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32931B - 数据流传输性能的测试方法、服务器及测试系统 - Google Patents

数据流传输性能的测试方法、服务器及测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32931B
CN103532931B CN201310438751.7A CN201310438751A CN103532931B CN 103532931 B CN103532931 B CN 103532931B CN 201310438751 A CN201310438751 A CN 201310438751A CN 103532931 B CN103532931 B CN 1035329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message
monitoring device
network equipment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3875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32931A (zh
Inventor
魏逢
魏逢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tar Net Ruijie Network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tar Net Ruijie Network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tar Net Ruijie Network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tar Net Ruijie Network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43875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3293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329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329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329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329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流传输性能的测试方法、服务器及测试系统。该方法包括:服务器获取第一报文在第一方向上,经过第一监测设备的第一时间、经过第二监测设备的第二时间,并获取第二报文在第二方向上经过第二监测设备的第三时间和经过第一监测设备的第四时间;第一方向为第一报文从第一网络设备依次经过第一监测设备和第二监测设备并到达第二网络设备的传输方向,第二方向为第二报文从第二网络设备依次经过第二监测设备和第一监测设备并到达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方向;服务器根据第一时间、第二时间、第三时间以及第四时间,确定第一报文和第二报文在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传输的时延,从而实现准确测量数据流的传输性能。

Description

数据流传输性能的测试方法、服务器及测试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数据流传输性能的测试方法、服务器及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网络运营商为了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维护性,需要准确、有效的测量数据流的时延性能,以实现对业务系统的性能的监控。
对于基于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简称:TCP)传输的数据流,由于TCP协议本身就有序号、时间等字段信息,因此可以简便的测量时延性能,而对于基于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简称:UDP)传输的数据流,由于UDP协议本身是无连接的,因此,在测量时延性能时有很大的难度。
现有技术中,对于UDP数据流性能的测量,通常通过ping报文或者自定义探测协议报文进行主动探测,但是与真正的业务数据包相比,ping报文或自定义探测协议报文在网络上传输时会被区别对待,因此,通过ping报文或自定义探测报文测量的传输性能的准确性不能保证,仅有一定的参考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流传输性能的测试方法、服务器及测试系统,以实现准确测量数据流的传输性能。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流传输性能的测试方法,包括:
服务器获取第一报文在第一方向上,经过第一监测设备的第一时间、经过第二监测设备的第二时间,并获取第二报文在第二方向上经过第二监测设备的第三时间和经过第一监测设备的第四时间;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报文从第一网络设备依次经过所述第一监测设备和所述第二监测设备并到达第 二网络设备的传输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第二报文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依次经过所述第二监测设备和所述第一监测设备并到达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方向;其中,所述第二报文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报文后返回给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时间、所述第二时间、所述第三时间以及所述第四时间,确定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传输的时延。
本发明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报文在第一方向上,经过第一监测设备的第一时间、经过第二监测设备的第二时间,并获取第二报文在第二方向上经过第二监测设备的第三时间和经过第一监测设备的第四时间;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报文从第一网络设备依次经过所述第一监测设备和所述第二监测设备并到达第二网络设备的传输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第二报文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依次经过所述第二监测设备和所述第一监测设备并到达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方向;其中,所述第二报文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报文后返回给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间、所述第二时间、所述第三时间以及所述第四时间,确定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传输的时延。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流传输性能的测试系统,包括第一监测设备、第二监测设备和上述服务器;
其中,所述第一监测设备用于获取第一方向上传输的第一报文、第二方向上传输的第二报文、以及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分别经过所述第一监测设备的时间,并上报给所述服务器;
所述第二监测设备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方向上传输的所述第一报文、所述第二方向上传输的所述第二报文、以及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分别经过所述第二监测设备的时间,并上报给所述服务器。
本发明提供的数据流传输性能的测试方法、服务器及测试系统,通过服务器获取第一报文在第一方向上,经过第一监测设备的第一时间、经过第二监测设备的第二时间,并获取第二报文在第二方向上经过第二监测设备的第 三时间和经过第一监测设备的第四时间;并根据所述第一时间、所述第二时间、所述第三时间以及所述第四时间,确定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传输的时延,从而实现准确测量数据流的传输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数据流传输性能的测试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数据流传输性能的测试方法的拓扑图;
图3为本发明数据流传输性能的测试方法中服务器保存报文的节点链表一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数据流传输性能的测试方法中服务器保存报文的节点链表二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服务器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服务器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数据流传输性能的测试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具体可以由服务器执行,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监测设备和第二监测设备均可以为网关设备,本实施例不对此进行限制。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1、服务器获取第一报文在第一方向上,经过第一监测设备的第一时间、经过第二监测设备的第二时间,并获取第二报文在第二方向上经过第二监测设备的第三时间和经过第一监测设备的第四时间;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报文从第一网络设备依次经过所述第一监测设备和所述第二监测设备并到达第二网络设备的传输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第二报文从所述第 二网络设备依次经过所述第二监测设备和所述第一监测设备并到达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方向;其中,所述第二报文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报文后返回给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
具体的,所述第一监测设备设置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所在的局域网内,所述第二监测设备设置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所在的局域网内。所述第一监测设备和所述第二监测设备的数量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本实施例不对此进行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步骤中,若所述服务器没有获取到所述第二时间,表明所述第二时间对应的所述第一报文发生丢包,则所述服务器将丢包计数器的值加一;若所述服务器没有获取到所述第四时间,表明所述第四时间对应的所述第二报文发生丢包,则所述服务器将丢包计数器的值加一。相应地,所述服务器可以根据丢包计数器的值,获取网络传输的丢包率。
步骤102、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时间、所述第二时间、所述第三时间以及所述第四时间,确定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传输的时延。
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假设所述第一监测设备和所述第二监测设备之间的时间差为offset,所述第一报文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从所述第一监测设备传输到所述第二监测设备的时延为delay1,所述第二报文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从所述第二监测设备传输到所述第一监测设备的时延为delay2,可知,
T2-T1=delay1+offset;
T4-T3=delay2-offset;
将上述两式相加,得到所述第一公式:TSD=(T2-T1+T4-T3);
其中,TSD为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传输的双向时延,T1为所述第一时间,T2所述第二时间,T3所述第三时间,T4所述第四时间。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计算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传输的双向时延时,可以消除所述第一监测设备和所述第二监测设备之间的时间差,也就是说,即使所述第一监测设备和所述第二监测设备之间存在时间差,也可以准确计算出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第 二网络设备之间传输的双向时延。
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若假设所述delay1和所述delay2相等,则所述服务器还可以根据所述第一时间、所述第二时间、所述第三时间以及所述第四时间,确定所述第一监测设备和所述第二监测设备之间的时间差,再进一步根据所述时间差计算得到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传输的单向时延。具体的,将上述两式相减,得到第二公式:
offset = 1 2 ( T 2 - T 1 - T 4 + T 3 ) ;
其中,offset为所述第一监测设备和所述第二监测设备之间的时间差;T1为所述第一时间,T2所述第二时间,T3所述第三时间,T4所述第四时间。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计算出所述时间差之后,可以根据公式delay1=T2-T1-offset,计算出所述第一报文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传输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单向时延;也可以根据公式delay2=T4-T3+offset,计算出所述第二报文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传输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单向时延。其中,计算出的delay1的值和delay2的值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不相同的。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服务器获取第一报文在第一方向上,经过第一监测设备的第一时间、经过第二监测设备的第二时间,并获取第二报文在第二方向上经过第二监测设备的第三时间和经过第一监测设备的第四时间;并根据所述第一时间、所述第二时间、所述第三时间以及所述第四时间,确定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传输的时延,从而实现准确测量数据流的传输性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监测设备上报的所述第一时间,所述第一时间为所述第一监测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报文时所记录的时间。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二监测设备上报的所述第二时间,所述第二时间为所述第二监测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报文时所记录的时间。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二监测设备上报的所述第三时间,所述第三时间为所述第二监测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报文时所记录的时间。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监测设备上报的所述第四时间,所述第四时间为所述第一监测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报文时所记录的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可以包括有第一节点链表、第二节点链表、第三节点链表和第四节点链表;其中,所述第一节点链表包括多个信息子节点,各所述信息子节点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分别将所述服务器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监测设备发送的第一报文进行存储;所述第二节点链表包括多个信息子节点,各所述信息子节点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分别将所述服务器接收到的所述第二监测设备发送的第一报文进行存储;所述第三节点链表包括多个信息子节点,各所述信息子节点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分别将所述服务器接收到的所述第二监测设备发送的第二报文进行存储;所述第四节点链表包括多个信息子节点,各所述信息子节点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分别将所述服务器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监测设备发送的第二报文进行存储。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监测设备上报的所述第一时间、所述第二监测设备上报的所述第二时间、所述第二监测设备上报的所述第三时间以及所述第一监测设备上报的所述第四时间,并将所述第一监测设备发送的第一报文、所述第二监测设备发送的第一报文、所述第二监测设备发送的第二报文以及所述第一监测设备发送的第二报文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分别存储在所述第一节点链表、第二节点链表、第三节点链表和第四节点链表中,使得所述服务器通过获取存储在第一节点链表内的所述第一时间、存储在第二节点链表内的所述第二时间、存储在第三节点链表内的所述第三时间以及存储在第四节点链表内的所述第四时间,确定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传输的时延,从而实现准确测量数据流的传输性能,即,传输的时延越大,则数据流的传输性能越低。
图2为本发明数据流传输性能的测试方法的拓扑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由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报文,会先经过第一监测设备,然后再经过第二监测设备;而由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二报文,会先经过第二监测设备,然后再经过第一监测设备;即,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传输的每个报文一定会先后经过两个监测设备。
对于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传输的每个报文,第一监测设备和第二监测设备会分别记录每个报文经过监测设备的时间,并将所述报文和 记录的时间上报给服务器,服务器对接收到的报文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存储,如图3所示,在第一方向,即所述第一报文从第一网络设备依次经过所述第一监测设备和所述第二监测设备并到达向第二网络设备的传输方向上,第一监测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报文时记录时间并将所述时间以及所述第一报文上报给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报文后,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分别存储在第一节点链表的各信息子节点上;第二监测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报文时记录时间并将所述时间以及所述第一报文上报给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报文后,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分别存储在第二节点链表的各信息子节点上;
如图4所示,在第二方向,即所述第二报文从第二网络设备依次经过所述第二监测设备和所述第一监测设备并到达向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方向上,第二监测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报文时记录时间并将所述时间以及所述第二报文上报给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报文后,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分别存储在第三节点链表的各信息子节点上;第一监测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报文时记录时间并将所述时间以及所述第二报文上报给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报文后,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分别存储在第四节点链表的各信息子节点上。
需要说明的是,监测设备上报的报文可以是所述监测设备从所述报文中根据预先设置的规律提取的所述报文的有效载荷中的某个字符串;监测设备上报的报文中还可以包括所述监测设备从所述报文中提取的五元组信息,本实施例不对此进行限制。
所述服务器定期对节点链表中的各信息子节点按顺序逐个进行扫描,对于所述节点链表上的每个信息子节点,所述服务器的处理过程如下:
假设m是第一方向上,第一节点链表的一个信息子节点,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m信息子节点保存的第一时间Tm,并根据m信息子节点上保存的第一报文,在第一方向上,第二节点链表上查找相应的信息子节点,假设查找到n信息子节点,获取所述n信息子节点保存的第二时间Tn;所述服务器再根据获取的所述Tn,在第二方向上,第三节点链表上查找保存的时间最接近所述Tn,且大于所述Tn的节点,假设找到保存第三时间Tp的p信息子节点,获取所述p信息子节点上保存的第二报文,根据所述第二报文,在第二方向 上,第四节点链表上查找相应的信息子节点,假设找到q信息子节点,获取所述q信息子节点上保存的所述第四时间Tq,所述服务器可以根据获取的Tm、Tn、Tp以及Tq确定所述第一报文以及所述第二报文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传输的时延。
具体的,假设所述第一监测设备和所述第二监测设备之间的时间差为offset,所述第一报文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从所述第一监测设备传输到所述第二监测设备的时延为delay1,所述第二报文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从所述第二监测设备传输到所述第一监测设备的时延为delay2,可知,
Tn-Tm=delay1+offset;
Tq-Tp=delay2-offset;
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将上还两式相加,得到用于确定所还第一报文以及所述第二报文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传输的双向时延的第一公式:TSD=(Tn-Tm+Tq-Tp);
其中,TSD为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传输的双向时延。
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若假设所述delay1和所述delay2相等,则所述服务器还可以根据所述第一时间、所述第二时间、所述第三时间以及所述第四时间,确定所述第一监测设备和所述第二监测设备之间的时间差,再进一步根据所述时间差计算得到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传输的单向时延。
具体的,可以将上述两式相减,得到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监测设备和所述第二监测设备之间的时间差的第二公式:
其中,offset为所述第一监测设备和所述第二监测设备之间的时间差。
在计算出所述时间差之后,可以根据公式delay1-Tn-Tm-offset,计算出所述第一报文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传输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单向时延;也可以根据公式delay2-Tq-Tp+offset,计算出所述第二报文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传输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单向时延。其中,计算出的delay1的值和delay2的值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不相同的。
进一步地,在上述过程中,若所述服务器没有获取到Tn,表明所述Tn对应的所述第一报文发生丢包,则所述服务器将丢包计数器的值加一;若所 述服务器没有获取到Tq,表明Tq对应的所述第二报文发生丢包,则所述服务器将丢包计数器的值加一。相应地,所述服务器可以根据丢包计数器的值,获取网络传输的丢包率。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服务器获取第一报文在第一方向上,经过第一监测设备的第一时间、经过第二监测设备的第二时间,并获取第二报文在第二方向上经过第二监测设备的第三时间和经过第一监测设备的第四时间;并根据所述第一时间、所述第二时间、所述第三时间以及所述第四时间,确定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传输的时延;若所述服务器没有获取到所述第二时间,将丢包计数器的值加一,若所述服务器没有获取到所述第四时间,则将丢包计数器的值加一,相应的,所述服务器根据丢包计数器的值获取网络传输的丢包率,从而实现准确测量数据流的传输性能。
图5为本发明服务器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可以包括获取模块11和处理模块12。
其中,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第一报文在第一方向上,经过第一监测设备的第一时间、经过第二监测设备的第二时间,并获取第二报文在第二方向上经过第二监测设备的第三时间和经过第一监测设备的第四时间;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报文从第一网络设备依次经过所述第一监测设备和所述第二监测设备并到达第二网络设备的传输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第二报文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依次经过所述第二监测设备和所述第一监测设备并到达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方向;其中,所述第二报文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报文后返回给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
处理模块1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间、所述第二时间、所述第三时间以及所述第四时间,确定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传输的时延。
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12具体用于根据第一公式确定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传输的双向时延;所述第一公式为:
TSD=(T2-T1+T4-T3);
其中,TSD为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第 二网络设备之间传输的双向时延,T1为所述第一时间,T2所述第二时间,T3所述第三时间,T4所述第四时间。
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12具体可以用于若所述第一报文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从所述第一监测设备传输到所述第二监测设备的时延,与所述第二报文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从所述第二监测设备传输到所述第一监测设备的时延相等,根据所述第一时间、所述第二时间、所述第三时间以及所述第四时间,确定所述第一监测设备和所述第二监测设备之间的时间差,并根据所述时间差确定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传输的单向时延。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模块12还可以用于若没有获取到所述第二时间,则将丢包计数器的值加一;若没有获取到所述第四时间,则将丢包计数器的值加一。相应地,所述处理模块12还用于根据丢包计数器的值,获取网络传输的丢包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及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6为本发明服务器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还可以包括接收模块13和存储模块14。
其中,接收模块13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监测设备上报的所述第一时间,所述第一时间为所述第一监测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报文时所记录的时间;接收所述第二监测设备上报的所述第二时间,所述第二时间为所述第二监测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报文时所记录的时间;接收所述第二监测设备上报的所述第三时间,所述第三时间为所述第二监测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报文时所记录的时间;接收所述第一监测设备上报的所述第四时间,所述第四时间为所述第一监测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报文时所记录的时间。
所述存储模块14中可以包括有第一节点链表、第二节点链表、第三节点链表和第四节点链表;其中,所述第一节点链表包括多个信息子节点,各所述信息子节点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分别将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监测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报文进行存储;所述第二节点链表包括多个信息子节点,各所述信息子节点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分别将接收到的所述第二监测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报文进行存储;所述第三节点链表包括多个信息子节点,各所述信息子 节点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分别将接收到的所述第二监测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报文进行存储;所述第四节点链表包括多个信息子节点,各所述信息子节点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分别将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监测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报文进行存储。
本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及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测试系统。本实施例提供的测试系统可以包括第一监测设备、第二监测设备和如图5和图6所示的任一服务器;
其中,所述第一监测设备用于获取第一方向上传输的第一报文、第二方向上传输的第二报文、以及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分别经过所述第一监测设备的时间,并上报给所述服务器;
所述第二监测设备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方向上传输的所述第一报文、所述第二方向上传输的所述第二报文、以及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分别经过所述第二监测设备的时间,并上报给所述服务器。
本实施例提供的测试系统,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及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 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数据流传输性能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服务器获取第一报文在第一方向上,经过第一监测设备的第一时间、经过第二监测设备的第二时间,并获取第二报文在第二方向上经过第二监测设备的第三时间和经过第一监测设备的第四时间;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报文从第一网络设备依次经过所述第一监测设备和所述第二监测设备并到达第二网络设备的传输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第二报文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依次经过所述第二监测设备和所述第一监测设备并到达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方向;其中,所述第二报文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报文后返回给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时间、所述第二时间、所述第三时间以及所述第四时间,确定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传输的时延;
其中,所述第一监测设备设置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所在的局域网内,所述第二监测设备设置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所在的局域网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时间、所述第二时间、所述第三时间以及所述第四时间确定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传输的时延,包括:
所述服务器根据第一公式确定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传输的双向时延;所述第一公式为:
TSD=(T2-T1+T4-T3);
其中,TSD为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传输的双向时延,T1为所述第一时间,T2所述第二时间,T3所述第三时间,T4所述第四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时间、所述第二时间、所述第三时间以及所述第四时间确定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传输的时延,包括:
若所述第一报文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从所述第一监测设备传输到所述第二监测设备的时延,与所述第二报文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从所述第二监测设备传输到所述第一监测设备的时延相等,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时间、所述第二时间、所述第三时间以及所述第四时间,确定所述第一监测设备和所述第二监测设备之间的时间差,并根据所述时间差确定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传输的单向时延。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监测设备上报的所述第一时间,所述第一时间为所述第一监测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报文时所记录的时间;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二监测设备上报的所述第二时间,所述第二时间为所述第二监测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报文时所记录的时间;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二监测设备上报的所述第三时间,所述第三时间为所述第二监测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报文时所记录的时间;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监测设备上报的所述第四时间,所述第四时间为所述第一监测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报文时所记录的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包括有第一节点链表、第二节点链表、第三节点链表和第四节点链表;
其中,所述第一节点链表包括多个信息子节点,各所述信息子节点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分别将所述服务器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监测设备发送的第一报文进行存储;
所述第二节点链表包括多个信息子节点,各所述信息子节点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分别将所述服务器接收到的所述第二监测设备发送的第一报文进行存储;
所述第三节点链表包括多个信息子节点,各所述信息子节点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分别将所述服务器接收到的所述第二监测设备发送的第二报文进行存储;
所述第四节点链表包括多个信息子节点,各所述信息子节点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分别将所述服务器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监测设备发送的第二报文进行存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服务器没有获取到所述第二时间,则将丢包计数器的值加一;
若所述服务器没有获取到所述第四时间,则将丢包计数器的值加一;
相应地,所述服务器根据丢包计数器的值,获取网络传输的丢包率。
7.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报文在第一方向上,经过第一监测设备的第一时间、经过第二监测设备的第二时间,并获取第二报文在第二方向上经过第二监测设备的第三时间和经过第一监测设备的第四时间;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报文从第一网络设备依次经过所述第一监测设备和所述第二监测设备并到达第二网络设备的传输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第二报文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依次经过所述第二监测设备和所述第一监测设备并到达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传输方向;其中,所述第二报文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报文后返回给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间、所述第二时间、所述第三时间以及所述第四时间,确定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传输的时延;
其中,所述第一监测设备设置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所在的局域网内,所述第二监测设备设置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所在的局域网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第一公式确定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传输的双向时延;所述第一公式为:
TSD=(T2-T1+T4-T3);
其中,TSD为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传输的双向时延,T1为所述第一时间,T2所述第二时间,T3所述第三时间,T4所述第四时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第一报文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从所述第一监测设备传输到所述第二监测设备的时延,与所述第二报文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从所述第二监测设备传输到所述第一监测设备的时延相等,根据所述第一时间、所述第二时间、所述第三时间以及所述第四时间,确定所述第一监测设备和所述第二监测设备之间的时间差,并根据所述时间差确定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传输的单向时延。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监测设备上报的所述第一时间,所述第一时间为所述第一监测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报文时所记录的时间;
接收所述第二监测设备上报的所述第二时间,所述第二时间为所述第二监测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报文时所记录的时间;
接收所述第二监测设备上报的所述第三时间,所述第三时间为所述第二监测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报文时所记录的时间;
接收所述第一监测设备上报的所述第四时间,所述第四时间为所述第一监测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报文时所记录的时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包括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中包括有第一节点链表、第二节点链表、第三节点链表和第四节点链表;
其中,所述第一节点链表包括多个信息子节点,各所述信息子节点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分别将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监测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报文进行存储;
所述第二节点链表包括多个信息子节点,各所述信息子节点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分别将接收到的所述第二监测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报文进行存储;
所述第三节点链表包括多个信息子节点,各所述信息子节点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分别将接收到的所述第二监测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报文进行存储;
所述第四节点链表包括多个信息子节点,各所述信息子节点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分别将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监测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报文进行存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若没有获取到所述第二时间,则将丢包计数器的值加一;
若没有获取到所述第四时间,则将丢包计数器的值加一;
相应地,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丢包计数器的值,获取网络传输的丢包率。
13.一种数据流传输性能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监测设备、第二监测设备和如权利要求7-12任一所述的服务器;
其中,所述第一监测设备用于获取第一方向上传输的第一报文、第二方向上传输的第二报文、以及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分别经过所述第一监测设备的时间,并上报给所述服务器;
所述第二监测设备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方向上传输的所述第一报文、所述第二方向上传输的所述第二报文、以及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分别经过所述第二监测设备的时间,并上报给所述服务器。
CN201310438751.7A 2013-09-24 2013-09-24 数据流传输性能的测试方法、服务器及测试系统 Active CN1035329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38751.7A CN103532931B (zh) 2013-09-24 2013-09-24 数据流传输性能的测试方法、服务器及测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38751.7A CN103532931B (zh) 2013-09-24 2013-09-24 数据流传输性能的测试方法、服务器及测试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32931A CN103532931A (zh) 2014-01-22
CN103532931B true CN103532931B (zh) 2017-01-25

Family

ID=49934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38751.7A Active CN103532931B (zh) 2013-09-24 2013-09-24 数据流传输性能的测试方法、服务器及测试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329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01400B (zh) * 2014-12-17 2018-04-10 北京锐安科技有限公司 分流设备性能测试方法、测试客户端及测试服务器
CN110545214A (zh) * 2019-08-21 2019-12-06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视联网的时延检测方法和交换机
CN112260896B (zh) * 2020-10-16 2022-05-10 山东云海国创云计算装备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传输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221886B (zh) * 2021-12-21 2023-05-12 杭州米络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流媒体服务器及发送客户端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3931A (zh) * 2009-09-08 2011-04-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时间同步方法及系统、从属定时设备及主定时设备
CN103051383A (zh) * 2012-11-30 2013-04-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处理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20000316A (fi) * 2000-02-14 2001-08-15 Nokia Networks Oy Informaatiovirran jäljittely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3931A (zh) * 2009-09-08 2011-04-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时间同步方法及系统、从属定时设备及主定时设备
CN103051383A (zh) * 2012-11-30 2013-04-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处理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滕奉涛.网络应用层时延测量方法比较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2,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32931A (zh) 2014-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ahajan et al. User-level Internet path diagnosis
CN103259696B (zh) 网络带宽检测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CN103532931B (zh) 数据流传输性能的测试方法、服务器及测试系统
CN106656679B (zh) 可用带宽测量方法
CN107852346B (zh) 分析包括多个网络节点的网络的网络性能的方法和设备
CN106656643B (zh) 一种分段计算网络延迟的测量方法
US20150172185A1 (en) Offline queries in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
CN106411629A (zh) 一种用于监控cdn节点的状态的方法和设备
CN104270287B (zh) 一种报文乱序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3139014A (zh) 基于旁路的网络质量评测方法及装置
CN102946335B (zh) 一种网络状况检测方法及系统
Lu et al. One-way queuing delay measurement and its application on detecting DDoS attack
Tagyo et al. Network tomography using routing probability for undeterministic routing
CN109981386A (zh) 网络质量的测试方法、测试服务器和测试系统
Wang et al. An FPGA-based high-speed network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for RFC 2544
US11018969B2 (en) UDPING-continuous one-way monitoring of multiple network links
CN104539470B (zh) 测试分流设备是否丢包的方法、测试客户端及系统
Qian et al. dDrops: Detecting silent packet drops on programmable data plane
Uzun et al. End-to-end internet speed analysis of mobile networks with mapReduce
Leahu Analysis and predictive modeling of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TLAS TDAQ network
CN105611406A (zh) 一种接入网服务商监测用户到视频服务器延迟特性方法
ElBouanani et al. Delay-based fidelity monitoring of distributed network emulation
CN106341289B (zh) 一种网络包抓包过程的丢包比率估计方法及装置
Chen et al. Graph neural network based robust anomaly detection at service level in SDN driven microservice system
Belkneni et al. Congestion control dependability assess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