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04395A - 以短孔为基准的几何要素测量方法 - Google Patents

以短孔为基准的几何要素测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04395A
CN103604395A CN201310545249.6A CN201310545249A CN103604395A CN 103604395 A CN103604395 A CN 103604395A CN 201310545249 A CN201310545249 A CN 201310545249A CN 103604395 A CN103604395 A CN 1036043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benchmark
face
thick
geometric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4524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兴龙
冯育敏
朱岩
郝建勇
范宏建
徐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Aero Engine Contr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Aero Engine Contro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Aero Engine Contro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Aero Engine Contro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54524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04395A/zh
Publication of CN1036043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043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With Unspecified Measu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种以短孔为基准的几何要素测量方法,包括:1)建立测量模型,测量模型至少包括第一端面以及第一孔;第一孔的出口所在平面与第一端面相重合;2)在测量模型的第一端面建立第一端面平面粗基准;3)对第一孔内表面建圆得到圆心,根据圆心建立粗坐标系;4)建立第一端面平面精基准并设定Z方向;5)将第一孔沿Z方向分为N层;在第一孔内沿第一孔的圆周方向对每层进行测试点采集;每层中采集得到的测试点是M个;建立第一孔基准轴线的同时得到Z向坐标系;6)评价步骤4)中所建立的第一端面平面精基准,得到第一孔对第一端面的跳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量误差低以及测量结果可靠的以短孔为基准的几何要素测量方法。

Description

以短孔为基准的几何要素测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测量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以短孔为基准的几何要素测量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以短孔为基准对跨距远、面积大的几何要素特征进行测量的几何要素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以较短的几何要素特征作为基准,测量跨距远、面积大的几何要素特征,一直以来都是一种测量难题。关于短基准孔在测量时采样点越多,拟合精度就越高的理论已有人提出,但对如何采集失量点的操作方法与数量的确定却没有提及。短基准孔自身特征的属性缺陷和测量时采用的正比放大关系会将误差放大,使测量结果失真,因此在测量时需要建立一个精确的工件坐标系,必须符合以大孔、长轴线、大截面建立坐标系的准则,严格按照测量规程和国家标准进行规定内容的测量。当基准孔很长时,一般使用可胀式心轴配合千分表来测量得到结果;当基准孔很短时,使用可胀式心轴来测量,得到的结果却不唯一。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量误差低以及测量结果可靠的以短孔为基准的几何要素测量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短孔为基准的几何要素测量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以短孔为基准的几何要素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测量模型,所述测量模型至少包括第一端面以及第一孔;所述第一孔的出口所在平面与第一端面相重合;
2)利用三坐标测量机在测量模型的第一端面建立第一端面平面粗基准;
3)在步骤2)所建立的第一端面平面粗基准下对第一孔内表面建圆得到圆心,根据圆心建立粗坐标系;
4)在第一端面中以步骤3)所建立的粗坐标系为基准建立第一端面平面精基准,并设定Z方向;
5)在第一端面平面精基准下将第一孔沿Z方向分为N层;在第一孔内沿第一孔的圆周方向对每层进行测试点采集;所述每层中采集得到的测试点是M个;建立第一孔基准轴线的同时得到Z向坐标系;所述N不小于3;所述M不小于4;
6)采用步骤5)中所得到的第一孔基准轴线评价步骤4)中所建立的第一端面平面精基准,得到第一孔对第一端面的跳动。
上述步骤1)中所建立的测量模型还包括与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一孔贯穿第一端面以及第二端面。
上述步骤1)中所建立的测量模型还包括第二端面时,所述以短孔为基准的几何要素测量方法还包括:
7)测量第一孔对第二端面的跳动。
上述步骤7)的具体实现方式是:
7.1)利用三坐标测量机在测量模型的第二端面建立第二端面平面粗基准;
7.2)在步骤7.1)所建立的第二端面平面粗基准下对第一孔内表面建圆得到圆心,根据圆心建立粗坐标系;
7.3)在第二端面中以步骤7.2)所建立的粗坐标系为基准建立第二端面平面精基准,并设定Z方向;
7.4)在第二端面平面精基准下将第一孔沿Z方向分为N层;在第一孔内沿第一孔的圆周方向对每层进行测试点采集;所述每层中采集得到的测试点是M个;建立第一孔基准轴线的同时得到Z向坐标系;所述N不小于3;所述M不小于4;
7.5)采用步骤7.4)中所得到的第一孔基准轴线评价步骤7.3)中所建立的第二端面平面精基准,得到第一孔对第二端面的跳动。
上述步骤1)中所建立的测量模型还包括第二孔;所述第一孔与第二孔相贯通。
上述步骤1)中所建立的测量模型还包括第二孔时,所述以短孔为基准的几何要素测量方法还包括:
8)测量第二孔与第一孔的同轴度。
上述步骤8)的具体实现方式是:
8.1)利用三坐标测量机在测量模型的第一端面建立第一端面平面粗基准;
8.2)在步骤8.1)所建立的第一端面平面粗基准下对第一孔内表面建圆得到圆心,根据圆心建立粗坐标系;
8.3)在第一端面中以步骤8.2)所建立的粗坐标系为基准建立第一端面平面精基准,并设定Z方向;
8.4)在第一端面平面精基准下将第二孔沿Z方向分为N+1层;在第二孔内沿第二孔的圆周方向对每层进行测试点采集;所述每层中采集得到的测试点是M个;建立第二孔基准轴线;所述N不小于3;所述M不小于4;
8.5)采用步骤8.4)中所建立的第二孔基准轴线评价步骤5)中所得到的第一孔基准轴线的跳动,得到第二孔基准轴线对第一孔基准轴线的同轴度。
上述步骤4)的具体实现方式是:
在第一端面中以步骤3)所建立的粗坐标系为基准建立等半径20个点,根据等半径20个点所在位置建立平面精基准并设定Z方向。
上述M的值是20。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短孔为基准的几何要素测量方法,当产品的要求是以较短的几何要素特征作为基准,测量跨距远、面积大的几何要素特征时,用三坐标测量仪使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基准圆柱轴心线,按正态分布原则“密集采点”,正负抵消掉采集失量点的过程中出现的误差,用测量得到的轴心线去评价其它几何要素,可得出加工特征的几何要素数据,为加工方案的正确性提供数据支持。因此采用三坐标测量仪,在测量时,将短基准分多层,每层“密集采点”来正负抵消特性自身缺陷,使用“基准转换”用较长的要素特征充当加工基准来避免加工误差。
附图说明
图1是含有短孔的测量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A孔中每层采集不同点时建圆作轴线评价K1端面的结果示意图;
图3是A孔中每层采集不同点是建圆作轴线评价K2端面的结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短孔为基准的几何要素测量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测量模型,测量模型至少包括第一端面以及第一孔;第一孔的出口所在平面与第一端面相重合;
2)利用三坐标测量机在测量模型的第一端面建立第一端面平面粗基准;
3)在步骤2)所建立的第一端面平面粗基准下对第一孔内表面建圆得到圆心,根据圆心建立粗坐标系;
4)在第一端面中以步骤3)所建立的粗坐标系为基准建立等半径20个点,根据等半径20个点所在位置建立平面精基准并设定Z方向(在零件的加工过程中轴向方向通常设为Z向,在测量时,为使测量与加工一致,也设这个方向为Z向)。
5)在第一端面平面精基准下将第一孔沿Z方向分为N层;在第一孔内沿第一孔的圆周方向对每层进行测试点采集;每层中采集得到的测试点是M个;建立第一孔基准轴线的同时得到Z向坐标系;N不小于3;M不小于4;
在步骤2)中,建立了一个粗的坐标系,在步骤5)中,这个Z向坐标系是指在粗坐标系的这个范围内去建立一个精准的坐标系(即Z向坐标系),在以后的测量过程中,都以此坐标系去测量。在零件的加工过程中轴向方向通常设为Z向,所以在测量时,为使测量与加工一致,所以也设这个方向为Z向,因而设立了的精坐标系,为Z向坐标系。
6)采用步骤5)中所建立的第一孔基准轴线评价步骤4)中所得到的第一端面平面精基准,得到第一孔对第一端面的跳动。
步骤1)中所建立的测量模型还包括与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第一孔贯穿第一端面以及第二端面;该该测量模型还包括第二端面时,以短孔为基准的几何要素测量方法还包括:
7)基于以上原理或方法,可以测量第一孔对第二端面的跳动,其具体实现方式是:
7.1)利用三坐标测量机在测量模型的第二端面建立第二端面平面粗基准;
7.2)在步骤7.1)所建立的第二端面平面粗基准下对第一孔内表面建圆得到圆心,根据圆心建立粗坐标系;
7.3)在第二端面中以步骤7.2)所建立的粗坐标系为基准建立第二端面平面精基准,并设定Z方向;
7.4)在第二端面平面精基准下将第一孔沿Z方向分为N层;在第一孔内沿第一孔的圆周方向对每层进行测试点采集;每层中采集得到的测试点是M个;建立第一孔基准轴线的同时得到Z向坐标系;N不小于3;M不小于4;M的值优选是20。
7.5)采用步骤7.4)中所得到的第一孔基准轴线评价步骤7.3)中所建立的第二端面平面精基准,得到第一孔对第二端面的跳动。
步骤1)中所建立的测量模型还包括第二孔;第一孔与第二孔相贯通;当测量模型还包括第二孔时,以短孔为基准的几何要素测量方法还包括:
8)基于以上原理或方法,可以测量第二孔与第一孔的同轴度,其具体实现方式是:
8.1)利用三坐标测量机在测量模型的第一端面建立第一端面平面粗基准;
8.2)在步骤8.1)所建立的第一端面平面粗基准下对第一孔内表面建圆得到圆心,根据圆心建立粗坐标系;
8.3)在第一端面中以步骤8.2)所建立的粗坐标系为基准建立第一端面平面精基准,并设定Z方向;
8.4)在第一端面平面精基准下将第二孔沿Z方向分为N+1层;在第二孔内沿第二孔的圆周方向对每层进行测试点采集;每层中采集得到的测试点是M个;建立第二孔基准轴线;N不小于3;M不小于4;
8.5)采用步骤8.4)中所建立的第二孔基准轴线评价步骤5)中所得到的第一孔基准轴线的跳动,得到第二孔基准轴线对第一孔基准轴线的同轴度。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待测量零件如图1所示,用三坐标测量机(CMM)在K1端面走一圈采8个点建立平面粗基准,在此基准下对A孔内表面采8个点建圆得出圆心建立粗坐标系;由设备按设定好的路径,在K1端面以坐标系建立等半径20个点,建立平面精基准并设定Z方向;在精基准平面下将A孔分为三层,选用0.7mm的测头,每层采点不少于20个,建立A孔基准轴线得到Z向坐标系;用K1端面等半径20个点评价对轴线的跳动,得出K1端面对基准A孔的跳动;
同时,基于如上原理,在Z向坐标系下对K2端面建立等半径20个点,产生平面评价对基准A孔的跳动;
2、在Z向坐标系下将D1孔分为四层,每层采点20,建立D1孔轴线并评价对基准A孔轴线的同轴度;
用K2端面评价D1孔的跳动,会发现有一个正比放大的过程,这是因为:
首先三坐标测量机(CMM)在测量零件特征时,由于被测几何特征要素上存在形状误差,采集有限的点不能真实反映出被测特征元素;其次,三坐标测量机是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圆柱轴心线,而实际使用和心轴检测时,轴心线是最大内接圆的轴心线,二者存在很微小的差别,所有三坐标测量机通过采点计算出的基准轴心线与实际轴心线存在偏差,很难与实际值一致;第三,在测量这种基准短,被测量要素跨距长的零件时,轴心线要延伸出去,会将误差成倍放大,导致测量结果失真。
在本齿轮零件的测量过程中,同样存在基准孔长度太短原因,采用测量方法(二)按正态分布原则“密集采点”,正负抵消掉测量中的误差。
以下是分别对三个零件分三层后采点数量不同的试验论证
1、当每层采4点建圆作轴线去评价两端面的结果
测量零件 A对K1的端跳0.007 A对K2的端跳0.007
1 0.063 0.035
2 0.025 0.068
3 0.018 0.085
2、当每层采6点建圆作轴线去评价两端面的结果
测量零件 A对K1的端跳0.007 A对K2的端跳0.007
1 0.03 0.055
2 0.055 0.035
3 0.065 0.02
3、当每层采10点建圆作轴线去评价两端面的结果
测量零件 A对K1的端跳0.007 A对K2的端跳0.007
1 0.008 0.01
2 0.025 0.015
3 0.04 0.05
4、当每层采20点建圆作轴线去评价两端面的结果
测量零件 A对K1的端跳0.007 A对K2的端跳0.007
1 0.002 0.001
2 0.01 0.012
3 0.03 0.04
5、当每层采30点建圆作轴线去评价两端面的结果
测量零件 A对K1的端跳0.007 A对K2的端跳0.007
1 0.003 0.001
2 0.012 0.015
3 0.025 0.035
6、当每层采40点建圆作轴线去评价两端面的结果
测量零件 A对K1的端跳0.007 A对K2的端跳0.007
1 0.002 0.001
2 0.013 0.012
3 0.03 0.032
7、当每层采50点建圆作轴线去评价两端面的结果
测量零件 A对K1的端跳0.007 A对K2的端跳0.007
1 0.001 0.002
2 0.011 0.012
3 0.028 0.033
参见图2以及图3,通过以上的测量试验结果发现,当采集失量点数量大于20后,测量结果基本趋于一致,并且当采样点过多时,将会增多三坐标测量仪的系统误差,同时使得测量过程繁琐。因此,采点数量为20时较为合理。可以看出:零件1为合格品,零件2、3为超差品。
本试验还对分层数量进行相关对比,当孔径在φ10~φ40时,基准孔径与孔长比值大于4时,也按以上方法分析得出:分层数量选取3层较为合理。
这种测量方法能够对基准孔的几何要素牲征进行数据分析,方便基准对其它几何要素的评价,结果为数据显示,也是对工艺方案正确性的论证的依据。

Claims (9)

1.一种以短孔为基准的几何要素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短孔为基准的几何要素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测量模型,所述测量模型至少包括第一端面以及第一孔;所述第一孔的出口所在平面与第一端面相重合;
2)利用三坐标测量机在测量模型的第一端面建立第一端面平面粗基准;
3)在步骤2)所建立的第一端面平面粗基准下对第一孔内表面建圆得到圆心,根据圆心建立粗坐标系;
4)在第一端面中以步骤3)所建立的粗坐标系为基准建立第一端面平面精基准,并设定Z方向;
5)在第一端面平面精基准下将第一孔沿Z方向分为N层;在第一孔内沿第一孔的圆周方向对每层进行测试点采集;所述每层中采集得到的测试点是M个;建立第一孔基准轴线的同时得到Z向坐标系;所述N不小于3;所述M不小于4;
6)采用步骤5)中所得到的第一孔基准轴线评价步骤4)中所建立的第一端面平面精基准,得到第一孔对第一端面的跳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短孔为基准的几何要素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建立的测量模型还包括与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一孔贯穿第一端面以及第二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以短孔为基准的几何要素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建立的测量模型还包括第二端面时,所述以短孔为基准的几何要素测量方法还包括:
7)测量第一孔对第二端面的跳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以短孔为基准的几何要素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的具体实现方式是:
7.1)利用三坐标测量机在测量模型的第二端面建立第二端面平面粗基准;
7.2)在步骤7.1)所建立的第二端面平面粗基准下对第一孔内表面建圆得到圆心,根据圆心建立粗坐标系;
7.3)在第二端面中以步骤7.2)所建立的粗坐标系为基准建立第二端面平面精基准,并设定Z方向;
7.4)在第二端面平面精基准下将第一孔沿Z方向分为N层;在第一孔内沿第一孔的圆周方向对每层进行测试点采集;所述每层中采集得到的测试点是M个;建立第一孔基准轴线的同时得到Z向坐标系;所述N不小于3;所述M不小于4;
7.5)采用步骤7.4)中所得到的第一孔基准轴线评价步骤7.3)中所建立的第二端面平面精基准,得到第一孔对第二端面的跳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以短孔为基准的几何要素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建立的测量模型还包括第二孔;所述第一孔与第二孔相贯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以短孔为基准的几何要素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建立的测量模型还包括第二孔时,所述以短孔为基准的几何要素测量方法还包括:
8)测量第二孔与第一孔的同轴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以短孔为基准的几何要素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8)的具体实现方式是:
8.1)利用三坐标测量机在测量模型的第一端面建立第一端面平面粗基准;
8.2)在步骤8.1)所建立的第一端面平面粗基准下对第一孔内表面建圆得到圆心,根据圆心建立粗坐标系;
8.3)在第一端面中以步骤8.2)所建立的粗坐标系为基准建立第一端面平面精基准,并设定Z方向;
8.4)在第一端面平面精基准下将第二孔沿Z方向分为N+1层;在第二孔内沿第二孔的圆周方向对每层进行测试点采集;所述每层中采集得到的测试点是M个;建立第二孔基准轴线;所述N不小于3;所述M不小于4;
8.5)采用步骤8.4)中所建立的第二孔基准轴线评价步骤5)中所得到的第一孔基准轴线的跳动,得到第二孔基准轴线对第一孔基准轴线的同轴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以短孔为基准的几何要素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的具体实现方式是:
在第一端面中以步骤3)所建立的粗坐标系为基准建立等半径20个点,根据等半径20个点所在位置建立平面精基准并设定Z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以短孔为基准的几何要素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的值是20。
CN201310545249.6A 2013-11-05 2013-11-05 以短孔为基准的几何要素测量方法 Pending CN1036043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45249.6A CN103604395A (zh) 2013-11-05 2013-11-05 以短孔为基准的几何要素测量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45249.6A CN103604395A (zh) 2013-11-05 2013-11-05 以短孔为基准的几何要素测量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04395A true CN103604395A (zh) 2014-02-26

Family

ID=50122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45249.6A Pending CN103604395A (zh) 2013-11-05 2013-11-05 以短孔为基准的几何要素测量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0439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68479A (zh) * 2014-03-18 2014-06-18 同济大学 一种喷孔结构参数自动测量方法
CN110091267A (zh) * 2018-01-30 2019-08-06 成都双创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人rv减速器曲轴检测卡
CN112254605A (zh) * 2020-10-10 2021-01-22 河北华北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柴油发动机飞轮壳止口及端面形位公差的检测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570A (zh) * 1991-08-13 1993-03-03 成都科技大学 多孔同轴度误差测量方法及装置
US5829151A (en) * 1996-12-20 1998-11-03 The Boeing Company Multi-axis part positioning system
CN101344378A (zh) * 2008-08-05 2009-01-14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内孔基准定位辅助测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570A (zh) * 1991-08-13 1993-03-03 成都科技大学 多孔同轴度误差测量方法及装置
US5829151A (en) * 1996-12-20 1998-11-03 The Boeing Company Multi-axis part positioning system
CN101344378A (zh) * 2008-08-05 2009-01-14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内孔基准定位辅助测量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乔建胜: "短基准孔的同轴度测量", 《机械工人(冷加工)》 *
徐小红等: "三坐标测量中确定测量基准与设计基准一致的重要性", 《现代制造工程》 *
路亚光等: "抱轴箱轴承孔同轴度测量方法探讨", 《机车车辆工艺》 *
韩景涛等: "箱体两远距离孔间同轴度标注及测量方法浅析", 《测量与检测技术》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68479A (zh) * 2014-03-18 2014-06-18 同济大学 一种喷孔结构参数自动测量方法
CN103868479B (zh) * 2014-03-18 2017-07-28 同济大学 一种喷孔结构参数自动测量方法
CN110091267A (zh) * 2018-01-30 2019-08-06 成都双创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人rv减速器曲轴检测卡
CN112254605A (zh) * 2020-10-10 2021-01-22 河北华北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柴油发动机飞轮壳止口及端面形位公差的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75677A (zh) 航空发动机转子和静子同心度及叶尖间隙测量方法及系统
CN109960868B (zh) 基于多参数调控的大型高速回转装备单级零部件偏心数据处理及跳动公差分配方法
CN106568379B (zh) 一种基于空间定位的测量飞机部件对接面外形的方法
CN109780965A (zh) 基于同心圆网格遍历寻优的圆柱面多要素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3049596A (zh) 一种提高叶轮零件逆向工程精度的方法
CN104089601A (zh) 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表面粗糙度评价方法
CN103604395A (zh) 以短孔为基准的几何要素测量方法
CN105445361A (zh) 一种基于磁荷分布重构算法的漏磁检测缺陷三维成像方法
CN104457522B (zh) 一种轴类零件键槽对称度的测量方法
CN105805177A (zh) 一种圆锥滚子轴承装配高的限高配套方法
CN105841580B (zh) 一种层连结构织物厚度和织口角度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N105066883A (zh) 一种快速测量回转体零件端面销孔位置度的方法
CN104462807A (zh) 一种精密铸造式喷推叶轮的叶片型值检验方法
CN103630104B (zh) 一种测量圆锥滚子球基面曲率半径的方法
CN205317111U (zh) 中心孔径向圆跳动检测工装
CN203489826U (zh) 一种孔口倒角轴向深度检测装置
CN103868454A (zh) 一种喷嘴加工质量检查方法
CN202676060U (zh) 一种用于连杆螺栓孔面的位置测量工具
CN102032853B (zh) 轴承外沟沟心距的测量方法
CN103353360B (zh) 一种焊接转子残余应力的测量方法
CN106382906A (zh) 发动机缸体曲轴孔直径测量工具
CN104976945B (zh) 纺织细纱机中心定规锥孔内径检测装置
CN203572375U (zh) 孔位置度检测装置
CN203758432U (zh) 一种螺纹孔的深度检测装置
CN207850221U (zh) 一种高速动车油压减振器压力缸端面跳动测量检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