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42278A - 灯具 - Google Patents

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42278A
CN103542278A CN201310064243.7A CN201310064243A CN103542278A CN 103542278 A CN103542278 A CN 103542278A CN 201310064243 A CN201310064243 A CN 201310064243A CN 103542278 A CN103542278 A CN 1035422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voltage
light
micro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6424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42278B (zh
Inventor
吴纪良
林柏辛
林钦雯
辛哲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 Ink Holdings Inc
Original Assignee
E Ink Holding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 Ink Holdings Inc filed Critical E Ink Holding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5422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422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422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422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6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 G02F1/166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 G02F1/167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by electrophoresi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13/00Producing particular characteristics or distribution of the light emitted by means of a combination of elements specified in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F21V1/00 - F21V11/00
    • F21V13/02Combinations of only two kinds of elements
    • F21V13/10Combinations of only two kinds of elements the elements being reflectors and scree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14/00Controlling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light emitted by adjustment of elements
    • F21V14/003Controlling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light emitted by adjustment of elements by interposition of elements with electrically controlled variable light transmissivity, e.g. liquid crystal elements or electrochromic devi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2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of light
    • G02B26/026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of light based on the rotation of particle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external field, e.g. gyricons, twisting ball displ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6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 G02F1/1675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2F2001/1678Constructional deta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particle typ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灯具,包括光源、反射单元与光调节模块。光源提供照明光,而反射单元反射照明光。光调节模块配置于反射单元上,且位于光源与反射单元之间。光调节模块包括可移动式吸光材料,且光调节模块中,可移动式吸光材料所在的区域形成吸光区,而光调节模块中没有可移动式吸光材料的区域形成透光区。可移动式吸光材料被施加多种不同的电场而分别移动至不同的位置,进而改变吸光区与透光区的位置与大小。照明光照射于透光区的部分依序穿透透光区,传递至反射单元,被反射单元反射及再次穿越透光区。

Description

灯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灯具,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光调节模块以调整照射效果的灯具。
背景技术
在传统灯具的设计上,由于灯具表面的反射面通常为固定、不可变动的,因此在使用上,一种灯具仅能对应到一种光源的照射效果。举例来说,照明光照射在一个平面上时,光线在平面上形成的图案是固定的。此外,灯具也无法调整照明光照射在平面上时的明暗度,而需仰赖多个光源分别开关来变更明暗度。但是增加光源同时也意味着生产成本的增加。
灯具通常为固定的几何形状,并且不具备因应环境或使用需求而可以改变照射光光形的能力。因此,在目前灯具的制造上,多半是借由改变其形状与设计以取得更好的照明效果。至于如何在固定反射面的情况下,设计出可变换光线照射效果的灯具,仍是相关技术研发者积极在追求与尝试克服的一项挑战。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灯具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灯具,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灯具,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灯具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灯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在固定反射面的情况下,可变化光线照射效果,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灯具,其包括:光源,提供照明光;反射单元,反射该照明光;以及光调节模块,配置于该反射单元上,且位于该光源与该反射单元之间,该光调节模块包括可移动式吸光材料,其中该光调节模块中该可移动式吸光材料所在的区域形成吸光区,且该光调节模块中没有该可移动式吸光材料的区域形成透光区,该可移动式吸光材料被施加多种不同的电场而分别移动至不同的位置,进而改变该吸光区与该透光区的位置与大小,且该照明光的照射于该透光区的部分依序穿透该透光区、传递至该反射单元、被该反射单元反射及再次穿透该透光区。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灯具,其中所述的反射单元为反射灯罩,且该光源配置于该反射灯罩中。
前述的灯具,其还包括:第一电极层,配置于该光调节模块与该反射灯罩之间;以及第二电极层,配置于该光源与该光调节模块之间,其中该第一电极层与该第二电极层施加该多种不同的电场至该可移动式吸光材料。
前述的灯具,其中该第一电极层与该第二电极层皆为透明电极层。
前述的灯具,其中该反射单元为第一电极层,该灯具还包括第二电极层,该第二电极层配置于该光源与该光调节模块之间,该第一电极层与该第二电极层施加该多种不同的电场至该可移动式吸光材料,且该第一电极层为反射式电极层。
前述的灯具,其中该可移动式吸光材料包括多个带电的色素粒子。
前述的灯具,其中该光调节模块还包括:多个微容器,容置所述带电的色素粒子;以及多个电泳液,分别填充于所述微容器中,其中所述带电的色素粒子浸泡于所述电泳液中。
前述的灯具,其中该光调节模块包括黏着层,其中所述微容器分布于该黏着层中。
前述的灯具,其包括:第一电极层,其中该第一电极层为该反射单元或不同于该反射单元的膜层,且该膜层配置于该反射单元与该光调节模块之间;第二电极层,配置于该光源与该光调节模块之间,其中该第一电极层与该第二电极层施加该多种不同的电场至可移动式吸光材料。
前述的灯具,其中该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彼此分离的第一电极,该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彼此分离的第二电极,且所述第一电极的节距不同于所述第二电极的节距。
前述的灯具,其中该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一电极组,且该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二电极组,每一个微容器配置于一个该第一电极组与一个该第二电极组之间。
前述的灯具,其中该第一电极组包括多个第一电极,且该第二电极组包括多个第二电极,当该微容器旁的所述第一电极处于第一电压,且该微容器旁的所述第二电极处于第二电压时,该微容器中的所述色素粒子覆盖该反射单元位于该微容器下方的部分,其中该第一电压不同于该第二电压。
前述的灯具,其中当该微容器的两侧互相对应的部分所述第一电极与部分所述第二电极处于该第一电压,且该微容器的两侧互相对应的另一部分所述第一电极与另一部分所述第二电极处于该第二电压时,所述色素粒子偏向处于该第一电压的部分所述第一电极与部分所述第二电极,而暴露出部分该反射单元。
前述的灯具,其中每一个第一电极组为一个连续的第一电极,且每一个第二电极组包括多个分离的第二电极,当该第一电极处于第一电压,且每一个第二电极处于第二电压时,所述色素粒子覆盖该反射单元位于该微容器下方的部分,当部分所述第二电极处于该第一电压,且另一部分所述第二电极处于该第二电压时,所述色素粒子偏向处于该第一电压的部分所述第二电极,而暴露出部分该反射单元,其中该第一电压不同于该第二电压。
前述的灯具,其中每一个第一电极组包括多个分离的第一电极,且每一个第二电极组为一个连续的第二电极,当每一个第一电极处于第一电压,且该第二电极处于第二电压时,所述色素粒子覆盖该反射单元位于该微容器下方的部分,且当部分所述第一电极处于该第一电压,且另一部分所述第一电极处于该第二电压时,所述色素粒子偏向处于该第一电压的部分所述第一电极,而暴露出部分该反射单元,其中该第一电压不同于于该第二电压。
前述的灯具,其中该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一电极,该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二电极,每一个第二电极对应至相邻两个微容器之间的位置,且每一个第一电极对应至一个该微容器,当该微容器旁的该第一电极处于第一电压时,且该微容器旁的所述第二电极处于第二电压时,所述色素粒子偏向该第一电极而覆盖该反射单元位于该微容器下方的部分,且当该微容器旁的该第一电极处于该第二电压,且该微容器旁的所述第二电极处于该第一电压时,所述色素粒子偏向所述第二电极而暴露出部分该反射单元,其中该第一电压不同于该第二电压。
前述的灯具,其中该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一电极,该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二电极,每一个第一电极对应至相邻两个微容器之间的位置,且每一个第二电极对应至一个该微容器,当该微容器旁的所述第一电极处于第一电压,且该微容器旁的该第二电极处于第二电压时,所述色素粒子偏向所述第一电极而暴露出部分该反射单元,且当该微容器旁的所述第一电极处于该第二电压,且该微容器旁的该第二电极处于该第一电压时,所述色素粒子偏向该第二电极而覆盖该反射单元位于该微容器下方的部分,其中该第一电压不同于该第二电压。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灯具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性及实用性,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其至少具有在固定反射面的情况下,可改变照明光的照射效果的优点。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灯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图1A中的灯具的操作变换示意图。
图1C为图1A中的灯具的结构剖面图。
图1D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灯具的局部结构图。
图1E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灯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F是根据另一个实施例中,灯具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灯具的电极操作方法示意图。
图2B为图2A中,灯具的另一种电极操作方法示意图。
图2C为图2A中,灯具包含正电荷色素粒子的电极操作方法示意图。
图3A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灯具的电极操作方法示意图。
图3B为图3A中,灯具包含正电荷色素粒子的电极操作方法示意图。
图4A是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灯具的电极操作方法示意图。
图4B为图4A中,灯具包含正电荷色素粒子的电极操作方法示意图。
图4C为图4A中,灯具的另一种电极配置方法示意图。
图5A是根据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中,灯具的电极操作方法示意图。
图5B为图5A中,灯具包含正电荷色素粒子的电极操作方法示意图。
图5C为图5A中,灯具的另一种电极配置方法示意图。
100:灯具                110:光源
110a:照明光             120、120a:反射单元
130:光调节模块          132:微容器
134:电泳液              136:黏着层
140:吸光区              150:透光区
160:色素粒子            170:第一电极层
172a-172d:第一电极组    180:第二电极层
182a-182d:第二电极组    L11-L15:第一电极
L21-L25:第二电极        10:灯罩
+:正电荷                -:负电荷
V1:第一电压             V2:第二电压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灯具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图1A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灯具100的结构示意图,而图1B为图1A中的灯具100的操作变换示意图。图1C为图1A中的灯具100的结构剖面图。请参阅图1A,灯具100包括光源110、反射单元120与光调节模块130。光源提供照明光110a,而反射单元120反射照明光110a。光调节模块130配置于反射单元120上,且位于光源110与反射单元120之间。光调节模块130包括可移动式吸光材料,光调节模块130中的可移动式吸光材料所在的区域形成吸光区140,且光调节模块130中没有可移动式吸光材料的区域形成透光区150。可移动式吸光材料被施加多种不同的电场而分别移动至不同的位置,进而改变吸光区140与透光区150的位置与大小。比较图1A与图1B,光调节模块130中的吸光区140与透光区150的位置与大小皆有所改变。照明光110a照射于透光区150的部分依序穿透透光区150、传递至反射单元120,被反射单元120反射及再次穿透透光区150。
请参阅图1C,可移动式吸光材料包括多个带电的色素粒子160,色素粒子160受到外加的电场影响而移动。与本实施例中,色素粒子160为黑色色素粒子,然而并不以此为限。在其它的实施例中,色素粒子可以根据灯具100的需求而为其它颜色的色素粒子。在图1C中,光调节模块130更包括多个微容器132来容置带电的色素粒子160。微容器132可以为微胶囊或其它可容置色素粒子160的容器,而微容器132还分别填充有多个电泳液134,并且色素粒子160浸泡于电泳液134中。此外,光调节模块130包括黏着层136,而微容器132分布于黏着层136中。
根据前述的实施例,微容器132受黏着层136影响而固定且分布于光调节模块130中,使得带电的色素粒子160,纵使受施加于光调节模块130的电场来移动时,其移动的幅度受到微容器132的限制。换言之,在移动色素粒子160,进而改变吸光区140与透光区150大小与位置时,可以每一个微容器132作为最小的操作单位,来逐一调整其中的色素粒子160,以改变吸光区140与透光区150的大小与位置。如图1C所示,微容器132的黑色素粒子160遮盖下方的反射单元120时,即形成吸光区140,反之,当微容器132的黑色素粒子160暴露下方的反射单元120时,即形成透光区150。
请参阅图1D,图1D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灯具100的局部结构图。当照明光110a照射到透光区150的部分时,照明光110a穿透透光区150,并经由反射单元120反射及再次穿透透光区150。而照明光110a照射到吸光区140的部分时,照明光110a被吸收而无法反射。
根据图1A与图1D的实施例,灯具100的光源110是配置于反射单元120与光调节模块130内,而反射单元120则是反射灯罩,具有金属表面层(未绘示),用以反射光源100的照明光110a。照明光110a在经由反射单元120反射前,必须先通过位于反射单元120上的光调节模块130。光调节模块130会根据其模块中,可移动式吸光材料的配置(即色素粒子160的配置,如图2B所示),而分别形成吸光区140与透光区150。照明光110a仅能穿透透光区150,达到反射单元120,并经由反射单元120反射。
可移动式吸光材料被施加不同电场时,会在光调节模块130内移动到不同的位置。因此,借由调整施加于光调节模块130的电场,吸光区140与透光区150的位置与大小会随之而改变。图1E是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灯具100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为了控制施加于光调节模块130的电场,灯具100还包括一个第一电极层170与一个第二电极层180。第一电极层170配置于光调节模块130与反射单元120(在此实施例中,为反射灯罩)之间,而第二电极层180配置于光源110与光调节模块130之间。通过第一电极层170与第二电极层180施加多种不同的电场至可移动式吸光材料,进而改变可移动式吸光材料的位置。
更详细地说,为了使照明光110a可以通过第一电极层170与第二电极层180,第一电极层170与第二电极层180皆为透明电极层,其材质可以为铟锡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ITO),但不以此为限。当照明光110a照射于透光区150的部分时,照明光110a会依序通过第二电极层180、透光区150、第一电极层170,然后经反射单元120(反射灯罩)反射,以相反的顺序通过上述区域。此外,第二电极层180上可能还包括有保护层(未绘示),以保护第二电极层180。
根据上述的实施例,反射单元120为反射灯罩,然而在设计上并不以此为限。请参阅图1F,图1F是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灯具100的局部结构示意图。灯具100的反射单元120a可以为第一电极层170,并且灯具100仍旧具有第二电极层180配置于光源110与光调节模块130之间。第一电极层170下方则可配置灯罩10,例如为反射灯罩、透光灯罩或不透光灯罩等,以作为反射单元120a(第一电极层170)、光调节模块130与第二电极层180的承载器。第一电极层170与第二电极层180可以施加多种不同的电场至可移动式吸光材料,以移动可移动式吸光材料来改变吸光区140与透光区150的大小与位置。第一电极层170在本实施例中为反射式电极层,具有反射照明光110a的能力,其材质为可导电的金属,并具有可反射光线的金属表面,而第二电极层180则为透明电极层。
为了达到上述操作带电的色素粒子160的效果,第一电极层170如同前述,可以为反射单元120a(如图1F所示)或不同于反射单元120的膜层(如图1E、图2A及图2B所示)。若第一电极层170为不同于反射单元120的膜层时,第一电极层170配置于反射单元120与光调节模块130之间。第一电极层170与第二电极层180具有多种不同的配置与设计。此外,还可由驱动单元驱动。请参阅图1E与图1F,驱动单元电性连接至第一电极层170与第二电极层180,以施加不同的电场至可移动式吸光材料。皆由前述方式,灯具100可以在不同的操作下,使吸光区140与透光区150具有如图1A与图1B一般不同的形式,以达到不同的照射效果。本发明的灯具100可具有多种实施方式,而下列实施例仅为其中部分实施例,并且下列实施例与图式(如图2A~图5C所示)中,第一电极层170皆为不同于反射单元120的膜层。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的灯具100并不以上述实施例为限,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层170也可以是反射单元120a,亦即可将图2A~图5C中的第一电极层170改成反射式电极层,以形成反射单元120a,且将反射单元120改成如图1F所示的灯罩10。
请参阅图2A,图2A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灯具100的电极操作方法示意图。第一电极层170包括多个分离的第一电极L11-L14,而第二电极层180包括多个分离的第二电极L21-L23,并且第一电极之间的节距不同于第二电极之间的节距。在图2A中,对应到四个微容器132,第一电极层170有四个第一电极L11-L14,而第二电极层180仅有三个第二电极L21-L23。本实施例中,微容器132内具有带负电荷,颜色为黑色的色素粒子160,并受到第一电极层170与第二电极层180施加多种不同的电场而分别移动至不同的位置。
根据图2A,灯具100具有驱动单元(如图1E与图1F所示)以驱动第一电极L11-L14与第二电极L21-L23,因此第一电极L11-L14皆处于第一电压,而第二电极L21-L23皆处于第二电压,其中第一电压不同于第二电压。在本实施例中,是以第一电压大于第二电压为例。于图2A与后续图中,标示V1的电极代表处于第一电压,标示V2的电极代表处于第二电压,并且第一电压大于第二电压。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电压亦可以是小于第二电压。位于微容器132内的色素粒子160,因为带有负电荷,受到第一电极L11-L14与第二电极L21-L23间电压差异所导致的电场影响,皆偏向第一电极L11-L14,因而覆盖反射单元120位于微容器132下方的部分,而形成吸光区140。(在图2A与后续图中,标有+号的色素粒子带有正电荷,而标有-号的色素粒子带有负电荷。)反之,在一个未绘示的操作实施例中,当第一电极L11-L14皆处于第二电压,而第二电极L21-L23皆处于第一电压时,带负电荷的色素粒子会偏向第二电极L21-L23,但仍然会覆盖反射单元120位于微容器132下方的部分,而形成吸光区140。
在图2A中,光调节模块中的具有较大的吸光区140,因此照明光在照射到此处时,较难以穿透光调节模块130达到其下的反射单元120。
请参阅图2B,图2B为图2A中,灯具100的另一种电极操作方法示意图。由图2B,第一电极L11、L14与第二电极L21与L23皆处于第一电压,而第一电极L12、L13与第二电极L22处于第二电压,并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压大于第二电压。由于色素粒子160带有负电荷,当色素粒子160收到第一电极L11-L14与第二电极L21-L23间的电压差异所导致的电场影响时,色素粒子160会偏向处于第一电压的第一电极L11、L14与第二电极L21、L23,并远离处于第二电压的第一电极L12、L13与第二电极L22。因此,在图2B中,带电荷的色素粒子160在微容器132中,依旧会覆盖部分的反射单元120并形成吸光区140,然而微容器132中,没有色素粒子160的部分会暴露出部分的反射单元120,形成透光区150。此时,照明光照射到透光区150的部分,便可以穿透透光区150,并经由反射单元120反射后,再次通过透光区150。
除了上述的实施例外,微容器132中的色素粒子160,也可以是带正电荷的色素粒子160。图2C为图2A中的灯具100包含正电荷色素粒子的电极操作方法示意图。请参阅图2C,第一电极L11-L14与第二电极L21-L23的电压形式与图2B中的第一电极L11-L14与第二电极L21-L23相同,并且第一电压大于第二电压,然而色素粒子160为带有正电荷的色素粒子160。因此,色素粒子160会偏向处于第二电压的第一电极L12、L13与第二电极L22,并形成吸光区140。微容器132中不具有色素粒子160的部分会暴露出部分的反射单元120,形成透光区150。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电压小于第二电压。
如同前述,反射单元120可以为反射灯罩,或者第一电极170中的第一电极L11-L14可以为反射单元120a(未绘示此实施方式,但可参阅图1F)。此外,第一电极层170与第二电极层180中,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的数量也可随设计而变更。
图3A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灯具100的电极操作方法示意图。请参阅图3A,第一电极层170包括多个第一电极组172a-172d,而第二电极层180包括多个第二电极组182a-182d。每一个微容器132配置于一个第一电极组与一个第二电极组之间。举例来说,微容器132配置于第一电极组172a与第二电极组182a之间,并且其中包括有带负电荷的色素粒子16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组172a-172d皆包括多个第一电极L11-L12,并且分别位于第一电极层170中,而第二电极组182a-182d皆包括多个第二电极L21-L22,并分别位于第二电极层180中。对应每一个微容器132的第一电极组172a-172d与第二电极组182a-182d,其中所包括的第一电极数量与第二电极的数量相等,并且在配置于相对应的位置上,如图3A所示。微容器132旁,第一电极组172a、172b的第一电极L11与L12皆为第一电压,且第二电极组182a、182b的第二电极L21与L2皆为第二电压,并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压大于第二电压。由于微容器132中的色素粒子160为带负电荷的色素粒子160,色素粒子160会偏向第一电极组172a、172b,远离第二电极组182a、182b,并覆盖反射单元120位于微容器132下方的部分,形成吸光区140。
当微容器132两侧的第一电极组172c与第二电极组182c中,互相对应的部分第一电极L11与部分第二电极L21处于第一电压,而相互对应的另一部分第一电极L12与另一部分的第二电极L22处于第二电压时,由于色素粒子160带有负电荷,因此色素粒子160会偏向第一电极组172c的第一电极L11与第二电极组182c的第二电极L21。微容器132中不具有色素粒子160的部分,会暴露出部分的反射单元120,形成透光区150。此外,在图3A,微容器132两侧的第一电极组172d与第二电极组182d中,互相对应的部分第一电极L11与部分第二电极L21处于第二电压,而相互对应的另一部分第一电极L12与另一部分的第二电极L22处于第一电压时,色素粒子160会偏向第一电极L12与第二电极L22,暴露出部分的反射单元120以形成透光区150。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电压小于第二电压。
上述实施例中,不同的第一电极组172a-172d与不同的第二电极组182a-182d所包括的第一电极L11-L12与第二电极L21-L22,可以切换其电压为第一电压与第二电压,并借由电极间的电压差异,使色素粒子160于微容器132中移动以形成吸光区140与透光区150。
图3B为图3A中的灯具100包含正电荷色素粒子的电极操作方法示意图。由于微容器132中的色素粒子160为带正电荷的色素粒子160,并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压大于第二电压。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当微容器132旁,第一电极组172a、172b的第一电极L11与L12皆为第一电压,且第二电极组182a、182b的第二电极L21与L22皆为第二电压时,色素粒子160会远离第一电极组172a、172b,偏向第二电极组182a、182b,并覆盖反射单元120位于微容器132下方的部分,以形成吸光区140。
经灯具100中的驱动单元(如图1E与图1F所示)驱动,当微容器132两侧的第一电极组172c与第二电极组182c中,互相对应的部分第一电极L11与部分第二电极L21处于第二电压,而相互对应的另一部分第一电极L12与另一部分的第二电极L22处于第一电压时,色素粒子160会偏向第一电极组172c的第一电极L11与第二电极组182c的第二电极L21。微容器132中不具有色素粒子160的部分,会暴露出部分的反射单元120,形成透光区150。当微容器132两侧的第一电极组172d与第二电极组182d中,互相对应的部分第一电极L11与部分第二电极L21处于第一电压,而相互对应的另一部分第一电极L12与另一部分的第二电极L22处于第二电压时,色素粒子160会偏向第一电极L12与第二电极L22,以形成透光区150。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电压小于第二电压。换言之,第一电压与第二电压间的大小关系可能视情况改变而不同于本实施例。
第一电极组与第二电极组所包括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的数量,以及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所包括的第一电极组与第二电极组的数量皆不以上述实施例为限。
图4A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灯具100的电极操作方法示意图。请参阅图4A,第一电极层170包括多个第一电极组172a-172d,而第二电极层180包括多个第二电极组182a-182d。第一电极组172a-172d皆包括一个连续的第一电极L11,并且分别位于第一电极层170中,而第二电极组182a-182d皆包括多个分离的第二电极L21-L23,并分别位于第二电极层180中。对应每一个微容器132,各配置一个第一电极组172a-172d与一个第二电极组182a-182d。经灯具100的驱动单元(如图1E与图1F所示)驱动,当第一电极组172a、172b的第一电极L11处于第一电压,而第二电极组182a、182b的第二电极L21-L23处于第二电压,并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压大于第二电压时,色素粒子160会偏向第一电极L11,并覆盖反射单元120位于微容器132下方的部分,形成吸光区140。
然而,当微容器132旁的第一电极组172c、172d与第二电极组182c、182d,其部分的第二电极L22与第一电极L11处于第二电压,而另一部分的第二电极L21、L23处于第一电压时,带负电荷的色素粒子160偏向处于第一电压的第二电极L21、L23,暴露出部分反射单元120,形成透光区150。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电压小于第二电压。
图4B为图4A中的灯具100包含正电荷色素粒子的电极操作方法示意图。由于色素粒子160带正电荷,当第一电极组172a、172b的第一电极L11处于第一电压,而第二电极组182a、182b的第二电极L21-L23处于第二电压,并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压大于第二电压时,色素粒子160会远离第一电极L11并偏向第二电极L21-L23,并覆盖反射单元120位于微容器132下方的部分,形成吸光区140。当微容器132旁的第一电极组172c、172d与第二电极组182c、182d,其部分的第一电极L11与第二电极L22处于第一电压,而另一部分的第二电极L21、L23处于第二电压时,带正电荷的色素粒子160偏向处于第二电压的第二电极L21、L23,以暴露出部分反射单元120,而形成透光区150。
请参阅图4C,图4C为图4A中,灯具100的另一种电极配置方法示意图。第一电极组172a-172d皆包括多个分离的第一电极L11-L13,并且分别位于第一电极层170中,而第二电极组182a-182d皆包括一个连续的第二电极L21,并分别位于第二电极层180中。由于色素粒子160为带负电荷的色素粒子160,当第一电极组172c、172d的第一电极L11-l13皆处于第一电压,而第二电极组182c、182d的第二电极L21处于第二电压,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压大于第二电压时,色素粒子160会远离第二电极L21并偏向第一电极L11-L13,而覆盖反射单元120位于微容器132下方的部分,形成吸光区140。当微容器132旁的第一电极组172a、172b与第二电极组182a、182b,其部分的第一电极L12与第二电极L21处于第二电压,而另一部分的第一电极L11、L13处于第一电压时,带负电荷的色素粒子160偏向处于第一电压的第一电极L11、L13,暴露出部分反射单元120,形成透光区150。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电压小于第二电压。
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的配置、第一电极的数量以及微容器中色素粒子的电性,皆不以上述实施例为限,而可以根据设计与使用上的需求来加以选择。
图5A是根据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中,灯具100的电极操作方法示意图。第一电极层170包括多个第一电极L11-L14,而第二电极层180包括多个第二电极L21-L25。在图5A中,每一个第二电极L21-L25皆对应至相邻两个微容器132之间的位置。每一个第一电极L11-L14皆对应至一个微容器132。由于色素粒子160为带负电荷的色素粒子160,经灯具100的驱动单元(如图1E与图1F所示)驱动,第一电极L11-L12处于第一电压,而第二电极L21-L23处于第二电压,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压大于第二电压时,色素粒子160偏向第一电极而覆盖反射单元120位于微容器132下方的部分,形成吸光区140。反之,第一电极L13-L14处于第二电压,而第二电极L24-L25处于第一电压时,色素粒子160偏向第二电极而暴露出部分的反射单元120,形成透光区150。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电压小于第二电压。
微容器132内的色素粒子也可以为带正电荷的色素粒子160。请参阅图5B,图5B为图5A中的灯具100包含正电荷色素粒子的电极操作方法示意图。由于色素粒子160带正电荷,第一电极L11-L12处于第一电压,而第二电极L21-L23处于第二电压时,色素粒子160偏向第二电极而暴露出部分的反射单元120,以形成透光区150。反之,第一电极L13-L14处于第二电压,而第二电极L24-L25处于第一电压,并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压大于第二电压时,色素粒子160偏向第一电极而覆盖反射单元120位于微容器132下方的部分,形成吸光区140。
此外,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的配置方式也可视需求而改变。请参阅图5C,图5C为图5A中,灯具100的另一种电极配置方法示意图。在图5C中,每一个第一电极L11-L15皆对应至相邻两个微容器132之间的位置,而每一个第二电极L21-L24皆对应至一个微容器132。色素粒子160为带负电荷的色素粒子160,当第二电极L21-L22处于第一电压,而第一电极L11-L13处于第二电压,并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压大于第二电极时,色素粒子160偏向第二电极而覆盖反射单元位于微容器132下方的部分,形成吸光区140。反之,第二电极L23-L24处于第二电压,而第一电极L14-L15处于第一电压时,色素粒子160偏向第一电极而暴露出部分的反射单元120,形成透光区150。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电压小于第二电压。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灯具,其利用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施加电场于可移动式吸光材料(即带电荷的色素粒子),来调整吸光区与透光区的大小与位置,进而改变照明光经由灯具反射所得到的照射效果,而得到一种具有多种照射效果的灯具。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7)

1.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光源,提供照明光;
反射单元,反射该照明光;以及
光调节模块,配置于该反射单元上,且位于该光源与该反射单元之间,该光调节模块包括可移动式吸光材料,其中该光调节模块中该可移动式吸光材料所在的区域形成吸光区,且该光调节模块中没有该可移动式吸光材料的区域形成透光区,该可移动式吸光材料被施加多种不同的电场而分别移动至不同的位置,进而改变该吸光区与该透光区的位置与大小,且该照明光的照射于该透光区的部分依序穿透该透光区、传递至该反射单元、被该反射单元反射及再次穿透该透光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射单元为反射灯罩,且该光源配置于该反射灯罩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
第一电极层,配置于该光调节模块与该反射灯罩之间;以及
第二电极层,配置于该光源与该光调节模块之间,其中该第一电极层与该第二电极层施加该多种不同的电场至该可移动式吸光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层与该第二电极层皆为透明电极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反射单元为第一电极层,该灯具还包括第二电极层,该第二电极层配置于该光源与该光调节模块之间,该第一电极层与该第二电极层施加该多种不同的电场至该可移动式吸光材料,且该第一电极层为反射式电极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可移动式吸光材料包括多个带电的色素粒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光调节模块还包括:
多个微容器,容置所述带电的色素粒子;以及
多个电泳液,分别填充于所述微容器中,其中所述带电的色素粒子浸泡于所述电泳液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光调节模块包括黏着层,其中所述微容器分布于该黏着层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第一电极层,其中该第一电极层为该反射单元或不同于该反射单元的膜层,且该膜层配置于该反射单元与该光调节模块之间;
第二电极层,配置于该光源与该光调节模块之间,其中该第一电极层与该第二电极层施加该多种不同的电场至可移动式吸光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彼此分离的第一电极,该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彼此分离的第二电极,且所述第一电极的节距不同于所述第二电极的节距。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一电极组,且该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二电极组,每一个微容器配置于一个第一电极组与一个第二电极组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组包括多个第一电极,且该第二电极组包括多个第二电极,当该微容器旁的所述第一电极处于第一电压,且该微容器旁的所述第二电极处于第二电压时,该微容器中的所述色素粒子覆盖该反射单元位于该微容器下方的部分,其中该第一电压不同于该第二电压。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当该微容器的两侧互相对应的部分所述第一电极与部分所述第二电极处于该第一电压,且该微容器的两侧互相对应的另一部分所述第一电极与另一部分所述第二电极处于该第二电压时,所述色素粒子偏向处于该第一电压的部分所述第一电极与部分所述第二电极,而暴露出部分该反射单元。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每一个第一电极组为一个连续的第一电极,且每一个第二电极组包括多个分离的第二电极,当该第一电极处于第一电压,且每一个第二电极处于第二电压时,所述色素粒子覆盖该反射单元位于该微容器下方的部分,当部分所述第二电极处于该第一电压,且另一部分所述第二电极处于该第二电压时,所述色素粒子偏向处于该第一电压的部分所述第二电极,而暴露出部分该反射单元,其中该第一电压不同于该第二电压。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每一个第一电极组包括多个分离的第一电极,且每一个第二电极组为一个连续的第二电极,当每一个第一电极处于第一电压,且该第二电极处于第二电压时,所述色素粒子覆盖该反射单元位于该微容器下方的部分,且当部分所述第一电极处于该第一电压,且另一部分所述第一电极处于该第二电压时,所述色素粒子偏向处于该第一电压的部分所述第一电极,而暴露出部分该反射单元,其中该第一电压不同于于该第二电压。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一电极,该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二电极,每一个第二电极对应至相邻两个微容器之间的位置,且每一个第一电极对应至一个微容器,当该微容器旁的该第一电极处于第一电压时,且该微容器旁的所述第二电极处于第二电压时,所述色素粒子偏向该第一电极而覆盖该反射单元位于该微容器下方的部分,且当该微容器旁的该第一电极处于该第二电压,且该微容器旁的所述第二电极处于该第一电压时,所述色素粒子偏向所述第二电极而暴露出部分该反射单元,其中该第一电压不同于该第二电压。
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一电极,该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二电极,每一个第一电极对应至相邻两个微容器之间的位置,且每一个第二电极对应至一个微容器,当该微容器旁的所述第一电极处于第一电压,且该微容器旁的该第二电极处于第二电压时,所述色素粒子偏向所述第一电极而暴露出部分该反射单元,且当该微容器旁的所述第一电极处于该第二电压,且该微容器旁的该第二电极处于该第一电压时,所述色素粒子偏向该第二电极而覆盖该反射单元位于该微容器下方的部分,其中该第一电压不同于该第二电压。
CN201310064243.7A 2012-07-10 2013-02-28 灯具 Active CN1035422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24808A TWI499746B (zh) 2012-07-10 2012-07-10 燈具
TW101124808 2012-07-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42278A true CN103542278A (zh) 2014-01-29
CN103542278B CN103542278B (zh) 2015-08-12

Family

ID=49913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64243.7A Active CN103542278B (zh) 2012-07-10 2013-02-28 灯具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068729B2 (zh)
CN (1) CN103542278B (zh)
TW (1) TWI49974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00031823A (ko) * 2018-09-17 2020-03-25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조명의 리플렉터 장치
CN112305765A (zh) * 2020-11-03 2021-02-02 中山大学 光学装置和增强现实显示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4015102A1 (de) * 2004-03-27 2005-10-13 Ufermann, Rüdiger Elektrostatisch steuerbarer Lichtreflektor
CN101073025A (zh) * 2004-12-09 2007-11-14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照明系统
US20080186709A1 (en) * 2005-01-14 2008-08-07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Variable Reflector Device
WO2009087583A1 (en) * 2008-01-08 2009-07-16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Light output device with switchable reflector
CN101666908A (zh) * 2008-09-04 2010-03-10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于显示装置的像素结构及该显示装置
CN102338961A (zh) * 2010-07-15 2012-02-01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纸显示器
CN202171206U (zh) * 2011-08-24 2012-03-21 苏州州巧精密金属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灯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39158B2 (en) * 1997-08-28 2005-01-04 E Ink Corporation Encapsulated electrophoretic displays having a monolayer of capsules and material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the same
EP1078331A2 (en) * 1998-05-12 2001-02-28 E-Ink Corporation Microencapsulated electrophoretic electrostatically-addressed media for drawing device applications
US7256766B2 (en) * 1998-08-27 2007-08-14 E Ink Corporation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comprising optical biasing element
DE69905266T2 (de) * 1998-10-07 2003-07-10 E-Ink Corp., Cambridge Beleuchtungssystem für nicht-emitierende elektronische anzeigeeinrichtungen
US6531997B1 (en) * 1999-04-30 2003-03-11 E Ink Corporation Methods for addressing electrophoretic displays
US6449439B1 (en) * 1999-11-30 2002-09-10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Unitary light diffusing cavity
US6970285B2 (en) * 2004-03-02 2005-11-2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hase change electrophoretic imaging for rewritable applications
TWI308627B (en) 2006-12-05 2009-04-11 Ind Tech Res Inst Illumination device of flexible lighting angle
TW200835995A (en) * 2006-10-10 2008-09-01 Cbrite Inc Electro-optic display
US8434909B2 (en) * 2007-10-09 2013-05-07 Flex Lighting Ii, Ll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with light mixing within a film
US7832904B2 (en) 2008-02-13 2010-11-16 Fuji Xerox Co., Ltd. Controlling reflected light using electronic paper
KR101513717B1 (ko) * 2008-09-18 2015-04-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기판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장치
TWI547746B (zh) * 2010-07-13 2016-09-01 元太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4015102A1 (de) * 2004-03-27 2005-10-13 Ufermann, Rüdiger Elektrostatisch steuerbarer Lichtreflektor
CN101073025A (zh) * 2004-12-09 2007-11-14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照明系统
US20080186709A1 (en) * 2005-01-14 2008-08-07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Variable Reflector Device
WO2009087583A1 (en) * 2008-01-08 2009-07-16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Light output device with switchable reflector
CN101666908A (zh) * 2008-09-04 2010-03-10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于显示装置的像素结构及该显示装置
CN102338961A (zh) * 2010-07-15 2012-02-01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纸显示器
CN202171206U (zh) * 2011-08-24 2012-03-21 苏州州巧精密金属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灯具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00031823A (ko) * 2018-09-17 2020-03-25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조명의 리플렉터 장치
KR102575397B1 (ko) 2018-09-17 2023-09-06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조명의 리플렉터 장치
CN112305765A (zh) * 2020-11-03 2021-02-02 中山大学 光学装置和增强现实显示设备
CN112305765B (zh) * 2020-11-03 2022-04-08 中山大学 光学装置和增强现实显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016321A1 (en) 2014-01-16
TWI499746B (zh) 2015-09-11
CN103542278B (zh) 2015-08-12
US9068729B2 (en) 2015-06-30
TW201402999A (zh) 2014-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07327B2 (en)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device and operating method of the same
EP3529646B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shielding at least one sub-wavelength-scale object from an incident electromagnetic wave
JP2011511965A (ja) 電気泳動光変調器
CN105874382A (zh) 可控光透射元件
CN101666908B (zh) 应用于显示装置的像素结构及该显示装置
CN106104374A (zh) 光调制元件和智能玻璃
KR102357096B1 (ko) 반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US10527884B2 (en) Display device
CN105934625B (zh) 照明系统
CN105051593A (zh) 用于显示器面板的直射背光的漫射
CN110989266B (zh) 一种可变视角防窥膜及显示装置
CN103542278B (zh) 灯具
TW201219691A (en) Solar simulator and solar cell examination apparatus
CN106560740A (zh) 光控制装置、包括该装置的透明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JP5108418B2 (ja) 照明システム
US10459149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11240121B (zh) 透明控制装置及显示屏幕
WO2017074307A1 (en) Electrochromic display
EP3520218A1 (de) Schichtenverbund zur bereitstellung eines bedienelements für ein hausgerät
CN104595811A (zh) 变焦投射灯
CN204513099U (zh) 变焦投射灯
CN113066378A (zh) 显示面板
KR20120049083A (ko) 전계구동 셀 및 그 작동방법
CN204904234U (zh) 触控面板
JP5935994B2 (ja) 画像表示媒体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