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13866A - 面形信息体集合的显示方法、装置及移动设备 - Google Patents

面形信息体集合的显示方法、装置及移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13866A
CN103513866A CN201310153836.0A CN201310153836A CN103513866A CN 103513866 A CN103513866 A CN 103513866A CN 201310153836 A CN201310153836 A CN 201310153836A CN 103513866 A CN103513866 A CN 1035138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formosome
shape
user
hand man
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5383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13866B (zh
Inventor
夏璐
尹林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15383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13866B/zh
Priority to PCT/CN2013/075463 priority patent/WO2013189215A2/en
Priority to US14/118,059 priority patent/US10289293B2/en
Priority to EP13179088.3A priority patent/EP2796979B1/en
Publication of CN1035138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138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138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138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7Interaction techniques to control parameter settings, e.g. interaction with sliders or di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2Interaction with lists of selectable items, e.g. men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5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for image manipulation, e.g. dragging, rotation, expansion or change of colou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一种面形信息体集合的显示方法、装置及移动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检测到显示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的操作指令时,将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沿第一预设轴线旋转第一角度;其中,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包括至少两个面形信息体,所述至少两个面形信息体均适于承载可视信息,各个面形信息体之间具有可视空间;显示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使得所述第一角度对应的可视空间能呈现与之相应的面形信息体承载的可视信息。采用上述方法、装置和移动设备能够简化用户操作,提高用户的信息获取速度,方便用户使用。

Description

面形信息体集合的显示方法、装置及移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机交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形信息体集合的显示方法、装置及移动设备。
背景技术
人机交互,是一门研究系统与用户之间的交互关系的技术,是指人与计算机之间使用某种对话语言,以一定的交互方式,为完成确定任务而在人与计算机之间进行的信息交互过程。
目前,在交互系统中,对于照片、通讯录等信息,通常用卡片形式平面地陈列出来进行显示。如图1所示的显示界面中,通过多个重叠的卡片形式来显示通讯录,用户不需要打开通讯录,可以看到第一个联系人的信息。其姓名是A,联系电话是:13912345678。如果用户要查看通讯录内其他联系人的信息,则需要逐个翻页查找,或输入关键字进行搜索,得到需要的联系人信息,或者从得到的多个搜索结果中进行逐个翻页显示,操作复杂。
发明人发现,目前卡片形式平面堆叠显示信息的方式,容易造成信息的遮挡,用户只能看到多张卡片形式的信息中第一张卡片中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平面堆叠显示信息容易造成信息遮挡的问题,能够简化用户操作的同时,提高面形信息体集合显示的信息量。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设备中面形信息体集合的显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检测到显示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的操作指令时,将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沿第一预设轴线旋转第一角度;其中,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包括至少两个面形信息体,所述至少两个面形信息体均适于承载可视信息,各个面形信息体之间具有可视空间;显示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使得所述第一角度对应的可视空间能呈现与之相应的面形信息体承载的可视信息。
可选的,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中各个面形信息体平行分布或者沿第二预设轴线分布排列。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沿第一预设轴线旋转的第一角度,调整面形信息体承载的可视信息的排布位置,使得所述面形信息体中承载的所有可视信息集中排布在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在所述第一角度对应的所述面形信息体的可视区域。
可选的,通过触控屏输入显示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的操作指令。
可选的,根据用户的左右手输入习惯,将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进行处理并显示。
可选的,所述根据预设的左右手输入习惯,将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进行处理并显示,包括:根据预设的左右手输入习惯,将所述面形信息体向相应的方向沿所述第一预设轴线旋转所述第一角度。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用户输入操作检测用户的左右手习惯,当确定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显示方向与所述用户的左右手习惯不对应时,向相反方向沿所述第一预设轴线旋转所述第一角度的两倍。
可选的,所述根据用户的左右手输入习惯,将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进行处理并显示,包括:根据用户预设的左右手输入习惯,将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中各个面形信息体承载的可视信息按照相应方式进行排版。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用户输入操作检测用户的左右手习惯,当确定所述面形信息体承载的可视信息的排版方式与所述用户的左右手习惯不对应时,改变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中各个面形信息体承载的可视信息的排版方式。
可选的,所述第一角度为预设角度,或者与显示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的操作具有预设对应关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面形信息体集合显示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显示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的操作指令,其中,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包括至少两个面形信息体,所述至少两个面形信息体均适于承载可视信息,各个面形信息体之间具有可视空间;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显示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的操作指令时,将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沿第一预设轴线旋转第一角度;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使得所述第一角度对应的可视空间能呈现与之相应的面形信息体承载的可视信息。
可选的,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中各个面形信息体平行分布或者沿第二预设轴线分布排列。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沿所述第一预设轴线旋转的第一角度,调整面形信息体承载的可视信息的排布位置,使得所述面形信息体中承载的所有可视信息集中排布在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在第一角度对应的所述面形信息体的可视区域。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用户的左右手输入习惯,将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进行处理。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预设的左右手输入习惯,将所述面形信息体向相应方向沿所述第一预设轴线旋转所述第一角度。
可选的,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根据用户输入的操作检测所述用户的左右手习惯;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确定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的显示方向与所述用户的左右手习惯不对应时,向相反方向沿所述第一预设轴线旋转所述第一角度的两倍。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用户预设的左右手输入习惯,将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中各个面形信息体承载的可视信息按照相应方式进行排版。
可选的,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根据用户输入的操作检测所述用户的左右手习惯;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确定所述面形信息体承载的可视信息的排版方式与所述用户的左右手习惯不对应时,改变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中各个面形信息体承载的可视信息的排版方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设备,包括上述任一种所述的面形信息体集合显示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对于多个面形信息体形成的集合,各个面形信息体之间具有可视空间,因此,对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沿第一预设轴线旋转第一角度后,各个面形信息体不再完全重合在一起,在第一角度对应的可视空间能够呈现与之相应的面形信息体承载的可视信息,所以用户无须打开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即可直接看到多个面形信息体上承载的可视信息,因此可以简化用户操作,提高用户的信息获取速度,方便用户使用。
此外,根据面形信息体集合的旋转角度,来调整信息面形信息体承载的可视信息的排布位置,将所述面形信息体中承载的所有可视信息集中排布在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在所述第一角度对应的所述面形信息体的可视区域,使得用户在不需要对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进行复杂操作的情况下,即可一次获得多个面形信息体中完整的可视信息,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用户信息获取速度,简化用户操作。
而对于用户通过触控屏输入的情况,根据用户的左右手输入习惯,来调整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的显示方向及相应面形信息体承载的可视信息的排版布局,可以方便不同左右手习惯的用户单手操作,尤其方便用户使用触控屏较大的移动设备。
而当根据当前用户输入操作检测到当前显示方式与所述用户当前的左右手习惯不对应时,直接调整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的显示方向及所述面形信息体承载的可视信息的排版布局,可以避免用户的复杂设置,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方便用户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移动设备中面形信息体集合的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面形信息体集合显示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通讯录显示方法流程图;
图4a-4b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通讯录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面形信息体集合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背景技术中所述,发明人发现,现有通过卡片形式平面堆叠显示可视信息的方式,容易造成信息的遮挡。为解决这一问题,发明人采取将由至少两个面形信息体形成的面形信息体集合整体旋转某一角度后来显示所述面形信息体及所述面形信息体承载的可视信息,各个面形信息体之间具有可视空间,因此,当通过旋转操作,改变视角后,位于最前位置的的面形信息体所形成的平面不会遮挡其他面形信息体,故用户无须打开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逐个查找或者搜索,即可直接看到多个面形信息体承载的可视信息,因此可以简化用户操作,提高用户的信息获取速度,方便用户使用。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的面形信息体集合显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01,检测到显示面形信息体集合的操作指令,则执行步骤S102。
在本实施例中,由至少两个面形信息体形成一个信息体集合,各个面形信息体均适于承载可视信息,各个面形信息体之间具有可视空间。
其中,所述面形信息体可以是平面信息体,也可以是有一定曲度的曲面信息体,例如,通讯录、相册、名片夹等。
在具体实施中,各个面形信息体可以平行分布或者沿第二预设轴线分布排列,从而在各个面形信息体之间具有一定空间,整个面形信息体集合形成一个三维物体。在某一视角时,位于最前面的面形信息体遮挡住其他面形信息体,用户只能看到最前面的面形信息体承载的可视信息,本实施例中,将所述显示状态的面形信息体集合称为正视状态。
所述显示面形信息体集合的操作指令可以是电子设备内部的操作指令,也可以是用户通过输入设备输入的操作指令。
在具体实施中,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输入上述显示面形信息体集合的操作指令。例如,用户可以通过按键、触摸板,触摸屏等输入装置输入显示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的操作指令。本实施例中,采用触控屏输入显示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的操作。
在用户查看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前,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处于正视状态,面形信息体集合中各个面形信息体完全重叠在一起,用户只能查看位于屏幕最前方的面形信息体。
S202,将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沿第一预设轴线旋转第一角度。
通过将面形信息体集合沿第一预设轴线旋转第一角度,面形信息体集合中各个面形信息体不再完全重叠在一起。
所述第一角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预先设置,例如可以设为30°~75°之间,本实施例中采用60°。也可以在用户输入的显示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的操作与所述第一角度之间建立一种预设的对应关系。例如可以根据用户按键输入的数字旋转预设角度,或者建立用户在触控屏上滑动操作的距离或者速度与所述第一角度的对应关系,例如,当滑动距离较长或滑动速度较快时,旋转角度较大;当滑动距离较短或滑动速度较慢时,旋转角度较小,从而可以根据需要旋转到用户满意的视角。
S203,显示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使得所述第一角度对应的可视空间能呈现与之相应的面形信息体承载的可视信息。
如前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在处于正视状态时,各个面形信息体重叠在一起,而当旋转一定角度后,例如将面形信息体集合沿第一预设轴线旋转第一预设角度后,由于各个面形信息体之间是有一定空间的,因此位于后面的信息体就会显示在用户面前。因此不需要逐个翻开,即可看到多个面形信息体承载的可视信息,因此可以通过简便的操作提高用户获取到的信息量。
例如,多个面形信息体平行分布,在正视状态重叠在一起时,沿某一轴线进行旋转,即可改变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的视角,例如,沿与所述多个平面信息体平行的纵轴进行旋转,可以显示面形信息体集合的侧视状态,将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沿与所述多个平面信息体平行的横轴进行旋转时,可以显示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的俯视状态或者仰视状态,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沿任意轴线进行旋转,即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可以进行360°空间旋转。
多个面形信息体也可以沿第二预设轴线分布排列。例如,各个平面信息体的某一边重叠在一起,各个平面之间间隔一定角度均匀分布,形成如一本打开的书一样的三维物体。在正视状态时,各个平面同样重合在一起,进行旋转时,所述第一预设轴线可以与第二预设轴线平行,垂直或者呈一定夹角,同样可以改变所述平面信息体集合的视角,形成侧视或者俯视、仰视等不同空间视角,从而可以一次看到多个平面信息体承载的可视信息,方便用户操作。
在具体实施中,为使用户看到更多可视信息,可以根据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的旋转角度,调整所述信息在面形信息体中承载的所有可视信息的排布位置,使得所述面形信息体中承载的所有可视信息集中排布在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在所述第一角度对应所述面形信息体的可视区域。
实施例二
发明人发现,现有的移动设备通常采用触控屏作为与用户进行交互的装置。用户通常是单手操作,即四个手指握住移动设备,用拇指进行滑动、点击等输入操作。为了获得更好的显示效果,触控屏越来越大,在单手操作的情况下,往往由于目标触控点距离拇指过远,造成操作不便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发明人发现,不同用户有不同的左右手输入习惯,因此根据不同用户不同的左右手输入习惯,将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进行处理并显示,可以使用户容易触控到面形信息体集合及面形信息体上所承载的可视信息,方便用户操作。
参照图3,以下以通讯录作为一个面形信息体集合,通过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说明:
S300,初始状态,在一个3D空间显示的通讯录的正面图像。
此时,所述通讯录处于远景状态。
S301,检测到显示所述通讯录的输入操作指令。
例如,用户拇指在所述通讯录上产生触点或者滑动所述通讯录,则改变所述3D空间的焦点,将焦点从其他地方聚焦到所述通讯录上,所述通讯录变为近景显示。
当检测到用户输入的显示所述通讯录的输入操作指令时,将所述通讯录近景显示,以下描述所述通讯录在近景状态下如何显示。
S302,判断预设的左右手输入习惯,如果是左手输入习惯,则执行步骤S303;如果是右手输入习惯,则执行步骤S304。
在具体实施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确认用户的输入习惯,例如,可以设置重力感应器检测用户所用移动设备的相对偏移角度来判断用户的输入习惯是左手还是右手,或者通过红外线传感器等专门的位置检测器检测用户的拇指或者其他四个手指的位置,来判断用户的左右手习惯。
S303,将通讯录在俯视图中逆时针旋转预设角度R。
参照图4a,为通讯录适应左手习惯的显示效果示意图。
S304,将通讯录在俯视图中顺时针旋转预设角度R。
参照图4b,为通讯录适应右手习惯的显示效果示意图。
在图4a和图4b中,通讯录中所有卡片信息的中心点所在空间球的球心,近似为操作者拇指关节所在处,卡片承载的信息基本都在拇指可以直接触及到的范围内,因此可以方便用户查看和操作。
在具体实施中,还可以根据用户的左右手习惯,采用相应的排版布局来排布通讯录中的可视信息。例如,在判断预设的左右手习惯是左手输入习惯时,通讯录中可视信息的排版布局采用对应左手习惯的排版布局;在判断预设的左右手习惯是右手输入习惯时,通讯录中可视信息的排版布局采用对应右手习惯的排版布局。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显示方法只是一种方便左右手输入习惯不同的用户进行操作的方式,在具体实施中,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旋转方向或者排版布局,只要能够方便用户输入和查看即可,上述实现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从本实施例可以看出,根据预设的左右手输入习惯,将通讯录向相应的方向旋转预设角度,可以方便用户单手操作。
在具体实施中,还可以对上述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扩展。例如,发明人发现,由于一个移动设备可能存在多个用户同时使用的情况,因此当前用户的左右手输入习惯可能与预设的左右手输入习惯不同,为避免用户重新设置,可以采用如下方式进行解决:在远景正面显示状态时,根据用户输入操作检测用户的左右手习惯,当确定用户当前输入操作的左右手操作习惯与预设的左右手习惯不一致时,按照当前用户的左右手习惯进行旋转并显示。如果当前近景显示状态与用户的左右手输入习惯相反,则向相反方向旋转所述预设角度的两倍。如图4a所示,将通讯录在俯视图中逆时针旋转预设角度R所得到的为右视状态图像,对应左手习惯。如果检测到当前用户输入习惯是右手习惯,则将所述图像改变在俯视图中顺时针旋转2R,变为左视状态,对应右手习惯。
同样,可以根据用户的输入操作检测用户的左右手习惯,当确定用户当前左右手输入习惯与预设的左右手输入习惯不一致时,按照当前用户的实际输入习惯进行显示。具体的,当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处于远景正面状态时,则按照实际左右手输入习惯对应的可视信息排版方式进行显示。如果当前信息排版方式与用户实际的左右手输入习惯不对应,则转换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中各个面形信息体承载的可视信息的排版方式。
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直接输入特定的操作来直接切换左右手习惯对应的显示界面,例如,当前面形信息体集合对应左手习惯的显示方式,而用户实际为右手拇指操作,通过直接在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上执行滑动操作,可以直接切换为右手习惯对应的显示的方式。对于图4a和图4b所示的情形,滑动轨迹可以是触控屏所在平面与通讯录所在空间球相交的弧线上。
本发明还提供了面形信息体集合的显示装置,以下参照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三
参照图5,本实施例中的面形信息体集合显示装置包括:检测单元501、处理单元502和显示单元503,其中:
检测单元501,用于检测显示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的操作指令;其中,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包括至少两个面形信息体,所述至少两个面形信息体均适于承载可视信息,各个面形信息体之间具有可视空间;
处理单元502,用于在检测单元502检测到所述显示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的操作指令时,将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沿第一预设轴线旋转第一角度;
显示单元503,用于显示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使得所述第一角度对应的可视空间能够呈现与之相应的面形信息体承载的可视信息。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中各个面形信息体可以平行分布,也可以沿第二预设轴线分布排列。所述第一预设轴线可以与所述第二预设轴线垂直、平行或者呈一定夹角。
在具体实施中,处理单元还可用于根据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沿所述第一预设轴线旋转的第一角度,调整所述面形信息体承载的可视信息的排布位置,使得所述面形信息体中承载的所有可视信息集中排布在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在所述第一角度对应所述面形信息体的可视区域。
在具体实施中,处理单元502还可用于根据用户的左右手输入习惯,将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进行处理。例如,处理单元502可以根据预设的左右手输入习惯,将所述面形信息体向相应方向沿所述第一预设轴线旋转所述第一角度。
检测单元501还可用于根据用户输入的操作检测所述用户的左右手习惯;相应地,处理单元502还用于在确定所述面形信息体的实际显示方向与所述用户当前输入操作的左右手显示习惯不对应时,向相反方向沿所述第一预设轴线旋转所述第一角度的两倍。
为方便用户查看信息及操作,处理单元502还可用于根据用户预设的左右手输入习惯,将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中各个面形信息体承载的可视信息按照相应方式进行排版。
为进一步简化用户操作,适应多个用户的使用,检测单元501还可用于根据用户输入的操作检测所述用户的左右手习惯;处理单元502还可用于在确定所述面形信息集合中面形信息体承载的可视信息的实际排版方式与所述用户的左右手习惯不对应时,改变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中面形信息体承载的可视信息的排版方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ROM、RAM、磁盘或光盘等。
本说明书中还提供了相应的移动设备,可以包括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面形信息体显示装置。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9)

1.一种面形信息体集合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到显示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的操作指令时,将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沿第一预设轴线旋转第一角度;其中,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包括至少两个面形信息体,所述至少两个面形信息体均适于承载可视信息,各个面形信息体之间具有可视空间;
显示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使得所述第一角度对应的可视空间能呈现与之相应的面形信息体承载的可视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形信息体集合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中各个面形信息体平行分布或者沿第二预设轴线分布排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形信息体集合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根据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沿第一预设轴线旋转的第一角度,调整面形信息体承载的可视信息的排布位置,使得所述面形信息体中承载的所有可视信息集中排布在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在所述第一角度对应的所述面形信息体的可视区域。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面形信息体集合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触控屏输入显示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的操作指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面形信息体集合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用户的左右手输入习惯,将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进行处理并显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面形信息体集合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的左右手输入习惯,将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进行处理并显示,包括:根据预设的左右手输入习惯,将所述面形信息体向相应的方向沿所述第一预设轴线旋转所述第一角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面形信息体集合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根据用户输入操作检测用户的左右手习惯,当确定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显示方向与所述用户的左右手习惯不对应时,向相反方向沿所述第一预设轴线旋转所述第一角度的两倍。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面形信息体集合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用户的左右手输入习惯,将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进行处理并显示,包括:根据用户预设的左右手输入习惯,将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中各个面形信息体承载的可视信息按照相应方式进行排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面形信息体集合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根据用户输入操作检测用户的左右手习惯,当确定所述面形信息体承载的可视信息的排版方式与所述用户的左右手习惯不对应时,改变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中各个面形信息体承载的可视信息的排版方式。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形信息体集合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度为预设角度,或者与显示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的操作具有预设对应关系。
11.一种面形信息体集合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显示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的操作指令,其中,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包括至少两个面形信息体,所述至少两个面形信息体均适于承载可视信息,各个面形信息体之间具有可视空间;
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显示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的操作指令时,将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沿第一预设轴线旋转第一角度;
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使得所述第一角度对应的可视空间能呈现与之相应的面形信息体承载的可视信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面形信息体集合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中各个面形信息体平行分布或者沿第二预设轴线分布排列。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面形信息体集合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沿所述第一预设轴线旋转的第一角度,调整面形信息体承载的可视信息的排布位置,使得所述面形信息体中承载的所有可视信息集中排布在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在第一角度对应的所述面形信息体的可视区域。
14.如权利要求11至13任一项所述的面形信息体集合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用户的左右手输入习惯,将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进行处理。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面形信息体集合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预设的左右手输入习惯,将所述面形信息体向相应方向沿所述第一预设轴线旋转所述第一角度。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面形信息体集合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根据用户输入的操作检测所述用户的左右手习惯;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确定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的显示方向与所述用户的左右手习惯不对应时,向相反方向沿所述第一预设轴线旋转所述第一角度的两倍。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面形信息体集合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用户预设的左右手输入习惯,将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中各个面形信息体承载的可视信息按照相应方式进行排版。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面形信息体集合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根据用户输入的操作检测所述用户的左右手习惯;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确定所述面形信息体承载的可视信息的排版方式与所述用户的左右手习惯不对应时,改变所述面形信息体集合中各个面形信息体承载的可视信息的排版方式。
19.一种移动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1至18任一项所述的面形信息体集合显示装置。
CN201310153836.0A 2013-04-27 2013-04-27 面形信息体集合的显示方法、装置及移动设备 Active CN1035138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53836.0A CN103513866B (zh) 2013-04-27 2013-04-27 面形信息体集合的显示方法、装置及移动设备
PCT/CN2013/075463 WO2013189215A2 (en) 2013-04-27 2013-05-10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a graphical object according to operator preference
US14/118,059 US10289293B2 (en) 2013-04-27 2013-05-10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a graphical object according to operator preference
EP13179088.3A EP2796979B1 (en) 2013-04-27 2013-08-02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a graphical object according to operator preferen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53836.0A CN103513866B (zh) 2013-04-27 2013-04-27 面形信息体集合的显示方法、装置及移动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13866A true CN103513866A (zh) 2014-01-15
CN103513866B CN103513866B (zh) 2016-12-28

Family

ID=49769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53836.0A Active CN103513866B (zh) 2013-04-27 2013-04-27 面形信息体集合的显示方法、装置及移动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289293B2 (zh)
CN (1) CN103513866B (zh)
WO (1) WO2013189215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10900B2 (en) 2014-03-11 2018-03-06 Baidu Online Network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search result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10137B2 (en) * 2014-07-16 2017-07-18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Handedness detection
US11023033B2 (en) * 2019-01-09 2021-06-0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dapting a display of interface elements on a touch-based device to improve visibility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36460A1 (en) * 2006-04-06 2007-10-11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r interface adaptation111
CN102299996A (zh) * 2011-08-19 2011-12-28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设备操作方式识别方法及手持设备
US20120147057A1 (en) * 2010-12-10 2012-06-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splaying screens on the touch screen of a mobile device
CN102830935A (zh) * 2012-08-22 2012-12-19 上海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终端及操作界面的调整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63667B1 (en) * 1999-06-09 2007-08-28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thods, apparatus and data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a user interface which facilitates decision making
US6373501B1 (en) * 2000-03-15 2002-04-16 Richard A. Fiero Portable device comprising keypad and screen
US7663605B2 (en) * 2003-01-08 2010-02-16 Autodesk, Inc. Biomechanical user interface elements for pen-based computers
CN101685367A (zh) * 2008-09-27 2010-03-31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输入习惯判定及接口提供系统及方法
CN101729636A (zh) * 2008-10-16 2010-06-0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US8553001B2 (en) * 2011-03-22 2013-10-08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local coordinate frames for a human hand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36460A1 (en) * 2006-04-06 2007-10-11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r interface adaptation111
US20120147057A1 (en) * 2010-12-10 2012-06-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splaying screens on the touch screen of a mobile device
CN102299996A (zh) * 2011-08-19 2011-12-28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设备操作方式识别方法及手持设备
CN102830935A (zh) * 2012-08-22 2012-12-19 上海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终端及操作界面的调整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10900B2 (en) 2014-03-11 2018-03-06 Baidu Online Network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search resul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289293B2 (en) 2019-05-14
US20160054904A1 (en) 2016-02-25
WO2013189215A2 (en) 2013-12-27
WO2013189215A3 (en) 2014-04-10
CN103513866B (zh) 2016-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46883B2 (en) Portable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refor
EP2630563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ser input for controlling displayed information
EP2887238B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US8773502B2 (en) Smart targets facilitating the capture of contiguous images
EP2310930B1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manipulating a device using dual side input devices
US8443302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touchless interaction
US9678574B2 (en) Computing system utilizing three-dimensional manipulation command gestures
CN105706036B (zh) 用于显示的系统及方法
CN101910983B (zh) 无线通信装置和拼合式触敏用户输入表面
US11693544B2 (en) Mobile terminal display picture control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3261994A (zh) 桌面显露扩展
WO2011011029A1 (en) Display to determine gestures
CN107643912B (zh) 一种信息分享方法及移动终端
US20120120029A1 (en) Display to determine gestures
CN106815809B (zh) 一种图片处理方法和装置
US20150033193A1 (en) Methods for modifying images and related aspects
US10042445B1 (en) Adaptive display of user interface elements based on proximity sensing
JP2013196367A (ja) 表示制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US20150205483A1 (en) Object operation system, recording medium recorded with object operation control program, and object operation control method
US9619912B2 (en) Animated transition from an application window to another application window
CN103513866A (zh) 面形信息体集合的显示方法、装置及移动设备
US20120293436A1 (en) Apparatus,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and user interface
KR101442438B1 (ko) 듀얼 터치 경험 필드를 달성하기 위한 싱글 터치 프로세스
US20220206669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JP6271980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314

Address after: 101399 Building 8-07, Ronghui Garden 6, Shunyi Airport Economic Core Area, Beijing

Patentee after: Xin Xin finance leasing (Beij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203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Pudong Zhangjiang hi tech park, 2288 Chong Nong Road, exhibition center, 1 building.

Patentee before: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115

Assignee: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Ltd.

Assignor: Xin Xin finance leasing (Beijing)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1110000008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Display method, device and mobile device of surface information volume set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28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210317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17

Address after: 201203 Shanghai city Zuchongzhi road Pudong New Area Zhangjiang hi tech park, Spreadtrum Center Building 1, Lane 2288

Patentee after: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399 Building 8-07, Ronghui Garden 6, Shunyi Airport Economic Core Area,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Xin Xin finance leasing (Beij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