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16413A - 接收分集系统中的组合 - Google Patents

接收分集系统中的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16413A
CN103516413A CN201310242855.0A CN201310242855A CN103516413A CN 103516413 A CN103516413 A CN 103516413A CN 201310242855 A CN201310242855 A CN 201310242855A CN 103516413 A CN103516413 A CN 1035164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iver
soft
bit stream
decision bit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4285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16413B (zh
Inventor
E.博林特
H.达维德
T.克莱福恩
M.约尔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pple Inc
Inte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filed Critical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Publication of CN1035164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164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164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1641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8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post-detection diversity
    • H04B7/088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post-detection diversity with combin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1/7097Interference-related aspects
    • H04B1/711Interference-related aspects the interference being multi-path interference
    • H04B1/7115Constructive combining of multi-path signals, i.e. RAKE re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6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 H04B7/0871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using different reception schemes, at least one of them being a diversity reception sche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6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delay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6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delay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different channel coding between antenn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接收分集系统中的组合。一种接收器设备包括第一接收器,第一接收器具有用于接收通过第一接收天线接收到的信号的第一版本的输入。所述接收器设备还包括第二接收器,第二接收器具有用于接收通过第二接收天线接收到的相同信号的第二版本的输入。第一接收器包括用于把在第一接收器中生成的星座图符号解映射成第一软判决比特流的第一星座图解映射器,以及第二接收器包括用于把在第二接收器中生成的星座图符号解映射成第二软判决比特流的第二星座图解映射器。组合器被配置成组合第一软判决比特流与第二软判决比特流以提供组合的软判决比特流。

Description

接收分集系统中的组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通信领域,并且更特别地涉及在无线电网络(特别是蜂窝无线电网络)的无线电接收器系统中检测信号的技术。
背景技术
接收器可以配备多个接收天线以使用接收分集(RxDiv)方案。当使用RxDiv方案时,不同天线接收一个用户的相同信号的版本,并且在接收器处使用分集组合来提高信噪比。
多载波传输/接收方案被用来提高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容量,并且确保大的覆盖区内的高保证比特率。已经在各种标准中建立并规定了多载波传输/接收方案,其中包括MC-HSPA(多载波高速分组接入)。在多载波传输/接收方案中,可以使用多个接收天线来接收通过不同载波传送的信号。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接收器设备。所述接收器设备包括:第一接收器,其具有被配置成接收通过第一接收天线接收到的信号的第一版本的输入;第二接收器,其具有被配置成接收通过第二接收天线接收到的所述信号的第二版本的输入;其中第一接收器包括第一星座图解映射器,其被配置成把在第一接收器中生成的星座图符号解映射成第一软判决比特流;其中第二接收器包括第二星座图解映射器,其被配置成把在第二接收器中生成的星座图符号解映射成第二软判决比特流;以及组合器,其被配置成组合第一软判决比特流与第二软判决比特流以提供组合的软判决比特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接收器设备。所述接收器设备包括:第一RF单元;第一接收器,其具有耦合到第一RF单元的输出的输入并且具有第一接收器输出;第二RF单元;第二接收器,其具有耦合到第二RF单元的输出的输入并且具有第二接收器输出;组合器,其能够操作以组合从第一和第二接收器输出向其提供的信号;以及控制单元,其中在第一操作模式下,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成控制第一和第二RF单元以操作在不同信道频率上,并且所述组合器被配置成禁用来自第一和第二接收器输出的信号的组合,以及在第二操作模式下,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成控制第一和第二RF单元以操作在相同信道频率上,并且控制所述组合器以启用对第一和第二接收器输出的组合。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接收器设备。所述接收器设备包括:至少第一接收器和第二接收器;以及至少第一信道解码器和第二信道解码器,其中,在多载波接收操作模式下,第一接收器和第一信道解码器被配置成处理通过第一频率载波传送的第一信号,并且第二接收器和第二信道解码器被配置成处理通过第二频率载波传送的第二信号;以及其中,在接收分集操作模式下,第一接收器被配置成处理通过第一接收天线接收到的信号的版本,第二接收器被配置成处理通过第二接收天线接收到的相同信号的版本,并且组合器被配置成组合第一接收器与第二接收器的输出。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从第一接收天线接收信号的第一版本;从第二接收天线接收所述信号的第二版本;利用第一解映射部件把从所述信号的第一版本生成的星座图符号解映射成第一软判决比特流;利用第二解映射部件把从所述信号的第二版本生成的星座图符号解映射成第二软判决比特流;以及利用组合器部件组合第一软判决比特流与第二软判决比特流以提供组合的软判决比特流。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把接收器单元操作在第一模式下,其包括:在接收器单元的第一接收器中处理通过第一频率载波传送的第一信号;以及在接收器单元的第二接收器中处理通过第二频率载波传送的第二信号;以及把接收器单元操作在第二模式下,其包括:在接收器单元的第一接收器中处理通过第一接收天线接收到的信号的第一版本;在接收器单元的第二接收器中处理通过第二接收天线接收到的所述信号的第二版本;以及组合第一接收器与第二接收器的输出。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阅读时在后面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通过示例的方式使得本发明的方面更明显,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无线电网络系统的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无线电接收器设备的示例性实施的框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分集组合器的示例性实施的框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分集组合器的示例性实施的框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无线电接收器设备的示例性实施的框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均衡器的示例性实施的框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无线电接收器设备的示例性实施的框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无线电接收器设备的示例性实施的框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后面的详细描述中参照了形成其一部分的附图,在附图中通过说明的方式示出可以实践本发明的实施例。应当理解,在不背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其他实施例并且可以做出结构的或逻辑的改变。因此后面的详细描述不应在限制性意义上来理解,并且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来限定。
应当理解,在这里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可以彼此组合,除非另有明确说明。此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对应的相同或类似部分。
如在本说明书中所采用的术语“耦合”和/或“连接”不意图总体上意味着,元件必须被直接地耦合或连接在一起;在“耦合”或“连接”的元件之间可以提供中间元件。然而,虽然不限于该含义,但是术语“耦合”和/或“连接”也可以被理解成可选地公开了其中元件被直接地耦合或连接在一起而没有在“耦合”或“连接”的元件之间提供的中间元件的实施。
应当理解,可以在分立的电路、部分集成的电路或者完全集成的电路中实施实施例。此外,可以在单个半导体芯片上或者在彼此连接的多个半导体芯片上实施实施例。此外还应当理解,可以用软件或者用专用硬件或者部分用软件并且部分用专用硬件来实施实施例。
在下文中,术语“移动台”和“UE”(用户设备)应当具有相同的含义,其含义应当包括在各种标准(例如UMTS、DECT、LTE及其派生物)中给出的定义。举例来说,UE可以由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平板PC、膝上型计算机等等来表示。此外,在下文中,术语“基站”和“节点B”应当具有相同的含义,其含义应当包括在各种标准(例如UMTS、DECT、LTE及其派生物)中给出的定义。
如在这里所描述的接收器设备被配置成装备至少两个接收天线以利用接收分集(RxDiv)。也就是,至少在一种操作模式下,所述至少两个不同的接收天线接收一个用户的相同信号的至少两个(不同)版本,并且在接收器设备处使用分集组合来提高信噪比。根据本公开,可以在与不同接收天线相关联的软判决比特流的基础上实现分集组合。
如在这里所描述的接收器设备可以可选地是多载波无线电接收器设备。这样的多载波无线电接收器设备包括至少两个接收器,其中每个接收器与至少两个载波(即信道频率)之一相关联。在至少一种操作模式下,所述多载波接收器设备可以被配置成操作在RxDiv模式下,其中用于不同载波的接收器中的至少一个被重新配置成接收在不同天线处接收到的一个用户信号的信号版本之一。
举例来说,所述无线电通信系统可以是CDMA(码分多址)系统,例如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举例来说,例如包括发展(举例来说,例如HSPA(高速分组接入))的UMTS(通用移动电信系统)。举例来说,所述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可以是WCDMA(宽带CDMA)系统,其由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定义。所述无线电通信系统还可以例如是DECT(数字增强型无绳电信)系统。
传送分集(在本领域内也被称作TxDiv)可以被使用在为包括如在这里所描述的接收器设备的UE所分配的下行链路物理信道上。TxDiv系统使用具有多个传送天线的传送器。举例来说,STBC(空间时间块代码)或SFBC(空间频率块代码)被用来在多个传送天线上传送数据流的多个拷贝,以利用数据的各种接收版本的冗余性来提高数据传送的可靠性。
如适用于在这里所描述的传输/接收系统的MIMO(多输入多输出)方案涉及在无线电基站处可用的多个传送天线以及在UE处可用的多个接收天线来提高数据速率和总体容量。MIMO系统使用在传送器和接收器处的天线以在传送器与接收器之间创建多个不相关无线电链路(常常被称作“流”)。这些流可以使用相同的时间和频率资源,从而使得例如在没有增加频谱的情况下能够提高容量。近来已经在各种标准中建立了MIMO,其中包括HSPA(高速分组接入)。
举例来说,在3GPP第7版中已经包括了MIMO操作。进一步举例来说,在3GPP第8版中已经包括了具有双载波HSDPA(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形式的多载波操作,其在两个邻近的5MHz载波上进行下行链路传输。3GPP第8版中的双载波操作(也被称作DC-HSDPA(双小区HSDPA))涉及属于相同基站(节点B)的两个小区。在3GPP第8版中,所述两个小区利用单个传送天线进行操作,即从如3GPP第8版中规定的DC-HSDPA中排除MIMO操作。进一步根据3GPP第8版,所述两个小区操作在相同频带内。更具体来说,3GPP第8版中的DC-HSDPA操作使用900MHz频带或2100MHz频带内的邻近的5MHz载波。在这方面,3GPP TS 25.308“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 (HSDPA); Overall description; Stage 2 (Release 8)”(V8.4.0,2008-12)的内容被结合在此以作参考。
一般来说,可以把多载波操作与MIMO操作和/或与间隔开的和/或驻留在不同频带内的载波相组合。举例来说,可以把DC-HSDPA与MIMO相组合,例如参见3GPP第9版。此外,可以把DC-HSDPA的概念扩展到多载波HSDPA。举例来说,可以使用四个载波,例如参见3GPP第10版。此外,可以使用来自不同频带的载波。举例来说,可以使用900MHz频带的一个载波(例如5MHz)和2100MHz频带的一个载波(例如5MHz)。
在图1中示出示例性无线电网络系统1,例如上述系统之一。无线电网络系统1可以是蜂窝无线电网络系统1。无线电网络系统1可以包括基站(节点B)100和多个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在下文中被称作UE 151、152。
通常来说,不同的用户可以与不同的UE 151、152相关联。不同用户的UE 151、152可以彼此远离而定位,例如接近小区的中心和处于小区的边界。也就是,位于基站100中的传送器设备可以使用不同的传送功率来为不同用户服务。
基站1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101、102以用于与UE 151、152进行无线电通信。由基站100服务的UE中的一些(例如UE 151)可以具有一个接收天线,即在这些UE中不可能进行RxDiv操作。所述UE中的一个或多个或全部(例如UE 152)可以具有两个或更多个接收天线,即RxDiv操作以及可选的MIMO操作会是可能的。
无线电网络系统1在下行链路中可以使用或者可以不使用传送分集(TxDiv)方案。如果使用TxDiv方案,则基站100使用两个或更多个传送天线101、102以用于传送用户信号。在这种情况下,无线电网络系统1可以可选地使用MIMO。如果没有使用TxDiv方案,则基站100可以使用仅仅一个传送天线101以用于传送用户信号。
无线电网络系统1可以可选地是多载波无线电系统。也就是,在基站100中,一个用户(例如一个UE)的信息可以被映射到至少两个不同的信道频率(载波)f1和f2上,并且通过至少这两个不同载波被同时传送到专用的UE 152。
根据图2,接收器设备200可以被耦合到两个或更多个接收天线201、202。接收器设备200例如可以被实施在UE 152中。第一和第二接收天线201、202可以接收专用于UE 152并且由基站100传送的一个用户信号的版本。
接收器设备200可以包括第一RF单元211和第一接收器220,第一接收器220具有耦合到第一RF单元211的输出的输入。接收器设备200还可以包括第二RF单元212和第二接收器230,第二接收器230具有耦合到第二RF单元212的输出的输入。接收器设备200包括组合器240以及可选的信道解码器250(其在本领域内也被称作外部接收器(ORX))。第一接收器220的输出可以被耦合到组合器240的第一输入241。第二接收器230的输出可以被耦合到组合器240的第二输入242。组合器240的输出243可以被耦合到信道解码器250的输入。
在操作中,第一RF单元211可以从天线201接收第一输入信号。可以通过应用常规技术在第一RF单元211中处理第一输入信号,举例来说,例如滤波、下变换、模数转换等等。在第一RF单元211的输出处提供由基站100传送并且在第一接收天线201处接收到的一个用户信号的第一信号版本S1的数据样本。
第二RF单元212可以从天线202接收第二输入信号。例如可以在第二RF单元212中处理第二输入信号,其方式与在第一RF单元211中处理第一输入信号相同。特别是,对于下变换可以使用相同的下变换频率。在第二RF单元212的输出处提供相同用户信号的第二信号版本S2的数据样本。第二信号版本S2是如在天线202处接收到的用户信号的信号版本。因此,第一和第二信号版本S1和S2基于相同的编码信息,然而信号版本S1和S2由于不同的衰落而不同。因此,信号版本S1和S2可用于接收分集处理。
第一接收器220可以包括第一(可选)均衡器221和第一星座图解映射器222。第二接收器230可以包括第二(可选)均衡器231和第二星座图解映射器232。
第一均衡器221可以被配置成均衡被用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物理信道。因此,第一均衡器221可以使用技术来提取出一个或多个特定物理信道。此外,第一均衡器221可以使用技术来生成信道估计,并且应用信道估计从第一信号版本S1的数据样本计算均衡化符号。在第一均衡器221的输出处提供在第一均衡器221中计算的均衡化(已调)符号。
举例来说,第一均衡器221可以使用技术在通过不同传播路径接收到的第一信号版本S1的信号分量之间进行区分。这样的技术可以包括用以识别传播路径延迟分布的传播路径延迟估计。在这种情况下,信道估计可以包括生成单独路径的信道估计。在第一均衡器221中可以应用技术,举例来说,例如基于所估计的传播路径延迟的信号延迟、解扰、解扩(即去信道化)、符号生成、基于信道估计的加权以及信号组合(例如最大比组合)。用于均衡化的其他技术例如可以包括滤波、矩阵求逆和符号生成。在第一均衡器221中应用的技术可以取决于第一均衡器221的类型和/或在特定应用中所使用的无线电通信网络的类型。举例来说,可以使用RAKE均衡器或LMMSE(线性最小均方差)均衡器。
对于所接收到的第一信号版本S1进行均衡化不是强制性的。根据本公开,可以省略第一均衡器221。在诸如DECT系统之类的一些应用中,可能不需要对所接收到的信号的均衡化。取代均衡器221,仍然可以有从第一信号版本S1的样本生成(已调)符号的单元。
第一星座图解映射器222被配置成把在第一接收器220中生成的星座图符号解映射成第一软判决比特流。星座图解映射器222在本领域内也被称作调制解映射器或符号解映射器或解调器。星座图解映射器222代表第一接收器220中的符号级处理与(软)比特处理之间的接口。通常来说,星座图解映射器222接收根据在传送器(基站100)中应用的调制方案的复值符号,并且输出代表第一接收器220(例如RAKE或LMMSE接收器)的输出的第一软判决比特流。
如由第一星座图解映射器222提供的软比特解映射例如可以使用下述调制模式中的一个或多个:QPSK(正交相移键控),诸如16QAM、64QAM之类的QAM(正交幅度调制),DPSK(差分相移键控),DAPSK(差分幅度相移键控)等等。
在第一接收器220处的星座图解映射器222可以执行如在传送器中使用的星座图映射器的互补操作。传送器的星座图映射器取得比特组,并且将它们映射到特定星座图点。特定的量值和相位可以代表特定比特组合。举例来说,64QAM的星座图点由一组6个比特来表征。在星座图解映射器222中,为了判决在传送器中使用的比特组,将复平面划分成对应于每个星座图点的区域,并且输出其中出现所接收到的符号(即所检测到的相位和幅度,其可能被均衡化)的区域的(软)比特组合。对于如在这里所应用的软判决解映射,可以为已解映射的比特组中的每个比特指派一个将是0或1的置信度。可以通过评估同相和正交分量(其可以代表在星座图解映射器222的输入处接收到的符号)的值来计算与每个比特相关联的软信息。
第二RF单元212例如可以与第一RF单元211相同或类似。例如包括第二均衡器231和第二解映射器232的第二接收器230例如可以与例如包括第一均衡器221和第一解映射器222的第一接收器220相同或类似。因此,上面对于第一检测器链的部件211、220、221、222的公开可以同样适用于第二检测器链的对应部件212、230、231、232,并且为了简明起见省略对上面描述的重复。
组合器240在第一输入241处接收第一软判决比特流,并且在第二输入242处接收第二软判决比特流。组合器240被配置成组合第一软判决比特流与第二软判决比特流以提供组合的软判决比特流。组合器240提供分集组合,即在组合器240中生成的组合的软判决比特流的软比特的可靠性受益于在接收器设备200处可用的RxDiv增益。
可以用不同的表示来提供软比特。举例来说,可以用LLR(对数似然比)来表示软比特。也可以使用其他软信息格式。
一般来说,接收器设备200可以被耦合到数目为N的接收天线201、202、...,其中N是等于或大于2的整数。此外,接收器200可以包括耦合到相应天线的数目为N的RF单元211、212、...,耦合到相应RF单元的数目为N的接收器220、230、...,并且组合器240可以具有数目为N的输入241、242、...。
组合器240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案来组合在输入241、242处接收到的(至少)两个软判决比特流。举例来说,组合器240可以包括加法器。可选地,组合器240可以包括在所述加法器的输入处的缩放单元和/或在所述加法器的输出处的缩放单元。
举例来说,如图3中所示,在简单的实施中,组合器240a可以由加法器表示。如上所述,可以通过适当的缩放因数分别在组合之前和/或之后对输入软判决比特流和/或组合的输出软判决比特流进行缩放。
举例来说,如图4中所示,组合器240b可以被配置成在组合之前通过权重c1、c2、c3、...、cN对输入软判决比特流进行加权。每个权重c1、c2、c3、...、cN可以与一个输入软判决比特流相关联。每个权重c1、c2、c3、...、cN可以是可变的,和/或可以不时地更新。举例来说,可以基于与相应的软判决比特流相关联的SNR(信噪比)(例如作为其函数)来计算所述权重,和/或可以基于与相应的软判决比特流相关联的(例如倒数(reciprocal))噪声和干扰功率(例如作为其函数)来计算所述权重。例如可以通过测量对应的信号功率和/或对应的噪声和干扰功率而获得与相应的软判决比特流相关联的SNR和/或噪声和干扰功率。
如图5中所示的接收器设备300可以包括第一噪声功率估计器320和第二噪声功率估计器330。第一噪声功率估计器320可以具有耦合到RF单元211的输出的输入,并且第二噪声功率估计器330可以具有耦合到RF单元212的输出的输出。此外,第一噪声功率估计器320的输出可以被耦合到组合器240的缩放输入,并且第二噪声功率估计器330的输出可以被耦合到组合器240的缩放输入。
组合器240可以根据如图4中所示的组合器240b来实施。因此基于在第一和第二噪声功率估计器320、330中执行的噪声功率测量来设定权重c1、c2、...。举例来说,权重c1、c2、...可以被设定为如所测量的倒数噪声功率。此外或者可替换地,可以测量如由组合器240组合的软判决比特流的信号功率,并且可以基于与相应的软判决输入比特流相关联的SNR来设定权重c1、c2、...。
关于接收器设备300的设计,参照对接收器设备200的描述,其也适用于图5。
根据图6,均衡器221、231例如可以被设计为RAKE均衡器。RAKE均衡器221、231包括数目为M的相关器,其中M是等于或大于2的整数。每个相关器在本领域内常常被称作RAKE接收器指。举例来说,每个RAKE接收器指可以包括延迟单元601、解扩器602、积分和清除(integrate-and-dump)单元603以及加权单元604。此外,RAKE均衡器221、231可以包括延迟功率估计器610、信道估计器620和RAKE组合器630。
延迟功率估计器610可以评估作为数据样本流的输入信号的功率分布。通过延迟单元601,每个RAKE指被设定到特定传播路径延迟。可以在解扩器602中执行去信道化,即提取特定物理信道。积分和清除单元603可以被用来从特定数目的数据样本生成符号。举例来说,如果每个数据样本对应于半码片(即如果采样频率是码片频率的两倍),则积分和清除单元603可以积分数目为2·SF的数据样本以构成符号,其中SF是应用于对应的物理信道的扩频因子。
可以基于由信道估计器620计算的适当信道估计h1、h2、...、hM对从积分和清除单元603输出的符号进行加权。由加权单元604输出的符号是与特定物理信道和单独的传播路径相关联的均衡化符号。
RAKE组合器630基于符号执行组合。RAKE组合器630执行传播路径组合。如在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的那样(例如参见图8),在去往RAKE均衡器221、231的输入数据样本由多个接收天线提供的情况下,则RAKE组合器630可选地还可以执行RxDiv组合。然而,不同于组合器240,RAKE组合器630对符号流而不是对具有软判决比特流形式的已解调(即已解映射)数据进行操作。
RAKE组合器630可以是MRC(最大比组合器)。在这种情况下,应用与对应的RAKE指相关联的信噪比SNR1、SNR2、...、SNRM以实现最优线性组合。
在图7中示出MC接收器设备400的实施的实例。在不损失一般性的情况下,在下文中描述MC接收器设备400。MC接收器设备400可以包括第一检测器链和第二检测器链以及组合器240,第一检测器链包括部件211、220、221、222,第二检测器链包括部件212、230、231、232。可以根据在这里的描述来配置第一和第二检测器链以及组合器240。此外,接收器设备400可以包括控制单元410、开关420、可选的第一信道解码器430以及可选的第二信道解码器440。
控制单元410可以被配置成控制第二检测器链的部件,例如第二RF单元212、第二接收器230和开关420。第一信道解码器430可以与如在这里所描述的信道解码器250相同。
在第一操作模式下,通过两个载波(即两个不同的信道频率f1、f2)传送用户信号。第一RF单元211可以被用来处理通过第一载波频率f1携带的信号。也就是,RF单元211可以使用基于第一载波频率f1或者与之相同的下变换频率。第二RF单元212可以被配置成同时处理通过第二载波频率f2携带的信号。也就是,第二RF单元212可以使用基于第二载波频率f2或者与之相同的下变换频率。因此,RF单元211、212在多载波(这里是双载波)操作模式期间可以使用不同的下变换频率。
举例来说,接收器设备400可以是根据上述的HSPA标准之一的MC-HSPA接收器设备。第一检测器链211、220、221、222连同信道解码器430可以被用来解调和解码经由第一载波频率f1传送的物理信道。为此,第一接收器220可以包括下述中的一个或多个:用于导频解调的CPICH(公共导频信道)解调器,PICH(寻呼指示信道)解调器,PCCPCH(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解调器,用于控制数据解调(举例来说,例如在由PICH解调器检测到PI(寻呼指示)的情况下的PCH(寻呼信道)解调)的SCCPCH(辅助公共控制物理信道)解调器,DPCH(专用物理信道)、F-DPCH(部分专用物理信道)解调器,以及对对应的RGCH(相对许可信道)、HICH(混合ARQ指示信道)和AGCH(绝对许可信道)进行解调的HSUPA(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解调器。
在HSPA接收器中,当存在活动MC-HSPA连接(例如DC-HSDPA和/或DC-HSUPA(双小区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时需要第二接收器230。在DC-HSDPA中,至少对于在第二载波上接收F-DPCH需要第二接收器230以提供用于双载波HSDPA小区的功率控制信息。在DC-HSUPA中,接收器设备400可能需要两个接收器220、230以解调对应的(不同)HSUPA控制信道。
一般来说,第二接收器230可以是第一接收器220的复制。第二接收器230还可以是简化接收器。举例来说,再次参照HSPA,简化接收器230可以包含对于双载波HSPA能力所需要的多个解调器,即用于导频解调的CPICH解调器、FDPCH解调器以及对对应的RGCH、HICH和AGCH进行解调的HSUPA解调器。
在MC(例如DC)操作模式期间,两个检测器链211、220、221、222和212、230、231、232被并行操作以解调通过第一和第二载波f1、f2传送的适当物理信道。在该操作模式期间,控制单元410可以控制至少第二接收器230来解调所需的(多个)物理信道,并且可以控制开关420把由解映射器232提供的软判决比特流传递到第二信道解码器440。在MC操作模式期间,可以禁用组合器240。举例来说,假设图7的实施,组合器240可以简单地把解映射器222的输入软判决比特流传递到第一信道解码器430。
在第二操作模式下,当没有活动MC(或DC)连接时,控制单元410可以控制第二检测器链212、230、231、232和开关420来把接收器设备400操作在RxDiv模式下,正如结合上面对图1到6的描述所解释的那样。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仅仅一个载波(例如频率f1的载波)来传送用户信号。第二RF单元212被控制成使用基于载波频率f1的下变换频率(其例如与载波频率f1相同)。第二接收器230被控制单元410控制来如上所述地处理第二天线信号。开关420被控制单元410控制来把第二接收器230的输出传递到组合器240。组合器240基于至少两个软判决比特流提供接收分集组合,如上所述。由于可以在第一和第二接收器220、230中的每个内执行基于(已调)符号的RAKE组合(例如还包括RxDiv组合,参见图8),因此组合器240中的组合操作也可以被称作后组合。
应当注意,可以在许多方面修改图7的接收器设备400的实施。举例来说,可以在第一接收器220的输出与组合器240的输入之间提供另一开关(未示出),以便在第一操作模式期间绕过组合器240。控制单元410可以被配置成在第一操作模式期间禁用组合器240,并且在第二操作模式期间启用组合器240。
换句话说,MC接收器设备400当操作于第二操作模式下时利用“附加”检测器链212、230、231、232,其被重新配置成用作RxDiv检测器链。该重新配置的附加检测器链的RxDiv增益是通过软判决比特流组合而获得的,例如组合器240对于第一和第二解映射器222、232的输出的后组合。
图8示出接收器设备500的示例性实施。接收器设备500对应于接收器设备200到400的特定实施,并且在这里所描述的接收器设备200到400中的一个或多个中可以使用在下面所描述的细节。反之亦然,结合接收器设备200到400解释的特征可以被用来修改接收器设备500。
接收器设备500可以包括第一接收分集RF单元211和第二接收分集RF单元212。第一接收分集RF单元211和第二接收分集RF单元212中的每个可以被分别耦合到多个接收天线201a、201b和202a、202b。
第一和第二接收分集RF单元211、212中的每个可以具有多个下变换级(未示出),其中这些级中的每个被配置成分别处理与一个接收天线201a、201b和202a、202b相关联的信号。
接收分集RF单元211、212中的每个可以输出对应于接收天线数目的一定数目的经下变换的天线信号。在不损失一般性的情况下,在下文中假设耦合到每个检测器链的两个接收天线201a、201b和202a、202b。此外,为了简单起见,在下面将只描述第一检测器链(包括第一接收分集RF单元211),并且可以假设第二检测器链(包括第二接收分集RF单元212)例如可以是如上面所例示的(相同的)复制检测器链或简化检测器链。
接收分集RF单元211的输出由I/Q缓冲器710接收。I/Q缓冲器710在功能上对应于如参照图6所描述的延迟单元601。
第一接收器720(也被称作第一“内部接收器”)例如可以被配置为RAKE接收器或LMMSE接收器。在RAKE接收器的情况下,第一接收器720可以包括类似于图6的缩放单元604的路径加权单元704、类似于图6的RAKE组合器630的指累加器MRC 730以及类似于如在这里所提到的符号解映射器222的解调器722。在该实例中,第一接收器720可以包括与来自接收天线201a的第一天线信号相关联的第一RAKE指集合、以及与来自接收天线201b的第二天线信号相关联的第二RAKE指集合。指累加器MRC 730中的RAKE组合根据鉴于接收天线201a和201b提供RxDiv增益。解调器722例如可以根据不同调制方案(比如QPSK、QAM、DPSQ、DAPSK等等)中的一个或多个来执行符号解映射。
组合器240中的后组合是基于来自如上所解释的第一和第二内部接收器的软判决比特流。后组合建立与耦合到第二检测器链的接收天线202a、202b相关联的附加分集增益。信道解码器430被用于基于对应的组合的软判决比特流进行信道解码。
应当注意,上面所解释的所有构思可以适用于接收器设备500。更具体来说,作为举例,接收器设备500可以是MC接收器(例如MC-HSPA接收器),其被配置成操作在MC模式下,其中使用两个检测器链来解调不同的载波,并且其被配置成操作在RxDiv后组合模式下,其中例如把第二检测器链重新配置成在单载波操作中提供附加的分集增益资源。对于具有至少两个检测器链的这种MC接收器,在第二操作模式(RxDiv后组合模式)期间,不需要附加的硬件花费来把在单载波操作期间未使用的检测器链中的一个或多个重新用于RxDiv增益。
图9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方法。在S11处,通过第一接收天线接收信号的第一版本。
在S12处,通过第二接收天线接收相同信号的第二版本。
在S13处,把从信号的第一版本生成的星座图符号解映射成第一软判决比特流。
在S14处,把从信号的第二版本生成的星座图符号解映射成第二软判决比特流。
在S15处,组合第一软判决比特流与第二软判决比特流以提供组合的软判决比特流。
根据图10,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方法可以包括:在S21处把接收器操作在第一操作模式下,其包括在第一接收器中处理通过第一频率载波传送的第一信号,并且例如同时在第二接收器中处理通过第二频率载波传送的第二信号。
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在S22处把接收器操作在第二操作模式下,其包括在第一接收器中处理通过第一接收天线接收到的信号的第一版本,并且在第二接收器中处理通过第二接收天线接收到的相同信号的第二版本。
在S23处,在第二操作模式下组合第一接收器与第二接收器的输出。
应当注意,上面所描述的实施和方法适用于各种标准,其中包括HSPA、LTE和DECT。
虽然在这里已经示出并描述了特定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多种替换和/或等同实施来替代所示出并描述的特定实施例。本申请意图覆盖对于在这里所描述的实施例的任何适配或变型。因此,本发明意图仅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来限定。

Claims (25)

1. 一种接收器设备,包括:
第一接收器,其具有被配置成接收通过第一接收天线接收到的信号的第一版本的输入;
第二接收器,其具有被配置成接收通过第二接收天线接收到的所述信号的第二版本的输入;
其中第一接收器包括第一星座图解映射器,其被配置成把在第一接收器中生成的星座图符号解映射成第一软判决比特流;
其中第二接收器包括第二星座图解映射器,其被配置成把在第二接收器中生成的星座图符号解映射成第二软判决比特流;以及
组合器,其被配置成组合第一软判决比特流与第二软判决比特流以提供组合的软判决比特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器设备,还包括:
信道解码器,其被配置成对所述组合的软判决比特流进行解码。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器设备,其中,所述组合器被配置成把第一软判决比特流与第二软判决比特流相加。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器设备,其中,所述组合器被配置成在组合之前通过基于所述信号的第一和第二版本的信噪比或者所述信号的第一和第二版本的噪声和干扰功率的权重,来对第一软判决比特流和第二软判决比特流进行加权。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器设备,其中,第一接收器和第二接收器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均衡器。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收器设备,其中,所述均衡器是RAKE均衡器。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收器设备,其中,所述均衡器是LMMSE均衡器。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器设备,其中,第一接收器还包括第一最大比组合器,其具有耦合到第一星座图解映射器的输入的输出。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器设备,其中,第二接收器还包括第二最大比组合器,其具有耦合到第二星座图解映射器的输入的输出。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器设备,还包括:
第一RF单元,其被耦合到第一接收器的输入。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器设备,还包括:
第二RF单元,其被耦合到第二接收器的输入。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器设备,其中,所述接收器是多载波HSDPA接收器设备。
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器设备,其中,在第一操作模式下,第一接收器被配置成解调第一专用下行链路信道,第二接收器被配置成解调第二专用下行链路信道,并且在组合器中不执行第一软判决比特流与第二软判决比特流的组合,以及在第二操作模式下,第一接收器和第二接收器被配置成解调相同物理下行链路信道,并且在组合器中执行第一软判决比特流与第二软判决比特流的组合。
14. 一种接收器设备,包括:
第一RF单元;
第一接收器,其具有耦合到第一RF单元的输出的输入并且具有第一接收器输出;
第二RF单元;
第二接收器,其具有耦合到第二RF单元的输出的输入并且具有第二接收器输出;
组合器,其能够操作以组合从第一和第二接收器输出向其提供的信号;以及
控制单元,其中在第一操作模式下,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成控制第一和第二RF单元以操作在不同信道频率上,并且所述组合器被配置成禁用来自第一和第二接收器输出的信号的组合,以及在第二操作模式下,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成控制第一和第二RF单元以操作在相同信道频率上,并且控制所述组合器以启用对第一和第二接收器输出的组合。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接收器设备,还包括:
具有输入的第一信道解码器,其中在第一操作模式下,第一信道解码器的输入被耦合到第一接收器输出,并且在第二操作模式下,第一信道解码器的输入被耦合到所述组合器的输出。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接收器设备,还包括:
具有输入的第二信道解码器,其中在第一操作模式下,第二信道解码器的输入被耦合到第二接收器输出,并且在第二操作模式下,第二信道解码器被禁用。
17. 一种接收器设备,包括:
至少第一接收器和第二接收器;以及
至少第一信道解码器和第二信道解码器,
其中,在多载波接收操作模式下,第一接收器和第一信道解码器被配置成处理通过第一频率载波传送的第一信号,并且第二接收器和第二信道解码器被配置成处理通过第二频率载波传送的第二信号;以及
其中,在接收分集操作模式下,第一接收器被配置成处理通过第一接收天线接收到的信号的版本,第二接收器被配置成处理通过第二接收天线接收到的相同信号的版本,并且组合器被配置成组合第一接收器与第二接收器的输出。
18. 一种方法,包括:
从第一接收天线接收信号的第一版本;
从第二接收天线接收所述信号的第二版本;
利用第一解映射部件把从所述信号的第一版本生成的星座图符号解映射成第一软判决比特流;
利用第二解映射部件把从所述信号的第二版本生成的星座图符号解映射成第二软判决比特流;以及
利用组合器部件组合第一软判决比特流与第二软判决比特流以提供组合的软判决比特流。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组合的软判决比特流进行信道解码。
20.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组合包括通过分别基于所述信号的第一和第二版本的信噪比的权重或者分别基于所述信号的第一和第二版本的噪声和干扰功率的权重,来对第一软判决比特流和第二软判决比特流进行加权。
21.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信号的第一版本进行均衡化以生成第一星座图符号;以及
对所述信号的第二版本进行均衡化以生成第二星座图符号。
22.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信号的第一版本的路径分量进行最大比组合以生成第一星座图符号;以及
对所述信号的第二版本的路径分量进行最大比组合以生成第二星座图符号。
23. 一种方法,包括:
把接收器单元操作在第一模式下,其包括:
      在接收器单元的第一接收器中处理通过第一频率载波传送的第一信号;以及
      在接收器单元的第二接收器中处理通过第二频率载波传送的第二信号;以及
把接收器单元操作在第二模式下,其包括:
      在接收器单元的第一接收器中处理通过第一接收天线接收到的信号的第一版本;
      在接收器单元的第二接收器中处理通过第二接收天线接收到的所述信号的第二版本;以及
      组合第一接收器与第二接收器的输出。
24.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第一模式下,在第一信道解码器中解码第一接收器的输出,并且在第二信道解码器中解码第二接收器的输出;以及
在第二模式下,在第一信道解码器和第二信道解码器之一中解码第一接收器和第二接收器的组合的输出。
25.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接收器的输出和第二接收器的输出是软判决比特流。
CN201310242855.0A 2012-06-20 2013-06-19 接收分集系统中的组合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164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528137 2012-06-20
US13/528,137 2012-06-20
US13/528,137 US9083416B2 (en) 2012-06-20 2012-06-20 Combining in receive diversity system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16413A true CN103516413A (zh) 2014-01-15
CN103516413B CN103516413B (zh) 2017-04-26

Family

ID=49713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42855.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16413B (zh) 2012-06-20 2013-06-19 接收分集系统中的组合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083416B2 (zh)
CN (1) CN103516413B (zh)
DE (1) DE102013106408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76653A (zh) * 2016-04-07 2017-10-20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天线合并和波束赋形方法和装置
CN113179112A (zh) * 2021-02-07 2021-07-27 西安宇飞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天线模式选择装置
CN115296718A (zh) * 2022-06-30 2022-11-04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分集合并技术的卫星遥控接收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16661B (zh) * 2012-06-27 2016-09-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阶调制方法、解映射方法以及相应装置
US8989784B2 (en) * 2012-11-29 2015-03-24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GB2514174B (en) * 2013-05-17 2015-12-02 Cambium Networks Ltd Improvements to adaptive modulation
US9274889B2 (en) * 2013-05-29 2016-03-01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ata processing using global iteration result reuse
US10700797B2 (en) 2017-07-07 2020-06-30 Nxp B.V. Signal processing using multiple sources
US10425182B2 (en) * 2017-09-29 2019-09-24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Inter-band distortion and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with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102637730B1 (ko) * 2018-12-24 2024-02-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수신 다중 sim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10880702B1 (en) 2019-06-04 2020-12-29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Data communications for user applications that are executing in a wireless user device
EP3996309A4 (en) * 2019-07-03 2023-01-11 LG Electronics Inc. TRANSMISSION/RECEPTION METHOD IN A 1-BIT QUANTIFICATION SYSTEM, AND RELATED DEVICE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71150A1 (en) * 2005-09-28 2007-03-29 Sunplus Technology Co., Ltd. Diversity receiver
US7248645B2 (en) * 2002-04-30 2007-07-24 Motorola, Inc. Wireless transmission using an adaptive transmit antenna array
US20080220819A1 (en) * 2007-03-08 2008-09-11 David Ben-Eli Dynamically reconfigurable receiver
US20090316820A1 (en) * 2008-06-23 2009-12-24 Mediatek Inc. Ofdm receiver having memory capable of acting in a single-chip mode and a diversity mode
US20100173666A1 (en) * 2007-09-25 2010-07-08 Fujitsu Limited Transmit Power Control System, Transmit Power Control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2007706A (zh) * 2008-04-30 2011-04-06 夏普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接收装置和通信方法
US7991378B2 (en) * 2008-04-14 2011-08-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ime-error and frequency-error correction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20110310877A1 (en) * 2010-06-21 2011-12-22 Wu Kam H Coverage Extension Using Carrier Diversity In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s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3249605A1 (en) * 2002-05-06 2003-11-11 Via Telecom,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power of a cdma mobile station by controlled transition from control hold to active state
US6954446B2 (en) * 2002-06-25 2005-10-11 Motorola, Inc. Multiple mode RF communication device
US7826516B2 (en) * 2005-11-15 2010-11-02 Rambus Inc. Iterative interference canceller for wireless multiple-access systems with multiple receive antennas
ATE427604T1 (de) * 2006-07-20 2009-04-15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Funkempfanger
MY149270A (en) * 2006-11-06 2013-08-15 Qualcomm Inc Mimo transmission with layer permut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599803B1 (en) * 2009-05-01 2013-12-03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Open loop multiple access for WLAN
US8599772B2 (en) * 2009-07-06 2013-12-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ulticarrier radio receiver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multiple carriers
US8656243B2 (en) * 2010-01-13 2014-02-18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Radio receiver and method for channel estimation
US8660167B2 (en) * 2010-01-25 2014-02-25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Device and method for distortion-robust decoding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48645B2 (en) * 2002-04-30 2007-07-24 Motorola, Inc. Wireless transmission using an adaptive transmit antenna array
US20070071150A1 (en) * 2005-09-28 2007-03-29 Sunplus Technology Co., Ltd. Diversity receiver
US20080220819A1 (en) * 2007-03-08 2008-09-11 David Ben-Eli Dynamically reconfigurable receiver
US20100173666A1 (en) * 2007-09-25 2010-07-08 Fujitsu Limited Transmit Power Control System, Transmit Power Control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US7991378B2 (en) * 2008-04-14 2011-08-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ime-error and frequency-error correction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2007706A (zh) * 2008-04-30 2011-04-06 夏普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接收装置和通信方法
US20090316820A1 (en) * 2008-06-23 2009-12-24 Mediatek Inc. Ofdm receiver having memory capable of acting in a single-chip mode and a diversity mode
US20110310877A1 (en) * 2010-06-21 2011-12-22 Wu Kam H Coverage Extension Using Carrier Diversity In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s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76653A (zh) * 2016-04-07 2017-10-20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天线合并和波束赋形方法和装置
CN107276653B (zh) * 2016-04-07 2021-02-12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天线合并和波束赋形方法和装置
CN113179112A (zh) * 2021-02-07 2021-07-27 西安宇飞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天线模式选择装置
CN113179112B (zh) * 2021-02-07 2023-12-08 西安宇飞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天线模式选择装置
CN115296718A (zh) * 2022-06-30 2022-11-04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分集合并技术的卫星遥控接收系统
CN115296718B (zh) * 2022-06-30 2024-03-26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分集合并技术的卫星遥控接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343494A1 (en) 2013-12-26
DE102013106408A1 (de) 2013-12-24
US9083416B2 (en) 2015-07-14
CN103516413B (zh) 2017-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16413A (zh) 接收分集系统中的组合
CN103493383B (zh) 基于干扰链路il信号质量的干扰消除及有关方法和装置
KR101033104B1 (ko) 조정된 모바일 터미널들을 통한 업링크 공간-시간 코딩기능을 갖는 통신 시스템
EP1989788B1 (en) Network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multiple input/multiple output (mimo) channel interface
JP5539362B2 (ja) Pucchの空間符号送信ダイバーシチ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US8050697B2 (en) Multi-antenna scheduling system and method
EP1845634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versity processing including using dedicated pilot method for closed loop
WO2009081514A1 (ja)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2012508997A (ja) V−mimo復調用の低減した複雑性のチャネル推定及び干渉除去のため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KR20070115661A (ko) 레이크 수신기가 구비된 광대역 코드분할 다중 접속네트워크에서 간섭 억제를 통해 폐루프 송신 다이버시티모드 성능을 개선한 방법 및 장치
US20110110323A1 (en) Method of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uplink signals and equipment therefor
WO2009095750A1 (en) Improved interference estimator
EP3182662A1 (en) Soft llr/bit combining for comp or soft handover receiver
Siregar et al. Combination of spatial modulation and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using hybrid detection scheme
US20240171205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receiving station, and non-transitory storage medium
CN102246439B (zh) 实现mimo的hspa中的snir估计
CN102594418B (zh) 基于正交覆盖码的多点协作数据传输方法
US8699603B1 (en) Iterative precoding selection
Bhuvanasundaram et al.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Schemes for next-Generation 5G networks: A Survey
KR100266445B1 (ko) 멀티캐리어/직접시퀀스 하이브리드 광대역 cdma 방식의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전송 다이버시티 구현 방법 및 그 장치
Fei et al. An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scheme for cognitive radio network
CN101874367B (zh) 服务于多网络设备的中继站中用于信号转发的方法及装置
KR20160082664A (ko) 다중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 시공간 부호에 대한 효율적인 링크 적응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Neubiberg, Germany

Applicant after: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Address before: Neubiberg, Germany

Applicant before: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713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after: Apple Inc.

Address before: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before: INTEL Corp.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713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after: INTEL Corp.

Address before: Neubiberg,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