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59116A - 一种时间提醒的方法和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时间提醒的方法和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59116A
CN103559116A CN201310529976.3A CN201310529976A CN103559116A CN 103559116 A CN103559116 A CN 103559116A CN 201310529976 A CN201310529976 A CN 201310529976A CN 103559116 A CN103559116 A CN 1035591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us information
threshold value
terminal
use status
time thresh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2997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发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nli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nli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nli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nli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52997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59116A/zh
Publication of CN1035591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591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时间提醒的方法,包括:在终端中的应用软件开始处于使用状态时开始累计使用时间;获取当前终端自身的使用状态信息;根据所述使用状态信息,获取允许操作时间阈值;若所述使用时间达到或超出所述允许操作时间阈值,发出时间提醒信息。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终端。采用本发明,可以实现根据终端的使用状态向用户发出对应的时间提醒,避免用户过度使用终端,控制用户使用时间在健康、合理的范围内。

Description

一种时间提醒的方法和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时间提醒的方法和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与电子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智能终端已经成为被用户广泛使用的娱乐工具,用户使用这类智能终端的时间也越来越长。随之而来的是长时间的娱乐导致身体的不适和疾病,例如:颈椎病、眼疲劳、近视以及头痛。
目前,随着健康知识的普及,已总结出一些健康使用智能终端的注意事项,如控制使用智能终端的时间。但是,实际上用户在使用智能终端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忘记控制使用智能终端的时间,没有得到时间提醒,例如:玩游戏的时候,容易忘记玩耍的时间;并且,使用智能终端的环境与用户身体状况等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也没被作为参考,例如:周围环境光线、智能终端运动状态以及神经衰弱用户。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时间提醒的方法和终端,可以实现根据终端的使用状态向用户发出对应的时间提醒,控制用户使用终端的时间在健康、合理的范围内。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时间提醒的方法,包括:
在终端开始处于使用状态时开始累计使用时间;
获取当前终端自身的使用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使用状态信息,获取允许操作时间阈值;
若所述使用时间达到或超出所述允许操作时间阈值,发出时间提醒信息。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
使用时间累计模块,用于在终端开始处于使用状态时开始累计使用时间;
状态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终端自身的使用状态信息;
阈值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使用状态信息,获取允许操作时间阈值;
时间提醒模块,用于若所述使用时间达到或超出所述允许操作时间阈值,发出时间提醒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采用分析终端当前使用状态从而获取允许操作时间阈值的方法,可实现根据允许操作时间阈值向用户发出时间提醒的功能,控制用户使用终端的时间在健康、合理的范围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间提醒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时间提醒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间阈值获取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间提醒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终端,包括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以及音视频播放器等智能电子产品。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时间提醒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时间提醒的方法的流程可以包括:
S110,在终端开始处于使用状态时开始累计使用时间。
所述终端在本实施例可以是智能移动终端。具体的,在智能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开始处于使用状态时,智能移动终端立即从零开始累计使用时间,只有在智能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处于非使用状态时,智能移动终端才停止累计使用时间。例如:用户开启智能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时,智能移动终端立即开始从零计时,若用户又关闭了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智能移动终端停止计时,当用户再次打开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时,智能移动终端清空之前的计时,仍然从零开始计时。
S120,获取当前终端自身的使用状态信息。
所述使用状态信息包括周围环境光线状态、智能移动终端运动状态以及智能移动终端用户身份的其中一个或多个状态参数。具体的,在智能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开始处于使用状态的同时,智能移动终端立即获取当前自身的使用状态信息。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使用状态中的光线状态,可由智能移动终端的光线感应器进行获取,得到的测量值对应的光线状态通过区间划分可以归为强光线、正常光线以及弱光线三类,可选的,用户可以通过设置更细地对光线状态进行归类;所述智能移动终端运动状态,可由智能移动终端的GPS定位系统(可选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进行获取,根据智能移动终端移动的速度可归为行车状态、行走状态以及静止状态三类,可选的,用户可以通过设置更细地对移动终端运动状态进行归类;所述智能移动终端用户身份,可由智能移动终端的前置摄像头获取,通过前置摄像头获取用户脸型的轮廓,从而判断出用户身份,其中用户身份由用户预先设置,例如:可设置普通用户、神经衰弱用户、白内障用户以及青少年用户等身份信息。
S130,根据使用状态信息,获取允许操作时间阈值。
所述允许操作时间阈值,即智能移动终端规定的一段用户合理的使用时间。其中,所述使用状态信息中各状态参数均对应一个极限使用时间,可由用户预设,也可由智能移动终端默认设置,可选的,默认设置如下:
在各状态参数中:①周围环境光线状态,可选的,归为强光线、正常光线以及弱光线三类,那么对应极限使用时间:强光线(50分钟)、正常光线(100分钟)、弱光线(50分钟);②智能移动终端运动状态,可选的,归为行车状态、行走状态以及静止状态三类,那么对应极限使用时间:行车状态(50分钟)、行走状态(20分钟)、静止状态(100分钟);③智能移动终端用户身份,可选的,归为普通用户、神经衰弱用户、白内障用户以及青少年用户,那么对应极限使用时间:普通用户(100分钟)、神经衰弱用户(20分钟)、白内障用户(30分钟)以及青少年用户(60分钟)。
具体的,智能移动终端根据使用状态信息各状态参数所对应的极限使用时间,获取允许操作时间阈值。进一步可选的,智能移动终端根据上述示例中极限使用时间,获取允许操作时间阈值的方式可以包括:
方式一:若智能移动终端的使用状态信息只有一个状态参数,那么直接以该状态参数中情况对应的极限使用时间作为允许操作时间阈值。例如,当前智能移动终端的使用状态信息仅为强光线状态,那么允许操作时间阈值为50分钟;
方式二:若智能移动终端的使用状态信息包含有多个状态参数,那么通过比较各个极限使用时间,选择最小的一个极限使用时间作为允许操作时间阈值。例如:当前智能移动终端处于弱光线状态、行车状态和白内障用户身份下,那么对应的极限使用时间分别为50分钟、50分钟、30分钟,则直接选择30分钟作为允许操作时间阈值。
优选的另一实施方式,智能移动终端还可以根据预设阈值计算系数,或根据预设阈值计算系数和使用状态信息中部分极限使用时间,获取所述允许操作时间阈值,这种方式下获取的允许操作时间阈值更为精确可靠。需要指出的是,所述预设阈值计算系数与使用状态信息中各所述状态参数对应。例如一可选的在使用状态信息中各状态参数中设置阈值计算系数方法:
①周围环境光线状态,可选的,归为强光线、正常光线以及弱光线三类,每类均对应一光线阈值计算系数,上述光线阈值计算系数可由用户预设,也可由智能移动终端默认设置。如:强光线(50%)、正常光线(100%)、弱光线(50%);
②智能移动终端运动状态,可选的,归为行车状态、行走状态以及静止状态三类,每类均对应一运动阈值计算系数,上述运动阈值计算系数可由用户预设,也可由智能移动终端默认设置。如:行车状态(50%)、行走状态(20%)、静止状态(100%);
③智能移动终端用户身份,可选的,归为普通用户、神经衰弱用户、白内障用户以及青少年用户,每类用户均对应一身份阈值计算系数,上述身份阈值计算系数可由用户预设,也可由智能移动终端默认设置。如:普通用户(100%)、神经衰弱用户(20%)、白内障用户(30%)以及青少年用户(60%)。
同理的,在上述各阈值计算系数的基础上,获取允许操作时间阈值的方式还可以包括:
方式一,若智能移动终端的使用状态信息只有一个状态参数,那么通过预设算法可以计算出允许操作时间阈值。上述预设算法可以是:允许操作时间阈值=标准使用时间*阈值计算系数,其中所述标准使用时间可由用户设置,也可根据当前状态参数对应类别选择正常光线、静止状态或普通用户身份三者其中一个的极限使用时间。例如,当前智能移动终端的使用状态信息仅为强光线状态,标准使用时间取正常光线的极限时间100分钟,那么允许操作时间阈值为50(=100*50%)分钟;
方式二,若智能移动终端的使用状态信息包含有多个状态参数,同样可以通过预设算法可以计算出允许操作时间阈值。上述预设算法可以是:允许操作时间阈值=标准使用时间*光线阈值计算系数*运动阈值计算系数*身份阈值计算系数,其中所述标准使用时间可由用户设置,也可取正常光线、静止状态和普通用户身份三者极限使用时间的最小值(例如上述示例中三者极限时间均为100分钟,那么最小值就为100分钟)。例如:当前智能移动终端处于弱光线状态、行车状态和普通用户身份下,假设标准使用时间为100分钟,那么允许操作时间阈值为25(=100*50%*50%*100%)分钟。
S140,若使用时间达到或超出允许操作时间阈值,发出时间提醒信息。
具体的,当累计的使用时间达到或超出允许操作时间阈值后,根据预设的提醒模式向用户发出时间提醒信息。需要指出的是,所述提醒模式包括弱提醒方式、正常提醒方式和强制提醒方式。可选的,上述弱提醒方式下,智能移动终端直接在显示界面弹出提示框,给出简单的时间提醒信息后,自动消失;上述正常提醒方式下,智能移动终端可以在显示界面弹出提示框给出时间提醒信息后,需要用户关闭提示框;上述强制提醒方式下,智能移动终端可以在显示界面弹出提示框给出健康提醒后,强制关闭应用程序或智能移动终端显示屏。
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一种时间提醒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可以包括:
S210,获取用户对终端的使用状态信息中各状态参数的阈值计算系数的设置。
所述终端在本实施例可以是智能移动终端,所述使用状态信息包括周围环境光线状态、智能移动终端运动状态以及智能移动终端用户身份的其中一个或多个状态参数,所述预设阈值计算系数与使用状态信息中各所述状态参数对应。具体的,用户对使用状态信息中周围环境光线状态、智能移动终端运动状态以及智能移动终端用户身份的其中一个或多个状态参数对应的阈值计算系数进行设置,智能移动终端获取这一设置。
S220,获取用户对时间提醒的提醒模式的设置。
所述提醒模式包括弱提醒方式、正常提醒方式和强制提醒方式。可选的,上述弱提醒方式下,智能移动终端直接在显示界面弹出提示框,给出简单的时间提醒信息后,自动消失;上述正常提醒方式下,智能移动终端可以在显示界面弹出提示框给出时间提醒信息后,需要用户关闭提示框;上述强制提醒方式下,智能移动终端可以在显示界面弹出提示框给出健康提醒后,强制关闭应用程序或智能移动终端显示屏。
S230,在终端开始处于使用状态时开始累计使用时间。
具体的,在智能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开始处于使用状态时,智能移动终端立即从零开始累计使用时间,只有在智能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处于非使用状态时,智能移动终端才停止累计使用时间。例如:用户开启智能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时,智能移动终端立即开始从零计时,若用户又关闭了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智能移动终端停止计时,当用户再次打开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时,智能移动终端清空之前的计时,仍然从零开始计时。
S240,获取当前终端自身的使用状态信息。
具体的,在智能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开始处于使用状态的同时,智能移动终端立即获取当前自身的使用状态信息。如以上内容描述的,所述使用状态信息包括周围环境光线状态、智能移动终端运动状态以及智能移动终端用户身份的其中一个或多个状态参数。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使用状态中的光线状态,可由智能移动终端的光线感应器进行获取,得到的测量值对应的光线状态通过区间划分可以归为强光线、正常光线以及弱光线三类,可选的,用户可以通过设置更细地对光线状态进行归类;所述智能移动终端运动状态,可由智能移动终端的GPS定位系统(可选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进行获取,根据智能移动终端移动的速度可归为行车状态、行走状态以及静止状态三类,可选的,用户可以通过设置更细地对移动终端运动状态进行归类;所述智能移动终端用户身份,可由智能移动终端的前置摄像头获取,通过前置摄像头获取用户脸型的轮廓,从而判断出用户身份,其中用户身份由用户预先设置,例如:可设置普通用户、神经衰弱用户、白内障用户以及青少年用户等身份信息。
S250,根据使用状态信息,获取允许操作时间阈值。
所述允许操作时间阈值,即智能移动终端规定的一段用户合理的使用时间。其中,所述使用状态信息中各状态参数均对应一个极限使用时间,可由用户预设,也可由智能移动终端默认设置,可选的,默认设置如下:
在各状态参数中:①周围环境光线状态,可选的,归为强光线、正常光线以及弱光线三类,那么对应极限使用时间:强光线(50分钟)、正常光线(100分钟)、弱光线(50分钟);②智能移动终端运动状态,可选的,归为行车状态、行走状态以及静止状态三类,那么对应极限使用时间:行车状态(50分钟)、行走状态(20分钟)、静止状态(100分钟);③智能移动终端用户身份,可选的,归为普通用户、神经衰弱用户、白内障用户以及青少年用户,那么对应极限使用时间:普通用户(100分钟)、神经衰弱用户(20分钟)、白内障用户(30分钟)以及青少年用户(60分钟)。
具体的,智能移动终端根据使用状态信息各状态参数所对应的极限使用时间,获取允许操作时间阈值。进一步可选的,智能移动终端根据上述示例中极限使用时间,获取允许操作时间阈值的方式可以包括:
方式一:若智能移动终端的使用状态信息只有一个状态参数,那么直接以该状态参数中情况对应的极限使用时间作为允许操作时间阈值。例如,当前智能移动终端的使用状态信息仅为强光线状态,那么允许操作时间阈值为50分钟;
方式二:若智能移动终端的使用状态信息包含有多个状态参数,那么通过比较各个极限使用时间,选择最小的一个极限使用时间作为允许操作时间阈值。例如:当前智能移动终端处于弱光线状态、行车状态和白内障用户身份下,那么对应的极限使用时间分别为50分钟、50分钟、30分钟,则直接选择30分钟作为允许操作时间阈值。
可选的一实施方式,智能移动终端还可以根据预设阈值计算系数或使用状态信息,获取所述允许操作时间阈值。需要指出的是,所述预设阈值计算系数与使用状态信息中各所述状态参数对应。例如一可选的在使用状态信息中各状态参数中设置阈值计算系数方法:
①周围环境光线状态,可选的,归为强光线、正常光线以及弱光线三类,每类均对应一光线阈值计算系数,上述光线阈值计算系数可由用户预设,也可由智能移动终端默认设置。如:强光线(50%)、正常光线(100%)、弱光线(50%);
②智能移动终端运动状态,可选的,归为行车状态、行走状态以及静止状态三类,每类均对应一运动阈值计算系数,上述运动阈值计算系数可由用户预设,也可由智能移动终端默认设置。如:行车状态(50%)、行走状态(20%)、静止状态(100%);
③智能移动终端用户身份,可选的,归为普通用户、神经衰弱用户、白内障用户以及青少年用户,每类用户均对应一身份阈值计算系数,上述身份阈值计算系数可由用户预设,也可由智能移动终端默认设置。如:普通用户(100%)、神经衰弱用户(20%)、白内障用户(30%)以及青少年用户(60%)。
具体的,智能移动终端根据预设的阈值计算系数,或根据预设阈值计算系数和使用状态信息中部分极限使用时间,获取允许操作时间阈值,这种方式下获取的允许操作时间阈值更为精确可靠。对应的实施方式可以如下:
方式一,若智能移动终端的使用状态信息只有一个状态参数,那么通过预设算法可以计算出允许操作时间阈值。上述预设算法可以是:允许操作时间阈值=标准使用时间*阈值计算系数,其中所述标准使用时间可由用户设置,也可根据当前状态参数对应类别选择正常光线、静止状态或普通用户身份三者其中一个的极限使用时间。例如,当前智能移动终端的使用状态信息仅为强光线状态,标准使用时间取正常光线的极限时间100分钟,那么允许操作时间阈值为50(=100*50%)分钟;
方式二,若智能移动终端的使用状态信息包含有多个状态参数,同样可以通过预设算法可以计算出允许操作时间阈值。上述预设算法可以是:允许操作时间阈值=标准使用时间*光线阈值计算系数*运动阈值计算系数*身份阈值计算系数,其中所述标准使用时间可由用户设置,也可取正常光线、静止状态和普通用户身份三者极限使用时间的最小值(例如上述示例中三者极限时间均为100分钟,那么最小值就为100分钟)。例如:当前智能移动终端处于弱光线状态、行车状态和普通用户身份下,假设标准使用时间为100分钟,那么允许操作时间阈值为25(=100*50%*50%*100%)分钟。
S260,按预设时间间隔判断当前使用状态信息是否改变。
具体的,智能移动终端在获取允许操作时间阈值之后,还要按预设时间间隔重新获取上述使用状态信息,判断当前使用状态是否发生改变。若发生改变,进入步骤S270,否则进入步骤S280。
S270,根据改变后的使用状态信息,重新获取允许操作时间阈值。
例如:智能移动终端先处于正常光线、行车状态和普通用户身份,获取的允许操作时间阈值为50(=100*100%*50%*100%)分钟,在此情况下被使用10分钟后,智能移动终端发现当前使用状态信息发生改变,已处于正常光线、行走状态和普通用户身份,那么智能移动终端将会重新获取允许操作时间阈值,首先通过以下算法获取剩余的允许操作时间为(100-10)*100%*20%*100%=18分钟,加上之前使用的10分钟,则获取的允许操作时间阈值为18+10=28分钟。
S280,判断使用时间是否达到或超出允许操作时间阈值。
具体的,将上述累计的使用时间与上述获取到的允许操作时间阈值进行比较,判断使用时间是否达到或超出允许操作时间阈值。若使用时间达到或超出允许操作时间阈值,进入步骤S290,否则返回步骤S260。
S290,发出时间提醒信息。
具体的,根据上述预设的提醒模式向用户发出时间提醒信息。例如:弱提醒方式下,智能移动终端直接在显示界面弹出提示框,给出简单的时间提醒信息后,自动消失。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终端,包括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以及音视频播放器等智能电子产品。如图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至少可以包括使用时间累计模块310、状态信息获取模块320、时间阈值获取模块330以及时间提醒模块340,其中:
使用时间累计模块310,用于在终端中应用程序开始处于使用状态时开始累计使用时间。
所述终端在本实施例可以是智能移动终端。具体的,在智能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开始处于使用状态时,使用时间累计模块310立即从零开始累计使用时间,只有在智能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处于非使用状态时,使用时间累计模块310才停止累计使用时间。例如:用户开启智能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时,使用时间累计模块310立即开始从零计时,若用户又关闭了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使用时间累计模块310停止计时,当用户再次打开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时,使用时间累计模块310清空之前的计时,仍然从零开始计时。
状态信息获取模块320,用于获取当前终端自身的使用状态信息。
所述使用状态信息包括周围环境光线状态、智能移动终端运动状态以及智能移动终端用户身份的其中一个或多个状态参数。具体的,在智能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开始处于使用状态的同时,状态信息获取模块320立即获取当前自身的使用状态信息。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使用状态中的光线状态,可由状态信息获取模块320的光线感应器进行获取,得到的测量值对应的光线状态通过区间划分可以归为强光线、正常光线以及弱光线三类,可选的,用户可以通过设置更细地对光线状态进行归类;所述智能移动终端运动状态,可由状态信息获取模块320的GPS定位系统(可选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进行获取,根据智能移动终端移动的速度可归为行车状态、行走状态以及静止状态三类,可选的,用户可以通过设置更细地对移动终端运动状态进行归类;所述智能移动终端用户身份,可由状态信息获取模块320的前置摄像头获取,通过前置摄像头获取用户脸型的轮廓,从而判断出用户身份,其中用户身份由用户预先设置,例如:可设置普通用户、神经衰弱用户、白内障用户以及青少年用户等身份信息。
时间阈值获取模块330,用于根据所述使用状态信息,获取允许操作时间阈值。具体的,所述时间阈值获取模块330可以如图4所示进一步包括:计算系数获取单元331以及时间阈值获取单元332,其中:
计算系数获取单元331,用于获取所述使用状态信息中各所述状态参数对应的预设的阈值计算系数。
所述预设阈值计算系数与使用状态信息中各所述状态参数对应。例如一可选的在使用状态信息中各状态参数中设置阈值计算系数方法:
①周围环境光线状态,可选的,归为强光线、正常光线以及弱光线三类,每类均对应一光线阈值计算系数,上述光线阈值计算系数可由用户预设,也可由智能移动终端默认设置。如:强光线(50%)、正常光线(100%)、弱光线(50%);
②智能移动终端运动状态,可选的,归为行车状态、行走状态以及静止状态三类,每类均对应一运动阈值计算系数,上述运动阈值计算系数可由用户预设,也可由智能移动终端默认设置。如:行车状态(50%)、行走状态(20%)、静止状态(100%);
③智能移动终端用户身份,可选的,归为普通用户、神经衰弱用户、白内障用户以及青少年用户,每类用户均对应一身份阈值计算系数,上述身份阈值计算系数可由用户预设,也可由智能移动终端默认设置。如:普通用户(100%)、神经衰弱用户(20%)、白内障用户(30%)以及青少年用户(60%)。
时间阈值获取单元332,用于根据所述使用状态信息或所述阈值计算系数,获取所述允许操作时间阈值。
所述允许操作时间阈值,即智能移动终端规定的一段用户合理的使用时间。其中,所述使用状态信息中各状态参数均对应一个极限使用时间,可由用户预设,也可由智能移动终端默认设置,可选的,默认设置如下:
在各状态参数中:①周围环境光线状态,可选的,归为强光线、正常光线以及弱光线三类,那么对应极限使用时间:强光线(50分钟)、正常光线(100分钟)、弱光线(50分钟);②智能移动终端运动状态,可选的,归为行车状态、行走状态以及静止状态三类,那么对应极限使用时间:行车状态(50分钟)、行走状态(20分钟)、静止状态(100分钟);③智能移动终端用户身份,可选的,归为普通用户、神经衰弱用户、白内障用户以及青少年用户,那么对应极限使用时间:普通用户(100分钟)、神经衰弱用户(20分钟)、白内障用户(30分钟)以及青少年用户(60分钟)。
具体的,时间阈值获取单元332根据使用状态信息各状态参数所对应的极限使用时间,获取允许操作时间阈值。进一步可选的,时间阈值获取单元332根据上述示例中极限使用时间,获取允许操作时间阈值的方式可以包括:
方式一:若智能移动终端的使用状态信息只有一个状态参数,那么直接以该状态参数中情况对应的极限使用时间作为允许操作时间阈值。例如,当前智能移动终端的使用状态信息仅为强光线状态,那么允许操作时间阈值为50分钟。
方式二:若智能移动终端的使用状态信息包含有多个状态参数,那么通过比较各个极限使用时间,选择最小的一个极限使用时间作为允许操作时间阈值。例如:当前智能移动终端处于弱光线状态、行车状态和白内障用户身份下,那么对应的极限使用时间分别为50分钟、50分钟、30分钟,时间阈值获取单元332则直接选择30分钟作为允许操作时间阈值。
优选的一实施方式,还可以根据计算系数获取单元331中的阈值计算系数,或或根据所述阈值计算系数和使用状态信息中部分极限使用时间,获取允许操作时间阈值,这种方式下获取的允许操作时间阈值更为精确可靠。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包括:
方式一,若智能移动终端的使用状态信息只有一个状态参数,那么时间阈值获取单元332通过预设算法可以计算出允许操作时间阈值。上述预设算法可以是:允许操作时间阈值=标准使用时间*阈值计算系数,其中所述标准使用时间可由用户设置,也可根据当前状态参数对应类别选择正常光线、静止状态或普通用户身份三者其中一个的极限使用时间。例如,当前智能移动终端的使用状态信息仅为强光线状态,标准使用时间取正常光线的极限时间100分钟,那么允许操作时间阈值为50(=100*50%)分钟。
方式二,若智能移动终端的使用状态信息包含有多个状态参数,时间阈值获取单元332同样可以通过预设算法可以计算出允许操作时间阈值。上述预设算法可以是:允许操作时间阈值=标准使用时间*光线阈值计算系数*运动阈值计算系数*身份阈值计算系数,其中所述标准使用时间可由用户设置,也可取正常光线、静止状态和普通用户身份三者极限使用时间的最小值(例如上述示例中三者极限时间均为100分钟,那么最小值就为100分钟)。例如:当前智能移动终端处于弱光线状态、行车状态和普通用户身份下,假设标准使用时间为100分钟,那么允许操作时间阈值为25(=100*50%*50%*100%)分钟。
时间提醒模块340,用于若所述使用时间达到或超出所述允许操作时间阈值,发出时间提醒信息。具体的,所述时间提醒模块340可以如图5所示进一步包括:提醒模式获取单元341以及时间提醒单元342,其中:
提醒模式获取单元341,用于获取预设的提醒模式。
所述提醒模式包括弱提醒方式、正常提醒方式和强制提醒方式。可选的,上述弱提醒方式下,智能移动终端直接在显示界面弹出提示框,给出简单的时间提醒信息后,自动消失;上述正常提醒方式下,智能移动终端可以在显示界面弹出提示框给出时间提醒信息后,需要用户关闭提示框;上述强制提醒方式下,智能移动终端可以在显示界面弹出提示框给出健康提醒后,强制关闭应用程序或智能移动终端显示屏。
时间提醒单元342,用于若所述累积使用时间达到或超出所述允许操作时间阈值,根据所述提醒模式发出时间提醒信息。
具体的,时间提醒单元342根据上述预设的提醒模式向用户发出时间提醒信息。例如:弱提醒方式下,时间提醒单元342直接在显示界面弹出提示框,给出简单的时间提醒信息后,自动消失。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如图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还可以包括状态信息重获模块350以及时间阈值重获模块360,其中:
状态信息重获模块350,用于按预设时间间隔重新获取所述使用状态信息。
具体的,智能移动终端在获取允许操作时间阈值之后,状态信息重获模块350按预设时间间隔重新获取所述使用状态信息。
时间阈值重获模块360,用于若所述使用状态信息发生改变,则根据改变后的所述使用状态信息,重新获取所述允许操作时间阈值。
具体的,若所述使用状态信息发生改变,时间阈值重获模块360则根据改变后的所述使用状态信息,重新获取所述允许操作时间阈值。例如:智能移动终端先处于正常光线、行车状态和普通用户身份,时间阈值获取单元332获取的允许操作时间阈值为50(=100*100%*50%*100%)分钟,在此情况下被使用10分钟后,状态信息重获模块350发现重获的使用状态信息发生改变,已处于正常光线、行走状态和普通用户身份,那么时间阈值重获模块360将会重新获取允许操作时间阈值,首先通过以下算法获取剩余的允许操作时间为(100-10)*100%*20%*100%=18分钟,加上之前使用的10分钟,则获取的允许操作时间阈值为18+10=28分钟。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采用分析终端当前使用状态从而获取允许操作时间阈值的方法,可实现根据允许操作时间阈值向用户发出时间提醒的功能,控制用户使用终端的时间在健康、合理的范围内。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本发明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本发明实施例装置中的模块或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模块或单元,可以通过通用集成电路,例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或通过ASIC(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来实现。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时间提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终端中的应用软件开始处于使用状态时开始累计使用时间;
获取当前终端自身的使用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使用状态信息,获取允许操作时间阈值;
若所述使用时间达到或超出所述允许操作时间阈值,发出时间提醒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状态信息包括周围环境光线状态、终端运动状态以及终端用户身份的其中一个或多个状态参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使用状态信息,获取允许操作时间阈值包括:
获取所述使用状态信息中各所述状态参数对应的预设的阈值计算系数;
根据所述使用状态信息或所述阈值计算系数,获取所述允许操作时间阈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使用状态信息,获取允许操作时间阈值之后还包括:
按预设时间间隔重新获取所述使用状态信息;
若所述使用状态信息发生改变,则根据改变后的所述使用状态信息,重新获取所述允许操作时间阈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使用时间达到或超出所述允许操作时间阈值,发出时间提醒信息包括:
获取预设的提醒模式,所述提醒模式包括弱提醒方式、正常提醒方式和强制提醒方式的其中一个或多个;
若所述累积使用时间达到或超出所述允许操作时间阈值,根据所述提醒模式发出时间提醒信息。
6.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
使用时间累计模块,用于在终端中的应用软件开始处于使用状态时开始累计使用时间;
状态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终端自身的使用状态信息;
时间阈值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使用状态信息,获取允许操作时间阈值;
时间提醒模块,用于若所述使用时间达到或超出所述允许操作时间阈值,发出时间提醒信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状态信息包括周围环境光线状态、终端运动状态以及终端用户身份的其中一个或多个状态参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阈值获取模块包括:
计算系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使用状态信息中各所述状态参数对应的预设的阈值计算系数;
时间阈值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使用状态信息或所述阈值计算系数,获取所述允许操作时间阈值。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
状态信息重获模块,用于按预设时间间隔重新获取所述使用状态信息;
时间阈值重获模块,用于若所述使用状态信息发生改变,则根据改变后的所述使用状态信息,重新获取所述允许操作时间阈值。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提醒模块包括:
提醒模式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预设的提醒模式,所述提醒模式包括弱提醒方式、正常提醒方式和强制提醒方式的其中一个或多个;
时间提醒单元,用于若所述累积使用时间达到或超出所述允许操作时间阈值,根据所述提醒模式发出时间提醒信息。
CN201310529976.3A 2013-10-30 2013-10-30 一种时间提醒的方法和终端 Pending CN1035591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29976.3A CN103559116A (zh) 2013-10-30 2013-10-30 一种时间提醒的方法和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29976.3A CN103559116A (zh) 2013-10-30 2013-10-30 一种时间提醒的方法和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59116A true CN103559116A (zh) 2014-02-05

Family

ID=50013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29976.3A Pending CN103559116A (zh) 2013-10-30 2013-10-30 一种时间提醒的方法和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59116A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68376A (zh) * 2014-08-18 2014-11-26 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监测提示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360852A (zh) * 2014-10-30 2015-02-18 北京数字天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应用程序管理方法以及装置
CN104615531A (zh) * 2014-12-26 2015-05-13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累计使用时长的统计方法及网络系统
CN104618138A (zh) * 2014-12-26 2015-05-13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及终端
CN104765286A (zh) * 2015-02-05 2015-07-08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控制app使用时间的方法和终端
CN104902072A (zh) * 2015-04-14 2015-09-09 深圳市欧珀通信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提醒方法和装置
CN105227779A (zh) * 2015-10-30 2016-01-06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应用的管理方法、管理系统及手机
CN105262899A (zh) * 2015-10-29 2016-01-20 移康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提醒方法及所适用的移动设备
CN105662394A (zh) * 2014-11-21 2016-06-1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向用户提示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5893221A (zh) * 2016-04-01 2016-08-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运行时长的告警方法及装置
CN106034181A (zh) * 2015-03-20 2016-10-19 深圳市赛格导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6254653A (zh) * 2016-08-08 2016-12-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510720A (zh) * 2016-10-19 2017-03-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状态的提示方法及装置
CN107528980A (zh) * 2017-09-12 2017-12-29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子设备的护眼提醒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9626A (zh) * 2005-07-11 2008-04-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装置、监控系统和监控方法
CN101854501A (zh) * 2010-03-22 2010-10-06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限制收看电视时间的电视机防沉迷的方法
CN103024168A (zh) * 2012-12-07 2013-04-0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的监控控制方法
CN103186382A (zh) * 2013-03-01 2013-07-03 陈文胜 一种限制和管理智能设备使用的方法
CN103327406A (zh) * 2013-05-27 2013-09-25 中山大学 基于android系统的数字电视防沉迷的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9626A (zh) * 2005-07-11 2008-04-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装置、监控系统和监控方法
CN101854501A (zh) * 2010-03-22 2010-10-06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限制收看电视时间的电视机防沉迷的方法
CN103024168A (zh) * 2012-12-07 2013-04-0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的监控控制方法
CN103186382A (zh) * 2013-03-01 2013-07-03 陈文胜 一种限制和管理智能设备使用的方法
CN103327406A (zh) * 2013-05-27 2013-09-25 中山大学 基于android系统的数字电视防沉迷的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68376A (zh) * 2014-08-18 2014-11-26 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监测提示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360852A (zh) * 2014-10-30 2015-02-18 北京数字天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应用程序管理方法以及装置
CN105662394A (zh) * 2014-11-21 2016-06-1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向用户提示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5662394B (zh) * 2014-11-21 2019-02-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向用户提示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4615531A (zh) * 2014-12-26 2015-05-13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累计使用时长的统计方法及网络系统
CN104618138A (zh) * 2014-12-26 2015-05-13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及终端
CN104765286A (zh) * 2015-02-05 2015-07-08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控制app使用时间的方法和终端
CN106034181A (zh) * 2015-03-20 2016-10-19 深圳市赛格导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4902072B (zh) * 2015-04-14 2017-11-0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提醒方法和装置
CN104902072A (zh) * 2015-04-14 2015-09-09 深圳市欧珀通信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提醒方法和装置
CN105262899A (zh) * 2015-10-29 2016-01-20 移康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提醒方法及所适用的移动设备
CN105227779A (zh) * 2015-10-30 2016-01-06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应用的管理方法、管理系统及手机
CN105227779B (zh) * 2015-10-30 2019-06-28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应用的管理方法、管理系统及手机
CN105893221A (zh) * 2016-04-01 2016-08-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运行时长的告警方法及装置
CN105893221B (zh) * 2016-04-01 2019-03-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运行时长的告警方法及装置
CN106254653A (zh) * 2016-08-08 2016-12-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510720A (zh) * 2016-10-19 2017-03-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状态的提示方法及装置
CN107528980A (zh) * 2017-09-12 2017-12-29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子设备的护眼提醒方法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59116A (zh) 一种时间提醒的方法和终端
CN106655396B (zh)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4767888B (zh) 一种屏幕亮度调节方法和装置
CN106507445B (zh) 一种无线保真Wi-Fi扫描方法及移动终端
RU2628485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подсказки удаления приложения
CN105677042A (zh) 一种终端的显示模式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506649B (zh) 通知消息推送方法及装置
JP6434137B2 (ja) データキャプチャのためのダイナミックコントロール
CN103685763A (zh) 一种消息处理方法及终端
CN105426398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591440B (zh) 移动终端充电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6557135A (zh) 处理器温度调控方法及装置
CN103049178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302633B (zh) 应用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CN105577945A (zh) 一种视力保护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9040451B (zh) 一种控制设备使用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8010409A1 (zh) 耗电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5404394A (zh) 显示界面的显示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0554945A (zh) 一种电量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808764A (zh) 工作模式的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8445475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和相关介质产品
CN112214112A (zh) 参数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07515765B (zh) 一种闹铃的关闭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06525024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提示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8696445A (zh) 流量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