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78339A - 药用植物高仿真标本的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药用植物高仿真标本的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78339A
CN103578339A CN201210251958.9A CN201210251958A CN103578339A CN 103578339 A CN103578339 A CN 103578339A CN 201210251958 A CN201210251958 A CN 201210251958A CN 103578339 A CN103578339 A CN 1035783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gan
soil
medicinal plant
resin
col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5195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78339B (zh
Inventor
李俊松
张彤
丁文平
袁秀荣
李佳蔚
王国瑾
韩小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121025195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783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783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783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783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783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药用植物高仿真标本的制作方法。包括药用植物的解析、基本模具的制作、药用植物各器官仿真标本的制作及药用植物器官间的组合。本发明适合《植物学》、《药用植物学》的实验教学及标本室的陈列展示;使用者不需进行采集、解剖等相关处理,即可在标本室中观察到该药用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不同器官的形态学特征,弥补了药用植物学教学过程中植物来源受地域与季节的限制;药用植物高仿真标本中不同器官是可拆卸、组装,使用者可对不同药用植物,相同的器官进行对比,从而快速掌握药用植物的鉴别要点;另外,药用植物高仿真标本对于药用器官的展示,为《中药鉴定学》中中药材鉴定提供了依据。

Description

药用植物高仿真标本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用植物高仿真标本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CN1623805A于2005年06月08日公开了一种植物蜡叶标本的的制作方法,包括标本的采集处理、压制整理、固定,其中还包括有标本采集时的拍照和标本的覆膜:采集处理后的标本经压制整理、固定在台纸上后,在台纸的某一角处设置含有原植物的彩色照片,把台纸上的标本和彩色照片一起用透明塑料进行压膜或者用透明塑料袋真空封口包装。
中国专利CN101401567A于2009年04月08日公开了一种荒漠植物浸渍标本及保色的制作方法,包括:选材采集→修剪清洁→固定液浸制→保存液浸制→入瓶密封贴标签的步骤;其保色固定液与保存液的浸制步骤,针对绿色和红色两大花的色系,依据植物器官部位所含色素的成分不同的特点。对化学药性的不断调试,通过固定液与保存液的呈色系列筛选,合理控制了酸碱平衡度,使植株内色素分子的结构变得稳定;经保色处理的标本能清晰地显示植物体的形态构造,制成的植物浸制标本色泽鲜艳,立体感强,形态逼真,可完好的展示植物的花果叶细微的形态差异,丰富了标本分类学及保藏方法的研究。
药用植物标本是《中药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生药学》等相关学科,不可或缺的重要参照实物档案,是教学、科研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传统的植物学标本主要为蜡叶标本(如中国专利CN1623805A)、浸渍标本(如中国专利CN101401567A)为主,其不足为:
(1)蜡叶标本在压制过程中植物的根、茎、花和果实等器官均在一定程度上被压制变形,且色彩失真,虽有文字及图片辅助说明,仍不能立体、直观、细致的表现药用植物形态特征。
(2)浸渍标本在制作过程中应用大量化学试剂,标本中部分器官颜色失真,透过标本瓶观察到的形态与实际形态存在差异等问题。
为弥补蜡叶标本与浸渍标本的不足,很多高等中医药院校都建立了自己的植物园,原植物虽然能够直观展示植物各器官的形态特征,但仍存在以下不足:
(1)由于植物对自身生长条件的需求,植物园中很难囊括其它生境下的植物;且植物的生长又与季节息息相关,所以导致教学与科研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2)在药用植物园中,根或根茎类药材需经采挖、处理后才能观察到药用器官,对植物园具有较大破坏性,且经采挖、处理后的药材只能一次性使用,存在着资源的浪费。
粘土(如:树脂土、超轻土等)在观赏花卉、动漫人物、仿真食品、工艺装饰品等领域发展较为成熟,尤其是树脂土,因其可塑性强、延展性好、与丙烯颜料能较好融合,有成品仿真度高、便于携带、易于保存等特点,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树脂土在以上领域内的制作工艺以观赏性为主,与药用植物标本高仿真、多角度、植物形态真实完整的要求相去甚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药用植物高仿真标本的制作方法。通过本发明方法制作药用植物高仿真标本,使其适合于《植物学》、《药用植物学》的实验教学及标本室的陈列展示;使用者不需进行采集、解剖等相关处理,即可在标本室中观察到该药用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不同器官的形态学特征,弥补了药用植物学教学过程中植物来源受地域与季节的限制的不足;另外,通过本发明方法制作的药用植物高仿真标本中不同器官是可拆卸、组装的,使用者可近距离地对不同药用植物的相同器官进行对比(如:根的类型、叶的类型、花冠类型、花序类型等),从而快速掌握药用植物的鉴别要点。通过本发明方法制作的药用植物高仿真标本对于药用器官的展示,为《中药鉴定学》中中药材鉴定提供了依据,扩大了其使用范围并提高了使用效率。此外,通过本发明方法制作的药用植物高仿真标本同时具有易存贮、易携带、易展示等特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将粘土材料引入药用植物仿真标本的制作中来,结合《植物学》、《药用植物学》的专业特点,制作出药用植物学高仿真标本。包括药用植物的解析、基本模具的制作、药用植物各器官仿真标本的制作及药用植物器官间的组合。
根据实施例,本发明提供的药用植物高仿真标本的制作方法,包括药用植物的解析、基本模具的制作、药用植物各器官仿真标本的制作及各器官间的组合,其中:
(一)药用植物的解析
(1)鉴定:通过形态观察、核对文献、核对标本和观察植物生长过程,确定所需药用植物;
(2)取经鉴定后的药用植物,分别对其器官进行解析,得出该药用植物的根的形态和类型、茎的形态和类型、叶及叶序的形态和类型、花及花序的形态及类型,以及果实种子的形态与类型;
(3)测量各器官的尺寸范围,并绘制结构简图;解剖后,部分器官绘制1:1比例的解剖图;
(4)以不同器官本身为背景板,调和出与该项器官颜色相同的标准样版、及所需颜料的标号及配比,备用;
(二)基本模具的制作
根据药用植物各器官的形态和类型不同,包括如下步骤:
(1)直径小于5mm的根、茎、果实和花采用直接塑型;直径大于5mm的根、茎、果实和花采用直接塑型或使用可塑型树脂造模,包括如下步骤:
1.1将可塑型树脂放入温度在80℃以上的热水中;
1.2可塑型树脂变得柔软后,把可塑型树脂从热水中取出;
1.3在可塑型树脂冷却前放到需要复制的植物器官上取型,上下两块可塑型树脂的中间以铝箔纸隔开;
1.4使用冷水使可塑型树脂迅速硬化,沿铝箔纸将上下两块可塑型树脂分开,取出植物器官,上下两块可塑型树脂即为模具,备用;
(2)对于药用植物中平展或解剖后平展并带有凸起纹理的器官,由于部分同一种或同一株的药用植物存在不同叶形及不同的叶序,即使其叶形相同,新生叶与老叶的大小也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在造模时应考虑叶形、叶序和叶片大小,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2.1取同一株植物中具有差异的新鲜叶片直接作为模具,备用;
2.2取同一株植物中具有差异的新鲜叶片,参考步骤(二)之(1)制作可塑型树脂为材料的模具,备用;
(3)对于药用植物中解剖后展开较薄且不具有凸起纹理的器官,包括苞片、外层鳞叶、花萼和花冠,解剖后平铺,按1:1的比例在光滑铜版纸上绘出平面图,并沿绘制线剪下,做为模具,备用;
(三)药用植物各器官仿真标本的制作:
该步骤中使用的材料包括树脂土、超轻土、白胶、亮光漆、亚光漆、液体石蜡、支撑骨架、丙烯颜料和油土;按花、果实及种子、叶、茎和根的顺序依次制作,便于后期各器官间的组合;对于药用植物中含水量低可长久保存的器官,包括种子、花粉、干枯的叶、干枯的花、冠毛和干果,与其它仿真器官同时应用于标本制作中,增强其仿真度,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花的制作
1.1根据步骤(一)之(2)中所得花的形态与类型,按步骤(二)之(3)制备基本模具;
1.2根据花梗、花托、花萼、花冠、子房、花柱、花丝、花药的质地选择超轻土或树脂土:质轻、无透明或半透明的器官选用超轻土;质实、透明或透明的器官选用树脂土;
1.3根据步骤(一)之(2)中所得该器官颜色相同的标准样版、所需颜料的标号及配比,对树脂土与超轻土进行调色,树脂土的调色是用丙烯颜料直接挤在树脂土上,反复揉捏;超轻土利用不同色彩超轻土进行融合调色;
1.4将调好颜色的树脂土或超轻土,利用基本模具或塑型,制作与所选药用植物1:1的各仿真器官;如有原植物的花粉、干枯的花冠在制作过程中与仿真标本相结合;
1.5各器官间干燥前以树脂土或超轻土本身粘性相连接,干燥后用白胶粘接各部分,组成完整器官花;如有渐变色的器官,可用丙烯颜料补色;室温下晾干,备用;
(2)果实及种子的制作
2.1根据步骤(一)之(2)中所得果实及种子的形态与类型,按步骤(二)之(1)制备基本模具;
2.2根据步骤(一)之(2)中所得该器官颜色相同的标准样版、所需颜料的标号及配比,对树脂土进行调色,用丙烯颜料直接挤在树脂土上,反复揉捏即可;
2.3将调好颜色的树脂土,利用基本模具或塑型,制作与所选药用植物1:1的各仿真器官;如果药用器官为种子或果实的药用植物,选取经过鉴定的中药材标本,在制作过程中与仿真标本相结合;
2.4各器官间干燥前以树脂土本身粘性相连接;干燥后用白胶粘接各部分,组成完整器官果实及种子;如有渐变色的器官,用丙烯颜料补色;室温下晾干,备用;
(3)叶的制作
3.1根据步骤(一)之(2)中所得叶的形态与类型,按步骤(二)之(2)制备基本模具;
3.2根据步骤(一)之(2)中所得该器官颜色相同的标准样版、所需颜料的标号及配比,对树脂土进行调色,树脂土的调色是用丙烯颜料直接挤在树脂土上,反复揉捏即可;因叶存在不同的变态类型,其中膜质苞片和膜质鳞叶,采用白胶为材料;
3.3将调好颜色的树脂土,利用步骤(二)之(2)中两种基本模具,制作与所选药用植物1:1的各仿真器官;膜质苞片和膜质鳞叶的制作方法是将白胶均匀涂抹到干燥润滑的基本模具上,反复3-5次,室温晾干后,按1:1比例制作其仿真器官;如有在自然条件下干枯的叶片,在制作过程中可与仿真标本相结合;
3.5各器官间干燥前以树脂土本身粘性相连接,干燥后用白胶粘接各器官,组成完整器官叶;如有渐变色的器官,用丙烯颜料补色;室温下晾干,备用;
(4)茎的制作
4.1根据步骤(一)之(2)中所得茎的形态与类型,按步骤(二)之(2)制备基本模具;
4.2根据步骤(一)之(2)中所得该器官颜色相同的标准样版、所需颜料的标号及配比,对树脂土进行调色,树脂土的调色是用丙烯颜料直接挤在树脂土上,反复揉捏即可;
4.3以不同型号的支撑骨架作为茎的内胆,在支撑骨架上包裹一层超轻土,最后是调好颜色的树脂土,且支撑骨架在与根的连接端长度超过树脂土5cm;利用基本模具或塑型,制作与所选药用植物1:1的各仿真器官;
4.5如有渐变色的器官,可用丙烯颜料补色;根据茎的大小,在室温下晾10-12小时,至完全干燥前,备用;
(5)根的制作
5.1根据步骤(一)之(2)中所得根的形态与类型,按步骤(二)之(2)制备基本模具;
5.2主根及侧根以树脂土为原料,纤维根与不定根以超轻土为原料,利用基本模具或塑型,制作与所选药用植物1:1的各仿真器官;
5.3根据该项器官颜色相同的标准样版、所需颜料的标号及配比,用丙烯颜料进行上色;根据根的大小,在室温下晾10-24小时,完全干燥前,备用。
(四)药用植物器官间的组合:
(1)花与茎、果实与茎、叶与茎均以支撑骨架,在茎至完全干燥前,根据药用植物的叶序、花序进行连接,晾干;
(2)茎与主根的连接时,根据主根的大小修整茎上5cm的支撑骨架,在根至完全干燥前相连接;鳞茎与不定根之间以白胶嵌合,晾干;
(3)修饰各连接器官,淡化接痕,根据药用植物形态特征,喷上亮光漆或亚光漆,晾干,置于标本载体中保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用植物高仿真标本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支撑骨架为铁丝或铜丝。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方法及其制作的高仿真药用植物具有如下特点:(1)可立体全方位、直观高仿真地展示药用植物组成与形态,包括其地上或地下的药用器官;(2)不受地域、季节等自然环境限制,制作完成后可在任何时间、空间内展示药用植物的组成及形态;(3)可对不同药用植物的相同器官进行对比(如:根的类型、叶的类型、花冠类型、花序类型等),从而快速掌握药用植物的鉴别要点;(4)在各仿真器官的制作过程中,加入了药用植物中含水量低可长久保存的种子、花粉、干枯的叶、干枯的花、冠毛、干果等部分,使标本更近似于原植物;(5)无需防腐、防潮、防霉、防干裂等养护,不添加任何防腐、防霉化学试药,易存贮,无毒无害;(6)重量轻、不易损坏,整体存取,便于携带和展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这些实施例应理解为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记载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效变化和修饰同样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本发明以下实施例中,可塑型树脂、树脂土、超轻土、白胶、亮光漆、亚光漆、液体石蜡、支撑骨架、丙烯颜料和油土均为市售产品。可塑型树脂购自广卅汉弓模型工具有限公司,树脂土购自义乌市双彩飾品配件商行,超轻土选用东莞市安特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制造的超轻粘土。
实施例1(药用植物桔梗高仿真标本的制作)
1、药用植物的解析方法
1.1鉴定:通过形态观察、核对文献、核对标本、观察植物生长过程等研究,确定所选择的药用植物为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菊目、桔梗科、桔梗属、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Jacq.)A.DC.)。
1.2解析
1.2.1取经鉴定后药用植物,分别对其器官进行解析,得出该药用植物各部的形态特征为:为多年生草本,根呈长圆形或长纺锤形,下部渐细,偶有分支,长7~20cm,直径0.7~2cm;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有横长的皮孔样斑痕。上部有横纹;根茎长0.5~3cm,半月形凹陷的茎痕;茎直立,高20~120cm,直径0.5~1.5c m;极少上部有分枝;叶轮生至全部互生,无柄或有极短的柄,叶片卵形、卵状椭圆形至披针形,长2~7cm,直径0.5~3.5cm,基部宽楔形至圆钝,顶端急尖,上表面绿色、下表面淡绿色有白粉,边缘有细锯齿;花单朵顶生,或数朵集成假总状花序,或有花序分枝面集成圆锥花序;花萼5裂,筒状半圆球状或圆球状倒锥形,被白粉,裂片三角形,或狭三角形,有时齿状;花冠宽漏斗状钟形,5裂、长约1.5~4.0cm,蓝色或蓝紫色;雄蕊5枚、离生,药丝基部扩大成片状;子房半下位,柱头5裂;蒴果球状,或球状倒圆锥形,或倒卵状,长1~2.5cm,直径约1cm;种子多数,黑色,端斜截,一端急尖,侧面有一条棱。
1.2.2测量各器官的尺寸范围,并绘制结构简图;解剖后,部分器官绘制1:1比例的解剖图;
1.2.2以不同器官本身为背景板,调和出与该项器官颜色相同的标准样版(根、茎、叶、花冠、花萼)、所需颜料的标号及配比,备用。
2基本模具的制作方法
2.1花萼、蒴果、根及根茎、茎的模具:可以使用直接塑型,也可使用可塑型树脂(自由树脂)造模,其中茎的模型,包括如下制作步骤:
2.1.1将可塑型树脂放入温度在80℃以上的热水中;
2.1.2数秒后可塑型树脂变得柔软,再用筷子或其它工具把可塑型树脂从热水中取出;
2.1.3在可塑型树脂冷却前放到需要复制的植物器官上取型;上下两块可塑型树脂分别称A、B可塑型树脂,在其中间以铝箔纸隔开;
2.1.4使用冷水使可塑型树脂迅速硬化,沿铝箔纸将A、B可塑型树脂分开,取出植物器官,A、B可塑型树脂即为模具,备用。
2.2叶的模具:
2.2.1取同一株植物中具有差异的新鲜叶片直接作为模具,备用;
2.2.2取同一株植物中具有差异的新鲜叶片,参考2.1中步骤制作可塑型树脂为材料的模具,备用。
2.3花冠的模具:解剖后平铺,按1:1比例在光滑铜版纸(或为易于绘制、剪裁的材料)上,绘出平面图,并沿绘制线剪下,作为模具,备用。
3药用植物各器官仿真标本的制作方法:
3.1材料:树脂土、超轻土、白胶、亮光漆、亚光漆、液体石蜡、支撑骨架、丙烯颜料、油土。
3.2方法:制作时按花、果实及种子、叶、茎、根的顺序依次制作,便于后期各器官的组合。同时对于药用植物中含水量低可长久保存的如:种子、花粉、干枯的叶、干枯的花、冠毛、干果等部分,可以与其它仿真器官同时应用于标本制作中,增强其仿真度,具体方法如下:
3.2.1花的制作方法:
3.2.1.1根据1.2中所得花的形态与类型,按2.3所述方法制备基本模具;
3.2.1.2选择树脂土为原料,
3.2.1.3根据1.2中所得该器官颜色相同的标准样版、所需颜料的标号及配比,对树脂土进行调色,树脂土的调色是用丙烯颜料直接挤在树脂土上,反复揉捏即可;超轻土利用不同色彩超轻土进行融合调色;
3.2.1.4将调好颜色的树脂土或超轻土,利用基本模具或塑型,制作与所选药用植物1:1的各仿真器官(花萼、花冠、雄蕊、子房、柱头、花梗);其中花冠的制作用丙烯颜料画出其紫色纹理,再将原植物的花粉及干枯的花冠在制作过程中与仿真标本相结合;
3.2.1.5各器官间干燥前以树脂土或超轻土本身粘性相连接,如干燥后用白胶粘接各部分,组成完整器官花;如有渐变色的器官,可用丙烯颜料补色;室温下晾干,备用。
3.2.2果实及种子的制作方法:
3.2.2.1根据1.2中所得果实及种子的形态与类型,按2.1所述方法制备基本模具;
3.2.2.2根据1.2中所得该器官颜色相同的标准样版、所需颜料的标号及配比,对树脂土进行调色,用丙烯颜料直接挤在树脂土上,反复揉捏即可;
3.2.2.3将调好颜色的树脂土,利用基本模具或塑型,制作与所选药用植物1:1的各仿真器官;如果药用器官为种子或果实的药用植物,可选取经过鉴定的中药材标本,在制作过程中可与仿真标本相结合;
3.2.2.4各器官间干燥前以树脂土本身粘性相连接,如干燥后用白胶粘接各部分,组成完整器官果实及种子;如有渐变色的器官,可用丙烯颜料补色;室温下晾干,备用。
3.2.3叶的制作方法:
3.2.3.1根据1.2中所得叶的形态与类型,按2.2所述方法制备基本模具;
3.2.3.2根据1.2中所得该器官颜色相同的标准样版、所需颜料的标号及配比,对树脂土进行调色,树脂土的调色是用丙烯颜料直接挤在树脂土上,反复揉捏即可;
3.2.3.3将调好颜色的树脂土,利用2.2中两种基本模具,制作与所选药用植物1:1的各仿真器官;
3.2.3.5各器官间干燥前以树脂土本身粘性相连接,如干燥后用白胶粘接各部分,组成完整器官叶;如有渐变色的器官,可用丙烯颜料补色;室温下晾干,备用。
3.2.4茎的制作方法:
3.2.4.1根据1.2中所得茎的形态与类型,按2.2所述方法制备基本模具;
3.2.4.2根据1.2中所得该器官颜色相同的标准样版、所需颜料的标号及配比,对树脂土进行调色,树脂土的调色是用丙烯颜料直接挤在树脂土上,反复揉捏即可;
3.2.4.3因茎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支持,植物的叶、花、果实、都是靠茎的支持,而保持一定的生长状态,因此在制作过程中以不同型号的铁丝或铜丝作为茎的内胆,后在支撑骨架上包裹一层超轻土,最后是调好颜色的树脂土,且支撑骨架在与根的连接端长度超过树脂土约5cm。利用基本模具或塑型,制作与所选药用植物1:1的各仿真器官;
3.2.4.5如有渐变色的器官,可用丙烯颜料补色;根据茎的大小,在室温下晾10-12小时,至完作干燥前,备用。
3.2.5根的制作方法:
3.2.5.1根据1.2中所得根的形态与类型,按2.2所述方法制备基本模具;
3.2.5.2以树脂土为原料,利用基本模具或塑型,制作与所选药用植物1:1的各仿真器官;
3.2.5.3根据该项器官颜色相同的标准样版、所需颜料的标号及配比,用丙烯颜料进行上色;根据根的大小,在室温下晾10-24小时,至完全干燥前备用。
4药用植物器官间的组合方法
4.1通常花与茎,果实与茎、叶与茎,均以铁丝或铜丝在茎至完作干燥前,根据药用植物的叶序、花序进行连接,晾干;
4.2茎与主根的连接时,根据主根的大小修整茎上5cm的支撑骨架,在根至完全干燥前,相连接;晾干;
4.3修饰各连接器官,淡化接痕,根据药用植物形态特征,喷上亮光漆或亚光漆,晾干。置于标本载体中保存。
实施例2(药用植物温郁金高仿真标本的制作)
1、药用植物的解析方法
1.1鉴定通过形态观察、核对文献、核对标本、观察植物生长过程等研究,确定所选择的药用植物为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芭蕉目、姜科、姜黄属、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H.Chen et C.Ling)。
1.2解析
1.2.1取经鉴定后药用植物,分别对其器官进行解析,得出该药用植物各部的形态特征为:为多年生草本,块根呈卵圆形、长卵形、圆锥形或长纺缍形,顶端多钝尖,基部钝圆,长2~8cm,直径1.5~4cm,表面浅灰褐色或灰棕色;根茎肉质肥大,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黄色,可见环节及须根痕,芳香,叶基生,二列、叶片宽椭圆形,长30~60cm,直径10~20cm,端尾尖,基部渐狭,无毛,叶柄约与叶片等长。花先叶或与叶同时从根茎抽出,穗状花序圆柱形,长约13cm,总花梗长7~15cm,具有密集的苞片,下部苞片大,长4~5cm宿存,内凹,基部彼此连生呈囊状,内贮粘液,每一苞片内有2-多朵,排成蝎尾状聚伞花序,花依次开放,下部苞片内常无花,白色面染淡紫红色,花萼管短,圆筒状,顶端具2-3齿,花冠漏斗状,裂片卵形或长圆形,近相等或后方的1枚较长且顶端具有小尖头,侧生退化雄蕊花瓣状,与花丝基部合生;唇瓣圆形或倒卵形,全缘或2裂;反折,基部与侧生退化雄蕊相连,药室紧贴,基部有距,罕无距,花隔顶端无附属体,花柱丝状,柱头超出花药室之上,蒴果球形,藏于包片内,果皮膜质,3瓣裂。
1.2.2测量各器官的尺寸范围,并绘制结构简图;解剖后,部分器官绘制1:1比例的解剖图;
1.2.2以不同器官本身为背景板,调和出与该项器官颜色相同的标准样版(根、根茎、叶、苞片,退化雄蕊)、所需颜料的标号及配比,备用。
2基本模具的制作方法:
2.1根及根茎的模具:可以使用采用直接塑型,也可使用可塑型树脂(自由树脂)造模,其中茎的模型,包括如下制作步骤:
2.1.1将可塑型树脂放入温度在80℃以上的热水中;
2.1.2数秒后可塑型树脂变得柔软,再用筷子或其它工具把可塑型树脂从热水中取出;
2.1.3在可塑型树脂冷却前放到需要复制的植物器官上取型;上下两块可塑型树脂分别称A、B可塑型树脂,在其中间以铝箔纸隔开;
2.1.4使用冷水使可塑型树脂迅速硬化,沿铝箔纸将A、B可塑型树脂分开,取出植物器官,A、B可塑型树脂即为模具,备用。
2.2叶的模具:
2.2.1取同一株植物中具有差异的新鲜叶片直接作为模具,备用;
2.2.2取同一株植物中具有差异的新鲜叶片,参考2.1中步骤制作可塑型树脂为材料的模具,备用。
2.3花冠的模具:解剖后平铺,按1:1比例在光滑铜版纸(或为易于绘制、剪裁的材料)上,绘出平面图,并沿绘制线剪下,作为模具,备用。
3药用植物各器官仿真标本的制作方法
3.1材料:树脂土、超轻土、白胶、亮光漆、亚光漆、液体石蜡、铁丝或铜丝、丙烯颜料、油土。
3.2方法制作时按花、果实及种子、叶、茎、根的顺序依次制作,便于后期各器官的组合。
3.2.1花的制作方法
3.2.1.1根据1.2中所得花的形态与类型,按2.3所述方法制备基本模具;
3.2.1.2选择树脂土为原料,
3.2.1.3根据1.2中所得该器官颜色相同的标准样版、所需颜料的标号及配比,对树脂土进行调色,树脂土的调色是用丙烯颜料直接挤在树脂土上,反复揉捏即可;超轻土利用不同色彩超轻土进行融合调色;
3.2.1.4将调好颜色的树脂土或超轻土,利用基本模具或塑型,制作与所选药用植物1:1的各仿真器官(花冠、退化雄蕊、子房、柱头、花梗);
3.2.1.5各器官间干燥前以树脂土身粘性相连接,如干燥后用白胶粘接各部分,组成完整器官花;如有渐变色的器官,可用丙烯颜料补色;室温下晾干,备用。
3.2.2果实及种子的制作方法
3.2.2.1根据1.2中所得果实及种子的形态与类型,按2.1所述方法制备基本模具;
3.2.2.2根据1.2中所得该器官颜色相同的标准样版、所需颜料的标号及配比,对树脂土进行调色,用丙烯颜料直接挤在树脂土上,反复揉捏即可;
3.2.2.3将调好颜色的树脂土,利用基本模具或塑型,制作与所选药用植物1:1的各仿真器官;如果药用器官为种子或果实的药用植物,可选取经过鉴定的中药材标本,在制作过程中可与仿真标本相结合;
3.2.2.4各器官间干燥前以树脂土本身粘性相连接,如干燥后用白胶粘接各部分,组成完整器官果实及种子;如有渐变色的器官,可用丙烯颜料补色;室温下晾干,备用。
3.2.3叶的制作方法
3.2.3.1根据1.2中所得叶的形态与类型,按2.2所述方法制备基本模具;
3.2.3.2根据1.2中所得该器官颜色相同的标准样版、所需颜料的标号及配比,对树脂土进行调色,树脂土的调色是用丙烯颜料直接挤在树脂土上,反复揉捏即可;
3.2.3.3将调好颜色的树脂土,利用2.2中两种基本模具,制作与所选药用植物1:1的各仿真器官;
3.2.3.5各器官间干燥前以树脂土本身粘性相连接,如干燥后用白胶粘接各部分,组成完整器官叶;如有渐变色的器官,可用丙烯颜料补色;室温下晾干,备用。
3.2.4根茎的制作方法
3.2.4.1根据1.2中所得茎的形态与类型,按2.2所述方法制备基本模具;
3.2.4.2根据1.2中所得该器官颜色相同的标准样版、所需颜料的标号及配比,对树脂土进行调色,树脂土的调色是用丙烯颜料直接挤在树脂土上,反复揉捏即可;
3.2.4.3利用基本模具或塑型,制作与所选药用植物1:1的各仿真器官;
3.2.4.5如有渐变色的器官,可用丙烯颜料补色;根据茎的大小,在室温下晾10-12小时,至完全干燥前,备用,
3.2.5根的制作方法
3.2.5.1根据1.2中所得根的形态与类型,按2.2所述方法制备基本模具;
3.2.5.2以树脂土及超轻为原料,利用基本模具或塑型,制作与所选药用植物1:1的各仿真器官;
3.2.5.3根据该项器官颜色相同的标准样版、所需颜料的标号及配比,用丙烯颜料进行上色;根据根的大小,在室温下晾10-24小时,至完全干燥前备用。
4药用植物器官间的组合方法
4.1通常花与茎,叶与根茎,均以铁丝或铜丝在茎至完全干燥前,根据药用植物的叶序、花序进行连接,晾干;
4.2根茎与块根的连接时,在根至6完全干燥前以白胶相连接;
4.3修饰各连接器官,淡化接痕,根据药用植物形态特征,喷上亮光漆或亚光漆,晾干。置于标本载体中保存。
实施例3(药用植物肉苁蓉仿真标本的制作)
1、药用植物的解析方法
1.1鉴定通过形态观察、核对文献、核对标本、观察植物生长过程等研究,确定所选择的药用植物为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唇形目、列当科、肉苁蓉属、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 Ma)。
1.2解析
1.2.1取经鉴定后药用植物,分别对其器官进行解析,得出该药用植物各部的形态特征为:多年生寄生草本,高40~160cm,大部分地下生;不分枝或自基部分2-4枝,下部直径可达5-10(-15)cm,向上渐变细,直径2-5厘米。叶宽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0.5-1.5cm,宽1-2cm,生于茎下部的较密,上部的较稀疏并变狭,披针形或狭披针形,长2-4cm,宽0.5-1cm,两面无毛.花序穗状,长15-50cm,直径4-7cm;花序下半部或全部苞片较长,与花冠等长或稍长,卵状披针形、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连同小苞片和花冠裂片外面及边缘疏被柔毛或近无毛;小苞片2,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与花萼等长或稍长。花萼钟状,长1-1.5cm顶端5裂,裂片近圆形,长2.5-4mm,宽3-5mm。花冠筒状钟形,长3-4cm,顶端5裂,裂片近半圆形,长4-6mm,宽0.6-1cm,边缘常稍外卷,颜色在变异,淡黄色白色或淡紫色,于后常变棕褐色。雄蕊4枚,花丝着生于距筒基部5-6mm处,长1.5-2.5cm,基部皱曲长柔毛,花药长卵形,长3.5-4.5cm,密被长柔毛,基部有骤尖头。子房椭圆形,长约1cm,基部有蜜腺,花柱比雄蕊稍长,无毛,柱头近球形。蒴果卵球形,长1.5-2.7cm,直径1.3-1.4cm,顶端常具宿存的花柱,2瓣开裂。种子椭圆形或卵形,长约0.6-1mm,外面网状,有光泽。
1.2.2测量各器官的尺寸范围,并绘制结构简图;解剖后,部分器官绘制1:1比例的解剖图;
1.2.2以不同器官本身为背景板,调和出与该项器官颜色相同的标准样版(茎、叶、苞片,花冠)、所需颜料的标号及配比,备用。
2基本模具的制作方法:
2.1茎的模具:可以使用采用直接塑型,也可使用可塑型树脂(自由树脂)造模,其中茎的模型,包括如下制作步骤:
2.1.1将可塑型树脂放入温度在80℃以上的热水中;
2.1.2数秒后可塑型树脂变得柔软,再用筷子或其它工具把可塑型树脂从热水中取出;
2.1.3在可塑型树脂冷却前放到需要复制的植物器官上取型;上下两块可塑型树脂分别称A、B可塑型树脂,在其中间以铝箔纸隔开;
2.1.4使用冷水使可塑型树脂迅速硬化,沿铝箔纸将A、B可塑型树脂分开,取出植物器官,A、B可塑型树脂即为模具,备用。
2.2叶的模具:
2.2.1取同一株植物中具有差异的新鲜叶片直接作为模具,备用;
2.2.2取同一株植物中具有差异的新鲜叶片,参考2.1中步骤制作可塑型树脂为材料的模具,备用。
2.3花冠的模具:解剖后平铺,按1:1比例在光滑铜版纸(或为易于绘制、剪裁的材料)上,绘出平面图,并沿绘制线剪下,作为模具,备用。
3药用植物各器官仿真标本的制作方法
3.1材料:树脂土、超轻土、白胶、亮光漆、亚光漆、液体石蜡、铁丝或铜丝、丙烯颜料、油土。
3.2方法制作时按花、果实及种子、叶、茎、的顺序依次制作,便于后期各器官的组合。
3.2.1花的制作方法
3.2.1.1根据1.2中所得花的形态与类型,按2.3所述方法制备基本模具;
3.2.1.2选择树脂土为原料,
3.2.1.3根据1.2中所得该器官颜色相同的标准样版、所需颜料的标号及配比,对树脂土进行调色,树脂土的调色是用丙烯颜料直接挤在树脂土上,反复揉捏即可;超轻土利用不同色彩超轻土进行融合调色;
3.2.1.4将调好颜色的树脂土或超轻土,利用基本模具或塑型,制作与所选药用植物1:1的各仿真器官(花冠、退化雄蕊、子房、柱头、花梗);
3.2.1.5各器官间干燥前以树脂土身粘性相连接,如干燥后用白胶粘接各部分,组成完整器官花;如有渐变色的器官,可用丙烯颜料补色;室温下晾干,备用。
3.2.2果实及种子的制作方法
3.2.2.1根据1.2中所得果实及种子的形态与类型,按2.1所述方法制备基本模具;
3.2.2.2根据1.2中所得该器官颜色相同的标准样版、所需颜料的标号及配比,对树脂土进行调色,用丙烯颜料直接挤在树脂土上,反复揉捏即可;
3.2.2.3将调好颜色的树脂土,利用基本模具或塑型,制作与所选药用植物1:1的各仿真器官;如果药用器官为种子或果实的药用植物,可选取经过鉴定的中药材标本,在制作过程中可与仿真标本相结合;
3.2.2.4各器官间干燥前以树脂土本身粘性相连接,如干燥后用白胶粘接各部分,组成完整器官果实及种子;如有渐变色的器官,可用丙烯颜料补色;室温下晾干,备用。
3.2.3叶的制作方法
3.2.3.1根据1.2中所得叶的形态与类型,按2.2所述方法制备基本模具;
3.2.3.2根据1.2中所得该器官颜色相同的标准样版、所需颜料的标号及配比,对树脂土进行调色,树脂土的调色是用丙烯颜料直接挤在树脂土上,反复揉捏即可;
3.2.3.3将调好颜色的树脂土,利用2.2中两种基本模具,制作与所选药用植物1:1的各仿真器官;
3.2.3.5各器官间干燥前以树脂土本身粘性相连接,如干燥后用白胶粘接各部分,组成完整器官叶;如有渐变色的器官,可用丙烯颜料补色;室温下晾干,备用。
3.2.4茎的制作方法
3.2.4.1根据1.2中所得茎的形态与类型,按2.2所述方法制备基本模具;
3.2.4.2根据1.2中所得该器官颜色相同的标准样版、所需颜料的标号及配比,对树脂土进行调色,树脂土的调色是用丙烯颜料直接挤在树脂土上,反复揉捏即可;
3.2.4.3利用基本模具或塑型,制作与所选药用植物1:1的各仿真器官;
3.2.4.5如有渐变色的器官,可用丙烯颜料补色;根据茎的大小,在室温下晾10-12小时,至完全干燥前,备用,
4药用植物器官间的组合方法
4.1通常花与茎,叶,均以铁丝或铜丝在茎至完全干燥前,根据药用植物的叶序、花序进行连接,晾干;
4.2修饰各连接器官,淡化接痕,根据药用植物形态特征,喷上亮光漆或亚光漆,晾干。置于标本载体中保存。

Claims (2)

1.一种药用植物高仿真标本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包括药用植物的解析、基本模具的制作、药用植物各器官仿真标本的制作及各器官间的组合,其中:
(一)药用植物的解析
(1)鉴定:通过形态观察、核对文献、核对标本和观察植物生长过程,确定所需药用植物;
(2)取经鉴定后的药用植物,分别对其器官进行解析,得出该药用植物的根的形态和类型、茎的形态和类型、叶及叶序的形态和类型、花及花序的形态及类型,以及果实种子的形态与类型;
(3)测量各器官的尺寸范围,并绘制结构简图;解剖后,绘制1:1比例的解剖图;
(4)以不同器官本身为背景板,调和出与该项器官颜色相同的标准样版、及所需颜料的标号及配比,备用;
(二)基本模具的制作
根据药用植物各器官的形态和类型不同,包括如下步骤:
(1)直径小于5mm的根、茎、果实和花采用直接塑型;直径大于5mm的根、茎、果实和花采用直接塑型或使用可塑型树脂造模,包括如下步骤:
1.1将可塑型树脂放入温度在80℃以上的热水中;
1.2可塑型树脂变得柔软后,把可塑型树脂从热水中取出;
1.3在可塑型树脂冷却前放到需要复制的植物器官上取型,上下两块可塑型树脂的中间以铝箔纸隔开;
1.4使用冷水使可塑型树脂迅速硬化,沿铝箔纸将上下两块可塑型树脂分开,取出植物器官,上下两块可塑型树脂即为模具,备用;
(2)对于药用植物中平展或解剖后平展并带有凸起纹理的器官,由于部分同一种或同一株的药用植物存在不同叶形及不同的叶序,即使其叶形相同,新生叶与老叶的大小也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在造模时应考虑叶形、叶序和叶片大小,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2.1取同一株植物中具有差异的新鲜叶片直接作为模具,备用;
2.2取同一株植物中具有差异的新鲜叶片,参考步骤(二)之(1)制作可塑型树脂为材料的模具,备用;
(3)对于药用植物中解剖后展开较薄且不具有凸起纹理的器官,包括苞片、外层鳞叶、花萼和花冠,解剖后平铺,按1:1的比例在光滑铜版纸上绘出平面图,并沿绘制线剪下,做为模具,备用;
(三)药用植物各器官仿真标本的制作:
该步骤中使用的材料包括树脂土、超轻土、白胶、亮光漆、亚光漆、液体石蜡、支撑骨架、丙烯颜料和油土;按花、果实及种子、叶、茎和根的顺序依次制作,便于后期各器官间的组合;对于药用植物中含水量低可长久保存的器官,包括种子、花粉、干枯的叶、干枯的花、冠毛和干果,与其它仿真器官同时应用于标本制作中,增强其仿真度,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花的制作
1.1根据步骤(一)之(2)中所得花的形态与类型,按步骤(二)之(3)制备基本模具;
1.2根据花梗、花托、花萼、花冠、子房、花柱、花丝、花药的质地选择超轻土或树脂土:质轻、无透明或半透明的器官选用超轻土;质实、透明或透明的器官选用树脂土;
1.3根据步骤(一)之(2)中所得该器官颜色相同的标准样版、所需颜料的标号及配比,对树脂土与超轻土进行调色,树脂土的调色是用丙烯颜料直接挤在树脂土上,反复揉捏;超轻土利用不同色彩超轻土进行融合调色;
1.4将调好颜色的树脂土或超轻土,利用基本模具或塑型,制作与所选药用植物1:1的各仿真器官;如有原植物的花粉、干枯的花冠在制作过程中与仿真标本相结合;
1.5各器官间干燥前以树脂土或超轻土本身粘性相连接,干燥后用白胶粘接各部分,组成完整器官花;如有渐变色的器官,可用丙烯颜料补色;室温下晾干,备用;
(2)果实及种子的制作
2.1根据步骤(一)之(2)中所得果实及种子的形态与类型,按步骤(二)之(1)制备基本模具;
2.2根据步骤(一)之(2)中所得该器官颜色相同的标准样版、所需颜料的标号及配比,对树脂土进行调色,用丙烯颜料直接挤在树脂土上,反复揉捏即可;
2.3将调好颜色的树脂土,利用基本模具或塑型,制作与所选药用植物1:1的各仿真器官;如果药用器官为种子或果实的药用植物,选取经过鉴定的中药材标本,在制作过程中与仿真标本相结合;
2.4各器官间干燥前以树脂土本身粘性相连接;干燥后用白胶粘接各部分,组成完整器官果实及种子;如有渐变色的器官,用丙烯颜料补色;室温下晾干,备用;
(3)叶的制作
3.1根据步骤(一)之(2)中所得叶的形态与类型,按步骤(二)之(2)制备基本模具;
3.2根据步骤(一)之(2)中所得该器官颜色相同的标准样版、所需颜料的标号及配比,对树脂土进行调色,树脂土的调色是用丙烯颜料直接挤在树脂土上,反复揉捏即可;因叶存在不同的变态类型,其中膜质苞片和膜质鳞叶,采用白胶为材料;
3.3将调好颜色的树脂土,利用步骤(二)之(2)中两种基本模具,制作与所选药用植物1:1的各仿真器官;膜质苞片和膜质鳞叶的制作方法是将白胶均匀涂抹到干燥润滑的基本模具上,反复3-5次,室温晾干后,按1:1比例制作其仿真器官;如有在自然条件下干枯的叶片,在制作过程中可与仿真标本相结合;
3.5各器官间干燥前以树脂土本身粘性相连接,干燥后用白胶粘接各器官,组成完整器官叶;如有渐变色的器官,用丙烯颜料补色;室温下晾干,备用;
(4)茎的制作
4.1根据步骤(一)之(2)中所得茎的形态与类型,按步骤(二)之(2)制备基本模具;
4.2根据步骤(一)之(2)中所得该器官颜色相同的标准样版、所需颜料的标号及配比,对树脂土进行调色,树脂土的调色是用丙烯颜料直接挤在树脂土上,反复揉捏即可;
4.3以不同型号的支撑骨架作为茎的内胆,在支撑骨架上包裹一层超轻土,最后是调好颜色的树脂土,且支撑骨架在与根的连接端长度超过树脂土5cm;利用基本模具或塑型,制作与所选药用植物1:1的各仿真器官;
4.5如有渐变色的器官,可用丙烯颜料补色;根据茎的大小,在室温下晾10-12小时,完全干燥前,备用;
(5)根的制作
5.1根据步骤(一)之(2)中所得根的形态与类型,按步骤(二)之(2)制备基本模具;
5.2主根及侧根以树脂土为原料,纤维根与不定根以超轻土为原料,利用基本模具或塑型,制作与所选药用植物1:1的各仿真器官;
5.3根据该项器官颜色相同的标准样版、所需颜料的标号及配比,用丙烯颜料进行上色;根据根的大小,在室温下晾10-24小时,至完全干燥前备用。
(四)药用植物器官间的组合:
(1)花与茎、果实与茎、叶与茎均以支撑骨架,在茎至完全干燥前,根据药用植物的叶序、花序进行连接,晾干;
(2)茎与主根的连接时,根据主根的大小修整茎上5cm的支撑骨架,在根至完全干燥前相连接;鳞茎与不定根之间以白胶嵌合,晾干;
(3)修饰各连接器官,淡化接痕,根据药用植物形态特征,喷上亮光漆或亚光漆,晾干,置于标本载体中保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用植物高仿真标本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支撑骨架为铁丝或铜丝。
CN201210251958.9A 2012-07-20 2012-07-20 药用植物高仿真标本的制作方法 Active CN1035783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51958.9A CN103578339B (zh) 2012-07-20 2012-07-20 药用植物高仿真标本的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51958.9A CN103578339B (zh) 2012-07-20 2012-07-20 药用植物高仿真标本的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78339A true CN103578339A (zh) 2014-02-12
CN103578339B CN103578339B (zh) 2015-10-28

Family

ID=500500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51958.9A Active CN103578339B (zh) 2012-07-20 2012-07-20 药用植物高仿真标本的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78339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642330C1 (ru) * 2017-01-30 2018-01-24 Инна Игоревна Иванова Гербарий
RU2656570C1 (ru) * 2017-01-30 2018-06-05 Инна Игоревна Иванова Гербарий
CN108902134A (zh) * 2018-07-04 2018-11-30 武夏夏 一种药用植物环氧树脂永久标本的制作方法
CN111816045A (zh) * 2020-07-31 2020-10-23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一种药用植物高仿真标本的制作方法
CN112205395A (zh) * 2020-12-03 2021-01-12 辽东学院 一种果实类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98122U (zh) * 2009-07-30 2010-06-02 上海中医药大学 实用中药示教标本
CN102314791A (zh) * 2010-07-01 2012-01-11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药材解析标本的制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98122U (zh) * 2009-07-30 2010-06-02 上海中医药大学 实用中药示教标本
CN102314791A (zh) * 2010-07-01 2012-01-11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药材解析标本的制作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咏松: "将仿真植物标本植入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的探讨",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vol. 12, no. 2, 30 June 2010 (2010-06-30), pages 26 *
李俊松,邓洪 等: "实用中药示教标本的制作", 《江苏中医药》, vol. 42, no. 8, 31 August 2010 (2010-08-31), pages 64 - 65 *
肖方: "《野生动植物标本制作》", 31 December 1999, article "模型技术与铸型标本", pages: 394-409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642330C1 (ru) * 2017-01-30 2018-01-24 Инна Игоревна Иванова Гербарий
RU2656570C1 (ru) * 2017-01-30 2018-06-05 Инна Игоревна Иванова Гербарий
CN108902134A (zh) * 2018-07-04 2018-11-30 武夏夏 一种药用植物环氧树脂永久标本的制作方法
CN111816045A (zh) * 2020-07-31 2020-10-23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一种药用植物高仿真标本的制作方法
CN112205395A (zh) * 2020-12-03 2021-01-12 辽东学院 一种果实类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78339B (zh) 2015-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u Food plants of China
Grant Natural history of the phlox family: systematic botany
Jain Ethnobotany
CN103578339B (zh) 药用植物高仿真标本的制作方法
Day Crocuses in context: a diachronic survey of the crocus motif in the Aegean Bronze Age
Byl The essence and use of perfume in ancient Egypt
Baillon et al. The Natural History of Plants: Vol. 1
Clarke et al. Name that flower: the identification of flowering plants
Sharma et al. Ethnobotanical uses of medicinal plants: A review
Wunnenberg et al. Strengthening structures in the petiole–lamina junction of peltate leaves
de Almeida et al. Pericarp development in fruit of epiphytic cacti: implications for fruit classification and macro-morphology in the Cactaceae
Jiménez et al. A taxonomic revision of genus Phloeophila (Orchidaceae, Pleurothallidinae) in Ecuador
Garay et al. Schedulae Orchidum
Deroin et al. A new Toussaintia (Annonaceae) from Tanzania
Humphrey Botanical art with scientific illustration
Small 52. Saffron (Crocus sativus)–the eco-friendly spice
Egmond et al. The garden of nature: visualizing botanical research 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Europe in the 16th Century
Harshitha et al. Pharmacognostical and preliminary phytochemical investigations on different parts of Bulbophyllum neilgherrense Wight.-An orchid used in folk medicine
Rabei et al. Conventional keys for Convolvulaceae in the flora of Egypt
Arab et al. The morphological and anatomical studies of inflorescence, flower, embryo and fruit development in Maclura pomifera (Moraceae)
Özdemir et al. Morphology and anatomy of three subsp. of Crocus speciosus Bieb
Lowry et al. Myodocarpaceae: Myodocarpaceae Doweld, Tent. Syst. Pl. Vasc. lii (2001).
Giacomin et al. A new heterandrous species of Solanum section Gonatotrichum Bitter (Solanaceae) from Bahia, Brazil
Minareci et al. Anatomical investigation of four taxa of Scutellaria albida L.(Lamiaceae)
Wijayanti et al. Exploration of the Diversity of Trees and Its Implementation in the Plant Morphology Cours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