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33710A - 锂电池组的外置充电均衡装置 - Google Patents
锂电池组的外置充电均衡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633710A CN103633710A CN201310688597.9A CN201310688597A CN103633710A CN 103633710 A CN103633710 A CN 103633710A CN 201310688597 A CN201310688597 A CN 201310688597A CN 103633710 A CN103633710 A CN 10363371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lay
- lithium battery
- battery group
- parallel
- electrically connec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组的外置充电均衡装置,该锂电池组由多个锂电池芯串联连接而成,该充电均衡装置包括微处理器和多个与锂电池芯相配合的继电器控制电路,所述微处理器能够侦测该多个锂电池芯的电压信号,并同时控制该多个继电器控制电路的打开和闭合,且该多个继电器控制电路的打开和闭合能够相应的控制该多个锂电池芯断开和接通于充电器;通过设置一脱离于保护控制板的外置充电均衡装置来对锂电池芯进行均衡调节,不仅降低了电路成本,而且该充电均衡装置的结构合理、操作简单,能够对每个锂电池芯都进行很好的均衡调节,延长了锂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组的均衡方式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锂电池组的外置充电均衡装置。
背景技术
多串锂电池组被广泛应用在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存储设备等多种场合。但是锂电池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可能会由于串联锂电池芯之间的特性差异,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照成不均衡现象:即部分锂电池芯在充电过程中首先充饱,使保护电路进入过充状态,部分锂电池芯在放电过程中首先放空,使锂电池组进入过放状态;这样的状态经长期使用便会造成锂电池组整体性能的减退和使用寿命的降低。
为了解决上述弊端,现有的锂电池组通常在保护控制板上设置一均衡电路来对锂电池芯进行均衡调节,使锂电池组整体达到均衡的效果。但是这样的设计方式却增加了电路成本,而且均衡电流还较小,大大降低了锂电池组的充放电循环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电池组的外置充电均衡装置,该充电均衡装置操作简单,不仅能够对锂电池组中的多个锂电池芯进行很好的均衡调节,而且还延长了锂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锂电池组的外置充电均衡装置,该锂电池组由多个锂电池芯串联连接而成,该充电均衡装置包括微处理器和多个与锂电池芯相配合的继电器控制电路,所述微处理器能够侦测该多个锂电池芯的电压信号,并同时控制该多个继电器控制电路的打开和闭合,且该多个继电器控制电路的打开和闭合能够相应的控制该多个锂电池芯断开和接通于充电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微处理器主要集成有AD侦测模块、电压比较模块和主控制模块,所述AD侦测模块具有多路相并联的侦测端,所述AD侦测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电压比较模块的输入端,且所述电压比较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主控制模块的输入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该多个继电器控制电路各包括有一第一继电器和一第二继电器,所述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均为常开型继电器;且该多个第一继电器的一触点分别对应电连接于该多个锂电池芯的正极,该多个第一继电器的另一触点相并联连接于所述充电器的正极;
该多个第二继电器的一触点分别对应电连接于该多个锂电池芯的负极,该多个第二继电器的另一触点相并联连接于所述充电器的负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该多个第一继电器的另一触点、以及该多个第二继电器的另一触点还同时并联连接于所述主控制模块的控制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设有一过充保护电路,该过充保护电路包括脉宽调制降压型DC/DC变换器和第三继电器,所述脉宽调制降压型DC/DC变换器的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充电器的正极,且该多个第一继电器的另一触点相并联连接于所述脉宽调制降压型DC/DC变换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三继电器为常闭型继电器,且所述第三继电器并联连接在所述脉宽调制降压型DC/DC变换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设有一DC/DC稳压器,所述DC/DC稳压器的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主控制模块的控制端,且该多个第一继电器的另一触点还同时并联连接于所述DC/DC稳压器的输出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设有一LCD显示模块,该LCD显示模块电连接于所述主控制模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一脱离于保护控制板的外置充电均衡装置来对锂电池芯进行均衡调节,不仅降低了电路成本,而且该充电均衡装置的结构合理、操作简单,能够对每个锂电池芯都进行很好的均衡调节,延长了锂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微处理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1——微处理器 2——充电器
10——AD侦测模块 11——电压比较模块
12——主控制模块 3——DC/DC稳压器
4——LCD显示模块 5——DC/DC变换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组的外置充电均衡装置,该锂电池组由多个锂电池芯串联连接而成,该充电均衡装置包括微处理器1和多个与锂电池芯相配合的继电器控制电路,所述微处理器1能够侦测该多个锂电池芯的电压信号,并根据电压信号同时控制该多个继电器控制电路的打开和闭合,且该多个继电器控制电路的打开和闭合能够相应的控制该多个锂电池芯断开和接通于充电器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微处理器1主要集成有AD侦测模块10、电压比较模块11和主控制模块12,所述AD侦测模块10具有多路相并联的侦测端,所述AD侦测模块10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电压比较模块11的输入端,且所述电压比较模块11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主控制模块12的输入端。
在本实施例中,该多个继电器控制电路各包括有一第一继电器RY1和一第二继电器RY2,所述第一继电器RY1和第二继电器RY2均为常开型继电器;且该多个第一继电器RY1的一触点分别对应电连接于该多个锂电池芯的正极,该多个第一继电器RY1的另一触点相并联连接于所述充电器2的正极;
该多个第二继电器RY2的一触点分别对应电连接于该多个锂电池芯的负极,该多个第二继电器RY2的另一触点相并联连接于所述充电器2的负极。
在本实施例中,该多个第一继电器RY1的另一触点、以及该多个第二继电器RY2的另一触点还同时并联连接于所述主控制模块12的控制端。
在本实施例中,还设有一过充保护电路,该过充保护电路包括脉宽调制降压型DC/DC变换器5和第三继电器RY3,所述脉宽调制降压型DC/DC变换器5的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充电器2的正极,且该多个第一继电器RY1的另一触点相并联连接于所述脉宽调制降压型DC/DC变换器5的输出端;所述第三继电器RY3为常闭型继电器,且所述第三继电器RY3并联连接在所述脉宽调制降压型DC/DC变换器5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还设有一DC/DC稳压器3,所述DC/DC稳压器的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主控制模块12的控制端,且该多个第一继电器RY1的另一触点还同时并联连接于所述DC/DC稳压器的输出端。
在本实施例中,还设有一LCD显示模块4,该LCD显示模块电连接于所述主控制模块12,该LCD显示模块用于显示该多个锂电池芯的电压、电流、温度信息,便于用户了解锂电池组的使用状态。
Claims (7)
1.一种锂电池组的外置充电均衡装置,该锂电池组由多个锂电池芯串联连接而成,其特征在于:该充电均衡装置包括微处理器(1)和多个与锂电池芯相配合的继电器控制电路,所述微处理器(1)能够侦测该多个锂电池芯的电压信号,并同时控制该多个继电器控制电路的打开和闭合,且该多个继电器控制电路的打开和闭合能够相应的控制该多个锂电池芯断开和接通于充电器(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组的外置充电均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1)主要集成有AD侦测模块(10)、电压比较模块(11)和主控制模块(12),所述AD侦测模块(10)具有多路相并联的侦测端,所述AD侦测模块(10)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电压比较模块(11)的输入端,且所述电压比较模块(11)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主控制模块(12)的输入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组的外置充电均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多个继电器控制电路各包括有一第一继电器(RY1)和一第二继电器(RY2),所述第一继电器(RY1)和第二继电器(RY2)均为常开型继电器;且该多个第一继电器(RY1)的一触点分别对应电连接于该多个锂电池芯的正极,该多个第一继电器(RY1)的另一触点相并联连接于所述充电器(2)的正极;
该多个第二继电器(RY2)的一触点分别对应电连接于该多个锂电池芯的负极,该多个第二继电器(RY2)的另一触点相并联连接于所述充电器(2)的负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电池组的外置充电均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多个第一继电器(RY1)的另一触点、以及该多个第二继电器(RY2)的另一触点还同时并联连接于所述主控制模块(12)的控制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电池组的外置充电均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一过充保护电路,该过充保护电路包括脉宽调制降压型DC/DC变换器(5)和第三继电器(RY3),所述脉宽调制降压型DC/DC变换器(5)的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充电器(2)的正极,且该多个第一继电器(RY1)的另一触点相并联连接于所述脉宽调制降压型DC/DC变换器(5)的输出端;所述第三继电器(RY3)为常闭型继电器,且所述第三继电器(RY3)并联连接在所述脉宽调制降压型DC/DC变换器(5)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电池组的外置充电均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一DC/DC稳压器(3),所述DC/DC稳压器的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主控制模块(12)的控制端,且该多个第一继电器(RY1)的另一触点还同时并联连接于所述DC/DC稳压器的输出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组的外置充电均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一LCD显示模块(4),该LCD显示模块电连接于所述主控制模块(1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688597.9A CN103633710A (zh) | 2013-12-16 | 2013-12-16 | 锂电池组的外置充电均衡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688597.9A CN103633710A (zh) | 2013-12-16 | 2013-12-16 | 锂电池组的外置充电均衡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633710A true CN103633710A (zh) | 2014-03-12 |
Family
ID=50214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688597.9A Pending CN103633710A (zh) | 2013-12-16 | 2013-12-16 | 锂电池组的外置充电均衡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633710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67182A (zh) * | 2015-07-20 | 2015-10-07 | 苏州衡久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两轮车锂电池快速均衡式保护管理方法 |
CN107769330A (zh) * | 2017-11-22 | 2018-03-06 | 集美大学 | 一种电力推进船舶的能量管理及控制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903131A (en) * | 1993-08-09 | 1999-05-11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Battery set structure and charge/discharge control apparatus for lithium-ion battery |
CN201259910Y (zh) * | 2008-07-18 | 2009-06-17 | 上海浩正电气有限公司 | 新型动力锂电子电池充电机 |
CN102185159A (zh) * | 2011-04-19 | 2011-09-14 | 吴粤滨 | 基本单元锂电池组模块、多级锂电池组及充放电均衡方法 |
CN203632310U (zh) * | 2013-12-16 | 2014-06-04 | 天宇通讯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 锂电池组的外置充电均衡装置 |
-
2013
- 2013-12-16 CN CN201310688597.9A patent/CN10363371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903131A (en) * | 1993-08-09 | 1999-05-11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Battery set structure and charge/discharge control apparatus for lithium-ion battery |
CN201259910Y (zh) * | 2008-07-18 | 2009-06-17 | 上海浩正电气有限公司 | 新型动力锂电子电池充电机 |
CN102185159A (zh) * | 2011-04-19 | 2011-09-14 | 吴粤滨 | 基本单元锂电池组模块、多级锂电池组及充放电均衡方法 |
CN203632310U (zh) * | 2013-12-16 | 2014-06-04 | 天宇通讯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 锂电池组的外置充电均衡装置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67182A (zh) * | 2015-07-20 | 2015-10-07 | 苏州衡久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两轮车锂电池快速均衡式保护管理方法 |
CN107769330A (zh) * | 2017-11-22 | 2018-03-06 | 集美大学 | 一种电力推进船舶的能量管理及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64356B (zh) |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 | |
CN102377218B (zh) | 电池的充电装置及充电方法 | |
CN103943901B (zh) | 一种铅酸蓄电池电流采集系统及其方法 | |
CN106099254B (zh) | 一种电池系统和电动汽车 | |
CN101533930B (zh) | 一种蓄电池组串并联转换的方法 | |
CN104065124A (zh) | 具有假电池功能的移动终端及其使能、禁能假电池的方法 | |
CN202333884U (zh) | 并联型锂离子电池组的充放电控制系统 | |
CN101527463A (zh) | 锂离子动力电池组均充系统 | |
WO2016090763A1 (zh) | 终端电池及其充放电的控制方法 | |
CN103633710A (zh) | 锂电池组的外置充电均衡装置 | |
CN107834642A (zh) | 一种储能电池 bms 分布式管理系统 | |
CN103171451B (zh) | 基于协处理器和固态继电器的电池管理系统 | |
CN202524069U (zh) | 一种防极性反接电路 | |
CN203632310U (zh) | 锂电池组的外置充电均衡装置 | |
CN102904325A (zh) | 一种移动终端的一体化充电器和移动终端的充电方法 | |
CN203827039U (zh) | 一种新型节电手机充电器 | |
CN203126558U (zh) | 基于协处理器和固态继电器的电池管理系统 | |
CN201975474U (zh) | 锂离子电池 | |
CN201243068Y (zh) | 串联蓄电池组在线均衡修复充电器装置 | |
CN203180610U (zh) | 一种能自动并联工作的车载电源蓄电池组合 | |
CN208874315U (zh) | 一种用于接力隔离式分体电池组充电器 | |
CN102638077A (zh) | 智能显示充电器 | |
CN202617199U (zh) | 一种可用太阳能充电的手机 | |
CN201667548U (zh) | 防止过载的智能电池组 | |
CN202488188U (zh) | 一种多规格放电模式电动车电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3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