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35075A - 移动设备驱动的信息交换 - Google Patents

移动设备驱动的信息交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35075A
CN103535075A CN201180070637.2A CN201180070637A CN103535075A CN 103535075 A CN103535075 A CN 103535075A CN 201180070637 A CN201180070637 A CN 201180070637A CN 103535075 A CN103535075 A CN 1035350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mobile device
information
group
affai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7063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35075B (zh
Inventor
威廉·盖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lackBer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BlackBer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lackBerry Ltd filed Critical BlackBer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5350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350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350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350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54Store-and-forward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Packet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91Access to open networks; Ingress point selection, e.g. ISP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8Multiprotocol handlers, e.g. single devices capable of handling multiple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60Type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77Multiple interfaces, e.g. multihomed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07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在异构无线通信环境中交换数据的系统和方法。移动设备发起与第一无线电接入网(RAN)的第一通信会话,其中,第一RAN连接到包括远端固定节点(RFN)的有线网络。移动设备在第一通信会话期间发起与RFN的第一组数据交换事务,以交换第一组数据。然后,移动设备发起与第二RAN的第二通信会话,其中,第二RAN同样连接到有线网络。移动设备在第二通信会话期间在第一组数据交换事务的同时发起与RFN的第二组数据交换事务,以交换第二组数据。

Description

移动设备驱动的信息交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通信系统以及用于操作通信系统的方法。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涉及用于在异构无线通信环境中进行移动设备驱动的信息交换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背景技术
在无线电信系统中,诸如无线用户设备等的移动设备在与位于无线域之内或有线域之外的其它主机进行通信的同时穿越无线覆盖区域。向使用互联网协议(IP)进行通信的任何主机(有线的或无线的)指派可以用于唯一地将该主机与所有其它主机区分开的IP地址。在有线网络环境中,指派给主机的IP地址具有拓扑意义,这意味着该地址可以用于对主机被物理地附着到网络的点进行定位。负责将分组转发给主机的路由器使用地址来寻找路由表格项,该路由表格项定义沿着去往与主机使用的地址相关联的附着点的路径的下一跳。因为路由表格中的信息是准静态的,因此路由器假设附着点及其相应的主机是不能移动的。因此,只有网络拓扑的改变(例如,由于链路故障引起的改变)才引起路由信息的改变。
相比之下,指派给在无线电信系统中操作的移动设备的IP地址将可能与设备被附着到网络的点无关。当移动设备在通过无线域的同时与不同的附着点(例如,基站)进行通信时尤其如此。更具体地说,在如今的异构无线环境中,多宿主(multi-homed)移动设备具有与多个接入网的同时连接并不常见,其中,每一个接入网可以使用不同的无线电接入技术。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个接入网将唯一的IP地址指派给移动设备。然而,目前,在当前的互联网协议中不存在用于将这些相应的IP地址关联到相同的移动设备的通用机制。取而代之地,从整个互联网的角度来看,每一个指派的地址表示不同的端点。
相关性的缺乏在当移动设备尝试将分组流从一个无线电接入网移动到另一个无线电接入网时的系统间或技术间切换期间成为问题。当移动设备请求的信息太大而不适合单个数据报时,使用这些分组流。在这种情况下,由信息的源(例如,网络或缓冲服务器)或者由中间转接点(例如,无线网关)在多个数据报上划分所请求的信息。因此,分组流中的数据报可以以任意顺序到达移动设备,或者可能甚至在传输时丢失,尤其是在移动设备改变其到网络的附着点的时候。
附图说明
当结合下面的附图考虑下面的详细描述时,可以理解本发明并且获得其多个目的、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中:
图1描绘了可以在其中实现本发明的示例性系统;
图2示出了包括移动设备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
图3是在异构无线电接入技术(RAT)环境中操作的多宿主移动设备的简化框图;
图4是基于事务的协议栈的简化框图;
图5示出了请求/响应传输的处理信号流;
图6示出了接收机驱动的信息取回(retrieve)的处理信号流;
图7示出了在信息发送机处进行信息取回事务处理的处理信号流;
图8示出了在信息接收机处进行信息取回事务处理的处理信号流;
图9示出了针对去往移动设备的下行链路传输的信息取回的处理信号流;
图10示出了信息发送机驱动的信息提交的处理信号流;
图11示出了在信息接收机处进行信息提交事务处理的处理信号流;
图12示出了在信息发送机处进行信息提交事务处理的处理信号流;以及
图13示出了针对来自移动设备的上行链路传输的信息提交的处理信号流。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了用于在异构无线通信环境中进行移动设备驱动的信息交换的系统和方法。在各种实施例中,有线网络包括多个远端固定节点(RFN),这些RFN中的每一个可操作以交换一组数据。在这些实施例和其它实施例中,有线网络被连接到多个无线电接入网(RAT),这些RAT中的每一个包括无线电接入技术(RAT)。
在这些实施例和其它实施例中,移动设备包括多个网络连接接口,这些网络连接接口中的每一个可操作以使用RAT之一来发起与RAN之一的通信会话。在该实施例中,RAN将IP地址指派给相关联的移动设备网络连接接口,并且移动设备使用该IP地址来发起一组数据交换事务,以经由相关联的接口和RAN来与RFN中的一个或多个交换一组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移动设备包括第一网络连接接口,其可操作以使用第一RAT来发起与第一RAN的通信会话。在该实施例中,移动设备使用由第一RAN向第一网络连接接口指派的第一IP地址,以发起第一组数据交换事务。在另一实施例中,移动设备包括第二网络连接接口,其可操作以使用第二RAT来发起与第二RAN的通信会话。在该实施例中,移动设备使用由第二RAN指派给第二网络连接接口的第二IP地址,以发起第二组数据交换事务。
在各个实施例中,一组数据包括一组数据块,这组数据块中的每一个被设计为在互联网协议(IP)数据报中进行传输。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RFN包括第一组数据。在该实施例中,在第一数据交换事务中使用第一IP地址通过第一接口在移动设备与第一RFN之间交换第一组数据中的第一数据块,并且在第二数据交换事务中使用第一IP地址通过第一接口在移动设备与第一RFN之间交换第一组数据中的第二数据块。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第一数据交换事务中使用第一IP地址通过第一接口在移动设备与第一RFN之间交换第一组数据中的第一数据块,并且在第二数据交换事务中使用第二IP地址通过第二接口在移动设备与第一RFN之间交换第一组数据中的第二数据块。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RFN也包括第一组数据。在该实施例中,在第一数据交换事务中使用第一IP地址通过第一接口在移动设备与第一RFN之间交换第一组数据中的第一数据块,并且在第二数据交换事务中使用第二IP地址通过第二接口在移动设备与第二RFN之间交换第一组数据中的第二数据块。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三RFN包括第二组数据。在该实施例中,在第一数据交换事务中使用第一IP地址通过第一接口在移动设备与第一RFN之间交换第一组数据中的第一数据块,并且在第二数据交换事务中使用第二IP地址通过第二接口在移动设备与第三RFN之间交换第二组数据中的第二数据块。
在各个实施例中,数据交换事务包括数据取回请求和数据取回响应。在各个其它实施例中,数据交换事务包括数据提交请求和数据提交响应。在这些实施例和其它实施例中,移动设备或RFN可能未按顺序接收一组数据中的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如果是这样的话,则移动设备或RFN分别按顺序处理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以生成这组数据。
在这些实施例和其它实施例中,移动设备或RFN可能未接收到第一数据交换事务的数据请求或数据响应;因此,移动设备或RFN未接收到相关联的数据块。在该实施例中,移动设备可以发起第二数据交换事务,以完成对丢失的数据块的交换并且生成这组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第一IP地址通过第一接口进行第一数据交换事务,并且也可以使用第一IP地址通过第一接口进行第二数据交换事务。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使用第一IP地址通过第一接口进行第一数据交换事务,并且可以使用第二IP地址通过第二接口进行第二数据交换事务。在这些实施例和其它实施例中,可以以任意顺序发起数据交换请求。在这些实施例和其它实施例中,可以以任意顺序返回数据交换响应。在这些实施例和其它实施例中,数据交换事务可以是同时发生的。
通过前述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清楚的是,当在无线通信环境中执行本发明时,本发明相对于传输控制协议(TCP)提供了各种优点。更具体地说,与通过单个连接将信息作为顺序递增的字节序列从发送机流式传输到接收机的TCP不同,本文更详细描述的发明允许移动设备以任意顺序通过移动设备可以利用的任意无线电链路来请求或提交信息。同样地,与需要来自接收机的关于已经成功地接收到数据的显式确认使得可以发送下一个字节序列的TCP不同,不需要来自移动设备的关于它已经成功地接收到信息的显式确认。取而代之地,移动设备请求它不具有的信息并且当信息变得可用时发送信息。这有时意味着如果先前请求或提交的信息未被正确地接收到,则必须重发请求。
同样地,本文更详细描述的移动设备驱动的系统和方法中的事务可以被重复而没有副作用。也即是说,与将重复的ACK和数据解释为分组丢失的指示(这导致可能错误地调用拥塞控制)的TCP不同,不对接收到重复请求或重复迟发响应的原因进行假设。此外,与服务器(即,RFN)必须保持状态上下文以确定已经发送了什么信息以及应当发送什么信息的TCP或FTP不同,服务器仅对来自移动设备的请求进行响应。一旦已经处理了请求,服务器然后丢弃和遗忘请求,这可以显著地降低服务器上的负载并且简化服务器群组(cluster)上的负载平衡和分布。同样地,与需要用于建立连接的初始握手、用于完全终止会话的最终握手、以及在连接的生命期期间交换状态信息的TCP不同,通过完全独立(self-contained)的简单的请求-响应事务来交换信息。
相对于基于字节流的传输的TCP的另一优点是,将信息作为由应用定义的单元(信息对象)进行交换,从而允许以最适合应用的方式划分或设计(frame)信息。然后,将信息对象分为可以适合单个IP分组或其它数据报的块。同样地,当使用TCP时,远端发送机尝试推断丢失分组的原因,并且通常在涉及无线链路时猜错。如本文更详细描述的,移动设备不对为什么还未接收到信息进行假设。请求本身或者其相应的响应可能由于传输错误或拥塞而在传输中丢失,请求的目的地节点可能发生故障或者变为与网络断开,当数据报在传送(in-flight)中时路径可能已经由于链路故障或者由于设备移动性等而改变等等。无论原因如何,恢复机制在所有情况下都是相同的——发起用于交换丢失信息的新事务。
此外,与独立于链路层操作的TCP不同,移动设备能够确定数据报是否由于无线电链路上的传输错误或连接失去而丢失。这允许移动设备对该信息的丢失进行明智地的响应,并且避免TCP问题,TCP问题指发送机始终假设数据报的丢失是由于拥塞引起的,这通常在发送机误解无线电链路错误并且发起拥塞避免过程时导致吞吐量下降。同样地,移动设备决定要通过哪个无线电链路从哪个远端节点接收哪个信息或者要通过哪个无线电链路向哪个远端节点发送哪个信息。与独立于应用操作的TCP不同,该方法允许移动设备根据其应用的要求选择要用于在特定时间点交换最重要的信息的最佳路径。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说明性实施例。虽然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各种细节,但是将清楚的是,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现本发明,并且将清楚的是,可以对本文所述的发明作出大量实现特定的决定以达到发明人的特定目的,例如符合与工艺技术或设计相关的约束,这将根据不同实现而变化。虽然这种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且耗时的,然而其对于受益于本公开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例行任务。例如,以框图和流程图的形式(而不是详细地)示出了所选择的方案,以避免限制本发明或使得本发明模糊不清。此外,围绕与计算机存储器中的数据相关的算法或操作呈现了本文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些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使用这种描述和表示向本领域其他技术人员描述和传达他们工作的本质。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组件”、“系统”等意在指代与计算机相关的实体,其是硬件、硬件和软件的组合、软件、或执行中的软件。例如,组件可以是、但不限于: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进程、处理器、对象、可执行文件、执行的线程、程序、或计算机。举例说明,在计算机上运行的应用和计算机本身都可以是组件。一个或多个组件可以驻留在进程或执行的线程内,并且组件可以位于一个计算机上或散布在两个或更多个计算机之间。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移动设备”可以指代无线设备,例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手持式或膝上型计算机、以及具有电信能力的类似设备或其它用户设备。术语“移动设备”也可以指代具有类似能力但是通常不便携的设备,例如,台式计算机、机顶盒、或者装配有两个或更多个网络连接接口的网络节点。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制品”(或备选地,“计算机程序产品”)旨在包含可以从任何计算机可读设备或介质中访问的计算机程序。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磁存储设备(例如,硬盘、软盘、磁带等)、光盘(例如,压缩光盘(CD)或数字通用光盘(DVD))、智能卡、以及闪存存储设备(例如,卡、棒等)。
在本文中使用“示例性”一词来表示用作示例、实例、或说明。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方案或设计不一定被解释为相对于其它方案或设计更优选或有利。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在不脱离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精神或意图的情况下对该配置进行很多修改。此外,可以使用标准编程和工程技术将所公开的主题实现为系统、方法、装置、或制品,以产生用于控制计算机或基于处理器的设备来实现本文详述的各个方案的软件、固件、硬件、或其任意组合。
图1示出了系统100的示例,该系统100适用于实现本文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各种实施例中,系统100包括:可以被称作中央处理单元(CPU)或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处理器110、网络连接接口120、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30、只读存储器(ROM)140、辅助存储设备150、以及输入/输出(I/O)设备160。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些组件中的一些可以不存在,或可以将它们彼此或与图中未示出的其它组件以各种组合方式进行组合。这些组件可以位于单个物理实体中,或位于多于一个物理实体中。可以由处理器110单独或由处理器110连同图1中示出或未示出的一个或多个组件一起来进行本文中描述为由处理器110所采取的任何行动。
处理器110执行其可以从网络连接接口120、RAM130或ROM140中访问的指令、代码、计算机程序、或脚本。虽然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10,但是可以存在多个处理器。因此,虽然可以将指令讨论为由处理器110执行,可以由实现为一个或多个CPU芯片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10同时、连续地、或以其它方式执行指令。
在各种实施例中,网络连接接口120可以采用以下形式:调制解调器、调制解调器组、以太网设备、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设备、串行接口、令牌网设备、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设备、无线局域网(WLAN)设备、无线收发机设备(例如码分多址(CDMA)设备、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无线电收发机设备、全球微波接入可互操作性(WiMAX)设备)、和/或其它众所周知的用于连接到网络的接口。这些网络连接接口120可以使处理器110能够与以下各项进行通信:互联网或者一个或者多个电信网络或处理器110可以从其接收信息或处理器110可以向其输出信息的其它网络。
网络连接接口120还能够以电磁波(例如射频信号或微波频率信号)的形式无线地发送或接收数据。由网络连接接口120发送或接收的信息可以包括已由处理器110处理的数据,或要由处理器110执行的指令。可以根据用于处理或生成数据或者发送或接收数据所需要的不同顺序对该数据进行排序。
图2示出了包括移动设备的实施例在内的无线通信系统。虽然示出为移动电话,但是移动设备202可以采取各种形式,包括:无线手机、寻呼机、以及个人数字助理(PDA)。在各种实施例中,移动设备202还可以包括:便携式计算机、平板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或可操作以执行数据通信操作的任何计算设备。很多合适的设备将这些功能中的一些或全部进行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设备202不是诸如便携式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或者平板计算机等的通用计算设备,而是专用通信设备,例如安装在车辆中的电信设备。同样地,移动设备202可以是具有类似能力但是不便携的设备、包括这种设备或被包括在这种设备中,这种设备例如是台式计算机、机顶盒或网络节点。在这些实施例和其它实施例中,移动设备202可以支持专门的活动,例如游戏、库存控制、作业控制、任务管理功能等等。
在各个实施例中,无线网络天线‘A’208至‘n’214(例如,小区塔)分别由移动设备使用以与无线网络接入点‘A’210至‘n’216建立无线通信会话。进而,无线网络接入点‘A’210至‘n’216分别耦合到无线子网‘A’212至‘n’218。在各个实施例中,无线子网‘A’212至‘n’218通过无线耦合到诸如互联网等的物理网络222。
经由无线子网‘A’212至‘n’218以及物理网络222,移动设备202访问其它移动设备202和诸如服务器224等的各个服务器上的信息。备选地,移动设备202可以通过在中继型或跳变型连接中用作中间设备的对等移动设备202来访问无线子网‘A’212至‘n’218。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很多此类实施例是可能的,并且前述描述并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精神、范围、或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实现以在异构无线电接入技术(RAT)环境中操作的多宿主移动设备的简化框图。在该实施例中,整个互联网322被物理地连接到包括互联网协议(IP)子网‘A’的无线电接入网(RAN)‘1’310、包括IP子网‘B’的RAN‘2’314、以及包括IP子网‘C’的RAN‘3’318。当移动设备202跨越分别由RAN‘1’310、‘2’314和‘3’318提供的无线覆盖区域时,RAN‘1’310、‘2’314、‘3’318分别向移动设备202指派与其相关联的IP子网‘A’、‘B’和‘C’相对应的唯一IP地址‘A.x’312、‘B.y’316、‘C.z’320。然后,指派给移动设备202的唯一IP地址‘A.x’312、‘B.y’316、‘C.z’320用于建立与位于RAN‘1’310、‘2’314、‘3’318或整个互联网322之内的其它主机的通信。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实现的基于事务的协议栈的简化框图。在该实施例和其它实施例中,基于事务的协议栈被分别实现在远端对应节点(RCN)422和移动设备202上,其分别包括可操作以在会话434中交换数据的应用424、404。如图4所示,实现在RCN422上的基于事务的协议栈包括用于向应用424提供接口的套接字426、传输层428、互联网协议(IP)网络层430、以及MAC/PHY链路层432。同样地,实现在移动设备202上的基于事务的协议栈包括用于向应用404提供接口的套接字406、传输层408、互联网协议(IP)网络层410、以及MAC/PHY链路层412。
同样如图4所示,RCN422使用MAC/PHY链路层432以利用一个或多个数据通信帧452建立与接入网‘1’310的通信。同样地,移动设备202使用MAC/PHY链路层402以利用一个或多个数据通信帧442建立与接入网‘2’314的通信。进而,接入网‘1’310和‘2’314连接到整个互联网322,整个互联网322分别使用一个或多个数据报450、440来与IP网络层430、410进行通信。
在该实施例和其它实施例中,基于事务的协议栈被实现为针对由移动设备202发起的信息交换使用分散聚合技术。具体地说,如图4所示的基于事务的协议栈的传输层428、408使用事务438作为其交换数据的基本构造块。因此,事务438被设计为直接对由下面的IP网络层428、408提供的数据报服务450、440进行操作。然而,在各个实施例中,基于事务的协议栈可以不被分层,而是可以包括集成模型或跨层模型。
在各个实施例中,传输层408使用与将移动设备202连接到接入网‘2’314的无线电链路的状态有关的反馈456,以使其操作适配于不断变化的本地无线电通信条件。同样地,传输层408使用来自IP网络层410的反馈456,以在与其它分组流竞争带宽时避免拥塞并且保持平衡。传输层使用对在移动设备202上运行的应用的了解,以使其操作适配于应用特定的要求。在这些实施例和其它实施例中,如果需要的话,由应用424和404保持针对会话434的会话语义。同样地,由应用424、404自身或者处于传输层428、408之间的中间件(例如,套接字426、406)处理两个层的事务438所传递的信息块与对于应用424、404有意义的信息对象之间的关系。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实现的请求/响应传输的示例性处理信号流。在该实施例中,在由移动设备202发起的请求/响应事务中交换信息。在该实施例和其它实施例中,每一个请求/响应事务是独立的且等幂的,并且包括在一段时间510期间进行的多个请求和响应。不存在“会话”或“连接”的概念,因此不存在建立或拆除的握手。
如图5所示,从移动设备202向远端对应节点(RCN)422发送事务请求512、516、518、522、528,以指示移动设备202正在尝试与RCN422事务的信息块。RCN422使用包含事务请求512、516、518、522、528的结果的事务响应514、520、524、526进行答复,从而完成事务。在该实施例和其它实施例中,移动设备202可以在它接收到对先前的请求的响应之前发起新的事务请求,从而允许事务重叠。同样地,RCN422可以以任意顺序对重叠的请求进行响应,从而允许RCN422独立地优化其自己的内部处理。
在这些各个实施例中,相应的请求512、516、518、522、528和相应的响应514、520、524、526被装入单个数据报,以确保中间路由器不需要分组分段并且最小化保持的缓冲状态信息的量。在各个实施例中,多个事务请求(例如,事务请求516、518)被封装到单个数据报(例如,IP分组)中以最小化开销。然而,每一个相应的事务响应(例如,事务响应520、526)在其自己的数据报中被传输。
在该实施例和其它实施例中,事务请求512、516、518、522、528和事务响应514、520、524、526均包括用于指定正在交换的信息块的信息标识符。标识符包含针对整个信息容器的参考(“信息对象标识符”)和针对信息块在容器中的位置的参考(“信息块标识符”)。信息对象标识符是信息提供方应用和信息耗用方应用二者商定的用于唯一地标识正在交换的信息的标签。示例性的信息对象标识符可以包括:
-静态全局标签,例如,DOI(例如,doi:10.1000/182);
-位置特定标签,例如,统一资源定位符(URL)(例如,rfc-editor.org/rfc/rfc791.txt);
-内容标识符,例如,SHA-1散列(例如,urn:shal:3I42H3S6NNFQ2MSVX7XZKYAYSCX5QBYJ);
-动态标签,例如,IP多播分组报头的字段
在各个实施例中,信息块标识符可以是绝对块标识符、相对块标识符、或块映射。示例性的绝对块标识符被表示为多元组(byteNumber,numberOfBytes),其中,<byteNumber>指示该块中的第一字节出现在整个信息对象中的位置,并且<numberOfBytes>标识包含在该块中的字节的数量。块映射标识信息对象中的一组顺序的长度固定的块。示例性的映射被表示为多元组(chunkNumber,chunkSize,bitmap),其中,<chunkNumber>是映射中的第一块,<chunkSize>是针对每一个长度固定的块假设的字节的数量,并且<bitmap>针对正在请求的序列中的每一个块包含“1”。
在该实施例和其它实施例中,信息对象标识符可以有资格允许移动设备202取回或提交与信息对象而不是容纳在信息对象容器中的实际信息相关联的元数据。如本文所使用的,元数据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
-内容大小,其以字节的数量指示对象标识符参考的内容的大小。
-内容类型,其例如通过多用途互联网邮件扩展(MIME)类型来描述标识的内容的属性。
-内容编码,其描述如何在信息对象容器中对内容进行编码(例如,万国码文本、二进制、加密、压缩)。
-内容语言,其指示在内容中使用的语言。
-修改时间戳,其指示上一次修改内容的日期和时间。
-认证签名,其包含用于验证内容还未被未授权的实体破坏或修改的未经证明的完整性校验值。
-机构(authority),其包含针对在其中信息的接收机可以获得经证明的认证签名的实体的指针。
-密钥参考,其包含针对密钥分配设施的指针,其指示信息的接收机可以在哪里以及如何获得用于对安全的信息进行解密或认证的密钥。
通过示例性的方式,可以通过扩展标准统一资源指示符(URI)方案来请求元数据:
scheme://authority/path::metalabel
其中,<metalabel>标识正在请求的元数据。例如,
doi:10.1000/182::authority
//rfc-editor.org/rfc/rfc791.txt::size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实现的针对接收机驱动的信息取回的示例性处理信号流。在该实施例中,在移动设备202与远端固定节点(RFN)632之间在由移动设备602发起的请求/响应事务中交换信息。在该实施例和其它实施例中,每一个请求/响应事务是独立的且等幂的,并且包括在一段时间610期间进行的多个请求和响应。不存在“会话”或“连接”的概念,因此不存在建立或拆除的握手。
如图6所示,移动设备602是信息的耗用方(“信息接收机”),RFN632是信息的提供方(“信息发送机”)。如本文所使用的,RFN632指代网络元件,例如,服务器,其被连接到IP地址是准静态的有线网络或其它物理网络。同样如图6所示,移动设备602向RFN632发送取回请求612、616、618、622、628,以指示移动设备602正在尝试取回的信息块。RFN632使用包含事务请求612、616、618、622、628的结果的信息取回响应614、620、624、626进行答复,从而完成事务。如果信息接收机(移动设备602)需要额外的信息块,则它发起额外的事务。如果RFN632(例如,由于传输错误、网络拥塞、服务器上的开销条件、设备故障等)未接收到请求的信息块,则移动设备602同样发起针对丢失的信息的新事务。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实现的在信息发送机处进行信息取回事务处理的示例性处理信号流。在该实施例中,在多个移动设备702、704和706与固定信息发送机‘x’732之间在由多个移动设备702、704和706发起的请求/响应事务中交换信息。在该实施例和其它实施例中,每一个请求/响应事务是独立的且等幂的,并且包括在一段时间710期间进行的多个请求和响应。不存在“会话”或“连接”的概念,因此不存在建立或拆除的握手。
如图7所示,多个移动设备‘1’702、‘2’704和‘3’706是信息的耗用方(“信息接收机”),诸如远端固定节点(RFN)等的固定信息发送机‘x’732是信息的提供方(“信息发送机”)。同样如图7所示,移动设备‘1’702向固定信息发送机‘x’732发送信息取回请求712,固定信息发送机‘x’732进而使用包含请求的信息的信息响应716进行响应。同样地,移动设备‘2’704分别向固定信息发送机‘x’732发送信息取回请求714和720,固定信息发送机‘x’732进而使用分别包含请求的信息的信息响应726和720进行响应。同样地,移动设备‘3’708向固定信息发送机‘x’732发送信息取回请求718,固定信息发送机‘x’732进而使用包含请求的信息的信息响应722进行响应。
从用作固定信息发送机‘x’732的远端固定节点(RFN)的角度来看,在事务之间不存在关联。这允许固定信息发送机‘x’732以一致的方式处理所有事务,而不论多个请求是否源自相同的信息接收机或者来自不同信息接收机的请求是否交织。更重要的是,它消除了对在固定信息发送机‘x’732处保持状态和上下文信息的需要。
同样地,固定信息发送机‘x’732自由地做出本地决策以优化其操作。例如,固定信息发送机‘x’732不需要以与接收信息取回请求712、714、718、720的顺序相同的顺序来对信息取回请求712、714、718、720进行响应。这允许固定信息发送机‘x’732根据本地条件独立地对其对信息取回请求的处理划分优先顺序。
如图7所示,移动设备‘2’704向固定信息发送机‘x’732发送两个重叠的取回请求,一个信息取回请求714针对信息块‘B.y’,另一个信息取回请求718针对信息块‘C.n’。移动设备‘3’706同样针对信息块‘C.n’提出同时的信息取回请求。作为响应,固定信息发送机‘x’732通过在向移动设备‘2’706发送包含信息块‘B.y’的信息取回响应726之前向移动设备‘3’706和移动设备‘2’704二者发送包含信息块‘C.n’的信息取回响应722、724,来执行本地优化。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实现的在信息接收机处进行取回事务处理的示例性处理信号流。在该实施例中,在移动设备802与固定信息发送机‘x’832和‘y’834之间在由移动设备802发起的请求/响应事务中交换信息。如图8所示,移动设备802包括多个无线通信接口‘1’804、‘2’806和‘3’808,这些无线通信接口‘1’804、‘2’806和‘3’808由移动设备802使用以与固定信息发送机‘x’832和‘y’834进行通信。在该实施例和其它实施例中,每一个请求/响应事务是独立的且等幂的,并且包括在一段时间810期间进行的多个请求和响应。不存在“会话”或“连接”的概念,因此不存在建立或拆除的握手。
如图8所示,移动设备802是信息的耗用方(“信息接收机”),并且诸如远端固定节点(RFN)等的固定信息发送机‘x’832和‘y’834是信息的提供方(“信息发送机”)。同样如图8所示,移动设备802使用通信接口‘2’806来分别向固定信息发送机‘x’832发送信息取回请求812和822,固定信息发送机‘x’832进而使用包含请求的信息的信息取回响应816和826进行响应。同样地,移动设备802使用通信接口‘1’804来向固定信息发送机‘y’834发送信息取回请求814,固定信息发送机‘y’834进而使用包含请求的信息的信息取回响应818进行响应。同样地,移动设备802使用通信接口‘3’808来向固定信息发送机‘x’832发送信息取回请求820,固定信息发送机‘x’832进而使用包含请求的信息的信息取回响应824进行响应。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由通信接口‘1’804和‘2’806启用的可用链路来分发842去往固定信息发送机‘x’832的信息取回请求812和去往固定信息发送机‘y’834的信息取回请求814。在另一实施例中,通过由通信接口‘2’806和‘3’808启用的可用链路来聚合844去往固定信息发送机‘x’832的信息取回请求820和822。
通过前述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清楚的是,从信息发送机‘x’832或‘y’834的角度来看,在事务之间不存在关联,这是因为用作信息接收机的移动设备802通过它视为适合的任何无线电链路接口(‘1’804、‘2’806或‘3’808)以任意顺序自由地请求信息。因此,移动设备802基于其相关联的应用的要求并且基于其可用的无线电链路的特征或操作状态选择进行信息取回事务的接口(‘1’804、‘2’806或‘3’808)。例如,移动设备802可以选择不同的通信接口‘1’804、‘2’806或‘3’808来进行以下操作:
-通过使用与处于活动传输状态的无线电链路连接的接口来最小化事务延迟
-通过使用具有较高吞吐量的无线电链路来取回较大文件
-通过使用具有较高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的无线电链路来流式传输视频文件,以最小化差错概率
-通过并行地使用多个无线电链路来聚合带宽,以增加吞吐量
通过前述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所描述的用于取回信息的信息接收机驱动的方法允许移动设备802基于由移动设备802观测到的当前条件来管理事务,以优化信息的交换。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实现的针对去往移动设备的下行链路传输的信息取回的示例性处理信号流。在各个实施例中,信息标记是信息请求和响应的用于标识正在交换的信息块的部分。在这些实施例和其它实施例中,信息标记包括作为信息本身的参考或者信息容器的参考的信息对象标识符。信息标记还可以包括有助于交换信息的其它元数据。在这些各个实施例中,信息对象标识符是信息提供方应用和信息耗用方应用二者商定的标签。
如本文所使用的,有资格的信息对象标识符指代针对信息的源的明确指针。如果信息被存储在多个储存库中,则有资格的信息对象标识符将指代存储在这些储存库之一处的副本。为了与整个互联网中的当前实践兼容,示例性的有资格的信息对象标识符可以基于绝对URL:
//RepositoryName/ObjectClass/ObjectName
其中,
RepositoryName是信息库的完全有资格的域名(例如,example.com)
可选择地,ObjectClass是信息对象的类型(例如,documents/public)
ObjectName是与信息或其容器相关联的名称(例如,aFile.type)
在该示例中,有资格的信息对象标识符将是:
//example.com/documents/public/aFile.type
在各个实施例中,如果信息对象太大而不能在单个数据报中传输,则将该信息对象分成一系列信息块,使得每一个信息块可以在单个数据报中传输。在这些实施例和其它实施例中,在信息数据报中携带的信息块的示例性标识可以使用元数据指定机制:
//RepositoryName/ObjectClass/ObjectName::ChunkID
在这些各个实施例中,可以使用绝对信息块标识符,这将导致以下格式的示例性信息标记:
//RepositoryName/ObjectClass/ObjectName::(byteNumber,numberOfBytes)
然而,为了简化,在这些示例中,范围<1..n>中的顺序<chunkNumber>可以用于标识信息块。举例说明,信息对象的第一信息块将是:
//example.com/documents/public/aFile.type::l
现在参照图9,包括接口链路‘1’904和‘2’906的移动设备202使用本文更详细描述的请求/响应事务来从远端固定节点(RFN)‘x’932取回信息。如图9所示,移动设备202首先通过网络基础设施经由接口链路‘1’904连接到RFN‘x’932。同样如图9所示,前述请求/响应事务的每一个步骤包括步骤号908、目的地IP地址910、源IP地址912、请求/响应类型914、标记916、以及数据报主体918。
在步骤940,用作信息接收机的移动设备202通过向主控(host)储存库<example.tld>的RFN‘x’932发送针对元数据<size>的信息取回请求,来确定期望的信息对象<doc>的大小。在步骤942,用作信息发送机的RFN‘x’932向信息取回请求的源(链路接口‘1’904)发送包含以字节为单位的请求的<size>的信息取回响应。在步骤944,移动设备202经由链路接口‘1’904向RFN‘x’932发送针对第一组信息块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取回请求。在各个实施例中,由移动设备202同时发送的信息取回请求的数量由移动设备202使用的速率控制算法来管理。
在步骤946,RFN‘x’932以信息取回请求被接收的顺序来处理信息取回请求,并且向信息取回请求的源(链路接口‘1’904)发送与请求的信息块中的每一个相对应的信息取回响应。每一个信息取回响应包括信息数据块和由RFN‘x’932计算并且由移动设备202验证的完整性校验值(ICV)。在各个实施例中,使用单向散列或成对密钥来计算ICV。在步骤948,移动设备202经由链路接口‘1’904向RFN‘x’932发送针对下一组信息块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取回请求。在各个实施例中,可以由移动设备202同时发送的信息取回请求的数量将会由移动设备202使用的速率控制算法来管理。在该实施例中,针对信息块‘3’的信息取回请求由于传输错误、路由器拥塞、路由器方向错误等而在无线电接入网(RAN)与RFN‘x’932之间的传输中丢失。
在步骤950,RFN‘x’932处理它接收到的信息取回请求,并且向信息取回请求的源(链路接口‘1’904)发送与请求的信息块相对应的信息取回响应。在步骤952,与丢失的取回请求相关联的定时器在某一时间点到期,并且移动设备202确定信息块‘3’已经丢失。因此,移动设备202经由链路接口‘1’904发起用于向RFN‘x’932请求丢失的信息块的新事务。在该实施例中,由RFN‘x’932接收针对信息块‘3’的请求,但是信息取回响应由于传输错误、路由器拥塞、路由器方向错误等而在RAN与RFN之间的传输中丢失。
在步骤954,移动设备202经由链路接口‘1’904向RFN‘x’932发送针对下一个信息块的信息取回请求。由于无线电链路接口‘1’904上的较差的条件,因此与移动设备202的无线电链路接口‘1’904相关联的PHY/MAC协议层向移动设备202通知针对信息块‘5’的请求已经由于上行链路传输错误而丢失。在步骤956,移动设备202确定经由接口‘2’906的无线电链路是可用的,并且通过链路接口‘2’906重发针对信息块‘5’的取回请求以及针对下一组信息块的信息取回请求。在步骤958,移动设备202在某一时间点确定信息块‘3’已经丢失,并且发起这次经由链路接口‘2’906发送以用于向RFN‘x’932请求丢失的信息块的新事务。
在步骤960,RFN‘x’932以信息取回请求被接收的顺序处理信息取回请求,并且向作为信息取回请求的新的源的链路接口‘2’906发送与请求的信息块中的每一个相对应的信息取回响应。在步骤962,移动设备202接收请求的信息块中的最后一个,并且确定已经接收到信息对象的所有字节并且不发起其它信息取回请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与图9的示例性处理信号流相关联的过程也可以用于实现各种设备驱动的切换策略,包括:先通后断切换、先断后通切换、以及快速小区选择。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实现的针对信息发送机驱动的信息提交的示例性处理信号流。在该实施例中,在移动设备1002与远端固定节点(RFN)1032之间在由移动设备1002发起的请求/响应事务中交换信息。在该实施例和其它实施例中,每一个请求/响应事务是独立的且等幂的,并且包括在一段时间1010期间进行的多个请求和响应。不存在“会话”或“连接”的概念,因此不存在建立或拆除的握
如图10所示,移动设备1002是信息的产生方(“信息发送机”),远端固定节点(RFN)1032是信息的耗用方(“接收机”)。同样如图10所示,移动设备1002向RFN1032发送信息提交请求1012、1016、1018、1022、1028,以指示移动设备102正在尝试提交的信息块。RFN1032使用信息提交响应1014、1020、1024、1026进行答复,从而完成事务。如果信息发送机(移动设备1002)需要提交额外的信息块,则它发起额外的事务。如果(例如,由于传输错误、网络拥塞、服务器上的开销条件、设备故障等)RFN1032未接收到提交的信息块,则移动设备1002同样发起针对丢失的信息的新事务。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实现的在信息接收机处进行信息提交事务处理的处理信号流。在该实施例中,在多个移动设备1102、1104和1106与固定信息发送机‘x’1132之间在由多个移动设备1102、1104和1106发起的请求/响应事务中交换信息。在该实施例和其它实施例中,每一个请求/响应事务是独立的且等幂的,并且包括在一段时间1110期间进行的多个请求和响应。不存在“会话”或“连接”的概念,因此不存在建立或拆除的握手。
如图11所示,多个移动设备‘1’1102、‘2’1104和‘3’1106是信息的产生方(“信息发送机”),诸如远端固定节点(RFN)等的固定信息接收机‘x’1132是信息的耗用方(“信息接收机”)。同样如图11所示,移动设备‘1’1104向固定信息接收机‘x’1132发送信息提交请求1112,其中,固定信息接收机‘x’1132进而使用信息提交响应1116进行响应。同样地,移动设备‘2’1106分别向固定信息接收机‘x’1132发送信息提交请求1114和1120,其中,固定信息接收机‘x’1132进而使用信息提交响应1126和1120进行响应。移动设备‘3’1108同样向固定信息接收机‘x’1132发送信息提交请求1118,其中,固定信息接收机‘x’1132进而使用信息提交响应1122进行响应。
从用作固定信息接收机‘x’1132的远端固定节点(RFN)的角度来看,事务之间不存在关联。这允许固定信息接收机‘x’1132以一致的方式处理所有事务,而不论多个提交是否源自相同的信息发送机,或者来自不同的信息发送机的提交是否交织。更重要的是,它消除了对在固定信息接收机‘x’1132处保持状态和上下文信息的需要。
同样地,固定信息接收机‘x’1132自由地做出本地决策以优化其操作。例如,固定信息接收机‘x’1132不需要以与接收信息提交请求1112、1114、1118、1120的顺序相同的顺序来对信息提交请求1112、1114、1118、1120进行响应。这允许固定信息接收机‘x’1132根据本地条件独立地对其对信息提交请求的处理划分优先顺序。
如图11所示,移动设备‘2’1106向固定信息接收机‘x’1132发送两个重叠的信息提交请求,一个提交请求1114针对信息块‘B.y’,另一个提交请求1120针对信息块‘C.n’。移动设备‘3’1108同样针对信息块‘C.n’提出同时的信息提交请求1118。作为响应,固定信息接收机‘x’1132通过在向移动设备‘2’1106发送1126信息提交响应‘B.y’之前向移动设备‘3’1108和移动设备‘2’1104二者发送针对信息块‘C.n’的信息提交响应1122、1124,来执行本地优化。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实现的在信息发送机处进行提交事务处理的处理信号流。在该实施例中,在移动设备1202与固定信息发送机‘x’1232和‘y’1234之间在由移动设备1202发起的请求/响应事务中交换信息。如图12所示,移动设备1202包括多个无线通信接口‘1’1204、‘2’1206和‘3’1208,移动设备1202使用这些无线通信接口‘1’1204、‘2’1206和‘3’1208来与固定信息发送机‘x’1232和‘y’1234进行通信。在该实施例和其它实施例中,每一个请求/响应事务是独立的且等幂的,并且包括在一段时间1210期间进行的多个请求和响应。不存在“会话”或“连接”的概念,因此不存在建立或拆除的握手。
如图12所示,移动设备1002是信息的产生方(“信息发送机”),诸如远端固定节点(RFN)等的固定信息接收机‘x’1232和‘y’1234是信息的耗用方(“信息接收机”)。同样如图12所示,移动设备1202使用通信接口‘2’1206分别向固定信息接收机‘x’1232发送信息提交请求1212和1222,其中,固定信息接收机‘x’1232进而使用信息提交响应1216和1226进行响应。同样地,移动设备1202使用通信接口‘1’1204来向固定信息接收机‘y’1234发送信息提交请求1214,其中,固定信息接收机‘y’1234进而使用信息提交响应1218进行响应。移动设备1202同样使用通信接口‘3’1208来向固定信息接收机‘x’1232发送信息提交请求1220,其中,固定信息接收机‘x’1232进而使用信息提交响应1224进行响应。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由通信接口‘1’1204和‘2’1206启用的可用链路向固定信息接收机1232和1234分发1242信息提交请求1212和1214。在另一实施例中,通过由通信接口‘2’1206和‘3’1208启用的可用链路向相同的信息接收机1232聚合1244信息提交请求1220和1222。
通过前述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清楚的是,从信息接收机‘x’1232或‘y’1234的角度来看,事务之间没有关联,这是因为用作信息发送机的移动设备1202通过它视为适合的任何无线电链路接口(‘1’1204、‘2’1206或‘3’1208)以任意顺序自由地提交信息。因此,移动设备1202基于其相关联的应用的要求并且基于其可用的无线电链路的特征或操作状态选择进行信息提交事务的接口(‘1’1204、‘2’1206或‘3’1208)。例如,移动设备1202可以选择不同的通信接口‘1’1204、‘2’1206或‘3’1208来进行以下操作:
-通过使用与处于活动传输状态的无线电链路连接的接口来最小化事务延迟
-通过使用具有较高吞吐量的无线电链路来提交较大文件
-通过使用具有较高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的无线电链路来流式传输视频文件,以最小化差错概率
-通过并行地使用多个无线电链路来聚合带宽,以增加吞吐量
通过前述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所描述的用于提交信息的信息接收机驱动的方法允许移动设备1202基于由移动设备1202观测到的当前条件管理事务,以优化信息的交换。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实现的针对来自移动设备的上行链路传输的信息提交的示例性处理信号流。现在参照图13,包括接口链路‘1’1304和‘2’1306的移动设备302使用本文更详细描述的请求/响应事务来向远端固定节点(RFN)‘x’1332提交信息。如图13中所示,移动设备202首先通过网络基础设施经由接口链路‘1’1304连接到RFN‘x’1332。同样如图13所示,前述请求/响应事务的每一个步骤包括步骤号1308、目的地IP地址1310、源IP地址1312、请求/响应类型1314、标记1316、以及数据报主体1318。
在步骤1340,用作信息发送机的移动设备202尝试在主控储存库<example.tld>的RFN‘x’1332处创建新的信息对象<doc>。信息提交请求的主体包括新的信息对象的以字节为单位的预期大小。在步骤1342,用作信息接收机的RFN‘x’1332向信息提交请求的源(链路接口‘1’1304)发送包含信息提交请求的状态的状态响应。在该实施例中,RFN‘x’1332已经成功地分配了针对请求信息的资源,如由<status=ok>所指示的。在步骤1344,移动设备202经由链路接口‘1’1304向RFN‘x’1332发送针对第一组信息块的一个或多个信息提交请求。每一个信息提交请求包括信息数据块和由移动设备202计算并且必须由RFN‘x’1332验证的完整性校验值(ICV)。在各个实施例中,使用单向散列或成对密钥来计算ICV。在这些各个实施例中,可以由移动设备202同时发送的信息提交请求的数量由移动设备202使用的速率控制算法来管理。
在步骤1346,RFN‘x’1332以信息提交请求被接收的顺序来处理信息提交请求,并且向信息提交请求的源(链路接口‘1’1304)发送与提交的信息块中的每一个相对应的状态响应。状态响应<ok>指示RFN‘x’1332计算的ICV与由移动设备202提供的ICV匹配,并且信息块被RFN‘x’1332成功地存储在储存库中。在步骤1348,移动设备202经由链路接口‘1’1304向RFN‘x’1332发送针对下一组信息块的一个或多个信息提交请求。在各个实施例中,可以由移动设备202同时发送的信息提交请求的数量由移动设备202使用的速率控制算法来管理。在该实施例中,针对信息块‘3’的信息提交请求由于传输错误、路由器拥塞、路由器方向错误等而在RAN与RFN之间的传输中丢失。
在步骤1350,RFN‘x’1332处理它接收到的信息提交请求,并且向信息提交请求的源(链路接口‘1’1304)发送与提交的信息块相对应的状态响应。在步骤1352,与丢失的信息提交请求相关联的定时器在某一时间点到期,并且移动设备1332确定信息块‘3’已经丢失。因此,移动设备202经由链路接口‘1’发起用于向RFN‘x’1332提交丢失的信息块的新事务。在该实施例中,由RFN‘x’1332接收针对信息块‘3’的提交,但是状态响应由于传输错误、路由器拥塞、路由器方向错误等而在RAN与RFN之间的传输中丢失。在步骤1354,移动设备202经由链路接口‘1’1304向RFN‘x’1332发送针对下一个信息块的信息提交请求。由于无线电链路接口‘1’1304上的较差的条件,因此与移动设备202的无线电链路接口‘1’1304相关联的PHY/MAC协议层向移动设备202通知针对信息块‘5’的提交已经由于上行链路传输错误而丢失。
在步骤1356,移动设备202确定经由接口‘2’1306的无线电链路是可用的,并且通过链路接口‘2’1306重发针对信息块‘5’的信息提交请求以及针对下一组信息块的信息提交请求。在步骤1358,移动设备202在某一时间点确定信息块‘3’已经丢失,并且发起这次经由链路接口‘2’1306发送以用于向RFN‘x’1332提交丢失的信息块的新事务。
在步骤1360,RFN‘x’1332以信息提交请求被接收的顺序处理信息提交请求,并且向作为提交的新的源的链路接口‘2’1306发送与提交的信息块中的每一个相对应的状态响应。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RFN‘x’1332由于事务的等幂属性无误地处理针对信息块‘3’的重复提交。在步骤1362,移动设备202接收针对提交的信息块中的最后一个的成功状态响应,并且确定已经向RFN‘x’1332发送了信息对象的所有字节,并且不发送其它信息提交请求。
在步骤1364,移动设备202通过向RFN‘x’1332发送针对元数据<icv>的信息取回请求,来验证传输的信息对象<doc>的整体完整性。在步骤1365,RFN‘x’1332计算存储的对象<doc>的完整性校验值,并且向请求的源(链路接口‘2’1306)发送包含请求<icv>的信息取回响应。然后,移动设备202验证从RFN‘x’1332接收的ICV与由移动设备202计算的值相匹配,从而决定交换。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与图13的示例性处理信号流相关联的过程也可以用于执行各种设备驱动的切换策略,包括:先通后断切换、先断后通切换、以及快速小区选择。
虽然参考在异构无线通信环境中交换数据来描述了本文公开的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本公开不一定受限于说明了本发明的创造性方案的示例实施例,该创造性方案适用于各种认证算法。因而,上面公开的特定实施例仅是说明性的,且不应当被视为对本发明加以限制,这是因为可以用对于已受益于本文教导的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不同但等价的方式来修改和实现本发明。因此,前面的描述不旨在将本发明限制为阐述的特定形式,相反,旨在涵盖可以被包括在本发明的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精神和范围中的这种备选、修改和等价物,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他们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具有其最宽泛形式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各种改变、替换和变更。

Claims (15)

1.一种用于在异构无线通信环境中交换数据的系统,包括:
有线网络,包括:用于交换数据的装置;
多个固定节点FN,所述固定节点中的每一个连接到所述有线网络,并且使用所述用于交换数据的装置来交换一组数据;
多个无线电接入网RAN,包括无线电接入技术RAT,所述无线电接入网中的每一个连接到所述有线网络;
多个移动设备,包括用于使用所述RAT之一来发起与所述RAN之一的通信会话的多个网络连接接口,所述多个移动设备使用所述用于交换数据的装置来交换一组数据,并且所述用于交换数据的装置包括交换一组数据报,所述一组数据报至少包括目的地网络地址、源网络地址、以及数据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移动设备至少包括能够操作用以使用第一RAT来发起与第一RAN的通信会话的第一网络连接接口,其中:
所述移动设备使用由所述第一RAN向所述第一网络连接接口指派的第一网络地址作为所述源网络地址以发起第一组数据交换事务;
所述移动设备至少包括能够操作用以使用第二RAT来发起与第二RAN的通信会话的第二网络连接接口;
所述移动设备使用由所述第二RAN向所述第二网络连接接口指派的第二网络地址作为所述源网络地址以发起第二组数据交换事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数据交换事务包括:
包括从移动设备向远端节点RN发送的事务请求的数据报;以及
包括由所述移动设备从所述RN接收的事务响应的数据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中,
在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连接接口的第一组数据交换事务中使用第一IP地址,以在所述移动设备与第一RN之间交换第一组数据;以及
在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连接接口的第二组数据交换事务中使用第二IP地址,以在所述移动设备与第二RN之间交换第二组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中,
在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连接接口的第一组数据交换事务中使用所述第一IP地址,以在所述移动设备与第一RN之间交换第一组数据;以及
在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连接接口的第二组数据交换事务中使用所述第二IP地址,以在所述移动设备与所述第一RN之间交换第二组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中,
一组数据包括数据块序列,在所述序列中,第一数据块在第二数据块之前,以及
所述移动设备在发起针对所述第一数据块的数据事务请求之前发起针对所述第二数据块的数据事务请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中,
一组数据包括数据块序列,在所述序列中,第一数据块在第二数据块之前,以及
所述远端节点在发起针对所述第一数据块的数据事务响应之前发起针对所述第二数据块的数据事务响应。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中,
一组数据包括数据块序列,在所述序列中,第一数据块在第二数据块之前;
在所述移动设备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块之前,所述移动设备接收所述第二数据块;以及
所述移动设备按顺序处理所述第一数据块和所述第二数据块,以生成所述一组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中,
来自所述第一组数据交换事务的第一事务请求是与来自所述第一组数据交换事务的第二事务请求同时发起的;
来自所述第二组数据交换事务的第一事务请求是与来自所述第二组数据交换事务的第二事务请求同时发起的;以及
来自所述第一组数据交换事务的第一事务请求是与来自所述第二组数据交换事务的第二事务请求同时发起的。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移动设备进行先通后断切换,其中,在时间上在完成所述第一组数据交换事务中的所有事务之前,由所述移动设备发起所述第二组数据交换事务中的第一事务。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移动设备进行先断后通切换,其中,在时间上在完成所述第一组数据交换事务中的所有事务之后,由所述移动设备发起所述第二组数据交换事务中的第一事务。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数据报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
互联网协议IP分组;
以太网帧;以及
MPLS分组。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远端节点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
固定节点;以及
第二移动设备。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事务请求是数据取回请求,所述事务响应是数据取回响应。
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事务请求是数据提交请求,所述事务响应是数据提交响应。
CN201180070637.2A 2011-03-04 2011-03-04 移动设备驱动的信息交换 Active CN1035350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A2011/050130 WO2012119217A1 (en) 2011-03-04 2011-03-04 Mobile device driven information exchang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35075A true CN103535075A (zh) 2014-01-22
CN103535075B CN103535075B (zh) 2017-10-24

Family

ID=46797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70637.2A Active CN103535075B (zh) 2011-03-04 2011-03-04 移动设备驱动的信息交换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025531B2 (zh)
EP (1) EP2681950B1 (zh)
CN (1) CN103535075B (zh)
CA (1) CA2828908C (zh)
WO (1) WO201211921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17684B2 (en) * 2012-10-16 2017-11-14 Intel Corporation Cross-function virtualization of a telecom core network
US9900384B2 (en) * 2013-07-12 2018-02-20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Distributed caching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RU2649788C1 (ru) * 2016-06-16 2018-04-04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Яндекс"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обработки запроса на транзакцию в распределенных системах обработки данных
CN106603636B (zh) * 2016-11-29 2020-05-26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差错交易的标准化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22990A1 (en) * 2007-11-13 2009-05-14 Cisco Technology, Inc. Network mobility over a multi-path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WO2010024961A1 (en) * 2008-08-29 2010-03-04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Ip mobility for devices with multiple radios
CN101682637A (zh) * 2007-06-11 2010-03-2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系统间空闲模式的移动性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38281B2 (en) * 2005-07-06 2013-05-07 Cisco Technology, Inc. Techniques for accounting for multiple transactions in a 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 (TCP) payload
EP1841142A1 (en) * 2006-03-27 2007-10-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es Co., Ltd. Sleep-state and service initiation for mobile terminal
US20070230468A1 (en) * 2006-03-31 2007-10-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ethod to support mobile devices in a peer-to-peer network
GB2446877A (en) * 2007-02-23 2008-08-27 Orange Personal Comm Serv Ltd Address translation using an intermediate node and a database of fixed and temporary addresses
EP1986372A1 (en) 2007-04-26 2008-10-29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support handover between heterogeneous access networks
KR101467780B1 (ko) * 2007-10-17 2014-12-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기종 무선접속망간 핸드오버 방법
KR101018551B1 (ko) * 2007-12-18 2011-03-03 아주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끊어짐 없는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사용자 단말 장치 및 방법
US8649359B2 (en) * 2010-11-19 2014-02-11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lection of a gateway of a local area network
US8737354B2 (en) * 2011-01-10 2014-05-27 Alcatel Lucent Method of data path switching during inter-radio access technology handove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82637A (zh) * 2007-06-11 2010-03-2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系统间空闲模式的移动性
US20090122990A1 (en) * 2007-11-13 2009-05-14 Cisco Technology, Inc. Network mobility over a multi-path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WO2010024961A1 (en) * 2008-08-29 2010-03-04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Ip mobility for devices with multiple radio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828908A1 (en) 2012-09-13
EP2681950A1 (en) 2014-01-08
US20130336209A1 (en) 2013-12-19
EP2681950A4 (en) 2015-01-28
WO2012119217A1 (en) 2012-09-13
CA2828908C (en) 2018-08-14
EP2681950B1 (en) 2018-05-09
CN103535075B (zh) 2017-10-24
US9025531B2 (en) 2015-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indgren et al. Probabilistic routing protocol for intermittently connected networks
US7620001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with mobile devices
US20200022022A1 (en) Dynamic header compression for constrained networks
US9979511B2 (en) Cross-layer and cross-application acknowledgment for data transmission
US20080065775A1 (en) Location data-URL mechanism
US784921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liable multicast datagrams and barriers
CN107181804B (zh) 资源的下载方法和装置
US11057158B2 (en) Delegation of management of acknowledgements and of transmission of frames
CN103119979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息分发
CN106688277A (zh) 在时隙化信道调频网络中的有效集中式资源和调度管理
US10587515B2 (en) Stateless information centric forwarding using dynamic filters
US11223989B2 (en) Method for managing handover roaming
CN103081529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息散发
EP4246936A1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function device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3535075A (zh) 移动设备驱动的信息交换
US1052379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header compression for online network codes
US11343744B2 (en) Method for managing handover roaming
TW200807988A (en) Configuring a host device by way of MMP
JP2011055236A (ja) 通信システム、マッピング情報通知装置、マッピング情報通知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hung et al. Enhancing rest http with random linear network coding in dynamic edge computing environments
US20190020730A1 (en) Method of transferring software files in a short range wireless network
CN101895522A (zh) 主机标识标签获取方法及系统
CN107079423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US20220311539A1 (en)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and ran retransmission
JP6555627B2 (ja) 情報配信装置、プッシュ通知送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