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17578A - 一种稳定的婚恋匹配方法及其在线自动婚恋配对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稳定的婚恋匹配方法及其在线自动婚恋配对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17578A
CN103617578A CN201310676375.5A CN201310676375A CN103617578A CN 103617578 A CN103617578 A CN 103617578A CN 201310676375 A CN201310676375 A CN 201310676375A CN 103617578 A CN103617578 A CN 1036175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ired
marriage
love
pairing
fri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7637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志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Dianj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Dianj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Dianj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Dianj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67637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17578A/zh
Publication of CN1036175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175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稳定的婚恋匹配方法及其在线自动婚恋配对系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有待配对对象分为两组,各组的待配对对象分别对另一组的待配对对象打分,依据打分结果或收集的各待配对对象的婚恋兴趣偏好形成各待配对对象的意愿交友列表;第一组待配对对象中的各待配对对象依据自己的意愿交友列表逐一向第二组待配对对象中未拒绝其配对请求的各待配对对象提出配对请求,直到配对成功为止,第二组待配对对象中的各待配对对象根据自己的意愿交友列表对收到的配对请求进行拒绝或接受,通过本发明,可以实现一种更快速更实用更稳定的婚姻匹配方法,从而提高婚恋网站的服务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稳定的婚恋匹配方法及其在线自动婚恋配对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婚恋匹配方法及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稳定的婚恋匹配方法及其在线自动婚恋配对系统。
背景技术
自古以来,在婚姻介绍和婚恋匹配问题上,存在着多种方法,比如基于生辰八字的配对法,基于十二生肖属相婚姻配对法,基于星座婚姻预测及配对,基于姓名的配对法,以及基于生命数字密码的婚恋配对法。
生辰八字配对合婚俗称八字合婚、对八字、配生辰八字、合八字、男女合婚,其实质是看男女生辰八字是否相生相合。一对新人将要谈恋爱或者成婚,拿出准确出生时间并转换成生辰八字,然后超前用生辰八字预测两人发展结果,以使得不和睦的双方不会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八字合婚主要是看双方年八字是相合相生还是相冲相克,故此法倒是比较全面,针对性较强,作用力较大,是目前最专业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因其专业性特强,不便于操作,故非专业人士很难掌握使用,所以也有一定局限性。
十二生肖属相婚姻配对法是一种最普遍实用、而行之有效、且易学易会的婚配方法,但是描述比较笼统,实际上仅仅具有参考价值。
姓名配对是根据我国传统易学五行生克理论,对男女双方姓名进行分析,了解男女双方缘分指数,从而帮助人们获得美满婚姻的一种方法。
生命密码现在有很多种,但都是用阳历生日计算的,因为结合西方的统计学,更科学。生命数字就隐藏在你的生日里,是欧美、日韩流行指数最高的数字读心术,但是它更多地应用在企业人事管理中,并非侧重在婚恋匹配。
婚恋配对如同社会资源配对一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里,稳定匹配问题(the stable marriage problem,简称SMP)是在给定每个元素偏好的条件下,在两个元素集合间寻找稳定匹配的问题。“匹配”就是指从一个集合的元素到另一个集合元素的映射。“稳定”的含义是指两个集合中的某些元素不会对另一集合中除了和自己配对外的元素感兴趣的状态。传统的婚姻配对方法无法很好的解决婚姻的稳定匹配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的婚恋匹配方法及其在线自动婚恋配对系统,其可以实现一种更快速更实用更稳定的婚姻匹配方法,从而提高婚恋网站的服务效率。
为达上述及其它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稳定的婚恋匹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有待配对对象分为两组,各组的待配对对象分别对另一组的待配对对象打分,依据打分结果或收集的各待配对对象的婚恋兴趣偏好形成各待配对对象的意愿交友列表;
步骤二,第一组待配对对象中的各待配对对象依据自己的意愿交友列表逐一向第二组待配对对象中未拒绝其配对请求的各待配对对象提出配对请求,直到配对成功为止,第二组待配对对象中的各待配对对象根据自己的意愿交友列表对收到的配对请求进行拒绝或接受。
进一步地,以第二组待配对对象中的某一待配对对象为例,若该待配对对象未收到配对请求,则继续等待匹配请求;若该待配对对象只收到一个配对请求,则接受该配对请求,提出该配对请求的待配对对象配对成功;若该待配对对象收到多个配对请求,则根据自己的意愿交友列表选择自己打分最高的那一位,被接受配对请求的待配对对象配对成功,并对其他的待配对对象拒绝匹配请求。
进一步地,若该待配对对象已有匹配成功的对象且收到配对请求,则根据自己的意愿交友列表选择已有的匹配对象或从新的配对请求中选择新的配对对象,被接受配对请求的待配对对象配对成功,对未接受配对请求的待配对对象拒绝配对请求。
进一步地,于步骤二之后,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若已配对成功的第一组待配对对象的待配对对象重新变为单身时,则根据自己的意愿交友列表重新逐一向第二组待配对对象中未拒绝其配对请求的各待配对对象提出配对请求。
进一步地,该第一组待配对对象为男士,该第二组待配对对象为女士。
进一步地,两组待配对对象的数量相等。
进一步地,该婚恋匹配方法用于婚恋网站的交友配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在线自动婚恋配对系统,至少包括:
浏览器,用于接收待配对对象的资料信息及提供相关信息给用户浏览;
应用服务器,包括数据挖掘模块及关联控制器,该数据挖掘模块从Web服务器日志文档中挖掘用户资料浏览记录和标签,结合用户填报的原始资料,形成婚恋偏好列表,并保存到数据库服务器的婚恋兴趣偏好模型中,该关联控制器读取用户的婚恋兴趣偏好模型数据、构建与之相应的信息推荐与交流,并根据此信息更新交友关系,实现最优匹配;
数据服务器,包括会员信息总库、配对信息库以及婚恋兴趣偏好模型,会员信息总库用于存储各待配对对象的资料信息,配对信息库用于存储该关联控制器的调整配对结果,婚恋兴趣偏好模型则用于存储婚恋兴趣偏好列表。
进一步地,该关联控制器包括关联结构调整模块及交友活动推荐模块,该关联结构调整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婚恋兴趣偏好模型数据,形成各待配对对象之间的配对关系,并存于该数据服务器的配对信息库,该交友活动推荐模块则根据配对信息库的配对结果并结合数据服务器的会员信息总库的数据,向待配对对象进行交友推荐。
进一步地,该婚恋配对系统用于婚恋网站的交友配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种稳定的婚恋匹配方法及其在线自动婚恋配对系统通过两组数量相等的待配对对象分别对另一组待配对对象打分建立意愿交友列表,并通过某一组的各待配对对象根据意愿交友列表逐一向另一组的待配对对象提出配对申请,而接收到配对申请的待配对对象则根据自己的意愿交友列表进行接受或拒绝配对申请,实现了一种更快速更实用更稳定的婚姻匹配方法,从而提高了婚恋网站的服务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稳定的婚恋匹配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各组待配对对象意愿交友列表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三轮配对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在线自动婚恋配对系统之较佳实施例的系统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并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发明亦可通过其它不同的具体实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
图1为本发明一种稳定的婚恋匹配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稳定的婚恋匹配方法,可用于婚恋网站的交友匹配,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将待配对对象分别两组,各组的待配对对象分别对另一组的待配对对象打分,依据打分结果对各待配对对象形成意愿交友列表。在本发明中,将待配对对象分为男生组与女生组,且两组人数相等,男生组的各男生分别对女生组的每位女生进行打分,并根据喜欢程度,对每一位女生进行排序,形成意愿交友列表;同样,女生组的各女生也分别对男生组的每位男生进行打分,并根据喜欢程度,对每一位男生进行排序,形成意愿交友列表。当然,作为本发明之另一较佳实施例,也可根据收集各待配对对象的婚恋兴趣偏好,依据各待配对对象的婚恋兴趣偏好自动为各组的待配对对象对另一组的待配对对象打分,并形成意愿交友列表,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例如,举办一场“3分钟相亲”活动,参加活动的有4位男士和4位女士。将4位男士分为甲组,4位女士分为乙组,要求甲组的每位男士都要和所有的女士进行短暂的单独交流,并为她们打分,然后按照喜欢程度,对每一位女士进行排序;同样的,每位女士也要对所有男士进行打分和排序。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各组待配对对象意愿交友列表示意图。
以男生1为例,该意愿交友列表解读为:男生1最中意女生A,次中意女生D,次次中意女生C…,依此类推…。
步骤102,第一组待配对对象中的各待配对对象依据自己的意愿交友列表逐一向第二组待配对对象中未拒绝其配对请求的各待配对对象提出配对请求,直到配对成功为止,第二组待配对对象中的各待配对对象对收到的配对请求进行拒绝或接受。以第二组待配对对象中的某一待配对对象为例,若该待配对对象未收到配对请求,则继续等待匹配请求;若该待配对对象没有已配对成功的对象且只收到一个配对请求,则接受该配对请求,该提出配对请求的待配对对象配对成功;若该待配对对象没有已配对成功的对象且收到多个配对请求,则根据自己的意愿交友列表选择自己打分最高的那一位,被接受配对请求的待配对对象配对成功,并对其他的待配对对象拒绝匹配请求;若该待配对对象已有匹配成功的对象且收到配对请求,则根据自己的意愿交友列表选择已有的匹配对象或从新的配对请求中选择新的配对对象,被接受配对请求的待配对对象配对成功,对未接受配对请求的待配对对象拒绝配对请求。
较佳的,在步骤102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3,若已配对成功的第一组待配对对象的待配对对象重新变为单身时,则根据自己的意愿交友列表重新逐一向第二组待配对对象中未拒绝其配对请求的各待配对对象提出配对请求。
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第一组待配对对象为男生组,第二组待配对对象为女生组,男生组的各待配对对象男生将根据自己的意愿交友列表一轮一轮地去追求他中意的女生组的女生,女生可以选择接受或者拒绝她的追求者。第一轮,每位男生选择自己名单上排在首位的女人,并向她表白。此时,一个女生可能面对的情况有三种:没有人跟她表白,只有一个人跟她表白,有不止一个人跟她表白。在第一种情况下,这个女生什么都不用做,只需继续等待;在第二种情况下,接受那个人的表白,答应暂时和他做男女朋友;在第三种情况下,从所有追求者中选择自己最中意的那一位,答应和他暂时做男女朋友,并拒绝其他所有的追求者。
第一轮结束后,有些男生则配对成功,有些男生仍然是单身。在第二轮配对行动中,每位单身男都根据意愿交友列表从所有还没拒绝过他的女生中选出自己最中意的那一个,并向她表白,不管她现在是否是单身。和第一轮一样,女孩儿们需要从表白者中选择最中意的一位,拒绝其他追求者。注意,如果这个女孩儿已经有男朋友了,当她遇到了更好的追求者时,她必须拒绝现在的男友,投向新的追求者的怀抱。这样,一些单身男生将会得到女友,那些已经有了女友的人也可能会被甩掉,重新变成光棍。在以后的每一轮中,单身的男人继续追求列表中的下一个女生,女生则从包括现男友在内的所有追求者中选择最好的一个,并对其他人说不。这样一轮一轮地进行下去,直到某个时候所有人都不再单身,下一轮将不会有任何新的表白发生,整个过程自动结束。此时的婚姻搭配就一定是稳定的了。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三轮配对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第一轮时,男生A与男生B的首选对象都是女生3,则都向女生3发出配对请求,女生3根据自己的意愿交友列表选择男生A,男生C向女生1发出配对请求,女生1只收到一个配对请求,则接受该配对请求,男生C配对成功,男生D向女生2发出配对请求,女生2只收到一个配对请求,则接受该配对请求,男生D配对成功;在第二轮时,男生B依据自己的意愿交友列表向未拒绝过的女生2发出配对请求,此时女生2已有配对对象(男生D),则女生2根据自己的意愿交友列表选择男生B,男生B配对成功,男生D重新变为单身;第三轮时,男生D已于自己的意愿交友列表向未拒绝过的女生4发出配对请求,女生4只收到一个配对请求,则接受该配对请求,男生D配对成功,最终形成稳定的婚恋搭配。
以下将通过一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现过程。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采用C++来实现本发明,采用男士主动求爱,女士接受求爱的方式。假设男女生人数均为MAX,对每位男士和女士均进行编号,用自然数0,1,2,。。。,MAX-1表示其序号(依照C++的习惯,序号从0开始)。
用二维数组liMan[MAX][MAX]来存储男士所喜欢的女士序号的排列表,即意愿交友列表;同理,用二维数组libLady[MAX][MAX+1]来存储女士所喜欢的男士序号的排列表,即意愿交友列表,例如v号女最喜欢i号男,则libLady[v][0]=i;若t号男比i号男更招v号女喜欢,则在数组libLady[v][]中,元素值t的下标小于元素值i的下标。
为了简化算法,增加一个“不存在”的男士(序号为MAX),作为女士最初的选择。在给二维数组libLady[MAX][MAX+1]赋初值时,对于任意一个女士v,总有libLady[v][MAX]=MAX。为所有的男士(包括那个“不存在”的)建立一个数组man[MAX+1],用来存储他们追求女士的次数,i号男目前追求的女士序号为libMan[i][man[i]]。例如,man[i]=0表示i号男尚未追求过女士,其所追求的女士序号为libMan[i][0];man[i]=2表示i号男已经追求过两位女士,他下次追求的女士序号为libMan[i][2](即在喜好表中排名第3位的女士)。很明显,man[MAX+1]的每个元素初始值均为0,表示刚开始时,每位男士都去追求自己最喜欢的女士,man[i]值越大,男士对所选择的女士越不满意。为所有的女士建立一个数组lady[MAX],用来存储她所选择的男士序号,数组的所有元素初始值均为MAX,表示女士的当前男友为一个“不存在”的男士,他的分值比任何男士都低,以保证当有一个真正的男人追求该女士时,她会毫不犹豫的抛弃MAX,而选择该男子。遍历数组man[MAX+1],依次让每个男士去追求自己心仪的女士(当然不需要处理元素man[MAX]——那个“不存在”的男人)。例如现在正逢i号男追求v号女,若i号男不如v号女当前男友,则遭拒绝,i号男继续追求其“次喜欢女”;反之,若i号男比v号女当前男友优秀,则v抛弃前男友,选择i号男为新男友,而其前男友(设为t号男)重获自由身,可以去追求自己的“次喜欢女”了。这里有一个地方要注意:因为是通过执行(i++)来遍历数组的,所以如果当t<i时,必须要让i折回到t位置(使i=t),否则会漏掉t。当i==MAX时,表示所有男士都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配对结束,输出结果。
图4为本发明一种在线自动婚恋配对系统之较佳实施例的系统架构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之在线自动婚恋配对系统,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用于婚恋网站的交友匹配,其包括:浏览器10、应用服务器11以及数据服务器12
浏览器,用于接收待配对对象的资料信息及提供相关信息给用户浏览;应用服务器11包括数据挖掘模块110以及关联控制器111,其中数据挖掘模块从Web服务器日志文档中挖掘用户资料浏览记录和标签,结合用户填报的原始资料,形成婚恋偏好列表,保存到数据库服务器12的婚恋兴趣偏好模型中,关联控制器111,即会员关系关联控制器,读取用户的婚恋兴趣偏好模型数据、构建与之相应的信息推荐与交流、并根据此信息更新交友关系,实现最优匹配,其包括关联结构调整模块及交友活动推荐模块,关联结构调整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婚恋兴趣偏好模型数据,形成各待配对对象之间的配对关系,并存于数据服务器12的配对信息库,交友活动推荐模块则根据配对信息库的配对结果并结合数据服务器的会员信息总库的数据,向待配对对象进行交友推荐;数据服务器12包括会员信息总库、配对信息库以及婚恋兴趣偏好模型,会员信息总库用于存储各待配对对象的资料信息,配对信息库用于存储关联结构调整模块的调整配对结果,婚恋兴趣偏好模型则用于存储婚恋兴趣偏好列表。
综上所述,本发明一种稳定的婚恋匹配方法及其在线自动婚恋配对系统通过两组数量相等的待配对对象分别对另一组待配对对象打分建立意愿交友列表,并通过某一组的各待配对对象根据意愿交友列表逐一向另一组的待配对对象提出配对申请,而接收到配对申请的待配对对象则根据自己的意愿交友列表进行接受或拒绝配对申请,实现了一种更快速更实用更稳定的婚姻匹配方法,从而提高了婚恋网站的服务效率。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与改变。因此,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权利要求书所列。

Claims (10)

1.一种稳定的婚恋匹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有待配对对象分为两组,各组的待配对对象分别对另一组的待配对对象打分,依据打分结果或收集的各待配对对象的婚恋兴趣偏好形成各待配对对象的意愿交友列表;
步骤二,第一组待配对对象中的各待配对对象依据自己的意愿交友列表逐一向第二组待配对对象中未拒绝其配对请求的各待配对对象提出配对请求,直到配对成功为止,第二组待配对对象中的各待配对对象根据自己的意愿交友列表对收到的配对请求进行拒绝或接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的婚恋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第二组待配对对象中的某一待配对对象为例,若该待配对对象未收到配对请求,则继续等待匹配请求;若该待配对对象只收到一个配对请求,则接受该配对请求,提出该配对请求的待配对对象配对成功;若该待配对对象收到多个配对请求,则根据自己的意愿交友列表选择自己打分最高的那一位,被接受配对请求的待配对对象配对成功,并对其他的待配对对象拒绝匹配请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稳定的婚恋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若该待配对对象已有匹配成功的对象且收到配对请求,则根据自己的意愿交友列表选择已有的匹配对象或从新的配对请求中选择新的配对对象,被接受配对请求的待配对对象配对成功,对未接受配对请求的待配对对象拒绝配对请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稳定的婚恋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步骤二之后,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若已配对成功的第一组待配对对象的待配对对象重新变为单身时,则根据自己的意愿交友列表重新逐一向第二组待配对对象中未拒绝其配对请求的各待配对对象提出配对请求。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稳定的婚恋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组待配对对象为男士,该第二组待配对对象为女士。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的婚恋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两组待配对对象的数量相等。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的婚恋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婚恋匹配方法用于婚恋网站的交友配对。
8.一种在线自动婚恋配对系统,至少包括:
浏览器,用于接收待配对对象的资料信息及提供相关信息给用户浏览;
应用服务器,包括数据挖掘模块及关联控制器,该数据挖掘模块从Web服务器日志文档中挖掘用户资料浏览记录和标签,结合用户填报的原始资料,形成婚恋偏好列表,并保存到数据库服务器的婚恋兴趣偏好模型中,该关联控制器读取用户的婚恋兴趣偏好模型数据、构建与之相应的信息推荐与交流,并根据此信息更新交友关系,实现最优匹配;
数据服务器,包括会员信息总库、配对信息库以及婚恋兴趣偏好模型,会员信息总库用于存储各待配对对象的资料信息,配对信息库用于存储该关联控制器的调整配对结果,婚恋兴趣偏好模型则用于存储婚恋兴趣偏好列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在线自动婚恋配对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关联控制器包括关联结构调整模块及交友活动推荐模块,该关联结构调整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婚恋兴趣偏好模型数据,形成各待配对对象之间的配对关系,并存于该数据服务器的配对信息库,该交友活动推荐模块则根据配对信息库的配对结果并结合数据服务器的会员信息总库的数据,向待配对对象进行交友推荐。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在线自动婚恋配对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婚恋配对系统用于婚恋网站的交友配对。
CN201310676375.5A 2013-12-11 2013-12-11 一种稳定的婚恋匹配方法及其在线自动婚恋配对系统 Pending CN1036175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76375.5A CN103617578A (zh) 2013-12-11 2013-12-11 一种稳定的婚恋匹配方法及其在线自动婚恋配对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76375.5A CN103617578A (zh) 2013-12-11 2013-12-11 一种稳定的婚恋匹配方法及其在线自动婚恋配对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17578A true CN103617578A (zh) 2014-03-05

Family

ID=50168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76375.5A Pending CN103617578A (zh) 2013-12-11 2013-12-11 一种稳定的婚恋匹配方法及其在线自动婚恋配对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17578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90930A (zh) * 2014-06-25 2014-10-08 袁永亮 一种根据用户特性标签搜索恋爱交友对象的方法和系统
CN107506683A (zh) * 2016-06-14 2017-12-22 深圳市珍爱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体征检测的智能相亲匹配方法和系统
CN107800801A (zh) * 2017-11-07 2018-03-13 上海电机学院 一种基于用户学习偏好的学习资源推送方法及系统
US10841118B2 (en) 2016-11-09 2020-11-17 Sercomm Corporation Automatic pairing method and server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1632A (zh) * 2008-04-03 2008-10-08 纪涵雅 交友配对的方法和网络交友服务器
CN101847226A (zh) * 2009-12-17 2010-09-29 广州市盈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一种社会性网络sns社区中推荐异性朋友的方法及系统
CN101944125A (zh) * 2010-09-26 2011-01-12 深圳市珍爱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交友用户推荐系统及方法
CN102035891A (zh) * 2010-12-17 2011-04-27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交友平台中推荐好友的方法和装置
CN102281207A (zh) * 2010-06-11 2011-12-14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社区网络中确定用户匹配度并撮合用户聊天的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1632A (zh) * 2008-04-03 2008-10-08 纪涵雅 交友配对的方法和网络交友服务器
CN101847226A (zh) * 2009-12-17 2010-09-29 广州市盈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一种社会性网络sns社区中推荐异性朋友的方法及系统
CN102281207A (zh) * 2010-06-11 2011-12-14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社区网络中确定用户匹配度并撮合用户聊天的方法和设备
CN101944125A (zh) * 2010-09-26 2011-01-12 深圳市珍爱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交友用户推荐系统及方法
CN102035891A (zh) * 2010-12-17 2011-04-27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交友平台中推荐好友的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NANY LEVITIN: "《算法设计与分析基础 第二版》", 31 December 2007 *
PRABHAKAR RAGHAVAN: "《随机算法》", 31 December 2008 *
顾森: ""稳定婚姻问题和Gale-Shapley算法"", 《程序员》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90930A (zh) * 2014-06-25 2014-10-08 袁永亮 一种根据用户特性标签搜索恋爱交友对象的方法和系统
CN107506683A (zh) * 2016-06-14 2017-12-22 深圳市珍爱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体征检测的智能相亲匹配方法和系统
US10841118B2 (en) 2016-11-09 2020-11-17 Sercomm Corporation Automatic pairing method and server
CN107800801A (zh) * 2017-11-07 2018-03-13 上海电机学院 一种基于用户学习偏好的学习资源推送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60852B2 (en) Systems and apparatuses for seamless integration of user, contextual, and socially aware search utilizing layered approach
Ellison Social network sites: Definition, history, and scholarship
CN107943871A (zh) 推荐用户阅读喜好的书籍的方法及装置
CN106375198A (zh) 一种多功能化校园智能化信息分享平台及其实现方法
CN103617578A (zh) 一种稳定的婚恋匹配方法及其在线自动婚恋配对系统
Hearst What's missing from collaborative search?
Zhang et al. The transformative power of commoning and alternative food networks
Kam Desiring T, desiring self:“T-style” pop singers and lesbian culture in China
Cooks You are what you (don't) eat? Food, identity, and resistance
Sun et al. Public 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towards the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journalism: From a China-based survey
Huang “Re-feminization” of dependent women migrants: Negotiating gender roles in the Chinese digital diaspora
Hacohen Literary transfer between peripheral languages: a production of culture perspective
Wong Defining Chinese folk religion: A methodological interpretation
Clarke et al. Unscripted and improvised: Public and private celebrations of same-sex relationships
Hunting Women talk: Chick lit TV and the dialogues of feminism
Handler-Spitz Short prose forms in a global sixteenth-century context: The western essay and the Chinese Xiaopin, Sanwen, and Suibi
Chelton Searching for birth parents or adopted children: finding without seeking in romance novels
Zhiyin et al. Research on 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under Web 2.0 Environment
Shnorhokian Women in Mongol Iran: The Khātūns, 1206–1335, by Bruno De Nicola, Women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ngol Empire, by Anne F. Broadbridge
Velmuradova Book review of Marie-Pierre Fourquet-Courbet & Didier Courbet, 2020, Connectés et heureux! Du stress digital au bien-être, Paris, Dunod.
Qing An investigation of how specific social backgrounds shap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young Chinese travel bloggers within the mobilities paradigm
Kloos Medicine and Memory in Tibet: Amchi Physicians in an Age of Reform
Ahram State of Repression: Iraq under Saddam Hussein. By Lisa Blayde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8. 376p. 24.95 paper.
Mingzhen The Circle of Culture: A Study of the Communi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NetEase Cloud Annual Reports
Maclean et al. justice and welfare and the JSWF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305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