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16460B - 下行链路扩频码的释放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下行链路扩频码的释放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16460B
CN103516460B CN201210211630.4A CN201210211630A CN103516460B CN 103516460 B CN103516460 B CN 103516460B CN 201210211630 A CN201210211630 A CN 201210211630A CN 103516460 B CN103516460 B CN 1035164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e
spread spectrum
spectrum code
distribution
d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1163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16460A (zh
Inventor
冯芳
夏圣赟
耿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filed Critical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21163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1646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164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164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164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164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下行链路扩频码的释放方法,包括步骤:当收到建立业务信令时,在本小区中获取当前分配的扩频码因子;获取上一次分配的扩频码因子;比较当前分配的扩频码因子和上一次分配的扩频码因子的大小;根据上述比较情况,进行下行链路扩频码的释放。本发明还提出下行链路扩频码的释放装置,可以提高下行扩频码的利用率,提高系统的容量和性能。

Description

下行链路扩频码的释放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下行链路扩频码的释放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移动数据增值业务需求正在快速发展。在码分系统的无线通信中,为了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满足用户丰富多彩的需求,他在提供单一语音服务的同时,也为用户提供多媒体业务服务,实现了全球的无缝漫游。然而,为了支持各种QoS(Quality of Service)不同信息速率的业务,3GPP标准引入了OVSF(Orthogonal Variable Spreading Factor Code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序列)作为信道化码。OVSF码的可变长性质可以满足通信中不同速率的多媒体业务需求。因为OVSF码可以保证不同物理信道之间的正交性,减少信道间的相互干扰。
对于很多呼叫而言,在通话过程中,其数据传输速率往往是可变的。在上行方向,UE可以通过调节速率匹配参数和SF(Spreading Factor,扩频因子)来满足这种速率的变化,同时依据有限的上行扰码来区分不同用户。但是在下行方向上,因为所有小区用户都共享同一颗OVSF码树,并依据它来区分不同的用户,所以下行方向的物理信道是不能像上行物理信道那样进行灵活调整。网络在分配下行物理信道资源时,是通过满足下行链路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来满足各种可能的数据速率要求。由此可见,在下行方向,基站比用户需要更多的信道,而OVSF码树资源是有限的。因此,CDMA下行链路OVSF码的分配和释放策略极其关键,直接决定系统的容量。
一般的扩频码释放方法是在所有业务结束后释放对应的码资源;这样会使系统的剩余容量减少;而且系统的剩余容量会随着高速率业务的不断增加而减少,从而严重影响系统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下行链路扩频码的释放方法及装置,可以提高下行扩频码的利用率,提高系统的容量和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下行链路扩频码的释放方法,包括步骤:
在本小区中获取当前分配的扩频码因子;
获取上一次分配的扩频码因子;
比较当前分配的扩频码因子和上一次分配的扩频码因子的大小;
根据上述比较情况,进行下行链路扩频码的释放;
所述根据上述比较情况,进行下行链路扩频码的释放的步骤具体为:
所述当前分配的扩频码因子,等于所述上一次分配的扩频码因子时,判断当前的下行主扰码,是否等于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
若是,则不释放下行链路的扩频码;
若否,则判断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是否等于本小区的主扰码;
若所述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等于所述本小区的主扰码,则释放主扰码对应的扩频码;
若所述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不等于所述本小区的主扰码,则释放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替代扰码对应的扩频码。
下行链路扩频码的释放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第二获取单元、第一判断单元和扩频码释放单元;
其中,所述第一获取单元在本小区中获取当前分配的扩频码因子;
所述第二获取单元获取上一次分配的扩频码因子;
所述第一判断单元比较当前分配的扩频码因子和上一次分配的扩频码因子的大小;
所述扩频码释放单元根据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的比较情况,进行下行链路扩频码的释放;
所述下行链路扩频码的释放装置还包括:第二判断单元和第三判断单元;
其中,当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断所述当前分配的扩频码因子,等于所述上一次分配的扩频码因子时,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判断当前的下行主扰码,是否等于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
若是,则所述扩频码释放单元不释放下行链路的扩频码;
若否,则所述第三判断单元判断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是否等于本小区的主扰码;
若所述第三判断单元判断所述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等于所述本小区的主扰码,则所述扩频码释放单元释放主扰码对应的扩频码;
若所述第三判断单元判断所述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不等于所述本小区的主扰码,则所述扩频码释放单元释放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替代扰码对应的扩频码。
本发明在收到建立业务的信令时,获取当前分配的扩频码以及获取上一次的扩频码;然后进行前后扩频码的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进行下行链路扩频码的释放;与传统的下行链路扩频码的释放方法相比,并不是等所有业务都结束后,再释放扩频码,而是实时释放,这样提高了下行扩频码的利用率,提高了系统的容量和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方法中,根据比较结果进行扩频码释放的一个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方法中,根据比较结果进行扩频码释放的另一个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方法中,根据比较结果进行扩频码释放的另一个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装置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装置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装置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装置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进行阐述。
本发明提出下行链路扩频码的释放方法,请参考图1,包括步骤:
S101、在本小区中获取当前分配的扩频码因子;
S102、获取上一次分配的扩频码因子;
S103、比较当前分配的扩频码因子和上一次分配的扩频码因子的大小;
S104、根据上述比较情况,进行下行链路扩频码的释放。
本发明方法在收到建立业务的信令时,获取当前分配的扩频码以及获取上一次的扩频码;然后进行前后扩频码的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进行下行链路扩频码的释放;与传统的下行链路扩频码的释放方法相比,并不是等所有业务都结束后,再释放扩频码,而是实时释放,这样提高了下行扩频码的利用率,提高了系统的容量和性能。
在图1实施例中,在刚刚申请业务时,RRM(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无线资源管理模块)中的码资源管理模块为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分配一个信道码和上行扰码,以进行信令交互。在建立业务时会为UE分配另一新的信道码,但是上行扰码不变,以进行数据交互。系统收到链路建立成功的消息后,系统会为当前业务进行扩频码分配,并保持前一次分配的扩频码信息。
当系统收到同一个UE的另一个业务建立请求时,系统再为UE分配另一新的信道码,上行扰码不变;当系统收到新链路建立成功的消息后,利用图1实施方式进行扩频码的释放;当链路建立失败或者删除一个业务时,也利用图1实施方式进行扩频码的释放。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2,上述步骤S104包括步骤:
S201、当前分配的扩频码因子,等于上一次分配的扩频码因子;
S202、当前下行主扰码是否等于上一次的下行主扰码;
判断当前的下行主扰码,是否等于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
若是,则进行步骤S203;若否,则进行步骤S204。
S203、不释放下行链路的扩频码;
S204、上一次的下行主扰码是否等于本小区的主扰码;
判断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是否等于本小区的主扰码;若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等于本小区的主扰码,则进行步骤S205;若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不等于本小区的主扰码,则进行步骤S206。
S205、释放主扰码对应的扩频码;
S206、释放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替代扰码对应的扩频码。
针对进行当前业务所分配的扩频码因子,与上一次分配的扩频码因子相等的情况,利用图2实施例的方法,可以更好的提高下行扩频码的利用率,提高系统的容量和性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3,上述步骤S104包括步骤:
S301、当前分配的扩频码因子,大于上一次分配的扩频码因子;
S302、当前的下行主扰码是否等于上一次的下行主扰码;
判断当前的下行主扰码,是否等于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若是,则进行步骤S303;若否,则进行步骤S304。
S303、将上一次分配的信道码节点的子节点码道,分给当前业务,同时释放该子节点的其它兄弟节点的码道;
将上一次分配的信道码的子节点码道,分给当前业务,同时释放该子节点的其它兄弟节点的码道,其中,该子节点的扩频因子与当前分配的扩频码因子相等。
S304、上一次的下行主扰码是否等于本小区的主扰码;
判断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是否等于本小区的主扰码;若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等于本小区的主扰码,则进行步骤S305;若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不等于本小区的主扰码,则进行步骤S306。
S305、释放主扰码对应的扩频码;
S306、释放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替代扰码对应的扩频码。
针对进行当前业务所分配的扩频码因子,大于上一次分配的扩频码因子的情况,利用图3实施例的方法,可以进一步的提高下行扩频码的利用率,提高系统的容量和性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4,上述步骤S104包括步骤:
S401、当前分配的扩频码因子,小于上一次分配的扩频码因子;
S402、当前的扩频码因子是否等于上一次的扩频码因子的1/2;
判断当前分配的扩频码因子,是否等于上一次分配的扩频码因子的1/2;若当前分配的扩频码因子,等于上一次分配的扩频码因子的1/2,则进行步骤S403;若当前分配的扩频码因子,不等于上一次分配的扩频码因子的1/2,进行步骤S406。
S403、上一次的下行主扰码是否等于当前的下行主扰码;
判断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是否等于当前的下行主扰码;若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等于当前的下行主扰码,则进行步骤S404;若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不等于当前的下行主扰码,则进行步骤S406。
S404、当前下行信道号与上次业务的信道号是否存在父子关系;
判断当前业务的下行信道号,与上次业务的信道号是否为父子关系;若为父子关系,则进行步骤S405;若不是父子关系,则进行步骤S406。
其中,是否为父子关系的判断,可以为:如果本次信道号为原信道号的1/2,则说明这两个信道号码存在父子关系。
如果是父子关系,则本次业务肯定为压缩模式,则先释放前次码道信息,再对现在分配的信道码进行标识,并分别遍历父节点和子节点,分别进行相应的标识处理。
S405、将上一次分配的信道码节点的父节点码道,分给当前业务;
S406、上一次的下行主扰码是否等于本小区的主扰码;
判断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是否等于本小区的主扰码;若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等于本小区的主扰码,则进行步骤S407;若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不等于本小区的主扰码,则进行步骤S408。
S407、释放主扰码对应的扩频码;
S408、释放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替代扰码对应的扩频码。
针对进行当前业务所分配的扩频码因子,小于上一次分配的扩频码因子的情况,利用图4实施例的方法,可以进一步的提高下行扩频码的利用率,提高系统的容量和性能。
在上述实施例中,当收到释放所有业务的信令时,释放所有的扩频码。
在所有业务终止后的释放的步骤如下:
1)首先检查原码道信息是否释放完成,如果没有释放,则进行释放,包括对上行扰码的释放;否则,不进行任何处理。
2)对当前分配的扩频码资源进行回收,包括对上行扰码的回收,如果上行扰码在1)中已经进行回收,则本次不进行处理,仅仅回收当前的扩频码。
接着介绍本发明提出的下行链路扩频码的释放装置,请参考图5,包括:第一获取单元501、第二获取单元502、第一判断单元503和扩频码释放单元504;
其中,第一获取单元501在本小区中获取当前分配的扩频码因子;
第二获取单元502获取上一次分配的扩频码因子;
第一判断单元503比较当前分配的扩频码因子和上一次分配的扩频码因子的大小;
扩频码释放单元504根据第一判断单元的比较情况,进行下行链路扩频码的释放。
本发明装置在收到建立业务的信令时,获取当前分配的扩频码以及获取上一次的扩频码;然后进行前后扩频码的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进行下行链路扩频码的释放;与传统的下行链路扩频码的释放方法相比,并不是等所有业务都结束后,再释放扩频码,而是实时释放,这样提高了下行扩频码的利用率,提高了系统的容量和性能。
针对进行当前业务所分配的扩频码因子,与上一次分配的扩频码因子相等的情况,为了更好的提高下行扩频码的利用率,提高系统的容量和性能。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6,下行链路扩频码的释放装置还包括:第二判断单元505和第三判断单元506;
其中,当第一判断单元503判断当前分配的扩频码因子,等于上一次分配的扩频码因子时,第二判断单元505判断当前的下行主扰码,是否等于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
若是,则扩频码释放单元504不释放下行链路的扩频码;
若否,则第三判断单元506判断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是否等于本小区的主扰码;
若第三判断单元506判断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等于本小区的主扰码,则扩频码释放单元504释放主扰码对应的扩频码;
若第三判断单元506判断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不等于本小区的主扰码,则扩频码释放单元504释放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替代扰码对应的扩频码。
针对进行当前业务所分配的扩频码因子,大于上一次分配的扩频码因子的情况,为了可以进一步的提高下行扩频码的利用率,提高系统的容量和性能。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7,下行链路扩频码的释放装置还包括:第四判断单元507和第五判断单元508;
当第一判断单元503判断当前分配的扩频码因子,大于上一次分配的扩频码因子时,第四判断单元507判断当前的下行主扰码,是否等于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
若是,则扩频码释放单元504将上一次分配的信道码节点的子节点码道,分给当前业务,同时释放该子节点的其它兄弟节点;且该子节点的扩频因子等于当前分配的扩频码因子;
若否,则第五判断单元508判断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是否等于本小区的主扰码;
若第五判断单元508判断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等于本小区的主扰码,则扩频码释放单元504释放主扰码对应的扩频码;
若第五判断单元508判断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不等于本小区的主扰码,则扩频码释放单元504释放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替代扰码对应的扩频码。
针对进行当前业务所分配的扩频码因子,小于上一次分配的扩频码因子的情况,为了可以进一步的提高下行扩频码的利用率,提高系统的容量和性能。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8,下行链路扩频码的释放装置还包括:第六判断单元509、第七判断单元510、第八判断单元511和第九判断单元512;
当第一判断单元503判断当前分配的扩频码因子,小于上一次分配的扩频码因子时,第六判断单元509判断当前分配的扩频码因子,是否等于上一次分配的扩频码因子的1/2;
若当前分配的扩频码因子,等于上一次分配的扩频码因子的1/2,则第七判断单元510判断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是否等于当前的下行主扰码;
若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等于当前的下行主扰码,则第八判断单元511判断当前业务的下行信道号,与上次业务的信道号是否为父子关系;
若为父子关系,则扩频码释放单元504将上一次分配的信道码节点的父节点码道,分给当前业务;若不是父子关系,则第九判断单元512判断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是否等于本小区的主扰码;
若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等于本小区的主扰码,则扩频码释放单元504释放主扰码对应的扩频码;
若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不等于本小区的主扰码,则扩频码释放单元504释放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替代扰码对应的扩频码;
若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不等于当前的下行主扰码,或者,若当前分配的扩频码因子,不等于上一次分配的扩频码因子的1/2,则第九判断单元512进行上述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是否等于本小区的主扰码的判断。
在上述实施例中,当第一获取单元501收到释放所有业务的信令时,通知扩频码释放单元504释放所有的扩频码。
综上,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该方法涉及的业务范围广,从单业务到多业务,甚至考虑到压缩模式和HSDPA情况发生时的扩频码的释放。
(2)该方法把前次的码资源和本次的码资源进行对比,决定是否需进行释放。执行简单,既能提高扩频码的利用率。
(3)从用户角度来看,使用该方法进行码释放,可灵活满足用户的不同QoS需求,公平对待各类用户。从系统的角度来看,因为码树总容量即系统总容量,码树的剩余容量也即系统剩余容量。使用该方法进行码释放,码树的剩余容量会得到大量的提升,即系统的剩余容量也会得到大量的提升,从而提升了整个系统的动态容量。
(4)从节能方面来看,因为该方法执行简单,故可缩短系统的响应时间,从而提高了系统的执行效率,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下行链路扩频码的释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在本小区中获取当前分配的扩频码因子;
获取上一次分配的扩频码因子;
比较所述当前分配的扩频码因子和所述上一次分配的扩频码因子的大小;
根据上述比较情况,进行下行链路扩频码的释放;
所述根据上述比较情况,进行下行链路扩频码的释放的步骤具体为:
所述当前分配的扩频码因子,等于所述上一次分配的扩频码因子时,判断当前的下行主扰码,是否等于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
若是,则不释放下行链路的扩频码;
若否,则判断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是否等于本小区的主扰码;
若所述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等于所述本小区的主扰码,则释放主扰码对应的扩频码;
若所述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不等于所述本小区的主扰码,则释放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替代扰码对应的扩频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行链路扩频码的释放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上述比较情况,进行下行链路扩频码的释放的步骤具体为:
所述当前分配的扩频码因子,大于所述上一次分配的扩频码因子时,判断当前的下行主扰码,是否等于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
若是,则将上一次分配的信道码的子节点码道分给当前业务,同时释放该子节点的其它兄弟节点的码道;其中,该子节点的扩频因子与当前分配的扩频码因子相等;
若否,则判断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是否等于本小区的主扰码;
若所述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等于所述本小区的主扰码,则释放主扰码对应的扩频码;
若所述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不等于所述本小区的主扰码,则释放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替代扰码对应的扩频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行链路扩频码的释放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上述比较情况,进行下行链路扩频码的释放的步骤具体为:
所述当前分配的扩频码因子,小于所述上一次分配的扩频码因子时,判断当前分配的扩频码因子,是否等于上一次分配的扩频码因子的1/2;
若所述当前分配的扩频码因子,等于所述上一次分配的扩频码因子的1/2,则判断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是否等于当前的下行主扰码;
若所述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等于所述当前的下行主扰码,则判断当前业务的下行信道号,与上次业务的信道号是否为父子关系;
若为父子关系,则将上一次分配的信道码节点的父节点码道,分给当前业务;若不是父子关系,则判断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是否等于本小区的主扰码;
若所述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等于所述本小区的主扰码,则释放主扰码对应的扩频码;
若所述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不等于所述本小区的主扰码,则释放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替代扰码对应的扩频码;
若所述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不等于所述当前的下行主扰码,或者,若所述当前分配的扩频码因子,不等于所述上一次分配的扩频码因子的1/2,则进行所述判断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是否等于本小区的主扰码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下行链路扩频码的释放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收到释放所有业务的信令时,释放所有的扩频码。
5.下行链路扩频码的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第二获取单元、第一判断单元和扩频码释放单元;
其中,所述第一获取单元在本小区中获取当前分配的扩频码因子;
所述第二获取单元获取上一次分配的扩频码因子;
所述第一判断单元,比较所述当前分配的扩频码因子、所述上一次分配的扩频码因子的大小;
所述扩频码释放单元,根据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的比较情况,进行下行链路扩频码的释放;
所述下行链路扩频码的释放装置还包括:第二判断单元和第三判断单元;
其中,当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断所述当前分配的扩频码因子,等于所述上一次分配的扩频码因子时,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判断当前的下行主扰码,是否等于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
若是,则所述扩频码释放单元不释放下行链路的扩频码;
若否,则所述第三判断单元判断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是否等于本小区的主扰码;
若所述第三判断单元判断所述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等于所述本小区的主扰码,则所述扩频码释放单元释放主扰码对应的扩频码;
若所述第三判断单元判断所述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不等于所述本小区的主扰码,则所述扩频码释放单元释放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替代扰码对应的扩频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下行链路扩频码的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行链路扩频码的释放装置还包括:第四判断单元和第五判断单元;
当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断所述当前分配的扩频码因子,大于所述上一次分配的扩频码因子时,所述第四判断单元判断当前的下行主扰码,是否等于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
若是,则所述扩频码释放单元将上一次分配的信道码节点的子节点码道,分给当前业务,同时释放该子节点的其它兄弟节点的码道;其中,该子节点的扩频因子等于当前分配的扩频码因子;
若否,则所述第五判断单元判断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是否等于本小区的主扰码;
若所述第五判断单元判断所述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等于所述本小区的主扰码,则所述扩频码释放单元释放主扰码对应的扩频码;
若所述第五判断单元判断所述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不等于所述本小区的主扰码,则所述扩频码释放单元释放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替代扰码对应的扩频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下行链路扩频码的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链路扩频码的释放装置还包括:第六判断单元、第七判断单元、第八判断单元和第九判断单元;
当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断当前分配的扩频码因子,小于上一次分配的扩频码因子时,所述第六判断单元判断当前分配的扩频码因子,是否等于上一次分配的扩频码因子的1/2;
若所述当前分配的扩频码因子,等于所述上一次分配的扩频码因子的1/2,则所述第七判断单元判断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是否等于当前的下行主扰码;
若所述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等于所述当前的下行主扰码,则所述第八判断单元判断当前业务的下行信道号,与上次业务的信道号是否为父子关系;
若为父子关系,则所述扩频码释放单元将上一次分配的信道码节点的父节点码道,分给当前业务;若不是父子关系,则所述第九判断单元判断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是否等于本小区的主扰码;
若所述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等于所述本小区的主扰码,则所述扩频码释放单元释放主扰码对应的扩频码;
若所述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不等于所述本小区的主扰码,则所述扩频码释放单元,释放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替代扰码对应的扩频码;
若所述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不等于所述当前的下行主扰码,或者,若所述当前分配的扩频码因子,不等于所述上一次分配的扩频码因子的1/2,则所述第九判断单元,进行上述上一次分配扩频码因子时的下行主扰码,是否等于本小区的主扰码的判断。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的下行链路扩频码的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获取单元收到释放所有业务的信令时,通知所述扩频码释放单元释放所有的扩频码。
CN201210211630.4A 2012-06-25 2012-06-25 下行链路扩频码的释放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35164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11630.4A CN103516460B (zh) 2012-06-25 2012-06-25 下行链路扩频码的释放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11630.4A CN103516460B (zh) 2012-06-25 2012-06-25 下行链路扩频码的释放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16460A CN103516460A (zh) 2014-01-15
CN103516460B true CN103516460B (zh) 2016-08-10

Family

ID=49898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11630.4A Active CN103516460B (zh) 2012-06-25 2012-06-25 下行链路扩频码的释放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16460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71191A (zh) * 2001-02-20 2002-09-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码分多址通信系统的下行压缩模式方式的优选方法
CN1430356A (zh) * 2001-12-30 2003-07-16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第二研究所 宽带码分多址系统中信道化码资源动态优化分配方法
CN1688178A (zh) * 2005-06-07 2005-10-26 北京北方烽火科技有限公司 宽带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的下行压缩模式选择方法
CN1788442A (zh) * 2003-06-26 2006-06-14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系统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791268A (zh) * 2004-12-17 2006-06-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高速下行分组接入的信道资源分配方法
CN1874185A (zh) * 2005-05-30 2006-12-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信道化码资源分配方法
CN1925376A (zh) * 2005-08-29 2007-03-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宽带码分多址系统中的下行主扰码优化分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71191A (zh) * 2001-02-20 2002-09-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码分多址通信系统的下行压缩模式方式的优选方法
CN1430356A (zh) * 2001-12-30 2003-07-16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第二研究所 宽带码分多址系统中信道化码资源动态优化分配方法
CN1788442A (zh) * 2003-06-26 2006-06-14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系统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791268A (zh) * 2004-12-17 2006-06-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高速下行分组接入的信道资源分配方法
CN1874185A (zh) * 2005-05-30 2006-12-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信道化码资源分配方法
CN1688178A (zh) * 2005-06-07 2005-10-26 北京北方烽火科技有限公司 宽带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的下行压缩模式选择方法
CN1925376A (zh) * 2005-08-29 2007-03-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宽带码分多址系统中的下行主扰码优化分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16460A (zh) 2014-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63346B (zh) 副链路缓冲状态报告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3369585B (zh) 快速建立d2d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1499939B (zh) 基于lte/sae系统的连接建立方法、系统、装置
CN106937293B (zh) 一种频谱资源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8260121A (zh) 一种数据调度方法、基站及系统
CN103202079A (zh) 一种用户分组的方法及装置
CN102857969A (zh) 一种拥塞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244194A (zh) 集群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信息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7018555B (zh) 网络接入方法、网络接入控制方法、用户终端及基站
US9615355B2 (en) Group resource release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00566438C (zh) 一种小区能力衡量方法、系统及无线网络控制器
CN104427574A (zh) 一种接入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03250445B (zh) 用于将服务标识符从分组核心网络传递到无线电网络的方法和节点
CN102340842B (zh) 一种资源控制方法、装置和基站
CN101394607A (zh) 一种通知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的方法
CN102572722B (zh) 一种基于集群用户的消息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5357694A (zh) 4g用户数据报文处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00426798C (zh) 一种带宽管理装置及方法
CN103079208B (zh) 一种基带资源动态共享的方法及装置
CN102573070B (zh) 一种无线资源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05916204B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无线网络控制器和基站
CN103516460B (zh) 下行链路扩频码的释放方法和装置
CN103391616B (zh) 公共增强专用信道资源重配方法和系统以及基站、rnc
CN102883436B (zh) 一种控制信息处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02438281B (zh) 一种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214

Address after: 510663 Shenzhou Road,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10

Co-patentee after: Comba Telecom Systems (Guangzhou) Co., Ltd.

Patentee after: Comba Telecom System (China) Co., Ltd.

Co-patentee after: Jing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Co-patentee after: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Shenzhou Road, No. 10,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09

Address after: 510663 Shenzhou Road,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10

Patentee after: Jingx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hina)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Shenzhou Road,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10

Co-patentee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System (Guangzhou) Co., Ltd.

Patentee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hina) Co., Ltd.

Co-patentee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Co-patentee before: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663 Shenzhou Road,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10

Patentee after: Jingxin Network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Shenzhou Road,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10

Patentee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 (China)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