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17363B - 异系统快速返回方法和终端 - Google Patents

异系统快速返回方法和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17363B
CN103517363B CN201310482190.0A CN201310482190A CN103517363B CN 103517363 B CN103517363 B CN 103517363B CN 201310482190 A CN201310482190 A CN 201310482190A CN 103517363 B CN103517363 B CN 1035173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threshold value
community
point information
frequency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8219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17363A (zh
Inventor
周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48219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1736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173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173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173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173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异系统快速返回方法和终端,该方法包括:在从第一系统切换到第二系统之前,终端接收所述第一系统发送的第一指示消息,所述第一指示消息包括所述终端快速返回所述第一系统的阈值;在从第一系统切换到第二系统之后,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第二系统发送的第二指示消息,所述第二指示消息包括所述终端的当前位置区标识符LAI对应的所述第一系统的第一频点信息;检测所述第一系统中第一频点信息对应的第一小区的网络质量是否满足所述终端快速返回所述第一系统的阈值,若满足,则接入所述第一小区。解决了终端在快速返回时由于小区网络质量不好引起的乒乓效应和信令消耗,终端能从异系统稳定可靠的返回优先驻留的系统,提高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异系统快速返回方法和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异系统快速返回方法和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从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Second Generation,简称2G)到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Third Generation,简称3G)再到现在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Forth Generation,4G),对终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多模终端成为了一种趋势,它能够支持多种网络技术。特别是到了4G时代,4G终端不仅要兼容3G还需兼容2G。在4G网络下,用户能达到100兆比特每秒(Megabit per second,简称Mbps)的下载速率,这种高速率能够为用户提供相对于3G/2G来说更好的用户体验,但是建网初期,4G无法承载网络协议电话(Voice over Internet Portocol,简称VoIP)业务,仍需使用3G或2G来承载基于电路域的语音,或者由于终端的移动,需要终端从注册的优先驻留的4G网络回落到覆盖当前位置区标识符(Location Area Identifier,简称LAI)的网络,如3G或2G网络。由于用户希望尽可能的驻留在有良好体验的网络上,只是在需要的情况下,才回落至其他网络,而当业务结束后就使终端快速返回至4G网络,这就对终端提出了能够快速返回4G网络的需求。
目前,终端从3G/2G网络快速回到4G网络的方法为:终端在切换至3G/2G网络前,接收4G网络发送的快速返回(fast return,简称FR)消息,当终端结束在3G/2G网络的业务后,判断在4G网络收到的FR消息的标识,若标识为真,则快速返回4G网络。
上述快速返回方法中,若终端在执行快速返回时,4G小区的网络质量并不好,比如正好满足4G到3G/2G的重选、重定向或切换门限,那么终端就会不停的在3G/2G和4G网络间切换,引起乒乓效应,不仅会引起很多不必要的信令消耗,而且会导致用户业务不稳定,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异系统快速返回方法和终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终端在执行快速返回时,由于要返回的网络质量不好,而使终端不停的在异系统间切换,引起的乒乓效应。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异系统快速返回方法,包括:
在从第一系统切换到第二系统之前,终端接收所述第一系统发送的第一指示消息,所述第一指示消息包括所述终端快速返回所述第一系统的阈值;
在从第一系统切换到第二系统之后,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第二系统发送的第二指示消息,所述第二指示消息包括所述终端的当前位置区标识符LAI(Local Area Identifier,简称LAI)对应的所述第一系统的第一频点信息;
检测所述第一系统中第一频点信息对应的第一小区的网络质量是否满足所述终端快速返回所述第一系统的阈值,若满足,则接入所述第一小区。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终端,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在从第一系统切换到第二系统之前,接收所述第一系统发送的第一指示消息,所述第一指示消息包括所述终端快速返回所述第一系统的阈值;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在从第一系统切换到第二系统之后,接收所述第二系统发送的第二指示消息,所述第二指示消息包括所述终端的当前位置区标识符LAI对应的所述第一系统的第一频点信息;
处理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系统中第一频点信息对应的第一小区的网络质量是否满足所述终端快速返回所述第一系统的阈值,若满足,则接入所述第一小区。
本发明提供的异系统快速返回方法和终端,终端通过判断当前LAI对应的第一系统中第一频点信息对应的第一小区的网络质量是否满足返回阈值,若满足,则接入第一小区返回第一系统,从而避免了由于第一系统下的小区网络质量差,而引起的乒乓效应,实现了终端尽可能驻留在质量较好的系统中,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异系统快速返回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异系统快速返回方法实施例二的信令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异系统快速返回终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的异系统是指不同的移动通信系统,比如2G系统、3G系统与4G系统互为异系统,目前2G系统主要指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s,简称GSM),3G系统主要指码分多址接入(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简称CDMA)系统,主要包括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TD-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Wireless,简称WCDMA)系统和CDMA2000系统,4G系统指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系统。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异系统快速返回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100,在从第一系统切换到第二系统之前,终端接收所述第一系统发送的第一指示消息,所述第一指示消息包括所述终端快速返回所述第一系统的阈值。
本发明中的从异系统快速返回是指终端从其它系统快速返回注册的优先驻留系统。比如,终端注册的优先驻留系统为4G系统,因业务需要切换至2G系统,则从2G返回至4G系统称为从异系统快速返回。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系统指终端注册的优先驻留的系统,第二系统指终端暂时处理业务的非优先驻留的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系统为4G网络系统,所述第二系统为2G/3G网络系统。
本实施例以第一系统为LTE系统,第二系统为WCDMA系统为例进行说明,第一指示消息可以是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adio Resource Control,简称RRC)连接释放ConnectionRelease消息,也可以是在LTE系统向终端发送RRC Connection Release消息之前,向终端发送的一个广播消息或信令消息,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终端在收到LTE系统发送的RRCConnection Release消息之后,根据RRC Connection Release消息中的WCDMA系统的频点信息,接入WCDMA系统频点对应的小区,在WCDMA系统中处理业务。
101,在从第一系统切换到第二系统之后,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第二系统发送的第二指示消息,所述第二指示消息包括所述终端的当前位置区标识符LAI对应的所述第一系统的第一频点信息。
通常,终端处理业务过程中可能会处于移动状态,当终端在WCDMA系统结束业务后,终端所在的位置与终端在LTE系统时的位置相比可能发生了变化,此时WCDMA系统根据终端的当前位置查询当前LAI对应的LTE系统的频点。具体的,可以在各系统中的网元内配置LAI与不同系统的频点的对应关系,比如在2G系统中的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Controller,简称BSC)中配置LAI与各系统频点的对应关系,在3G系统中的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简称RNC)中配置LAI与各系统频点的对应关系,在LTE系统中的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简称eNode B)中配置LAI与各系统频点的对应关系,也可以在2G/3G/4G系统中的其它网元设备中配置LAI与各系统频点的对应关系,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102,检测所述第一系统中第一频点信息对应的第一小区的网络质量是否满足所述终端快速返回所述第一系统的阈值,若满足,则接入所述第一小区。
终端对在步骤101中收到的LTE系统的第一频点对应的第一小区的网络质量进行检测,若检测到该第一小区的网络质量满足快速返回阈值,则接入该第一小区,实现快速返回LTE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所述第一系统中第一频点信息对应的第一小区的网络质量是否满足所述终端快速返回所述第一系统的阈值之后,还包括:
若不满足,则所述终端驻留所述第二系统;
接收所述第二系统发送的第三指示消息,所述第三指示消息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入空闲态的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第三指示信息,进入空闲态。
本实施例中,终端通过检测确定LTE系统中的第一小区的网络质量不满足快速返回阈值,则不执行快速返回,且不向WCDMA系统发送RRC连接释放完成Connection ReleaseComplete消息,仍驻留在WCDMA系统中,WCDMA系统根据未收到终端的RRC连接释放消息确定终端仍驻留在WCDMA系统,则会向终端发送第三指示消息,终端根据WCDMA系统的第三指示消息进入空闲态。优选的,第三指示消息可以是WCDMA系统再次发送的RRC ConnectionRelease消息,也可以是在WCDMA系统再次发送RRC Connection Release消息之前通过广播消息或信令消息发送的指示终端进入空闲态的指示消息,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相应地,所述第三指示消息还包括所述终端的当前LAI对应的所述第一系统的第二频点信息;
所述接收所述第二系统发送的第三指示消息之后,还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系统中第二频点信息对应的第二小区的网络质量是否满足所述终端快速返回所述第一系统的阈值;
若满足,则接入所述第二小区。
本实施例中,若终端根据WCDMA系统发送的第一频点信息未能返回LTE系统,则WCDMA系统在向终端发送的第三指示消息中会携带终端的当前LAI对应的LTE系统的第二频点信息,此处的第二频点可能是与第一频点相同的频点,也可能是与第一频点不同的频点,具体的,若终端当前的LAI与该终端收到WCDMA系统发送的第二指示消息时的LAI相同,则第二频点与第一频点是相同的频点,相应的,若终端当前的LAI与该终端收到WCDMA系统发送的第二指示消息时的LAI不同,则第二频点与第一频点是不同的频点。
优选地,所述接收所述第二系统发送的第三指示消息,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系统在确定所述终端无进行中的数据业务后发送的第三指示消息。
通常,若终端在从LTE系统切换至WCDMA系统时携带数据业务,则为保证用户业务的连续性,终端收到的第三指示消息是WCDMA系统在确定终端无进行中的数据业务后才发送的,比如,WCDMA系统在终端携带的数据业务完成后再发送第三指示消息。
具体地,所述终端快速返回所述第一系统的阈值包括:第一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简称RSRP)阈值和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Signal Received Quality,简称RSRQ)阈值;
所述检测所述第一系统中第一频点信息对应的第一小区的网络质量是否满足所述终端快速返回所述第一系统的阈值,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小区的RSRP和RSRQ是否分别满足所述第一RSRP阈值和所述RSRQ阈值。
通常,通过检测小区的RSRP和RSRQ,可以准确的判断小区的质量情况,本实施例通过判断LTE系统的第一小区的RSRP和RSRQ是否分别满足阈值,决定该第一小区质量是否满足快速返回要求,从而决定是否接入该第一小区。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快速返回所述第一系统的阈值还包括:第二RSRP阈值;
所述检测所述第一系统中第二频点信息对应的第二小区的网络质量是否满足所述终端快速返回所述第一系统的阈值,包括:
检测所述第二小区的RSRP是否满足所述第二RSRP阈值。
本实施例中,第二RSRP阈值与第一RSRP阈值的大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因为,第一RSRP阈值、第二RSRP阈值和RSRQ阈值是由网络侧的网元设备根据预设的算法结合网络情况确定的值,而终端根据第一RSRP阈值判断第一频点信息对应的第一小区的质量是否满足返回要求,是在终端未进入空闲态下进行的,终端根据第二RSRP阈值判断第二频点信息对应的第二小区的网络质量是否满足返回要求,是在进入空闲态后进行的,即终端根据第一阈值返回第一小区的过程为终端的快速返回过程,而根据第二阈值接入第二小区的过程为终端的网络重选的过程,若厂商预设的终端进行快速返回和网络重选的条件不同,则第二RSRP阈值与第一RSRP阈值不同,若厂商预设的终端进行快速返回和网络重选的条件相同,则第二RSRP阈值与第一RSRP阈值相同。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终端对LTE系统的第二频点对应的第二小区的RSRP进行检测,若满足第二RSRP阈值,则终端从空闲态经过网络重选接入LTE系统的第二小区,从而返回LTE系统。
通常,若一个LAI对应一个系统的多个频点,则所述第一频点信息包括多个频点信息,所述检测所述第一系统中第一频点信息对应的第一小区的网络质量是否满足所述终端快速返回所述第一系统的阈值,若满足,则接入所述第一小区,包括:
确定所述多个频点信息分别对应的第一小区的优先级;
检测优先级最高的第一小区的网络质量是否满足所述终端快速返回所述第一系统的阈值,若满足,则接入所述优先级最高的第一小区,若不满足,则检测优先级次高的第一小区的网络质量是否满足所述终端快速返回所述第一系统的阈值。
具体的,若终端收到的第一频点信息包括多个小区的频点,则终端根据该多个频点的排列顺序确定对应的小区的优先级,多个频点可按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排列,则终端按优先级顺序依次检测这些小区的网络质量,并在检测到质量满足返回阈值的小区时,不再检测优先级在该小区之后的小区的网络质量,直接接入该小区,返回优先驻留系统。相应的,若上述第二频点信息包括多个频点信息,则终端在从空闲态进行网络重选时也是先检测优先级高的频点对应的小区的质量,不再检测优先级在该小区之后的小区的网络质量而直接接入满足要求的频点对应的小区,返回优先驻留系统。
本实施例提供的异系统快速返回方法,终端仅对在异系统收到的当前位置对应的优先驻留系统的频点进行测量,当优先驻留系统的小区网络质量满足快速返回要求时,终端接入该小区,返回优先驻留的系统,解决了终端在返回优先驻留系统时由于小区网络质量不好引起的乒乓效应和信令消耗,使终端能从异系统稳定可靠的返回优先驻留的系统,并且在连接态下终端不能快速返回时,通过使终端在空闲态下对优先驻留系统的频点对应的小区质量进行检测,在小区质量满足重选要求时,接入优先驻留系统的小区,实现了终端在空闲态下的快速返回,从而使终端尽可能的驻留在网络速度更优的网络下,提高了用户体验。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异系统快速返回方法实施例二的信令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终端在4G网络下正处于激活状态,比如终端在4G网络下正在进行数据业务,这时用户需要发起一个语音呼叫,由于4G网络不支持语音呼叫,则终端需要从4G网切换到2G/3G网络,并在2G/3G网络结束语音呼叫后返回4G网络,如图2所示,该信令流程包括:
200,终端向4G网络发送扩展服务请求(Extended Service Request,简称ESR)消息;
201,终端收到4G网络发送的RRC连接释放消息,该消息中包括终端当前LAI对应的2G/3G的频点信息及终端返回4G网络的阈值信息;
202,终端回落到2G/3G网络,进行语音业务;
203,2G/3G网络确定终端结束语音呼叫后,向终端发送RRC连接释放消息,该消息中包括终端当前LAI对应的4G网络的第一频点信息;
204,终端对收到的4G网络的第一频点对应的4G第一小区网络质量进行测量;
205,经判断,确定收到的4G网络的第一频点对应的4G第一小区网络质量不满足返回要求,驻留在2G/3G小区,继续进行数据业务;
206,2G/3G网络确定终端的数据业务完成,再次向终端发送RRC连接释放消息,该消息中包括终端当前LAI对应的4G网络的第二频点信息;
207,终端对再次收到的4G网络的第二频点对应的4G第二小区网络质量进行测量;
208,经判断,确定收到的4G第二频点对应的4G第二小区的网络质量满足返回要求,接入4G第二小区,返回4G网络。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异系统快速返回终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终端包括:第一接收模块300,第二接收模块301,处理模块302,其中,第一接收模块300用于在从第一系统切换到第二系统之前,接收所述第一系统发送的第一指示消息,所述第一指示消息包括所述终端快速返回所述第一系统的阈值;第二接收模块301,用于在从第一系统切换到第二系统之后,接收所述第二系统发送的第二指示消息,所述第二指示消息包括所述终端的当前位置区标识符LAI对应的所述第一系统的第一频点信息;处理模块302,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系统中第一频点信息对应的第一小区的网络质量是否满足所述终端快速返回所述第一系统的阈值,若满足,则接入所述第一小区。
本实施例中的终端从第二系统快速返回第一系统是指终端从其它系统快速返回注册的优先驻留系统。比如,终端注册的优先驻留系统为4G系统,因业务需要切换至2G系统,则从2G返回至4G系统称为从异系统快速返回。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系统指终端注册的优先驻留的系统,第二系统指终端暂时处理业务的非优先驻留的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系统为4G网络系统,所述第二系统为2G/3G网络系统。
本实施例以第一系统为LTE系统,第二系统为WCDMA系统为例进行说明。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模块检测所述第一系统中第一频点信息对应的第一小区的网络质量是否满足所述终端快速返回所述第一系统的阈值之后,还用于:
若不满足,则驻留所述第二系统;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系统发送的第三指示消息,所述第三指示消息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入空闲态的指示信息;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指示信息,进入空闲态。
优选地,所述第三指示消息还包括所述终端的当前LAI对应的所述第一系统的第二频点信息;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所述第二系统发送的第三指示消息之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检测所述第一系统中第二频点信息对应的第二小区的网络质量是否满足所述终端快速返回所述第一系统的阈值;
若满足,则接入所述第二小区。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第二系统在确定所述终端无进行中的数据业务后发送的第三指示消息。
具体地,所述终端快速返回所述第一系统的阈值包括:第一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阈值和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阈值;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检测所述第一小区的RSRP和RSRQ是否分别满足所述第一RSRP阈值和所述RSRQ阈值。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快速返回所述第一系统的阈值还包括:第二RSRP阈值;
所述处理模块,还具体用于:
检测所述第二小区的RSRP是否满足所述第二RSRP阈值。
特别地,所述第一频点信息包括多个频点信息,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多个频点信息分别对应的第一小区的优先级;
检测优先级最高的第一小区的网络质量是否满足所述终端快速返回所述第一系统的阈值,若满足,则接入所述优先级最高的第一小区,若不满足,则检测优先级次高的第一小区的网络质量是否满足所述终端快速返回所述第一系统的阈值。
本实施例提供的异系统快速返回终端的具体处理流程参照本发明提供的异系统快速返回方法实施例一的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异系统快速返回终端,终端仅对在异系统收到的当前位置对应的优先驻留系统的频点进行测量,当优先驻留系统的小区网络质量满足快速返回要求时,终端接入该小区,返回优先驻留的系统,解决了终端在返回优先驻留系统时由于小区网络质量不好引起的乒乓效应和信令消耗,使终端能从异系统稳定可靠的返回优先驻留的系统,并且在连接态下终端不能快速返回时,通过使终端在空闲态下对优先驻留系统的频点对应的小区质量进行检测,在小区质量满足重选要求时,接入优先驻留系统的小区,实现了终端在空闲态下的快速返回,从而使终端尽可能的驻留在网络速度更优的网络下,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异系统快速返回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从第一系统切换到第二系统之前,终端接收所述第一系统发送的第一指示消息,所述第一指示消息包括所述终端快速返回所述第一系统的阈值;
在从第一系统切换到第二系统之后,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第二系统发送的第二指示消息,所述第二指示消息包括所述终端的当前位置区标识符LAI对应的所述第一系统的第一频点信息,所述第二系统的网元内配置有所述当前位置区标识符LAI与所述第一系统的频点的对应关系;
检测所述第一系统中第一频点信息对应的第一小区的网络质量是否满足所述终端快速返回所述第一系统的阈值,若满足,则接入所述第一小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第一系统中第一频点信息对应的第一小区的网络质量是否满足所述终端快速返回所述第一系统的阈值之后,还包括:
若不满足,则所述终端驻留所述第二系统;
接收所述第二系统发送的第三指示消息,所述第三指示消息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入空闲态的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第三指示信息,进入空闲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指示消息还包括所述终端的当前LAI对应的所述第一系统的第二频点信息;
所述接收所述第二系统发送的第三指示消息之后,还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系统中第二频点信息对应的第二小区的网络质量是否满足所述终端快速返回所述第一系统的阈值;
若满足,则接入所述第二小区。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快速返回所述第一系统的阈值包括:第一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阈值和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阈值;
所述检测所述第一系统中第一频点信息对应的第一小区的网络质量是否满足所述终端快速返回所述第一系统的阈值,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小区的RSRP和RSRQ是否分别满足所述第一RSRP阈值和所述RSRQ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快速返回所述第一系统的阈值还包括:第二RSRP阈值;
所述检测所述第一系统中第二频点信息对应的第二小区的网络质量是否满足所述终端快速返回所述第一系统的阈值,包括:
检测第二小区的RSRP是否满足所述第二RSRP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频点信息包括多个频点信息,所述检测所述第一系统中第一频点信息对应的第一小区的网络质量是否满足所述终端快速返回所述第一系统的阈值,若满足,则接入所述第一小区,包括:
确定所述多个频点信息分别对应的第一小区的优先级;
检测优先级最高的第一小区的网络质量是否满足所述终端快速返回所述第一系统的阈值,若满足,则接入所述优先级最高的第一小区,若不满足,则检测优先级次高的第一小区的网络质量是否满足所述终端快速返回所述第一系统的阈值。
7.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在从第一系统切换到第二系统之前,接收所述第一系统发送的第一指示消息,所述第一指示消息包括所述终端快速返回所述第一系统的阈值;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在从第一系统切换到第二系统之后,接收所述第二系统发送的第二指示消息,所述第二指示消息包括所述终端的当前位置区标识符LAI对应的所述第一系统的第一频点信息,所述第二系统的网元内配置有所述当前位置区标识符LAI与所述第一系统的频点的对应关系;
处理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系统中第一频点信息对应的第一小区的网络质量是否满足所述终端快速返回所述第一系统的阈值,若满足,则接入所述第一小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检测所述第一系统中第一频点信息对应的第一小区的网络质量是否满足所述终端快速返回所述第一系统的阈值之后,还用于:
若不满足,则驻留所述第二系统;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系统发送的第三指示消息,所述第三指示消息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入空闲态的指示信息;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指示信息,进入空闲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指示消息还包括所述终端的当前LAI对应的所述第一系统的第二频点信息;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所述第二系统发送的第三指示消息之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检测所述第一系统中第二频点信息对应的第二小区的网络质量是否满足所述终端快速返回所述第一系统的阈值;
若满足,则接入所述第二小区。
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快速返回所述第一系统的阈值包括:第一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阈值和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阈值;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检测所述第一小区的RSRP和RSRQ是否分别满足所述第一RSRP阈值和所述RSRQ阈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快速返回所述第一系统的阈值还包括:第二RSRP阈值;
所述处理模块,还具体用于:
检测第二小区的RSRP是否满足所述第二RSRP阈值。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频点信息包括多个频点信息,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多个频点信息分别对应的第一小区的优先级;
检测优先级最高的第一小区的网络质量是否满足所述终端快速返回所述第一系统的阈值,若满足,则接入所述优先级最高的第一小区,若不满足,则检测优先级次高的第一小区的网络质量是否满足所述终端快速返回所述第一系统的阈值。
CN201310482190.0A 2013-10-15 2013-10-15 异系统快速返回方法和终端 Active CN1035173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82190.0A CN103517363B (zh) 2013-10-15 2013-10-15 异系统快速返回方法和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82190.0A CN103517363B (zh) 2013-10-15 2013-10-15 异系统快速返回方法和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17363A CN103517363A (zh) 2014-01-15
CN103517363B true CN103517363B (zh) 2017-02-22

Family

ID=49899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82190.0A Active CN103517363B (zh) 2013-10-15 2013-10-15 异系统快速返回方法和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173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49409A1 (zh) * 2014-03-31 2015-10-08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无线终端
CN105451286B (zh) * 2014-08-13 2018-10-1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返回网络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EP3091785B1 (en) * 2014-10-28 2018-03-2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Network selection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CN106488516B (zh) * 2015-08-31 2019-11-2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用户终端及其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6604329B (zh) * 2015-10-15 2019-11-1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及设备
CN110856209B (zh) * 2019-11-19 2021-06-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网络标志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747517B (zh) * 2020-05-28 2023-02-0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EPS Fallback后从LTE重定向到NR的方法和设备
CN114071593A (zh) * 2020-07-31 2022-02-18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网络回落后返回的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33789A (zh) * 2020-11-16 2021-02-0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呼叫方法、呼叫装置及终端
CN112672391B (zh) * 2020-12-29 2023-12-19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339915B (zh) * 2021-12-31 2023-08-1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小区切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9943B (zh) * 2005-12-27 2011-02-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网络切换的控制方法
WO2011002302A2 (en) * 2009-06-30 2011-01-06 Norge Etter Oljen As Compact indoor training apparatus
CN101945374B (zh) * 2009-07-03 2014-01-01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及通讯系统以及相关设备
CN101925147B (zh) * 2010-08-20 2013-06-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异系统快速返回方法、系统、无线终端和无线网络控制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17363A (zh) 2014-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17363B (zh) 异系统快速返回方法和终端
CN109451549B (zh) 语音回退方法、装置与终端设备
US2013001780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telecommunications connections
CN105517088B (zh) 语音回落的切换方法和系统
CN104936245B (zh) Srvcc的实现方法、系统及终端
US20130130698A1 (en) Indication of user equipment mobility state to enhance mobility and call performance
US9351212B2 (en) PLMN selection method, mobile terminal, BSC and core network device
CN102870469A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移动通信终端以及方法
CN107592644B (zh) 电路域回落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02413528B (zh) 切换失败的处理方法及用户设备
WO2012107885A1 (en) Priority measurement rules for channel measurement occasions
CN113329355B (zh) 语音业务的退回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30132340A1 (en) Cell residing processing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6358248A (zh) 无线局域网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3548386A (zh) 预配置的重定向信息
WO2016177036A1 (zh) 语音呼叫方法及装置
CN109526010B (zh) 一种通信系统切换优化方法和系统
CN105027620A (zh) 切换的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和接入点
KR102125304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무선 접속 기술을 스위칭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CN113316105A (zh) 语音业务的退回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541029A (zh)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3686797B (zh) 一种进行切换判决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US8855619B2 (en) Method for state transition and network device
CN108966299B (zh) 语音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05637931B (zh) 一种处理电路交换业务的方法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