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94777B - 移动终端的内部天线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的内部天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94777B
CN103594777B CN201310344225.4A CN201310344225A CN103594777B CN 103594777 B CN103594777 B CN 103594777B CN 201310344225 A CN201310344225 A CN 201310344225A CN 103594777 B CN103594777 B CN 1035947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printed circuit
internal antenna
antenna
mobil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4422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94777A (zh
Inventor
朴正玩
张炳灿
金锡虎
金升焕
边俊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5947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947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947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9477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08Means for collapsing antennas or parts thereof
    • H01Q1/088Quick-releasable antenna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06Arrays of individually energised antenna units similarly polarised and spaced apa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的天线,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至少两个内部天线和设置在前盖与后盖之间的印刷电路板。印刷电路板包括安装在上表面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天线,并且所述印刷电路板内具有至少一个固定开口。第二天线安装在印刷电路板的侧表面的上部中并包括从主体突出的一端的突出部,并且突出部固定到固定开口以被固定到印刷电路板的侧表面,并且移动终端可以被制造成具有减小的厚度。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的内部天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天线。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以支持多频带和多功能操作并且可以确保各种辐射器安装空间的移动终端的内部天线。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需要天线来无线发送和接收各种类型的通信信号。当前,由于美学设计原因以及性能,广泛使用内部天线,而不使用可移除或可伸出的外部天线。包括内部天线/可移除天线的整个天线需要用于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的辐射器。辐射器通常用于发送和接收电子信号(例如,无线通信信号)并且是将电子信号辐射到空间的装置。
移动终端广泛地用于多媒体数据通信以及基本通信功能。传统地,因为音频专用通信天线和数据通信天线被共享,因此即使使用一个天线辐射器,也不会存在关于例如干涉的显著问题。进一步地,当用户握持移动终端时,外部安装的天线辐射器典型地不会被用户握持终端的手覆盖,因此天线辐射性能不会像具有内部天线的一些移动终端的情况下一样极大下降。
另外,随着多媒体相关的数据通信增加,通过一个音频专用通信天线提供多个服务越来越困难,因此仅用于数据通信的天线变得必需。进一步地,移动终端经常使用3G通信和4G长期演进(LTE)通信方法,3G通信和4G 长期演进通信方法中的每一个都具有单独的天线,因此安装在移动终端中的内部天线的数量增加。因此,由于单独的3G和4G LTE内部天线,移动终端中的天线分配空间变得相对减小。因此,当已经很难保证用于在有限空间中安装两个或更多个内部天线的空间时,增加对于不同协议中的每一个的用于多媒体相关通信和声音通信的另外的单独内部天线是不可能的,或者需要在大尺寸便携式终端或消除消费者已经在这种移动终端中期待的一些功能模块上进行权衡。
另外,由于天线的数量的增加,因此当在打电话期间或当发送或接收数据时用户握持移动终端时,天线辐射器在很大程度上被用户的手遮盖。因此,与传统的外部天线的传输相比较,移动终端中的天线的辐射性能极大地恶化。然而,因为移动终端的内部结构在技术上布置在小区域中,因此在设计移动终端的用户的抓握部时非常难以自由地改变或重新布置内部结构。因此,在实施具有被布置成避免用户的手的干扰的天线样式的结构时遇到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内部天线,其能够制造具有较小总厚度同时在可以支持多频带和多功能的移动终端中确保各种辐射器安装空间并确保其它元件的安装空间的移动终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内部天线,其能够通过稳定地固定内部天线来防止内部天线运动、移位或分离。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内部天线,其通过最小化当在发送或接收的同时用户握持移动终端时手对天线辐射器的不利影响来提高天线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方面,具有多个内部天线和设置在前盖与后盖之间的印刷电路板的移动终端优选地包括:印刷电路板,所述印刷电路板具有多个内部天线中的至少第一天线,所述第一天线安装在上表面上,并且所述印刷电路板内具有至少一个固定开口;和所述多个内部天线中的第二内部天线,所述第二内部天线安装在印刷电路板的侧表面的上部中并具有从主体突出的一端的突出部,并且其中所述突出部固定到固定开口并固定到印刷电路板的侧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方面,其中印刷电路板内部具有至少一个固定开口并且印刷电路板具有布置在上表面处的至少一个第一天线的移动终端的多个内部天线的内部天线优选地包括:第二内部天线,所述第二内部天线用于与印刷电路板的侧表面紧密接触并具有闩锁到固定开口的内壁的一端,并且具有高于第一内部天线的频带的频带。
附图说明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说明中,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印刷电路板的示例性结构的透视图;
图2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示例性结构的各种部件的分解图;
图3是显示图2的移动终端的天线的安装的透视图;
图4是显示其中图3所示的天线被固定的结构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5是显示其中图3所示的天线安装在图2的移动终端内的印刷电路板的后表面的横截面图;以及
图6是显示其中图3的天线安装在图2的移动终端内的印刷电路板的前表面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在整个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以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附图中的视图是仅用于示例性目的的示意性视图,并且不旨在按比例或按正确比例绘制。可以省略本文所包括的公知功能和结构的详细说明以避免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能由于公知功能和结构的冗长说明而不能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主题。
在下文中,在公开本发明的详细示例性说明之前,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和认识到,为了便于说明,这里论述的关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示例描述了作为移动通信终端的装置。然而,所附权利要求不以任何方式仅限于移动通信终端。换句话说,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可以在任意数量的各种装置和多媒体装置中被实现,例如,移动通信终端、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智能电话、国际移动电信2000(IMT-2000)终端、码分多址(CDMA)终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终端、通用移动电信业务(UMTS)终端、和数字广播终端、平板电脑、平板手机、迷你平板电脑及其应用装置,这里仅举几个非限制的可能性。
在下文中,术语“单极天线”是在一侧接地并且与使用两个电极的“偶极子天线”不同的一种天线形式。这种单极天线可以具有偶极子天线的作用,例如在接地部中出现镜像效应。在移动终端中,通过使用终端的接地形成单级天线,可以减小天线的长度。
“平面倒F型天线(PIFA)”是指其中从印刷电路板供应的电信号通过电源线被传输到辐射器并且传输到辐射器的电信号使用电路传输线接收空中的电波并将电波辐射到空中的天线,其中所述电路传输线通过经由接地线返回到印刷电路板而形成。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印刷电路板的示例性结构的透视图,而图2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示例性结构的分解透视图。
以下参照图1和图2,根据本示例的移动终端包括前盖1、后盖2、印刷电路板13和多个天线20、30和40。
印刷电路板13布置在前盖1与后盖2之间,其中前盖1遮盖移动终端的前表面并包括显示装置,其中后盖2遮盖移动终端的后表面并保护内部元件。
印刷电路板13包括用于安装诸如照相机、SD存储器和形成有集成电路(IC)的用户识别模块(SIM)卡、电阻器、电容器和开关等电子元件的薄板,并且可以包括接收模块,所述接收模块用于将通过多个天线20、30和40和用于连接安装的电子部件和元件的布线接收到的信号形成图像,使得用户视觉上看到信号并将所述图像输出到显示装置。
印刷电路板13优选地包括用于固定前盖1和后盖2的凸起孔6,并且凸起孔6可以通过联接构件(未示出)固定到前盖1和后盖2的凸起孔4,并且典型的联接构件(未示出)通常是螺钉,然而联接构件不限于螺钉,而是代替螺钉可以使用其它联接构件,包括但不以任何方式限于搭扣、销、压配合、互锁舌等,这仅是指出许多非限制性可能性中的几个例子。
通常,作为移动终端的主电路板,印刷电路板13可以设置(即,定位、布置)在移动终端的上端部处,而作为副电路板,副印刷电路板可以设置在移动终端的下端部处,但是根据本示例的移动终端的印刷电路板,印刷电路板13设置在上端部处。
当移动终端的通信功能被启动时,多个内部天线20、30和40中的每一个都辐射信号以发送到空中,并且内部天线接收从另一个源辐射到空中的信号。
多个内部天线20、30和40可以设置在移动终端内(即,内部),并且在一个示例中,一个天线可以具有1.56GHz或更多的频带,因此天线可以适于蓝牙(BT)、全球定位系统(GPS)、和Wi-Fi,并且主天线和分集天线可以用于执行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码分多址(CDMA)和宽带码分多址 (WCDMA)的通信。
多个内部天线20、30和40可以作为具有没有连接接地线的单极天线形式的单频带天线或/和具有在电源线的外围连接接地线的PIFA天线形式的单频带天线操作。当多个天线20、30和40具有PIFA天线形式时,即使多个天线20、30和40在相同的频带中使用,也可以进一步减小天线尺寸。
继续参考图2,更具体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多个内部天线20、 30和40可以被区分为安装在印刷电路板13的上表面处的第一天线20、均安装在印刷电路板13的侧表面处的第二天线30和第三内部天线40。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天线20设置在印刷电路板13的上表面处并被定义为表示多个天线的天线,所述多个天线以对天线增益和相邻天线之间的信号没有影响的范围的预定间隙分开设置。第一天线20可以例如以熔接和模内(in-mold)型天线结构安装在印刷电路板的上表面上。
第二内部天线30和第三内部天线40可以包括以预定间隙分开设置在印刷电路板13的侧表面处的多个天线。
更具体地,第一内部天线20和第二内部天线30以及第三内部天线40 可以通过比较根据频带体现的相对天线长度被预先区别开。通常,当频带较低时,波长延长,因此天线长度被形成为相对较长,而当频带较高时,波长缩短并且因此天线长度被形成为相对较短。
考虑到频带和天线长度的相互关系,并且继续参照图1和图2,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中,由于低频带具有相对较长长度的天线被辨别为设置在印刷电路板13的上表面上的第一天线20,而由于高频带而具有相对较短长度的天线被辨别为安装在印刷电路板13的侧表面处的第二内部天线30和第三内部天线40。
例如,假设在移动终端的内部应该安装具有1.56GHz或更大频带的内部天线(例如,BT天线、GPS天线或Wi-Fi天线和执行GSM、CDMA和 WCDMA的通信的主天线和分集天线)(作为例外,因为DMB天线(未示出) 通常使用接收型天线,这是因为DMB模块接收DMB数据,但是不能发送 DMB数据,因此可以从安装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中的天线中排除DMB天线)。
在这种情况下,基于1.56GHz的频率,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可以将具有1.56GHz或更小频带的GSM天线、CDMA天线、WCDMA天线或分集天线作为第一天线20安装在印刷电路板13的上表面处,并且可以将具有1.56GHz或更大频带的BT天线、GPS天线或Wi-Fi天线作为安装在印刷电路板的侧表面14和15(图3)处的第二内部天线30和第三内部天线40安装。换句话说,如图3所示,高频带天线可以安装在印刷电路板的侧表面 14和15处,而如图2所示,低频带天线可以安装在印刷电路板的上表面上。
选择将具有相对较高频带的天线安装在印刷电路板13的侧表面14处的理由在于:用于将天线安装在印刷电路板13的侧表面14处的长度和面积与可以安装天线的印刷电路板13的上表面的长度和面积相比较在尺寸上更加受到限制。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为什么优选将需要相对较小安装面积的高频带天线设置在印刷电路板13的侧表面14处。
如上所述,因为至少一个高频带天线可以安装在印刷电路板13的侧表面14处,因此存在被留出以安装可以固定在印刷电路板的上表面处的其它元件的额外的空间。因此,与迄今为止已知的具有类似部件的装置相比较,该移动终端可以以较简单的轮廓被制造。
进一步地,通过将高频带天线安装在印刷电路板13的侧表面14处,可获得在现有传统的载波型天线中不能得到的在Z轴线上与另一个频带的天线的重叠。因此,可以确保辐射器在移动终端内的安装空间。另一个频带的天线是安装在印刷电路板13的上表面上的低频带天线。
可以根据多种类型的安装方法将第二内部天线30和第三内部天线40 安装在印刷电路板13的侧表面14和15处。
在下文中,参照图3、图4、图5、图6详细地描述将第二内部天线30和第三内部天线40安装在印刷电路板13的侧表面14和15处的方法。
图3是显示安装图2的移动终端的内部天线的过程的透视图。
首先,根据该示例,第二内部天线30和第三内部天线40是用于安装在印刷电路板13的侧表面14和15处的多个内部天线并且以几乎对各个信号和天线增益没有影响的范围的预定间隙被分开和安装。
以下参照图3,印刷电路板13的侧表面可以形成为具有预定斜坡(弯曲度)的形状,或者印刷电路板可以形成为平坦形状。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内部天线30安装在具有预定斜坡的印刷电路板13的侧表面14处,并且第三内部天线40安装在印刷电路板13的以预定间隙与第二内部天线30间隔开并具有平坦侧表面的侧表面15处。此外,作为印刷电路板13的侧表面14,与凸起孔6相邻的侧表面14(如图1中最清楚地所示)作为一个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
参照图3,为了将第二内部天线30的一端32固定到印刷电路板13,印刷电路板13在内部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固定开口H1。
进一步地,印刷电路板13可以具有例如与第二内部天线30的另一端34 和中间端33相对应的固定区域P。对应于中间端33的固定区域P定位在印刷电路板13的后表面处,并且对应于另一端34的固定区域P定位在印刷电路板13的前表面处。固定区域P可以通过例如焊接等固定到第二天线30的另一端34和中间端33。
第二内部天线30可以形成为具有沿第二内部天线30的纵向方向延伸的主体31、作为第二内部天线30的端部中的一个的一端32、作为在与所述一端32相对的方向上的端部的另一端34、和对于应所述一端32和所述另一端34(即,第一端和第二端)的中心区域的中间端33。
主体31具有沿第二内部天线30的纵向方向延伸的结构并沿着印刷电路板13的侧表面14接触。在这种情况下,与侧表面14的坡度角相比较,主体31被进一步过度弯曲,因此印刷电路板13的侧表面14自然地固定主体31 的图形。换句话说,主体31具有基于侧表面14的坡度的弯曲图形。如图3 所示,主体31的厚度“a”与印刷电路板13的厚度“b”相同。
一(第一)端32、中间端33、和另一(第二)端34具有沿预定方向从第二内部天线30的主体31突出的结构。所述一(第一)端32、中间端33和另一(第二)端34突出的预定方向被确定为当安装时与印刷电路板13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一部分接触的方向。
当主体31与印刷电路板13的侧表面14接触时,可以以遮盖相应印刷电路板13的前表面的一部分的结构设置突出的一(第一)端32和另一(第二)端 34,并且可以以遮盖相应印刷电路板13的后表面的一部分的结构设置突出的中间端33。同时,另一端34可以焊接在印刷电路板13的前表面处,并且中间端33可以焊接在印刷电路板13的后表面处。
这里,因为当主体31与侧表面14接触时,另一(第二)端34与中间端33 之间的垂直距离形成为具有与印刷电路板13的侧表面14的厚度相同的长度,因此第二天线30插入印刷电路板13中。
图4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天线被固定到其中的结构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以下参照图4,特别地,一(第一)端32包括固定突出部35,固定到印刷电路板13的端部在所述固定突出部35中沿固定开口H1的方向弯曲。固定突出部35具有被闩锁到固定开口H1的内壁的结构并被闩锁和固定到印刷电路板13。
固定突出部35形成为具有与印刷电路板13的厚度“b”相同的高度或具有小于印刷电路板13的厚度“b”的高度以被闩锁到固定开口H1。因为印刷电路板的厚度通常为0.5mm至1.6mm,因此固定突出部35的高度可以形成为0.5mm至1.6mm。
特别是,当印刷电路板13的侧表面14与凸起孔6相邻时,凸起孔6可以用作固定开口H1。为了固定前盖1和后盖2,凸起孔6形成在印刷电路板13 中。通过代替固定开口H1使用凸起孔6以将第二天线30固定到印刷电路板 13,不需要在印刷电路板13中进一步形成额外的孔,因此可以简化过程。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固定开口H1可以被认为是任选的。
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中,通过经由中间端33和另一(第二)端34将第二内部天线30插入到印刷电路板13中并通过将中间端33和另一个(第二)端34焊接并固定到印刷电路板13,可以执行通过固定突出部35 的闩锁和固定,因此可以进一步改进第二内部天线30和印刷电路板13之间的结合性。
第二内部天线30可以由导电金属材料形成,例如,在过弯曲时具有张力的不锈钢(SUS)。然而,可以用作天线的任何物质也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保护范围内。
图5是显示其中安装有图2的移动终端的内部天线的印刷电路板的后表面的横截面图。
以下参照图5,第二内部天线30的中间端33与印刷电路板13的后表面接触并通过焊接连接到印刷电路板13的后表面。进一步地,固定突出部35 固定到固定开口H1。
图6是显示其中安装有图2的移动终端的内部天线的印刷电路板13的前表面的横截面图。
以下参照图6,第二内部天线30和第三内部天线40可以以在对各个信号或天线增益没有影响的范围内的预定间隙“L”被分开设置。
第三内部天线40优选地安装在印刷电路板13的平坦侧表面15处,并且第三内部天线40的安装方法几乎与第二内部天线30的安装方法相同,因此与第二内部天线30相同或相对应的安装方法的描述被省略。
然而,当印刷电路板的用于将第三内部天线40安装在其上的侧表面15 不与凸起孔6相邻时,新孔H2可以预先形成在印刷电路板13的内侧处并且第二内部天线30的突出的一(第一)端42可以固定到新孔H2。
进一步地,第二内部天线30的一(第一)端32、中间端33和另一(第二) 端34被形成为与印刷电路板13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紧密接触,但是第三内部天线40的一端42和另一端44被形成为与印刷电路板13的后表面接触,并且第三内部天线40的中间端43也被形成为与印刷电路板13的前表面接触。
进一步地,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内部天线30和第三内部天线40 仅安装到印刷电路板13的一个侧表面,但是考虑到与安装的其它元件的结构关系和影响,第二内部天线30和第三内部天线40的安装可以应用到印刷电路板13的全部侧表面。
进一步地,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各个第二内部天线30和第三内部天线和被描述为安装到印刷电路板13的侧表面14和15中的一个的内部天线,但是考虑到与其它元件的结构关系和影响,可以安装的内部天线的数量受到限制。
进一步地,本示例性实施例甚至可以应用到设置在移动终端的下端部处的副印刷电路板以及设置在移动终端的上端部处的印刷电路板。
为了扩大表面面积,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印刷电路板13的侧表面14 和15可以形成为具有多个弯曲部或不平坦部的结构。通过使印刷电路板13 的侧表面14形成为多个弯曲部或不平坦结构,可以增加表面面积,因此可以延长第二内部天线30接触的长度。
因此,在具有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具有多个内部天线的移动终端中,通过使用当使第一内部天线20与印刷电路板的倾斜(弯曲)侧表面14接触时产生的张力固定第一内部天线20,在不使用用于固定内部天线的单独的装置的情况下可以防止多个内部天线移动或分离。
此外,通过在印刷电路板13内形成任选的固定开口H1,通过将内部天线的固定突出部35以闩锁结构固定在固定开口H1的内壁处,以及同时通过焊接将天线的部分23固定到印刷电路板,可以防止内部天线移动或分离。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多个内部天线的移动终端中,通过使用印刷电路板内的现有凸起孔固定内部天线中的一个的一端,可以在不使用用于固定内部天线的单独的装置的情况下安装内部天线,并且通过简化过程,可以减小成本,并且可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在应该支持多频带和多功能的移动终端中,通过根据尺寸沿着印刷电路板的侧表面安装天线中的一些,可以确保内部天线的安装空间,可以确保将其它元件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的空间,并且与迄今为止已知的移动终端相比,移动终端可以以减小的厚度被制造。
进一步地,通过焊接和固定内部天线的突出部分以包围印刷电路板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结合性加强,并因此可以防止内部天线移动和分离。
进一步地,通过在移动终端的上端部中最大程度地安装多个内部天线,当用手握持移动终端时,天线辐射器的安装部分被手遮盖的区域减小,并且由于手引起的影响被最小化。因此,可以提高天线性能。
可以以硬件、固件或作为装载到计算机中用于运行的软件或计算机代码来实施本发明的上述方法,所述软件或计算机代码存储在诸如CD ROM、 RAM、软盘、硬盘或磁致光盘的非暂时机器可读介质中,或者计算机代码初始存储在远程记录介质或非暂时机器可读介质上,在网路上下载,并存储在本地非暂时记录介质上,使得这里所述的方法被装载到诸如通用计算机的硬件或专用处理器或可编程或专用硬件中,例如ASIC或FPGA。如在本领域中所理解的,计算机、处理器、微处理器控制器或可编程硬件包括可以存储或接收软件或计算机代码的存储器部件,例如,RAM、ROM、闪存等,当被计算机、处理器或硬件访问和运行时这些软件或计算机代码执行这里所述的处理方法。另外,要认识的是当通用计算机访问用于实施这里所示的处理的代码时,代码的运行将通用计算机转换成用于运行这里所述的处理的专用计算机。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并认识到“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构成所主张的发明的硬件。在最宽的合理解释下,所附权利要求构成遵照35U.S.C.§101的法定主题,并且没有一个元件由软件本身组成。
如这里可能使用的术语“单元”或“模块”将被理解为构成诸如处理器或微处理器的硬件,而不构成软件本身,所述硬件被构造成用于根据在 35U.S.§101下的法定主题的一些期望功能。
虽然已经在上文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应该清楚地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对这里所述的基本发明构思的许多变化和修改将仍然落入本发明的实质和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8)

1.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具有多个内部天线和设置在前盖与后盖之间的印刷电路板,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所述印刷电路板,所述印刷电路板具有安装在所述印刷电路板的上表面上的至少第一内部天线,并且所述印刷电路板内部具有至少一个固定开口;和
第二内部天线,所述第二内部天线安装在所述印刷电路板的侧表面的上部中并包括从所述第二内部天线的主体突出的第一端的突出部,并且其中所述突出部固定到所述固定开口的边缘以将所述第二内部天线的主体固定到所述印刷电路板的侧表面,
其中,所述第二内部天线的突出部进一步包括所述主体的中间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中间端和所述第二端中的每一个从所述第二内部天线的主体突出,布置的所述第一端固定到所述固定开口的边缘,并且所述中间端和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一部分接触,以将所述第二内部天线的主体固定到所述印刷电路板的侧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固定开口包括形成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中以将所述前盖和所述后盖固定到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凸起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第二内部天线的中间端和第二端分别焊接到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后表面和前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第二内部天线包括蓝牙天线、全球定位系统天线、Wi-Fi天线中的至少一种,而所述第一内部天线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天线、码分多址天线、宽带码分多址或分集式天线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第二内部天线在Z轴线方向上与形成在所述印刷电路板的上表面处的所述第一内部天线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印刷电路板的接触所述内部天线的侧表面具有多个弯曲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与倾斜的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坡度角相比,所述第二内部天线被进一步过弯曲以用于将所述第二内部天线固定到所述印刷电路板的侧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第二内部天线由导电金属材料构成,所述导电金属材料被弯曲以在印刷电路板上引起拉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第二内部天线包括不锈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第二内部天线以预定间隙与所述第一内部天线间隔开并安装在所述印刷电路板的侧表面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三内部天线,所述第三内部天线沿着所述印刷电路板的侧表面布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第三内部天线以预定间隙远离所述第二内部天线布置在所述印刷电路板的侧表面处。
13.一种移动终端的内部天线装置,其中,印刷电路板具有在内部的至少一个固定开口并具有多个内部天线,所述多个内部天线包括设置在所述印刷电路板的上表面处的第一内部天线,所述内部天线装置包括:
第二内部天线,用于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侧表面接触并包括具有闩锁到固定开口的内壁的第一端的主体,并且所述第二内部天线具有比所述第一内部天线的频率更高的频带,
其中,所述第二内部天线包括:
所述主体,所述主体根据所述印刷电路板的斜坡弯曲并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侧表面接触;
所述主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端具有固定突出部,所述固定突出部具有端部,所述端部被弯曲到印刷电路板方向的固定开口中以闩锁到所述固定开口的内壁;
所述主体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端沿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方向定位并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前表面接触;和
所述主体的中间端,所述中间端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中心区域处并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后表面接触,
其中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一端、所述中间端和所述第二端沿预定方向从所述主体突出。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内部天线装置,其中,所述印刷电路板的使所述第二内部天线在其中形成接触的表面具有多个弯曲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内部天线装置,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在所述印刷电路板的上端部中的主电路板和在所述印刷电路板的下端部中的副电路板,并且所述印刷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移动终端的上端部处。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内部天线装置,还包括沿着所述印刷电路板的侧表面布置的第三内部天线。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内部天线装置,其中,所述第三内部天线以预定间隙远离所述第二内部天线布置在所述印刷电路板的侧表面处。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内部天线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内部天线和所述第三内部天线两者每一个都具有高于所述第一内部天线的频带的频带。
CN201310344225.4A 2012-08-13 2013-08-08 移动终端的内部天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947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20088376A KR101967392B1 (ko) 2012-08-13 2012-08-13 휴대 단말기의 내장용 안테나
KR10-2012-0088376 2012-08-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94777A CN103594777A (zh) 2014-02-19
CN103594777B true CN103594777B (zh) 2018-06-12

Family

ID=48949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44225.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94777B (zh) 2012-08-13 2013-08-08 移动终端的内部天线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362611B2 (zh)
EP (1) EP2698868B1 (zh)
KR (1) KR101967392B1 (zh)
CN (1) CN103594777B (zh)
ES (1) ES2742842T3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50061B1 (ko) * 2014-03-04 2015-09-04 주식회사 핀크래프트엔지니어링 이종의 안테나가 가교된 안테나 방사체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305113B1 (ko) * 2014-04-07 2021-09-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안테나를 구비한 전자 장치를 위한 보조 장치
US20160013565A1 (en) * 2014-07-14 2016-01-14 Mueller International, Llc Multi-band antenna assembly
CN106505294A (zh) * 2015-09-08 2017-03-15 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印刷电路板及移动终端
CN106684565B (zh) * 2015-11-11 2021-02-09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天线模组及应用该天线模组的无线通信装置
CN108376828B (zh) * 2018-01-25 2021-01-12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KR20190098607A (ko) * 2018-02-14 2019-08-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메탈 케이스를 포함하는 이동 단말기 및 메탈 케이스의 제조 방법
GB2591241B (en) * 2020-01-21 2024-05-15 Prevayl Innovations Ltd Printed circuit board structur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31921A2 (en) * 2000-10-13 2002-04-18 Nokia Corporation Antenna transducer assembly, and an associated method therefor
CN101208825A (zh) * 2005-06-28 2008-06-25 脉冲芬兰有限公司 内部多频带天线
EP2182579A1 (en) * 2008-10-31 2010-05-05 Alps Electric Co., Ltd. Antenna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15120Y1 (ko) * 1998-12-01 2001-03-02 윤종용 휴대형 컴퓨터
US8193998B2 (en) 2005-04-14 2012-06-05 Fractus, S.A. Antenna contacting assembly
US7612725B2 (en) * 2007-06-21 2009-11-03 Apple Inc. Antennas for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conductive bezels
US20120313825A1 (en) 2010-02-24 2012-12-13 Mikio Kuramoto Antenna assembly and portable wireless terminal
US8730110B2 (en) * 2010-03-05 2014-05-20 Blackberry Limited Low frequency diversity antenna system
KR101174591B1 (ko) 2011-01-11 2012-08-16 한양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공통 접지를 이용한 mimo 안테나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31921A2 (en) * 2000-10-13 2002-04-18 Nokia Corporation Antenna transducer assembly, and an associated method therefor
CN101208825A (zh) * 2005-06-28 2008-06-25 脉冲芬兰有限公司 内部多频带天线
EP2182579A1 (en) * 2008-10-31 2010-05-05 Alps Electric Co., Ltd. Antenna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967392B1 (ko) 2019-04-09
ES2742842T3 (es) 2020-02-17
EP2698868B1 (en) 2019-07-31
KR20140022509A (ko) 2014-02-25
US20140043192A1 (en) 2014-02-13
CN103594777A (zh) 2014-02-19
EP2698868A1 (en) 2014-02-19
US9362611B2 (en) 2016-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94777B (zh) 移动终端的内部天线
KR101339053B1 (ko) 내장형 안테나 장치 및 이것이 구비된 휴대용 단말기
KR101887934B1 (ko) 통신용 전자 장치를 위한 내장형 안테나 장치
US7170464B2 (en) Integrated mobile communication antenna
CN102099962B (zh) 天线结构
EP3343695B1 (en) Antenna device for mobile terminal and mobile terminal
US20150244063A1 (en)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10931325B2 (en) Antenna assembly for a vehicle
CN109037910B (zh) 电子设备及其天线结构
KR100666047B1 (ko) 휴대용 무선단말기의 블루투스용 방사체를 갖는 내장형안테나 모듈
US10622704B2 (en) Embedded antenna
KR100740083B1 (ko) 휴대용 무선단말기의 내장형 안테나 장치
US7274335B2 (en) Antenna for slide-type wireless terminal device
KR20100132246A (ko)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지피에스용 내장형 안테나 장치
US20170033438A1 (en) Mobile terminal device
US20120001806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ntenna module
EP3159963B1 (en) Antenna and terminal
KR101242676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의 내장형 안테나 장치
KR101156486B1 (ko) 안테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US20120139794A1 (en) Multi-band antenna
EP3343694B1 (en) Antenna device for mobile terminal and mobile terminal
US8629810B2 (en) Multiband antenna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7965239B2 (en) Antenna structure
CN112886237A (zh) 天线组件及相机
KR20070017639A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심카드 고정핀을 이용한 근거리무선통신용 안테나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12

Termination date: 202008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