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57114A - 无阻双控垂直风力发电机 - Google Patents

无阻双控垂直风力发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57114A
CN103557114A CN201310398915.8A CN201310398915A CN103557114A CN 103557114 A CN103557114 A CN 103557114A CN 201310398915 A CN201310398915 A CN 201310398915A CN 103557114 A CN103557114 A CN 1035571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generator
power
closed
retaining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9891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仇立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39891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57114A/zh
Publication of CN1035571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571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4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wind direction

Abstract

无阻双控垂直风力发电机:将发电机(说明书附图4B中的G)置于风浆叶框(说明书附图4B中的AJ,AK,说明书附图4E中的AL),中心轴(说明书附图4B中的V),底轴总成(说明书附图4B中的V),圆形水泥平台(说明书附图4B中的T)的底部,保养维修无需高空专业人员。发电机(说明书附图4B中的G)通过离合器的作用,分先后两步启动,使启动风速与额定功率风速趋于一致。设有环形挡壁(说明书附图4C中的AF),进行风量调节,达到转速电量额定的目的,取消现有刹车片限速装置。

Description

无阻双控垂直风力发电机
[0001]  一.无阻双控垂直风力发电机技术领域 
无阻双控垂直风力发电机技术领域:属于新能源范畴,其实用性强、经济效益显著、极有开发价值、极有未来前景。干旱广袤的沙漠、经济发达的沿海、偏僻的边疆海防哨所,都为风力发电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背景技术
背景技术:当今风力发电机随着MW级不断增加,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断出现: 
1.首先解决的问题,就是雷电袭击,高大的发电塔筒,已将发电机架设在云层中,发电机在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的环境中工作非常容易引发雷电袭击。尽管在很多科学工作者的努力下,研制使用新材料增加防护膜、防护层等措施,投资很大,效果甚微,还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现状,真正抵御几十亿伏电压,百万安电流的瞬间袭击,一旦被击,大都是毁灭性的。 
2.随着风力发电机功率的增大,风桨叶直径越来越长,有些风桨叶的尖端线速度已达到了超音速,一旦破坏性风暴来临,其风桨叶不会减短,不能自我保护,最大限度的只能转动风桨叶片的角度,减轻一些破坏程度,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防风问题,一旦出现“飞车”,发电机就可能被烧毁,对其直偶的电气设备都会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有的风桨叶可能发生断裂飞出,造成空难事故,例如:美国有一风力发电机,因风桨叶断裂,重达五吨的风叶飞出1.5公里。 
3.目前风力发电机风能利用率极低,理论计算最大有效利用率42.5%,实际只有30%左右,与热机相似,小型水轮发电机可达70%,大型水轮发电机可达85%以上,风轮发电机利用率与水轮发电机利用率相比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4.调节速度的直接性、强硬性欠缺的平缓现象对风轮机械冲击巨大,频繁更换 刹车片,增加了维修次数,减少使用寿命,因发电机转速突变,其输出的电压、电流波动很大,降低了输电质量。 
5.高耸入云成片林立的风力发电机的风浆叶是由碳纤维、环氧树脂等化工原料制成的,因制造时的挥发,长期使用老化粉尘对生态环境已构成新的污染威胁,逐步改变了风力发电机是绿色能源这一最基本特征。 
三.发明内容 
无阻双控垂直风力发电机由设施和设备两部分组成,设施占地面积的大小、举架高低和承重强度是根据发电机(图4B中的G)功率的大小而定,以30kw发电机(图4B中的G)为例进行说明: 
图1是无阻双控垂直风力发电机设施俯视图,图1中的A是圆形水泥平台中心埋设的上口大下口小用铁板制成的方形漏斗,图1中的B是圆形平台四根支柱基础,图1中的C是环形挡壁轨道基础,图1中的D是頂轴支撑柱基础,图1中的E是斜拉柱基础,图1中的圆圈是水泥平台边缘。图2是并网供电电路。图3是调节断电器,C是拨断W1,D是拨断W2。图4是无阻双控垂直风力发电机外观俯视图。图5是图4中各分图位置分布图。图6是启动防护电路图。图7是风向及调节电路图。图8是二源切换电路图。在野外建一圆形水泥平台(图4B中的T),直径十三米,从水平线(图4B中的A)起,至平台底部垂直高度2.5米,“水平线”是根据五十年一遇水灾最大洪峰高度为基准,其具体数值请到当地气象台站查询,防止电机浸水,墙体厚度0.5米,至顶部平面高度3米,圆形水泥平台的中心,埋设上口大下口小用金属铁板制成的方型漏斗(图4B中的S),其规格:铁板厚10mm,大口为395*395mm,下口为225*225mm,高为750mm,在漏斗外部进行焊接,内面不得焊接,应保持平滑,漏斗外体与圆形水泥平台 用钢筋焊为一体,保证漏斗体与水泥平台垂直,不得有倾斜现象,圆形水泥平台(图4B中的T)由四根直径为50厘米水泥支柱(图4B中的B和图4C中的B)撑起,其支柱中心与圆形水泥平台(图4B中的T)中心距离为三米,四根柱体均衡分布,水泥柱体(图4B中的B,图4C中的B)、圆形水泥平台(图4B中的T)、方形漏斗(图4B中的S)用水泥料浆一次浇筑完成,形成坚固的一体化设施。环形挡壁轨道基础(图4A中的C和图4C中的C)、頂轴支撑柱基础(图4A中的D和图4C中的D)、斜拉柱基础(图4A中的E和图4C中的E)均为8个,规格均为1米*1米高出地面1米的方形水泥体,斜拉柱以水平夹角60度,指向圆形水泥平台(图4B中的T)中心,环形挡壁轨道基础(图4A中的C和图4C中的C)中心与圆形水泥平台(图4B中的T)中心距离为8.3m,頂轴支撑柱基础(图4A中的D和图4C中的D)中心与圆形水泥平台(图4B中的T)中心距离为10m,斜拉基础(图4A中的E和图4C中的E)中心与圆形水泥平台(图4B中的T)中心距离为22.2m,各种基础应处于同一直线,尽量减少挡风面积,减少风的阻力。其建筑设施的布局,图1俯视图均已标明,(A方形漏斗,B圆形水泥平台支柱,C环形挡壁轨道基础,D頂轴支撑柱基础,E斜拉柱基础).图5是图4位置的分布图。 
设备部分包括: 
底轴总成(图4B中的S1)、离合器总成(由大飞轮图4B中的O,离合片图4B中的N,压盘图4B中的M,轴承图4B中的K,拨叉图4B中的J,底盖图4B中的I组成)、发电机(图4B中的G)、发电机花键轴(图4B中的L),发电机调整座(图4B中的F)、启动机动轮(图4B中的R),启动机(图4B中的Q),离合器气缸(图4B中的P),充气泵(图4B中的H),环形挡壁支架(图4C中的AA), 頂轴支撑柱(图4C中的AB)斜拉柱(图4C中的AC),环形轨道(图4C中的AD),承载车(图4C中的AE),环形挡壁(图4C中的AF),一侧为单向安全窗(图4F中的AP)组成的挡壁阻止风速另一侧空白保证风速畅通,环形挡壁横梁(图4F中的AG),頂轴支撑柱横梁(图4F中的AH),风向标(图4E中的Z)横梁中心轴(图4E中的AQ,AI),頂轴总成(图4E中的X)、頂轴总成悬挂锁销(图4E中的Y),万向节(图4E中的W),中心轴(图4B中的V),重质分解弹簧(图4B中的U)风桨叶框(图4B中的AN,图4B中的AK和图4E中的AL),风浆叶框双向安全窗(图4A中的AO,图4D中的AO,图4E中的AO,图4F中的AO)、及电器部分组成. 
底轴总成:外形为上大下小的方型漏斗体(图4B中的S1),其规格与圆形水泥平台上方型漏斗(图4B中的S)完全一致,安装时将其底轴总成(图4B中的S1)由上向下插入其中要求二者四面完全密贴,考虑到制造实际误差,至少有三面密贴。再将离合器总成在平台底部由下向上插入,离合器气缸(图4B中的P)为离合器提供动力,启动机(图4B中的Q)为6w12v,自行车发电机。将发电机(图4B中的G)置于圆形水泥平台(图4B中的T)底部,使发动机的重心大幅度下降,解决了风力发电机头重脚轻、脚定头摆的问题,因发电机(图4B中的G)高度的降低,有效避免了雷电袭击,雷电的防护无需专用材料使用,无需专用资金投入,但效果显著,对电器设备进行维修保养无需高空作业的专业人员。底轴总成(图4B中的S1)检查维修与顶轴总成(图4E中的X)检查维修相对方便,因此,重质分解弹簧(图4B中的U)将风桨叶框(图4B中的AJ,图4B中的AK,图4E中的AL),中心轴(图4B中的V),顶轴总成(图4E中的X)总质量分解为底轴总成(图4B中的S1)承担60%,顶轴总成(图4E中的X)承 担40%。因制造安装等原因,底轴总成(图4B中的S1)的中心与顶轴总成(图4E中的X)的中心很难同心,因此,在顶轴总成(图4E中的X)底部,用万向节(联轴器)(图4E中的W)连接,圆满的解决了上下同心问题,风桨叶框由高1米,长7.5米以半径为15米弧度的拱形组成,3枚风桨叶框相隔120度,重叠堆积(图4E中的AM)共11层,由现水平风力发电机风桨叶三杆式变成垂直三墙式,高耸直立的旋转体恰是旋动的寺塔,风桨叶框每米设一双向安全窗(图4A中的AO,图4D中的AO,图4E中的AO,图4F中的AO),共七扇,剩余长度部分可用彩钢板(图4B中的AN,4图E中的AN)挡风,从中心轴(图4B中的V)向风桨叶框(图4B中的AJ,AK图4E中的AL)端头延伸,距离越远,受风作用力越强;距离越近,受风作用力越弱。因此将风浆叶框(图4B中的AJ,AK和图4E中的AL)上的双向安全窗(图4A中的AO,图4D中的AO,图4E中的AO,图4F中的AO)由远向近按强、中、弱依次顺序排列,具体设置:最远端两扇强窗,中部两扇中强窗,根部三扇弱窗,弱强度双向安全窗起微调精准的作用,强强度双向安全窗起大范围宽领域风力调节作用,双向安全窗(图4A中的AO,图4D中的AO,图4E中的AO,图4F中的AO)与风浆叶框(图4B中的AJ,AK图4E中的AL)之间,上下左三面均有冰雪防冻隔离带约30mm。挡壁轨道支柱(图4C中的AA)为0.8*0.8*2.0m方架组成,轨道(图4C中的AD)高0.4m,宽0.6m,从轨道中心至圆形水泥平台中心距离为8.3m,轨道上四个承载车(图4C中的AE)均匀分布,长期承载环形挡壁(图4C中的AF),可按要求四车同时正或反转动调节风量,以空气为介质从而达到调节发动机转速的目的,根据环形挡壁(图4C中的AF)受风不同部位,设置了强、中、弱单向安全窗。在风速低位时,环形挡壁(图4C中的AF)将风桨叶框(图4B中的AJ,AK和图4E中 的AL)的阻力臂一侧遮挡,增大了动力臂的力矩,当风速大时,通过承载车相应转动,向风桨叶动力臂一侧遮挡,减少了动力臂力矩,当破坏性风暴来临时,可将环形挡壁(图4C中的AF)单向安全窗(图4F中的AP)开启,有效泄峰,减少了风浪对其冲击,自身得到了保护,同时,风桨叶框(图4B中的AJ,AK和图4E中的AL)阻力臂一侧受到了风力作用,降低了发动机转速也保护了发电机(图4B中的G)。风浆叶框双向安全窗(图4A中的AO,图4D中的AO,图4E中的AO,图4F中的AO)和环形挡壁(图4C中的AF)上的单向安全窗(图4F中的AP)的开启是由弹簧强弱程度进行控制的,因冬夏的温差、春秋湿度变化、海拔高度不同引起空气密度异差以及弹簧老化、弹性曲张系数慢性改变等诸多原因造成了其不能准确开启,但它受风时的反应时间是即时的、灵敏的。环形挡壁(图4C中的AF)是根据发电机输出电压的高低、电流大小发出指令,通过承载车(图4C中的AE)的相应转动调节风量,实现调速调压调流的目的,发出调节的指令是精准的,但是通过空气的风量调节转换成机械能转动调节,最后再转换成电能调节,全程需要三到五分钟,这种反应是延时的,迟钝的。本发明将这两种控制同时作用在同一发动机上,使二者优缺点互补,最终达到调节上的技术要求。无阻双控垂直风力发电机取消了现刹车片限速装置,可有效缓解因制动引起的冲击,发电机输出电量变化平缓,延长了使用寿命,双向安全窗(图4A中的AO,图4D中的AO,图4E中的AO,图4F中的AO)单向安全窗(图4F中的AP)均由铝合金构成,阻止了环境污染。铝合金的使用从开始到退役其总重量几乎不变,有良好的回收再利用性。风桨叶框(图4B中的AJ,AK和图4E中的AL)和环形挡壁(图4C中的AF)均处在頂轴支撑柱(图4C中的AB)以内,可防止因材料折断风桨叶框(图4B中的AJ,AK,图4E中的AL)飞出造 成的伤害事故。 
四.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说明无阻双控垂直风力发电机工作流程: 
1.按此时此刻风的方向调节风向标(图4E中的Z),使风的方向与风向标(图4E中的Z)的指示方向保持一致。 
2.图7中ABC是电力电源,abc是风力电源,根据风的方向与环形挡壁(图4C中的AF)所处的不同位置,由风向标(图4E中的Z)通过FA和FB发出指令。如FA有指令时,断电延时器(DYQ)I接通,使其常开触点由断开状态转为闭合状态,接触器CJ2闭合,四辆承载车(图4C中的AE)在3D电动机的驱动下,环形挡壁(图4C中的AF)缓缓转动,当转到接近相应位置后,风向标(图4E中的Z)停止FA指令,因断电延时器(DYQ)I的延时效果继续转动。当延时时间到达后停止转动,使环形挡壁(图4C中的AF)置于相应位置的中心。而后立即锁定,防止溜车。当FB有指令时,断电延时器(DYQ)II接通,使其常开触点由断开状态转为闭合状态,接触器CJ3闭合,四辆承载车在3D电动机的驱动下,环形挡壁(图4C中的AF)缓缓转动,当转到接近相应位置后,风向标停止FB指令,因断电延时器(DYQ)II延时效果继续转动,当延时时间到达后停止转动,使环形挡壁(图4C中的AF)置于相应位置的中心,而后立即锁定,防止溜车。因CJ3的输出线路有两根对调接入3D电动机,转动的方向与FA指令下转动的方向相反。通过以上承载车的正反转动,保证风桨叶框(图4B中的AJ,AK,图4E中的AL)最大限度的接受风能。 
3.在风力的作用下,风桨叶框(图4B中的AJ,AK,图4E中的AL),中心轴(图4B中的V)开始慢慢转动,逐步进入发电工作状态。 
4.图6中ABCN是电力电源,abcn为风力电源,W1为漏电保护器,正常情况下为闭合,输出端与图7中ABC相连,保证提供电力电源。W2为漏电保护器,正常情况下闭合,X为12V启动机输入端。启动机(图4B中的Q)在启动机动轮(图4B中的R)的带动下随即转动,发出12V电源;通过图6中X输入端,经过W2II端,经过J2常闭触点使J3形成回路。J3动作,J3常开触点由断开状态转为闭合状态,使CJ1控制线路,形成闭合回路,使CJ1的主回路闭合。电力电源经过CJ1向输出端Y充气泵(图4B中的H)供电,充气泵(图4B中的H)开始工作,向离合器气缸(图4B中的P)充气,离合器由离状态逐步向合状态过渡,动作平缓柔和,发电机(图4B中的G)慢慢发出交流电,实现了风浆叶框(图4B中的AJ,AK,图4E中的AL),中心轴(图4B中的V)与发电机(图4B中的G)先后二步启动,提高了风能在低速时的利用率。风力发电机(图4B中的G)是380V,三相自激励磁异步式,当电压接近380V时,J2动作,常开触点转为闭合状态,使J3控制线路经过该点,在经过W2I,形成闭合回路,将充气泵(图4B中的H)的电力电源(ASCN)切换为风力电源(abcn)。同时J2常闭触点由闭合状态转断开状态,启动机(图4B中的Q)电源断开,CJ1控制电路断开,主回路CJ1断开,电力电源(ABCN)停止向输出端Y供电。 
5.图8中ABC为电力电源,abc为风力电源,当风力电源达到395V时,AVR395发出指令输出电压为0,使J1常闭触点由断开状态转为闭合状态,此时J2的常闭触点也闭合,因电压超过350V,CJ2的控制线路经过J1闭合触点,经过开关K经过J2常闭触点,形成回路使CJ2主回路闭合,通过输出端Y向负载(一般 为22KW电动机)提供风力电源(abc),负载的输出使F1与风力电源c相接通,与图7中F1接通,使图7中CJ4主回路闭合,风向调节电路也自动切换为风力电源(abc),同时CJ4常闭辅助触点由闭合状态转断开状态,使CJ1断开,停止风向标調向。当风力电压低于350V时,图8中AVR350发出指令,有电压输出,使J2电源接通,J2的常闭触点由闭合状态转为断开状态,使CJ2的控制线路断开,导致CJ2的主回路断开,对负载停止供电,同时,因CJ2常闭辅助触点由断开状态转为闭合状态,使CJ1的控制线路形成回路,使CJ1主回路闭合,转为电力电源(ABC)对负载供电,保证负载连续工作。 
6.当风力电源电压达410V时,图7中AVR410发出指令,输出电压为0,J2常闭触点由断开状态转为闭合状态,断电延时器(DYQ)III的电源工作线圈由b相进入断电延时器一端,由另一端进入定时器W1,经过J2闭合触点与c相接通,形成回路,使断电延时器(DYQ)III的常开触点闭合,使CJ5的控制线路形成回路,使CJ5主回路闭合。风力电源(abc)向四辆承载车(图4C中的AE)供电,在3D电动机的驱动下,环形挡壁(图4C中的AF)缓缓转动。当车轮转动一周时,车轮A端(图3中的A)上的作用杆(图3中的C)拨动定时器W1,定时器W1一般拨动断电定时时间为五分钟。断电延时器(DYQ)III切断电路,因延时效果,断电延时器(DYQ)III触点仍然保持导通状态,延时时间到达后,常开触点由闭合恢复到断开状态,使CJ5控制线路断开,导致CJ5主回路断开,使3D电动机停止工作,立即锁定,防止溜车。环形挡壁(图4C中的AF)向风桨叶框(图4B中的AJ,AK,图4E中的AL)动力臂一侧遮挡,减少风量,降低转速,使输出电压降到正常值,此刻,不论调节是否达到要求,五分钟内停止对电压采集,停止调节,五分钟后开始重新采集,如电压需要调节,将再次发出指令进行调 节,如无需调节,则不发指令。 
7.当电压低于370V时,在调节范围内图7中,FC有指令发出,使J3形成回路,常开触点由断开状态转闭合状态,AVR370发出指令,输出电压为0,J4常闭触点由断开状态转为闭合状态,断电延时器(DYQ)IV的电源工作线圈由b相进入断电延时器的一端,由另一端进入定时器W2,经过J4常闭触点与c相接通,形成回路。使断电延时器(DYQ)IV的常开触点闭合,使CJ6的控制线路由b相起经过J3触点进入起动线圈经过断电延时器(DYQ)IV触点与c相接通,形成回路,使CJ6的主回路闭合。风力电源(abc)向四辆承载车(图4C中的AE)供电,在3D电动机的驱动下环形挡壁(图4C中的AF)缓缓转动,当车轮转动一周时,车轮B端(图3中的B)上的作用杆(图3中的D)拨动定时器W2,定时器W2一般拨动断电定时时间为五分钟,断电延时器(DYQ)IV切断电路。因延时效果,延时器(DYQ)IV触点应保持导通状态。延时时间到达后,常开触点由闭合恢复到断开状态。使CJ6控制线路断开,导致CJ6主回路断开,使3D电动机停止工作,立即锁定,防止溜车。因CJ6的输出端两线对调接入输出线路,3D电动机转动的方向与AVR410发出指令电机转动的方向相反。环形挡壁(图4C中的AF)向风桨叶框(图4B中的AJ,AK图4E中的AL)阻力臂一侧遮挡,增大风量,增加发电机(图4B中的G)转速,提高输出电压,此刻,不论调节是否达到要求,五分钟内停止调节,五分钟后,开始重新采集电压,如需调节,将再次发出指令进行调节;无需调节则不发指令。 
8.因负载无需工作,此时风力电源可以输出电能时,可将图8中的K断开,置于负载关机状态,F2经过CJ1辅助常闭触头,经过CJ2辅助常闭触头与风力电源C相接通,去图2,与F2相接,经过图2,继电器J1工作线圈与风力电源a 相接通,形成回路,使J1常开触点由开断状态转为闭合状态。此刻,风力发电机进入自动并网状态,当风力电压达395V时,图2中AVR395发出指令输出电压为零,使继电器J2断开,其常闭触点由断开状态转闭合状态,此时电压超过350V,AVR350发出指令,输出电压为零,使继电器J3断开,两个闭合触点早已由断开状态转为闭合状态,断电延时器(DYQ)16电源一端与风力电源b相接通,另一端经过J1触点再经过J3触点与电源a相接通,使断电延时器(DYQ)16接通电源,常开触点由断开状态转为闭合状态,CJ1控制线路经过断电延时器(DYQ)16触点经过J2触点与a相接通,形成回路使CJ1主回路闭合,导致:(1)经过a相形成自锁电路,(2)CJ2控制电路从b相起经过CJ5常闭辅助触点经过CJ1主回路与c相接通形成回路,使CJ2主回路闭合,经过电感线圈向输出端Y输电,进入无功功率并网状态,(3)CJ1主回路b相经过J1触点经过J3的闭合触点A、经过通电延时器(TYQ)8和通电延时器(TYQ)16与a相形成回路,使两个延时器接通,延时8秒后,通延器(TYQ)8的常开触点转为闭合状态,CJ4控制线路经过该触点与c相形成回路使CJ4闭合,风力电源在电感线圈中间抽头处接入,对输出端Y供电进入50%额定电压并网状态,16秒后,(TYQ)16使常开触点转为闭合状态,CJ6的控制线路从b相起经过该触点,与c相形成回路,使CJ6主回路闭合,导致:(1).主回路接通c相使F1向图7中的F1接通,使图7中的J1接通电源,其常开触点转闭合状态CJ4主回路闭合,转为风力电源供电状态。(2).b相进入断电延时器(DYQ)8的工作线圈,与c相形成回路,使其常开触点转为闭合状态,CJ3的控制线路从b相起,经过该触点与c相接通,使CJ3的主回路闭合,与CJ4同时在电感线圈中间抽头处接入,对输出端Y供电,(3)a相与CJ5的控制电路形成回路使CJ5主回路闭合,向输 出端Y供电,正式进入并网状态,同时CJ5辅助触头由闭合状态转为断开状态,使CJ2控制线路断开,使CJ2主回路断开。 
9.当电压低于350V时,图2中,AVR350发出指令,有电源输出使继电器J3动作,使两闭合触点断开,A点的断开使通电延时器(TYQ)8和通电延时器(TYQ)16常开触点由闭合转断开,使J6、J5、J4立即断开,因CJ5常闭辅助触头由断开转闭合,使CJ2主回路闭合,8秒钟后,断电延时器DYQ8常开触头由闭合转断开,使CJ3主回路断开,对输出端Y供电退出到50%额定电压并网状态。B点的断开16秒后,断电延时器DYQ16常开触头由闭合转断开CJ1的控制线路断开使CJ1主回路断开,又导致CJ2的控制线路断开,最终使CJ2主回路断开,风力电源(abc)完全退出并网系统。因工作要求,需要对负载供电时,可将图8中的K闭合,因F2与风力电源c相断开,使图2中继电器J1断开,其两个常闭触点均由闭合状态转为断开状态,与AVR350发出的指令一样,将风力电源(abc)与电网解列(程序略) 
10当风力电压高于420V时,图6AVR420发出指令,输出电压为零,继电器J1常闭触点由断开状态转为闭合状态,使W2控制线路形成回路,使W2主回路跳闸断开,使CJ3的控制线路断开,导致CJ3主回路断开,风力电源(abc)停止对输出端Y供电,又因启动电源不能通过W2II,使J3中的常开触点处于断开状态,使J1的控制线路断开,使J1的主回路断开,电力电源(ABC)也停止向输送端Y供电,同时,W1的控制线路通过K3与W2机械联动,使W1的控制线路形成回路,W1主回路跳闸断开,停止向图7中电力电源(ABC)供电,警报电路K2与W2机械联动使K2闭合,发出音响、灯光闪烁。有关人员确定后,断开 K1,停止警报。 
五.无阻双控垂直风力发电机的意义 
公里(km)级概念 
从两千年前的风车,到百年的风力发电,是人类对风能利用的一次飞跃,由简单的机械能运用,转化为电力电源,它的运用范围更加广阔、普及、清洁、便利,但风能利用率一直很低自我保护性差,随着兆瓦级风力发电机不断大型化,风车的直径越来越大,转速越来越慢,对高强度材料和大功率增速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大型风力发电机的直径已达二百多米,根据市场需求和风力发电机发展的进程,直径将出现公里级甚至几十公里级风力发电机。按现思维的设计模式、制造工艺是不可能完成的。无阻双控垂直风力发电机与传统的水平、垂直风力发电机有质的不同,愿此发电机能起到提示启发引领人们设计理念的作用,预计本世纪中叶,公里级风力发电机将横空出世,满足人们对风力发电的渴望要求。 
本风力发电机的设计原则 
本着天人合一、自然和谐的原则,最大限度的利用风能,采用分布发电,就地使用的方法,尽量避免甲地发电乙地使用,真正实现风力发电经济效益,特别反对通过电瓶储电或蓄水方式改变风能的突变性、间断性,实践证明,依赖现代技术是可以达到持续供电的目的的,但所发出的电能,每一度电都是亏损的,这是因为违反了风能特性。我们应该遵守和谐至上的原则,风能资源能用多少就用多少,不要过多的强行摄取。风能的突变性和间断性是无法回避改变的,无论我们如何改进风力发电机,风能资源只能作为补充能源,而不能作为常规持续的能源,正因为如此,促使人类把探索的目光及早转向其他能源。 

Claims (9)

  1. 无阻双控垂直风力发电机权利要求如下:
    1.将发电机(图4B中的G)置于风浆叶框(图4B中的AJ,AK,图4E中的AL),中心轴(图4B中的V),底轴总成(图4B中的S1)和圆形水泥平台(图4B中的T)的底部。
  2. 2.风浆叶框(图4B中的AJ,AK和图4E中的AL),中心轴(图4B中的V)与发电机(图4B中的G)先后二步启动。
  3. 3.风桨叶框(图4B中的AJ,AK和图4E中的AL)设置不同开启强度的双向安全窗(图4A中的AO,图4D中的AO,图4E中的AO,图4F中的AO),并有上、下、左三面冰雪防冻隔离带。
  4. 4.环形挡壁(图4C中的AF)设置不同开启强度的单向安全窗(图4F中的AP)。
  5. 5.环形挡壁(图4C中的AF)通过承载车(图4C中的AE),正反转动调节风量,实现了发电机(图4B中的G)调节的目的,取消了现风力发电机刹车片限速装置。
  6. 6.启动防护电路(图6)。
  7. 7.风向机调节电路(图7)。
  8. 8.二源切换电路(图8)。
  9. 9.并网供电电路(图9)。
CN201310398915.8A 2013-09-06 2013-09-06 无阻双控垂直风力发电机 Pending CN1035571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98915.8A CN103557114A (zh) 2013-09-06 2013-09-06 无阻双控垂直风力发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98915.8A CN103557114A (zh) 2013-09-06 2013-09-06 无阻双控垂直风力发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57114A true CN103557114A (zh) 2014-02-05

Family

ID=50011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98915.8A Pending CN103557114A (zh) 2013-09-06 2013-09-06 无阻双控垂直风力发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5711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91202A (zh) * 2016-02-17 2017-08-25 仇立德 无阻双控周线风力发电机组
US9828983B2 (en) 2013-11-07 2017-11-28 Changzhou Prefluid Technology Co., Ltd. Linear peristaltic pump for precise and quantitative delivery of fluid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74346A (ja) * 1999-03-19 2000-10-03 Gendai Johosha:Kk 風力駆動装置
CN2846788Y (zh) * 2005-07-12 2006-12-13 郭树言 串接式垂直轴风电机组
CN201037445Y (zh) * 2007-04-10 2008-03-19 魏民 垂直轴竖翼多叶片风力机
CN201155428Y (zh) * 2007-11-27 2008-11-26 刘东江 竖轴多层叶轮风力发电机组
CN101603507A (zh) * 2008-06-13 2009-12-16 吴运生 立轴变桨直驱风力发电机
CN101737258A (zh) * 2008-11-25 2010-06-16 李善昌 一种横梁型活动叶垂直轴风电机
CN101963139A (zh) * 2010-10-29 2011-02-02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升阻复合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
CN102128138A (zh) * 2010-11-29 2011-07-20 李树广 多层叠加组合立式风力发电系统
CN202187867U (zh) * 2011-08-21 2012-04-11 张祥铭 对开叶片垂直轴风力发电机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74346A (ja) * 1999-03-19 2000-10-03 Gendai Johosha:Kk 風力駆動装置
CN2846788Y (zh) * 2005-07-12 2006-12-13 郭树言 串接式垂直轴风电机组
CN201037445Y (zh) * 2007-04-10 2008-03-19 魏民 垂直轴竖翼多叶片风力机
CN201155428Y (zh) * 2007-11-27 2008-11-26 刘东江 竖轴多层叶轮风力发电机组
CN101603507A (zh) * 2008-06-13 2009-12-16 吴运生 立轴变桨直驱风力发电机
CN101737258A (zh) * 2008-11-25 2010-06-16 李善昌 一种横梁型活动叶垂直轴风电机
CN101963139A (zh) * 2010-10-29 2011-02-02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升阻复合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
CN102128138A (zh) * 2010-11-29 2011-07-20 李树广 多层叠加组合立式风力发电系统
CN202187867U (zh) * 2011-08-21 2012-04-11 张祥铭 对开叶片垂直轴风力发电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28983B2 (en) 2013-11-07 2017-11-28 Changzhou Prefluid Technology Co., Ltd. Linear peristaltic pump for precise and quantitative delivery of fluid
CN107091202A (zh) * 2016-02-17 2017-08-25 仇立德 无阻双控周线风力发电机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ahela et al.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grid interfaced wind energy generation systems
Hossain et al.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for the wind turbine generator system
CN108599256A (zh) 一种基于转速调节的直驱式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法
WO2013060165A1 (zh)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储能发电系统及方法
CN103448734B (zh) 一种利用索道运输储能的风电功率调节装置
CN101520024A (zh) 风筒式风力发电装置
Molina et al. Technical and regulatory exigencies for grid connection of wind generation
CN102840108B (zh) 高空塔架嵌入式立式风力发电系统
CN103904684A (zh) 微电网控制系统及新能源循环利用系统
CN103485979A (zh) 综合利用自然能源的能源利用系统
Stavrakakis et al. 2.10-Electrical Parts of Wind Turbines
CN103557114A (zh) 无阻双控垂直风力发电机
Hoffman et al. How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s will lower wind energy costs
CN102255334B (zh) 风力发电机组智能单元矩阵并网方法及其专用设备
CN206977063U (zh) 一种风储混合的海上风电场
CN204615569U (zh) 一种液力变矩无刷同步电励磁发电机组
KR200344088Y1 (ko) 1kW~5kW급 연계 계통형 소형풍력발전장치
CN207251285U (zh) 输电线路在线监测风光互补电源系统及其风力发电装置
Linscott The Mod-2 wind turbine development project
CN201221445Y (zh) 高层楼顶上风力发电
CN105071435A (zh) 一种利用风能和太阳能二源发电的方法
Jahanfar et al. Design and Simulation of a Wind Turbine Powered Electric Car Charging System for St. John's, NL
CN103475289A (zh) 双馈风机发电系统及轮毂转动的驱动方法
CN202673575U (zh) 综合利用自然能源的能源利用系统
Samantaray et al. A study of wind energy potential in Indi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Qiu Lide

Inventor after: Qiu Taian

Inventor after: Ling Xiao

Inventor before: Qiu Lide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CHOU LIDE TO: CHOU LIDE CHOU TAIAN LING XIAO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