵包括引流泵及输液泵,如图1所示:所述引流泵包括引流壳体1,所述引流壳体1内设置引流囊2,引流壳体1上设置用于控制引流囊2和引流壳体1开关状态的引流综合控制开关3;引流壳体1上还设置用于在引流壳体1内建立所需负压的负压建立器。
具体地,所述引流囊2可以采用柔软的橡胶材料制成,引流囊2具有一定的弹性,引流囊2沿引流壳体1的长度方向分布,将整个引流囊2固定密封在引流壳体1内,引流囊2的下端部与引流综合控制开关3连接,引流综合控制开关3能够锁紧引流囊2的下端部避免让引流囊2内的积液流出,同时,引流综合控制开关3在打开引流囊2让积液释放出来时,也能让引流壳体1与外部大气相连通,当引流综合控制开关3锁紧引流囊2时,引流综合控制开关3能密封引流壳体1。本发明实施例中,引流综合控制开关3可以采用弹簧夹等结构实现。当负压建立器在引流壳体1内建立所需的负压后,能使得引流囊2内存在负压,从而对伤口内的积液实现负压引流。
所述负压建立器包括负压建立器壳体4,所述负压建立器壳体4内设有第一推杆5,所述第一推杆5位于负压建立器壳体4内的端部设置第一活塞6,所述第一活塞6与负压建立器壳体4相匹配,且第一活塞6通过第一推杆5能在负压建立器壳体4内移动;负压建立器壳体4内的端部设有第一单向阀7及第二单向阀8;第一活塞6在负压建立器壳体4内运动时,能通过第二单向阀8将引流壳体1内的气体抽进负压建立器壳体4,且负压建立器壳体4内的气体能通过第一单向阀7排出负压建立器壳体4外,以在引流壳体1内建立所需的负压。
所述负压建立器壳体4的顶端设有用于防止第一推杆5从负压建立器壳体4内抽出的第一推杆限位板10。所述第一推杆5上设有第一推杆手柄11,所述第一推杆手柄11与第一活塞5分别位于第一推杆5的两端部。
第一活塞6与负压建立器壳体4的配合类似注射器,第一活塞6的外径与负压建立器壳体4的内径相匹配,通过第一推杆5能使得第一活塞6在负压建立器壳体4进行推拉运动。当需要建立负压时,通过第一推杆5向上拉动第一活塞6,以通过第二单向阀8抽出引流壳体1内的气体,然后通过第一推杆5下压第一活塞6时,负压建立器壳体4内的气体能通过第一单向阀7排出负压建立器壳体4外,当引流壳体1内的气体不断抽出时,能在引流壳体1内建立负压,进而在引流囊2内形成负压。
同时,通过打开引流综合控制开关3可以暂时中断引流囊2和引流壳体1负压,以放出引流囊2中的引流液;然后关闭引流综合控制开关3,通过负压建立器内第一活塞6在负压建立器壳体4内的反复运动与第一单向阀7和第二单向阀8的配合,可以重建引流囊所需负压。
所述引流囊2的一端设置第一引流接管12,引流囊2的另一端设置第二引流接管13,第一引流接管12与引流壳体1的结合部设置有密封体9;通过密封体9保证引流壳体1的密封性,第二引流接管13通过引流综合控制开关3与引流囊2相连通。当引流综合控制开关3打开时,第二引流接管13能与引流囊2相连通,将引流囊2内的积液释放出去;当引流综合控制开关3关闭时,阻挡第二引流接管13与引流囊2之间的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引流综合控制开关3可单独分离设置为引流囊控制开关和引流壳体控制开关,即通过引流囊控制开关单独控制引流囊15的开关状态,引流壳体控制开关单独控制引流壳体1的开关状态;引流囊控制开关、引流壳体控制开关可以采用现有常规的开关形式,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2所示:所述输液泵包括给药壳体14,所述给药壳体14内设有给药囊15,给药壳体14上设置用于控制给药囊15及给药壳体14开关状态的给药综合控制开关16;给药壳体14上还设置用于在给药壳体14内建立所需正压的正压建立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给药囊15、给药综合控制开关16与上述引流囊2、引流综合控制开关3的配合作用类似,仅仅是给药囊15通过正压将给药囊15内的药液输送出去,给药综合控制开关16控制给药壳体14内的正压,同时能实现对给药囊15内添加所需的药液,具体的配合过程此处不再赘述。
所述正压建立器包括正压建立壳体18,所述正压建立壳体18内设有第二推杆19,第二推杆19位于正压建立壳体18内的端部设置第二活塞20,第二活塞20在正压建立壳体18内与所述正压建立壳体18匹配,且第二活塞20通过第二推杆19能在正压建立壳体18内移动;正压建立壳体18内的端部设置第三单向阀21及第四单向阀22,第二活塞20在正压建立壳体18内运动时,能通过第三单向阀21将外部气体抽入正压建立壳体18内,并能通过第四单向阀22将正压建立壳体18内的气体压入给药壳体14内,以在给药壳体14内建立所需的正压。
所述给药囊15的一端部设置第一给药接管25,给药囊15的另一端设置第二给药接管26,第一给药接管25通过给药综合控制开关16与给药囊15连接,第二给药接管26的一端穿出给药壳体17外,且第二给药接管26位于给药壳体14外的一端连接有输液调速器17。第二给药接管26与给药壳体14的结合部间也可以设置密封件,以确保给药壳体14的密封性。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第一给药接管25、给药综合控制开关16向给药囊15内添加药液。
所述正压建立器壳体18的顶端设有用于防止第二推杆19从正压建立器壳体18内抽出的第一推杆限位板23。所述第二推杆19上设有第二推杆手柄24,所述第二推杆手柄24与第二活塞20分别位于第二推杆19的两端部。
本发明实施例中,给药综合控制开关16可单独分离设置为给药囊控制开关和给药壳体控制开关,即给药囊控制开关单独控制给药囊23的开关状态,给药壳体控制开关单独控制给药壳体14的开关状态,分离独立控制后,能进一步方便所需的操作。给药囊控制开关及给药壳体控制开关可以采用现有常规的开关形式,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医用压力泵可以形成输液泵及引流泵,通过正压建立器在输液泵的给药壳体14内建立正压,通过负压建立器在引流泵的引流壳体1建立负压,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使用成本低,适应范围广,能实现所需的负压引流及正压输液,安全可靠。

Claims (10)

1. 一种医用压力泵,包括引流泵;其特征是:所述引流泵包括引流壳体(1),所述引流壳体(1)内设置引流囊(2),引流壳体(1)上设置用于控制引流囊(2)和引流壳体(1)开关状态的引流综合控制开关(3);引流壳体(1)上还设置用于在引流壳体(1)内建立所需负压的负压建立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压力泵,其特征是:所述负压建立器包括负压建立器壳体(4),所述负压建立器壳体(4)内设有第一推杆(5),所述第一推杆(5)位于负压建立器壳体(4)内的端部设置第一活塞(6),所述第一活塞(6)与负压建立器壳体(4)相匹配,且第一活塞(6)通过第一推杆(5)能在负压建立器壳体(4)内移动;负压建立器壳体(4)内的端部设有第一单向阀(7)及第二单向阀(8);第一活塞(6)在负压建立器壳体(4)内运动时,能通过第二单向阀(8)将引流壳体(1)内的气体抽进负压建立器壳体(4),且负压建立器壳体(4)内的气体能通过第一单向阀(7)排出负压建立器壳体(4)外,以在引流壳体(1)内建立所需的负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压力泵,其特征是:所述负压建立器壳体(4)的顶端设有用于防止第一推杆(5)从负压建立器壳体(4)内抽出的第一推杆限位板(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压力泵,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推杆(5)上设有第一推杆手柄(11),所述第一推杆手柄(11)与第一活塞(5)分别位于第一推杆(5)的两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压力泵,其特征是:所述引流囊(2)的一端设置第一引流接管(12),引流囊(2)的另一端设置第二引流接管(13),第一引流接管(12)与引流壳体(1)的结合部设置有密封体(9);第二引流接管(13)通过引流综合控制开关(3)与引流囊(2)相连通。
6.一种医用压力泵,包括输液泵,其特征是:所述输液泵包括给药壳体(14),所述给药壳体(14)内设有给药囊(15),给药壳体(14)上设置用于控制给药囊(15)及给药壳体(14)开关状态的给药综合控制开关(16);给药壳体(14)上还设置用于在给药壳体(14)内建立所需正压的正压建立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用压力泵,其特征是:所述正压建立器包括正压建立壳体(18),所述正压建立壳体(18)内设有第二推杆(19),第二推杆(19)位于正压建立壳体(18)内的端部设置第二活塞(20),第二活塞(20)在正压建立壳体(18)内与所述正压建立壳体(18)匹配,且第二活塞(20)通过第二推杆(19)能在正压建立壳体(18)内移动;正压建立壳体(18)内的端部设置第三单向阀(21)及第四单向阀(22),第二活塞(20)在正压建立壳体(18)内运动时,能通过第三单向阀(21)将外部气体抽入正压建立壳体(18)内,并能通过第四单向阀(22)将正压建立壳体(18)内的气体压入给药壳体(14)内,以在给药壳体(14)内建立所需的正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用压力泵,其特征是:所述给药囊(15)的一端部设置第一给药接管(25),给药囊(15)的另一端设置第二给药接管(26),第一给药接管(25)通过给药综合控制开关(16)与给药囊(15)连接,第二给药接管(26)的一端穿出给药壳体(17)外,且第二给药接管(26)位于给药壳体(14)外的一端连接有输液调速器(17)。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用压力泵,其特征是:所述正压建立器壳体(18)的顶端设有用于防止第二推杆(19)从正压建立器壳体(18)内抽出的第一推杆限位板(23)。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用压力泵,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推杆(19)上设有第二推杆手柄(24),所述第二推杆手柄(24)与第二活塞(20)分别位于第二推杆(19)的两端部。
CN201310694335.3A 2013-12-17 2013-12-17 医用压力泵 Pending CN1036567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94335.3A CN103656787A (zh) 2013-12-17 2013-12-17 医用压力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94335.3A CN103656787A (zh) 2013-12-17 2013-12-17 医用压力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56787A true CN103656787A (zh) 2014-03-26

Family

ID=50296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94335.3A Pending CN103656787A (zh) 2013-12-17 2013-12-17 医用压力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56787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74306B1 (en) * 1995-05-13 2001-01-16 Wim Fleischmann Device for vacuum-sealing an injury
US20060271018A1 (en) * 2003-09-17 2006-11-30 Jacob Korf Wound drainage device
CN2930728Y (zh) * 2006-08-01 2007-08-08 长春工业大学 气压静脉输液器
CN201510595U (zh) * 2009-03-05 2010-06-23 王�锋 气压便携式多功能安全输液装置
CN203802885U (zh) * 2013-12-17 2014-09-03 高宏 医用压力泵
CN203915647U (zh) * 2013-12-17 2014-11-05 高宏 一种医用压力泵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74306B1 (en) * 1995-05-13 2001-01-16 Wim Fleischmann Device for vacuum-sealing an injury
US20060271018A1 (en) * 2003-09-17 2006-11-30 Jacob Korf Wound drainage device
CN2930728Y (zh) * 2006-08-01 2007-08-08 长春工业大学 气压静脉输液器
CN201510595U (zh) * 2009-03-05 2010-06-23 王�锋 气压便携式多功能安全输液装置
CN203802885U (zh) * 2013-12-17 2014-09-03 高宏 医用压力泵
CN203915647U (zh) * 2013-12-17 2014-11-05 高宏 一种医用压力泵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34298B2 (en) Piston for a needleless valve system
CN203915647U (zh) 一种医用压力泵
US20190336707A1 (en) Fluid injection pressure control syringe
CN205885863U (zh) 一种肿瘤科用引流装置
CN204147354U (zh) 一种造影剂高压注射器及其组件
CN203802885U (zh) 医用压力泵
CN103656787A (zh) 医用压力泵
CN205515569U (zh) 配液泵用输送管及配液装置
CN103877648A (zh) 一种造影剂高压注射器及其组件
CN204951782U (zh) 消化内科用灌洗装置
CN209033279U (zh) 一种可调速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CN204910309U (zh) 一种便于操作的双头输液器
CN204033779U (zh) 自动吸液及注液管路及其组件
CN204582150U (zh) 一种丝杆驱动式输液器
CN204745141U (zh) 小儿洗胃装置
CN202027920U (zh) 一种配药稀释器
CN203915644U (zh) 高原输液导管
CN206463263U (zh) 一种吸力器
CN205698647U (zh) 一种消化内科用胃肠减压装置
CN201617833U (zh) 穿刺装置
CN204981091U (zh) 一种应用于五官科的医用配置药液的加压分装装置
CN205434497U (zh) 一种皮肤清理器
CN213077221U (zh) 一种安全舒适型气管套管塞
CN209549519U (zh) 一种用于有机物萃取液浓缩定容的装置
CN209173043U (zh) 经济适用负压吸引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