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46166A - 一种喷泉码的校验矩阵构造方法、编解码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喷泉码的校验矩阵构造方法、编解码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46166A
CN103546166A CN201310533423.5A CN201310533423A CN103546166A CN 103546166 A CN103546166 A CN 103546166A CN 201310533423 A CN201310533423 A CN 201310533423A CN 103546166 A CN103546166 A CN 1035461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matrix
vector
fountain codes
parameter
pr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3342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管武
梁利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31053342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46166A/zh
Publication of CN1035461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461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泉码的校验矩阵构造方法、编解码方法及装置。其中喷泉码的校验矩阵构造方法,包括:获取喷泉码的第一加密校验参数hi,j,0、第二加密校验参数hi,j,1和第三加密校验参数hi,j,2,并构造喷泉码的加密参数hi,j;将喷泉码的加密参数hi,j作为加密矩阵P的子矩阵P(hi,j)的置换参数,构建加密矩阵P的子矩阵P(hi,j);结合加密矩阵P构造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由于构建加密矩阵P的子矩阵P(hi,j)的置换参数hi,j具有保密特性,所以最终构造的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也具有加密特性,进而在基于具有加密特性的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对信道进行编码时,实现了对信道的加密编码,提高编码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喷泉码的校验矩阵构造方法、编解码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编解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加密功能的喷泉码(Fountain码)的校验矩阵构造方法、编解码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Internet)技术的飞速发展,有线网络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成为计算机和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互联网中普遍使用的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TCP/IP)协议通过检错重发方式(ARQ)来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然而,在基于确认和重传机制的通讯网络中,发送端在等待接收端发回确认信息时一直处于等待状态,这大大的增加了网络数据传输的时延。此外,TCP/IP协议的有序序列模式也限制了其在大量数据传输过程中的运用。因此,传统的TCP/IP协议并不适合互联网中大容量信息的实时传输。
鉴于TCP/IP协议的诸多缺点,研究学者提出了纠删编码技术:即发送端把需要传输的K个信源信息包通过编码,整合成N个编码包,然后通过网络发送出去。接收端接收到这个N个编码包中的任意K个编码包就能使用特定的译码方法以很高的概率重构这K个信源信息包。纠删码技术利用原始数据的线性纠删码进行编码,如果部分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丢失,它可以利用纠删算法恢复出丢失的数据。
1997年Luby首次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网络环境数据传输的纠删码,也称为复损码(Loss-Resilient Code)。这种码具有线性时间的编译码算法,而且能以任意逼近删除信道容量限的速率进行传输。随后通过对此码的大量研究,1998年Luby选取复损码的度分布为Heavy-Tail/Position度分布,从而提出了Tornado码。相比于RS码,Tornado码的编译码算法具有与码长N线性相关的复杂度,但Tornado码的编码数据包由表示Tornado码的二部图来确定,必须提前确定所要生成的编码包数目,即Tornado码码率固定。
鉴于Toranado码都具有码率固定这一缺陷,所以一种新的纠删码-Fountain码被提出并受到广泛关注。它具有鲁棒性和可靠性,且可以在无反馈信道下以任意的码率传输数据。Fountain码是由Bayers等于1998年提出的,他们仅仅给出了Fountain的概念,并没有提出具体的设计方法。Fountain码即喷泉码,它的设计思想来源于水喷泉:水喷泉喷出无数的水滴,我们拿杯子接水,只需要接到足够量的水来解渴,至于是哪些水滴流入了杯子中我们并不关心。类似的,服务器可以根据独立分布规律随机产生编码信息包。一个客户端从一个或者多个服务器接收编码包,一旦接收到足够的编码包N就可以重构出信源信息,N的数量与信道特性无关。所以Fountain码码率不固定,是第一类无码率纠删码。
Fountain码具有编译码算法便于实现,鲁棒性和可靠性高,并且可以在无反馈信道下以任意的码率传输数据等优点,被认为是适用于可靠多播传输、多源下载、数据存储和无线协作传输等应用方向最有前途的编码技术。但是为了保障信息的安全性,在对通信内容的编码的过程中,需要对编码进行加密保护,以保障信息安全。但是,现有的基于Fountain码的信道编码方法,并没有加密的功能。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喷泉码的校验矩阵构造方法、编解码方法及装置,用以实现对信道的加密编码。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喷泉码的校验矩阵的构造方法,包括:
获取喷泉码的第一加密校验参数hi,j,0、第二加密校验参数hi,j,1和第三加密校验参数hi,j,2
利用所述第一加密校验参数hi,j,0、第二加密校验参数hi,j,1和第三加密校验参数hi,j,2来构造喷泉码的加密参数hi,j
将所述喷泉码的加密参数hi,j作为加密矩阵P的子矩阵P(hi,j)的置换参数,构建加密矩阵P的子矩阵P(hi,j);以及
结合所述加密矩阵P构造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
上述方案中,所述获取喷泉码的第一加密校验参数hi,j,0、第二加密校验参数hi,j,1和第三加密校验参数hi,j,2,包括:
根据信道纬度分布,通过渐进的边线增长PEG算法得到喷泉码的第一校验参数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031
根据公式 h i , j 1 * = 0 , h i , j , 0 * = - 1 1 , h i , j , 0 * ≥ 0 得到第二校验参数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033
而第三校验参数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034
依据公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035
获取第一加密校验参数hi,j,0;依据公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036
获取第二加密校验参数hi,j,1;依据公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037
获取第三加密校验参数hi,j,2;其中,αi,j,βi,j和γi,j为密码,T为密码参数,且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038
T0为预设倍数,pk为分解子矩阵P(hi,j)的子阵边长p得到的第k个质数,K为质数个数,且子阵边长 p = Π k = 0 K - 1 ( p k ) i .
上述方案中,所述利用第一加密校验参数hi,j,0、第二加密校验参数hi,j,1和第三加密校验参数hi,j,2来构造喷泉码的加密参数hi,j包括:
所述喷泉码的加密参数hi,j=[hi,j,0,hi,j,1,hi,j,2](0≤i≤n-1,0≤j≤m-1),其中,n为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的行块数,m为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的列块数。
上述方案中,所述将所述喷泉码的加密参数hi,j作为加密矩阵P的子矩阵P(hi,j)的置换参数,构建加密矩阵P的子矩阵P(hi,j),包括:
在所述第一校验参数h* i,j,0<0时,则将子矩阵P(hi,j)构建为p×p的全零方阵;在所述第一校验参数h* i,j,0≥0时,将子矩阵P(hi,j)构建为p×p方阵,其中子矩阵P(hi,j)的第k行第l列的元素置换为1,其它位置的元素置换为0,其中l=(hi,j,0+hi,j,1*k+hi,j,2*k2)mod p,if h* i,j,0≥0,k的取值为0≤k≤p-1,p为子矩阵P(hi,j)的子阵边长。
上述方案中,所述结合加密矩阵P构造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包括:
根据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041
拼接构造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其中子矩阵P(hi,j)为p×p方阵,p为子矩阵P(hi,j)的子阵边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喷泉码的信道编码方法,包括:
应用所述的喷泉码的校验矩阵构造方法构造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并获取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中的子矩阵P(hi,j);
获取喷泉码对应的信源X,将信源X依次每p个为一组,分为m个1×p的子信源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042
子信源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043
其中所述子信源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044
对应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中第j列的所有子矩阵P(hi,j),所述信源X的信源长度为m×p;
依据子信源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045
获得累加矢量以及
将得到的m个累加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047
合成得出总累加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048
得到生成码字。
上述方案中,所述依据子信源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051
获得累加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052
是依据公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053
获得累加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054
所述依据公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055
获得累加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056
包括:
获取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中子矩阵P(hi,j)的置换参数hi,j,hi,j=[hi,j,0,hi,j,1,hi,j,2](0≤i≤n-1,0≤j≤m-1),其中,n为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的行块数,m为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的列块数,hi,j,0为喷泉码的第一加密校验参数、hi,j,1为喷泉码的第二加密校验参数、hi,j,2为喷泉码的第三加密校验参数;
分别对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中每个子矩阵P(hi,j),依据l(k)=hi,j,0+hi,j,1*k+hi,j,2*k2生成每个子矩阵P(hi,j)的置换矢量l(0),l(1),.....,l(p-1),其中k为子矩阵P(hi,j)的行,k的取值为0≤k≤p-1,且p为子矩阵P(hi,j)的子阵边长;
将子信源矢量按照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058
排列得到变换后的子信源矢量其中变换后的子信源矢量为1×p的矢量;
获取校验矩阵Hm第i行的所有m个子矩阵P(hi,j)对应的变换后的子信源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0510
将所有m个变换后的子信源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0511
中的元素xj,q进行累加,并将累加结果作为累加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0513
中的元素yi,q,其中q的取值为0至p;
将元素yi,0,yi,1,……yi,p-1拼接构成1×p的累加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0512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喷泉码的信道解码方法,包括:
应用所述的喷泉码的校验矩阵构造方法构造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
获取所述校验矩阵Hm中所有子矩阵各自的外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061
中p为所述子矩阵P(hi,j)的子阵边长,子阵边长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062
pa为分解子矩阵P(hi,j)的子阵边长p得到的第a个质数,A为质数个数;
获取信道信息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063
其中n为所述校验矩阵Hm的的行块数,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064
为信道信息U的子信道信息矢量,子信道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065
将所述子信道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0612
分别与外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066
进行和积迭代运算,并将和积迭代运算结果作为外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067
继续执行将所述子信道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068
分别与外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069
进行和积迭代运算,直至执行预设次数和积迭代运算,将预设次数和积迭代运算结果作为新的外信息矢量
在对n个所述子信道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0613
完成预设次数的和积迭代运算后,依据公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0611
进行求和,并将和值Vj,k的符号作为第j个列块的第k个元素的译码结果,其中0≤j≤m-1,0≤k≤p-1,m为校验矩阵Hm的列块数,p为子矩阵P(hi,j)的子阵边长。
上述方案中,所述将子信道信息矢量分别与外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0615
进行和积迭代运算包括:
获取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中的子矩阵P(hi,j)的置换参数hi,j,置换参数hi,j=[hi,j,0,hi,j,1,hi,j,2](0≤i≤n-1,0≤j≤m-1),其中,n为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的行块数,m为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的列块数,hi,j,0为喷泉码的第一加密校验参数、hi,j,1为喷泉码的第二加密校验参数、hi,j,2为喷泉码的第三加密校验参数;
分别计算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中每个子矩阵的置换矢量;如果子矩阵为子矩阵P(hi,j),则依据l(k)=hi,j,0+hi,j,1*k+hi,j,2*k2生成每个子矩阵P(hi,j)的置换失量l(0),l(1),.....,l(p-1),其中k为子矩阵P(hi,j)的行,k的取值为0≤k≤p-1,且p为子矩阵P(hi,j)的子阵边长;如果子矩阵为I或者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0712
则置换矢量l(0),l(1),.....,l(p-1)依次为0,1,...,p-1;
将外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071
按照的列顺序排列得到第二外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073
依据公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074
进行求和,并将p个求和结果v″i,j,k拼接构成第三外信道矢量 v &OverBar; i , j &prime; &prime; = [ v i , j , k | l ( k ) = 0 &prime; &prime; , v i , j , s | l ( s ) = 1 &prime; &prime; ,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 v i , j , r | l ( r ) = p - 1 &prime; &prime; ] , 其中0≤j≤n-1,0≤k≤p-1;
将所述第三外信道矢量 v &OverBar; i , j &prime; &prime; = [ v i , j , k | l ( k ) = 0 &prime; &prime; , v i , j , s | l ( s ) = 1 &prime; &prime; ,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 v i , j , r | l ( r ) = p - 1 &prime; &prime; ] , 按照的行顺序排列得到第四外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078
依据公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079
进行积运算,并将p个积运算结果v″″i,j,k拼接构成第五外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0710
并将第五外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0711
作为一次和积迭代运算结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喷泉码的校验矩阵构造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喷泉码的第一加密校验参数hi,j,0、第二加密校验参数hi,j,1和第三加密校验参数hi,j,2
参数构造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第一加密校验参数hi,j,0、第二加密校验参数hi,j,1和第三加密校验参数hi,j,2来构造喷泉码的加密参数hi,j
子矩阵构建单元,用于将所述喷泉码的加密参数hi,j作为加密矩阵P的子矩阵P(hi,j)的置换参数,构建加密矩阵P的子矩阵P(hi,j);
矩阵构造单元,用于获取喷泉码的结构化可逆矩阵D,并结合所述加密矩阵P构造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
上述方案中,所述获取单元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第二获取单元、第三获取单元、第四获取单元和第五获取单元,其中: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根据信道纬度分布,通过渐进的边线增长PEG算法得到喷泉码的第一校验参数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081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根据公式 h i , j 1 * = 0 , h i , j , 0 * = - 1 1 , h i , j , 0 * &GreaterEqual; 0 得到第二校验参数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083
而第三校验参数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084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依据公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085
获取第一加密校验参数hi,j,0
第四获取单元,用于依据公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086
获取第二加密校验参数hi,j,1
第五获取单元,用于依据公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087
获取第三加密校验参数hi,j,2
其中,αi,j,βi,j和γi,j为密码,T为密码参数,且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088
T0为预设倍数,pk为分解子矩阵P(hi,j)的子阵边长p得到的第k个质数,K为质数个数,且子阵边长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089
上述方案中,所述参数构造单元构造的所述喷泉码的加密参数hi,j=[hi,j,0,hi,j,1,hi,j,2](0≤i≤n-1,0≤j≤m-1),其中,n为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的行块数,m为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的列块数。
上述方案中,所述子矩阵构建单元包括:第一构建单元和第二构建单元,其中,
第一构建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校验参数h* i,j,0<0,则将子矩阵P(hi,j)构建为p×p的全零方阵;
第二构建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校验参数h* i,j,0≥0,将子矩阵P(hi,j)构建为p×p方阵,其中子矩阵P(hi,j)的第k行第l列的元素置换为1,其它位置的元素置换为0,其中l=(hi,j,0+hi,j,1*k+hi,j,2*k2)mod p,if h* i,j,0≥0,k的取值为0≤k≤p-1,p为子矩阵P(hi,j)的子阵边长。
上述方案中,所述矩阵构造单元具体用于根据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091
拼接构造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其中子矩阵P(hi,j)为p×p方阵,p为子矩阵P(hi,j)的子阵边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喷泉码的信道编码装置,包括:
喷泉码的校验矩阵构造装置,用于构造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
子矩阵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中的子矩阵P(hi,j);
信源矢量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喷泉码对应的信源X,将信源X依次每p个为一组,分为m个1×p的子信源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092
子信源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093
其中所述子信源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094
对应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中的第j列的所有子矩阵P(hi,j),所述信源X的信源长度为m×p;
累加矢量获取单元,用于依据子信源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101
获得累加矢量
总累加矢量获取单元,用于将得到的n个累加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103
合成得出总累加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104
得到生成码字。
上述方案中,所述累加矢量获取单元是用于依据公式获得累加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106
包括:
置换参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中子矩阵P(hi,j)的置换参数hi,j,置换参数hi,j=[hi,j,0,hi,j,1,hi,j,2](0≤i≤n-1,0≤j≤m-1),其中,n为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的行块数,m为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的列块数,hi,j,0为喷泉码的第一加密校验参数、hi,j,1为喷泉码的第二加密校验参数、hi,j,2为喷泉码的第三加密校验参数;
置换量生成单元,用于分别对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中每个子矩阵P(hi,j),依据l(k)=hi,j,0+hi,j,1*k+hi,j,2*k2生成每个子矩阵P(hi,j)的置换矢量l(0),l(1),.....,l(p-1),其中k为子矩阵P(hi,j)的行,k的取值为0≤k≤p-1,且p为子矩阵P(hi,j)的子阵边长;
信源矢量排列单元,用于将子信源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107
安照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108
非列得到变换后的子信源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109
其中变换后的子信源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1010
为1×p的矢量;
累加单元,用于获取校验矩阵Hm的第i行的所有m个子矩阵P(hi,j)对应的变换后的子信源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1011
将所有m个变换后的子信源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1012
中的元素xj,q进行累加,并将累加结果作为累加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1116
中的元素yi,q,其中q的取值为0至p;
拼接单元,用于将元素yi,0,yi,1,……yi,p-1拼接构成1×p的累加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111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112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喷泉码的信道解码装置,包括:
所述的喷泉码的校验矩阵构造装置用于构造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校验矩阵Hm中所有子矩阵各自的外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113
其中p为所述子矩阵P(hi,j)的子阵边长,子阵边长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114
pa为分解子矩阵P(hi,j)的子阵边长p得到的第a个质数,A为质数个数;
信道矢量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信道信息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115
其中n为所述校验矩阵Hm的行块数,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116
为信道信息U的子信道信息矢量,子信道信息矢量 u &OverBar; i = [ u i , 0 , u i , 1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 u i , p - 1 ] ;
和积迭代运算单元,用于将所述子信道信息矢量分别与外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119
进行和积迭代运算,并将和积迭代运算结果作为外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1110
继续执行将所述子信道信息矢量分别与外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1112
进行和积迭代运算,直至执行预设次数和积迭代运算,将预设次数和积迭代运算结果作为新的外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1113
译码单元,用于在对n个所述子信道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1114
完成预设次数的和积迭代运算后,依据公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1115
进行求和,并将和值Vj,k的符号作为第j个列块的第k个元素的译码结果,其中0≤j≤m-1,0≤k≤p-1,m为校验矩阵Hm的列块数,p为子矩阵P(hi,j)的子阵边长。
上述方案中,所述和积迭代运算单元包括:
置换参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中子矩阵P(hi,j)的置换参数hi,j,置换参数hi,j=[hi,j,0,hi,j,1,hi,j,2](0≤i≤n-1,0≤j≤m-1),其中,n为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的行块数,m为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的列块数,hi,j,0为喷泉码的第一加密校验参数、hi,j,1为喷泉码的第二加密校验参数、hi,j,2为喷泉码的第三加密校验参数;
置换量生成单元,用于分别计算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中每个子矩阵的置换矢量;如果子矩阵为子矩阵P(hi,j),则依据l(k)=hi,j,0+hi,j,1*k+hi,j,2*k2生成每个子矩阵P(hi,j)的置换失量l(0),l(1),......,l(p-1),其中k为子矩阵P(hi,j)的行,k的取值为0≤k≤p-1,且p为子矩阵P(hi,j)的子阵边长;如果子矩阵为I或者则置换矢量l(0),l(1),.....,l(p-1)依次为0,1,...,p-1;
第一排列单元,用于将外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121
按照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122
的列顺序排列得到第二外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123
第一拼接单元,用于依据公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124
进行求和,并将p个求和结果v″i,i,k拼接构成第三外信道矢量 v &OverBar; i , j &prime; &prime; = [ v i , j , k | l ( k ) = 0 &prime; &prime; , v i , j , s | l ( s ) = 1 &prime; &prime; ,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 v i , j , r | l ( r ) = p - 1 &prime; &prime; ] , 其中0≤j≤n-1,0≤k≤p-1;
第二排序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三外信道矢量 v &OverBar; i , j &prime; &prime; = [ v i , j , k | l ( k ) = 0 &prime; &prime; , v i , j , s | l ( s ) = 1 &prime; &prime; ,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 v i , j , r | l ( r ) = p - 1 &prime; &prime; ] , 按照 v &OverBar; i , j &prime; &prime; &prime; = [ v i , j , 0 &prime; &prime; &prime; , v i , j , 1 &prime; &prime; &prime; ,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 v i , j , p - 1 &prime; &prime; &prime; ] 的行顺序排列得到第四外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128
第二拼接单元,用于依据公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131
进行积运算,并将p个积运算结果v″″i,j,k拼接构成第五外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132
并将第五外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133
作为一次和积迭代运算结果。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包括以下优点:
本发明在构造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之前,首先获取喷泉码的第一加密校验参数hi,j,0、第二加密校验参数hi,j,1和第三加密校验参数hi,j,2,并利用所述第一加密校验参数hi,j,0、第二加密校验参数hi,j,1和第三加密校验参数hi,j,2来构造喷泉码的加密参数hi,j;其次将所述喷泉码的加密参数hi,j作为加密矩阵P的子矩阵P(hi,j)的置换参数,构建加密矩阵P的子矩阵P(hi,j);最后结合所述加密矩阵P构造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由于构建加密矩阵P的子矩阵P(hi,j)的置换参数hi,j具有保密特性,所以最终构造的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也具有加密特性,进而在基于具有加密特性的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对信道进行编码时,实现了对信道的加密编码,提高编码的安全性。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喷泉码的校验矩阵构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包含第一校验参数的矩阵示意图;
图3为子矩阵P(hi,j)的一种示意图;
图4为子矩阵P(hi,j)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喷泉码的信道编码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喷泉码的信道编码方法的子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喷泉码的信道解码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喷泉码的信道解码方法的子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喷泉码的校验矩阵构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喷泉码的校验矩阵构造装置中获取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喷泉码的校验矩阵构造装置中子矩阵构建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喷泉码的信道编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喷泉码的信道编码装置中校验矢量获取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编码中信息交互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喷泉码的信道解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喷泉码的信道解码装置中和积迭代运算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解码中信息交互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个实施例
请参阅图1,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喷泉码的校验矩阵构造方法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喷泉码的第一加密校验参数hi,j,0、第二加密校验参数hi,j,1和第三加密校验参数hi,j,2
在本实施例中,获取喷泉码的第一加密校验参数hi,j,0、第二加密校验参数hi,j,1和第三加密校验参数hi,j,2,首先需要获取喷泉码的第一校验参数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151
第二校验参数和第三校验参数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153
其中喷泉码的第一校验参数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154
可以根据信道纬度分析,通过渐进的边线增长(ProgressiveEdge-growth,PEG)算法得到全部元素作为第一校验参数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155
的矩阵,具体如何通过PEG算法得到全部元素作为第一校验参数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156
的矩阵请参阅专利号为200610011170.5的专利“非规则置换矩阵喷泉码码的构造方法及装置”中具体说明,对此本实施例不再加以阐述。
在得到喷泉码的第一校验参数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157
后,依据公式 h i , j 1 * = 0 , h i , j , 0 * = - 1 1 , h i , j , 0 * &GreaterEqual; 0 得到第二校验参数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159
而第三校验参数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1510
当得到喷泉码的第一校验参数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1511
第二校验参数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1512
和第三校验参数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1513
后,可以依据下述公式得到第一加密校验参数hi,j,0、第二加密校验参数hi,j,1和第三加密校验参数hi,j,2,具体如下:
依据公式获取第一加密校验参数hi,j,0
依据公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1515
获取第二加密校验参数hi,j,1
依据公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1516
获取第三加密校验参数hi,j,2
其中,αi,j,βi,j和γi,j为密码,T为密码参数,且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161
T0为预设倍数,pk为分解子矩阵P(hi,j)的子阵边长p得到的第k个质数,K为质数个数,且子阵边长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162
在实际实施本实施例提供的喷泉码的校验矩阵构造方法过程中,喷泉码的第一校验参数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163
第二校验参数和第三校验参数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165
所使用的αi,j,βi,j、γi,j、T、T0、p、pk以及K都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预先设置。
步骤102:利用所述第一加密校验参数hi,j,0、第二加密校验参数hi,j,1和第三加密校验参数hi,j,2来构造喷泉码的加密参数hi,j
其中构造喷泉码的加密参数hi,j的过程可以为:所述喷泉码的加密参数hi,j=[hi,j,0,hi,j,1,hi,j,2](0≤i≤n-1,0≤j≤m-1),其中,n为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的行块数,m为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的列块数。在实际构造喷泉码的加密参数hi,j时,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预先设置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的m和n,即预先设置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的行块数和列块数。
步骤103:将所述喷泉码的加密参数hi,j作为加密矩阵P的子矩阵P(hi,j)的置换参数,构建加密矩阵P的子矩阵P(hi,j)。
在本实施例中,加密矩阵P的子矩阵P(hi,j)具体为何种类型的矩阵可以由第一校验参数h* i,j,0决定。具体可以为:在所述第一校验参数h* i,j,0<0,子矩阵P(hi,j)为p×p的全零方阵,即子矩阵P(hi,j)中所有元素都为0;在所述第一校验参数h* i,j,0≥0,子矩阵P(hi,j)为p×p方阵,且每行每列最多只有一个位置的元素为1,其他位置的元素为0。
其中取值为1的元素所在位置可以依据公式l=(hi,j,0hi,j,1*k+hi,j,2*k2)mod p,if hi,j,0≥0得出p个行列对(k,l),(k,l)则为取值为1的元素在子矩阵P(hi,j)中第k行第l列。该公式中k为子矩阵P(hi,j)的行,l为子矩阵P(hi,j)的列,且k的取值为0≤k≤p-1,p为子矩阵P(hi,j)的子阵边长。
下面结合图2所示通过PEG算法得到全部元素作为第一校验参数h* i,j,0的矩阵为例说明步骤101至步骤103的具体执行过程,在执行过程中第一校验参数h* i,j,0所使用的T、T0、p、pk以及K的取值分别为T=4,T0=2,p=16,pk=2,K=1。
对于图2所示矩阵中第一校验参数h* i,j,0<0,以图2所示矩阵中第0行第1列的第一校验参数h* i,j,0=-1时,子矩阵P(hi,j)构建为16×16的全零方阵,即子矩阵P(hi,j)构建为一个16×16的方阵,并且方阵中所有元素的取值为0,如图3所示。
对于第一校验参数h* i,j,0≥0,以第一校验参数h* i,j,0=4,即矩阵中第0行第0列的元素为例,子矩阵P(h0,0)为16×16方阵,且每行每列最多只有一个位置的元素为1,其他位置的元素为0。
其中,子矩阵P(h0,0)中取值为1的元素所在位置计算过程可以为: h 0,0,0 * = 4 , h 0,0,1 * = 1 , h 0,0,2 * = 0 , h 0,0,0 * 对应的参数α0,0=3,β0,0=2,γ0,0=1,则根据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172
可以得出h0,0,0=3*4+4=16,h0,0,1=2*4+1=9,h0,0,2=1*4+0=4。
对子矩阵P(h0,0)的行k取0到15的值,并将每个值依次带入公式l=(hi,j,0+hi,j,1*k+hi,j,2*k2)mod p,if hi,j,0≥0,可以得出子矩阵P(h0,0)取值为1的元素所在列。子矩阵P(h0,0)中取值为1的元素的位置如表1所示。表1中示出了p个(k,l)对,该(k,l)表示子矩阵P(h0,0)中取值为1的元素的位置。构建的子矩阵P(h0,0)如图4所示。
表1子矩阵P(h0,0)中取值为1的元素所在位置表
k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l 0 13 2 15 4 1 6 3 8 5 10 7 12 9 14 11
当然取不同的参数α0,0,β0,0,γ0,0,其(k,l)对不同,因此得出的第一加密校验参数h0,0,0、第二加密校验参数h0,0,1、第三加密校验参数h0,0,2和子矩阵P(h0,0)具有随机性,除通信双方之外其他操作人员不能轻易获知(k,l)对,即不能轻易获知第一加密校验参数h0,0,0、第二加密校验参数h0,0,1、第三加密校验参数h0,0,2和子矩阵P(h0,0),从而使第一加密校验参数h0,0,0、第二加密校验参数h0,0,1、第三加密校验参数h0,0,2和子矩阵P(h0,0)具有加密特性。
并且从图4所示的子矩阵P(h0,0)可以得出通过步骤101至步骤103构建的子矩阵P(hi,j)内部不存在小于或等于6的环路,从而在后续解码过程中获得的迭代译码的信息不会在环路上形成自反馈,因此迭代较为有效,具有优越的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列举了一种由第一校验参数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184
第二校验参数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181
和第三校验参数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182
结合密码αi,j,βi,j、γi,j以及加密参数T获得第一加密校验参数hi,j,0、第二加密校验参数hi,j,1和第三加密校验参数hi,j,2的方式,此种方式使得第一加密校验参数hi,j,0、第二加密校验参数hi,j,1和第三加密校验参数hi,j,2具有加密特性,并且由第一加密校验参数hi,j,0、第二加密校验参数hi,j,1和第三加密校验参数hi,j,2构造的加密参数hi,j得到的子矩阵P(hi,j)和子矩阵P(hi,j)得出的校验矩阵Hm也具有加密特性。该方式是为了更好地阐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构造方法最终得出的校验矩阵Hm具有加密特性,其他在本发明思想基础上变更构造具体方式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步骤104:结合所述加密矩阵P构造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
在构造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时,依据公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183
拼接构造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其中子矩阵P(hi,j)为p×p方阵,子矩阵P(hi,j)的构建过程可以参阅步骤101至步骤103。
应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构造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之前,首先获取喷泉码的第一加密校验参数hi,j,0、第二加密校验参数hi,j,1和第三加密校验参数hi,j,2,并利用所述第一加密校验参数hi,j,0、第二加密校验参数hi,j,1和第三加密校验参数hi,j,2来构造喷泉码的加密参数hi,j;其次将所述喷泉码的加密参数hi,j作为加密矩阵P的子矩阵P(hi,j)的置换参数,构建加密矩阵P的子矩阵P(hi,j);最后结合所述加密矩阵P构造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由于构建加密矩阵P的子矩阵P(hi,j)的置换参数hi,j具有保密特性,所以最终构造的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也具有加密特性,进而在基于具有加密特性的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对信道进行编码时,实现了对信道的加密编码,提高编码的安全性。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使得最终构造的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具有加密特性的方式之一为:在获取第一加密校验参数hi,j,0、第二加密校验参数hi,j,0和第三加密校验参数hi,j,2时使用的密码αi,j,βi,j、γi,j随即设定,从而使得最终构造的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具有加密特性。
另一个实施例
请参阅图5,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喷泉码的信道编码方法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构造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并获取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中子矩阵P(hi,j)。
在本实施例中,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的构造以及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中子矩阵P(hi,j)获取请参阅图1所示的一种喷泉码的校验矩阵构造方法的流程图,并且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的构造具体过程请参阅图1所示流程图对应的实施例中说明,对此本实施例不再加以阐述。
步骤502:获取喷泉码对应的信源X,将信源X依次每p个为一组,分为m个1×p的子信源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01
子信源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02
其中所述子信源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03
对应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中第j列的所有子矩阵P(hi,j),所述信源X的信源长度为m×p。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校验矩阵Hm中加密矩阵P的任意一列的所有子矩阵P(hi,j)对应有相同的子信源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04
并且子信源矢量中的元素按照子矩阵P(hi,j)的行顺序排列。
步骤503:依据子信源矢量获得累加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06
步骤504:将得到的n个累加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07
合成得出总累加矢量Y。
在本实施例中总累加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08
由于累加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09
为1×p的矢量,则总累加矢量Y为n×p的矢量,得到编码以生成码字。
在本实施例中,获得累加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010
可以依据公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011
获得。根据喷泉码的定义,H×XT=YT mod 2,将YT=HXT,其中H为n×m格的p×p的方阵组成,X为m个1×p的序列组成,则构成的Y是一个n×p的序列。将序列Y每p个一组,即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012
则每个1×p的累加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013
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014
在计算累加矢量时,先将累加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015
初始化为0,然后逐个累计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025
累加m次,即得到累加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024
其中P(hi,k)为校验矩阵H中加密矩阵P的子矩阵,且P(hi,k)为方阵。该方阵的作用可将子信源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016
按照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017
排列,即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018
例如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019
通过 ( h i , k ) x &OverBar; k T 运算后,其结果为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021
在累加第i行的m个子矩阵P(hi,k)对应的排列后的子信源矢量得出累加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11
通过上述分析,本实施例中依据公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12
获得累加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13
的具体过程请参阅图6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1:获取校验矩阵H中子矩阵P(hi,j)的置换参数hi,j=[hi,j,0,hi,j,1,hi,j,2](0≤i≤n-1,0≤j≤m-1),其中,n为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行块数,m为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的列块数,hi,j,0为喷泉码的第一加密校验参数、hi,j,1为喷泉码的第二加密校验参数、第三加密校验参数hi,j,2为喷泉码的第三加密校验参数。第一加密校验参数hi,j,0、第二加密校验参数hi,j,1和第三加密校验参数hi,j,2的可以依据下述公式获取:
依据公式获取第一加密校验参数hi,j,0
依据公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15
获取第二加密校验参数hi,j,1
依据公式获取第三加密校验参数hi,j,2
其中,αi,j,βi,j和γi,j为密码,T为密码参数,且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17
T0为预设倍数,pa为分解子矩阵P(hi,j)的子阵边长p得到的第a个质数,A为质数个数,且子阵边长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19
为喷泉码的第一校验参数,为喷泉码的第二校验参数和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111
为喷泉码的第三校验参数。
其中喷泉码的第一校验参数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112
可以根据信道纬度分析,通过渐进的边线增长(Progressive Edge-growth,PEG)算法得到全部元素作为第一校验参数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113
的矩阵,具体如何通过PEG算法得到全部元素作为第一校验参数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114
的矩阵请参阅专利号为200610011170.5的专利“非规则置换矩阵喷泉码码的构造方法及装置”中具体说明,对此本实施例不再加以阐述。
在得到喷泉码的第一校验参数后,依据公式 h i , j 1 * = 0 , h i , j , 0 * = - 1 1 , h i , j , 0 * &GreaterEqual; 0 得到第二校验参数而第三校验参数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22
步骤602:分别对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中每个子矩阵P(hi,j),依据l(k)=hi,j,0+hi,j,1*k+hi,j,2*k2生成每个子矩阵P(hi,j)的置换矢量l(0),l(1),.....,l(p-1),其中k为子矩阵P(hi,j)的行,k的取值为0≤k≤p-1,且p为子矩阵P(hi,j)的子阵边长。
以图4所示的子矩阵P(h0,0)为例,该子矩阵P(h0,0)对应的h0,0,0=16,h0,0,1=9,h0,0,2=4,p=16。依据l(k)=hi,j,0+hi,j,1*k+hi,j,2*k2生成每个子矩阵P(hi,j)的置换矢量l(0),l(1),.....,l(15)如表2所示。
表2置换矢量表
k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l 0 13 2 15 4 1 6 3 8 5 10 7 12 9 14 11
步骤603:将子信源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23
按照非列,得到变换后的子信源矢量其中变换后的子信源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26
为1×p的矢量。
子信源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27
按照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28
排序即是将按子矩阵P(hi,j)的行顺序排列的子信源矢量改为按子矩阵P(hi,j)的列排序的变换后的子信源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210
步骤604:获取校验矩阵Hm第i行的所有m个子矩阵P(hi,j)对应的变换后的子信源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211
将所有m个变换后的子信源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212
中的元素xj,q进行累加,并将累加结果作为累加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213
中的元素yi,q
其中q的取值为0至p-1,因为l(i)的总个数为p,所以累加后共得到p个元素,分别即为yi,0,yi,1,……yi,p-1
以元素y0,0,即第1个累加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214
中的第1个元素为例,首先获取校验矩阵Hm第0行所有m个子矩阵P(hi,j)对应的变换后的子信源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31
因为每个变换后的子信源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32
为1×p的矢量,所以在累加过程中依次获取所有m个变换后的子信源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33
中第0列的元素,并将第0列的元素相加,相加结果作为元素y0,0
步骤605:将元素yi,0,yi,1,……yi,p-1拼接构成1×p的累加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34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35
其中拼接是指将元素yi,0,yi,1,……yi,p-1分别作为第i个累加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36
的第1个,第2个,......,第p个元素。
应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构建加密矩阵P的子矩阵P(hi,j)的置换参数hi,j具有保密特性,所以最终构造的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也具有加密特性,进而在基于具有加密特性的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对信道进行编码时,实现了对信道的加密编码,提高编码的安全性。
再一个实施例
请参阅图7,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喷泉码的信道解码方法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01:构造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
在本实施例中,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的构造请参阅图1所示的一种喷泉码的校验矩阵构造方法的流程图,并且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的构造具体过程请参阅图1所示流程图对应的实施例中说明,对此本实施例不再加以阐述。
步骤702:获取所述校验矩阵H中所有子矩阵各自的外信息矢量 v &OverBar; i , j = [ v i , j , 0 , v i , j , 1 ,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 v i , j , p - 1 ] .
其中所有子矩阵包括加密矩阵P中的所有子矩阵。p为所述子矩阵P(hi,j)的子阵边长,子阵边长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41
pa为分解子矩阵P(hi,j)的子阵边长p得到的第a个质数,A为质数个数。
在本实施例中,当子矩阵P(hi,j)中全部元素为零时,该子矩阵P(hi,j)不具有相对应的外信息矢量即当子矩阵P(hi,j)中全部元素为零时,外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43
为空。当子矩阵P(hi,j)中全部元素不为零时,该子矩阵P(hi,j)具有相对应的外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44
且将该外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45
中的全部元素初始化为0。
步骤703:获取信道信息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46
其中n为所述校验矩阵H的行块数,为信道信息U的子信道信息矢量,子信道信息矢量 u &OverBar; i = [ u i , 0 , u i , 1 ,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 u i , p - 1 ] .
步骤704:将所述子信道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49
分别与外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410
进行和积迭代运算,并将和积迭代运算结果作为外信息矢量继续执行将所述子信道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412
分别与外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413
进行和积迭代运算,直至执行预设次数和积迭代运算,将预设次数和积迭代运算结果作为新的外信息矢量
也就是说,对每一个外信息矢量将其与子信道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416
进行一次和积迭代运算,将一次和积迭代运算后的和积迭代运算结果作为外信息矢量即将子矩阵对应的原始的外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418
替换为和积迭代运算结果。然后使用替换后得到的外信息矢量再与子信道信息矢量进行一次和积迭代运算,重复执行替换和迭代过程预设次数。
以子信道信息矢量与外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422
进行预设次数和积迭代运算为例,在第1次进行和积迭代运算时,外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423
即为子矩阵P(hi,0)对应的原始的外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51
并将和积迭代运算结果作为第2次和积迭代运算的外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52
重复执行预设次数后,子信道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53
与外信息矢量的和积迭代运算完成,将最终结果记为新的外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55
其中,i的取值为0≤i≤n-1,n为校验矩阵H的行块数,因此子信道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56
可以分别与外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57
进行预设次数和积迭代运算。
在本实施例中预设次数是操作人员根据实际应用得出的译码结果的准确度设定,该预设次数可以为10次或者20次,具体取值可以根据译码结果的准确度最终设定。
步骤705:在对n个所述子信道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519
完成预设次数的和积迭代运算后,依据公式进行求和,并将和值Vj,k的符号作为第j个列块的第k个元素的译码结果。
其中公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59
为第j个子信道信息矢量的第k个元素,w′i,j,k为新的外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511
的第k个非空元素,则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512
是对所有n个新的外信息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513
中的第k个非空元素与第j个子信道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520
中的第k个元素求和,并且0≤j≤m-1,0≤k≤p-1,n为校验矩阵Hm的列块数,p为子矩阵P(hi,j)的子阵边长。
在本实施例中,非空元素表明该元素所对应的新的外信息矢量为非空集合。当得到的新的外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515
为空集合时,不参与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516
计算。
在本实施例中,子信道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517
分别与外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518
进行和积迭代运算的流程图请参阅图8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801:获取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中子矩阵P(hi,j)的置换参数hi,j,置换参数hi,j=[hi,j,0,hi,j,1,hi,j,2](0≤i≤n-1,0≤j≤m-1)。
其中,n为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行块数,m为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的列块数,hi,j,0为喷泉码的第一加密校验参数、hi,j,1为喷泉码的第二加密校验参数、hi,j,2为喷泉码的第三加密校验参数。喷泉码的第一加密校验参数hi,j,0、喷泉码的第二加密校验参数hi,j,0和喷泉码的第三加密校验参数hi,j,2的计算过程请参阅图6所示流程图对应的实施例的说明,对此本实施例不再加以阐述。
步骤802:分别计算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中每个子矩阵的置换矢量。如果子矩阵为子矩阵P(hi,j),则依据l(k)=hi,j,0+hi,j,1*k+hi,j,2*k2生成每个子矩阵P(hi,j)的置换失量l(0),l(1),......,l(p-1),其中k为子矩阵P(hi,j)的行,k的取值为0≤k≤P-1,且p为子矩阵P(hi,j)的子阵边长;如果子矩阵为I或者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66
则置换矢量l(0),l(1),......,l(p-1)依次为0,1,...,p-1。
以图4所示的子矩阵P(h0,0)为例,该子矩阵P(h0,0)对应的h0,0,0=16,h0,0,1=9,h0,0,2=4,p=16。依据l(k)=hi,j,0+hi,j,1k+hi,j,2*k2生成每个子矩阵P(hi,j)的置换矢量l(0),l(1),.....,l(15)如表3所示。
表3置换矢量表
k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l 0 13 2 15 4 1 6 3 8 5 10 7 12 9 14 11
步骤803:将外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61
按照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62
的列顺序排列得到第二外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63
步骤804:依据公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64
进行求和,并将p个求和结果v″i,j,k拼接构成第三外信道矢量 v &OverBar; i , j &prime; &prime; = [ v i , j , k | l ( k ) = 0 &prime; &prime; , v i , j , s | l ( s ) = 1 &prime; &prime; ,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 v i , j , r | l ( r ) = p - 1 &prime; &prime; ] ,
其中公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71
为第j个子信道信息矢量的第k个元素,v′i,j,k为第二外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73
的第k个非空元素,则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74
是对所有n个第二外信息矢量中的第k个非空元素与第j个子信道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717
中的第k个元素求和,并且0≤j≤m-1,0≤k≤p-1,m为校验矩阵H的列块数,p为子矩阵P(hi,j)的子阵边长。其中0≤j≤n-1,0≤k≤p-1。
在得到p个v″i,j,k,将p个v″i,j,k按照k的取值排序得到第三外信道矢量 v &OverBar; i , j &prime; &prime; = [ v i , j , k | l ( k ) = 0 &prime; &prime; , v i , j , s | l ( s ) = 1 &prime; &prime; ,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 v i , j , r | l ( r ) = p - 1 &prime; &prime; ] , 其中拼接则是将v″i,j,k作为第三外信道矢量作为第k个元素。由于计算第三外信道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78
的第二外信道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79
是按列顺序排序的矢量,所以得到的第三外信道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710
也是按列顺序排序的矢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按列顺序排序是指按照校验矩阵Hm中子矩阵的列取值进行排序。按行顺序排序则是指按照校验矩阵Hm中子矩阵的行取值进行排序。
步骤805:将所述第三外信道矢量 v &OverBar; i , j &prime; &prime; = [ v i , j , k | l ( k ) = 0 &prime; &prime; , v i , j , s | l ( s ) = 1 &prime; &prime; ,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 v i , j , r | l ( r ) = p - 1 &prime; &prime; ] , 按照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712
的行顺序排列得到第四外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713
步骤806:依据公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714
进行积运算,并将p个积运算结果v″″i,j,k拼接构成第五外信息矢量并将第五外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716
作为一次和积迭代运算结果。
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喷泉码的校验矩阵构造装置,其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9所示,该装置包括:获取单元11、参数构造单元12、子矩阵构建单元13和矩阵构造单元14。其中,
获取单元11,用于获取喷泉码的第一加密校验参数hi,j,0、第二加密校验参数hi,j,1和第三加密校验参数hi,j,2
在本实施例中,获取单元11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0所示,包括:第一获取单元111、第二获取单元112、第三获取单元113、第四获取单元114和第五获取单元115。其中
第一获取单元111,用于根据信道纬度分布,通过渐进的边线增长PEG算法得到喷泉码的第一校验参数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81
第二获取单元112,用于根据公式 h i , j 1 * = 0 , h i , j , 0 * = - 1 1 , h i , j , 0 * &GreaterEqual; 0 得到第二校验参数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83
第三校验参数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84
第三获取单元113,用于依据公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85
获取第一加密校验参数hi,j,0
第四获取单元114,用于依据公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86
获取第二加密校验参数hi,j,1
第五获取单元115,用于依据公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87
获取第三加密校验参数hi,j,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获取单元113、第四获取单元114和第五获取单元115在计算过程中使用的αi,j,βi,j和γi,j为密码,T为密码参数,且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88
T0为预设倍数,pk为分解子矩阵P(hi,j)的子阵边长p得到的第k个质数,K为质数个数,且子阵边长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89
参数构造单元12,用于将所述第一加密校验参数hi,j,0、第二加密校验参数hi,j,1和第三加密校验参数hi,j,2构造喷泉码的加密参数hi,j。其中参数构造单元12构造的所述喷泉码的加密参数hi,j=[hi,j,0,hi,j,01,hi,j,2](0≤i≤n-1,0≤j≤m-1),m为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行块数,n为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的列块数。
子矩阵构建单元13,用于将所述喷泉码的加密参数hi,j作为加密矩阵P的子矩阵P(hi,j)的置换参数,构建加密矩阵P的子矩阵P(hi,j)。其中子矩阵构建单元13包括:第一构建单元131和第二构建单元132,如图11所示。
其中,第一构建单元131,用于在所述第一校验参数h* i,j,0<0,则将子矩阵P(hi,j)构建为p×p的全零方阵。
第二构建单元132,用于在所述第一校验参数h* i,j,0≥0,将子矩阵P(hi,j)构建为p×p方阵,其中子矩阵P(hi,j)的第k行第l列的元素置换为1,其它位置的元素置换为0,其中l=(hi,j,0+hi,j,1*k+hi,j,2*k2)mop,if h* i,j,0≥0,k的取值为0≤k≤p-1,p为子矩阵P(hi,j)的子阵边长。
矩阵构造单元14,结合所述加密矩阵P构造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
在本实施例中,矩阵构造单元14具体用于
根据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291
拼接构造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其中子矩阵P(hi,j)为p×p方阵,p为子矩阵P(hi,j)的子阵边长。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喷泉码的校验矩阵的信道编码装置,其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2所示,包括:喷泉码的校验矩阵构造装置21、子矩阵获取单元22、信源矢量获取单元23、累加矢量获取单元24、总累加矢量获取单元25、校验矢量获取单元26和编码单元27。其中,
喷泉码的校验矩阵构造装置21,用于构造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本实施例中喷泉码的校验矩阵构造装置21可以参阅图9所示,其内包括的单元的具体结构请分别参阅图10和图11,对此本实施例不再加以阐述。
子矩阵获取单元22,用于获取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中子矩阵P(hi,j)。
信源矢量获取单元23,用于获取喷泉码对应的信源X,将信源X依次每p个为一组,分为n-m个1×p的子信源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301
子信源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302
其中所述子信源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303
对应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中第j列的所有子矩阵P(hi,j),所述信源X的信源长度为(n-m)×p。
累加矢量获取单元24,用于依据子信源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304
获得累加矢量其中累加矢量获取单元24具体用于依据公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306
获得累加矢量
在本实施例中,累加矢量获取单元24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3所示,该图13所示的累加矢量获取单元24可以依据公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308
获得累加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309
累加矢量获取单元24包括:置换参数获取单元241、置换量生成单元242、信源矢量排列单元243、累加单元244和拼接单元245,其中
置换参数获取单元241,用于获取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中子矩阵P(hi,j)的置换参数hi,j,置换参数hi,j=[hi,j,0,hi,j,1,hi,j,2](0≤i≤n-1,0≤j≤m-1),其中,m为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行块数,n为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的列块数,hi,j,0为喷泉码的第一加密校验参数、hi,j,1为喷泉码的第二加密校验参数、hi,j,2为喷泉码的第三加密校验参数。
置换量生成单元242,用于分别对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中每个子矩阵P(hi,j),依据l(k)=hi,j,0+hi,j,1*k+hi,j,2k2生成每个子矩阵P(hi,j)的置换矢量l(0),l(1),......,l(p-1),其中k为子矩阵P(hi,j)的行,k的取值为0≤k≤p-1,且p为子矩阵P(hi,j)的子阵边长。
信源矢量排列单元243,用于将子信源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311
按照排列得到变换后的子信源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313
其中变换后的子信源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314
为1×p的矢量。
累加单元244,用于获取校验矩阵Hm第i行的所有n-m个子矩阵P(hi,j)对应的变换后的子信源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315
将所有n-m个变换后的子信源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316
中的元素xj,q进行累加,并将累加结果作为累加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319
中的元素yi,q,其中q的取值为l(0)至l(p-1)。
拼接单元245,用于将元素yi,0,yi,1,……yi,p-1拼接构成1×p的累加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317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318
总累加矢量获取单元25,用于将得到的m个累加矢量合成得出总累加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3111
得到生成码字。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喷泉码的信道编码装置中各个单元在对信源X进行编码过程中信息交互请参阅图14所示,其中图14为编码中信息交互的示意图。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喷泉码的信道解码装置,其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5所示,包括:喷泉码的校验矩阵构造装置31、获取单元32、信道矢量获取单元33、和积迭代运算单元34和译码单元35。其中,
喷泉码的校验矩阵构造装置31,用于构造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本实施例中喷泉码的校验矩阵构造装置21可以参阅图9所示,其内包括的单元的具体结构请分别参阅图10和图11,对此本实施例不再加以阐述。
获取单元32,用于选取所述校验矩阵Hm中所有子矩阵各自的外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321
其中p为所述子矩阵P(hi,j)的子阵边长,子阵边长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322
pa为分解子矩阵P(hi,j)的子阵边长p得到的第a个质数,A为质数个数。
信道矢量获取单元33,用于获取信道信息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323
其中n为所述校验矩阵Hm的列块数,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324
为信道信息U的子信道信息矢量,子信道信息矢量 u &OverBar; j = [ u j , 0 , u j , 1 ,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 u j , p - 1 ] .
和积迭代运算单元34,用于将所述子信道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326
分别与外信息矢量进行和积迭代运算,并将和积迭代运算结果作为外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328
继续执行将所述子信道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329
分别与外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3210
进行和积迭代运算,直至执行预设次数和积迭代运算,将预设次数和积迭代运算结果作为新的外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3211
译码单元35,用于在对n个所述子信道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331
完成预设次数的和积迭代运算后,依据公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332
进行求和,并将和值Vj,k的符号作为第j个列块的第k个元素的译码结果,其中0≤j≤m-1,0≤k≤p-1,n为校验矩阵H的列块数,p为子矩阵P(hi,j)的子阵边长。
在本实施例中,和积迭代运算单元34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6所示,包括:置换参数获取单元341、置换量生成单元342、第一排列单元343、第一拼接单元344、第二排序单元345和第二拼接单元346。其中,
置换参数获取单元341,用于获取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中子矩阵P(hi,j)的置换参数hi,j,置换参数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337
其中,m为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行块数,n为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的列块数,hi,j,0为喷泉码的第一加密校验参数、hi,j,1为喷泉码的第二加密校验参数、hi,j,2为喷泉码的第三加密校验参数。
置换量生成单元342,用于分别计算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中每个子矩阵的置换矢量。如果子矩阵为子矩阵P(hi,j),则依据l(k)=hi,j,0+hi,j,1*k+hi,j,2*k2生成每个子矩阵P(hi,j)的置换失量l(0),l(1),.....,l(p-1),其中k为子矩阵P(hi,j)的行,k的取值为0≤k≤p-1,且p为子矩阵P(hi,j)的子阵边长;如果子矩阵为I或者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338
则置换矢量l(0),l(1),.....,l(p-1)依次为0,1,...,p-1。
第一排列单元343,用于将外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333
按照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334
的列顺序排列得到第二外信息矢量
第一拼接单元344,用于依据公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336
进行求和,并将p个求和结果v″i,j,k拼接构成第三外信道矢量 v &OverBar; i , j &prime; &prime; = [ v i , j , k | l ( k ) = 0 &prime; &prime; , v i , j , s | l ( s ) = 1 &prime; &prime; ,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 v i , j , r | l ( r ) = p - 1 &prime; &prime; ] , 其中0≤j≤n-1,0≤k≤p-1。
第二排序单元345,用于将所述第三外信道矢量 v &OverBar; i , j &prime; &prime; = [ v i , j , k | l ( k ) = 0 &prime; &prime; , v i , j , s | l ( s ) = 1 &prime; &prime; ,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 v i , j , r | l ( r ) = p - 1 &prime; &prime; ] , 按照 v &OverBar; i , j &prime; &prime; &prime; = [ v i , j , 0 &prime; &prime; &prime; , v i , j , 1 &prime; &prime; &prime; ,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 v i , j , p - 1 &prime; &prime; &prime; ] 的行顺序排列得到第四外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344
第二拼接单元346,用于依据公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345
进行积运算,并将p个积运算结果v″″i,j,k拼接构成第五外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346
并将第五外信息矢量作为一次和积迭代运算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喷泉码的信道解码装置中各个单元在对信道U进行解码过程中信息交互请参阅图17所示,其中图17为解码中信息交互的示意图。图17所示示意图中VNU为和运算单元,CNU为积运算单元,在每次和积迭代运算过程中,外信息矢量中的第i个元素会依次写入到对应的VNU/CNUi中。在进行和运算时,外信息矢量中的p个元素通过p个串行VNU与子信道信息矢量
Figure BDA0000406419970000348
进行和运算。在进行积运算时,外信息矢量中的p个元素通过p个串行CNU进行积运算。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装置类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发明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喷泉码的校验矩阵构造方法、编解码方法及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9)

1.一种喷泉码的校验矩阵的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喷泉码的第一加密校验参数hi,j,0、第二加密校验参数hi,j,1和第三加密校验参数hi,j,2
利用所述第一加密校验参数hi,j,0、第二加密校验参数hi,j,1和第三加密校验参数hi,j,2来构造喷泉码的加密参数hi,j
将所述喷泉码的加密参数hi,j作为加密矩阵P的子矩阵P(hi,j)的置换参数,构建加密矩阵P的子矩阵P(hi,j);以及
结合所述加密矩阵P构造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泉码的校验矩阵的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喷泉码的第一加密校验参数hi,j,0、第二加密校验参数hi,j,1和第三加密校验参数hi,j,2,包括:
根据信道纬度分布,通过渐进的边线增长PEG算法得到喷泉码的第一校验参数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11
根据公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12
得到第二校验参数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13
而第三校验参数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14
依据公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15
获取第一加密校验参数hi,j,0;依据公式获取第二加密校验参数hi,j,1;依据公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17
获取第三加密校验参数hi,j,2;其中,αi,j,βi,j和γi,j为密码,T为密码参数,且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18
T0为预设倍数,pk为分解子矩阵P(hi,j)的子阵边长p得到的第k个质数,K为质数个数,且子阵边长 p = &Pi; k = 0 K - 1 ( p k ) i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泉码的校验矩阵的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第一加密校验参数hi,j,0、第二加密校验参数hi,j,1和第三加密校验参数hi,j,2来构造喷泉码的加密参数hi,j包括:
所述喷泉码的加密参数hi,j=[hi,j,0,hi,j,1,hi,j,2](0≤i≤n-1,0≤j≤m-1),其中,n为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行块数,m为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的列块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泉码的校验矩阵的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喷泉码的加密参数hi,j作为加密矩阵P的子矩阵P(hi,j)的置换参数,构建加密矩阵P的子矩阵P(hi,j),包括:
在所述第一校验参数h* i,j,0<0时,则将子矩阵P(hi,j)构建为p×p的全零方阵;在所述第一校验参数h* j,j,0≥0时,将子矩阵P(hi,j)构建为P×p方阵,其中子矩阵P(hi,j)的第k行第l列的元素置换为1,其它位置的元素置换为0,其中l=(hi,j,0+hi,j,1*k+hi,j,2*k2)mod p,if h* i,j,0≥0,k的取值为0≤k≤p-1,p为子矩阵P(hi,j)的子阵边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泉码的校验矩阵的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加密矩阵P构造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包括:
根据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21
拼接构造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其中子矩阵P(hi,j)为p×p方阵,p为子矩阵P(hi,j)的子阵边长。
6.一种基于喷泉码的信道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应用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喷泉码的校验矩阵构造方法构造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并获取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中的子矩阵P(hi,j);
获取喷泉码对应的信源X,将信源X依次每p个为一组,分为m个1×p的子信源矢量子信源矢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32
其中所述子信源矢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33
对应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中第j列的所有子矩阵P(hi,j),所述信源X的信源长度为m×p;
依据子信源矢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34
获得累加矢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312
以及
将得到的m个累加矢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35
合成得出总累加矢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36
得到生成码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喷泉码的信道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子信源矢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37
获得累加矢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38
是依据公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39
获得累加矢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3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喷泉码的信道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公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311
获得累加矢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313
包括:
获取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中子矩阵P(hi,j)的置换参数hi,j,hi,j=[hi,j,0,hi,j,1,hi,j,2](0≤i≤n-1,0≤j≤m-1),其中,n为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行块数,m为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的列块数,hi,j,0为喷泉码的第一加密校验参数、hi,j,1为喷泉码的第二加密校验参数、hi,j,2为喷泉码的第三加密校验参数;
分别对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中每个子矩阵P(hi,j),依据l(k)=hi,j,0hi,j,1*k+hi,j,2*k2生成每个子矩阵P(hi,j)的置换矢量l(0),l(1),.....,l(p-1),其中k为子矩阵P(hi,j)的行,k的取值为0≤k≤p-1,且p为子矩阵P(hi,j)的子阵边长;
将子信源矢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41
按照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42
排列得到变换后的子信源矢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43
其中变换后的子信源矢量为1×p的矢量;
获取校验矩阵Hm第i行的所有m个子矩阵P(hi,j)对应的变换后的子信源矢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415
将所有m个变换后的子信源矢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416
中的元素xj,q进行累加,并将累加结果作为累加矢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417
中的元素yi,q,其中q的取值为0至p;
将元素yi,0,yi,1……yi,p-1拼接构成1×p的累加矢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44
9.一种基于喷泉码的信道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应用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喷泉码的校验矩阵构造方法构造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
获取所述校验矩阵Hm中所有子矩阵各自的外信息矢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45
其中p为所述子矩阵P(hi,j)的子阵边长,子阵边长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46
pa为分解子矩阵P(hi,j)的子阵边长p得到的第a个质数,A为质数个数;
获取信道信息其中n为所述校验矩阵Hm的行块数,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48
为信道信息U的子信道信息矢量,子信道信息矢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49
将所述子信道信息矢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410
分别与外信息矢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411
进行和积迭代运算,并将和积迭代运算结果作为外信息矢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412
继续执行将所述子信道信息矢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413
分别与外信息矢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418
进行和积迭代运算,直至执行预设次数和积迭代运算,将预设次数和积迭代运算结果作为新的外信息矢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414
在对n个所述子信道信息矢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419
完成预设次数的和积迭代运算后,依据公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51
进行求和,并将和值Vj,k的符号作为第j个列块的第k个元素的译码结果,其中0≤j≤m-1,0≤k≤p-1,m为校验矩阵Hm的列块数,p为子矩阵P(hi,j)的子阵边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喷泉码的信道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子信道信息矢量分别与外信息矢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52
进行和积迭代运算包括:
获取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中子矩阵P(hi,j)的置换参数hi,j,置换参数hi,j=[hi,j,0,hi,j,1,hi,j,2](0≤i≤n-1,0≤j≤m-1),其中,n为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行块数,m为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的列块数,hi,j,0为喷泉码的第一加密校验参数、hi,j,1为喷泉码的第二加密校验参数、hi,j,2为喷泉码的第三加密校验参数;
分别计算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中每个子矩阵的置换矢量;如果子矩阵为子矩阵P(hi,j),则依据l(k)=hi,j,0+hi,j,1*k+hi,j,2*k2生成每个子矩阵P(hi,j)的置换失量l(0),l(1),.....,l(p-1),其中k为子矩阵P(hi,j)的行,k的取值为0≤k≤p-1,且p为子矩阵P(hi,j)的子阵边长;如果子矩阵为I或者则置换矢量l(0),l(1),.....,l(p-1)依次为0,1,...,p-1;
将外信息矢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53
按照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54
的列顺序排列得到第二外信息矢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55
依据公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56
进行求和,并将p个求和结果v″i,j,k拼接构成第三外信道矢量 v &OverBar; i , j &prime; &prime; = [ v i , j , k | l ( k ) = 0 &prime; &prime; , v i , j , s | l ( s ) = 1 &prime; &prime; ,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 v i , j , r | l ( r ) = p - 1 &prime; &prime; ] , 其中0≤j≤n-1,0≤k≤p-1;
将所述第三外信道矢量 v &OverBar; i , j &prime; &prime; = [ v i , j , k | l ( k ) = 0 &prime; &prime; , v i , j , s | l ( s ) = 1 &prime; &prime; ,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 v i , j , r | l ( r ) = p - 1 &prime; &prime; ] , 按照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59
的行顺序排列得到第四外信息矢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510
依据公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61
进行积运算,并将p个积运算结果v″″i,j,k拼接构成第五外信息矢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62
并将第五外信息矢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63
作为一次和积迭代运算结果。
11.一种喷泉码的校验矩阵构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喷泉码的第一加密校验参数hi,j,0、第二加密校验参数hi,j,1和第三加密校验参数hi,j,2
参数构造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第一加密校验参数hi,j,0、第二加密校验参数hi,j,1和第三加密校验参数hi,j,2来构造喷泉码的加密参数hi,j
子矩阵构建单元,用于将所述喷泉码的加密参数hi,j作为加密矩阵P的子矩阵P(hi,j)的置换参数,构建加密矩阵P的子矩阵P(hi,j);
矩阵构造单元,用于获取喷泉码的结构化可逆矩阵D,并结合所述加密矩阵P构造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喷泉码的校验矩阵构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第二获取单元、第三获取单元、第四获取单元和第五获取单元,其中: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根据信道纬度分布,通过渐进的边线增长PEG算法得到喷泉码的第一校验参数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64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根据公式 h i , j , 1 * = 0 , h i , j , 0 * = - 1 1 , h i , j , 0 * &GreaterEqual; 0 得到第二校验参数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66
而第三校验参数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67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依据公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68
获取第一加密校验参数hi,j,0
第四获取单元,用于依据公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71
获取第二加密校验参数hi,j,1
第五获取单元,用于依据公式获取第三加密校验参数hi,j,2
其中,αi,j,βi,j和γi,j为密码,T为密码参数,且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73
T0为预设倍数,pk为分解子矩阵P(hi,j)的子阵边长p得到的第k个质数,K为质数个数,且子阵边长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74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喷泉码的校验矩阵构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构造单元构造的所述喷泉码的加密参数hi,j=[hi,j,0,hi,j,1,hi,j,2](0≤i≤n-1,0≤j≤m-1),其中,n为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的行块数,m为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的列块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喷泉码的校验矩阵构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子矩阵构建单元包括:第一构建单元和第二构建单元,其中,
第一构建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校验参数h* i,j,0<0,则将子矩阵P(hi,j)构建为p×p的全零方阵;
第二构建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校验参数h* i,j,0≥0,将子矩阵P(hi,j)构建为p×p方阵,其中子矩阵P(hi,j)的第k行第l列的元素置换为1,其它位置的元素置换为0,其中l=(hi,j,0+hi,j,1*k+hi,j,2*k2)modp,ifh* i,j,0≥0,k的取值为0≤k≤p-1,p为子矩阵P(hi,j)的子阵边长。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喷泉码的校验矩阵构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阵构造单元具体用于根据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81
拼接构造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其中子矩阵P(hi,j)为p×p方阵,p为子矩阵P(hi,j)的子阵边长。
16.一种基于喷泉码的信道编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1至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喷泉码的校验矩阵构造装置,用于构造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
子矩阵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中的子矩阵P(hi,j);
信源矢量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喷泉码对应的信源X,将信源X依次每p个为一组,分为m个1×p的子信源矢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82
子信源矢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83
其中所述子信源矢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84
对应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中第j列的所有子矩阵P(hi,j),所述信源X的信源长度为m×p;
累加矢量获取单元,用于依据子信源矢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85
获得累加矢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86
总累加矢量获取单元,用于将得到的n个累加矢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87
合成得出总累加矢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88
得到生成码字。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基于喷泉码的信道编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累加矢量获取单元是用于依据公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89
获得累加矢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810
包括:
置换参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中子矩阵P(hi,j)的置换参数hi,j,置换参数hi,j=[hi,j,0,hi,j,1,hi,j,2](0≤i≤n-1,0≤j≤m-1),其中,n为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的行块数,m为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的列块数,hi,j,0为喷泉码的第一加密校验参数、hi,j,1为喷泉码的第二加密校验参数、hi,j,2为喷泉码的第三加密校验参数;
置换量生成单元,用于分别对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中每个子矩阵P(hi,j),依据l(k)=hi,j,0+hi,j,1*k+hi,j,2*k2生成每个子矩阵P(hi,j)的置换矢量l(0),l(1),......,l(p-1),其中k为子矩阵P(hi,j)的行,k的取值为0≤k≤p-1,且p为子矩阵P(hi,j)的子阵边长;
信源矢量排列单元,用于将子信源矢量按照排列得到变换后的子信源矢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93
其中变换后的子信源矢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94
为1×p的矢量;
累加单元,用于获取校验矩阵Hm第i行的所有m个子矩阵P(hi,j)对应的变换后的子信源矢量将所有m个变换后的子信源矢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96
中的元素xj,q进行累加,并将累加结果作为累加矢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97
中的元素yi,q,其中q的取值为0至p;
拼接单元,用于将元素yi,0,yi,1,……yi,p-1拼接构成1×p的累加矢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98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099
18.一种基于喷泉码的信道解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1至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喷泉码的校验矩阵构造装置,用于构造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校验矩阵Hm中所有子矩阵各自的外信息矢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101
其中p为所述子矩阵P(hi,j)的子阵边长,子阵边长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102
pa为分解子矩阵P(hi,j)的子阵边长p得到的第a个质数,A为质数个数;
信道矢量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信道信息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103
其中n为所述校验矩阵Hm的行块数,为信道信息U的子信道信息矢量,子信道信息矢量 u &OverBar; i = [ u i , 0 , u i , 1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 u i , p - 1 ] ;
和积迭代运算单元,用于将所述子信道信息矢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105
分别与外信息矢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106
进行和积迭代运算,并将和积迭代运算结果作为外信息矢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107
继续执行将所述子信道信息矢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108
分别与外信息矢量进行和积迭代运算,直至执行预设次数和积迭代运算,将预设次数和积迭代运算结果作为新的外信息矢量
译码单元,用于在对n个所述子信道信息矢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1011
完成预设次数的和积迭代运算后,依据公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1012
进行求和,并将和值Vj,k的符号作为第j个列块的第k个元素的译码结果,其中0≤j≤m-1,0≤k≤p-1,m为校验矩阵Hm的列块数,p为子矩阵P(hi,j)的子阵边长。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基于喷泉码的信道解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和积迭代运算单元包括:
置换参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中子矩阵P(hi,j)的置换参数hi,j,置换参数hi,j=[hi,j,0,hi,j,1,hi,j,2](0≤i≤n-1,0≤j≤m-1),其中,n为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的行块数,m为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的列块数,hi,j,0为喷泉码的第一加密校验参数、hi,j,1为喷泉码的第二加密校验参数、hi,j,2为喷泉码的第三加密校验参数;
置换量生成单元,用于分别计算所述喷泉码的校验矩阵Hm中每个子矩阵的置换矢量;如果子矩阵为子矩阵P(hi,j),则依据l(k)=hi,j,0+hi,j,1*k+hi,j,2*k2生成每个子矩阵P(hi,j)的置换失量l(0),l(1),.....,l(p-1),其中k为子矩阵P(hi,j)的行,k的取值为0≤k≤p-1,且p为子矩阵P(hi,j)的子阵边长;如果子矩阵为I或者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1112
则置换矢量l(0),l(1),.....,l(p-1)依次为0,1,...,p-1;
第一排列单元,用于将外信息矢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111
按照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112
的列顺序排列得到第二外信息矢量
第一拼接单元,用于依据公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114
进行求和,并将p个求和结果v″i,j,k拼接构成第三外信道矢量 v &OverBar; i , j &prime; &prime; = [ v i , j , k | l ( k ) = 0 &prime; &prime; , v i , j , s | l ( s ) = 1 &prime; &prime; ,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 v i , j , r | l ( r ) = p - 1 &prime; &prime; ] , 其中0≤j≤n-1,0≤k≤p-1;
第二排序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三外信道矢量 v &OverBar; i , j &prime; &prime; = [ v i , j , k | l ( k ) = 0 &prime; &prime; , v i , j , s | l ( s ) = 1 &prime; &prime; ,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 v i , j , r | l ( r ) = p - 1 &prime; &prime; ] , 按照 v &OverBar; i , j &prime; &prime; &prime; = [ v i , j , 0 &prime; &prime; &prime; , v i , j , 1 &prime; &prime; &prime; ,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 v i , j , p - 1 &prime; &prime; &prime; ] 的行顺序排列得到第四外信息矢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118
第二拼接单元,用于依据公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119
进行积运算,并将p个积运算结果v″″i,j,k拼接构成第五外信息矢量并将第五外信息矢量
Figure FDA00004064199600001111
作为一次和积迭代运算结果。
CN201310533423.5A 2013-10-31 2013-10-31 一种喷泉码的校验矩阵构造方法、编解码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35461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33423.5A CN103546166A (zh) 2013-10-31 2013-10-31 一种喷泉码的校验矩阵构造方法、编解码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33423.5A CN103546166A (zh) 2013-10-31 2013-10-31 一种喷泉码的校验矩阵构造方法、编解码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46166A true CN103546166A (zh) 2014-01-29

Family

ID=49969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33423.5A Pending CN103546166A (zh) 2013-10-31 2013-10-31 一种喷泉码的校验矩阵构造方法、编解码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46166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34657A (zh) * 2014-10-31 2016-06-01 富士通株式会社 一种解码方法、解码器以及接收机
WO2017177614A1 (zh) * 2016-04-11 2017-10-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编码方法及装置、译码方法及装置
CN111404554A (zh) * 2019-09-29 2020-07-10 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纠删码的编码矩阵生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64626A1 (en) * 2004-09-22 2006-03-23 Kencast, Inc.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EC encoding and decoding
CN103067024A (zh) * 2012-12-31 2013-04-24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低密度生成矩阵码的生成矩阵构造和编解码方法及装置
CN103117749A (zh) * 2012-12-31 2013-05-22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校验矩阵构造和编解码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64626A1 (en) * 2004-09-22 2006-03-23 Kencast, Inc.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EC encoding and decoding
CN103067024A (zh) * 2012-12-31 2013-04-24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低密度生成矩阵码的生成矩阵构造和编解码方法及装置
CN103117749A (zh) * 2012-12-31 2013-05-22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校验矩阵构造和编解码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34657A (zh) * 2014-10-31 2016-06-01 富士通株式会社 一种解码方法、解码器以及接收机
WO2017177614A1 (zh) * 2016-04-11 2017-10-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编码方法及装置、译码方法及装置
CN111404554A (zh) * 2019-09-29 2020-07-10 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纠删码的编码矩阵生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404554B (zh) * 2019-09-29 2023-09-01 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纠删码的编码矩阵生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Papailiopoulos et al. Locally repairable codes
Kolesnikov et al. Improved OT extension for transferring short secrets
Gottesman et al. Proof of security of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with two-way classical communications
Efremenko 3-query locally decodable codes of subexponential length
Dau et al. Error correction for index coding with side information
US8689087B2 (en) Method and entity for probabilistic symmetrical encryption
Yard et al. Capacity theorems for quantum multiple-access channels: Classical-quantum and quantum-quantum capacity regions
Gelles et al. Efficient and explicit coding for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Li On the confidentiality of information dispersal algorithms and their erasure codes
Alzubi et al. Secure channel coding schemes based on algebraic-geometric codes over Hermitian curves.
CN103546166A (zh) 一种喷泉码的校验矩阵构造方法、编解码方法及装置
Komargodski et al. How to share a secret, infinitely
CN100486119C (zh) 一种结构化的ldpc编码方法
CN103117749B (zh)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校验矩阵构造和编解码方法及装置
Gelles et al. Potent tree cod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Coding for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revisited
CN103067024B (zh) 低密度生成矩阵码的生成矩阵构造和编解码方法及装置
Gabidulin Rank-metric codes and applications
Sourlas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error-correcting codes
CN104702404B (zh) 一种基于纠错码与低轮aes的加密方法及系统
Noorkami et al. A fast correlation attack via unequal error correcting LDPC codes
Krishna Prasad et al. Performance investigation of polar codes employing polar encoder and successive cancellation decoder in 5G systems and cloud computing
Krishna et al. Performance investigation of polar codes employing polar encoder and successive cancellation decoder in 5G systems and cloud computing.
Maringer et al. Information-and coding-theoretic analysis of the RLWE channel
CN107294649A (zh) 编码方法及装置,译码方法及装置
Isakov et al. McELIECE CRYPTOSYSTEM BASED ON QUATERNARY HAMMING COD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