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34613B - 用于分析后续地球物理勘测中的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分析后续地球物理勘测中的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34613B
CN103534613B CN201180071043.3A CN201180071043A CN103534613B CN 103534613 B CN103534613 B CN 103534613B CN 201180071043 A CN201180071043 A CN 201180071043A CN 103534613 B CN103534613 B CN 1035346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exploration
group
cmp
property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7104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34613A (zh
Inventor
J.格里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on Geophys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on Geophys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on Geophys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Ion Geophysica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5346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346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346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3461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1Design, administration or maintenance of databas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30Analysi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有助于使后续地球物理勘测相关联的方法和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生成包括与来自基线勘测的第二组数据相匹配的来自监视勘测的第一组数据的地球物理数据。可以针对所述第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生成属性值,并且所生成的属性值可以与来自所述第一组数据的所述数据和多个仓中的至少一个相关联。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属性值可以是基于源和接收机在所述基线和监视勘测中的几何接近的。

Description

用于分析后续地球物理勘测中的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本专利合作条约专利申请依据35 U.S.C. §119(e)的规定要求于2011年3月23日提交的标题为“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alyzing data in subsequentgeophysical surveys”的美国临时申请No. 61/466,620的权益,其通过引用整体地结合在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地涉及地球物理勘探系统,并且更特别地涉及后续(subsequent)地球物理勘测中的数据采集和分析。
背景技术
诸如油和气之类的石油化学产品在社会中是普遍存在的,并且能够在从汽油到儿童的玩具的一切事物中找到。因为此,所以对油和气的需求保持高位。为了满足该高需求,重要的是定位地球中的油和气储备。科学家和工程师除了别的以外还利用地震和其他波勘探技术进行“勘测”以发现地球内的油和气储层。这些地震勘探技术常常包括用地震能量源(例如,炸药、空气枪、振动器等)控制地震能量到地球中的发射,并且用接收机(例如,地震检波器、水听器等)监视地球对地震源的响应。通过观察由接收机在勘测期间所检测到的反射地震信号,可以采集与反射信号有关的地球物理数据并且这些信号可以指示邻近勘测位置的地球的组分。
当油和气的各部分被从储层移除时,可以靠近与原始基线勘测相同的位置采取跟踪或监视勘测。很多时候,监视勘测提供的数据被称作4D数据,因为它为所收集的数据提供第四维度——时间。例如,这个4D勘测可以允许科学家和工程师看到多少油或气已被从储层移除,多少油或气保持在储层中,和/或油或气自基线勘测以来如何在储层内移动。在用于基线勘测的源和接收机被安装在陆地上或在海底的表面上并且在勘测之间未移除的情况下,监视勘测可能涉及激发源并且在接收机处记录反射的地震信号。在其他情况下,诸如在使用拖在船后面的拖缆(streamer)或者使用陆地上的瞬态源和接收机来进行勘测的情况下,可以建立质量控制的某系统来促进协调两个勘测之间的数据集。
“可重复性”是用来指监视勘测与基线勘测相关联有多紧密的估量的术语。存在若干不同形式的可重复性。例如,位置或几何可重复性是监视勘测的数据与基线勘测的数据在位置上或几何学上有多近的估量。即使监视勘测的几何可重复性是好的(例如,在源和接收机被永久地安装在陆地上或在海底上情况下),其他因素可能降低可重复性,并且因此降低在监视勘测中获得的数据的可靠性。可能在可重复性方面关心的勘测的几个方面包括:源位置、接收机位置、源与接收机之间的公共中点(CMP)位置、源与接收机之间的偏移或径向距离、方位角(azimuth)以及这些的分量和组合。为了准确地确定从储层移除的油或气的量,科学家和工程师可能需要知道监视勘测与基线勘测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相关联有多紧密。
发明内容
用于处理地球物理数据的一个方法包括使来自第一勘测的第一组数据与来自第二勘测的第二组数据相关联,并且针对所述第一组中的每个数据(datum)生成属性值。它还可以包括使所述第一组数据内的每个数据与所生成的属性值和多个仓(bin)中的至少一个相关。
有形存储介质可以存储多个指令,包括使来自第一勘测的第一组数据与来自第二勘测的第二组数据相关联的指令、针对所述第一组中的每个数据生成属性值的指令、以及使所述第一组数据内的每个数据与所生成的属性值和多个仓(bin)中的至少一个相关的指令。
有形存储介质可以存储包括来自第一勘测的第一组数据和用于所述第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的属性值。每个属性值可以表示来自所述第一组数据的数据与来自由第二勘测而来的第二组数据的数据之间的差。
附图说明
图1A图示了拖地震源的船和位于拖在船后面的拖缆上的多个地震接收机的顶视图。
图1B图示了图1A的船的侧视图。
图2A至2D图示了使用一个或多个属性值作为用于装仓(bin)或者过滤覆盖的标准的系统和方法。
图3是未过滤的空间覆盖图。
图4图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过滤的空间覆盖图。
图5A至5C图示了可以通过使用一个或多个属性值作为标准交互式地过滤覆盖而生成的空间覆盖图。
图6图示了根据另一实施例过滤的空间属性图。
图7图示了能够存储和/或处理导航和地震数据诸如以根据图2A至2D中的操作产生图像的计算机系统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诸如油和气之类的石油化学产品处处存在于社会中并且能够从汽油到儿童的玩具的每件事物中找到。因为此,对油和气的需求保持高位。为了满足该高需求,重要的是定位地球中的油和气储备。科学家和工程师除了别的以外还利用地震和其他波勘探技术进行“勘测”以发现地球内的油和气储层。这些地震勘探技术常常包括用地震能量源(例如,炸药、空气枪、振动器等)控制地震能量到地球中的发射,并且用接收机(例如,地震检波器、水听器等)监视地球对地震源的响应。通过观察由接收机在勘测期间所检测到的反射地震信号,可以采集与反射信号有关的地球物理数据并且这些信号可以指示邻近勘测位置的地球的组分。
当油和气的各部分被从储层移除时,可以靠近与原始基线勘测相同的位置采取跟踪或监视勘测。很多时候,监视勘测提供的数据被称作4D数据,因为它为所收集的数据提供第四维度——时间。例如,这个4D勘测可以允许科学家和工程师看到多少油或气已被从储层移除、多少油或气保持在储层中,和/或油或气自基线勘测以来如何在储层内移动。在用于基线勘测的源和接收机被安装在陆地上或在海底的表面上并且在勘测之间未移除的情况下,监视勘测可能涉及激发源并且在接收机处记录反射的地震信号。在其他情况下,诸如在使用拖在船后面的拖缆或者使用陆地上的瞬态源和接收机来进行勘测的情况下,可以建立质量控制的某系统来促进协调两个勘测之间的数据集。
“可重复性”是用来指监视勘测与基线勘测相关联有多紧密的估量的术语。存在若干不同形式的可重复性。例如,位置或几何可重复性是监视勘测的数据与基线勘测的数据在位置上或几何学上有多近的估量。即使监视勘测的几何可重复性是好的(例如,在源和接收机被永久地安装在陆地上或在海底上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可能降低可重复性,并且因此降低在监视勘测中获得的数据的可靠性。可能在可重复性方面关心的勘测的几个方面包括:源位置、接收机位置、源与接收机之间的公共中点(CMP)位置、源与接收机之间的偏移或径向距离、方位角以及这些的分量和组合。为了准确地确定从储层移除的油或气的量,科学家和工程师可能需要知道监视勘测与基线勘测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相关联有多紧密。因此,公开了给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用于分析已经被基于一个或多个可重复性属性而过滤的监视勘测地球物理数据和监视勘测覆盖的能力的系统和方法。
图1A示出了拖着源102的船101和在船101后面的拖缆上的若干接收机103的顶视图。图1B示出了图1A中所示出的船101的侧视图,其中被拖在船101后面的源102和接收机103刚好在水的表面之下。为了讨论起见,图1A和1B中所描绘的实施例图示了正被同一船拖着的源和接收机,然而,其他可能的组合是可能的。例如,在其他实施例中,源和/或接收机可以被分别的船拖着或者可以被实现在基于陆地的采集系统中。在另外的其他实施例中,源和/或接收机可能是不动的而另一个被拖在船后面。在又一些实施例中,例如,通过使用拖缆转向装置(诸如可从ION Geophysical有限公司得到的DigiFIN®商标转向装置),接收机103可以位于水中深处。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多个源。此外,可以使用任何类型的(一个或多个)源或(一个或多个)接收机,包括例如1维、2维或3维源或接收机。
在操作期间,源102可以发射地震能量(例如,通过空气枪),所述地震能量可以从地球104的各个部分反射出来并且可以在接收机103处被收回(如由图1B中的正在传播的地震波所示)。在接收机103处接收和处理的信号可以提供在确定邻近所述信号被反射的位置的地球104的各个部分的组分方面有用的数据,所述位置可以包括油和/或气储层105。如果储层105中油和/或气的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耗尽,则在基本上与第一勘测相同的位置中进行的后续勘测可以指示该耗尽的各种特性,诸如:降低的孔隙压力、油/水和/或气/水接触的迁移、阻抗下降等等。
图2A至2D图示了可以利用预定度量或属性作为用于装仓覆盖的标准的操作200。尽管任何度量或甚至多个度量可以被用作过滤器以将覆盖装仓,但是为了讨论起见,以下公开在将可重复性度量用作过滤器的背景下图示操作200。例如,操作200的一些实施例可以包括:如果用于该CMP的可重复性属性落入规定范围内则将CMP装仓。此外,操作200可以分析来自全偏移范围的数据(即来自每个偏移步长的数据,其中偏移步长是一个或多个接收机间隔)或来自全偏移范围的子集(诸如来自每个偏移区域内或在全偏移范围内的仅一个偏移区域的仅一个偏移步长)的数据。
现将结合图1A和1B中所图示的勘测操作对操作200进行讨论。在图2A中,操作205图示了与进行基线勘测相关联的子操作206-210。一般而言,在基线勘测期间,在子操作206中地震源可以激发地震能量到地球104中的发射或爆发。这个能量反射回来并且在子操作207处以特定偏移在接收机处作为信号被接收和测量,其中所述偏移在一些实施例中是从源到特定接收机或接收机组的径向范围。在一些实施例中,可能存在如由图1A中的框106和108所指示的在每个偏移和/或多个偏移处的若干接收机,其中每个框包含若干接收机并且每个框位于不同的偏移处。
对于每个源102-接收机103对,操作205可以包括包含以每个偏移步长来计算和存储CMP的子操作208和209。这个被采用指示第一偏移(在该第一偏移处框106中的每个接收机与源102相对具有不同CMP)的框106而图示在图1A中。子操作209还可以存储与每个CMP有关的上下文信息,包括例如采集和/或地震属性,诸如源ID、接收机ID、源位置、接收机位置、时间、水深度、船速度、偏移、方位角等等。同样地,框108中的每个接收机103(其在不同于框106中的接收机的偏移处)可以具有不同的CMP。操作205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子操作210,其中可以定义被称为“仓”的矩形的栅格。注意,尽管仓被作为最后的子操作图示在操作205中,但是它们可以被定义在基线勘测中的任何点处。仓的宽度可能基本上与CMP线之间的间隔相同并且仓的高度可能基本上与单个CMP线上的各CMP之间的间隔相同。这被采用由虚线框所指示的仓110图示在图1A中。当然,取决于所需要的分辨率,也可以采用不同的高度或宽度定义其他尺寸的仓。
在基线勘测完成之后,可以在通过使来自每个源接收机对的数据与它的CMP位于其中的仓相关联来将每个CMP“装仓”之后生成基线勘测的视觉表示(这个操作在图2A至2D中未被示出)。视觉表示可以是空间覆盖图(与图3示出的图类似)或传达覆盖信息的任何其他表示,诸如图表、列表、图形等等。在每个仓内,可以存在针对不同接收机偏移步长的CMP。如果仓具有来自每个偏移步长的至少一个CMP,则它可以被称为“满褶皱(full fold)”。换句话说,通过获得源到接收机偏移步长在整个偏移范围上的完全分布来实现满褶皱覆盖。每个仓可以包括例如有多少CMP存在于每个偏移步长处或褶皱有多“满”的计数。每个仓可以另外或者可替换地包括褶皱有多满的百分比。在一些情况下,每个偏移步长可以存在一个以上的CMP,被称为“副本”,并且这些副本在装仓期间可以被包括或者排除。
在预定时间量已消逝之后,可以进行监视勘测,如在操作215中所示出的那样。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基线和监视勘测之间消逝的时间量是一年或多年。操作215以及其子操作216-219中的监视勘测可以与基线勘测类似:在子操作216中可以激发地震发射,在子操作217中,地震能量可以被从地球反射出来并且在一个或多个接收机处被接收,该信号可以被记录,在子操作218中针对每个源接收机对计算的CMP,以及在子操作219中可以存储每个偏移的CMP。然后,与上面所描述的装仓并生成覆盖的视觉表示类似,可以将基线勘测CMP装仓并且可以生成监视勘测的覆盖的视觉表示(这个操作在图2A至2D中未被示出)。每个仓可以包括例如有多少CMP存在于每个偏移处的计数或任何其他有用的信息。图3图示了针对可以由操作215的子操作产生的监视勘测的未过滤的覆盖图。参考图3,图3的x轴和y轴表示如在操作205中所定义的仓栅格。每个矩形区中的阴影表示特定仓有多“满”,如在图3的底部的图例中所示出的那样。例如,白色的仓是61%或更满的。阴影规模能够被配置成为任何类型的阴影,包括不同的颜色等等。同样地,图例和图中的阈值能够被设置为任何百分比范围;它们还可以被设置成显示除百分比以外的实际褶皱值、或任何其他有用的信息。
返回到图2A,代替生成未过滤的覆盖图(像图3中所示出的那个),流程可以继续进行到操作225,其中来自监视勘测的数据可以与来自基线勘测的数据相匹配并且可以生成一个或多个度量。操作225的子操作可以包括首先,针对在监视勘测中激发的每次发射的每个CMP,在子操作226中根据作为“最近匹配”的基线勘测来确定CMP。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个匹配可能基于最近几何匹配。几何接近的一个示例可以通过几何可重复性值Dsrc + Drx来加以估量。Dsrc是分别在激发地震源时在基线勘测CMP与监视勘测CMP之间的源位置方面的差。同样地,Drx是在激发地震源时基线勘测CMP与监视勘测CMP之间的接收机位置方面的差。在一些实施例中,诸如通过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源和/或接收机的位置可以参考船101上的导航系统。Dsrc + Drx表示这两个差的和。评估Dsrc + Drx值以确定最近CMP匹配可以确保获得相同方位角的数据以便参考基本上相同的地下区域,这可以允许例如储层105的特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一致地表征。
在利用可重复性度量Dsrc + Drx值来发现最近的CMP匹配的实施例中,可以分析来自监视和基线勘测数据两者的所有非唯一CMP命中以发现每个仓的最小Dsrc + Drx值。一些实施例可以以单个偏移步长执行这个分析,而其他实施例可以对感兴趣的多个偏移步长执行这个分析。此外,为了获得不同的Dsrc + Drx值,该分析可能涉及交换源和接收机位置;这个交换过程被称为“相互作用(reciprocity)”。
在监视勘测中的每个CMP已经与基线勘测中的CMP相匹配之后,可以再次在子操作227中比较经匹配的CMP对以便在子操作228中生成属性值,并且在子操作229中那些属性值可以与监视勘测的CMP命中存储在一起。属性值可以被称作可重复性度量或可重复性属性,如果它表示基线勘测CMP与监视勘测CMP之间的比较的话;可重复性指的是监视勘测多好地“重复”基线勘测。因此,可以根据它如何和基线勘测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CMP匹配来单独地表征监视勘测中的每个CMP。
接下来,如图2B中所示,流程可以从操作225(经由230)继续进行到操作235,其中来自操作215的监视勘测的CMP命中、在操作225中确定的关联属性值以及用户规定的一个或多个属性参数范围(在操作234中接收)全部可以被用来选择性地将监视勘测数据装仓。以这种方式,监视勘测可以被过滤从而使得只有其属性值在规定参数范围内的那些CMP保持在经装仓的监视勘测数据中。图4图示了其中过滤器为小于或等于50米的Dsrc + Drx的样本过滤的覆盖视觉表示。结合图3参考图4,图4的x轴和y轴与图3相同,并且表示仓栅格的相同区域。再者,每个矩形区的阴影表示特定仓有多“满”,其中,其Dsrc+Drx大于50米的任何CMP被排除。从而,图3中为61%或更满的若干仓在过滤器已被应用之后在图4中是明显不太满的。
应该了解的是,图3和4仅示出了针对远中(far-mid)源接收机偏移的覆盖,然而,操作200可以被用来在任何期望偏移范围内创建覆盖图(或属性图)。此外,如上面所提到的那样,代替仅一个用户规定的属性参数范围的是,可以组合若干不同的属性,允许创建若干不同过滤器或一个复合过滤器。例如,用户可能仅需要具有小于50米的Dsrc + Drx的CMP命中和仅来自特定接收机或拖缆的命中、或仅来自特定偏移或偏移范围的命中。可替换地,用户可能希望创建仅示出具有有着小于50米的Dsrc + Drx的某百分比(例如90%)的CMP命中的仓的过滤图。可以单独或者与在装仓期间过滤数据的一个或多个其它属性值相结合地使用若干不同属性值范围中的任一个。此外,可以包括通过仅选择高于一定范围、低于一定范围或在上界和下界内的数据来使用任何范围的属性值。
现参考图2C,流程可以可替换地从操作225(经由230)继续进行到操作240。在操作240中,不是生成能够被用户查看的监视勘测的静态的经过滤的3D覆盖(如在操作235中所做的那样),而是操作240的混合装仓准备数据,从而使得用户可以以后交互式地过滤覆盖,或者基于在监视勘测期间所获得的数据交互式地创建其他视觉表示。在混合装仓中,来自监视勘测的每个匹配的CMP可以连同其属性值一起被装仓(和操作235相反,其中仅落入用户输入范围内的CMP被装仓而没有它们的属性值)。匹配的CMP命中可以通过将属性值附加到包含每个经装仓的CMP的信息的一个或多个文件而与其属性值装仓。操作240的输出可以允许用户要么像在操作245中所示出的那样交互式地过滤覆盖,或者像在操作250中所示出的那样交互式地过滤属性,因为,如所提到的那样,将对其实现过滤的属性值与针对监视勘测中的每个源接收机对的经装仓的CMP一起存储。注意,操作240可以通常从任何勘测和属性生成进行,并且不限于可重复性属性。
如上所述,在操作240中的混合装仓之后,流程可以继续进行到操作245。在这里,用户可以交互式地输入期望的属性参数范围(例如,最大Dsrc + Drx值)并且通过仅包括其属性值在输入参数范围内的那些CMP来过滤经3D装仓的覆盖。用户会能够交互式地改变在操作244中接收到的参数,并且从而规定数据如何被组合。换句话说,用户会能够改变过滤标准。所以,例如,用户可以最初规定Dsrc + Drx小于50米,并且查看已经基于该规格被过滤的经装仓的3D覆盖。在那之后紧跟着,用户会能够将输入改变为小于25米的Dsrc + Drx。在不用重新装仓的情况下,系统200会能够过滤覆盖并且在视觉上显示用新输入过滤的经装仓的3D覆盖。注意,如结合操作235在上面所讨论的那样,可以在任何期望的偏移范围(诸如,例如,小于50米但大于25米的Dsrc + Drx)上创建覆盖图,以及此外,可以组合两个或更多个用户规定的属性,这可以允许创建若干不同的过滤器和/或一个复合过滤器。
图5A至5C图示了可以从操作245输出的一个可能的图像集。具体地,图5A示出了未过滤的覆盖图,图5B示出了用小于50米的Dsrc + Drx过滤的覆盖图,并且图5C示出了用小于25米的Dsrc + Drx过滤的覆盖图。注意,图5示出了针对远中偏移范围的覆盖图。此外注意,如上面所提到的那样,可以应用许多其他过滤器,诸如例如小于50米但大于25米的Dsrc+ Drcx的过滤器。
此外,代替在操作240之后继续进行到操作245的是,流程可以继续进行到操作250。在那里,用户能够交互式地输入期望的偏移范围(在操作249中接收),并且查看代替覆盖的仅示出来自所规定的偏移范围内的CMP的属性值的属性图。用户会能够规定所述图示出每个仓的最小属性值、每个仓的平均属性值、每个仓的最大属性值等等。如果多个属性值与CMP装仓,则用户还会能够规定针对每个仓要示出哪一个属性值。图6图示了示出针对1800-2000m偏移范围的每个仓内的Dsrc + Drx的最小值的属性图。这个图通常与图3、4以及图5A至5C中所图示的图类似,除了代替(用百分比点)示出覆盖,图6中的图示出了属性值,在这种情况下为以米来规定的每个最小(min)的最小Dsrc + Drx值。
现参考图2D,流程可以可替换地从操作225(经由230)继续进行到操作255属性装仓。在这里,可以以几个偏移步长(典型地为3或4)针对监视勘测CMP来将属性数据装仓。这个操作的输出是一个图,该图针对每个仓示出与表示可重复性对于所选偏移步长之一来说是多“好”的那个仓相关联的值。
虽然上述讨论已经具体地提到了使用诸如用于过滤的Dsrc + Drx之类的可重复性属性,但是许多基于CMP的或基于发射的属性可以用于包括可重复性属性、采集属性、地震属性等等的过滤。可重复性属性可以包括几何值,诸如Dsrc (具有径向、主测线以及联络测线分量的用于基线和监视勘测的源位置方面的差)、Drx (也具有径向、主测线以及联络测线分量的用于基线和监视勘测的接收机位置方面的差)、Dcmp (用于基线和监视勘测的CMP位置方面的差)、Doffset (用于基线和监视勘测的从源到接收机的径向偏移方面的差)、Dazimuth (方位角差,从源到接收机的方向(bearing))、Dsrc + Drx (用于基线和监视勘测的源和接收机位置的组合差)、Dcdp (具有径向、主测线以及联络测线分量的用于基线和监视勘测的CDP位置方面的差)等等。可重复性属性还可以包括地震值,诸如静态和dRMS (监视和基线勘测之间的均方根幅度方面的差)值等等。可以用于过滤覆盖的其他属性包括地震属性(诸如RMS、信噪比等等)和采集属性(诸如水深度、拖缆或接收机深度、微波(feather)、拖缆分离、船速度、偏移、方位角、源ID、接收机ID、拖缆ID、时间等等)。如果例如接收机ID被用作过滤器,则会可能查看对交互式地移除一个或多个接收机的覆盖的影响(诸如当勘测正在进行时,或者在检查数据的同时完成勘测之后)。可以像上面所描述的那样在过滤装仓或混合装仓中单独或者与彼此相结合地使用这些属性中的任一个。上面所描述的操作200可以使用硬件和/或软件的各种组合来加以实现。
图7图示了能够存储和/或处理导航和地震数据诸如以根据操作200产生图像的计算机系统735的实施例。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系统735可以为船101(在图1A和1B中示出)上的个人计算机和/或手持式电子装置。在其他实施例中,计算机系统735可以为企业级计算机的实施方式,所述企业级计算机诸如基于陆地的计算机系统中的企业内的一个或多个刀片式服务器。键盘740和鼠标741可以经由系统总线748耦合到计算机系统735。键盘740和鼠标741在一个示例中可以将用户输入引到计算机系统735并且将该用户输入传送到处理器743。除鼠标741和键盘740之外或者代替鼠标741和键盘740,可以使用其他适合的输入装置。耦合到系统总线748的输入/输出单元749 (I/O)表示如打印机、音频/视频(A/V) I/O等这样的I/O元件。
计算机735还可以包括视频存储器744、主存储器745以及大容量储存器742,全部连同键盘740、鼠标741以及处理器743一起被耦合到系统总线748。大容量储存器742可以包括固定媒体和可移动媒体两者,诸如磁、光学或磁光存储系统和任何其他可用的大容量存储技术。总线748可以包含例如用于对视频存储器744或主存储器745进行寻址的地址线。
系统总线748还可以包括用于在部件之间和之中转移数据的数据总线,所述部件诸如处理器743、主存储器745、视频存储器744以及大容量储存器742。视频存储器744可以为双端口视频随机存取存储器。视频存储器744的一个端口在一个示例中被耦合到视频放大器746,所述视频放大器746被用来驱动监视器747。监视器747可以为适于显示图形图像的任何类型的监视器,诸如阴极射线管监视器(CRT)、平板或液晶显示器(LCD)监视器或任何其他适合的数据呈现装置。
计算机系统包括处理器743,所述处理器743可以为任何适合的微处理器或微计算机。计算机系统735还可以包括耦合到总线748的通信接口750。通信接口750提供经由网络链路耦合的双向数据通信。例如,通信接口750可以为卫星链路、局域网(LAN)卡、电缆调制解调器和/或无线接口。在任何这样的实施方式中,通信接口750发送并且接收携带表示各种类型的信息的数字数据流的电、电磁或光学信号。
被计算机系统735接收的代码可以由处理器743在代码被接收时执行,和/或存储在大容量储存器742或其他非易失性储存器中以供以后执行。以这种方式,计算机系统735可以以各种形式获得程序代码。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形式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加以体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诸如被配置成存储或者传输计算机可读代码或数据或者计算机可读代码或数据可以被嵌入其中的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的示例包括CR-ROM盘、ROM卡、软盘、磁带、计算机硬盘驱动器、网络上的服务器以及固态存储器装置。不管计算机系统735的实际实施方式如何,数据处理系统可以执行允许使用可重复性和其他度量过滤的操作。

Claims (22)

1.一种处理地球物理数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动作:
使来自第一勘测的第一组数据与来自第二勘测的第二组数据相关联,其中第一勘测是监视勘测,第二勘测是基线勘测,并且监视勘测在基线勘测之后发生;
针对所述第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生成属性值,其中属性值是估量来自监视勘测的第一组数据与来自基线勘测的第二组数据在几何学上有多接近的可重复性度量,并且
其中可重复性度量包括用于基线和监视勘测的源和接收机位置方面的差,其中每个具有径向、主测线以及联络测线分量,可重复性度量包括Dsrc + Drx,其中Dsrc是在激发地震源时在基线勘测公共中点(CMP)位置与监视勘测公共中点(CMP)位置之间的源位置方面的差,并且Drx是在激发地震源时基线勘测公共中点(CMP)位置与监视勘测公共中点(CMP)位置之间的接收机位置方面的差;以及
使所述第一组数据内的每个数据与所述生成的属性值和多个仓中的至少一个相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生成的动作与相关联的动作和/或相关的动作基本上同时发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仓中的每一个仓对应于空间栅格内的预定义边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基于与所述第一组数据的每个数据相关联的所述属性值来过滤所述第一组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过滤的动作包括:包含其相关属性值位于属性值的范围内的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过滤的动作包括生成经过滤的数据的视觉表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过滤在交互式基础上发生。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组数据内的每个数据包括偏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基于与所述第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相关联的所述偏移来过滤所述第一组装仓的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所述偏移来过滤所述第一组装仓的数据的动作包括:包含其偏移位于偏移范围内的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属性值包括地震属性和/或采集属性。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组数据包括公共中点(CMP)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组数据还包括用于每个公共中点(CMP)位置的上下文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组数据之间的差表示在一时间段内石油化学含量的耗尽。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关联的动作包括装仓。
16.一种处理地球物理勘测数据的装置,包括:
用于使来自第一勘测的第一组数据与来自第二勘测的第二组数据相关联的装置,其中第一勘测是监视勘测,第二勘测是基线勘测,并且监视勘测发生在基线勘测之后;
用于针对所述第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生成属性值的装置,其中属性值是可重复性度量,其估量来自监视勘测的第一组数据与来自基线勘测的第二组数据在几何学上有多接近,并且其中可重复性度量包括用于基线和监视勘测的源和接收机位置方面的差,其中每个具有径向、主测线以及联络测线分量,可重复性度量包括Dsrc + Drx,其中Dsrc是在激发地震源时在基线勘测公共中点(CMP)位置与监视勘测公共中点(CMP)位置之间的源位置方面的差,并且Drx是在激发地震源时基线勘测公共中点(CMP)位置与监视勘测公共中点(CMP)位置之间的接收机位置方面的差;以及
用于使所述第一组数据内的每个数据与所生成的属性值和多个仓中的至少一个相关的装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关联指令包括:与所生成的属性值Dsrc +Drx一起并且与用于多个仓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的标识信息一起存储所述第一组数据内的每个数据。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基于与所述第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相关联的所述属性值来过滤所述第一组数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过滤进一步包括生成经过滤的数据的视觉表示。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过滤在交互式基础上发生。
21.一种处理地球物理勘测数据的装置,包括:
用于使来自第一勘测的第一组数据与来自第二勘测的第二组数据相关的装置,其中第一勘测是监视勘测,第二勘测是基线勘测,并且监视勘测发生在基线勘测之后;
用于生成所述第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的属性值的装置,其中属性值是可重复性度量,其估量来自监视勘测的第一组数据与来自基线勘测的第二组数据在几何学上有多接近,并且其中可重复性度量包括用于基线和监视勘测的源和接收机位置方面的差,其中每个具有径向、主测线以及联络测线分量,可重复性度量包括Dsrc + Drx,其中Dsrc是在激发地震源时在基线勘测公共中点(CMP)位置与监视勘测公共中点(CMP)位置之间的源位置方面的差,并且Drx是在激发地震源时基线勘测公共中点(CMP)位置与监视勘测公共中点(CMP)位置之间的接收机位置方面的差;以及
用于使所述第一组数据内的每个数据与生成的属性值和多个仓中的至少一个相关的装置;
其中,每个属性值表示来自所述第一组数据的数据与来自由所述第二勘测而来的所述第二组数据的数据之间的差。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中,用于每个数据的属性值是被邻近每个对应的数据加以存储的可重复性度量Dsrc + Drx。
CN201180071043.3A 2011-03-23 2011-08-01 用于分析后续地球物理勘测中的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346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161466620P 2011-03-23 2011-03-23
US61/466,620 2011-03-23
PCT/US2011/046081 WO2012128784A1 (en) 2011-03-23 2011-08-01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alyzing data in subsequent geophysical survey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34613A CN103534613A (zh) 2014-01-22
CN103534613B true CN103534613B (zh) 2018-03-13

Family

ID=445346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7104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34613B (zh) 2011-03-23 2011-08-01 用于分析后续地球物理勘测中的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703809B2 (zh)
EP (1) EP2689274B1 (zh)
CN (1) CN103534613B (zh)
DK (1) DK2689274T3 (zh)
WO (1) WO201212878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49083B (zh) * 2015-12-25 2018-03-1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确定地震观测系统重复性整体量度的方法和装置
US11474269B2 (en) * 2019-06-27 2022-10-18 Pgs Geophysical As Marine geophysical surveying using a single streamer layout to replicate multiple baseline survey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38069B1 (en) 1996-09-13 2002-08-20 Pgs Data Processing, Inc. Method for time lapse reservoir monitoring
US5873051A (en) 1996-09-20 1999-02-16 Geoquest, A Division Of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at least two seismic data sets during a step to derive a third data set
US6831877B2 (en) * 1999-11-08 2004-12-14 Vecta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n azimuth of a seismic energy source
US6925387B2 (en) 2003-08-14 2005-08-02 Westerngeco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kinematically linking multiple seismic domains
US7027354B2 (en) 2003-09-22 2006-04-11 4Th Wave Imaging Corp. Method of obtaining pore pressure and fluid saturation changes in subterranean reservoirs by forward modeling
US7092824B2 (en) 2003-10-20 2006-08-15 Ascend Geo Llp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nteractive investigation of geophysical data
GB2420408B (en) * 2004-11-19 2008-03-12 Geophysique Cie Gle Method for processing at least two sets of seismic data
BRPI0611352A8 (pt) * 2005-06-09 2017-10-10 Exxonmobil Upstream Res Co Método implementado por computador para determinar anisotropia elétrica vertical da terra
US7974153B2 (en) 2006-09-29 2011-07-05 Geokinetics Acquisition Company Inc. Three-dimensional seismic survey methods using a perturbation pattern to provide bin fractionation
US7636275B2 (en) * 2007-02-06 2009-12-22 Conocophillips Company Direct time lapse inversion of seismic data
US8488409B2 (en) 2007-05-17 2013-07-16 Westerngeco L.L.C. Acquiring azimuth rich seismic data in the marine environment using a regular sparse pattern of continuously curved sail lines
AU2009221060B2 (en) * 2008-03-07 2011-10-13 Shell Internationale Research Maatschappij B.V. Method of marine time-lapse seismic surveying
US8339898B2 (en) 2008-05-25 2012-12-25 Westerngeco L.L.C. Processing seismic data using combined regularization and 4D binning
CN101614826B (zh) 2008-06-26 2012-01-04 王振华 三维地震数据处理中实现面元均化的方法和装置
US9207347B2 (en) * 2008-07-05 2015-12-08 Westerngeco L.L.C. Determining the structure of a towed seismic spread element
US8717846B2 (en) * 2008-11-10 2014-05-06 Conocophillips Company 4D seismic signal analysi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703809B2 (en) 2017-07-11
EP2689274A1 (en) 2014-01-29
US20140019465A1 (en) 2014-01-16
DK2689274T3 (da) 2020-11-02
CN103534613A (zh) 2014-01-22
WO2012128784A1 (en) 2012-09-27
EP2689274B1 (en) 2020-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ehler et al. SEAM Phase 1: Challenges of subsalt imaging in tertiary basins, with emphasis on deepwater Gulf of Mexico
US7355923B2 (en) Seismic analysis using post-imaging seismic anisotropy corrections
US20090132170A1 (en) Seismic data processing and visualization
US20100172209A1 (en) Seismic data visualizations
CN102147481B (zh) 用于三维表面相关多次波预测中的数据重建的基于倾角的校正
Fahimuddin et al. Ensemble based 4D seismic history matching: Integration of different levels and types of seismic data
CN109923441A (zh) 使用l1反演同时进行地震拖缆数据的波场重建和接收器去伪
US9658354B2 (en) Seismic imaging systems and methods employing correlation-based stacking
US20210181363A1 (en) Mapping near-surface heterogeneities in a subterranean formation
CN103534613B (zh) 用于分析后续地球物理勘测中的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US20160327672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striping seismic data
CN103534614B (zh) 用于分析时移地球物理调查中的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US10036821B2 (en) User suite for interactive optimal stacking of wide azimuth seismic data
EP2743737A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quality control of seismic illumination maps
US11022710B2 (en) Identifying anomalies in a subterranean formation based on seismic attributes
CN102792187A (zh) 基于零化子的波反演
CA2678948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geophysical information
Yang et al. Seismic source location with time-reversal and maximum-amplitude path for sparse and small-aperture acquisitions
Alali et al. Data Conditioning of a Modern Midcontintent Data Volume using POCS Five-Dimensional Interpolation
WO2024059610A9 (en) Seismic survey data visualization
WO2024059610A2 (en) Seismic survey data visualization
Zucca et al. The prospect of using three-dimensional earth models to improve nuclear explosion monitoring and ground-motion hazard assess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13

Termination date: 202008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