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49882B - 触摸感应面板 - Google Patents

触摸感应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49882B
CN103649882B CN201280030231.6A CN201280030231A CN103649882B CN 103649882 B CN103649882 B CN 103649882B CN 201280030231 A CN201280030231 A CN 201280030231A CN 103649882 B CN103649882 B CN 1036498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pad
touch
region
ver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3023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49882A (zh
Inventor
金才弘
吴道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lfas Inc
Original Assignee
Melfa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1005981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293165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Melfas Inc filed Critical Melfa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6498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498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498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498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8Details of the electrode shape, e.g. for enhancing the detection of touches, for generating specific electric field shapes, for enhancing display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2217/00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or -breaking covered by H03K17/00
    • H03K2217/94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or -breaking covered by H03K17/00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 is generated
    • H03K2217/96Touch switches
    • H03K2217/9607Capacitive touch switches
    • H03K2217/960705Safety of capacitive touch and proximity switches, e.g. increasing reliability, fail-safe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显示装置的触摸感应面板。该触摸感应面板能够利用给定区域的电极精确地确定触摸位置、能够减少所需的信道数量并且能够减小噪声的影响。此外,触摸感应面板能够利用给定数量的电极信道提高感应分辨率、能够强健地抵抗噪声并且能够通过精确地确定触摸位置来提高线性度。

Description

触摸感应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提高的触摸灵敏度的触摸感应面板以及制造其的方法,并且尤其涉及能够利用给定区域的电极精细地确定触摸位置、减少所需信道的数量并降低噪声的影响的触摸感应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配备触摸屏的移动电话的广泛普及以及各种智能手机的大众化,对触摸感应技术的研究开展得非常活跃。
作为最普遍的触摸感应装置之一的触摸屏,根据其工作方式,被分为电阻型、电容型、超声波型或红外线(IR)型触摸屏。特别是电容型触摸屏因具有良好的耐久性、长寿命并且能够支持多点触控功能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电容型触摸屏可基于由于在其显示窗口前面的用户的触摸引起的电容变化来检测触摸位置。因此,当触摸输入是由例如手写笔(其伴随有轻微的电容变化)引起时,电容型触摸屏可能无法准确检测触摸输入。
既然触摸感应面板的结构是用于准确检测电容变化的重要因素,因此最好开发一种能够检测伴随轻微电容变化的触摸输入(例如,由手写笔或指甲引起的触摸输入)的触摸感应面板。
另外,最好开发一种能够精确地确定触摸输入的位置而不会使触摸感应信号失真的触摸感应面板。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1年6月20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1-0059814号以及于2011年7月6日提交的第10-2011-0066953号的权益,为了如在本文中全面阐述的所有目的,将其结合于此以供参考。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因此,本发明针对一种基本解决由于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点导致的一个或多个问题的触摸感应面板及制造其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识别由用户在其上的触摸产生的并且伴随较小电容变化的触摸输入的触摸感应面板。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利用给定数量的电极信道增加实际感应区域的触摸感应面板。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增加线性度(linearity)而不会使信号失真的触摸感应面板。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允许用户精确地产生多个触摸并且提供抗噪声能力强的触摸感应面板。
本发明的附加特征和优点将通过以下说明书来阐述,并且其中的一部分将通过说明书变得明了或可通过本发明的实践被理解。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优点将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及其权利要求以及附图中所特定指出的结构来认知或实现。
问题的解决方案
为达到这些和其他优点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如所包含的并宽泛描述的,提供了一种具有触摸感应面板的显示装置,所述触摸感应面板可包括:触摸检测区域,位于基板的表面上,所述触摸检测区域包括多个感应区域;配线区域,位于所述基板的所述触摸检测区域之外的表面上,其中,所述触摸检测区域包括:多个垂直电极,沿多个垂直轴布置,每个垂直电极包括多个感应扇区;以及多个水平电极,沿多个水平轴布置并且包括基本沿所述多个水平轴中的一个水平轴布置的第一水平电极和第二水平电极,所述第一水平电极和第二水平电极中的每个分别包括多个第一垫片和多个第二垫片,其中,基本沿所述多个水平轴中的所述一个水平轴布置并被安插在一对所述第一垫片和所述第二垫片之间的一个所述感应扇区与所述一对所述第一垫片和所述第二垫片一起形成至少部分相互重叠的至少两个所述感应区域;以及驱动电路,电连接至所述触摸检测区域并利用至少两个所述感应区域之间的重叠检测用户的接触。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制造触摸感应面板的方法可包括:在基板的表面上形成包括能够从中检测到电容变化的多个感应区域的触摸检测区域;以及在所述基板的所述触摸检测区域之外的所述表面上形成外部配线区域,其中,形成所述触摸检测区域包括:形成多个列的导电材料,使得所述多个列能够形成至少部分的所述感应区域并且能够沿水平方向布置;以及形成导电材料的多个垫片,使得所述多个垫片能够形成至少部分的所述感应区域并且能够分別沿多个水平轴布置以分別与所述多个列相邻;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在与所述多个垫片相同的平面上形成多个内部配线以经由所述外部配线区域电连接至沿特定水平轴布置的所述多个垫片中的至少一些,以及未被电连接的所述多个垫片中的至少两个被布置成使得它们相对于所述多个列中的一列的正投影能够至少部分地彼此重叠。
应理解,上述的一般性说明以及以下的详细说明是示例性的和说明性的,并且旨在提供对所申请的发明的更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应面板的部分视图;
图2(a)和图2(b)为示出分割电极的示例性配置的平面图;
图3为示出垂直电极的示例性配置的平面图;
图4(a)至图4(d)为示出形成多个感应区域的图1中示出的部分触摸检测区域的实例的放大视图;
图5(a)至图5(d)为从图1示出的触摸感应面板的一部分中测量的互电容的测绘图(plot diagram);
图6为图1中示出的触摸感应面板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7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应面板的部分视图;
图8(a)和图8(b)为在图7中示出的触摸感应面板中形成的多个感应区域的实例的放大视图;
图9为用于说明确定放置成与图7中示出的触摸感应面板接触的物体的位置的实例的图7的部分280的放大视图;
图10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应面板的部分视图;
图11为图10中示出的触摸感应面板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12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应面板的部分视图;
图13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应面板的部分视图;
图14(a)至图14(c)为用于说明线性度概念的示意图;以及
图15(a)和图15(b)为示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包括屏蔽层的触摸感应面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示例性实施方式针对应用于诸如例如触摸板或触摸屏的触摸感应装置的触摸感应面板。例如,触摸感应装置可以是能够检测用户在安装于显示屏上或独立于显示屏提供的面板上的触摸的装置。指示是否存在从面板检测到的触摸输入的信息或指示触摸输入的位置的信息可被用于控制配备有触摸感应装置的计算机系统的操作或操纵显示在计算机系统的屏幕上的数据。触摸感应面板可安装或附接于数字装置上,诸如,例如台式个人计算机(PC)、笔记本、平板型PC、配备有大型显示器的平台、移动通信终端、智能手机、智能pad、数字广播接收器、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导航仪、电子书(e-book)阅读器等。
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触摸感应面板”可以不仅指互电容型的多点触控感应面板,也可指自电容型的触摸感应面板或单点触控感应面板。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可具有彼此正交并能够检测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触摸位置的水平电极和垂直电极阵列。在另一实例中,触摸面板可被配置为具有其中电极可被对角地、以扇形、以同心圆的方式、三维地以及以各种其他方向布置的电极阵列。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邻近”可以指两个相邻的元件之间不存在其他元件。本文中使用术语“相邻”可以指在两个相邻的元件之间不存在与两个相邻的元件相同类型的之间的元件,但可存在一个或多个与两个相邻的元件不同类型的其他之间的元件。例如,在两个相邻的垂直电极之间,可能不存在之间的垂直电极,但可存在一个或多个之间的水平电极。
本文使用的术语“部分相对”可以指两个邻近或相邻的元件彼此相对,但并不是精确地相对于给定的虚拟轴彼此对齐。例如,在其中两个任意的电极垫片A和B彼此相对的情况下,电极垫片A和B的正投影相对于与贯通电极垫片A和B的轴垂直的轴重叠。但是可替代地,在其中电极垫片A和B部分彼此相对的情况下,电极垫片A和B的正投影相对于与贯通电极垫片A和B的轴垂直的轴仅部分重叠。
将详细给出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说明,本发明的实例在附图中被示出。
被包括以提供对本发明的更进一步的理解并且被结合于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的描述一起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为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应面板的一部分的平面图。图2(a)和图2(b)为示出分割电极的示例性配置的平面图。图3为示出垂直电极的示例性配置的平面图。图4(a)至图4(d)为示出在图1中示出的触摸感应面板中形成的多个感应区域的实例的放大视图。图5(a)至图5(d)为从图1中示出的触摸感应面板的一部分中测量的互电容的测绘图。图6为图1中示出的触摸感应面板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
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可能放大了层和区域的尺寸和相对尺寸。
参照图1,触摸感应面板100包括其中布置了多个重叠的感应区域的触摸检测区域120、设置在触摸检测区域120的外部的配线区域130以及布置在触摸检测区域120中的多个感应电极122(即,多个垂直电极C11至C18以及多个水平电极11a至15a和11b至15b)。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感应区域”可能不一定指与另一区域物理或电隔离的区域。相反,术语“感应区域”可以指其中静电容响应于来自用户的触摸输入而改变的区域。
触摸检测区域120可以是其中布置了用于感应在基板100上的任何触摸位置的多个感应电极122的区域。配线区域130可以占据除了触摸检测区域120之外的整个基板100。多个配线(即,多个总线)135可设置于配线区域130中。配线135可以将触摸检测区域120中的感应电极122连接至触摸感应电路单元(未示出)。触摸感应电路单元可基于由用户的触摸引起的触摸检测区域120中的电容的变化来感应并确定触摸位置。为了电连接,每个感应电极122可具有可延伸至配线区域130中的延伸线。
参照图1,配线C1至C8被连接至垂直电极C11至C18,并且配线11A至15A和11B至15B被分别连接至水平电极11a至15a和11b至15b。配线135可用作信道。配线135可形成于基板100的与感应电极122相同的平面上。例如,配线135可以被设置在与水平电极11a至15a和11b至15b或垂直电极C11至C18不同的平面上,并且可通过多个通孔连接至水平电极11a至15a和11b至15b以及垂直电极C11至C18。在另一实例中,配线135可被设置在基板100的与水平电极11a至15a和11b至15b或垂直电极C11至C18相同的平面上。在该实例中,通过在配线135与水平电极11a至15a和11b至15b之间或配线135与垂直电极C11至C18之间的每个交叉区涂布介电层,可以将配线135与水平电极11a至15a和11b至15b或垂直电极C11至C18隔离。
在图1中,垂直电极C11至C18在触摸检测区域120中可以被分别布置于多个水平位置X1至X8,从而形成多个感应区域。垂直电极C11至C18也可与其他电极一起形成感应区域。触摸感应电路单元可利用垂直电极C11至C18确定触摸位置的X轴分量。垂直电极C11至C18的每一个可包括延伸至配线区域130的延伸线141。在图1所示的实例中,垂直电极C11至C18的延伸线141全部延伸至被设置于面板(未示出)下面的配线区域。在另一实例中,垂直电极C11至C18的某些延伸线141可延伸至被设置于面板上面的配线区域。垂直电极C11至C18可连接至不同的配线。例如,垂直电极C11至C18可分别连接至配线C1至C8。如图3所示,某些垂直电极C11至C18可彼此电连接。
仍参照图1,垂直电极C11至C18可形成为在垂直方向上延伸的条状(bar)。在另一实例中,垂直电极C21至C28可以除条状以外的各种形状被形成,只要它们能够形成规则的图案。
水平电极11a和11b、12a和12b、13a和13b、14a和14b以及15a和15b可被分别布置在垂直位置Y1、Y2、Y3、Y4以及Y5处,从而形成多个感应区域。水平电极11a至15a和11b至15b可与其他电极一起形成感应区域。触摸感应电路单元可通过利用水平电极11a至15a和11b至15b来确定触摸位置的Y轴分量。水平电极11a至15a和11b至15b可与垂直电极C11至C18相邻的形成于基板100的与垂直电极C11至C18相同的平面上。水平电极11a至15a和11b至15b的每一个可包括多个分割电极以及延伸线143或145,其中,分割电极通过延伸线143或145在配线区域130中彼此电连接。例如,可同时形成分割电极以及延伸线143或145。在另一实例中,分割电极可与延伸线143或145的一部分同时形成。
垂直电极C11至C18以及水平电极11a至15a和11b至15b可由诸如铟锡氧化物(ITO)、ZnO、铟锌氧化物(IZO)、碳纳米管(CNT)等的透明导电材料形成。垂直电极C11至C18以及水平电极11a至15a和11b至15b可由相同材料形成。在垂直电极C11至C18以及水平电极11a至15a和11b至15b通过多个通孔连接至外部配线的情况下,电极11a至15a和11b至15b的某些延伸线可由金属材料形成以增加水平电极11a至15a和11b至15b的导电性或垂直电极C11至C18以及水平电极11a至15a和11b至15b的热阻性。例如,在触摸检测区域120中的电极11a至15a和11b至15b的部分延伸线可由透明导电材料形成,并且在触摸检测区域120外部的电极11a至15a和11b至15b的另外一部分延伸线可由银、铜等形成。
基板110可为透明窗。透明窗可由诸如钢化玻璃或丙烯酸树脂的高刚性材料或诸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碳酸酯(PC)、聚醚砜(PES)、聚酰亚胺(PI)、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等的可用于制造柔性显示器的软性材料形成。透明窗可维持触摸感应面板100的外部形状。透明窗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被暴露在触摸感应面板100的外部,并且因此可以适于与诸如用户的身体、手写笔等的导电物体的接触。为防止透明窗的受损或破坏,可以额外地设置保护层(未示出)。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接触”不仅可以表示导电物体与适于接触的表面的直接接触,也可表示其中导电物体靠近适于接触的表面至非常接近适于接触的表面的间接接触。因此,术语“触摸感应面板”以及“配备有触摸感应面板的触摸感应装置”可被理解为不仅能够识别导电物体与其直接的接触而且能够检测任何接近的或附近的物体的触摸感应面板。
感应电极122(即,垂直电极C11至C18以及水平电极11a至15a和11b至15b)可形成在单独的基板上。例如,通过使用诸如光学透明粘合剂等的粘附材料,感应电极122可被附接于透明窗上。即,通过图形化ITO膜(其是具有形成在其一个或两个表面上的ITO的PET或薄玻璃膜),并且将图案化的ITO膜附接于透明窗上可以形成感应电极122。例如,可通过将ITO膜的一个表面图案化为垂直电极C11至C18的形状并且将ITO膜的另一表面图案化为水平电极11a至15a和11b至15b的形状来执行ITO膜的图案化。在该实例中,图案化的ITO膜可被附接于透明窗上,从而使垂直电极C11至C18可被设置在图案化的ITO膜与透明窗之间。
通过将透明窗110的一个表面图案化为垂直电极C11至C18以及水平电极11a至15a和11b至15b的形状,垂直电极C11至C18以及水平电极11a至15a和11b至15b可与透明窗110形成为一体。在该实例中,因为未执行经常造成高缺陷率的将感应电极122附接于透明窗110的工艺,所以可以简化触摸感应面板的加工,提高触摸感应面板的生产产量,降低触摸感应面板的生产成本并减小应用触摸感应面板的电子装置的厚度。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成为一体”可以表示无需借助额外的粘附层而直接在另一元件上形成元件。例如,在其中感应电极122与透明窗110形成为一体的情况下,感应电极122可被理解为无需借助诸如OCA等的粘附层而直接在透明窗110的一个表面上形成。即,感应电极122可以通过溅射、离子电镀、蚀刻等直接在透明窗110上形成,而不是通过在诸如ITO膜的单独元件上形成感应电极122并将ITO膜附接于透明窗110上来形成。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形成感应电极122,只要这些方法不包括将感应电极122附接于透明窗110上的工艺。例如,感应电极122可以通过直接图案化透明窗110的暴露的表面来形成,或者可以直接形成在涂覆有诸如防散射膜、透明树脂等的额外的层的透明窗上。
感应电极122可以全部一次性与透明窗110形成为一体。感应电极122也可以多个步骤与透明窗110形成为一体。例如,可以通过在透明窗110的一个表面上形成垂直电极C11至C18、将透明窗110涂覆介电层以及在介电层上形成水平电极11a至15a和11b至15b来形成感应电极122。此外,也可只有某些感应电极122与透明窗110形成为一体。例如,垂直电极C11至C18可与透明窗110形成为一体,水平电极11a至15a和11b至15b可形成于ITO膜上,并且ITO膜可被附接于透明窗110上。
垂直电极C11至C18可被分为一个或多个组,并且可以组为单元进行布置,从而使包括在每组中的至少一对垂直电极可以彼此相邻。在该实例中,在其中触摸感应面板100是互电容触摸感应面板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将由包括在每组中的大量垂直电极提供的感应信号重叠或组合来精确地确定触摸位置。例如,参照图1,垂直电极C11至C18可被分为四组(每组具有一对垂直电极)并且可被布置成使得每组中的垂直电极对可以彼此相邻。在另一实例中,垂直电极C11至C18可被均匀地间隔设置以精确地确定在水平方向上的触摸位置。
在其中垂直电极C11至C18被布置为如图1所示的情况下,垂直电极C11至C18可通过被分别连接至配线C1至C8而彼此电绝缘。在另一实例中,参照图3,具有安插在其间的分割电极对的相邻的垂直电极对可彼此电连接以减少所需信道的数量。即,垂直电极C12和C13可被电连接,垂直电极C14和C15可被电连接,以及垂直电极C16和C17可被电连接。以这种方式,可以将信道数量从8个(在图1示出的实例中,从C1至C8)减少为5个(从C101至C105)。因为安插在彼此耦接的相邻的垂直电极对之间的分割电极对可占用不同的水平电极的一部分,所以可以精确地确定触摸位置。此外,因为分割电极14a与垂直电极C15形成感应区域,并且分割电极14a与垂直电极C16(其与垂直电极C15相邻,且其间安插有水平电极14a)形成另一个感应区域,所以使用两个感应区域之间的重叠可以准确地确定触摸位置。
水平电极11a至15a和11b至15b中的至少两个在任意位置处可被布置为穿过水平轴。参照图1和图2中示出的触摸检测区域120的部分50,在Y轴位置Y1上的包括多个被分别设置在多个奇数X轴位置X1、X3、X5和X7的分割电极151、153、155和157的水平电极11a以及在Y轴位置Y1上的包括多个被分别设置在多个偶数X轴位置X2、X4、X6和X8的分割电极152、154、156和158的水平电极11b可共享对应于Y轴位置Y1的Y轴。在该实例中,水平电极11a和水平电极11b可被布置成使得将水平电极11a水平分成两半的中心水平轴可与将水平电极11b水平分成两半的中心水平轴重合。即,水平电极11a相对于Y轴的正投影可基本与水平电极11b相对于Y轴的正投影重叠。
参照图2(a),其是图1的部分50的放大视图,水平电极11a至15a和11b至15b可被分成两组,即,包括被设置在它们相应的垂直电极对的左侧的水平电极11a至15a的第一水平电极组10A,以及包括被设置在它们的相应的垂直电极对的右侧的水平电极11b至15b的第二水平电极组10B。在图1示出的实例中,水平电极11a至15a和11b至15b的每个的分割电极可被均匀地间隔设置。在另一非限制性实例中,参照图2(b),水平电极11a至15a和11b至15b可以被布置成使得水平电极11a至15a和11b至15b的每个的两个分割电极相比其他分割电极更加彼此邻近。在另一非限制性实例中,水平电极11a至15a和11b至15b可以被布置成使得水平电极11a至15a和11b至15b的每个的某些分割电极可以相比其他分割电极更加彼此邻近,并且其他分割电极可被均匀地间隔设置。
在其中触摸感应面板100是互电容触摸感应面板的情况下,驱动信号可被施加于垂直电极C11至C18和/或第一和第二水平电极组10A和10B的至少一个上。在该实例中,电场线(即,漏磁通)可以形成在一对相邻的行或列之间。因此,分割电极与邻近或靠近分割电极的垂直电极的扇区对可形成感应区域,该感应区域的电荷能够从驱动区域耦合至感应电极。当手指触摸多个感应区域中的其中一个时,在触摸感应面板100的外壳上延伸的某些电场线可能被手指阻断,从而减少了在相应的感应区域中耦合的电荷量。这种耦合的电荷量的减少可作为确定触摸的合成图像的一部分而被检测到。在其中触摸感应面板100是互电容触摸感应面板的情况下,可以不需要单独的基准接地。
现将更详细地描述触摸感应面板100的操作和结构,假设触摸感应面板100是互电容触摸感应面板,除非另有规定(即,除非规定为例如自电容触摸感应面板);第一和第二水平电极组10A和10B是被施加驱动信号的驱动电极组;以及垂直电极C11至C18是用于检测感应信号的感应电极。
图4示出了其中形成多个感应区域的触摸检测区域120的部分151的放大视图。
在其中触摸感应面板100为互电容触摸感应面板的情况下,分割电极和垂直电极的特定扇区可占用两个或更多个感应区域的一部分。触摸感应面板100的触摸感应电路单元可通过从多个重叠的感应区域中提取触摸输入的水平位置分量和垂直位置分量并将提取的水平和垂直位置分量相结合来精确地确定触摸位置。
参照图4,第一感应区域171可通过水平电极14a的第一分割电极161和垂直电极C15的第一感应扇区166形成,第二感应区域172可通过第一分割电极161和垂直电极C16的第二感应扇区167形成,第三感应区域173可通过水平电极14b的第二分割电极162和垂直电极C16的第二感应扇区167形成,以及第四感应区域174可通过第二分割电极162和垂直电极15的第一感应扇区166形成。第一和第四感应区域171和174可共享第一感应扇区166。第一和第二分割电极161和162以及第一和第二感应扇区166和167可被用于提取触摸位置的水平和垂直分量。因为在第一至第四感应区域171至174之间存在重叠,所以触摸感应电路单元可通过结合从第一至第四感应区域171至174中(特别是从垂直电极C15和C16中)检测到的互电容变化来精确地确定触摸位置。
如图4所示,包括其之间的一个或多个重叠的感应区域(诸如第一至第四感应区域171至174)的多个感应区域沿水平方向被布置为彼此重叠。在另一非限制性实例中,重叠的感应区域可被配置为沿垂直方向或对角方向被布置或被布置在与安插在其之间的分割电极相同的行。
图5示出了沿图1的线T-T’截取的用于说明沿触摸检测区域120的部分151的交叉区域测量的互电容的测绘图。更具体地,图5示出了在其中水平电极14a的第一分割电极161、第一感应扇区166、第二感应扇区167以及水平电极14b的第二分割电极162被依次布置在重叠感应区域151的情况下根据手指的位置通过垂直电极C15和C16的第一和第二感应扇区166和167检测到的互电容的变化。
参照图5,玻璃罩112(其是一种类型的基板)可被设置在第一分割电极161、第一感应扇区166、第二感应扇区167以及第二分割电极162上。在该实例中,假设第一和第二分割电极161和162用作驱动电极,并且第一和第二感应扇区166和167用作感应电极。
图5(a)和图5(b)示出了其中被放置为与触摸感应面板100接触的物体(例如,手指)位于第一驱动电极161和第一感应电极166之间的情况。参照图5(a),在向第一驱动电极161施加驱动信号时,可从第一感应电极166(其邻近第一驱动电极161)中检测到互电容变化量为100,并且可从第二感应电极167(其邻近第一感应电极166)中检测到互电容变化量为20。参照图5(b),可在向第一驱动电极161施加驱动信号之后立即向第二驱动电极162施加驱动信号。在该实例中,假设手指基本保持在相同的位置,因为向第一驱动电极161施加驱动信号的时间与向第二驱动电极162施加驱动信号的时间之间的间隔很短,所以可从第一感应电极166检测到互电容变化量为5,并且不能从第二感应电极167(其远离手指)中检测到互电容的变化。
图5(c)示出了在其中手指放置于相比第二感应电极167更接近第一感应电极166的情况下通过向第一感应电极166并且随后向第二感应电极167施加驱动信号而从第一和第二感应电极166和167中获得的累积的互电容测量。参照图5(c),可从第一感应电极166中检测到互电容变化量为60,并且可从第二感应电极167中检测到互电容变化量为30。被放置为与触摸感应面板100接触的物体(例如,手指)越接近驱动电极,从邻近驱动电极的感应电极中检测到的互电容变化量就越大。
图5(d)示出了在其中手指位于第二感应电极167和第二驱动电极162之间的情况下从第一和第二感应电极166和167中获得的累积的互电容测量。参照图5(d),可从接近手指的第二感应电极167中检测到互电容变化量为105,并且可从相比第二感应电极167更加远离手指的第一感应电极166中检测到互电容变化量为20。
在图5示出的实例中,由于重叠的感应区域的存在,因此可提高触摸感应分辨率并且因此提高线性度。
为精确地确定触摸识别率,可确定线性度(linearity)水平。图13为用于说明线性度概念的视图。线性度可表示响应于在触摸感应面板100上接收到的对角“滑动”触摸输入能够检测到多么精确的对角位置对。检测到的对角位置对越接近对角线,线性度就越好。图14(a)示出了其中在触摸感应面板100上检测到对角“滑动”触摸输入的情况,以及图14(b)和图14(c)示出了响应于检测到的对角“滑动”触摸输入而检测到的对角位置对。图14(c)示出的实例的线性度比图14(b)示出的实例更高。
为提高触摸感应分辨率,可向水平电极11a至15a和11b至15b的每一个随机地施加驱动信号。例如,可向包括在第一水平电极组10A中的水平组(即,水平电极11a至15a)依次施加驱动信号,并且随后向包括在第二水平电极组10B中的水平组(即,水平电极11b至15b)依次施加驱动信号。在另一非限制性实例中,可向多行水平电极依次(例如,按11a、11b、12a、12b、…的顺序)施加驱动信号。在又一非限制性实例中,可向沿对角方向彼此邻近的多个驱动电极依次(例如,按11a、12b、13a、14b、…的顺序)施加驱动信号。
参照图4,为提供最佳触摸灵敏度,第一感应区域171中的第一分割电极161和第一感应扇区166可具有基本相同的面积。在第一分割电极161和第一感应扇区166不具有相同的面积的情况下,可能会扩大第一分割电极161和第一感应扇区166之间的边缘区域,从而可能增加漏电场,并且第一分割电极161和第一感应扇区166的面积之间的差异可能被偏置了边缘区域。为此,可减少各电极的边界区域的宽度,可形成垂直电极C11至C18从而形成周期性的几何图案,并且可形成水平电极11a至15a和11b至15b以填充被垂直电极C11至C18占用的区域。例如,周期性的几何图案可具有三角形和矩形的形状。
在垂直电极C11至C18的任一个中的多个感应扇区在触摸检测区域120中彼此电连接,并且因此可操作为感应电极。可需要感应电极以有效抵抗噪声或增强信号。在触摸感应面板100中,可能主要通过被施加于驱动电极的驱动信号以及附接于触摸感应面板100的数字装置中的电路产生噪声。
可通过将配线布置成向驱动电极提供驱动信号的每个配线尽可能地远离感应电极的方式,减少驱动信号引起的噪声对垂直电极C11至C18的影响。例如,参照图1和图6,从位于垂直电极C13左侧的包括水平电极11a至15a的第一水平电极组10A延伸的延伸线902a、903a、904a和905a可被布置在第一水平电极组10A的左侧,并且从位于垂直电极C12的右侧的包括水平电极11b至15b的第二水平电极组10B延伸的延伸线902b、903b、904b和905b可被布置在第二水平电极组10B的右侧。在该实例中,第一和第二水平电极组10A和10B可用作抵抗驱动信号的噪声防护器。
因为驱动电极可用作噪声防护器,所以驱动电极可沿基板的边缘设置。例如,参照图1,包括在第一水平电极组10A中的某些水平电极可被布置在触摸检测区域120的最左侧,并且包括在第二水平电极组10B中的某些水平电极可被布置在触摸检测区域120的最右侧。
显示器产生的噪声可通过解析从触摸检测区域检测到的信号的触摸控制器使用程序来补偿。
甚至可能由于在触摸检测区域和显示器之间的外部冲击引起的不对准导致的轻微的电容变化而产生噪声。可使用设置在数字装置和触摸感应面板100之间的屏蔽层减少这类噪声。稍后将参照图15详细描述该屏蔽层。
触摸感应面板100不仅可操作为互电容的触摸感应面板,也可操作为自电容触摸感应面板。在触摸感应面板100操作为自电容触摸感应面板的情况下,基准接地平面可形成在给定基板的后面(在垂直电极C11至C18以及第一和第二水平电极组10A和10B被设置为通过介电层彼此分离的给定基板的相同表面上),或在单独的基板的表面上。在自电容触摸感应面板中的每个感应区域可具有可响应于自电容触摸感应面板附近的物体的存在而改变的相对于基准接地的自电容。例如,参照图1,垂直电极C11至C18以及包括在第一和第二水平电极组10A和10B的每一个中的水平电极中的每一个可独立地感应自电容。
图7为示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应面板200的一部分的平面图。触摸感应面板200与图1中示出的触摸感应面板100的不同之处在于:在任意位置处,多个水平电极中的至少两个被布置成穿过水平轴并且具有它们的彼此不对齐的中心轴。在图1和图7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并且因此将省略其相应的说明。
参照图7,触摸感应面板200包括:其中布置了多个重叠的感应区域的触摸检测区域220、设置在触摸检测区域220外部的配线区域130、以及设置于触摸检测区域220上的多个垂直电极C21至C28和多个水平电极21a、21b、22a、22b、23a、23b、24a和24b。
触摸检测区域220可以是用于检测在触摸感应面板200上的触摸位置的区域。配线区域130可以是设置于触摸检测区域220外部的区域。可在配线区域130中形成连接电极C21至C28、21a、21b、22a、22b、23a、23b、24a和24b与触摸感应电路单元(未示出)的多个配线(例如,总线)235。触摸感应电路单元可基于由用户在触摸感应面板200上的触摸导致的电容变化来检测和确定在触摸检测区域220中的触摸位置。在触摸检测区域220中的感应电极的延伸线可延伸至配线区域130。在配线区域130中的某些配线(例如,配线CC1、CC3、CC5和CC7)可被分别电连接至垂直电极C21至C28,以及在配线区域130中的某些配线(例如,配线21A至24A和21B至24B)可被分别电连接至水平电极C21至C28。配线区域130中的配线可用作信道235。配线区域130中的配线可由金属材料形成,并且可在相同的平面形成于基板200上。例如,配线区域130中的配线可在与水平电极21a至24a和21b至24b或垂直电极C21至C28不同的平面被设置在基板200上,并且可通过多个通孔电连接至水平电极21a至24a和21b至24b或垂直电极C21至C28。在另一实例中,配线区域130中的配线可在与水平电极21a至24a和21b至24b或垂直电极C21至C28相同的平面被设置在基板200上。在该情况下,配线区域130中的配线与水平电极21a至24a和21b至24b或垂直电极C21至C28之间的交叉区可涂覆绝缘材料以防止不必要的电连接。
在触摸检测区域120中,垂直电极C21至C28可分别设置在多个水平位置X1至X8,从而形成多个感应区域。垂直电极C21至C28中的其中一个可与其他电极相互形成感应区域。触摸感应电路单元可利用垂直电极C21至C28确定触摸位置的X轴分量。
垂直电极C21至C28的每一个可包括延伸至配线区域130中的延伸线241。在图7示出的实例中,第奇数个垂直电极C21、C23、C25和C27的延伸线241可延伸至设置于面板下方的配线区域,以及第偶数个垂直电极C22、C24、C26和C28的延伸线241可延伸至设置于面板上方的配线区域(未示出)。垂直电极C21至C28可经由延伸线241连接至不同的配线。例如,垂直电极C21和C23可分别被连接至配线CC1和CC3。
仍参照图7,垂直电极C21至C28可形成为沿垂直方向延伸的条状(bar)。在另一实例中,垂直电极C21至C28可形成为除条状之外的各种形状,只要它们能够形成规则图案。
水平电极21b、21a、22b、22a、23b、23a、24b和24a可被设置于垂直位置Y1、Y2、Y3、Y4、Y5、Y6、Y7和Y8处,从而形成多个感应区域。水平电极21a至24a和21b至24b的其中一个可与其他电极一起形成感应区域。触摸感应电路单元可通过利用水平电极21a至24a和21b至24b确定触摸位置的Y轴分量。水平电极21a至24a和21b至24b可在与垂直电极C21至C28相同的平面与垂直电极C21至C28相邻地形成于基板上。水平电极21a至24a和21b至24b的每一个可包括多个分割电极以及分割电极在配线区域130中彼此电连接所通过的延伸线243或245。例如,分割电极与延伸线243或245可同时形成。在另一实例中,分割电极与延伸线243或245的一部分可同时形成。
在任意位置处,水平电极21a至24a和21b至24b中的至少两个可被布置成穿过水平轴并具有它们的彼此不对齐的中心轴。例如,参照图7,包括被分别设置于第奇数个X轴位置X1、X3、X5和X7以及Y轴位置Y4处的多个分割电极251、253、255和257的水平电极22a与包括被分别设置于多个第偶数个X轴位置X2、X4、X6和X8以及Y轴位置Y3处的多个分割电极252、254、256和258的水平电极22b可共享任意的Y轴290。在该实例中,水平电极22a和22b可被布置成使得将水平电极22a水平分成两半的中心水平轴(即,Y4)可以不与将水平轴22b水平分成两半的中心水平轴(即,Y3)重合。参照图7,水平电极21a至24a和21b至24b可被分为被设置在它们的相应的垂直电极的左侧的包括多个水平电极21a至24a的第一组20A和被设置在它们的相应的垂直电极的右侧的包括水平电极21b至24b的第二组20B。
图8示出了形成在触摸感应面板200的部分280中的多个感应区域。
在该实例中,假设触摸感应面板200操作为互电容触摸感应面板。参照图8,当向水平电极23a施加驱动信号时,水平电极23a的某些分割电极可与垂直电极C25的一部分形成第一感应区域281,并且可与垂直电极C26的一部分形成第二感应区域282。当向水平电极24b施加驱动信号时,水平电极24b的某些分割电极可与垂直电极C26的一部分形成第三感应区域283,并且可与垂直电极C25的一部分形成第四感应区域284。当向水平电极23b施加驱动信号时,水平电极23b的某些分割电极可与垂直电极C26的一部分形成第五感应区域285,并且可与垂直电极C25的一部分形成第六感应区域286。第一、第四和第六感应区域281、284和286可与感应扇区270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因为在多个感应区域之间存在重叠,所以可以提高感应分辨率和线性度。
图9为触摸感应面板200的部分280的放大顶视图。
在该实例中,假设触摸感应面板200操作为互电容触摸感应面板。参照图9,附图标记A和B表示与物体(诸如,手指)接触的点。在其中向水平电极23a施加驱动信号的情况下,垂直电极C25或C26可从位置A和B检测到相同的互电容下降。可替代地,在向水平电极23b施加驱动信号的情况下,只有当手指位于位置B时,垂直电极C25或C26才可检测到可观的互电容下降。即,通过向水平电极23a、23b和24b的每一个施加驱动信号并检测任何互电容的下降,可以确定位置A或B是否与物体(诸如,手指)接触。此外,通过将由检测获得的各个感应值相结合,可以确定位置A和B是否都与物体(诸如,手指)接触。上文已参照图9描述了位置A和B的确定。然而,通过将经由检测响应于驱动信号的施加的任何互电容下降而获得的各个感应值相结合,也可以精确地确定除位置A和B之外的各其他位置。
根据图9所示的实例,相比现有技术的触摸感应面板,触摸感应面板200能够利用较少的驱动电极精确地确定触摸位置的Y坐标。因此,可以在减少所需信道数量的同时,维持高分辨率。
图10为示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应面板的一部分的平面视图。图10示出的触摸感应面板与图7示出的触摸感应面板200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每个垂直电极形成一系列三角形图案。图11为图10示出的触摸感应面板的部分320的放大顶视图。
图10所示的触摸感应面板包括多个垂直电极C31至C36、以及第一组水平电极31a和32a和第二组水平电极31b、32b和33b。
参照图10,垂直电极C31的左侧可以锯齿形的方式沿垂直方向延伸,并且垂直电极C31的右侧可直线沿垂直方向延伸,从而形成面向左侧的一系列三角形图案。形成于垂直电极C31的右侧的垂直电极C32的左侧可直线沿垂直方向延伸,并且垂直电极C32的右侧可以锯齿形的方式沿垂直方向延伸,从而形成面向右侧的一系列三角形图案。垂直电极C31和垂直电极C32可被排列成使得它们彼此不对齐。相反,垂直电极C31可与垂直电极C33和C35对齐,以及垂直电极C32可与垂直电极C34和C36对齐。
仍参照图10,第一组中的水平电极和第二组中的水平电极可沿垂直方向布置。例如,第一组中的水平电极(即,水平电极31a和32a)可被布置在它们相应的第奇数个垂直电极的左侧并且可与它们相应的第奇数个垂直电极的左侧相隔预定的距离,以及第二组中的水平电极(即,水平电极31b、32b和33b)可被布置在它们相应的第偶数个垂直电极的右侧并且可与它们相应的第偶数个垂直电极的右侧相隔预定的距离。水平电极31a和32a以及31a至33b的每一个可包括延伸线,通过该延伸线它们可电连接至触摸检测区域外部。
图11示出了可形成在图10所示的触摸感应面板的部分320中的多个重叠感应区域。参照图11,第一至第四感应区域331至334可形成为与感应扇区340相连。在感应扇区340操作为感应电极的情况下,感应扇区340可检测到响应于驱动信号的施加的多个互电容的变化。图10中示出的触摸感应面板的触摸感应电路单元(未示出)可通过将多个感应信号重叠或组合来精确地确定触摸位置。
在图10所示的电极图案中,可在感应区域310内形成长分割线315,并且因此可增加漏电流。因此,相比不具有这种电极图案的触摸感应面板,可增加检测互电容变化的感应信号的强度,并且因此可增加触摸感应的精度。
在图10和图11示出的实例中,一起形成感应区域的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可以不必具有相同的面积。通过将驱动电极与感应电极之间的分割线的宽度d1以及驱动电极的延伸线的宽度d2变窄,可减少驱动电极的面积与感应电极的面积之间的差异。以这种方式,图10示出的触摸感应面板的触摸感应电路单元可提高触摸输入检测的线性度。
图12为示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应面板的一部分的平面视图。图12示出的触摸感应面板与图7示出的触摸感应面板200和图10示出的触摸感应面板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垂直电极分别形成梳状。
参照图12,第一组水平电极41a至43a与第二组水平电极41b至43b可被布置成使得水平电极41a至43a的中心水平轴可以与水平电极41b至43b的中心水平轴不对齐。例如,水平电极42a的中心水平轴410可与水平电极42b的中心水平轴420不对齐。
水平电极41a至43a和41b至43b的每一个的两个或更多个相邻的分割电极可彼此电连接。根据图12所示的实例,在减少所需信道数量的同时,可以精确地确定触摸位置。参照图12,水平电极42a可包括4个垫片431至434。可通过将从邻近于相应的垫片并被提供驱动信号的垂直电极感应的多个感应信号相结合,执行在垫片431至434的每个中或靠近垫片431至434的每个的触摸位置的检测。例如,在部分441与手指接触的情况下,可通过将由于向水平电极43a施加驱动信号而引起的感应信号与由于向水平电极42b施加驱动信号而引起的感应信号相结合来确定手指的位置。可替代地,在部分442与手指接触的情况下,可通过将由于向水平电极42b施加驱动信号而引起的感应信号与由于向水平电极41b施加驱动信号而引起的感应信号相结合来确定手指的位置。可替代地,在部分443与手指接触的情况下,可通过将向水平电极41b施加驱动信号而引起的感应信号与向水平电极41a施加驱动信号而引起的感应信号相结合来确定手指的位置。当物体(诸如,手指)位于部分442中时所感应的感应信号的结合可与当手指位于部分443中时所感应的感应信号的结合区分开,因为由于向水平电极42b(其水平邻近部分442)施加驱动信号而引起的互电容变化量大于由于向水平电极41b(其对角地邻近部分442)施加驱动信号而引起的互电容变化量。
图13为示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感应面板的一部分的平面视图。图13示出的触摸感应面板与图7示出的触摸感应面板200的不同之处在于:每一水平电极包括两个彼此连接的梯形突出。
图13所示的触摸感应面板包括两组水平电极,即,水平电极51a至53a与水平电极51b至53b,并且水平电极51a至53a与水平电极51b至53b的每一个可形成为通过结合两个梯形突出所获得的形状。图13所示的触摸感应面板还包括多个垂直电极C51至C58。可将垂直电极C51至C58形成为与它们相应的水平电极的形状一致。
图15示出了说明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包括屏蔽层的触摸感应面板的分解图和平面视图。
参照图15,触摸感应面板530可被设置在数字装置510上。触摸感应面板530可包括形成在外部基板570的一个表面上的触摸检测部分560以及形成在触摸检测部分560的底部的屏蔽层540。外部基板570可用作与用户接触的表面或用作触摸检测部分560的支撑基板。为了作为电容触摸感应面板的触摸感应面板530的正常运行,外部基板570可由具有一致介电常数的材料形成并且可被配置为具有预定的厚度。能够检测与用户的任何接触的多个感应电极可被布置在触摸检测部分560上。触摸检测部分560可与外部基板570一体形成,或者可使用粘附层将其附接于外部基板570上。
触摸感应面板530可被安装在数字装置510的最外表面并且因此能够与用户接触。另外,触摸感应面板530可能受到数字装置510中的电路的电气影响。例如,在触摸感应面板530为触摸板面板的情况下,来自触摸感应面板530的底部的电子电路的电噪声可能渗入触摸感应面板530中。可替代地,在触摸感应面板530为触摸屏面板的情况下,不仅产生于触摸感应面板530的底部的电子电路的电噪声可渗入触摸感应面板530中,而且产生于显示装置的电噪声也可渗入触摸感应面板530中。即使由于触摸检测部分560与显示装置之间的轻微未对准(其可能是由施加于透明窗的外部冲击引起的)导致的微小的电容变化也可产生噪声。屏蔽层540可防止由于这种电噪声导致的触摸检测部分560的故障,并且因此可提高触摸感应面板530的性能。
屏蔽层540可包括例如由PET形成的基板541以及通过使用诸如ITO的导电材料形成在基板541上的导电性薄层543。导电性薄层543可基本阻断电噪声。导电性薄层543可被连接至接地源以适当地用作电屏蔽。为此,屏蔽层540还可包括将导电性薄层543连接至接地源的配线545。配线545可由诸如银的金属材料形成。屏蔽层540还可包括将屏蔽层540附接到触摸检测部分560上的透明粘附层547。透明粘附层547可由例如光学透明粘合剂(OCA)形成。
附接单元515可沿数字装置510的边界形成,从而当将触摸感应面板530附接到数字装置510上时,可在触摸感应面板530与数字装置510之间形成气隙520。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前提下,在本发明中可以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形。因此,旨在使本发明覆盖该发明的修改和变形,只要它们在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的范围内。

Claims (31)

1.一种具有触摸感应面板的显示装置,所述触摸感应面板包括:
触摸检测区域,位于基板的表面上,所述触摸检测区域包括多个感应区域;
配线区域,位于所述基板的所述触摸检测区域之外的表面上,其中,所述触摸检测区域包括:
多个垂直电极,沿多个垂直轴布置,每个垂直电极包括多个感应扇区;以及
多个水平电极,沿多个水平轴布置并且包括沿所述多个水平轴中的一个水平轴布置的第一水平电极和第二水平电极,所述第一水平电极和第二水平电极中的每个分别包括多个第一垫片和多个第二垫片,
其中,沿所述多个水平轴中的所述一个水平轴布置并被安插在一对所述第一垫片和所述第二垫片之间的一个所述感应扇区与所述一对所述第一垫片和所述第二垫片一起形成至少部分相互重叠的至少两个所述感应区域;以及
驱动电路,电连接至所述触摸检测区域并利用至少两个所述感应区域之间的重叠检测用户的接触,
其中,所述第一水平电极和第二水平电极彼此电隔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垂直电极和所述水平电极由透明导电性材料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
所述触摸检测区域中的多个内部配线,电连接至所述第一垫片和所述第二垫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内部配线形成在所述基板的与所述第一垫片和所述第二垫片处于相同平面的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内部配线通过彼此面对的另一对所述第一垫片和所述第二垫片之间的空间延伸至所述配线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通过所述内部配线和所述配线区域中的多个外部配线,所述第一垫片彼此电连接,并且所述第二垫片彼此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垫片和所述第二垫片沿所述水平轴中的所述一个水平轴布置,使得它们相对于垂直轴方向的正投影至少部分彼此重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垂直电极具有条状并且能够感应由所述用户的接触产生的感应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触摸感应面板为互电容型,并且驱动信号被依次施加至所述多个水平电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驱动信号被依次施加于所述第一水平电极和第二水平电极。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
屏蔽层,被设置于所述触摸检测区域上以电屏蔽所述触摸检测区域。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彼此面对的另一对所述第一垫片和所述第二垫片被安插在一对所述垂直电极之间且没有插入的垂直电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彼此面对的另一对所述第一垫片和所述第二垫片被安插在一对所述垂直电极之间且没有插入的垂直电极的结构在二维(2D)触摸检测区域中重复。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一对所述垂直电极中的每一个与彼此电隔离的另一垂直电极相邻。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通过所述第一垫片的中心的第一中心轴和通过所述第二垫片的中心的第二中心轴彼此不对齐。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驱动电路利用所述多个垂直电极检测所述用户的触摸的水平轴分量,并利用所述多个水平电极检测所述用户的触摸的垂直轴分量。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配线区域包括电连接至多个内部配线的多个外部配线。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沿所述多个水平轴中的所述一个水平轴布置并被安插在所述一对所述第一垫片和所述第二垫片之间的一对所述感应扇区与所述一对所述第一垫片和所述第二垫片一起形成至少部分彼此重叠的至少四个所述感应区域。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彼此相邻的一个所述垂直电极和一个所述水平电极被布置成使得它们之间的边界区域的宽度一致。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垫片和所述第二垫片中的至少一个位于所述触摸检测区域的最左侧或最右侧。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垫片和所述第二垫片具有包括三角形、梯形和矩形的多边形形状。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垫片和所述第二垫片具有一系列三角形形状、一系列梯形形状和一系列矩形形状。
2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
透明膜,被附接于所述基板上,
其中,所述基板为透明窗,所述多个水平电极和所述多个内部配线形成于所述透明膜的一个表面上,并且所述多个垂直电极形成于所述透明膜的另一表面上。
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基板为透明窗,并且所述多个垂直电极、所述多个水平电极以及所述多个内部配线中的至少一个形成于所述透明窗的表面上。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垂直电极通过沉积与所述透明窗一体形成,所述触摸感应面板进一步包括形成于所述透明窗的与所述多个垂直电极相同的表面上的介电层,并且所述多个水平电极和所述多个内部配线形成于所述介电层上。
26.一种制造触摸感应面板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基板的表面上形成包括能够从中检测到电容变化的多个感应区域的触摸检测区域;以及
在所述基板的所述触摸检测区域之外的所述表面上形成外部配线区域,
其中,形成所述触摸检测区域包括:
形成多个列的导电材料,使得所述多个列能够形成至少部分的所述感应区域并且能够沿水平方向布置;以及
形成导电材料的多个垫片,使得所述多个垫片能够形成至少部分的所述感应区域并且能够分別沿多个水平轴布置以分別与所述多个列相邻,所述多个垫片包括沿多个水平轴中的一个水平轴布置的多个第一垫片和多个第二垫片,并且所述第一垫片与第二垫片彼此电隔离;
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在与所述多个垫片相同的平面上形成多个内部配线以经由所述外部配线区域电连接至沿特定水平轴布置的所述多个垫片中的至少一些,以及
未被电连接的所述多个垫片中的至少两个被布置成使得它们相对于所述多个列中的一列的正投影能够至少部分地彼此重叠。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触摸检测区域上设置用于电屏蔽所述触摸检测区域的屏蔽层。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列、所述多个垫片以及所述多个内部配线形成在所述基板的所述表面上以便与所述基板成为一体。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列和所述多个内部配线形成于透明膜上,并且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将所述透明膜附接于所述基板上。
30.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所述多个列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基板的所述表面上形成所述多个列以便与所述基板成为一体,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在与所述多个列一体形成的所述基板的所述表面上形成介电层,并且在所述介电层上形成所述多个垫片和所述多个内部配线。
31.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在透明膜上通过利用相同的材料同时形成所述多个垫片和所述多个内部配线,形成所述多个列包括在所述基板的所述表面上形成所述多个列以便与所述基板成为一体,并且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将所述透明膜附接于与所述多个列形成为一体的所述基板的所述表面上。
CN201280030231.6A 2011-06-20 2012-01-12 触摸感应面板 Active CN1036498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1-0059814 2011-06-20
KR1020110059814A KR101293165B1 (ko) 2011-06-20 2011-06-20 접촉 감지 패널
KR20110066953 2011-07-06
KR10-2011-0066953 2011-07-06
PCT/KR2012/000292 WO2012176966A1 (en) 2011-06-20 2012-01-12 Touch sensor panel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49882A CN103649882A (zh) 2014-03-19
CN103649882B true CN103649882B (zh) 2016-12-21

Family

ID=47422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30231.6A Active CN103649882B (zh) 2011-06-20 2012-01-12 触摸感应面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49882B (zh)
WO (1) WO201217696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14193A (zh) * 2013-01-09 2014-07-09 苏州市健邦触摸屏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
KR101448094B1 (ko) 2013-05-15 2014-10-13 (주)멜파스 단층 감지 패턴을 이용한 터치 센싱 장치 및 터치 센싱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TWI489364B (zh) * 2013-08-23 2015-06-21 Pixart Imaging Inc 具雜訊屏蔽功能的電容式觸控感測裝置
KR101723879B1 (ko) * 2013-12-27 2017-04-0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스크린 일체형 표시장치
CN105094468A (zh) * 2014-04-24 2015-11-25 敦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设备及其单层互电容触摸屏体和电子装置
CN105867673A (zh) * 2015-01-23 2016-08-17 晶门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触摸传感器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TWI602093B (zh) * 2016-02-04 2017-10-11 威達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面板之線路佈局結構
CN211207023U (zh) 2019-07-25 2020-08-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10836139U (zh) * 2019-09-10 2020-06-23 神盾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和超声波双模式指纹传感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85730B1 (ko) * 2007-03-05 2009-02-26 (주)멜파스 단순한 적층 구조를 갖는 접촉위치 감지 패널
US8633915B2 (en) * 2007-10-04 2014-01-21 Apple Inc. Single-layer touch-sensitive display
US20100059294A1 (en) * 2008-09-08 2010-03-11 Apple Inc. Bandwidth enhancement for a touch sensor panel
US8749496B2 (en) * 2008-12-05 2014-06-10 Apple Inc. Integrated touch panel for a TFT display
KR20100126140A (ko) * 2009-05-21 2010-12-01 (주)에릭소코퍼레이션 정전용량방식 터치패널의 전극패턴구조
JP2011018177A (ja) * 2009-07-08 2011-01-27 Hosiden Corp 静電容量型タッチセンサ
JP2011039662A (ja) * 2009-08-07 2011-02-24 Sanyo Electric Co Ltd 静電容量型入力装置
US20110048813A1 (en) * 2009-09-03 2011-03-03 Esat Yilmaz Two-dimensional position sens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49882A (zh) 2014-03-19
WO2012176966A1 (en) 2012-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49882B (zh) 触摸感应面板
EP2538313B1 (en) Touch sensor panel
US10659044B2 (en) On-display-sensor stack
TWI502454B (zh) 觸摸感測面板
US8803839B2 (en) Capacitive coupling of a capacitive touchscreen to a printed circuit and controller
CN105739754B (zh) 触摸面板和包括触摸面板的显示设备
CN106249973B (zh)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2446044B (zh) 静电电容型触摸屏面板
TW201337679A (zh) 具有相對電極之感測器堆疊
US20140035864A1 (en) Capacitive touch-control panel and apparatus thereof
TW201308154A (zh) 用於曲面或撓性表面之觸控感測器
US10044353B2 (en) Substantially edgeless touch sensor
TW201335826A (zh) 雙基板感測器堆疊
KR101304891B1 (ko) 커패시티브 터치 감응성 패널 및 이를 이용한 이동 단말
US20140168092A1 (en) Uniform-Density Coplanar Touch Sensor
US938972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to determine when a device is being held
US10452219B2 (en) Touch sensor
CN104166487A (zh) 使用单层感应图形的触摸传感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WO2015135289A1 (zh) 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4063091A (zh) 电感触摸屏、电感触摸显示面板和电感触摸显示装置
CN104166488A (zh) 无绝缘层的使用感应图形的触摸传感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TW201319887A (zh) 具共同驅動器之觸控感測
US10423285B2 (en) Touch sensor
CN109164934A (zh) 球形触控装置及曲面触控装置
KR102183655B1 (ko) 표시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