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83011A - CoMP重传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CoMP重传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83011A
CN103583011A CN201280027039.1A CN201280027039A CN103583011A CN 103583011 A CN103583011 A CN 103583011A CN 201280027039 A CN201280027039 A CN 201280027039A CN 103583011 A CN103583011 A CN 1035830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point
signal
csi
service transmiss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2703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明宇
夏亮
任晓涛
周永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8002703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83011A/zh
Publication of CN1035830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830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6Multipoint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04B7/024Co-operative use of antennas of several sites, e.g.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or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2Error 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ology of the transmission 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4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CoMP重传方法、装置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向用户设备UE发送下行控制信令,以使得所述UE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令接收服务传输点与协作传输点采用联合处理方式发送的初传信号;接收所述UE反馈的与所述初传信号对应的第一NAK信息,根据所述第一NAK信息向所述UE发送与所述初传信号对应的重传信号,所述初传信号还对应于所述UE向所述协作传输点发送的第二NAK信息,所述第二NAK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协作传输点在所述服务传输点向所述UE发送所述重传信号时通过调度方式降低对所述UE的干扰。本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在RTT不变且回程传输时间较长的场景下依然可以采用CoMP技术。

Description

CoMP重传方法、 装置及系统 本申请要求于 2011年 6月 13日提交的, 申请号为 201110157705.0,发明名 称为 "CoMP重传方法、 装置及系统" 的中国申请的优先权, 其全部内容通过引 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 尤其涉及一种协作多点发送 /接收(Coordinated Multiple Point transmission/reception , CoMP ) 重传方法、 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CoMP技术中, 多个传输点可以采用联合处理的方式同时为同一个用户设 备( User Equipment, UE )服务, 该多个传输点之间通过有线连接, 该有线连 接也称为回程(Backhaul )。 与 UE相关的数据或信令可以在传输点之间的接口 上传输, 便于利用多个传输点为 UE服务, 以提升 UE接收到的信号的强度, 从 而提升传输效率。其中, 向 UE发送控制信令的传输点称为服务传输点(Serving transmission point ) , 其他传输点称为十办作传输点 ( Cooperative transmission point )。传输点可以包括接入点( Access Point, AP ),远端无线设备( Remote Radio Equipment, RRE ), 远端无线端口 ( Remote Radio Head, RRH ), 远端无线单元 ( Remote Radio Unit, RRU ), 微微小区 (Pico cells ), 家用基站( Femto cell或 Home eNodeB , HeNB )等。 另夕卜, 传输点可以连接到一个基站, 并且其发送和 接收操作都受到该基站的控制, 称为该传输点从属于该基站; 或者, 传输点本 身就是一个基站。 根据具有协作关系的传输点所从属的基站的不同, CoMP可 以分为基站内 CoMP和基站间 CoMP, 基站内 CoMP是指所有具有协作关系的 传输点从属于同一个基站, 基站间 CoMP是指具有协作关系的传输点从属于不 同的基站。在基站间 CoMP的场景下, UE相关的数据或信令需要经过基站间的 接口, 因此各传输点之间的传输时延较长。 混合自动重传 (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技术中, 传输点 首先向 UE发送初传数据包, UE进行解码尝试并获知是否成功解码, 如果成功 则向传输点反馈确认(Acknowledgement, ACK ), 如果不成功则向传输点反馈 否定确认(Non- Acknowledgement, NAK ); 如果传输点收到 NAK, 则重新发送 该数据包, 直到 UE反馈 ACK或重传次数达到设置的最大重传次数。 通常, 两 次相同数据包的传输之间 (包括初传到第一次重传, 或两次相邻的重传之间) 的时间间隔被称为来回时间 ( Round-Trip Time, RTT )。 例如, 长期演进(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 系统中, RTT通常为 8毫秒( ms )。
CoMP通信系统中, HARQ过程变得复杂, 因为服务传输点在重传之前, 需要发送相关信令给协作传输点, 在服务传输点和协作传输点确定协作操作之 后再进行数据重传。
现有技术中, 当服务传输点和协作传输点之间的回程传输所需时间较长时, 在 CoMP场景下需要将 RTT延长, 但是, 延长 RTT会造成延长 RTT的通信系 统无法和没有延长 RTT的通信系统兼容, 且会增加系统复杂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 CoMP重传方法、 装置及系统, 能够实现在保持 RTT不变且回程传输时间较长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应用 CoMP技术。
一方面, 提供了一种 CoMP重传方法, 包括: 向用户设备 UE发送下行控制信令,以使得所述 UE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令接 收服务传输点与协作传输点采用联合处理方式发送的初传信号; 接收所述 UE反馈的与所述初传信号对应的第一 NAK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 NAK信息向所述 UE发送与所述初传信号对应的重传信号, 所述初传信号还对应 于所述 UE向所述协作传输点发送的第二 NAK信息,所述第二 NAK信息用于指示 所述协作传输点在所述服务传输点向所述 UE发送所述重传信号时通过调度方式 降低对所述 UE的干扰。
一方面, 提供了一种 CoMP重传装置, 包括:
发送模块, 用于向用户设备 UE发送下行控制信令, 以使得所述 UE根 据所述下行控制信令接收服务传输点与协作传输点采用联合处理方式发送的 初传信号;
重传模块,用于接收所述 UE反馈的与所述初传信号对应的第一 NAK信 息,根据所述第一 NAK信息向所述 UE发送与所述初传信号对应的重传信号, 所述初传信号还对应于所述 UE向所述协作传输点发送的第二 NAK信息,所 述第二 N AK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协作传输点在所述服务传输点向所述 UE发送 所述重传信号时通过调度方式降低对所述 UE的干扰。
一方面, 提供了一种 CoMP重传系统, 包括:
服务传输点和协作传输点;
所述服务传输点用于向用户设备 UE发送下行控制信令;
所述服务传输点和所述协作传输点用于采用联合处理方式向所述 UE发 送初传信号;
所述服务传输点还用于接收所述 UE反馈的与所述初传信号对应的第一 NAK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 NAK信息向所述 UE发送与所述初传信号对应的 重传信号;
所述协作传输点还用于接收所述 UE反馈的与所述初传信号对应的第二 NAK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 NAK信息, 在所述服务传输点向 UE发送所述重传信号 时通过调度方式降低对所述 UE的干扰。
一方面, 提供了一种 CoMP重传方法, 包括:
与服务传输点采用联合处理方式向用户设备 UE发送初传信号; 接收所述 UE反馈的与所述初传信号对应的第二 NAK信息,并在所述服 务传输点根据所述 UE反馈的第一 NAK信息向 UE发送重传信号时通过调度 方式降低对所述 UE的干扰。
一方面, 提供了一种 CoMP重传装置, 包括:
发送模块, 用于与服务传输点采用联合处理方式向用户设备 UE发送初 传信号;
接收与调度模块, 用于接收所述 UE反馈的与所述初传信号对应的第二 NAK信息, 并在所述服务传输点根据所述 UE反馈的第一 NAK信息向 UE 发送所述重传信号时通过调度方式降低对所述 UE的干扰。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服务传输点重传信号, 而不是 服务传输点与协作传输点协作操作后再重传该信号, 由于并不需要在回程上 传输信令后再重传信号, 使得重传信号的时间与回程传输时间无关, 可以避 免回程传输时间较长造成的需要的 RTT较长的问题, 实现在 RTT不变且回 程传输时间较长的场景下依然可以采用 CoMP技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 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筒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 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 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 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服务传输点和协作传输点采用联合处理方式发送 初传信号的示意图;
图 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仅通过服务传输点发送重传信号的示意图; 图 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 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 6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 7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 8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 9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本发 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 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 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包括:
步骤 11: 服务传输点向 UE发送下行控制信令, 以使得所述 UE根据所述下行 控制信令接收服务传输点与协作传输点采用联合处理方式发送的初传信号。
其中, CoMP技术中, 可以由基站根据信道质量确定服务传输点和协作传输 点, 例如, 将与 UE之间的信道质量最好的传输点确定为服务传输点, 将其余传 输点中与 UE之间的信号质量高于一定门限的传输点确定为协作传输点。
之后,由服务传输点向 UE发送下行控制信令,如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PDCCH )信令, 协作传输点不向 UE发送下行控制信 令。 UE可以根据该下行控制信令接收对应的服务传输点和协作传输点发送的信 号。 该下行控制信令指示上述传输点发送上述信号所使用的时频资源、 调制编 码方案(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MCS )等中的至少一种, 还可以包括 在空间上传输的层数和预编码向量指示 ( 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 PMI )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 服务传输点可以只向 UE发送一次下行控制信令, 此时每 一次传输上述信号 (该信号可以是初传信号或重传信号)所对应的下行控制信 令相同; 或者, 服务传输点可以分别为每一个传输上述信号 (该信号可以是初 传或重传)发送一次下行控制信令, 此时, 每一次传输所对应的下行控制信令 可以不同。
一个实施例中, 服务传输点与协作传输点采用联合处理方式向所述 UE发送 初传信号可以具体如下。
例如, 参见图 2, 图 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服务传输点和协作传输点采用联合 处理方式发送初传信号的示意图, 通过联合处理(Joint Processing, JP ) 方式, 可以增强 UE收到信号的强度, 便于提升传输效率。
对于 JP方式, 可以是, 服务传输点向所述 UE发送业务数据; 以及服务传输 点向协作传输点发送用于调度所述 UE的 UE相关信息, 所述 UE相关信息包括所 述协作传输点需要发送的 UE的业务数据和控制该协作传输点发送该业务数据的 信令, 以便所述协作传输点根据所述信令向所述 UE发送所述 UE的业务数据。
在上述联合处理方式下, 所述服务传输点和所述协作传输点在设置的时 间点, 采用上述联合处理方式发送所述初传信号。 进一步地, 该设置的时间 点可以由所述服务传输点向所述协作传输点发送用于调度所述 UE的 UE相 关信息之后的固定值表示, 例如, 信息的传送通常以传输时间间隔
(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 ΤΤΙ ) 为单位, 在 LTE系统中一个 TTI的长度 为 lms。 假设该固定值为 8个 TTI, 则如果服务传输点将 UE相关信息发送 给协作传输点的开始时间是第 k个 TTI, 则服务传输点和协作传输点向 UE 发送初传信号的时间为第 k+8个 TTI。
可选地, 服务传输点设置的固定值与所述协作传输点设置的固定值也可 以不同。 例如, 由于服务传输点和协作传输点之间的传输存在延时, 当服务 传输点开始发送该 UE相关信息的时间和协作传输点开始接收该 UE相关信 息的时间存在较大时延时, 该 UE相关信息可以包括所述协作传输点需要发 送的 UE的业务数据和控制该协作传输点发送该业务数据的信令, 需要设置 服务传输点和协作传输点向 UE发送初传信号的时刻以使得 UE同时接收来 自服务传输点和协作传输点的初传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 可以设置服务传 输点向 UE发送初传信号的时间为在开始向协作传输点发送 UE相关信息的 时间之后第 tl个 TTI, 获取从服务传输点向协作传输点发送 UE相关信息的 时延为 (tl-t2 ) , 可以设置协作传输点向 UE发送初传信号的时间为在开始 从服务传输点接收 UE相关信息的时间之后第 t2个 TTI。
在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服务传输点和所述协作传输点在其两者接口之间 传输信息的过程中确定时间点, 在所述时间点开始采用联合处理方式发送所 述初传信号。
例如, 在服务传输点开始向协作传输点发送 UE相关的信息的同时, 服 务传输点向协作传输点发送用于指示发送初传信号的时间的信息, 协作传输 点收到该信息之后就能根据该用于指示发送初传信号的时间的信息与服务传 输点同时向 UE发送初传信号。 例如, 服务传输点向协作传输点发送的信息 包括 "在第 t个 ΤΉ发送初传信号" ; 或者服务传输点向协作传输点发送的 信息包括"在收到 UE相关的数据和 /或信令之后的第 5个 TTI发送初传信号"。
步骤 12: 服务传输点接收所述 UE反馈的与所述初传信号对应的第一 NAK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 NAK信息向所述 UE发送与所述初传信号对应的 重传信号, 所述初传信号还对应于所述 UE向所述协作传输点发送的第二 NAK信息, 所述第二 NAK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协作传输点在所述服务传输点 向所述 UE发送所述重传信号时通过调度方式降低对所述 UE的干扰。
其中, 如果 UE根据下行控制信令成功解码初传信号则反馈 ACK信息, 如果 UE根据下行控制信令没有成功解码初传信号, 则反馈 NAK信息。
其中, 发送该反馈信息所使用的资源可以由服务传输点发送给 UE, 并且可 以通过将表示该资源的信息携带在由服务传输点发送给 UE的下行控制信令或者 其他信令中。
当服务传输点和协作传输点接收到 NAK信息后, 参见图 3 , 图 3为本发 明实施例中仅通过服务传输点发送重传信号的示意图, 仅通过服务传输点发 送重传信号, 协作传输点 2不需要为该 UE发送重传信号。 这样就不需要服 务传输点 1向协作传输点 2传输 UE相关的信息, 降低协作传输点 2的复杂 度, 并且降低了对回程传输时延的要求。 例如, 在 LTE系统中, 重传与初传 之间的时间间隔仍然可以保持为 8ms。
另一方面, 由于初传信号与重传信号之间存在确定的时间间隔, 通过该 确定的时间间隔协作传输点可以确定服务传输点重传信号的时间, 以便在服 务传输点在重传信号时该协作传输点降低对 UE的干扰。
协作传输点可以采用如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降低对 UE的干扰: 不调度其它 UE、降低协作传输点的发射功率、采用对 UE干扰较小的预编码矩阵和采用对 UE 干扰较小的波束。 其中不调度其它 UE、 和降低协作传输点的发射功率的方式称 为协作调度, 采用对 UE干扰较小的预编码矩阵、 和采用对 UE干扰较小的波束可 以称为协作波束赋形。通过这样的调度方式,在服务传输点 1向 UE发送重传信号 的时候, UE受到的干扰较低, 能更加有利于信号的传输。
本实施例通过服务传输点重传信号, 而不是服务传输点与协作传输点协 作操作后再重传该信号, 由于并不需要在回程上传输信令后再重传该信号, 使得重传该信号的时间与回程传输时间无关, 可以避免回程传输时间较长造 成的需要的 RTT较长的问题, 实现在 RTT不变且回程传输时间较长的场景 下依然可以采用 CoMP技术。 另外, 本实施例通过在服务传输点向 UE重传 信号时协作传输点降低对该 UE的干扰, 可以提高信号传输质量。
图 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参见图 4, 包括: 步骤 41 : 服务传输点向 UE发送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 , CSI-RS ) 的配置信息。
其中, 该 CSI-RS的配置信息可以由服务传输点通过信令发送给 UE, 该 CSI-RS的配置信息包括: CSI-RS的频率信息、 时间信息、 以及序列配置参 数等。
另外,可以是服务传输点向 UE发送一套或多套不同的 CSI-RS的配置信 息, UE收到上述一套或多套不同的 CSI-RS的配置信息之后, 根据上述一套 或多套不同的 CSI-RS的配置信息测量 CSI-RS, 并将获得的对应该一套或多 套不同 CSI-RS的配置信息的 CSI反馈给服务传输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月良务传输点向 UE发送一套或多套不同的 CSI-RS的配 置信息, 以及和上述一套或多套不同的 CSI-RS的配置信息对应的服务传输 点或协作传输点的对应关系, UE收到上述一套或多套 CSI-RS的配置信息以 及该对应关系之后, 根据上述一套或多套 CSI-RS的配置信息测量 CSI-RS, 并将获得的 CSI反馈给服务传输点。
步骤 42a: 协作传输点向 UE发送 CSI-RS。
步骤 42b: 服务传输点向 UE发送 CSI-RS。
其中, 步骤 42a和步骤 42b无时序限制关系。
步骤 43: UE根据 CSI-RS的配置信息测量 CSI-RS , 从而获得 CSI, 并 将该 CSI发送给服务传输点。
其中, CSI包括秩指示( Rank Indicator, RI )、预编码矩阵指示( 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 PMI ) 和调制编码方案 (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MCS )等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 RI表示 UE建议的下行传输层数, PMI表示 UE建议的下行传输所使用的预编码矩阵或向量的索引, MCS表示 UE建议 的下行传输所使用的调制编码方案的索引。
另外, 该 CSI可以为多个, 分别对应多个 CSI-RS , 例如, 以 PMI为例 进行说明, 在 UE侧和基站侧存储了预编码矩阵的列表, UE检测服务传输点 或协作传输点发送的 CSI-RS, 则检测得到下行信道矩阵 H, 然后根据该下行 信道矩阵 H从预编码矩阵列表中通过计算挑选出最优的预编码矩阵,再反馈 给服务传输点。 当 UE检测多个传输点发送的 CSI-RS时, 就反馈多个 PMI 的索引 index, 例如向 良务传输点 1反馈良务传输点 1对应的 PMI为 ΡΜ^ , 向服务传输点 1反馈协作传输点 2对应的 PMI为 PM2。 其中, 从预编码矩阵 列表中通过计算挑选出最优的预编码矩阵的过程为: 从预编码矩阵列表中通 过计算挑选出最优的预编码矩阵的规则可以为计算合成信道质量最好的规 则, 即假设第 i个预编码矩阵为 则最优的预编码矩阵即是使 II HPJI最大的 预编码矩阵, 其中 H · II表示取范数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 该 CSI可以为一个, 该一个 CSI反映了多个 CSI-RS 的联合信道状态信息,即服务传输点和协作传输点对应的联合信道状态信息, 例如, UE可以检测得到服务传输点 1对应的下行信道矩阵 以及协作传输 点 2对应的下行信道矩阵 H2 , 将1^与 合成 1个矩阵113 , 然后从预编码矩 阵列表中通过计算挑选出最优的预编码矩阵, 再反馈给服务传输点。 其中, 从预编码矩阵列表中通过计算挑选出最优的预编码矩阵的过程为: 从预编码 矩阵列表中通过计算挑选出最优的预编码矩阵的规则可以为计算合成信道质 量最好的规则,假设第 i个预编码矩阵为 ,则最优的预编码矩阵即是使 ll H ll 最大的预编码矩阵。
步骤 44: 服务传输点根据所述 CSI确定调度信息, 并将所述调度信息发 送给所述协作传输点。
例如, 服务传输点 1根据所述 CSI确定调度信息, 以 PMI为例, 假设上 述反馈的 CSI为一个且计算得到的最优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为 1 , 则确定出 向 UE发送的下行数据信号采用索引为 1的预编码矩阵, 之后服务传输点 1 将调度信息发送给协作传输点 2, 该调度信息中表明采用索引为 1的预编码 矩阵, 便于协作传输点 2配合服务传输点 1共同采用索引为 1的预编码矩阵 向 UE发送信号。 例如服务传输点 1有 2个天线端口, 协作传输点 2有 2个 天线端口, 索引为 1的预编码矩阵为 [Al, A2, A3, A4] , 则服务传输点 1采用 [Al, A2]的权值发送信号,协作传输点 2采用 [A3, A4]的权值发送信号,这样, 对于 UE而言,就等于是有 4根天线端口共同采用了索引为 1的预编码矩阵, 相当于下行控制信令中承载了 "索引为 1的预编码矩阵" 的信息。 对于 CSI 的其余信息, 例如 RI、 MCS也可以采用同 PMI类似的方案, 例如良务传输 点将 UE发送的 CSI中表明的 MCS的索引携带在调度信息中发送给协作传输 点。
步骤 45: 服务传输点根据 UE发送的 CSI确定下行控制信令, 并向 UE 发送该下行控制信令。
例如, 当 UE向服务传输点发送的 CSI表示 UE测量到的信道情况适于 采用索引为 1的预编码矩阵时, 服务传输点确定向 UE发送的下行数据信号 采用索引为 1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 并将指示采用索引为 1的预编码矩 阵对下行数据信号进行预编码的信息承载在下行控制信令中, 并向 UE发送 该下行控制信令。
其中, 步骤 44和步骤 45无时序限制关系。
步骤 46a~46b: 服务传输点和协作传输点根据该调度信息采用联合处理方式 向 UE发送初传信号。
步骤 47a: 协作传输点接收所述 UE的反馈信息。
步骤 47b: 服务传输点接收所述 UE的反馈信息。
其中, 如果所述 UE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令没有成功解码所述初传信号, 则 所述反馈信息为 NAK信息; 步骤 47a和步骤 47b无时序限制关系。
步骤 48: 当服务传输点接收到的反馈信息为 NAK信息时, 服务传输点 向所述 UE发送与所述初传信号对应的重传信号。
可选的, 在向所述 UE发送重传信号之前也可以向 UE发送下行控制信令。 步骤 49: 如果协作传输点接收到 UE反馈的 NAK信息, 则在服务传输 点向 UE重传信号时, 协作传输点降低对 UE的干扰。
其中, 步骤 46a-49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见第一实施例的相关内容。
本实施例通过服务传输点重传信号, 而不是服务传输点与协作传输点协 作操作后再重传该信号, 由于并不需要在回程上传输信令后再重传该信号, 使得重传该信号的时间与回程传输时间无关, 可以避免回程传输时间较长造 成的需要的 RTT较长的问题, 实现在 RTT不变且回程传输时间较长的场景 下依然可以采用 CoMP技术。 另外, 本实施例通过在服务传输点向 UE重传 信号时协作传输点降低对该 UE的干扰, 可以提高信号传输质量。 并且, 本 实施例通过获取 CSI可以便于基站能够实时获取信道信息, 自适应地调节调 度策略。
图 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参见图 5 , 包括: 步骤 51a: 服务传输点向协作传输点发送探测参考信号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SRS ) 的配置信息。
步骤 51b: 服务传输点向 UE发送 SRS的配置信息。
其中, SRS的配置信息包括发送 SRS所使用的时间、 频率、 以及正交码资源 等中的至少一种。
步骤 51 a和步骤 5 lb无时序限制关系。 步骤 52a: UE根据 SRS的配置信息向协作传输点发送 SRS。
步骤 52b: UE根据 SRS的配置信息向服务传输点发送 SRS。
在 TDD系统中, 由于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都使用相同的频率, 因此上 行信道和下行信道存在互易性, 因此服务传输点和协作传输点可以通过检测 UE发送的 SRS就能够获得下行信道的 CSI, 从而能够对下行传输进行合理 调度。
步骤 52a和步骤 52b无时序限制关系。
步骤 53:协作传输点根据 UE发送的 SRS获知协作传输点对应的上行的 CSI, 并将该 CSI发送给服务传输点。
步骤 54: 服务传输点根据 UE发送的 SRS确定服务传输点对应的 CSI, 并根据服务传输点对应的 CSI和协作传输点对应的 CSI确定调度信息, 并将 该调度信息发送给协作传输点,如,该调度信息可以包括预编码矩阵的索引。
步骤 55: 服务传输点根据服务传输点对应的 CSI和协作传输点对应的 CSI确定下行控制信令, 并向 UE发送该下行控制信令。
步骤 56a~56b: 服务传输点和协作传输点根据该调度信息采用联合处理 方式向 UE发送初传信号。
步骤 57a: 协作传输点接收所述 UE的反馈信息。
步骤 57b: 服务传输点接收所述 UE的反馈信息。
其中, 如果所述 UE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令没有成功解码所述初传信号, 则 所述反馈信息为 NAK信息。
步骤 57a和步骤 57b无时序限制关系。 步骤 58: 当服务传输点接收到的 反馈信息为 NAK信息时,服务传输点向所述 UE发送与所述初传信号对应的 重传信号。
可选的, 在向所述 UE发送重传信号之前也可以向 UE发送下行控制信令。 步骤 59: 在协作传输点接收到的反馈信息为 NAK信息时, 并且在服务 传输点向 UE发送重传信号时, 降低对 UE的干扰。 在一个实施例中, 协作 传输点可以采用如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降低对 UE的干扰: 不调度其它 UE、 降低协作传输点的发射功率、 采用对 UE干扰较小的预编码向量、 采用对 UE 干扰较小的预编码矩阵、 和采用对 UE干扰较小的波束。
其中, 步骤 56a-59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见第一实施例的相关内容。
本实施例通过服务传输点重传信号, 而不是服务传输点与协作传输点协 作操作后再重传该信号, 由于并不需要在回程上传输信令后再重传该信号, 使得重传该信号的时间与回程传输时间无关, 可以避免回程传输时间较长造 成的需要的 RTT较长的问题, 实现在 RTT不变且回程传输时间较长的场景 下依然可以采用 CoMP技术。 另外, 本实施例通过在服务传输点向 UE重传 信号时协作传输点降低对该 UE的干扰, 可以提高信号传输质量。 并且, 本 实施例通过获取 SRS可以避免基站发送 CSI-RS需要的较大开销,只需要 UE 发送 SRS, 就能够获取下行的信道情况, 同样达到根据信道情况自适应地调 节调度策略的效果。
图 6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包括发送模块 61和重传模 块 62; 发送模块 61用于向用户设备 UE发送下行控制信令, 以使得所述 UE 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令接收服务传输点与协作传输点采用联合处理方式发送 的初传信号;重传模块 62用于接收所述 UE反馈的与所述初传信号对应的第 一 NAK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 NAK信息向所述 UE发送与所述初传信号对应 的重传信号, 所述初传信号还对应于所述 UE向所述协作传输点发送的第二 NAK信息, 所述第二 NAK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协作传输点在所述服务传输点 向所述 UE发送所述重传信号时通过调度方式降低对所述 UE的干扰。
一个实施例中, 还可以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 用于向 UE发送信道状态 信息参考信号 CSI-RS的配置信息, 以及 CSI-RS; 接收所述 UE根据所述 CSI-RS的配置信息测量 CSI-RS而获取的信道状态信息 CSI,并根据所述 CSI 确定所述下行控制信令。
可选地,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向所述 UE发送一套或多套不同 的 CSI-RS的配置信息; 接收所述 UE根据所述一套或多套不同的 CSI-RS的 配置信息测量 CSI-RS而获取的 CSI, 所述 CSI对应所述一套或多套不同
CSI-RS的配置信息, 并根据所述 CSI确定所述下行控制信令。
一个实施例中, 还可以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 用于向协作传输点和 UE 发送探测参考信号 SRS的配置信息; 接收所述 UE发送的 SRS, 所述 SRS为 所述 UE根据所述 SRS的配置信息得到的; 接收协作传输点发送的所述协作 传输点对应的 CSI, 所述协作传输点对应的 CSI为所述协作传输点根据所述 SRS的配置信息测量所述 UE发送的 SRS而确定的;根据所述 UE发送的 SRS 确定服务传输点对应的 CSI, 并根据所述服务传输点对应的 CSI以及所述协 作传输点对应的 CSI确定所述下行控制信令。
可选地, 还可以包括: 调度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服务传输点对应的 CSI 和协作传输点对应的 CSI确定调度信息, 并将所述调度信息发送给所述协作 传输点, 以便所述协作传输点根据所述调度信息与所述服务传输点采用联合 处理方式发送所述初传信号。 该装置可以具体为服务传输点。
本实施例通过服务传输点重传信号, 而不是服务传输点与协作传输点协 作操作后再重传该信号, 由于并不需要在回程上传输信令后再重传信号, 使 得重传信号的时间与回程传输时间无关, 可以避免回程传输时间较长造成的 需要的 RTT较长的问题, 实现在 RTT不变且回程传输时间较长的场景下依 然可以采用 CoMP技术。 并且, 在服务传输点发送重传信号时协作传输点降 低对 UE的干扰, 可以提高重传信号的质量。
图 7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包括:
步骤 71 : 协作传输点与服务传输点采用联合处理方式向 UE发送初传信 例如, 与所述服务传输点在设置的时间点采用联合处理方式向 UE发送 初传信号; 或者, 接收所述服务传输点发送的用于指示发送初传信号的时间 的信息, 根据所述用于指示发送初传信号的时间的信息, 与所述服务传输点 采用联合处理方式向 UE同时发送初传信号。
其中,所述设置的时间点可以由所述服务传输点发送的用于调度所述 UE 的 UE相关信息之后的固定值表示。
进一步地, 所述固定值包括: 所述服务传输点和所述协作传输点分别设 置的对应的固定值, 且, 所述服务传输点设置的固定值与所述协作传输点设 置的固定值不同。
步骤 72: 协作传输点接收所述 UE反馈的与所述初传信号对应的第二 ΝΑΚ信息, 并在所述服务传输点根据所述 UE反馈的第一 ΝΑΚ信息向 UE 发送重传信号时通过调度方式降低对所述 UE的干扰。 例如, 调度方式可以为如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不调度除所述 UE外的其它 UE;
降低所述协作传输点的发射功率;
采用对所述 UE干扰较小的预编码矩阵; 和
采用对所述 UE干扰较小的波束。
本实施例在发送初传信号之前还可以包括: 接收所述服务传输点发送的 SRS的配置信息;根据所述 SRS的配置信息测量所述 UE发送的 SRS而确定 的协作传输点对应的 CSI, 并向所述服务传输点发送所述协作传输点对应的 CSI, 使得所述服务传输点根据所述服务传输点对应的 CSI和所述协作传输 点对应的 CSI确定调度信息。
进而,发送初传信号可以是:接收所述服务传输点发送的所述调度信息, 根据所述调度信息与所述服务传输点采用联合处理方式向 UE发送所述初传 信号。
本实施例通过服务传输点重传信号, 而不是服务传输点与协作传输点协 作操作后再重传该信号, 由于并不需要在回程上传输信令后再重传信号, 使 得重传信号的时间与回程传输时间无关, 可以避免回程传输时间较长造成的 需要的 RTT较长的问题, 实现在 RTT不变且回程传输时间较长的场景下依 然可以采用 CoMP技术。 并且, 在服务传输点发送重传信号时协作传输点降 低对 UE的干扰, 可以提高重传信号的质量。
图 8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包括发送模块 81和接收与 调度模块 82; 发送模块 81用于与服务传输点采用联合处理方式向用户设备 UE发送初传信号; 接收与调度模块 82用于接收所述 UE反馈的与所述初传 信号对应的第二 NAK信息, 并在所述服务传输点根据所述 UE反馈的第一 NAK信息向 UE发送所述重传信号时通过调度方式降低对所述 UE的干扰。
其中, 该接收与调度模块 82可以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 UE反馈的与所述 初传信号对应的第二 NAK信息,并在所述服务传输点根据所述 UE反馈的第 一 NAK信息向 UE发送所述重传信号时,通过下述方式中的至少一种降低对 所述 UE的干扰: 不调度除所述 UE外的其它 UE; 降低所述协作传输点的发 射功率; 采用对所述 UE干扰较小的预编码矩阵; 和, 采用对所述 UE干扰 较小的波束。
可选地,所述发送模块 81具体用于: 与所述服务传输点在设置的时间点 采用联合处理方式向 UE发送初传信号; 或者, 接收所述服务传输点发送的 用于指示发送初传信号的时间的信息, 根据所述用于指示发送初传信号的时 间的信息, 与所述服务传输点采用联合处理方式向 UE同时发送初传信号。
进一步地, 还可以包括: 测量模块, 用于接收所述服务传输点发送的探 测参考信号 SRS的配置信息;根据所述 SRS的配置信息测量所述 UE发送的 SRS而确定的协作传输点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 CSI, 并向所述服务传输点发 送所述协作传输点对应的 CSI, 使得所述服务传输点根据所述服务传输点对 应的 CSI和所述协作传输点对应的 CSI确定调度信息。
可选地,所述发送模块 81具体用于:接收所述服务传输点发送的所述调 度信息, 根据所述调度信息与所述服务传输点采用联合处理方式向 UE发送 所述初传信号。
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具体为协作传输点。
本实施例通过服务传输点重传信号, 而不是服务传输点与协作传输点协 作操作后再重传该信号, 由于并不需要在回程上传输信令后再重传信号, 使 得重传信号的时间与回程传输时间无关, 可以避免回程传输时间较长造成的 需要的 RTT较长的问题, 实现在 RTT不变且回程传输时间较长的场景下依 然可以采用 CoMP技术。 并且, 在服务传输点发送重传信号时协作传输点降 低对 UE的干扰, 可以提高重传信号的质量。
图 9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包括服务传输点 91和协作 传输点 92, 所述服务传输点 91用于向 UE发送下行控制信令; 所述服务传 输点 91和所述协作传输点 92用于采用联合处理方式向所述 UE发送初传信 号;所述服务传输点 91还用于接收所述 UE反馈的与所述初传信号对应的第 一 NAK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 NAK信息向所述 UE发送与所述初传信号对应 的重传信号;所述协作传输点 92还用于接收所述 UE反馈的与所述初传信号 对应的第二 NAK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 NAK信息, 在所述服务传输点向 UE 发送所述重传信号时通过调度方式降低对所述 UE的干扰。
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协作传输点 92具体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 NAK信 息后, 在服务传输点向 UE发送所述重传信号时通过下述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降低对所述 UE的干扰: 不调度除所述 UE外的其它 UE; 降低所述协作传输 点的发射功率; 采用对所述 UE干扰较小的预编码矩阵; 和采用对所述 UE 干扰较小的波束。
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服务传输点 91与所述协作传输点 92具体用于在设 置的时间点采用联合处理方式发送初传信号; 或者,所述服务传输点 91具体 用于向所述协作传输点 92发送用于指示发送初传信号的时间的信息,所述协 作传输点 9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用于指示发送初传信号的时间的信息,与所述 服务传输点 91采用联合处理方式同时发送初传信号。 可选地, 所述设置的时间点由所述服务传输点 91向所述协作传输点 92 发送用于调度所述 UE 的 UE相关信息之后的固定值表示。 可选地,所述服务传输点 91具体用于设置所述固定值,所述协作传输点 92具体用于设置所述固定值, 且所述服务传输点 91设置的所述固定值与所 述协作传输点 92设置的所述固定值不同。 该月良务传输点 91可以具体如图 6所示。 该协作传输点 92可以具体如图 8所示。 本实施例通过服务传输点重传信号, 而不是服务传输点与协作传输点协 作操作后再重传该信号, 由于并不需要在回程上传输信令后再重传信号, 使 得重传信号的时间与回程传输时间无关, 可以避免回程传输时间较长造成的 需要的 RTT较长的问题, 实现在 RTT不变且回程传输时间较长的场景下依 然可以采用 CoMP技术。 并且, 在服务传输点发送重传信号时协作传输点降 低对 UE的干扰, 可以提高重传信号的质量。 可以理解的是, 上述方法及设 备中的相关特征可以相互参考。 另外, 上述实施例中的 "第一,, 、 "第二" 等是用于区分各实施例, 而并不代表各实施例的优劣。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部分步骤可以通 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 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 质中, 该程序在执行时, 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 而前述的存储介 质包括: ROM、 RAM, 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其限 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 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 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 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9)

  1.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协作多点发送 /接收 CoMP重传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向用户设备 UE发送下行控制信令,以使得所述 UE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令接 收服务传输点与协作传输点采用联合处理方式发送的初传信号;
    接收所述 UE反馈的与所述初传信号对应的第一 NAK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 NAK信息向所述 UE发送与所述初传信号对应的重传信号, 所述初传信号还对应 于所述 UE向所述协作传输点发送的第二 NAK信息,所述第二 NAK信息用于指示 所述协作传输点在所述服务传输点向所述 UE发送所述重传信号时通过调度方式 降低对所述 UE的干扰。
  2.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 NAK信息用于指示 所述协作传输点在所述服务传输点向所述 UE发送所述重传信号时通过调度方式 降低对所述 UE的干扰, 包括:
    所述第二 NAK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协作传输点在所述服务传输点向所述 UE 发送所述重传信号时通过下述方式中的至少一种降低对所述 UE的干扰:
    不调度除所述 UE外的其它 UE;
    降低所述协作传输点的发射功率;
    采用对所述 UE干扰较小的预编码矩阵; 和
    采用对所述 UE干扰较小的波束。
  3. 3、 根据权利要求 1或 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服务传输点与协 作传输点采用联合处理方式发送的初传信号, 包括:
    所述服务传输点与所述协作传输点在设置的时间点采用联合处理方式发 送的初传信号; 或者,
    所述服务传输点向所述协作传输点发送用于指示发送初传信号的时间的 信息,以使得所述协作传输点根据所述用于指示发送初传信号的时间的信息, 与所述服务传输点采用联合处理方式同时发送的初传信号。
  4. 4、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置的时间点由所述服务传输点向所述协作传输点发送用于调度所 述 UE 的 UE相关信息之后的固定值表示。
  5. 5、 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值为所述服务传输点和所述协作传输点分别设置的对应的固定 值,且,所述服务传输点设置的固定值与所述协作传输点设置的固定值不同。
  6. 6、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向 UE发送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CSI-RS的配置信息, 以及所述
    CSI-RS;
    接收所述 UE根据所述 CSI-RS的配置信息测量 CSI-RS而确定的信道状 态信息 CSI, 并根据所述 CSI确定所述下行控制信令。
    7、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向 UE发送 CSI-RS 的配置信息, 以及 CSI-RS , 包括:
    服务传输点向所述 UE发送一套或多套不同的 CSI-RS的配置信息; 所述接收所述 UE根据所述 CSI-RS的配置信息测量 CSI-RS而确定的 CSI, 包括:
    服务传输点接收所述 UE根据所述一套或多套不同的 CSI-RS的配置信息 测量 CSI-RS而获取的 CSI, 所述 CSI对应所述一套或多套不同 CSI-RS的配 置信息。
  7. 8、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CSI为一个, 所述 CSI用于表示与服务传输点和协作传输点对应的 联合信道状态信息; 或
    所述 CSI为至少二个, 所述至少二个 CSI用于分别表示与所述服务传输 点或协作传输点对应的信道状态。
  8. 9、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向协作传输点和 UE发送探测参考信号 SRS的配置信息, 并接收所述 UE发送的 SRS, 所述 SRS为所述 UE根据所述 SRS的配置信息得到的; 接收协作传输点发送的所述协作传输点对应的 CSI, 所述协作传输点对 应的 CSI为所述协作传输点根据所述 SRS的配置信息测量所述 UE发送的 SRS所确定的;
    根据所述 UE发送的 SRS确定服务传输点对应的 CSI, 并根据所述服务 传输点对应的 CSI以及所述协作传输点对应的 CSI确定所述下行控制信令。
  9. 10、 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根据所述服务传输点对应的 CSI和协作传输点对应的 CSI确定调度信 息, 并将所述调度信息发送给所述协作传输点, 以便所述协作传输点根据所 述调度信息与所述服务传输点采用联合处理方式发送所述初传信号。
  10. 11、 一种协作多点发送 /接收 CoMP重传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发送模块, 用于向用户设备 UE发送下行控制信令, 以使得所述 UE根 据所述下行控制信令接收服务传输点与协作传输点采用联合处理方式发送的 初传信号; 重传模块,用于接收所述 UE反馈的与所述初传信号对应的第一 NAK信 息,根据所述第一 NAK信息向所述 UE发送与所述初传信号对应的重传信号, 所述初传信号还对应于所述 UE向所述协作传输点发送的第二 NAK信息,所 述第二 N AK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协作传输点在所述服务传输点向所述 UE发送 所述重传信号时通过调度方式降低对所述 UE的干扰。
  11. 12、 根据权利要求 11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向 UE发送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CSI-RS的配置信 息以及所述 CSI-RS ,并接收所述 UE根据所述 CSI-RS的配置信息测量 CSI-RS 而确定的信道状态信息 CSI, 并根据所述 CSI确定所述发送模块发送的所述 下行控制信令。
  12. 13、 根据权利要求 12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 具体用于向所述 UE发送一套或多套不同的 CSI-RS 的配置信息以及所述 CSI-RS, 并接收所述 UE根据所述一套或多套不同的 CSI-RS的配置信息测量所述 CSI-RS而确定的 CSI, 并根据所述 CSI确定所 述下行控制信令, 所述 CSI对应所述一套或多套不同 CSI-RS的配置信息。
  13. 14、 根据权利要求 11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 用于向协作传输点和所述 UE发送探测参考信号 SRS的 配置信息, 并接收所述 UE发送的 SRS , 所述 SRS为所述 UE根据所述 SRS 的配置信息得到的; 接收协作传输点发送的所述协作传输点对应的 CSI, 所 述协作传输点对应的 CSI为所述协作传输点根据所述 SRS的配置信息测量所 述 UE发送的 SRS所确定的; 根据所述 UE发送的 SRS确定服务传输点对应 的 CSI, 并根据所述服务传输点对应的 CSI以及所述协作传输点对应的 CSI 确定所述发送模块发送的所述下行控制信令。
  14. 15、 根据权利要求 14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调度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得到的所述服务传输点对应的 CSI和协作传输点对应的 CSI确定调度信息, 并将所述调度信息发送给所述 协作传输点, 以便所述协作传输点根据所述调度信息与所述服务传输点采用 联合处理方式发送所述初传信号。
  15. 16、 一种协作多点发送 /接收 CoMP重传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服务传输点和协作传输点;
    所述服务传输点用于向用户设备 UE发送下行控制信令;
    所述服务传输点和所述协作传输点用于采用联合处理方式向所述 UE发 送初传信号;
    所述服务传输点还用于接收所述 UE反馈的与所述初传信号对应的第一 NAK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 NAK信息向所述 UE发送与所述初传信号对应的 重传信号;
    所述协作传输点还用于接收所述 UE反馈的与所述初传信号对应的第二 NAK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 NAK信息, 在所述服务传输点向 UE发送所述重 传信号时通过调度方式降低对所述 U E的干扰。
  16. 17、 根据权利要求 16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协作传输点具体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 NAK信息后, 在服务传输点向 UE发送所述重传信号时通过下述方式中的至少一种降低对所述 UE的干扰: 不调度除所述 UE外的其它 UE;
    降低所述协作传输点的发射功率; 采用对所述 UE干扰较小的预编码矩阵; 和
    采用对所述 UE干扰较小的波束。
  17. 18、 根据权利要求 16或 17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服务传输点与所述协作传输点具体用于在设置的时间点采用联合处 理方式发送初传信号;
    或者,
    所述服务传输点具体用于向所述协作传输点发送用于指示发送初传信号 的时间的信息, 所述协作传输点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用于指示发送初传信号的 时间的信息, 与所述服务传输点采用联合处理方式同时发送初传信号。
  18. 19、 根据权利要求 18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置的时间点由所述服务传输点向所述协作传输点发送用于调度所 述 UE 的 UE相关信息之后的固定值表示。
  19. 20、 根据权利要求 19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服务传输点具体用于设置所述固定值, 且所述协作传输点具体用于 设置所述固定值, 且所述服务传输点设置的所述固定值与所述协作传输点设 置的所述固定值不同。
  20. 21、 一种协作多点发送 /接收 CoMP重传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与服务传输点采用联合处理方式向用户设备 UE发送初传信号; 接收所述 UE反馈的与所述初传信号对应的第二 NAK信息,并在所述服 务传输点根据所述 UE反馈的第一 NAK信息向所述 UE发送重传信号时通过 调度方式降低对所述 UE的干扰。
  21. 22、 根据权利要求 2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在所述服务传输点 根据所述 UE反馈的第一 NAK信息向所述 UE发送重传信号时通过调度方式 降低对所述 UE的干扰, 包括:
    在所述服务传输点根据所述 UE反馈的第一 NAK信息向所述 UE发送重传信 号时, 通过下述方式中的至少一种降低对所述 UE的干扰:
    不调度除所述 UE外的其它 UE;
    降低所述协作传输点的发射功率;
    采用对所述 UE干扰较小的预编码矩阵; 和
    采用对所述 UE干扰较小的波束。
  22. 23、 根据权利要求 21或 2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与服务传输 点采用联合处理方式向用户设备 UE发送初传信号, 包括:
    与所述服务传输点在设置的时间点采用联合处理方式向 UE发送初传信 或者,
    接收所述服务传输点发送的用于指示发送初传信号的时间的信息, 根据 所述用于指示发送初传信号的时间的信息, 与所述服务传输点采用联合处理 方式向 UE同时发送初传信号。
  23. 24、 根据权利要求 23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置的时间点由所 述服务传输点发送的用于调度所述 UE的 UE相关信息之后的固定值表示。
  24. 25、 根据权利要求 24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值包括: 所述服务传输点和所述协作传输点分别设置的对应的 固定值, 且, 所述服务传输点设置的固定值与所述协作传输点设置的固定值 不同。 26、 根据权利要求 21或 2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接收所述服务传输点发送的探测参考信号 SRS的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 SRS的配置信息测量所述 UE发送的 SRS而确定的协作传输点 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 CSI, 并向所述服务传输点发送所述协作传输点对应的 CSI, 使得所述服务传输点根据所述服务传输点对应的 CSI和所述协作传输 点对应的 CSI确定调度信息。
  25. 27、 根据权利要求 26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与服务传输点采用 联合处理方式向用户设备 UE发送初传信号, 包括:
    接收所述服务传输点发送的所述调度信息, 根据所述调度信息与所述服 务传输点采用联合处理方式向 UE发送所述初传信号。
  26. 28、 一种协作多点发送 /接收 CoMP重传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发送模块, 用于与服务传输点采用联合处理方式向用户设备 UE发送初 传信号;
    接收与调度模块, 用于接收所述 UE反馈的与所述初传信号对应的第二 NAK信息, 并在所述服务传输点根据所述 UE反馈的第一 NAK信息向 UE 发送所述重传信号时通过调度方式降低对所述 UE的干扰。
  27. 29、 根据权利要求 28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与调度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 UE反馈的与所述初传信号对应的 第二 NAK信息, 并在所述服务传输点根据所述 UE反馈的第一 NAK信息向 UE发 送所述重传信号时, 通过下述方式中的至少一种降低对所述 UE的干扰:
    不调度除所述 UE外的其它 UE;
    降低所述协作传输点的发射功率; 采用对所述 UE干扰较小的预编码矩阵; 和 采用对所述 UE干扰较小的波束。
  28. 30、 根据权利要求 28或 29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与所述服务传输点在设置的时间点采用联合处 理方式向 UE发送初传信号; 或者, 接收所述服务传输点发送的用于指示发 送初传信号的时间的信息, 根据所述用于指示发送初传信号的时间的信息, 与所述服务传输点采用联合处理方式向 UE同时发送初传信号。
    31、 根据权利要求 28或 29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测量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服务传输点发送的探测参考信号 SRS的配置信 息,根据所述 SRS的配置信息测量所述 UE发送的 SRS而确定协作传输点对 应的信道状态信息 CSI, 并向所述服务传输点发送所述协作传输点对应的 CSI, 使得所述服务传输点根据所述服务传输点对应的 CSI和所述协作传输 点对应的 CSI确定调度信息。
  29. 32、 根据权利要求 31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服务传输点发送的所述调度信息, 根据 所述调度信息与所述服务传输点采用联合处理方式向 UE发送所述初传信号。
CN201280027039.1A 2011-06-13 2012-06-13 CoMP重传方法、装置及系统 Pending CN1035830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80027039.1A CN103583011A (zh) 2011-06-13 2012-06-13 CoMP重传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57705.0 2011-06-13
CN2011101577050A CN102833053A (zh) 2011-06-13 2011-06-13 CoMP重传方法、装置及系统
PCT/CN2012/076809 WO2012171455A1 (zh) 2011-06-13 2012-06-13 CoMP重传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01280027039.1A CN103583011A (zh) 2011-06-13 2012-06-13 CoMP重传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83011A true CN103583011A (zh) 2014-02-12

Family

ID=4733603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577050A Pending CN102833053A (zh) 2011-06-13 2011-06-13 CoMP重传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01280027039.1A Pending CN103583011A (zh) 2011-06-13 2012-06-13 CoMP重传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577050A Pending CN102833053A (zh) 2011-06-13 2011-06-13 CoMP重传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098770A1 (zh)
EP (1) EP2712112A4 (zh)
CN (2) CN102833053A (zh)
WO (1) WO201217145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03430A (zh) * 2019-08-13 2022-04-0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到后备波束的技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41586A (zh) * 2013-08-07 2015-05-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自动重传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US10230650B2 (en) * 2015-06-26 2019-03-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Joint radio link control (RLC) signaling with network coding
CN107306149B (zh) * 2016-04-19 2020-06-26 航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航空通信方法及系统
EP3479527B1 (en) * 2016-07-01 2022-09-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ound trip time skew control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CN112039643B (zh) * 2016-09-26 2022-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反馈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8809532A (zh) * 2017-05-05 2018-1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302220B (zh) * 2017-07-25 2021-1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495149B (zh) 2017-09-11 2021-10-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和系统
CN110855330B (zh) * 2018-08-20 2022-05-0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210007124A1 (en) * 2019-07-06 2021-01-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Dci based xcarrier repetition & beam sweep
EP3780839A1 (en) * 2019-08-14 2021-02-17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User equipment and scheduling nod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41991A1 (en) * 2005-12-16 2007-06-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ARQ in multi-hop relay cellular network
US20100107028A1 (en) * 2008-10-24 2010-04-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rq schedul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764642A (zh) * 2009-12-30 2010-06-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
CN101778455A (zh) * 2009-01-09 2010-07-1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移动通信终端接收下行数据的控制方法和移动通信终端
CN101841495A (zh) * 2009-03-16 2010-09-22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上行协作多点传输用户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4901B (zh) * 2007-10-16 2012-12-1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Tdd hsdpa系统中下行数据传输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
US8634763B2 (en) * 2008-04-22 2014-01-21 Intel Corporation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s techniques
CN101820642A (zh) * 2009-02-27 2010-09-01 富士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及用于其中的数据传输方法
CN101599814B (zh) * 2009-07-08 2013-01-02 北京邮电大学 协作通信中的下行传输预处理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41991A1 (en) * 2005-12-16 2007-06-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ARQ in multi-hop relay cellular network
US20100107028A1 (en) * 2008-10-24 2010-04-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rq schedul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778455A (zh) * 2009-01-09 2010-07-1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移动通信终端接收下行数据的控制方法和移动通信终端
CN101841495A (zh) * 2009-03-16 2010-09-22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上行协作多点传输用户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1764642A (zh) * 2009-12-30 2010-06-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03430A (zh) * 2019-08-13 2022-04-0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到后备波束的技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33053A (zh) 2012-12-19
US20140098770A1 (en) 2014-04-10
WO2012171455A1 (zh) 2012-12-20
EP2712112A1 (en) 2014-03-26
EP2712112A4 (en) 2014-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83011A (zh) CoMP重传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412775B (zh) 一种发送harq-ack反馈信息的方法
JP6033943B2 (ja) Lteシステムでphichによる逆方向mimo再送信のための送受信方法及び装置
CN103563282B (zh) 用于通信系统的混和自动重传请求方法和设备
CN108604945A (zh) 有效harq反馈的鲁棒性增强
CN101873631B (zh) 一种上行数据重传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5765894B (zh) 用于混合自动重复请求传输的方法、装置和用户设备
US20180131473A1 (en) Method for supporting harq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unlicensed frequency band and device having applied same
KR101681148B1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 및 그의 harq 운용 방법
AU2017246954B2 (en) Radio-network node, wireless device and methods performed therein
KR102368198B1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피드백 방법 및 장치
KR20120018334A (ko) 정보를 처리하기 위한 방법, 시스템 및 기기
KR20120016174A (ko) 조정 다중점 송신을 이용하여 수신된 패킷에 대한 부정 승인의 송신에서의 지연 도입
CN109792734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多个处理时间或多个传输时间间隔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3248464A (zh) 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US2016003755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adapt the number of harq processes in a distributed network topology
CN106413106A (zh) 一种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5043657A1 (en) Bundling harq feedback in a time division duplex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040906A (zh) 用于执行和控制重传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4662985B (zh) 用于调度数据传输的设备、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WO2015024248A1 (zh) 信息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3378932B (zh) 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02916792B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3546235A (zh) 时分双工系统中的上行数据发送及接收方法和设备
CN101547080A (zh) 多进程harq天线模式自适应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