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48098B - 蜂窝网小基站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间协同的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蜂窝网小基站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间协同的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48098B
CN103648098B CN201310735372.4A CN201310735372A CN103648098B CN 103648098 B CN103648098 B CN 103648098B CN 201310735372 A CN201310735372 A CN 201310735372A CN 103648098 B CN103648098 B CN 1036480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cellular networks
little base
wireless lan
lan rou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3537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48098A (zh
Inventor
陈容
温庆超
吴汉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WINSPREA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Ltd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WINSPREA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Ltd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WINSPREA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Ltd Corp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WINSPREA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Ltd Corp
Priority to CN20131073537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480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480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480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480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480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蜂窝网小基站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间协同的方法和系统。该蜂窝网小基站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间协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蜂窝网小基站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分别进行感知和收集信息以感知自己所处的网络环境;(2)、蜂窝网小基站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交互各自的网络环境感知信息;(3)、蜂窝网小基站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感知到的信息综合到主控系统中,生成无线资源管理策略;(4)、无线资源管理策略发往本系统和对方,得到对方的确认后,执行无线资源管理策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得蜂窝网和无线局域网两种网络技术在小基站部署场景下能够互相沟通、相互协作,一起为终端用户提供了最佳的网络覆盖,最优的上网通道。

Description

蜂窝网小基站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间协同的方法和系统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蜂窝网小基站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间协同的方法和系统。
(二)背景技术
由于无线局域网路由器的普及,很多的用户都通过无线局域网路由器上网,这样资费便宜甚至免费,但是无线局域网面临的问题是由于无线局域网部署在免费的ISM频带上,架设无线局域网路由器设备不受限制,这些无线局域网路由器设备间互相干扰,造成在热点区域无线局域网路由器很难提供高带宽的网络接入;同时无线局域网中用户不能自由移动,无线局域网路由器无法完成大网络覆盖。蜂窝网小基站设备正好可以弥补无线局域网路由器的一些缺陷,蜂窝网部署在付费的频带上,具有完整成熟的网络规划技术,能够为用户提供可靠的宽带接入,但是接入蜂窝网需要产生一定的流量费用。现有的技术中,蜂窝网小基站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覆盖的场景往往类似,功能上越来越雷同,两者可以共存在一套设备中但是两者又相互独立。所以目前运营商希望这两种设备能够集成在一起,但是目前的技术形态或者产品形态是这两部分是完全独立的。蜂窝网小基站发射自己的信号,用户也可以接入,无线局域网路由器也发射自己的信号,用户也可以接入,只是蜂窝网小基站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共用了DSL等网络回传通道。蜂窝网小基站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之间没有协作和交互。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蜂窝网小基站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间协同的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蜂窝网小基站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间协同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蜂窝网小基站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分别进行感知和收集信息以感知自己所处的网络环境;
(2)、蜂窝网小基站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交互各自的网络环境感知信息;
(3)、蜂窝网小基站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感知到的信息综合到主控系统中,生成无线资源管理策略;
(4)、无线资源管理策略发往本系统和对方,得到对方的确认后,执行无线资源管理策略。
蜂窝网小基站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间协同的方法,其特征是:蜂窝网小基站需要感知和收集的信息有:附近部署的同频临近小区数,异频临近小区数,临近小区的干扰强度,本小区的综合信号质量和系统容量,本小区中承载的用户数、用户类型、用户设备能力。
蜂窝网小基站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间协同的方法,其特征是:无线局域网路由器需要感知和收集的信息有:总的可用的信道数,每个信道的占用情况、干扰强度、信噪比,本无线局域网路由器中可以接入的用户数,用户应用程序的类型。
蜂窝网小基站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间协同的方法,其特征是:主控系统可以是蜂窝网小基站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之间的任何一个。
蜂窝网小基站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间协同的方法,其特征是:蜂窝网小基站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也可以生成针对本系统的无线资源管理策略,自行发起对本系统的无线资源管理控制。
蜂窝网小基站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间协同的方法,其特征是:网络环境感知可以在开机之后进行,也可以在通信质量下降的时候进行,或者是定时进行;可以由蜂窝网小基站系统向无线局域网路由器系统发起网络环境感知命令,也可由无线局域网路由器系统向蜂窝网小基站系统发起网络环境感知命令。
蜂窝网小基站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间协同的方法,其特征是:蜂窝网小基站系统为终端用户提供移动切换的支持:在信道质量好的情况下,优先由无线局域网来给用户提供网络接入通道;如果无线局域网的信道质量很差,关掉无线局域网路由器,由蜂窝网小基站系统来提供网络接入服务。
蜂窝网小基站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间协同的系统,包括蜂窝网小基站系统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蜂窝网小基站系统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系统集成在一个小基站设备中,蜂窝网小基站系统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系统上都设有网络环境感知模块、无线资源管理策略模块和蜂窝网-无线局域信令交互模块,
蜂窝网小基站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间协同的系统,其特征是:蜂窝网小基站系统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系统中还设有基带处理及射频等通信模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充分发挥了蜂窝网和无线局域网两种完全不同网络技术的优势,使这两种网络技术在小基站部署场景下能够互相沟通、相互协作,使得蜂窝网小基站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在信号覆盖、发射功率、网络负载、干扰消除、收费策略、通信质量等方面无缝协作,一起为终端用户提供了最佳的网络覆盖,最优的上网通道。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蜂窝网小基站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间协同的方法和系统框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蜂窝网小基站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间协同的流程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蜂窝网小基站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间协同的准则及达到的目的示意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一种蜂窝网小基站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间协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蜂窝网小基站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分别进行感知和收集信息以感知自己所处的网络环境;(2)、蜂窝网小基站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交互各自的网络环境感知信息;(3)、蜂窝网小基站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感知到的信息综合到主控系统中,生成无线资源管理策略;(4)、无线资源管理策略发往本系统和对方,得到对方的确认后,执行无线资源管理策略。蜂窝网小基站需要感知和收集的信息有:附近部署的同频临近小区数,异频临近小区数,临近小区的干扰强度,本小区的综合信号质量和系统容量,本小区中承载的用户数、用户类型、用户设备能力。无线局域网路由器需要感知和收集的信息有:总的可用的信道数,每个信道的占用情况、干扰强度、信噪比,本无线局域网路由器中可以接入的用户数,用户应用程序的类型。主控系统可以是蜂窝网小基站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之间的任何一个。蜂窝网小基站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也可以生成针对本系统的无线资源管理策略,自行发起对本系统的无线资源管理控制。网络环境感知可以在开机之后进行,也可以在通信质量下降的时候进行,或者是定时进行;可以由蜂窝网小基站系统向无线局域网路由器系统发起网络环境感知命令,也可由无线局域网路由器系统向蜂窝网小基站系统发起网络环境感知命令。蜂窝网小基站系统为终端用户提供移动切换的支持:在信道质量好的情况下,优先由无线局域网来给用户提供网络接入通道;如果无线局域网的信道质量很差,关掉无线局域网路由器,由蜂窝网小基站系统来提供网络接入服务。
蜂窝网小基站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间协同的系统,包括蜂窝网小基站系统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系统,蜂窝网小基站系统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系统集成在一个小基站设备中,蜂窝网小基站系统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系统上都设有网络环境感知模块、无线资源管理策略模块和蜂窝网-无线局域信令交互模块。蜂窝网小基站系统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系统中还设有基带处理及射频等通信模块。
采用本发明的蜂窝网小基站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间协同的方法和系统,首先是发起网络环境感知,网络环境感知可以在开机之后进行,也可以在通信质量下降的时候进行,或者是定时进行。蜂窝网小基站系统可以向无线路由器系统发起网络环境感知命令,反之亦然。
蜂窝网小基站系统和无线路由器系统中都包含各自的网络环境感知模块,网络环境感知命令发出以后,蜂窝网小基站设备通过系统网络广播和终端用户的测量或者自身的无线信号感知模块获得蜂窝网当前的网络环境:周边部署的临近小区数,同频干扰和非同频干扰的强度,信号质量,本小区中的承载的用户数等信息。无线局域网路由器模块也包含环境感知模块,比如空闲的信道,每个信道的干扰强度,信号质量,无线局域网中接入的用户数等信息都需要感知。
网络环境感知信息收集完成以后,蜂窝网小基站系统和无线路由器系统可以通过蜂窝网-无线局域网信令交互模块交互各自的网络环境感知信息。
由蜂窝网小基站系统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系统中的一个主控系统来完成无线资源管理策略的生成,如果蜂窝网小基站系统是主控系统,蜂窝网小基站系统中的无线资源管理策略模块根据蜂窝网小基站感知的网络环境信息及无线局域网路由器系统发过来的网络感知信息,生成无线资源管理策略,无线资源管理策略又可以通过蜂窝网-无线局域网信令交互模块发往无线局域网路由器系统,得到对方的确认后,就可以执行无线资源管理策略,比如调整发射功率,或者完全关断基带处理或者射频等通信模块,让用户切换网络,网络承载分流,调整天线方向姿态等。
当然从系统中的无线资源管理策略模块也可以生成针对本系统的无线资源管理策略,自行发起对本系统的无线资源管理控制。主控系统生成无线资源管理策略模块以后,向本系统和从系统发起无线资源管理控制指令,主从系统在接到无线资源管理控制指令以后,根据一定的标准立即执行或者延迟执行无线资源管理控制。
蜂窝网小基站系统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系统中无线环境感知模块的信息输入到各自的无线资源管理策略模块中,由无线资源管理策略模块生成策略信息,比如是否要调整蜂窝网小基站系统或者是无线局域网路由器系统的功率,怎么调整,是否要完全关断蜂窝网小基站系统或者是无线局域网路由器系统。控制让一部分用户接入蜂窝网,另外一部分用户接入无线局域网;或者是为一个用户提供双通道;或者是可以调整天线方向和姿态。
蜂窝网小基站系统和无线路由器系统中无线资源管理策略模块生成策略信息发往本系统的通信基带及射频模块,控制本系统的无线通信信号。
蜂窝网环境感知模块有一部分功能可能存在于蜂窝网的通信处理模块中,因为蜂窝网技术中已经定义了大量的网络测量的指标和测量方法,这些测量的指标可以直接用于蜂窝网和无线局域网的协作技术中,蜂窝网环境感知模块也起到一个集中收集这些测量信息的功能。
蜂窝网小基站系统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系统之间协作根据网络环境信息和用户信息进行综合决策,决策的标准就是使网络通信质量最优,用户产生的流量费用最低,网络覆盖范围最大,系统容量最大。而产生的决策就是调整发者功率,关断部分通信模块,用户网络切换,网络承载分流,调整天线方向姿态等手段来达到蜂窝网小基站系统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系统之间协作的目的。

Claims (7)

1.一种蜂窝网小基站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间协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蜂窝网小基站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分别进行感知和收集信息以感知自己所处的网络环境;(2)、蜂窝网小基站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交互各自的网络环境感知信息;(3)、蜂窝网小基站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感知到的信息综合到主控系统中,生成无线资源管理策略;(4)、无线资源管理策略发往本系统和对方,得到对方的确认后,执行无线资源管理策略;蜂窝网小基站需要感知和收集的信息有:附近部署的同频临近小区数,异频临近小区数,临近小区的干扰强度,本小区的综合信号质量和系统容量,本小区中承载的用户数、用户类型、用户设备能力;
蜂窝网小基站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间协同的系统,包括蜂窝网小基站系统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系统,蜂窝网小基站系统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系统集成在一个小基站设备中,蜂窝网小基站系统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系统上都设有网络环境感知模块、无线资源管理策略模块和蜂窝网-无线局域信令交互模块;
网络环境感知模块的信息输入到各自的无线资源管理策略模块中,由无线资源管理策略模块生成策略信息,包括是否要调整蜂窝网小基站系统或者是无线局域网路由器系统的功率,怎么调整,是否要完全关断蜂窝网小基站系统或者是无线局域网路由器系统;控制让一部分用户接入蜂窝网,另外一部分用户接入无线局域网;或者是为一个用户提供双通道;或者是可以调整天线方向和姿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网小基站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间协同的方法,其特征是:无线局域网路由器需要感知和收集的信息有:总的可用的信道数,每个信道的占用情况、干扰强度、信噪比,本无线局域网路由器中可以接入的用户数,用户应用程序的类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网小基站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间协同的方法,其特征是:主控系统可以是蜂窝网小基站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之间的任何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网小基站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间协同的方法,其特征是:蜂窝网小基站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也可以生成针对本系统的无线资源管理策略,自行发起对本系统的无线资源管理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网小基站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间协同的方法,其特征是:网络环境感知可以在开机之后进行,也可以在通信质量下降的时候进行,或者是定时进行;可以由蜂窝网小基站系统向无线局域网路由器系统发起网络环境感知命令,也可由无线局域网路由器系统向蜂窝网小基站系统发起网络环境感知命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网小基站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间协同的方法,其特征是:蜂窝网小基站系统为终端用户提供移动切换的支持:在信道质量好的情况下,优先由无线局域网来给用户提供网络接入通道;如果无线局域网的信道质量很差,关掉无线局域网路由器,由蜂窝网小基站系统来提供网络接入服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网小基站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间协同的方法,其特征是:蜂窝网小基站系统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系统中还设有基带处理及射频等通信模块。
CN201310735372.4A 2013-12-28 2013-12-28 蜂窝网小基站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间协同的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036480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35372.4A CN103648098B (zh) 2013-12-28 2013-12-28 蜂窝网小基站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间协同的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35372.4A CN103648098B (zh) 2013-12-28 2013-12-28 蜂窝网小基站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间协同的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48098A CN103648098A (zh) 2014-03-19
CN103648098B true CN103648098B (zh) 2017-04-12

Family

ID=50253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35372.4A Active CN103648098B (zh) 2013-12-28 2013-12-28 蜂窝网小基站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间协同的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480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30687A (zh) * 2014-09-02 2016-03-2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蜂窝网和无线局域网进行通信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6454889A (zh) * 2015-08-13 2017-02-2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网络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9618376A (zh) * 2018-10-15 2019-04-12 天津大学 基于环境感知的多目标移动性管理方法
CN110223061B (zh) * 2019-05-30 2021-06-29 杭州李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加油站无线结算方法
CN112566182B (zh) * 2019-09-25 2022-06-28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协同控制方法、控制器、控制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2804666B (zh) * 2019-11-13 2023-05-05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关干扰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1835454B (zh) * 2020-07-09 2021-03-19 北京中超伟业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蜂窝网络电磁干扰系统的环境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17898020A (zh) * 2021-11-24 2024-04-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Wlan感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347373A (zh) * 2023-03-17 2023-06-27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短切片的海上风电智能组网通信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026476U (zh) * 2011-03-30 2011-11-02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融合式家庭基站设备
CN102892156A (zh) * 2012-09-19 2013-01-23 邦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融合家庭基站中数据转换的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026476U (zh) * 2011-03-30 2011-11-02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融合式家庭基站设备
CN102892156A (zh) * 2012-09-19 2013-01-23 邦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融合家庭基站中数据转换的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48098A (zh) 2014-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48098B (zh) 蜂窝网小基站和无线局域网路由器间协同的方法和系统
Akhtar et al. Synergistic spectrum sharing in 5G HetNets: A harmonized SDN-enabled approach
Huang et al. Cognitive femtocell networks: an opportunistic spectrum access for future indoor wireless coverage
Ishii et al. A novel architecture for LTE-B: C-plane/U-plane split and phantom cell concept
Akyildiz et al. NeXt generation/dynamic spectrum access/cognitive radio wireless networks: A survey
Chandra et al. CogCell: cognitive interplay between 60 GHz picocells and 2.4/5 GHz hotspots in the 5G era
CN108540981B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3634852B (zh) D2d通信的资源协商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992962B (zh) 基于3g系统演进网络架构的小区间干扰协调方法
CN104735680B (zh) 高密度微小区部署方法和系统
CN103918346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收发邻居网络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JP5650326B2 (ja) 無線周波数検出方法、無線周波数検出装置及び無線周波数検出システム
EP3661099A1 (en) Time allocat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ue
WO2009067842A1 (fr) Système de transmission sens descendant et procédé d'emprunt de ressources spectrales et de ressources de canal à partir de cellules adjacentes
CN102378191B (zh) 对相邻信道进行辅助发射的方法、系统和无线通信装置
JP2020503819A (ja) 信号測定方法、ネットワーク側装置およびユーザー装置
CN104159313B (zh) 认知异构网络中基于可靠通信的家庭基站用户分簇方法
CN110267236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无线网络功率控制方法及系统
JP2015510726A (ja) 無線通信カバー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07306446A (zh) 一种窄带移动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Lu et al. Downlink data rate analysis of 5G-U (5G on unlicensed band): Coexistence for 3GPP 5G and IEEE802. 11ad WiGig
CN107302764A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设备
EP3398398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llowing cooperation between a plurality of radio nodes in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3313309B (zh) 一种基于负载的小区间d2d用户模式选择方法
CN110098968A (zh) 一种路由器有线桥接实现无线漫游的自动设置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