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61170B - 信息传输方法和终端 - Google Patents

信息传输方法和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61170B
CN103561170B CN201310530308.2A CN201310530308A CN103561170B CN 103561170 B CN103561170 B CN 103561170B CN 201310530308 A CN201310530308 A CN 201310530308A CN 103561170 B CN103561170 B CN 1035611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person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area
communications fun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3030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61170A (zh
Inventor
易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izu Technology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izu Technology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izu Technology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53030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611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611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611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611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611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和终端。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用户传输信息的传输指令;根据所述传输指令,显示具有通信传输功能的应用的联系人;接收用户对所述联系人的选择指令;根据所述选择指令,利用所述通信传输功能将所述信息传输至所述联系人。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更加灵活的传输信息,提高信息的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信息传输方法和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输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和终端。
背景技术
在传统技术中,终端尤其是手机等移动终端,可以通过蓝牙(Bluetooth,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无线保真(WIFI,WirelessFidelity)等技术向其它终端发送便签等信息。由于,当前短距离连接方式比较复杂,因此传统技术中建立终端间的连接比较耗时,处理过程比较繁琐。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和终端,能够更加灵活的传输信息,提高信息的传输效率。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传输信息的传输指令;
根据所述传输指令,显示具有通信传输功能的应用的联系人;
接收用户对所述联系人的选择指令;
根据所述选择指令,利用所述通信传输功能将所述信息传输至所述联系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收用户传输信息的传输指令的步骤,包括:
接收用户对所述信息的移动指令;
根据所述移动指令,检测所述信息是否被移动到预置的第一区域内;
若检测结果为是,则开启与所述第一区域关联的具有通信传输功能的应用,以通过所述应用传输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收用户对所述联系人的选择指令的步骤,包括:
判断是否将所述信息移动到预置的记载了至少一个联系人的信息的第二区域;
若判断为是,则确定选择所述至少一个联系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收用户对所述联系人的选择指令的步骤,具体为:接收用户对至少一个联系人的选择指令;
则所述根据所述选择指令,利用所述通信传输功能将所述信息传输至所述联系人的步骤,具体为:根据所述选择指令,利用所述通信传输功能将所述信息传输至所述至少一个联系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息包括便签、图片、音频以及视频中的至少一种。
一种终端,包括:
传输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传输信息的传输指令;
联系人显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传输指令接收模块接收的传输指令,显示具有通信传输功能的应用的联系人;
联系人选择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对所述联系人显示模块显示的联系人的选择指令;
传输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联系人选择模块接收的选择指令,利用所述通信传输功能将所述信息传输至所述联系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输指令接收模块包括:
移动指令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对所述信息的移动指令;
第一区域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移动指令接收单元接收的移动指令,检测所述信息是否被移动到预置的第一区域内;
应用触发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区域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为是时,开启与所述第一区域关联的具有通信传输功能的应用,以通过所述应用传输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联系人选择模块包括:
第二区域检测单元,用于判断是否将所述信息移动到预置的记载了至少一个联系人的信息的第二区域;
联系人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区域检测单元判断为是时,确定选择所述至少一个联系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联系人选择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对至少一个联系人的选择指令;
所述传输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选择指令,利用所述通信传输功能将所述信息传输至所述至少一个联系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息包括便签、图片、音频以及视频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信息传输方法和终端,接收用户传输信息的传输指令,再根据传输指令显示具有通信传输功能的应用的联系人,在接收用户对联系人的选择指令后,通过应用的通信传输功能将信息传输给所选择的联系人,相比于传统技术中的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省去了繁琐的建立连接过程,由此提高了终端传输信息的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的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的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A至图3D为一个实施例中的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一终端的部分操作界面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的信息传输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的传输指令接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的联系人选择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见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该方法适用于终端尤其是移动终端向另一终端传输信息。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其流程包括:
步骤102,接收用户传输信息的传输指令。
本实施例中,所传输的信息至少为一条,所传输的信息可以是便签、图片、音频以及视频中的至少一种。例如用户可以在显示界面(例如可以是相册、音频文件管理界面等)浏览并选择所要传输的信息,再通过长按、双击、划选等方式所选择的信息从而切换到具有通信传输功能的应用的管理界面,再通过点击确定传输信息的应用。选定了所要传输的信息以及确定了传输该信息的应用,相应的,终端就接收到通过该应用传输信息的传输指令。所确定的应用可以是电话应用、邮件应用以及微信/QQ等社交媒体应用等,具有通信传输功能。例如,当确定的应用是电话应用时,所对应的通信传输方式为利用短信或彩信进行传输;当确定的应用是邮件应用时,所对应的通信传输方式为利用邮件进行传输。
步骤104,根据传输指令,显示具有通信传输功能的应用的联系人。
终端接收到通过应用传输信息的传输指令后,终端界面所显示的内容切换到应用的联系人界面。例如,当步骤102中确定的应用为电话应用时,所显示的联系人界面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是最近通话的联系人,也可以是包括全部联系人的界面,联系人显示的顺序可以按照通话时间来排列,也可以按照通话次数、通话时长等来排列。当步骤102中所确定的应用是社交媒体应用,终端中预存有用户对应的登录信息,或者需要用户输入应用的登录信息,通过该登录信息启动社交媒体应用,当社交媒体应用打开后,显示其中对应的联系人,联系人可以以分组的形式显示。
步骤106,接收用户对联系人的选择指令。
终端界面切换到联系人界面后,接收用户对联系人的选择指令,本实施例中,终端可以接收用户对至少一个联系人的选择指令。用户选择联系人的方式可以是利用手指或触控笔双击具体联系人、长按具体联系人、点击复选框选择、框选等。
步骤108,根据选择指令,利用通信传输功能将信息传输至联系人。
其中,若步骤106具体为:接收用户对至少一个联系人的选择指令;则步骤108具体为:根据选择指令,利用通信传输功能将所述信息传输至上述至少一个联系人。
终端接收到用户选择的联系人后,通过应用的通信传输功能将信息传输给所选择的联系人,例如步骤102中确定的应用为电话应用时,在本步骤具体为根据选择指令,利用电话应用中短信或彩信的通信传输功能,即可以通过彩信将用户选择传输的便签传输给用户选择的至少一个联系人,终端界面相应显示出彩信的传输过程以及传输结果。
上述信息传输方法,接收用户传输信息的传输指令,再根据传输指令显示应用的联系人,在接收用户对联系人的选择指令后,通过应用的通信传输功能将信息传输给所选择的联系人,相比于传统技术中的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省去了繁琐的建立连接过程,由此提高了终端传输信息的便捷性和处理效率。
参见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其流程包括:
步骤202,接收用户对信息的移动指令。
在本实施例中,在具有通信传输功能的应用未开启前,用户首先在终端的显示界面浏览并选定所要传输的信息。显示界面可以是便签文件、图片文件以及音频文件等的界面,还可以是便签应用中显示的便签列表界面、图库应用中显示的图片列表界面和音乐应用中显示的音乐列表界面等。用户选定所要传输的信息的方式包括长按、框选等。选定信息之后,可以移动选定的信息。例如参见图3A,用户所要传输的信息为便签,终端界面显示已编辑好的便签,用户通过长按便签302,选定便签302作为所要传输的便签,其中长按可以是按住便签302对应的图标2至3秒。
步骤204,根据步骤202中接收的移动指令,检测信息是否被移动到预置的第一区域内。
通过判断用户是否将信息移动到预置的第一区域,如果是,则执行步骤206,开启应用,以通过该应用传输信息,终端即接收到通过应用传输信息的第一指令,其中第一区域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是终端界面上的该应用图标对应的识别区域。如图3B所示,用户往便签应用的显示界面的边缘移动便签302,终端的显示界面切换到终端的桌面。参见图3C,用户继续将便签302移动到电话应用的识别区域304。当终端判断便签302位于电话应用的识别区域304,则开启电话应用,以通过电话应用传输便签302。
步骤206,若检测结果为是,则开启与第一区域关联的具有通信传输功能的应用,以通过应用传输信息。
确定了所要传输的信息以及传输信息的应用,终端即接收到用户传输信息的传输指令。即步骤202、204和206总体上是“接收用户传输信息的传输指令”的步骤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
步骤208,根据传输指令,显示具有通信传输功能的应用的联系人。
本实施例中,终端接收到通过应用传输信息的传输指令后,终端界面所显示的内容切换到应用的联系人界面。例如,当步骤204中确定的应用为电话应用时,所显示的联系人界面可以但不限于是最近通话的联系人,也可以是包括全部联系人的界面,联系人显示的顺序可以按照通话时间来排列,也可以按照通话次数、通话时长等来排列。当步骤204中所确定的应用是社交媒体应用,终端中预存有用户对应的登录信息,当社交媒体应用打开后,显示其中对应的分组联系人等。
步骤210,判断信息是否被移动到预置的记载了至少一个联系人的信息的第二区域。
终端界面切换到联系人界面后,接收用户对联系人的选择指令,通过判断用户是否将信息移动到预置的记载了至少一个联系人信息的第二区域,若判断为是,则执行步骤212,确定选择这至少一个联系人,其中第二区域可以但不限于是记载有联系人信息的识别区域。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3D,界面切换到“最近通话”的联系人界面,用户继续移动便签302,当终端判断便签302位于联系人“陈自力”的识别区域306,就相应确定了信息所要传输给联系人“陈自力”。在其它的实施例中,联系人界面还可以以分组的形式显示至少一个联系人,当用户将信息移动到这至少一个联系人的识别区域时,就一次选定了这至少一个联系人。
步骤212,若判断为是,则确定选择至少一个联系人。
步骤214,根据选择指令,利用通信传输功能将信息传输至联系人。
终端通过应用将信息传输给用户所选择的联系人。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选定所要传输的信息进行移动,当终端判定信息位于应用的识别区域,就相应选择该应用;当信息位于联系人的识别区域,就相应选择信息所要传输的联系人,其处理过程进一步降低了复杂度,不需要多次点选、长按等操作,提高了信息传输的处理效率。
参见图4,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上述信息传输方法的终端。本实施例中,所传输的信息至少为一条,所传输的信息可以是便签、图片、音频以及视频中的至少一种。该终端包括:
传输指令接收模块402,用于接收用户传输信息的传输指令。
联系人显示模块404,用于根据传输指令接收模块402接收的传输指令,显示具有通信传输功能的应用的联系人。其中,应用可以是电话应用、邮件应用以及微信/QQ等社交媒体应用等,这些应用都具有通信传输功能,本身记载着与通信传输功能相对应的联系人。例如,当确定的应用是电话应用时,所对应的通信传输方式为利用短信或彩信进行传输;当确定的应用是邮件应用时,所对应的通信传输方式为利用邮件进行传输。以电话应用为例,联系人显示模块404显示的联系人界面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是最近通话的联系人,也可以是包括全部联系人的界面,联系人显示的顺序可以按照通话时间来排列,也可以按照通话次数、通话时长等来排列。
联系人选择模块406,用于接收用户对联系人显示模块404显示的联系人的选择指令。
传输模块408,用于根据联系人选择模块406接收的选择指令,利用通信传输功能将信息传输至联系人。以电话应用为例,传输模块408根据联系人选择模块406接收的选择指令,利用电话应用中短信或彩信的通信传输功能,即可以通过彩信将用户选择传输的便签传输给用户选择的联系人,终端界面相应显示出彩信的传输过程以及传输结果。
具体地,首先传输指令接收模块402接收用户传输信息的传输指令;然后联系人显示模块404根据传输指令接收模块402接收的传输指令,显示具有通信传输功能的应用的联系人;紧接着联系人选择模块406接收用户对联系人显示模块404显示的联系人的选择指令;最终传输模块408根据联系人选择模块406接收的选择指令,利用应用的通信传输功能将信息传输至联系人。
本方案提出的终端,相比于传统技术中使用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的终端,省去了繁琐的建立连接过程,由此提高了终端传输信息的便捷性和处理效率。
参见图5和图6,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也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也包括了传输指令接收模块402、联系人显示模块404、联系人选择模块406以及传输模块408(图中未示出)。
其中,参见图5,传输指令接收模块402包括:
移动指令接收单元4022,用于接收用户对信息的移动指令;在本实施例中,在具有通信传输功能的应用未开启前,移动指令接收单元4022接收用户对信息的移动指令。显示界面可以是便签文件、图片文件以及音频文件等的界面,还可以是便签应用中显示的便签列表界面、图库应用中显示的图片列表界面和音乐应用中显示的音乐列表界面等。如图3A所示,若要传输的信息为便签,显示界面是便签应用中显示的便签列表界面,当移动指令接收单元4022接收到移动指令时便签302被用户选定即可以进行移动,或者无需选定可以直接进行移动。
第一区域检测单元4024,用于根据移动指令接收单元4022接收的移动指令,检测信息是否被移动到预置的第一区域内;其中第一区域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是显示界面上的该应用图标对应的识别区域。如图3B所示,用户往便签应用的显示界面的边缘移动便签302,终端的显示界面切换到终端的桌面。如图3C所示,用户继续将便签302移动到电话应用的识别区域304。第一区域检测单元4024则会检测信息是否被移动到识别区域304内。
应用触发单元4026,用于当第一区域检测单元4024的检测结果为是时,开启与第一区域关联的具有通信传输功能的应用,以通过应用传输信息。如图3C所示,当第一区域检测单元4024检测到便签302被移动到电话应用的识别区域304,则开启电话应用,以通过电话应用传输便签302。
参见图6,第二接收模块406包括:
第二区域检测单元4062,用于判断是否将信息移动到预置的记载了至少一个联系人的信息的第二区域。如图3D所示,显示界面切换到“最近通话”的联系人界面,用户继续移动便签302,第二区域检测单元4062则会判断信息是否被移动到预置的记载了至少一个联系人的信息的第二区域。
联系人确定单元4064,用于当第二区域检测单元4062判断为是时,确定选择至少一个联系人。如图3D所示,当第二区域检测单元4062判断便签302位于联系人“陈自力”的识别区域306,联系人确定单元4064就相应确定了信息所要传输给联系人“陈自力”。在其它的实施例中,联系人界面还可以以分组的形式显示两个或更多的联系人,当用户将信息移动到这两个或更多的联系人的识别区域时,就一次选定了这多个联系人。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接收模块406可以具体用于接收对至少一个联系人选择的第二指令,则传输模块408相应根据第二指令,通过应用将信息传输到所选择的至少一个联系人。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AccessMemory,RAM)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6)

1.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传输信息的传输指令,包括:接收用户对所述信息的移动指令;根据所述移动指令,检测所述信息是否被移动到预置的第一区域内,所述第一区域包括应用图标对应的识别区域;若检测结果为是,则开启与所述第一区域关联的具有通信传输功能的应用,以通过所述应用传输信息;
根据所述传输指令,显示具有通信传输功能的应用的联系人;
接收用户对所述联系人的选择指令,具体包括:判断是否将所述信息移动到预置的记载了至少一个联系人的信息的第二区域;若判断为是,则确定选择所述至少一个联系人;
根据所述选择指令,利用所述通信传输功能将所述信息传输至所述联系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用户对所述联系人的选择指令的步骤,具体为:接收用户对至少一个联系人的选择指令;
则所述根据所述选择指令,利用所述通信传输功能将所述信息传输至所述联系人的步骤,具体为:根据所述选择指令,利用所述通信传输功能将所述信息传输至所述至少一个联系人。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包括便签、图片、音频以及视频中的至少一种。
4.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
传输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传输信息的传输指令,包括:移动指令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对所述信息的移动指令;第一区域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移动指令接收单元接收的移动指令,检测所述信息是否被移动到预置的第一区域内,所述第一区域包括应用图标对应的识别区域;应用触发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区域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为是时,开启与所述第一区域关联的具有通信传输功能的应用,以通过所述应用传输信息;
联系人显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传输指令接收模块接收的传输指令,显示具有通信传输功能的应用的联系人;
联系人选择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对所述联系人显示模块显示的联系人的选择指令,所述联系人选择模块包括:第二区域检测单元,用于判断是否将所述信息移动到预置的记载了至少一个联系人的信息的第二区域;联系人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区域检测单元判断为是时,确定选择所述至少一个联系人;
传输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联系人选择模块接收的选择指令,利用所述通信传输功能将所述信息传输至所述联系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系人选择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对至少一个联系人的选择指令;
所述传输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选择指令,利用所述通信传输功能将所述信息传输至所述至少一个联系人。
6.根据权利要求4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包括便签、图片、音频以及视频中的至少一种。
CN201310530308.2A 2013-10-30 2013-10-30 信息传输方法和终端 Active CN1035611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30308.2A CN103561170B (zh) 2013-10-30 2013-10-30 信息传输方法和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30308.2A CN103561170B (zh) 2013-10-30 2013-10-30 信息传输方法和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61170A CN103561170A (zh) 2014-02-05
CN103561170B true CN103561170B (zh) 2016-06-15

Family

ID=50015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30308.2A Active CN103561170B (zh) 2013-10-30 2013-10-30 信息传输方法和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611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03846A (zh) * 2016-12-19 2017-04-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传输文件的方法和智能手机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43666A (zh) * 2010-10-27 2011-05-0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协同的操作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2833185A (zh) * 2012-08-22 2012-12-19 青岛飞鸽软件有限公司 拖拽文字即时通讯工具及方法
CN103294559A (zh) * 2012-02-28 2013-09-1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应用交互方法和系统
CN103428356A (zh) * 2012-05-25 2013-12-04 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43666A (zh) * 2010-10-27 2011-05-0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协同的操作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3294559A (zh) * 2012-02-28 2013-09-1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应用交互方法和系统
CN103428356A (zh) * 2012-05-25 2013-12-04 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2833185A (zh) * 2012-08-22 2012-12-19 青岛飞鸽软件有限公司 拖拽文字即时通讯工具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61170A (zh) 2014-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13739B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KR102441850B1 (ko) 서비스 처리 방법 및 이동 통신 단말
CN107885448B (zh) 应用触摸操作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US10455492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WO2015043403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terminal for obtaining video data
CN114565070B (zh) 一种标签绑定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3440095A (zh) 文件发送方法及终端
WO2018049970A1 (zh) 热点网络切换方法及终端
CN112764891B (zh) 电子终端及控制应用的方法
CN105824509A (zh) 图标整理方法及装置
CN110140366B (zh) 一种长短信发送方法及终端
CN111447598B (zh) 一种交互方法和显示设备
WO2018049968A1 (zh) 热点建立方法及终端
CN103561170B (zh) 信息传输方法和终端
US992402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executing application
CN108811177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终端
CN108170360B (zh) 一种手势功能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5469949A (zh) 信息显示方法、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23015774A1 (zh) 切换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4647623A (zh) 文件夹处理方法、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008877B (zh) 一种tab的移动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6095738B (zh) 信号显示方法、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984068B (zh) 一种字符复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3448467A (zh) 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5904587A (zh) 分屏显示方法、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9000 Zhu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ast Meizu technology building,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Meizu Technology (China) Co.,Ltd.

Address before: 519000 Zhuhai hi tech Zo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ast Meizu Technology Building

Applicant before: MEIZU TECHNOLOGY Co.,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ZHUHAI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TO: MEIZU TECHNOLOGY (CHINA)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9085 Guangdong Zhu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astal Meizu Technology Building

Patentee after: MEIZU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9000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astal Meiz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Zhuhai,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Meizu Technology (China)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