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46990B - 一种车联网接入因特网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联网接入因特网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46990B
CN103546990B CN201310501023.6A CN201310501023A CN103546990B CN 103546990 B CN103546990 B CN 103546990B CN 201310501023 A CN201310501023 A CN 201310501023A CN 103546990 B CN103546990 B CN 1035469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ipv4
obu
address
rsu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0102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46990A (zh
Inventor
许都
邱兵
廖丹
孙罡
虞红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131050102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469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469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46990A/zh
Priority to US14/521,833 priority patent/US9391891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469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4699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联网接入因特网的方法,车载终端设备通过OBU上的无线AP接入到OBU,并通过OBU与RSU组成的VANET网络,实现与因特网间的相互通信,在保证OBU与RSU之间的正常通信下,实现了车载终端设备与因特网间的通信,能够满足车载终端设备随时访问因特网,因此,具有抗干扰、便利以及实时的性能,能够适应当前网络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车联网接入因特网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联网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讲,涉及一种车联网接入因特网的方法。
背景技术
车联网就是汽车移动物联网,是指利用车载电子传感装备,通过移动通讯技术、汽车导航系统、智能终端设备与信息网络平台,使车与路、车与车、车与人、车与城市之间实时联网,实现信息互联互通,从而对车、人、物、路等进行有效的智能监控、调度、管理的网络系统。车联网通过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对车辆进行数字化管理,包括实时跟踪、监管车辆运行状况等,如同物联网一样,车联网的基础是传感器,加强传感器操作是必不可少的,将交通信号、摄像头、拥堵路段报告、天气情况等信息融合起来,从而形成汽车与道路的“互联”。通过道路、技术管理部门的沟通配合,实现汽车、道路、人的有机结合,真正形成车联网。
车联网的本质就是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车联网是通过整合车、路、人各种信息与服务,最终都是为人(车内的人及关注车内的人)提供服务的,因此,能够获取车联网提供的信息和服务的不仅仅是车载终端,而是所有能够访问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终端,因此电脑、手机也是车联网的终端。现有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及应用基本上都能够在车联网中使用,包括媒体娱乐、电子商务、Web2.0应用、信息服务等。当然,车联网与现有通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相比,其有两个关键特性:一是与车和路相关,二是把位置信息作为关键元素。因此需要围绕这两个关键特性发展车联网的特色互联网应用,将给车联网带来更加广泛的用户及服务提供者。
在现有技术中,车载自组织网络VANET是自组织网络的一种在交通领域支持动态、随机、多跳拓扑结构应用的特殊区域性网络,是移动自组织网络MANET(Mobile Ad-hoc Network)一种特殊形式。它具备传统自组织网络所有特点的同时又有车载无线网络的特殊性:网络节点快速移动、网络拓扑动态变化且迅速、无线通信信道不稳定、节点间通信窗口时间短。区别于传统Ad-hoc网络,车载自组织网络由车载单元OBU(On-Board Unit)和路边单元RSU(Roadside Unit)组成,OBU主要包括定位模块、车辆状态参数采集模块、车路通信模块、车间通信模块以及输入输出设备,车辆通过OBU与外界通信,RSU主要负责车辆与固定设施之间的通信。VANET的网络架构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车辆间的通信,即车对车通信;二是车辆与固定设施(即路边节点)之间的通信,即车对基础设施,但不能满足车与因特网间的通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车联网接入因特网的方法,使车载终端设备能够通过VANET网络接入到因特网,同时具有抗干扰、便利以及实时的性能。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基于车联网接入因特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通过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给车载终端设备分配IPv4地址:
将每个车载单元OBU(On-Board Unit)配置成DHCP服务器,并为其设置静态的IPv4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车载终端设备向DHCP服务器申请IPv4地址时,DHCP服务器从所设置的IPv4地址范围中选择一个还没有被使用的IPv4地址进行动态分配,每个OBU上的车载终端设备均可以通过DHCP分配到一个IPv4地址,且各不相同;
(2)、车载终端设备发送报文到因特网:
(2.1)、OBU对接收到的IPv4报文进行处理;
OBU接收到IPv4报文后,通过查询IPv4报文中的目的IPv4地址来进行处理,如果是外网地址,则IPv4报文交由路边单元RSU(Roadside Unit)来处理;若是本OBU的IPv4地址则交由上层协议来处理,否则丢弃该IPv4报文;
(2.2)、OBU接收到目的IPv4地址为外网地址的IPv4报文后,在车载自组织网络VANET(Vehicle Ad-hoc Network)私有网络部分进行隧道技术处理:
当IPv4报文中的目的IPv4地址是外网地址时,IPv4报文进入到OBU的IPv4私有网络部分,并逐层向上递交,依次分离出对应层的首部,将IPv4层的报文作为原始IPv4报文;
原始IPv4报文送入到OBU的VANET私有网络部分后,在UDP层将原始IPv4报文封装在UDP的数据部分,同时封装上UDP首部组合成UDP报文发送到IPv6层,并逐层向下递交,依次封装对应层的首部,得到IPv6报文,最后由工作在Ad-hoc模式下的无线网卡发送出去;
(2.3)、RSU接收到OBU发送过来的IPv6报文后,在RSU的VANET私有网络部分,进行隧道技术处理:
RSU接收到OBU发送过来的报文,在RSU的VANET私有网络部分,通过向上逐层递交,依次分离出对应层的首部,在报文最终递交到UDP层时,通过对UDP层报文的数据部分判断,如果是原始IPv4报文,则交由IPv4私有网络部分处理,否则递交到应用层处理;分离出的原始IPv4报文进入到RSU的IPv4私有网络部分,并逐层向下递交,依次封装对应层的首部,在报文最终递交到MAC层时,将原始IPv4报文封装上MAC首部作为发送报文,并通过以太网或是其他方式发送出去;
(2.4)、将发送报文经网络地址转换NAT(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转换后发送到因特网上;
NAT将发送报文的私有IPv4地址转换为合法的公有IPv4地址后发送到因特网,同时记录下传输路径信息;
(3)、因特网返回报文给车载终端设备:
(3.1)、因特网收到车载终端设备发送的报文后回发报文给车载终端设备;
因特网回发报文首先经过NAT转换,NAT通过前面记录的传输路径信息找到接收报文的车载终端设备,并将公有IPv4地址转换成私有IPv4地址;
(3.2)、RSU对接收到的返回报文进行处理;RSU接收到返回报文后,通过查询返回报文中的目的IPv4地址来进行处理,如果是本RSU的IPv4地址,则交由传输层处理;如果是其他的私有IPv4地址,则递交给RSU的VANET私有网络发送到OBU上,否则丢弃该报文;
其中,在RSU的VANET私有网络部分,对返回报文进行隧道技术处理:当返回报文中的目的IPv4地址是OBU上用户的私有IPv4地址时,返回报文进入到RSU的IPv4私有网络部分,并逐层向上递交,依次分离出对应层的首部,将IPv4层的报文作为返回原始IPv4报文;
返回原始IPv4报文送入到RSU的VANET私有网络部分时,在UDP层将返回原始IPv4报文封装在UDP的数据部分,同时封装上UDP首部组合成返回UDP报文发送到IPv6层,并逐层向下递交,依次封装对应层的首部,得到返回IPv6报文,再将返回IPv6最终将报文通过工作在Ad-hoc模式下的无线网卡发送出去;
(3.3)、OBU接收到RSU发送过来的返回IPv6报文后,在OBU的VANET私有网络部分进行隧道技术处理:
OBU接收到RSU发送过来的返回IPv6报文后,在OBU的VANET私有网络部分,通过向上逐层递交,依次分离出对应层的首部,在报文最终递交到UDP层时,通过对UDP层报文的数据部分判断,如果是因特网返回给车载终端设备的报文信息,则交由IPv4私有网络部分处理,否则递交到应用层处理;分离出的返回原始IPv4报文进入到OBU的IPv4私有网络部分,并逐层向下递交,依次封装对应层的首部,在报文最终递交到MAC层时,将返回原始IPv4报文封装上MAC首部作为最终返回报文,通过OBU上工作在AP模式下的无线网卡发送给车载终端设备。
所述的NAT采用端口多路复用方式实现IPv4私有网络的所有主机均可共享一个合法的外部IPv4地址。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基于车联网接入因特网的方法,车载终端设备通过OBU上的无线AP接入到OBU,并通过OBU与RSU组成的VANET网络,实现与因特网间的相互通信,在保证OBU与RSU之间的正常通信下,实现了车载终端设备与因特网间的通信,同时具有抗干扰、便利以及实时的性能,能够适应当前网络的需求。
同时,本发明基于车联网接入因特网的方法还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抗干扰性强;车载终端设备通过OBU上的无线AP接入到OBU,并通过OBU与RSU组成的VANET网络,实现与因特网间的相互通信,只要在保证OBU与RSU之间的正常通信下,车载终端设备就能保持与因特网的正常通信且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2)、便利性;车载单元上的用户可以通过VANET网络接入因特网浏览附近的各种商品促销、娱乐休闲、旅游景点等信息,用户在车上就能知道附近的各种信息,极大方便用户的出行选择。
(3)、实时性;在交通高峰期时,很容易发生交通拥堵,车载单元上的用户可以通过VANET网络接入到因特网实时了解前方道路的交通情况,或是通过VANET网络接收因特网上广播过来的道路交通情况,以便用户提前选择路线,有效缓解道路拥堵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网络架构图;
图2是图1中的车载单元收到发送给因特网的报文的封装流程图;
图3是图1中的路边单元收到发送给因特网的报文的解封装流程图;
图4是图1中的路边单元收到因特网返回给车载终端设备的报文的封装流程图;
图5是图1中的车载单元收到因特网返回车载终端设备的报文的解封装流程图;
图6是NAT将IPv4私有地址转换为公有地址的具体实施方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需要特别提醒注意的是,在以下的描述中,当已知功能和设计的详细描述也许会淡化本发明的主要内容时,这些描述在这里将被忽略。
实施例
为了方便描述,先对具体实施方式中出现的相关专业术语进行说明:
MAC(Medium Access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
VANET(Vehicle Ad-hoc Network):车载自组织网络;
MANET(Mobile Ad-hoc Network):移动自组织网络;
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OBU(On-Board Unit):车载单元;
RSU(Roadside Unit):路边单元;
AP模式:无线网络通过接入点桥接到有线网中,所有的无线通讯都经过AP完成;
Ad-hoc模式:指的是一组无线设备之间直接进行通讯,而不使用接入点;
NAT(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
图1是本发明的网络架构图。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将整个网络逻辑划分为Internet、IPv4私有网络(供车载终端设备使用)和VANET私有网络(供OBU、RSU间通信),通信过程①和②分别表示IPv4私有网络内部节点向Internet外部通信和Internet外部与IPv4私有网络内部节点通信。
将每个OBU配置成DHCP服务器,并为其设置静态的IPv4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车载终端设备向DHCP服务器申请IPv4地址时,DHCP服务器从所设置的IPv4地址范围中选择一个还没有被使用的IPv4地址进行动态分配,每个OBU上的车载终端设备均可以通过DHCP分配到一个IPv4地址,且各不相同。
车载终端设备发送报文到因特网:OBU接收到IPv4报文后,通过查询IPv4报文中的目的IPv4地址来进行处理,如果是外网地址,则IPv4报文交由RSU来处理;若是本OBU的IPv4地址则交由上层协议来处理,否则丢弃该IPv4报文;当IPv4报文中的目的IPv4地址是外网地址时,IPv4报文进入到OBU后对IPv4报文进行封装,最后由工作在Ad-hoc模式下的无线网卡发送出去;当RSU接收到OBU发送过来的报文后对其解封装,并通过以太网或是其他方式发送出去,最后将发送报文经NAT转换后发送到因特网上。
因特网返回报文给车载终端设备:因特网收到车载终端设备发送的报文后回发报文给车载终端设备,因特网回发报文首先经过NAT转换,NAT通过前面记录的传输路径信息找到接收报文的车载终端设备,并将公有IPv4地址转换成私有IPv4地址。RSU接收到返回报文后,通过查询返回报文中的目的IPv4地址来进行处理,如果是本RSU的IPv4地址,则交由传输层处理;如果是其他的私有IPv4地址,则递交给VANET私有网络发送到OBU上,否则丢弃该报文。当返回报文中的目的IPv4地址是OBU上用户的私有IPv4地址时,返回报文进入到RSU时对其进行封装,最终将报文通过工作在Ad-hoc模式下的无线网卡发送出去;当OBU接收到RSU发送过来的报文后对其进行解封装,通过OBU上工作在AP模式下的无线网卡发送给车载终端设备。
图2是图1中的车载单元收到发送给因特网的报文的封装流程图。
如图2所示,当OBU接收到目的IPv4地址为外网地址的IPv4报文后,IPv4报文进入到OBU的IPv4私有网络部分,并逐层向上递交,依次分离出对应层的首部,将IPv4层的报文作为原始IPv4报文;原始IPv4报文送入到OBU的VANET私有网络部分后,在UDP层将原始IPv4报文封装在UDP的数据部分,同时封装上UDP首部组合成UDP报文发送到IPv6层,并逐层向下递交,依次封装对应层的首部,得到IPv6报文,最后由工作在Ad-hoc模式下的无线网卡发送出去。
图3是图1中的路边单元收到发送给因特网的报文的解封装流程图。
如图3所示,当RSU接收到OBU发送过来的IPv6报文后,在RSU的VANET私有网络部分,通过向上逐层递交,依次分离出对应层的首部,在报文最终递交到UDP层时,通过对UDP层报文的数据部分判断,如果是原始IPv4报文,则交由IPv4私有网络部分处理,否则递交到应用层处理;分离出的原始IPv4报文进入到OBU的IPv4私有网络部分,并逐层向下递交,依次封装对应层的首部,在报文最终递交到MAC层时,将原始IPv4报文封装上MAC首部作为发送报文,并通过以太网或是其他方式发送出去。
图4是图1中的路边单元收到因特网返回给车载终端设备的报文的封装流程图;
如图4所示,当RSU接收到目的IPv4地址是OBU上用户的私有IPv4地址的报文后,返回报文进入到RSU的IPv4私有网络部分,并逐层向上递交,依次分离出对应层的首部,将IPv4层的报文作为返回原始IPv4报文;返回原始IPv4报文送入到RSU的VANET私有网络部分时,在UDP层将返回原始IPv4报文封装在UDP的数据部分,同时封装上UDP首部组合成返回UDP报文发送到IPv6层,并逐层向下递交,依次封装对应层的首部,得到返回IPv6报文,再将返回IPv6通过工作在Ad-hoc模式下的无线网卡发送出去。
图5是图1中的车载单元收到因特网返回车载终端设备的报文的解封装流程图。
如图5所示,OBU接收到RSU发送过来的返回IPv6报文,在OBU的VANET私有网络部分,通过向上逐层递交,依次分离出对应层的首部,在报文最终递交到UDP层时,通过对UDP层报文的数据部分判断,如果是因特网返回给车载终端设备的报文信息,则交由IPv4私有网络部分处理,否则递交到应用层处理;分离出的返回原始IPv4报文进入到OBU的IPv4私有网络部分,并逐层向下递交,依次封装对应层的首部,在报文最终递交到MAC层时,将返回原始IPv4报文封装上MAC首部作为最终返回报文,通过OBU工作在AP模式下的无线网卡发送给车载终端设备。
图6是NAT将IPv4私有地址转换为公有地址的具体实施方式图。
每个OBU上的用户都可以通过DHCP协议分配得到一个IPv4地址,且各不相同,但由于OBU上的用户分配的都是内网地址,不同OBU上的用户分配得到的IPv4地址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如图6所示,OBU A上的用户A与B的地址各不相同,OBU B上的用户C和D的地址也各不相同;而OBU A上的用户A(B)与OBU B上的用户C(D)地址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NAT采用端口多路复用方式实现IPv4私有网络的所有主机均可共享一个合法的外部IPv4地址。
尽管上面对本发明说明性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但应该清楚,本发明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发明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Claims (2)

1.一种车联网接入因特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给车载终端设备分配IPv4地址:
将每个车载单元OBU(On-Board Unit)配置成DHCP服务器,并为其设置静态的IPv4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车载终端设备向DHCP服务器申请IPv4地址时,DHCP服务器从所设置的IPv4地址范围中选择一个还没有被使用的IPv4地址进行动态分配,每个OBU上的车载终端设备均可以通过DHCP分配到一个IPv4地址,且各不相同;
(2)、车载终端设备发送报文到因特网:
(2.1)、OBU对接收到的IPv4报文进行处理;
OBU接收到IPv4报文后,通过查询IPv4报文中的目的IPv4地址来进行处理,如果是外网地址,则IPv4报文交由路边单元RSU(Roadside Unit)来处理;若是本OBU的IPv4地址则交由上层协议来处理,否则丢弃该IPv4报文;
(2.2)、OBU接收到目的IPv4地址为外网地址的IPv4报文后,在车载自组织网络VANET(Vehicle Ad-hoc Network)私有网络部分进行隧道技术处理:
当IPv4报文中的目的IPv4地址是外网地址时,IPv4报文进入到OBU的IPv4私有网络部分,并逐层向上递交,依次分离出对应层的首部,将IPv4层的报文作为原始IPv4报文;
原始IPv4报文送入到OBU的VANET私有网络部分后,在UDP层将原始IPv4报文封装在UDP的数据部分,同时封装上UDP首部组合成UDP报文发送到IPv6层,并逐层向下递交,依次封装对应层的首部,得到IPv6报文,最后由工作在Ad-hoc模式下的无线网卡将IPv6报文发送出去;
(2.3)、RSU接收到OBU发送过来的IPv6报文后,在RSU的VANET私有网络部分,进行隧道技术处理:
RSU接收到OBU发送过来的IPv6报文,在RSU的VANET私有网络部分,通过向上逐层递交,依次分离出对应层的首部,在报文最终递交到UDP层时,通过对UDP层报文的数据部分判断,如果是原始IPv4报文,则交由IPv4私有网络部分处理,否则递交到应用层处理;分离出的原始IPv4报文进入到RSU的IPv4私有网络部分,并逐层向下递交,依次封装对应层的首部,在报文最终递交到MAC层时,将原始IPv4报文封装上MAC首部作为发送报文,并通过以太网或是其他方式发送出去;
(2.4)、将发送报文经网络地址转换NAT(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转换后发送到因特网上;
NAT将发送报文的私有IPv4地址转换为合法的公有IPv4地址后发送到因特网,同时记录下传输路径信息;
(3)、因特网返回报文给车载终端设备:
(3.1)、因特网收到车载终端设备发送的报文后回发报文给车载终端设备;
因特网回发报文首先经过NAT转换,NAT通过前面记录的传输路径信息找到接收报文的车载终端设备,并将公有IPv4地址转换成私有IPv4地址;
(3.2)、RSU对接收到的返回报文进行处理;
RSU接收到返回报文后,通过查询返回报文中的目的IPv4地址来进行处理,如果是本RSU的IPv4地址,则交由传输层处理;如果是其他的私有IPv4地址,则递交给RSU的VANET私有网络发送到OBU上,否则丢弃该报文;
其中,在RSU的VANET私有网络部分,对返回报文进行隧道技术处理:当返回报文中的目的IPv4地址是OBU上用户的私有IPv4地址时,返回报文进入到RSU的IPv4私有网络部分,并逐层向上递交,依次分离出对应层的首部,将IPv4层的报文作为返回原始IPv4报文;
返回原始IPv4报文送入到RSU的VANET私有网络部分时,在UDP层将返回原始IPv4报文封装在UDP的数据部分,同时封装上UDP首部组合成返回UDP报文发送到IPv6层,并逐层向下递交,依次封装对应层的首部,得到返回IPv6报文,再将返回IPv6报文通过工作在Ad-hoc模式下的无线网卡发送出去;
(3.3)、OBU接收到RSU发送过来的返回IPv6报文后,在OBU的VANET私有网络部分进行隧道技术处理:
OBU接收到RSU发送过来的返回IPv6报文后,在OBU的VANET私有网络部分,通过向上逐层递交,依次分离出对应层的首部,在报文最终递交到UDP层时,通过对UDP层报文的数据部分判断,如果是因特网返回给车载终端设备的报文信息,则交由IPv4私有网络部分处理,否则递交到应用层处理;分离出的返回原始IPv4报文进入到OBU的IPv4私有网络部分,并逐层向下递交,依次封装对应层的首部,在报文最终递交到MAC层时,将返回原始IPv4报文封装上MAC首部作为最终返回报文,通过OBU上工作在AP模式下的无线网卡发送给车载终端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联网接入因特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AT采用端口多路复用方式实现IPv4私有网络的所有主机均可共享一个合法的外部IPv4地址。
CN201310501023.6A 2013-10-23 2013-10-23 一种车联网接入因特网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469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01023.6A CN103546990B (zh) 2013-10-23 2013-10-23 一种车联网接入因特网的方法
US14/521,833 US9391891B2 (en) 2013-10-23 2014-10-23 Method for accessing internet via a vehicle network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01023.6A CN103546990B (zh) 2013-10-23 2013-10-23 一种车联网接入因特网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46990A CN103546990A (zh) 2014-01-29
CN103546990B true CN103546990B (zh) 2016-08-17

Family

ID=49969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01023.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46990B (zh) 2013-10-23 2013-10-23 一种车联网接入因特网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469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50103A (zh) * 2015-03-09 2015-07-01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及飞行器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6559443A (zh) * 2015-09-25 2017-04-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车联网v2x业务传输路径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7204979A (zh) * 2017-05-25 2017-09-26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网关设备
CN110691117B (zh) * 2019-08-21 2022-04-12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电动汽车充换电网络协议网关
CN110856103B (zh) * 2019-11-18 2021-11-2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调度方法、通信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11988219B (zh) * 2020-08-29 2021-05-25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5g的多接口多协议无线网关系统及通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18835A1 (en) * 2007-08-06 2009-02-12 Nec Europe Ltd. Method for automatic address configuration in a mobile ad hoc network (manet)
TWI482522B (zh) * 2011-06-08 2015-04-21 Inst Information Industry 訊息轉換裝置、訊息傳輸系統、訊息傳輸方法及其電腦程式產品
CN102263831B (zh) * 2011-09-06 2013-05-08 常熟理工学院 基于IPv6的车载网络通信系统的实现方法
CN103051726A (zh) * 2012-12-28 2013-04-17 杨涛 基于rsu的vanet安全信息聚合传输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46990A (zh) 2014-0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46990B (zh) 一种车联网接入因特网的方法
US9391891B2 (en) Method for accessing internet via a vehicle network
JP4044929B2 (ja) 無線クライアントの移動が自由なローカルエリアネットワーク
Baldessari et al. Nemo meets vanet: a deployability analysis of network mobility in vehicular communication
CN101911644B (zh) 在车辆中发射/接收数据帧的方法以及相应的发射/接收设备
CN102957589B (zh) 业务数据传输的方法、网络节点及系统
CN104270461B (zh) 一种车联网的实现方法
CN104869563B (zh) 一种下一代城市车联网的通信实现方法
CN112532756B (zh) 接口扩展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167484B (zh) 一种车载网接入IPv6网络的方法
JP2020516996A (ja) V2x通信の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Tsukada et al.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for IPv6 over VANET geographic routing
CN110351686B (zh) 车联网数据传输系统中实施的方法、车载单元、以及车联网数据传输系统
Toukabri et al.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of an open source implementation of IPv6 GeoNetworking in VANETs
Tsukada et al. Simultaneous usage of NEMO and MANET for vehicular communication
CN104869601A (zh) 一种下一代车联网的通信实现方法
CN104754613A (zh) 基于车载短距离通信网的优化aodv协议的方法
CN103167057B (zh) 一种基于定位信息的车载网地址配置方法
Tsukada et al. Design and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of a vehicular network based on NEMO and MANET
CN106658480A (zh) 一种终端互通的方法及系统
CN107613033B (zh) 适用于移动无线节点的分布式虚拟局域网实现系统及方法
CN102938885A (zh) 身份位置分离与传统网络互联互通方法、ilr和asr
JP2003060656A (ja) 無線lanにおけるvlan構築方法、無線中継機用vlanパケット処理プログラム、無線中継機用vlanパケット処理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vlan機能を有する無線中継機及び無線vlanシステム
Yin et al. A novel scheme for large-size data block transmission in vehicular ad hoc networks: Architecture, challenges and discussions
CN114679289B (zh) 一种车载通信系统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

Termination date: 202010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