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95623B - 基于移动社交网络节点社会特性的机会路由行为建模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移动社交网络节点社会特性的机会路由行为建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95623B
CN103595623B CN201310626892.1A CN201310626892A CN103595623B CN 103595623 B CN103595623 B CN 103595623B CN 201310626892 A CN201310626892 A CN 201310626892A CN 103595623 B CN103595623 B CN 1035956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social
mobile
contact
potent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2689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95623A (zh
Inventor
张四海
钱岑
秦晓卫
周武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STC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ST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STC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STC
Priority to CN20131062689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9562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956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956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956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956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社交网络节点社会关系特性的机会路由行为建模方法,特征是利用相应的随机生成算法构造并挖掘任意网络节点对之间的社会关系网跳数距离和社团归属关系,基于所获取的上述社会特性,结合若干可根据需要调节的模型参数,为节点对间的相互接触频率与协作概率依照它们社会关系的亲疏程度有差别地建模。采用本发明方法建立机会路由行为模型,相比于现有的建模方法,能通过充分挖掘节点间的宏观和微观社会关系特性为社会性网络节点间的机会路由行为特性提供更完备的模型定义,为移动社交网络中设备间路由传输技术的开发与革新及其机会投递行为相关科学问题的研究提供更为合理而便捷的仿真基础。

Description

基于移动社交网络节点社会特性的机会路由行为建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社会性移动自组织网络(socialized mobile ad-hoc network)中的机会路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基于移动社交网络节点的社会关系进行行为建模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智能终端设备的应用日益广泛,这些设备具有自发组织形成非连续(intermittent)、延迟容忍(delay-tolerant)的无线移动网络并进行数据交换的潜能,所涉及的具体组网技术包括蓝牙(bluetooth)、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等,这种特殊的自组织网络又被称为移动社交网络(Mobile Social Network)。移动社交网络中的用户节点即智能终端的持有者之间能随机发生移动,《美国计算机协会移动自组织网络会议》(MobiHoc’09,May 18-21,2009,New Orleans,USA)等学术文献多次提及:任意随机移动的自组织/延迟容忍网络节点之间相互接触事件的发生过程可用泊松过程予以合适地描述;《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快报》(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VOL.13,NO.12,DECEMBER2009)提到所有节点对之间关系完全等同化的随机行走节点相互接触事件的泊松过程参数λ可表征为下式所示的随机同质节点接触频率模型:
λ = c · υ 0 · R A
式中A表示一个节点移动的正方形仿真区域,υ0表示节点间的平均相对速率,R表示节点的通信半径,而c是表征同质化随机移动模型的常数。然而,移动社交网络相比于传统的移动自组织网络具有另一个重要特征,即节点间的相互社会关系。节点对之间社会关系的亲疏,深刻地影响着节点对之间的两大机会路由特性:社会关系亲近的节点接触的频繁度也随之增加;自私性(selfishness)决定一个移动社交节点为其他节点的数据分发提供协作的概率,其中社会自私性(social selfishness)特别地随节点间社会关系的亲疏而增减,从而社会特性将显著影响移动社交网络的机会路由性能。此类社会特性使得在开发与革新移动社交网络设备间的路由技术以及研究网络中的机会投递行为相关科学问题时,必须将节点间的社会倾向性对路由行为的影响作为重要考量因素。然而,由大量真实的移动社交节点构建具有社会特性的测试场景在实现上具有较大难度,因此亟需有效的仿真平台用于建模移动社交网络节点间的社会关系及其对于节点间机会路由行为的影响,从而为相应的技术研发和科学研究提供便捷、可靠的仿真基础。
目前已有的对于移动社交网络节点的社会关系及其所决定的节点间机会路由行为的建模方法主要包括从真实社会行为的跟踪记录中获取以及依据社会关系特性进行构造性的行为建模。在真实社会节点行为跟踪搜集与建模方面,《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学报》(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VOL.10,NO.11,NOVEMBER 2011)中提到了通过对若干携带移动设备的人之间相互移动与接触行为的跟踪记录进行建模,从而获得了一些真实追踪数据集,如剑桥(Cambridge)数据集、国际计算机通信会议06(Infocom06)数据集及香港(HK)数据集等。这类数据集的优势在于源自真实人类社会,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其主要缺点在于仅记录某一特定场景下的节点活动规律而不能通过参数调节模拟多种场景,且能搜集到的数据所描述的行为通常仅包括节点间的移动接触行为,但至今还缺乏节点彼此的协作规律或其他信息。《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快报》(IEEECOMMUNICATIONS LETTERS,VOL.14,NO.11,NOVEMBER 2010)中提及了针对社会性延迟容忍网络(Delay-tolerant Networks)节点带有自私性的机会路由行为所建立的仿真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节点可能所属的不同社团(community)划分关系,并以此为依据将属于同社团/不同社团的节点对之间的接触频率与协作转发概率分别定义。然而这种建模方式仅考虑了节点的宏观社团属性,而缺乏对于网络中单一节点对之间的特定社会关系及其影响下的节点机会路由特性的描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基于移动社交网络节点社会特性的机会路由行为建模方法,通过充分挖掘节点间的宏观和微观社会关系特性为社会性网络节点间机会投递中的接触频繁度与协作转发概率参量给出更完备的模型定义,以弥补现有真实行为追踪建模方法中所建模场景与行为单一的缺点和构造性建模方法中所考虑社会属性不全面的缺点,为移动社交网络中设备间路由传输技术的开发与革新及其机会投递行为相关科学问题的研究提供更加合理而便捷的仿真基础。
本发明基于移动社交网络节点社会特性的机会路由行为建模方法,设N个移动社交网络节点散布于一个方形封闭区域内并在社会关系的影响下随机移动,每个节点都携带全向天线式的移动设备,当任意两个节点进入彼此的通信半径(communication range)即意味着一次接触的发生,发生接触的节点可进行数据交换;采用新增节点随机优先连接系数m=2的巴拉巴西-艾伯特(Barabasi-Albert,简称BA)无标度网络模型随机生成节点间反映它们社会连接亲疏的无向社会关系网络;进一步采用戈尔文-纽曼(Girvan-Newman,简称GN)算法将该社会关系网划分为两个社团并为节点加上对应的社团标签(label);采用泊松过程描述任意移动社交网络节点对之间的随机接触行为,并将任意潜在发送节点a与潜在接收节点b之间的相互接触泊松过程参数记为λab;其特征在于:针对移动社交网络节点的机会路由场景,按照如下步骤获取网络中任意潜在发送节点a与潜在接收节点b之间的机会路由行为相关特性:
第一步:通过检验前述社团标签获得任意潜在发送节点a与潜在接收节点b是否属于同一社团的信息,若二者属同社团节点,则记社团属性参量C(a,b)>0,反之令该参量C(a,b)=0;基于前述生成的节点间社会关系网,利用广度优先搜索算法获取任意潜在发送节点a与潜在接收节点b在社会关系网中的跳数距离D(a,b);
第二步:依照获取的特定节点对间的社会关系参数,基于真实社会中关系亲近的移动社交节点接触更频繁的特征拓展下式所示随机同质节点接触频率模型:
λ = c · υ 0 · R A
其中A表示一个节点移动的正方形仿真区域,υ0表示节点间的平均相对速率,R表示节点的通信半径,c是表征同质化随机移动模型的常数;将任意潜在发送节点a与潜在接收节点b间相互接触事件泊松过程参数λab以如下社会性节点接触频率模型公式表示:
λ a b = 1 + C ( a , b ) [ D ( a , b ) ] r · υ 0 · R A
其中社会链路影响参数r>0是一个可变的、用于控制节点间社会关系跳数距离对节点行为影响强度的指数;是一个被所有节点对共享的仿真背景常量,其单位为:接触次数/虚拟仿真时隙;基于真实社会中移动社交节点更倾向为与之社会关系更近的节点提供协助的特征,将任意潜在发送节点a与潜在接收节点b在相遇时任意一方发起协作转发请求时另一方接受的概率Pab以如下协作概率模型公式表示为:
P a b = 1 + C ( a , b ) β · [ D ( a , b ) ] r
其中自私性强度参数β>0表征一个可控制节点间社会自私性总体强弱的变量;
第三步:所有节点对之间的接触和协作行为按上述步骤建立后,启动仿真模型使之开始运行;每经过网络中节点可完成协作转发操作的任意单位仿真时隙(t0,t0+1),即更新节点间的接触信息,单位仿真时隙内任意潜在发送节点a与潜在接收节点b发生接触的概率P(Xab(t0+1)-Xab(t0)>0)以节点间的相互接触事件泊松过程模型公式表示如下:
P ( X a b ( t 0 + 1 ) - X a b ( t 0 ) > 0 ) = Σ k = 1 ∞ P ( X a b ( t 0 + 1 ) - X a b ( t 0 ) = k ) = Σ k = 1 ∞ ( λ a b ) k · e - λ a b k ! = 1 - e - λ a b
如果任意节点对以概率地在单位仿真时隙(t0,t0+1)内发生了接触,且两个节点间任一方需要对方为其自身转发数据,则另一方依照协作概率模型所定义的概率决定是否为其进行协作转发。
由于本发明基于移动社交网络节点社会特性的机会路由行为建模方法立足于网络节点的机会路由场景,挖掘和记录了任意移动社交节点对之间分别体现它们微观社会连接亲疏关系与宏观社会特性的社会关系网跳数距离与社团归属关系作为参量,对与节点间机会路由行为特性直接相关的接触频率与协作转发概率进行建模,与现有通过追踪真实社会节点活动所获得的单纯节点接触行为数据集相比,本发明方法为节点的接触行为与协作概率均提供了基于社会特性的建模,且模型参量如社会链路影响参数、自私性强度参数等均可根据所需构造的不同仿真场景予以相应缩放;与现有的仅基于节点宏观社团归属关系对节点接触频率与协作概率的建模相比,本发明方法更全面地考虑到了节点对在其所处社交网络中的广度优先搜索距离作为它们社会关系建模的参量,使得反映宏观社会属性的社团归属关系与反映微观节点对之间亲疏关系的社会关系网跳数距离均以量化的形式体现在对机会路由行为的建模中,任意网络节点对之间的机会路由行为特性均可基于它们特定的社会关系单独予以定义;本发明基于移动社交网络节点社会特性的机会路由行为建模方法的提出,能为移动社交网络中设备间路由技术的开发与革新及其机会投递行为相关科学问题的研究提供更为合理而又足够便捷的仿真基础。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基于移动社交网络节点社会特性的机会路由行为建模方法建立的仿真模型运行500单位仿真时隙后各节点对累积接触次数的分布图。
图2是《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学报》(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COMPUTING,VOL.10,NO.11,NOVEMBER 2011)中所搜集的真实社会移动社交数据集Infocom06中各节点对累积接触信息分布图。
图3是采用本发明方法所建立的仿真模型中采用不同强度的社会自私性及其平均自私性对照组获得的投递时延曲线图;
图4是采用本发明方法所建立的仿真模型中采用不同强度的社会自私性及其平均自私性对照组获得的投递成功率曲线图。
图5是采用本发明方法所建立的仿真模型中无条件协作场景下各节点为其它节点提供协作次数的分布图;
图6是采用本发明方法所建立的仿真模型中引入自私性强度参数β=4的社会自私性场景下各节点为其它节点提供协作次数的分布图;
图7是采用本发明方法所建立的仿真模型中引入自私性强度参数β=8的社会自私性场景下各节点为其它节点提供协作次数的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考察采用本发明基于移动社交网络节点社会特性的机会路由行为建模方法所提出的仿真模型所得的移动社交网络节点对累积接触次数分布模拟真实社交性自组织网络中搜集的同类数据的相似程度。
需建模的真实移动社交网络由具有全向天线的智能手机式移动设备节点构成,相互间以蓝牙4.0(Bluetooth 4.0)技术标准进行数据交换,网络中节点总数N=200,位于场景尺寸A=100m×100m的区域内;使用加强发射功率蓝牙4.0标准的智能移动设备间拥有R=25m的通信半径,设备间基本数据交换时间间隔Ts=8s,节点间平均相对移动速率υ0=5m/s=40m/Ts,将移动设备的上述特征输入到曙光A650-G图形处理器(DAWNING A650-G GPU)高性能计算机中,对应于硬件设备的仿真背景常量为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基于移动社交网络节点社会特性的机会路由行为建模方法,采用新增节点随机优先连接系数m=2的巴拉巴西-艾伯特(BA)无标度网络模型随机生成节点间的无向社会关系网络,进一步采用戈尔文-纽曼(GN)算法将所生成的社会关系网划分为两个社团并为节点加上对应的社团标签(label),该轮仿真随机生成的移动社交网络节点社会关系网实际被GN算法的社团发现机制划分为节点数分别为177与23的两个社团,按照如下步骤逐个获取网络中任意潜在发送节点a与潜在接收节点b之间的机会路由行为相关特性:
第一步:通过检验前述社团标签获得任意潜在发送节点a与潜在接收节点b是否属于同一社团的信息,若二者属同社团节点,则记社团属性参量C(a,b)=3,反之令该参量C(a,b)=0;基于前述生成的节点间社会关系网,利用广度优先搜索算法获取任意潜在发送节点a与潜在接收节点b在社会关系网中的跳数距离D(a,b);
第二步:根据上一步中获取的特定节点对间的社会关系参数,拓展随机同质节点接触频率模型,将任意潜在发送节点a与潜在接收节点b间相互接触事件泊松过程参数λab以社会性节点接触频率模型公式表示:
λ a b = 1 + C ( a , b ) [ D ( a , b ) ] r · υ 0 · R A
取社会链路影响参数r=1.4;将任意潜在发送节点a与潜在接收节点b在相遇时任意一方发起协作转发请求时另一方接受的概率Pab以协作概率模型公式表示:
P a b = 1 + C ( a , b ) β · [ D ( a , b ) ] r
取自私性强度参数β=4;
第三步:获取所有节点对之间的接触与协作行为参量后,启动仿真模型使之开始运行;每经过网络中节点可完成基本协作转发操作的任意单位仿真时隙(t0,t0+1),即更新节点间的接触信息,该单位时隙内任意潜在发送节点a与潜在接收节点b发生接触的概率P(Xab(t0+1)-Xab(t0)>0)可以节点间的相互接触事件泊松过程模型公式表示如下:
P ( X a b ( t 0 + 1 ) - X a b ( t 0 ) > 0 ) = Σ k = 1 ∞ P ( X a b ( t 0 + 1 ) - X a b ( t 0 ) = k ) = Σ k = 1 ∞ ( λ a b ) k · e - λ a b k ! = 1 - e - λ a b
如果任意节点对以概率地在单位仿真时隙(t0,t0+1)内发生了接触,且两个节点间任一方需要对方为其自身转发数据,则另一方依照协作概率模型所定义的概率决定是否为其进行协作转发。
令移动社交网络节点在本方法建立的仿真模型下运行500单位仿真时隙,记录下所有网络节点对之间的历史累积接触次数并绘制其分布图,如图1中曲线s所示,其累积相互接触次数的节点对占总节点对数量的百分比分布特征近似于幂律(power-law)分布。曲线s被与图2中曲线t所示的《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学报》(IEEE TRANSACTIONS ONMOBILE COMPUTING,VOL.10,NO.11,NOVEMBER2011)所采集的国际计算机通信会议06(Infocom06)数据集中的节点对接触次数分布图相比较,其结果显示:本方法所提出的机会路由行为模型所得的节点对接触历史分布图线与国际计算机通信会议06数据集中所得的结果在分布特性上极为相似,且均近似于具有幂律分布特性的经验分布值。本实施例的实施过程及其仿真结果充分说明了本发明基于移动社交网络节点社会特性的机会路由行为建模方法能有效模拟真实社会中移动社交节点的相互接触行为特征,能为智能手机式移动设备以蓝牙4.0技术标准组网构成的移动社交网络中设备间路由技术的开发与革新及其机会投递行为相关科学问题的研究提供合理且接近真实移动社交网络场景的仿真基础。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在本发明所提出的接触-协作模型中利用参数调节构建具有不同强度社会自私性的仿真环境,并为每组社会自私性设置具有平均自私性的对照仿真组,然后对比和讨论其仿真结果。
需建模的真实移动社交网络由具有全向天线的智能手机式移动设备节点构成,相互间以蓝牙4.0(Bluetooth4.0)技术标准进行数据交换,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网络节点场景参量。将移动设备的上述特征输入到曙光A650-G图形处理器(DAWNING A650-G GPU)高性能计算机中,对应于硬件设备的仿真背景常量为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基于移动社交网络节点社会特性的机会路由行为建模方法,按如下步骤重复9次生成节点间的社会关系模型及其所决定的机会路由行为模型:
采用新增节点随机优先连接系数m=2的巴拉巴西-艾伯特(BA)无标度网络模型随机生成节点间的无向社会关系网络,进一步采用戈尔文-纽曼(GN)算法将所生成的社会关系网划分为两个社团并为节点加上对应的社团标签(label)。按照如下步骤逐个获取网络中任意潜在发送节点a与潜在接收节点b之间的机会路由行为相关特性:
第一步:通过检验前述社团标签获得任意潜在发送节点a与潜在接收节点b是否属于同一社团的信息,若二者属同社团节点,则记社团属性参量C(a,b)=3,反之令该参量C(a,b)=0;基于前述生成的节点间社会关系网,利用广度优先搜索算法获取任意潜在发送节点a与潜在接收节点b在社会关系网中的跳数距离D(a,b);
第二步:根据上一步中获取的特定节点对间的社会关系参数,以社会性节点接触频率模型获取任意潜在发送节点a与潜在接收节点b之间的接触频率泊松过程参数λab,取社会链路影响参数r=1.8;以协作概率模型获取任意潜在发送节点a与潜在接收节点b在相遇时任意一方发起协作转发请求时另一方接受的概率Pab;图3是采用本发明方法所建立的仿真模型中采用不同强度的社会自私性及其平均自私性对照组获得的投递时延曲线图;图4是采用本发明方法所建立的仿真模型中采用不同强度的社会自私性及其平均自私性对照组获得的投递成功率曲线图,其中曲线d与i、e与j的仿真组中分别取自私性强度参数β=4和β=8;
第三步:所有节点对之间的接触和协作行为按上述规则建立后,启动仿真模型使之开始运行;每经过网络中节点可完成基本协作转发操作的单位仿真时隙,即根据前述节点间相互接触事件泊松过程模型更新节点对之间的接触信息,在该时隙内相遇的节点对中任一方需要另一方为其转发数据,则对方根据协作概率模型决定是否为其协作转发。
每次节点间社会关系模型和机会路由行为模型生成后,记录下社团节点数比值(community ratio),即划分出的一个社团节点数与全网络总节点数之比作为仿真自变量;重复进行60000次机会投递仿真实验,每次投递时均在网络中随机选取一个投递源节点和一个单播目的节点,每个生成的机会投递数据包生存时限设定为TTL=13单位仿真时隙,网络中允许的最大包副本数为2,采用投递时延(以单位仿真时隙计)和投递成功率两种指标来衡量各仿真组进行机会路由投递的性能。每次模型生成及其仿真结果构成各仿真曲线上的一个点,多次随机生成的点即连接成各条仿真曲线。
曲线p与h显示节点间不考虑自私性的无条件协作仿真组,曲线d与i、e与j分别显示在①具有自私性强度参数β=4的社会自私性;②具有自私性强度参数β=8社会自私性的场景下移动社交网络节点的平均投递时延与投递率曲线f与k、g与l为自私性强度参数β=4和β=8的社会自私性仿真组的对照实验,分别显示当所有移动社交网络节点对之间被设置为具有相等的自私性且其值为与之所对应的社会自私性仿真组中所有节点对间自私性的统计平均值时,网络的平均投递时延与平均投递成功率。这种平均自私性事实上体现了《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全球通信会议》(IEEE Globecom,Page(s)1-5,2011)中所提及的不受节点社会亲疏关系影响的个体自私性(individual selfishness)。本实例中各仿真组采用《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学报》(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VOL.10,NO.11,NOVEMBER 2011)中所提出的BUBBLE RAP机会路由算法进行仿真投递。分别对比曲线p、d、e和h、i、j可发现:网络节点间的投递性能随着自私性的引入及其程度的加深(随β值的增大)而持续下降,具体表现为平均投递时延的增加和投递成功率的下降。自私性的增加降低了移动社交中各节点为其它节点协作转发的平均概率,明显地阻碍了路由消息向更优中继转发的过程,从而对机会路由投递性能产生了负面影响。而曲线d与f、e与g、i与k及j与l的对比显示:具有自私性强度参数β=4和β=8的社会自私性的仿真组投递性能均优于它们各自具有平均自私性的对照组。这是因为在BUBBLE RAP机会路由算法中,具有较高中心度(centrality)的节点更易于被其他节点请求协作转发,它们自身丰富的社会链路关系使得它们与其他节点的平均协作概率要显著高于网络平均水平。而在具有平均自私性的对照组内,这种协作概率实际被降低了,这就使得被投递的消息更难在移动社交网络中被逐渐转发到合适的中继节点上去,从而降低了整体投递性能。
本实施例选择上述生成的各曲线中社团节点数比值为0.835的仿真图点,在图5中给出采用本发明方法所建立的仿真模型中无条件协作场景下各节点为其它节点提供协作次数的分布图;在图6中给出采用本发明方法所建立的仿真模型中引入自私性强度参数β=4的社会自私性场景下各节点为其它节点提供协作次数的分布图;在图7中给出采用本发明方法所建立的仿真模型中引入自私性强度参数β=8的社会自私性场景下各节点为其它节点提供协作次数的分布图。各节点为其它节点提供协作的频度均随自私程度的加深而持续下降,然而网络中为他人提供中继协作次数最多的若干枢纽节点(hub node)的协作概率随自私性引入而下降的趋势明显缓于网络中的其它节点。对仿真数据的统计显示:移动社交网络中的五大枢纽节点在自私性强度参数β=4的仿真组中,相比于无条件协作的仿真组而言提供的平均中继总次数仅下降了6.74%,而其它节点的这一平均值相应下降了42.20%;五大枢纽节点在自私性强度参数β=8的仿真组中,相比于无条件协作的仿真组而言提供的平均中继总次数下降了38.64%,而其它节点的这一平均值相应下降了57.27%,这说明引入社会自私性的场景下枢纽节点在网络中承担的协作转发比例相比于无条件协作场景而言有所增加。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在于:枢纽节点处在社会关系网中的核心位置,它们与网络中其它节点在社会关系网中的平均跳数距离明显较小。而在前述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协作概率模型中,节点间的协作概率与它们在社会关系网中的跳数距离呈负相关,这种特性使得当社会自私性被引入到仿真模型中时,枢纽节点提供的平均协作概率受自私行为影响的程度明显轻于其他普通网络节点。
实施例2充分显示了本发明所提出的基于移动社交网络节点社会关系特性的机会路由行为模型能通过参数调节实现节点具有不同程度和类型自私性的场景,能有效地为智能手机式移动设备以蓝牙4.0技术标准组网构成的移动社交网络中设备间路由传输技术的开发与革新及其机会投递行为相关科学问题的研究提供合理的仿真基础。

Claims (1)

1.一种基于移动社交网络节点社会特性的机会路由行为建模方法,设N个移动社交网络节点散布于一个方形封闭区域内并在社会关系的影响下随机移动,每个节点都携带全向天线式的移动设备,当任意两个节点进入彼此的通信半径即意味着一次接触的发生,发生接触的节点可进行数据交换;采用新增节点随机优先连接系数m=2的巴拉巴西-艾伯特无标度网络模型随机生成节点间反映它们社会连接亲疏的无向社会关系网络;进一步采用戈尔文-纽曼算法将该社会关系网划分为两个社团并为节点加上对应的社团标签;采用泊松过程描述任意移动社交网络节点对之间的随机接触行为,并将任意潜在发送节点a与潜在接收节点b之间的相互接触泊松过程参数记为λab;其特征在于:针对移动社交网络节点的机会路由场景,按照如下步骤获取网络中任意潜在发送节点a与潜在接收节点b之间的机会路由行为相关特性:
第一步:通过检验前述社团标签获得任意潜在发送节点a与潜在接收节点b是否属于同一社团的信息,若二者属同社团节点,则记社团属性参量C(a,b)>0,反之令该参量C(a,b)=0;基于前述生成的节点间社会关系网,利用广度优先搜索算法获取任意潜在发送节点a与潜在接收节点b在社会关系网中的跳数距离D(a,b);
第二步:依照获取的特定节点对间的社会关系参数,基于真实社会中关系亲近的移动社交节点接触更频繁的特征拓展下式所示的随机同质节点接触频率模型:
λ = c · υ 0 · R A
其中A表示一个节点移动的正方形仿真区域,υ0表示节点间的平均相对速率,R表示节点的通信半径,c是表征同质随机移动模型的常数;将任意潜在发送节点a与潜在接收节点b间相互接触事件泊松过程参数λab以如下社会性节点接触频率模型公式表示:
λ a b = 1 + C ( a , b ) [ D ( a , b ) ] r · υ 0 · R A
其中社会链路影响参数r>0是一个可变的、用于控制节点间社会关系跳数距离对节点行为影响强度的指数;是一个被所有节点对共享的仿真背景常量,其单位为:接触次数/虚拟仿真时隙;基于真实社会中移动社交节点更倾向为与之社会关系更近的节点提供协助的特征,将任意潜在发送节点a与潜在接收节点b在相遇时任意一方发起协作转发请求时另一方接受的概率Pab以如下协作概率模型公式表示为:
P a b = 1 + C ( a , b ) β · [ D ( a , b ) ] r
其中自私性强度参数β>0表征一个可控制节点间社会自私性总体强弱的变量;
第三步:所有节点对之间的接触和协作行为按上述步骤建立后,启动仿真模型使之开始运行;每经过网络中节点可完成协作转发操作的任意单位仿真时隙(t0,t0+1),即更新节点间的接触信息,单位仿真时隙内任意潜在发送节点a与潜在接收节点b发生接触的概率P(Xab(t0+1)-Xab(t0)>0)以节点间的相互接触事件泊松过程模型公式表示如下:
P ( X a b ( t 0 + 1 ) - X a b ( t 0 ) > 0 ) = Σ k = 1 ∞ P ( X a b ( t 0 + 1 ) - X a b ( t 0 ) = k ) = Σ k = 1 ∞ ( λ a b ) k · e - λ a b k ! = 1 - e - λ a b
如果任意节点对以概率地在单位仿真时隙(t0,t0+1)内发生了接触,且两个节点间任一方需要对方为其自身转发数据,则另一方依照协作概率模型所定义的概率决定是否为其进行协作转发。
CN201310626892.1A 2013-11-28 2013-11-28 基于移动社交网络节点社会特性的机会路由行为建模方法 Active CN1035956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26892.1A CN103595623B (zh) 2013-11-28 2013-11-28 基于移动社交网络节点社会特性的机会路由行为建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26892.1A CN103595623B (zh) 2013-11-28 2013-11-28 基于移动社交网络节点社会特性的机会路由行为建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95623A CN103595623A (zh) 2014-02-19
CN103595623B true CN103595623B (zh) 2017-01-25

Family

ID=50085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26892.1A Active CN103595623B (zh) 2013-11-28 2013-11-28 基于移动社交网络节点社会特性的机会路由行为建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956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20828B (zh) * 2014-11-18 2017-11-03 哈尔滨华夏矿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井下巷道路由模型建立方法及基于该方法的井下通信方法
CN104469874B (zh) * 2014-11-24 2018-02-09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概率中心度的机会网络的消息转发方法
CN104581750B (zh) * 2015-01-08 2015-12-02 陕西师范大学 一种机会网络可计算模型的构建方法
WO2017120797A1 (zh) * 2016-01-13 2017-07-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消息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5872054B (zh) * 2016-03-30 2019-01-08 江苏大学 一种基于兴趣热点的移动社交网络资源发现方法
CN106162724A (zh) * 2016-07-20 2016-11-23 重庆信科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社交网络的d2d设备发现方法
CN109299429A (zh) * 2018-07-11 2019-02-01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维纳过程的动态社会关系建模方法
CN109300057B (zh) * 2018-08-31 2021-08-10 合肥工业大学 基于社交用户隐特征表示的网络群体形成机制发现方法
CN109543108B (zh) * 2018-11-26 2019-12-10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面向网络多域信息的用户角色挖掘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9921A (zh) * 2008-09-12 2009-02-1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自相似网络业务的生成方法
CN101383748A (zh) * 2008-10-24 2009-03-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复杂网络中的社区划分方法
CN102984779A (zh) * 2012-12-13 2013-03-20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多重社会属性转发的延迟容忍网络路由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32093B2 (en) * 2010-08-18 2014-09-09 Facebook, Inc. Dynamic place visibility in geo-social networking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9921A (zh) * 2008-09-12 2009-02-1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自相似网络业务的生成方法
CN101383748A (zh) * 2008-10-24 2009-03-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复杂网络中的社区划分方法
CN102984779A (zh) * 2012-12-13 2013-03-20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多重社会属性转发的延迟容忍网络路由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ssessing the Vulnerability of DTN Data Relaying Schemes to Node Selfishness;Merkourios Karaliopoulos;《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20091231;第13卷(第12期);第923-925页 *
BUBBLE Rap: Social-Based Forwarding in Delay-Tolerant Networks;Pan Hui等;《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20111130;第10卷(第11期);第1576-1589页 *
Evaluating the Impact of Social Selfishness on the Epidemic Routing in Delay Tolerant Networks;Yong Li等;《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20101130;第14卷(第11期);第1026-1028页 *
shness resistance in opportunistic networks.《CONCURRENCY AND COMPUTATION: PRACTICE AND EXPERIENCE》.2011, *
Sihai Zhang等.Evolutionary reputation model for node sel&#6425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95623A (zh) 2014-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95623B (zh) 基于移动社交网络节点社会特性的机会路由行为建模方法
Cui et al. An efficient and compacted DAG-based blockchain protocol for 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
CN103647714B (zh) 一种基于社交能量的移动社交容迟网络路由方法
CN102833160B (zh) 基于接触预测的大规模移动容迟网络分簇路由方法及其系统
Zhu et al. Blockchain-empowered decentralized storage in air-to-ground industrial networks
CN102118450B (zh) 一种基于中间中心度的机会网络p2p信息查询方法
Qiu et al. A survey of mobile social networks: Applications, social characteristics, and challenges
CN105246117B (zh) 一种适用于移动无线传感网的节能路由协议的实现方法
CN104579957A (zh) 基于亲密度和时间约束转发的容迟网络路由方法
CN104468346A (zh) 一种容迟网络中基于节点移动轨迹的路由决策方法
Wu et al. Routing algorithm based on multi-community evolutionary game for VANET
CN103634868A (zh) 机会网络中的混合分发方法及装置
CN107509229B (zh) 一种基于车辆节点中心性计算的车联网机会路由方法
CN105142195A (zh) 一种基于Stackelberg博弈的无线终端通信策略选择与资源分配方法
Zhang et al. Stochastic game based cooperative alternating Q-learning caching in dynamic D2D networks
CN104361462B (zh) 基于文化基因算法的社交网络影响最大化方法
Wei et al. SUCCESS: A Secure User-centric and Social-aware Reputation Based Incentive Scheme for DTNs.
Sahin et al. An evaluation of internet of nano-things simulators
Hernandez-Orallo et al. An analytical model based on population processes to characterize data dissemination in 5g opportunistic networks
Wang et al. Survey on cooperatively V2X downloading for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Udugama et al. Opportunistic networking protocol simulator for OMNeT++
Mao et al. Roadside unit deployment mechanism based on node popularity
CN106792971A (zh) 基于蚁群算法的网络节点选择方法
CN102938920A (zh) 一种基于认知的Ad Hoc网络移动组播路由方法
Ren et al. Joint spectrum allocation and power control in vehicular communications based on dueling double DQ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