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16262A - 一种用于滑环绕线转子电机的转子电流回收反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滑环绕线转子电机的转子电流回收反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16262A
CN103516262A CN201310507926.5A CN201310507926A CN103516262A CN 103516262 A CN103516262 A CN 103516262A CN 201310507926 A CN201310507926 A CN 201310507926A CN 103516262 A CN103516262 A CN 1035162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ode
bipolar transistor
variable
resistance
connec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0792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16262B (zh
Inventor
王成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50792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1626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162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162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162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1626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8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for sector-wide applications
    • Y02P80/10Efficient use of energy, e.g. using compressed air or pressurized fluid as energy carrier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滑环绕线转子电机的转子电流回收反馈装置,包括电连接的变频变压电路、第一整流器、逆变电路、斩波电路和高频振荡电路;高频振荡电路产生驱动信号输出至斩波电路,以控制斩波电路的开关速度;斩波电路改变滑环绕线转子电机转子的电流和转速,并改变变频变压电路输出电流、电压的频率和大小;变频变压电路改变滑环绕线转子电机的转子绕组感应电流的频率和电压并输出;第一整流器将变频变压电路输出的交流电压进行整流;逆变电路将直流电压转变为三相交流电压,输出至滑环绕线转子电机的定子绕组,充分利用了转子绕组上的感应电流和电压,节约了能源。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滑环绕线转子电机的转子电流回收反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滑环绕线转子电机,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滑环绕线转子电机的转子电流回收反馈装置,属于电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滑环绕线转子电机在启动时,转子绕组的感应电流、感应电压比较大,造成转子绕组磁饱和,通常并联电阻增加转子绕组的阻抗,以降低转子绕组上的感应电流、感应电压,这样就造成转子绕组上感应电流、感应电压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滑环绕线转子电机的转子电流回收反馈装置,能够充分利用转子绕组上的感应电流和电压,节约了能源。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滑环绕线转子电机的转子电流回收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电流回收反馈装置包括电连接的变频变压电路、第一整流器、逆变电路、斩波电路和高频振荡电路;
所述变频变压电路,改变滑环绕线转子电机的转子绕组感应电流的频率和电压并输出;
所述第一整流器,与变频变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将变频变压电路输出的交流电压进行整流;
所述逆变电路,与第一整流器的输出端连接,将直流电压转变为三相交流电压,输出至滑环绕线转子电机的定子绕组;
所述斩波电路,与变频变压电路、高频振荡电路连接,改变滑环绕线转子电机转子的电流和转速,并改变变频变压电路输出电流、电压的频率和大小;
所述高频振荡电路,产生驱动信号输出至斩波电路,以控制斩波电路的开关速度。
一种优化方案,所述转子电流回收反馈装置包括:
第二整流器,输入端连接外网电源,输出端与第一整流器的输出端并联。
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第一整流器的输出端并联蓄电池E。
再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变频变压电路包括变频变压器T1、变频变压器T2和变频变压器T3,变频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一端、变频变压器T2的初级线圈一端和变频变压器T3的初级线圈一端分别接斩波电路,变频变压器T1初级线圈的另一端经弹刷连接滑环绕线转子电机的转子绕组线圈L1,变频变压器T2初级线圈的另一端经弹刷连接滑环绕线转子电机的转子绕组线圈L2,变频变压器T3初级线圈的另一端经弹刷连接滑环绕线转子电机的转子绕组线圈L3,变频变压器T1、变频变压器T2和变频变压器T3的次级线圈一端连接在一起,次级线圈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整流器的输入端。
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逆变电路包括逆变器、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容C5、电容C6和电容C7,逆变电路的第一输出端接电阻R13的一端、电容C5的一端,逆变电路的第二输出端接电阻R14的一端、电容C6的一端,逆变电路的第三输出端接电阻R15的一端、电容C7的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电容C6的另一端、电容C7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电阻R13的另一端接滑环绕线转子电机的定子绕组线圈L4,电阻R14的另一端接滑环绕线转子电机的定子绕组线圈L6,电阻R15的另一端接滑环绕线转子电机的定子绕组线圈L5。
   再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斩波电路包括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1、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2、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3、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4、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5、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6、二极管D17、二极管D18、二极管D19、二极管D20、二极管D21和二极管D22,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2的源极接变频变压器T1初级线圈的一端、二极管D17的正极,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2的漏极接二极管D18的负极,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2的栅极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1的栅极,二极管D17的负极接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1的漏极,二极管D18的正极接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1的源极,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1的栅极接高频振荡电路;
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4的源极接变频变压器T2初级线圈的一端、二极管D19的正极,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4的漏极接二极管D20的负极,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4的栅极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3的栅极,二极管D19的负极接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3的漏极,二极管D20的正极接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3的源极,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3的栅极接高频振荡电路;
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6的源极接变频变压器T3初级线圈的一端、二极管D21的正极,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6的漏极接二极管D22的负极,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6的栅极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5的栅极,二极管D21的负极接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5的漏极,二极管D22的正极接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5的源极,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5的栅极接高频振荡电路。
更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高频振荡电路包括锯齿波产生电路、移相电路和放大电路,锯齿波产生电路包括可调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容C1、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电感L7、电感L8和三极管Q1,可调电阻R1的一端接电源U2、二极管D1的正极,可调电阻R1的另一端经电阻R2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二极管D1的负极接电阻R3的一端、三极管Q1的基极,电阻R3的另一端经电阻R4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移相电路、二极管D3的负极、电容C1的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3的正极接电阻R5的一端、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4的正极,二极管D4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2的负极经电感L7接地,电阻R5的另一端经电感L8接地;
移相电路包括电阻R6、电阻R7、电容C2、二极管D5和三极管Q2,电阻R6的一端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阻R6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5的正极、三极管Q2的基极,二极管D5的负极接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电阻R7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接电源UCC,电容C2的另一端接放大电路;
放大电路包括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二极管D6、二极管D7、二极管D8、二极管D9、二极管D10、二极管D11、二极管D12、二极管D13、二极管D14、二极管D15、二极管D16、电容C3、电容C4、驱动变压器T和三极管Q3、三极管Q4,二极管D6的负极接电容C2的另一端、二极管D7的正极,二极管D7的负极接电阻R8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三极管Q3的基极,电阻R8的另一端接电源UCC,电容C3的另一端接电容C4的另一端、电阻R9的一端、电阻R10的一端、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电阻R9的另一端接电源UCC,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二极管D10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二极管D8的负极、电阻R11的一端、驱动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一端,二极管D8的正极接电源UCC,电阻R11的另一端接电源UCC,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二极管D10的负极、电阻R12的一端,二极管D10的正极接二极管D9的负极,二极管D9的正极接地,电阻R12的另一端接驱动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另一端,驱动变压器T的第一次级线圈一端接二极管D11的正极、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1的栅极,二极管D11的负极接地,驱动变压器T的第一次级线圈另一端经接二极管D12接地,驱动变压器T的第二次级线圈一端接二极管D13的正极、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5的栅极,二极管D13的负极接地,驱动变压器T的第二次级线圈另一端经接二极管D14接地,驱动变压器T的第三次级线圈一端接二极管D15的正极、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3的栅极,二极管D15的负极接地,驱动变压器T的第三次级线圈另一端经接二极管D16接地。
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变频变压电路包括变频变压器T1、变频变压器T2和变频变压器T3,变频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一端、变频变压器T2的初级线圈一端和变频变压器T3的初级线圈一端分别接斩波电路,变频变压器T1初级线圈的另一端、变频变压器T2初级线圈的另一端、变频变压器T3初级线圈的另一端连接,变频变压器T1、变频变压器T2和变频变压器T3的次级线圈一端连接在一起,次级线圈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整流器的输入端。
    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斩波电路包括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1、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2、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3、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4、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5、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6、二极管D17、二极管D18、二极管D19、二极管D20、二极管D21和二极管D22,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2的源极接变频变压器T1初级线圈的一端、二极管D17的正极,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2的漏极接二极管D18的负极,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2的栅极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1的栅极,二极管D17的负极接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1的漏极,二极管D18的正极接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1的源极、转子绕组线圈L1,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1的栅极接高频振荡电路;
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4的源极接变频变压器T2初级线圈的一端、二极管D19的正极,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4的漏极接二极管D20的负极,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4的栅极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3的栅极,二极管D19的负极接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3的漏极,二极管D20的正极接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3的源极、转子绕组线圈L2,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3的栅极接高频振荡电路;
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6的源极接变频变压器T3初级线圈的一端、二极管D21的正极,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6的漏极接二极管D22的负极,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6的栅极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5的栅极,二极管D21的负极接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5的漏极,二极管D22的正极接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5的源极、转子绕组线圈L3,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5的栅极接高频振荡电路。 
本发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高频振荡电路产生驱动信号输出至斩波电路,以控制斩波电路的开关速度;斩波电路改变滑环绕线转子电机转子的电流和转速,并改变变频变压电路输出电流、电压的频率和大小;变频变压电路改变滑环绕线转子电机的转子绕组感应电流的频率和电压并输出;第一整流器将变频变压电路输出的交流电压进行整流;逆变电路将直流电压转变为三相交流电压,输出至滑环绕线转子电机的定子绕组,充分利用了转子绕组上的感应电流和电压,节约了能源。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转子电流回收反馈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附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转子电流回收反馈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
1-变频变压电路,2-第一整流器,3-逆变电路,4-逆变器,5-斩波电路,6-高频振荡电路,7-锯齿波产生电路,8-移相电路,9-放大电路,10-第二整流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以三相滑环绕线转子电机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滑环绕线转子电机的转子电流回收反馈装置,包括电连接的变频变压电路1、第一整流器2、逆变电路3、斩波电路5和高频振荡电路6。
变频变压电路1,改变滑环绕线转子电机的转子绕组感应电流的频率和电压并输出;
第一整流器2,与变频变压电路1的输出端连接,将变频变压电路1输出的交流电压进行整流;
逆变电路3,与第一整流器2的输出端连接,将直流电压转变为三相交流电压,输出至滑环绕线转子电机的定子绕组;
斩波电路5,与变频变压电路1、高频振荡电路6连接,改变滑环绕线转子电机转子的电流和转速,并改变变频变压电路1输出电流、电压的频率和大小;
高频振荡电路6,产生驱动信号输出至斩波电路5,以控制斩波电路5的开关速度;
高频振荡电路6包括锯齿波产生电路7、移相电路8和放大电路9,锯齿波产生电路7产生锯齿波信号;
移相电路8,将锯齿波信号转变为方波信号;
放大电路9,将方波信号进行放大; 
第二整流器10,输入端连接外网电源,输出端与第一整流器2的输出端并联。
变频变压电路1,包括变频变压器T1、变频变压器T2和变频变压器T3,变频变压器T1、变频变压器T2和变频变压器T3为环形变频变压器,变频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一端、变频变压器T2的初级线圈一端和变频变压器T3的初级线圈一端分别接斩波电路5,变频变压器T1初级线圈的另一端经弹刷连接滑环绕线转子电机的转子绕组线圈L1,变频变压器T2初级线圈的另一端经弹刷连接滑环绕线转子电机的转子绕组线圈L2,变频变压器T3初级线圈的另一端经弹刷连接滑环绕线转子电机的转子绕组线圈L3,变频变压器T1、变频变压器T2和变频变压器T3的次级线圈一端连接在一起,次级线圈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整流器2的输入端,第一整流器2的输出端接逆变电路3,第一整流器2的输出端并联蓄电池E、第二整流器10的输出端。
逆变电路3包括逆变器4、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容C5、电容C6和电容C7,逆变电路3的第一输出端接电阻R13的一端、电容C5的一端,逆变电路3的第二输出端接电阻R14的一端、电容C6的一端,逆变电路3的第三输出端接电阻R15的一端、电容C7的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电容C6的另一端、电容C7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电阻R13的另一端接滑环绕线转子电机的定子绕组线圈L4,电阻R14的另一端接滑环绕线转子电机的定子绕组线圈L6,电阻R15的另一端接滑环绕线转子电机的定子绕组线圈L5。
   斩波电路5包括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1、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2、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3、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4、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5、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6、二极管D17、二极管D18、二极管D19、二极管D20、二极管D21和二极管D22,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2的源极接变频变压器T1初级线圈的一端、二极管D17的正极,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2的漏极接二极管D18的负极,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2的栅极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1的栅极,二极管D17的负极接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1的漏极,二极管D18的正极接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1的源极,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1的栅极接高频振荡电路6;
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4的源极接变频变压器T2初级线圈的一端、二极管D19的正极,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4的漏极接二极管D20的负极,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4的栅极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3的栅极,二极管D19的负极接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3的漏极,二极管D20的正极接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3的源极,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3的栅极接高频振荡电路6;
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6的源极接变频变压器T3初级线圈的一端、二极管D21的正极,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6的漏极接二极管D22的负极,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6的栅极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5的栅极,二极管D21的负极接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5的漏极,二极管D22的正极接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5的源极,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5的栅极接高频振荡电路6。
高频振荡电路6包括锯齿波产生电路7、移相电路8和放大电路9,锯齿波产生电路7包括可调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容C1、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电感L7、电感L8和三极管Q1,可调电阻R1的一端接电源U2、二极管D1的正极,可调电阻R1的另一端经电阻R2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二极管D1的负极接电阻R3的一端、三极管Q1的基极,电阻R3的另一端经电阻R4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移相电路8、二极管D3的负极、电容C1的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3的正极接电阻R5的一端、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4的正极,二极管D4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2的负极经电感L7接地,电阻R5的另一端经电感L8接地。
移相电路8包括电阻R6、电阻R7、电容C2、二极管D5和三极管Q2,电阻R6的一端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阻R6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5的正极、三极管Q2的基极,二极管D5的负极接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电阻R7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接电源UCC,电容C2的另一端接放大电路9。
放大电路9包括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二极管D6、二极管D7、二极管D8、二极管D9、二极管D10、二极管D11、二极管D12、二极管D13、二极管D14、二极管D15、二极管D16、电容C3、电容C4、驱动变压器T和三极管Q3、三极管Q4,二极管D6的负极接电容C2的另一端、二极管D7的正极,二极管D7的负极接电阻R8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三极管Q3的基极,电阻R8的另一端接电源UCC,电容C3的另一端接电容C4的另一端、电阻R9的一端、电阻R10的一端、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电阻R9的另一端接电源UCC,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二极管D10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二极管D8的负极、电阻R11的一端、驱动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一端,二极管D8的正极接电源UCC,电阻R11的另一端接电源UCC,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二极管D10的负极、电阻R12的一端,二极管D10的正极接二极管D9的负极,二极管D9的正极接地,电阻R12的另一端接驱动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另一端,驱动变压器T的第一次级线圈一端接二极管D11的正极、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1的栅极,二极管D11的负极接地,驱动变压器T的第一次级线圈另一端经接二极管D12接地,驱动变压器T的第二次级线圈一端接二极管D13的正极、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5的栅极,二极管D13的负极接地,驱动变压器T的第二次级线圈另一端经接二极管D14接地,驱动变压器T的第三次级线圈一端接二极管D15的正极、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3的栅极,二极管D15的负极接地,驱动变压器T的第三次级线圈另一端经接二极管D16接地。
实施例2,以三相滑环绕线转子电机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一种用于滑环绕线转子电机的转子电流回收反馈装置,包括电连接的变频变压电路1、第一整流器2、逆变电路3、斩波电路5和高频振荡电路6。
变频变压电路1,改变滑环绕线转子电机的转子绕组感应电流的频率和电压并输出;
第一整流器2,与变频变压电路1的输出端连接,将变频变压电路1输出的交流电压进行整流;
逆变电路3,与第一整流器2的输出端连接,将直流电压转变为三相交流电压,输出至滑环绕线转子电机的定子绕组;
斩波电路5,与变频变压电路1、高频振荡电路6连接,改变滑环绕线转子电机转子的电流和转速,并改变变频变压电路1输出电流、电压的频率和大小;
高频振荡电路6,产生驱动信号输出至斩波电路5,以控制斩波电路5的开关速度;
高频振荡电路6包括锯齿波产生电路7、移相电路8和放大电路9,锯齿波产生电路7产生锯齿波信号;
移相电路8,将锯齿波信号转变为方波信号;
放大电路9,将方波信号进行放大;
第二整流器10,输入端连接外网电源,输出端与第一整流器2的输出端并联。
变频变压电路1,包括变频变压器T1、变频变压器T2和变频变压器T3,变频变压器T1、变频变压器T2和变频变压器T3为环形变频变压器,变频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一端、变频变压器T2的初级线圈一端和变频变压器T3的初级线圈一端分别接斩波电路5,变频变压器T1初级线圈的另一端、变频变压器T2初级线圈的另一端、变频变压器T3初级线圈的另一端连接,变频变压器T1、变频变压器T2和变频变压器T3的次级线圈一端连接在一起,次级线圈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整流器2的输入端,第一整流器2的输出端接逆变电路3,第一整流器2的输出端并联蓄电池E、第二整流器10的输出端。
逆变电路3包括逆变器4、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容C5、电容C6和电容C7,逆变电路3的第一输出端接电阻R13的一端、电容C5的一端,逆变电路3的第二输出端接电阻R14的一端、电容C6的一端,逆变电路3的第三输出端接电阻R15的一端、电容C7的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电容C6的另一端、电容C7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电阻R13的另一端接滑环绕线转子电机的定子绕组线圈L4,电阻R14的另一端接滑环绕线转子电机的定子绕组线圈L6,电阻R15的另一端接滑环绕线转子电机的定子绕组线圈L5。
   斩波电路5包括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1、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2、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3、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4、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5、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6、二极管D17、二极管D18、二极管D19、二极管D20、二极管D21和二极管D22,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2的源极接变频变压器T1初级线圈的一端、二极管D17的正极,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2的漏极接二极管D18的负极,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2的栅极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1的栅极,二极管D17的负极接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1的漏极,二极管D18的正极接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1的源极、转子绕组线圈L1,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1的栅极接高频振荡电路6;
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4的源极接变频变压器T2初级线圈的一端、二极管D19的正极,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4的漏极接二极管D20的负极,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4的栅极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3的栅极,二极管D19的负极接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3的漏极,二极管D20的正极接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3的源极、转子绕组线圈L2,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3的栅极接高频振荡电路6;
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6的源极接变频变压器T3初级线圈的一端、二极管D21的正极,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6的漏极接二极管D22的负极,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6的栅极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5的栅极,二极管D21的负极接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5的漏极,二极管D22的正极接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5的源极、转子绕组线圈L3,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5的栅极接高频振荡电路6。
高频振荡电路6包括锯齿波产生电路7、移相电路8和放大电路9,锯齿波产生电路7包括可调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容C1、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电感L7、电感L8和三极管Q1,可调电阻R1的一端接电源U2、二极管D1的正极,可调电阻R1的另一端经电阻R2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二极管D1的负极接电阻R3的一端、三极管Q1的基极,电阻R3的另一端经电阻R4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移相电路8、二极管D3的负极、电容C1的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3的正极接电阻R5的一端、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4的正极,二极管D4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2的负极经电感L7接地,电阻R5的另一端经电感L8接地。
移相电路8包括电阻R6、电阻R7、电容C2、二极管D5和三极管Q2,电阻R6的一端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阻R6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5的正极、三极管Q2的基极,二极管D5的负极接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电阻R7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接电源UCC,电容C2的另一端接放大电路9。
放大电路9包括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二极管D6、二极管D7、二极管D8、二极管D9、二极管D10、二极管D11、二极管D12、二极管D13、二极管D14、二极管D15、二极管D16、电容C3、电容C4、驱动变压器T和三极管Q3、三极管Q4,二极管D6的负极接电容C2的另一端、二极管D7的正极,二极管D7的负极接电阻R8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三极管Q3的基极,电阻R8的另一端接电源UCC,电容C3的另一端接电容C4的另一端、电阻R9的一端、电阻R10的一端、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电阻R9的另一端接电源UCC,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二极管D10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二极管D8的负极、电阻R11的一端、驱动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一端,二极管D8的正极接电源UCC,电阻R11的另一端接电源UCC,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二极管D10的负极、电阻R12的一端,二极管D10的正极接二极管D9的负极,二极管D9的正极接地,电阻R12的另一端接驱动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另一端,驱动变压器T的第一次级线圈一端接二极管D11的正极、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1的栅极,二极管D11的负极接地,驱动变压器T的第一次级线圈另一端经接二极管D12接地,驱动变压器T的第二次级线圈一端接二极管D13的正极、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5的栅极,二极管D13的负极接地,驱动变压器T的第二次级线圈另一端经接二极管D14接地,驱动变压器T的第三次级线圈一端接二极管D15的正极、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3的栅极,二极管D15的负极接地,驱动变压器T的第三次级线圈另一端经接二极管D16接地。
蓄电池E可以将直流供给逆变器,当不接外网时应用于电动车。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内容,不应理解为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示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不经创造性劳动,采用其它方式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如高频振荡电路也可以采用其它结构形式,只要能够产生方波信号即可;斩波电路也可以采用可控硅来实现,相应的高频振荡电路产生正弦波即可,只是效果差;三个环形高频变压器也可以用普通三相变压器铁芯来代替。只要是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所作的改进,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用于滑环绕线转子电机的转子电流回收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电流回收反馈装置包括电连接的变频变压电路(1)、第一整流器(2)、逆变电路(3)、斩波电路(5)和高频振荡电路(6);
所述变频变压电路(1),改变滑环绕线转子电机的转子绕组感应电流的频率和电压并输出;
所述第一整流器(2),与变频变压电路(1)的输出端连接,将变频变压电路(1)输出的交流电压进行整流;
所述逆变电路(3),与第一整流器(2)的输出端连接,将直流电压转变为三相交流电压,输出至滑环绕线转子电机的定子绕组;
所述斩波电路(5),与变频变压电路(1)、高频振荡电路(6)连接,改变滑环绕线转子电机转子的电流和转速,并改变变频变压电路(1)输出电流、电压的频率和大小;
所述高频振荡电路(6),产生驱动信号输出至斩波电路(5),以控制斩波电路(5)的开关速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电流回收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电流回收反馈装置包括:
第二整流器(10),输入端连接外网电源,输出端与第一整流器(2)的输出端并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电流回收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整流器(2)的输出端并联蓄电池E。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转子电流回收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变压电路(1)包括变频变压器T1、变频变压器T2和变频变压器T3,变频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一端、变频变压器T2的初级线圈一端和变频变压器T3的初级线圈一端分别接斩波电路(5),变频变压器T1初级线圈的另一端经弹刷连接滑环绕线转子电机的转子绕组线圈L1,变频变压器T2初级线圈的另一端经弹刷连接滑环绕线转子电机的转子绕组线圈L2,变频变压器T3初级线圈的另一端经弹刷连接滑环绕线转子电机的转子绕组线圈L3,变频变压器T1、变频变压器T2和变频变压器T3的次级线圈一端连接在一起,次级线圈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整流器(2)的输入端。
5.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转子电流回收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电路(3)包括逆变器(4)、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容C5、电容C6和电容C7,逆变电路(3)的第一输出端接电阻R13的一端、电容C5的一端,逆变电路(3)的第二输出端接电阻R14的一端、电容C6的一端,逆变电路(3)的第三输出端接电阻R15的一端、电容C7的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电容C6的另一端、电容C7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电阻R13的另一端接滑环绕线转子电机的定子绕组线圈L4,电阻R14的另一端接滑环绕线转子电机的定子绕组线圈L6,电阻R15的另一端接滑环绕线转子电机的定子绕组线圈L5。
6.   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转子电流回收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斩波电路(5)包括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1、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2、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3、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4、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5、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6、二极管D17、二极管D18、二极管D19、二极管D20、二极管D21和二极管D22,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2的源极接变频变压器T1初级线圈的一端、二极管D17的正极,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2的漏极接二极管D18的负极,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2的栅极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1的栅极,二极管D17的负极接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1的漏极,二极管D18的正极接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1的源极,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1的栅极接高频振荡电路(6);
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4的源极接变频变压器T2初级线圈的一端、二极管D19的正极,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4的漏极接二极管D20的负极,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4的栅极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3的栅极,二极管D19的负极接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3的漏极,二极管D20的正极接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3的源极,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3的栅极接高频振荡电路(6);
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6的源极接变频变压器T3初级线圈的一端、二极管D21的正极,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6的漏极接二极管D22的负极,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6的栅极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5的栅极,二极管D21的负极接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5的漏极,二极管D22的正极接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5的源极,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5的栅极接高频振荡电路(6)。
7.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转子电流回收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振荡电路(6)包括锯齿波产生电路(7)、移相电路(8)和放大电路(9),锯齿波产生电路(7)包括可调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容C1、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电感L7、电感L8和三极管Q1,可调电阻R1的一端接电源U2、二极管D1的正极,可调电阻R1的另一端经电阻R2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二极管D1的负极接电阻R3的一端、三极管Q1的基极,电阻R3的另一端经电阻R4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移相电路(8)、二极管D3的负极、电容C1的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3的正极接电阻R5的一端、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4的正极,二极管D4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2的负极经电感L7接地,电阻R5的另一端经电感L8接地;
所述移相电路(8)包括电阻R6、电阻R7、电容C2、二极管D5和三极管Q2,电阻R6的一端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阻R6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5的正极、三极管Q2的基极,二极管D5的负极接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电阻R7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接电源UCC,电容C2的另一端接放大电路(9);
所述放大电路(9)包括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二极管D6、二极管D7、二极管D8、二极管D9、二极管D10、二极管D11、二极管D12、二极管D13、二极管D14、二极管D15、二极管D16、电容C3、电容C4、驱动变压器T和三极管Q3、三极管Q4,二极管D6的负极接电容C2的另一端、二极管D7的正极,二极管D7的负极接电阻R8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三极管Q3的基极,电阻R8的另一端接电源UCC,电容C3的另一端接电容C4的另一端、电阻R9的一端、电阻R10的一端、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电阻R9的另一端接电源UCC,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二极管D10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二极管D8的负极、电阻R11的一端、驱动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一端,二极管D8的正极接电源UCC,电阻R11的另一端接电源UCC,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二极管D10的负极、电阻R12的一端,二极管D10的正极接二极管D9的负极,二极管D9的正极接地,电阻R12的另一端接驱动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另一端,驱动变压器T的第一次级线圈一端接二极管D11的正极、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1的栅极,二极管D11的负极接地,驱动变压器T的第一次级线圈另一端经接二极管D12接地,驱动变压器T的第二次级线圈一端接二极管D13的正极、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5的栅极,二极管D13的负极接地,驱动变压器T的第二次级线圈另一端经接二极管D14接地,驱动变压器T的第三次级线圈一端接二极管D15的正极、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3的栅极,二极管D15的负极接地,驱动变压器T的第三次级线圈另一端经接二极管D16接地。
8.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转子电流回收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变压电路(1)包括变频变压器T1、变频变压器T2和变频变压器T3,变频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一端、变频变压器T2的初级线圈一端和变频变压器T3的初级线圈一端分别接斩波电路(5),变频变压器T1初级线圈的另一端、变频变压器T2初级线圈的另一端、变频变压器T3初级线圈的另一端连接,变频变压器T1、变频变压器T2和变频变压器T3的次级线圈一端连接在一起,次级线圈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整流器(2)的输入端。
9. 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转子电流回收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斩波电路(5)包括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1、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2、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3、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4、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5、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6、二极管D17、二极管D18、二极管D19、二极管D20、二极管D21和二极管D22,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2的源极接变频变压器T1初级线圈的一端、二极管D17的正极,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2的漏极接二极管D18的负极,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2的栅极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1的栅极,二极管D17的负极接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1的漏极,二极管D18的正极接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1的源极、转子绕组线圈L1,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1的栅极接高频振荡电路(6);
所述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4的源极接变频变压器T2初级线圈的一端、二极管D19的正极,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4的漏极接二极管D20的负极,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4的栅极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3的栅极,二极管D19的负极接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3的漏极,二极管D20的正极接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3的源极、转子绕组线圈L2,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3的栅极接高频振荡电路(6);
所述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6的源极接变频变压器T3初级线圈的一端、二极管D21的正极,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6的漏极接二极管D22的负极,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6的栅极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5的栅极,二极管D21的负极接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5的漏极,二极管D22的正极接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5的源极、转子绕组线圈L3,缘栅双极型晶体管B5的栅极接高频振荡电路(6)。
CN201310507926.5A 2013-10-25 2013-10-25 一种用于滑环绕线转子电机的转子电流回收反馈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162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07926.5A CN103516262B (zh) 2013-10-25 2013-10-25 一种用于滑环绕线转子电机的转子电流回收反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07926.5A CN103516262B (zh) 2013-10-25 2013-10-25 一种用于滑环绕线转子电机的转子电流回收反馈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16262A true CN103516262A (zh) 2014-01-15
CN103516262B CN103516262B (zh) 2015-12-16

Family

ID=498984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07926.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16262B (zh) 2013-10-25 2013-10-25 一种用于滑环绕线转子电机的转子电流回收反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16262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15299A (ja) * 1993-04-26 1994-11-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交流励磁形同期機の始動装置
US20070278985A1 (en) * 2005-08-05 2007-12-06 Tm Ge Automation System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tarting A Wound Rotor Motor
CN101353130A (zh) * 2008-09-16 2009-01-28 洛阳源创电气有限公司 交流矿井提升机转子调频调压装置
CN101527539A (zh) * 2009-04-30 2009-09-09 广东华拿东方能源有限公司 抗逆变颠覆无缝换接电动机调速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1615884A (zh) * 2009-04-30 2009-12-30 上海电力学院 移相斩波的高功率因数串级调速装置
CN201656905U (zh) * 2010-04-16 2010-11-24 西安新兴自动控制电器有限公司 转差功率回馈式大功率中高压异步电机调速系统
CN203491932U (zh) * 2013-10-25 2014-03-19 王成军 一种用于滑环绕线转子电机的转子电流回收反馈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15299A (ja) * 1993-04-26 1994-11-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交流励磁形同期機の始動装置
US20070278985A1 (en) * 2005-08-05 2007-12-06 Tm Ge Automation System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tarting A Wound Rotor Motor
CN101353130A (zh) * 2008-09-16 2009-01-28 洛阳源创电气有限公司 交流矿井提升机转子调频调压装置
CN101527539A (zh) * 2009-04-30 2009-09-09 广东华拿东方能源有限公司 抗逆变颠覆无缝换接电动机调速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1615884A (zh) * 2009-04-30 2009-12-30 上海电力学院 移相斩波的高功率因数串级调速装置
CN201656905U (zh) * 2010-04-16 2010-11-24 西安新兴自动控制电器有限公司 转差功率回馈式大功率中高压异步电机调速系统
CN203491932U (zh) * 2013-10-25 2014-03-19 王成军 一种用于滑环绕线转子电机的转子电流回收反馈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16262B (zh) 2015-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33231A (zh) 一种lcc串并联谐振电源及采用其提高开关频率的方法
CN204539041U (zh) 新型潜油电泵专用中压变频调速装置
US10498274B2 (en)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system for a vehicle
CN203491932U (zh) 一种用于滑环绕线转子电机的转子电流回收反馈装置
CN108521843A (zh) 滤波安排
CN102097894B (zh) 一种交流发电机的发电方法及其发电机
CN102185399B (zh) 多极电励磁变频发电机
CN104201717A (zh) 一种永磁直驱风电系统
CN106329957B (zh) 电动工具及其控制方法
CN103516262B (zh) 一种用于滑环绕线转子电机的转子电流回收反馈装置
CN202034860U (zh) 一种交流发电机
CN102638166A (zh) 低电磁干扰直流升压转换器
CN203801099U (zh) 电源电路和微波炉
CN207251479U (zh) 一种自驱同步整流电路及其开关电源
CN205754103U (zh) 一种电机磁路控制高效节能器
CN202353485U (zh) 一种逆变器
CN202353489U (zh) 一种逆变器
CN104734602A (zh) 潜油电泵专用中压变频调速装置
CN205545048U (zh) 一种三相交流永磁磁阻同步高速电机切换电路
CN204244094U (zh) 一种数码发电机变频器
CN102200306B (zh) 微波炉
CN209545168U (zh) 一种具有降噪装置的风力发电系统
CN202142921U (zh) 多极电励磁变频发电机
CN204918668U (zh) 大功率双频热处理供电装置
CN203596722U (zh) 谐振传递式旋转磁场定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16

Termination date: 201910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