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06238B - 手机防盗器系统 - Google Patents

手机防盗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06238B
CN103606238B CN201310596852.7A CN201310596852A CN103606238B CN 103606238 B CN103606238 B CN 103606238B CN 201310596852 A CN201310596852 A CN 201310596852A CN 103606238 B CN103606238 B CN 1036062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phone
answer
nearly body
module
transpo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9685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06238A (zh
Inventor
赵福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59685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0623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062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062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062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0623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机防盗器系统,包括内硬件模块和软件模块;硬件模块为一无线通信设备,包括一个近身监视器和多个近程应答器,监视器由电源、主机、链路管理单元及主机接口单元、链路控制单元、无线单元和报警单元组成。应答器由电源、主机、链路管理单元及主机接口单元、链路控制单元和无线单元。特点是无线单元的有效信号传输距离可调,同时手机内部需加设一块不可拆的小型电源。可解决传统手机防盗方案不能起到实时实地防盗的技术难题。

Description

手机防盗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型涉及通信电子设备,具体为一种适用于随身防盗的手机防盗器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手机防盗防按中以密码防盗和定位防盗为主。
传统手机密码防盗特点之一是使盗得手机的人不能破解其密码、不能使用该手机而放弃行盗行为。传统手机密码防盗的缺点是:对于专业的技术人员破解其密码并非难事,不能起到有效的防盗目的。传统手机定位防盗是利用定位系统将被盗的手机定位进而将其找回。传统手机定位防盗的缺点是:需要对方开机才能将其定位。然而现实中如果盗窃者在外地开机使用,我们也不会为了一个普通手机而千里寻机,其中的周折不言而喻。故这两种方案都不能起到实时实地防盗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手机防盗器系统,解决传统手机防盗方案不能起到实时实地防盗的技术难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机防盗器系统,包括内硬件模块和软件模块。硬件模块为一无线通信设备,包括一个近身监视器和多个近程应答器,监视器由电源、主机、链路管理单元及主机接口单元、链路控制单元、无线单元和报警单元组成。应答器由电源、主机、链路管理单元及主机接口单元、链路控制单元和无线单元。特点是无线单元的有效信号传输距离可调,同时手机内部需加设一块不可拆的小型电源。
软件系统设置一组密码、两个问题(问题一和问题二)、两个答案(答案一和答案二)。密码、问题一、问题二、答案一和答案二均存储于手机中。密码、问题一、问题二和答案一同时存储于近身监视器中,密码、问题二和答案二也存储于应答器中。近身监视器与手机配对完毕后,手机可以对存储于近身监视器内的密码、问题一、问题二和答案一进行更改。应答器与手机配对完毕后,手机可以对存储于应答器内的密码、问题二和答案二进行更改。在正常运行过程中,近身监视器在规定的连续的时间段内向手机发送规定数目的答案一,应答器在规定的连续的时间段内向手机发送规定数目的答案二,向近身监视器发送规定数目的问题二。手机在收到答案一后立即向近身监视器发送问题一,同时近身监视器和手机分别将收到的问题(问题一和问题二)和答案(答案一和答案二)的次数与设定值进行比较,若在有效范围内时,视为安全。若近身监视器和手机分别收到的问题和答案的数目不在有效范围内时视为危险,立即发出声光报警和振动报警。
软件系统设计:手机报警后,如果输入的要密码正确就可以解除报警,如果输入的密码不正确则持续报警;报警的同时如果手机再一次收到由近身监视器发来的答案一,手机由报警铃声转为应答铃声;如果手机响起应答铃声时,再次在规定的连续时间段内收到近身监视器发来的答案数目不对,则由应答铃声转为报警铃声。当输入密码时,应答铃声和报警铃声均可解除。其中报警铃声的优先权高于应答铃声。
近身监视器发出报警后再次收到手机发来的问题一或应答器发来的问题二时,报警立即停止。当下一次收到的数据再次不在有效范围时,立即再次发起报警。
本发明新型手机防盗器系统的特点是:应答器安装在安全生活区域(家、办公室等等),监视范围可调为最大,覆盖整个安全区域。即以免因近身监视器随包袱的放置而产生误报警,近身监视器随身携带放在与手机不同的口袋中,监视范围设置为近身范围。其方法是:控制无线单元的发射功率,具体方法为:用开有小口(小口大小可调)的金属外壳,对近身监视器无线单元进行部分屏蔽或直接降低无线单元的发射功率。软件系统对收到问题和答案的数目设置为一区间,可以降低因某种不确定的因素而使接收失败而产生误报警的概率,同时也可以防止高科技盗犯在破解问题和答案后,克隆一个近身监视器和手机来向用户手机和用户近身监视器发送同样的已经被破解的问题和答案而使防盗系统实效。手机的软件设置成报警后,当再一次收到近身监视器发来的问题时,将报警铃声转为应答铃声,当收到的由近身监视器发来的答案再次不在设定区间内时,手机由应答铃声转为报警铃声。可以因此而立即确定目前的位置,方便我们立即寻回手机和抓获小偷,手机中另设一小型不可拆电源可以防止小偷盗得手机后,迅速将电源解除而使手机不再报警,以至失主无法立即确定手机的位置而加大寻回难度。当手机不能收到近身监视器发来的答案一,但能收到应答器发来的答案二时,且在有效范围时,手机不会报警。当近身监视器不能收到手机发来的问题一,但能收到应答器发来的问题二时,且在有效范围时,近身监视器不会报警。从而传统手机防盗方按不能起到实时实地防盗的技术问题得以解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手机防盗器系统监视器的系统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手机防盗器系统近身监视器的软件功能结构框图;
图3是本发明手机防盗器系统手机的软件功能结构框图;
图4是本发明手机防盗器系统应答器软件功能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无线芯片很多,但功能基本相同,以下结合附图以蓝牙芯片为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手机防盗器系统包内硬件模块和软件系统。硬件模块具体为一种无线监视器、无线应答器和内置于手机内的不可拆的专用电池,如图1所示,监视器和应答器均由电源l、主机系统2、报警单元3、链路管理单元及主机接口单元4、链路控制单元5和无线单元6组成。同时手机内部需加设一块不可拆的小型电源。手机防盗软件中设有计数器1、计数器2、计时器1和计时器2。近身监视器的软件中设置有计时器3、计数器3和计数器4,应答器中设置有计时器4。
近身监视器和应答器分组配对,一个手机防盗系统的近身监视器和应答器不能与另一个手机防盗器系统的近身监视器、应答器和手机配对。开机后近身监视器和应答器自动执行互相连接配对程序。近身监视器和应答器与手机间第一次为手动配对,一旦配对完毕,下一次开机后为自动配对。且可以跟任何具有蓝牙系统的手机配对,但设置为同时只能跟一个手机配对。
计时器是记录从清零开始到当前读取时刻所经过的时间(相当于秒表)。手机(带蓝牙系统)和近身监视器开机后自动进行连接配对。然后根据用户的需要更新设置(密码、问题和答案)。更新设置后,手机等待M1秒(由计时器2执行等待),在这段过程中,近身监视器反复询问是否有数据传来,由于手机在等待中未曾发送数据,故近身监视器报警。过t1秒后手机向近身监视器发送问题一,对自身的计数器1、计数器2、计时器1和计时器2清零,然后询问是否收到答案,规则是收到一次答案一发送一次问题一(除第一次发送问题外,第一个问题是在没收到答案就发的)。近身监视器在收到问题一后询问计时器3是否到时,计时器3未到时则发送答案,计时器3到时则判断计数器3是否大于0小于M2,是则发送答案。否则就报警并询问是否有新数据传来。由于手机是在t2秒内向近身监视器发送规定数目M3(0<M3<M2)的问题一。这样近身监视器就t2秒内向手机发送M3次答案一。他们同时记录下收到答案或问题的次数。故他们收到的数据的数目是一定的,t2秒过后,手机判别收到答案次数是否在区间(0,M2)内,近身监视器也判别收到问题的次数是否在区间(0,M2)内。由于近身监视器的有效范围是近身范围,如果手机收到答案的次数为0,则认为手机已经被盗或者不在监视范围之内,如果手机收到的答案次数大于或等于M2,则认为有第三者,可能是克隆近身监视器向手机发送了答案,这两种情况手机均报警,且启动密码键盘锁。如果近身监视器收到的问题次数为0则同样认为手机已经被盗或者不在监视范围之内,如果近身监视器收到的问题次数大于M2,则认为有第三者,可能是克隆手机向近身监视器发送了问题一。前一种报警情况,用户只要用近身监视器接近发出自己设置的特制报警铃声的地方,发现当接近时近身监视器停止报警,且目标手机由报警铃声转为应答铃声,一旦离开近身监视器马上恢复报警,目标手机又立即由应答铃声转为报警铃声,则可以认为目标手机为被盗手机。后一种近身监视器和手机报警情况,则提示用户可能有小偷正试图用高科技手段克隆产品攻击你的防盗系统,需注意安全。手机报警时,就算小偷迅速将电池拔掉,报警铃声因手机内部装有备用电源而持续。故必须输入密码才能解除报警。
应答器没有报警单元,固定安装在安全区域,不论手机和监视器二是否存在都向手机发送答案二和向近身监视器发送问题二。不接收问题,只接收密码问题答案更改数据团。因在安全区域有效范围可调,为最大100m(蓝牙系统的最大传送距离),所以在这区域内手机和近身监视器无论怎样都不会发生报警。
总之,传统手机防盗方案不能起到实时实地防盗的技术问题得以解决。

Claims (7)

1.一种手机防盗器系统,包括硬件模块和软件模块,其特征在于:硬件模块为一无线通信设备,包括一个近身监视器和多个近程应答器,监视器由电源、主机、链路管理单元及主机接口单元、链路控制单元、无线单元和报警单元组成;应答器由电源、主机、链路管理单元及主机接口单元、链路控制单元和无线单元;无线单元的有效信号传输距离可调,有效信号的传输距离可调为小于1m的近身距离,同时有效信号的传输距离可以调为无线单元可以有效传输数据的最大距离;手机内部另设一块不可拆的可重复充电使用的小型电池;软件模块包括手机防盗模块和监视器模块,软件模块设置一组密码、问题一、问题二、对应的答案一和答案二;密码、问题一、问题二、答案一和答案二均存储于手机中;密码、问题一、问题二和答案一同时存储于近身监视器中,密码、问题二和答案二也存储于应答器中;手机防盗模块中设有计数器一模块、计数器二模块、计时器一模块和计时器二模块;监视器模块中设置有计时器三模块、计数器三模块和计数器四模块,应答器中设置有计时器四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防盗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近身监视器和应答器分组配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防盗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手机可对存储于近身监视器内的密码、问题一、问题二和答案一进行更改;应答器与手机配对完毕后,手机可对存储于应答器内的密码、问题二和答案二进行更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机防盗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近身监视器和应答器与手机间第一次为手动配对,一旦配对完毕,下一次开机后为自动配对;但设置为同时只能跟一个手机配对。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手机防盗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手机在正常运行过程中,近身监视器在规定的连续的时间段内向手机发送规定数目的答案一,应答器在规定的连续的时间段内向手机发送规定数目的答案二,向近身监视器发送规定数目的问题二;手机在收到答案一后立即向近身监视器发送问题一,同时近身监视器和手机分别将收到的问题一、问题二及答案一、答案二的次数与设定值进行比较,若在有效范围内时,视为安全;若近身监视器和手机分别收到的问题和答案的数目不在有效范围内时视为危险,立即发出声光报警和振动报警。
6.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手机防盗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手机报警后,输入的密码正确就可以解除报警,输入的密码不正确则持续报警;报警的同时手机再一次收到由近身监视器发来的答案一,则手机由报警铃声转为应答铃声;手机响起应答铃声时,再次在规定的连续时间段内收到近身监视器发来的答案数目不对,则由应答铃声转为报警铃声;当输入密码时,应答铃声和报警铃声均可解除;其中报警铃声的优先权高于应答铃声。
7.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手机防盗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近身监视器发出报警后再次收到手机发来的问题一或应答器发来的问题二时,报警立即停止;当下一次收到的数据再次不在有效范围时,立即再次发起报警。
CN201310596852.7A 2013-11-22 2013-11-22 手机防盗器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062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96852.7A CN103606238B (zh) 2013-11-22 2013-11-22 手机防盗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96852.7A CN103606238B (zh) 2013-11-22 2013-11-22 手机防盗器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06238A CN103606238A (zh) 2014-02-26
CN103606238B true CN103606238B (zh) 2016-01-20

Family

ID=50124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96852.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06238B (zh) 2013-11-22 2013-11-22 手机防盗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0623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37311A (zh) * 2015-01-20 2015-04-2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终端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0987191Y (zh) * 2006-12-12 2007-12-05 吕月平 手机防盗防丢失装置
CN102663868A (zh) * 2012-04-18 2012-09-12 李曙胜 移动智能终端的安防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2982640A (zh) * 2012-09-29 2013-03-20 徐州格利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手机防盗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03577A1 (en) * 2002-07-25 2004-10-1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Remotely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automobile anti-theft sound alarms through wireless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TWI345737B (en) * 2008-01-24 2011-07-21 Univ Da Yeh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ti-thief and rescue with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and method for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0987191Y (zh) * 2006-12-12 2007-12-05 吕月平 手机防盗防丢失装置
CN102663868A (zh) * 2012-04-18 2012-09-12 李曙胜 移动智能终端的安防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2982640A (zh) * 2012-09-29 2013-03-20 徐州格利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手机防盗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06238A (zh) 2014-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44822A (zh) 用于车辆的被动进入/被动启动系统以及方法
CN109844823A (zh) Peps便携式设备定位
US11423765B2 (en) Portable alarm system
CN102484592A (zh) 具有最小用户接口的装置的安全配对检验
CN210864929U (zh) 一种具有头盔储存室的共享车辆租车及还车系统
EP1220556A1 (en) Remote disabling of a mobile phone device
CN103442121A (zh) 一种防盗手机及手机防盗实现方法
US20130187617A1 (en) Theft protection
CN104732623A (zh) 电子钥匙、防盗系统及方法、安全系统
CN201314171Y (zh) 一种防盗密码箱
CN103606238B (zh) 手机防盗器系统
CN106327732A (zh) 具有威慑功能的防盗系统
CN202736256U (zh) 配电房安全管理系统
CN202831988U (zh) 一种带无线通讯监控报警功能的保险柜
CN201378358Y (zh) 手机遥控感应锁
CN104018764B (zh) 电子遥控录像报警防盗门
CN202788265U (zh) Gsm智能电子门锁
CN109743533B (zh) 智能防盗门
CN106600878B (zh) 一种近场电磁波防盗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1947393U (zh) 3g视频监控系统
CN106327764A (zh) 具有声光报警器的防盗系统
CN106600771A (zh) 一种物联网智能门控系统
CN204759657U (zh) 一种红外感应报警装置
CN106327763A (zh) 具有键盘解锁功能的防盗系统
US20230053570A1 (en) Portable alarm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Termination date: 201711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