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00524A - 核电厂控制棒驱动线冷态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 - Google Patents

核电厂控制棒驱动线冷态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00524A
CN103500524A CN201310454835.XA CN201310454835A CN103500524A CN 103500524 A CN103500524 A CN 103500524A CN 201310454835 A CN201310454835 A CN 201310454835A CN 103500524 A CN103500524 A CN 1035005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rical shell
control rod
rod drive
power plant
nuclear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5483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00524B (zh
Inventor
张平
段远刚
杨春乐
冉小兵
孙振国
于晓雷
皮建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Priority to CN20131045483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0052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005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005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005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005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厂控制棒驱动线冷态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试验装置包括模拟反应堆压力容器的承压筒体、导向筒组件、燃料组件、控制棒组件和驱动机构;承压筒体是由顶部筒体、上部筒体、下部筒体和底部连接筒体组合成的容器,各节筒体之间依次通过法兰可拆卸连接;试验方法是通过更换顶部筒体、上部筒体、下部筒体中一节或多节筒体的方式,实现承压筒体轴向尺寸的加长或缩短,以对不同活性段高度的堆芯燃料组件进行试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核电厂控制棒驱动线冷态试验装置将承压筒体设置为多节段组合的可拆卸结构,通过更换筒体的方式实现了承压筒体轴向尺寸的加长或缩短,从而能够对不同活性段高度的堆芯燃料组件进行试验。

Description

核电厂控制棒驱动线冷态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电厂反应堆控制棒驱动线冷态试验,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棒驱动线冷态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反应堆控制棒驱动线是核电厂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其利用布置在压力容器上部的驱动机构带动控制棒组件在堆芯内上下运动,控制堆芯反应性的快速变化,以实现反应堆启动、功率调节、正常停堆和事故工况下的紧急停堆。由于反应堆控制棒驱动线功能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反应堆的运行安全,因此反应堆设计时需要通过驱动线冷态试验验证驱动线设计的可靠性。
整个驱动线系统是由驱动机构、导向筒组件、燃料组件和控制棒组件等构成,并配有棒位指示器和驱动机构电源控制装置。试验时,取一组驱动线系统,对组成驱动线的各部件采用1:1全尺寸模拟,在冷态下进行功能性试验,测定驱动线的综合性能。控制棒驱动线冷态试验需要测定控制棒组件在不同工况下的落棒时间、测量落棒时控制棒导向管内的瞬态压力、落棒终了时驱动杆和控制棒组件对燃料组件上管座的冲击力等,以便依此来确定驱动线上各部件的改进方案,冷态试验工况包括:静水、动水落棒试验;冷却剂流量变化试验;错对中试验;横向流试验等。
但是,现有的驱动线冷态试验装置只能用于进行12英尺堆芯的试验验证,上、下部导向筒类型只能为12英尺堆型的;而且试验测定内容仅为不同错对中量下的落棒速度和落棒时间,不能够进行横向流试验,也无法测定落棒终了时的冲击力和落棒过程中导向管内的瞬态压力。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使用范围较广的多功能控制棒驱动线冷态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范围较广的多功能控制棒驱动线冷态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以便对不同规格的试验件进行多方面试验,并通过试验结果优化驱动线设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电厂控制棒驱动线冷态试验装置,其包括模拟反应堆压力容器的承压筒体、导向筒组件、燃料组件、控制棒组件和驱动机构;承压筒体是由顶部筒体、上部筒体、下部筒体和底部连接筒体组合成的容器,各节筒体之间依次通过法兰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发明核电厂控制棒驱动线冷态试验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下部筒体用于包容、支承、固定和调整燃料组件,其上端通过法兰与上部筒体的下端连接;下部筒体内固定有可拆卸的方形通道,燃料组件设置在方形通道内。
作为本发明核电厂控制棒驱动线冷态试验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下部筒体的上部筒壁上开设有一个穿孔,燃料组件的上部设有用于测定落棒终了时冲击力的冲击力传感器,冲击力传感器的信号线通过下部筒体的穿孔引出而与外部仪器连接。
作为本发明核电厂控制棒驱动线冷态试验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穿孔开设于距下部筒体的顶端100~120mm处。
作为本发明核电厂控制棒驱动线冷态试验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底部连接筒体是冷却剂的入口,其上端通过法兰与下部筒体的下端连接,下端则通过入口法兰与试验回路连接起来形成闭式回路;底部连接筒体的上部筒壁上开设有一个引出孔,控制棒导向管底部设有用于测定落棒过程中瞬时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信号线通过底部连接筒体的引出孔引出而与外部仪器连接。
作为本发明核电厂控制棒驱动线冷态试验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引出孔开设于距底部连接筒体的顶端200~220mm处。
作为本发明核电厂控制棒驱动线冷态试验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顶部筒体的上端设有方便支承和固定控制棒驱动机构的偏心环支撑板,偏心环支撑板通过错对中装置与控制棒驱动机构的管座连接;顶部筒体的上部筒壁上开设有两个观察孔。
作为本发明核电厂控制棒驱动线冷态试验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上部筒体用于包容、支承、固定和调整下部控制棒导向组件,其上端通过法兰与顶部筒体的下端连接;上部筒体的下部还设有一入口接管,中部则开设有一出口接管,上部筒体和控制棒导向筒组件之间设有用于横向流试验的横向流限流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核电厂控制棒驱动线冷态试验方法,其使用的核电厂控制棒驱动线冷态试验装置包括模拟反应堆压力容器的承压筒体、导向筒组件、燃料组件、控制棒组件和驱动机构;承压筒体是由顶部筒体、上部筒体、下部筒体和底部连接筒体组合成的容器,各节筒体之间依次通过法兰可拆卸连接;所述冷态试验方法是通过更换顶部筒体、上部筒体、下部筒体中一节或多节筒体的方式,实现承压筒体轴向尺寸的加长或缩短,以对不同活性段高度的堆芯燃料组件进行试验。
作为本发明核电厂控制棒驱动线冷态试验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下部筒体用于包容、支承、固定和调整燃料组件,其上端通过法兰与上部筒体的下端连接;下部筒体内固定有可拆卸的方形通道,燃料组件设置在方形通道内;所述冷态试验方法通过更换方形通道的方式,实现对不同断面尺寸燃料组件进行试验的目的。
作为本发明核电厂控制棒驱动线冷态试验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下部筒体的上部筒壁上开设有一个穿孔,燃料组件的上部设有用于测定落棒终了时冲击力的冲击力传感器,冲击力传感器的信号线通过下部筒体的穿孔引出而与外部仪器连接。
作为本发明核电厂控制棒驱动线冷态试验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穿孔开设于距下部筒体的顶端100~120mm处。
作为本发明核电厂控制棒驱动线冷态试验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底部连接筒体是冷却剂的入口,其上端通过法兰与下部筒体的下端连接,下端则通过入口法兰与试验回路连接起来形成闭式回路;底部连接筒体的上部筒壁上开设有一个引出孔,控制棒导向管底部设有用于测定落棒过程中瞬时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信号线通过底部连接筒体的引出孔引出而与外部仪器连接。
作为本发明核电厂控制棒驱动线冷态试验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引出孔开设于距底部连接筒体的顶端200~220mm处。
作为本发明核电厂控制棒驱动线冷态试验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顶部筒体的上端设有方便支承和固定控制棒驱动机构的偏心环支撑板,偏心环支撑板通过错对中装置与控制棒驱动机构的管座连接;顶部筒体的上部筒壁上开设有两个观察孔。
作为本发明核电厂控制棒驱动线冷态试验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上部筒体用于包容、支承、固定和调整下部控制棒导向组件,其上端通过法兰与顶部筒体的下端连接;上部筒体的下部还设有一入口接管,中部则开设有一出口接管,上部筒体和控制棒导向筒组件之间设有用于横向流试验的横向流限流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核电厂控制棒驱动线冷态试验装置将承压筒体设置为多节段组合的可拆卸结构,通过更换筒体的方式实现了承压筒体轴向尺寸的加长或缩短,从而能够对不同活性段高度的堆芯燃料组件进行试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核电厂控制棒驱动线冷态试验装置、试验方法及其有益效果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
图1至图3为本发明核电厂控制棒驱动线冷态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由于试验装置纵向尺寸较大,因此分截为三部分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发明,并非为了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核电厂控制棒驱动线冷态试验装置采用的是反应堆驱动线原型部件,除燃料组件芯块采用贫轴或金属钼块外,驱动线其它部件包括控制棒驱动机构、控制棒导向筒组件、控制棒组件、堆芯上板、堆芯下板、导向筒支承板等均与反应堆原型相同。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核电厂控制棒驱动线冷态试验装置包括模拟反应堆压力容器的承压筒体、导向筒组件12、燃料组件14、控制棒组件、驱动机构16。
承压筒体是不锈钢多节段组合成的容器,其包括顶部筒体30、上部筒体40、下部筒体50和底部连接筒体60,各节筒体之间以法兰连接。
顶部筒体30的上端设有方便支承和固定控制棒驱动机构16的偏心环支撑板32,偏心环支撑板32通过错对中装置与控制棒驱动机构16的管座160连接,具体连接方式为:错对中装置的偏心环80可转动地连接于偏心环支撑板32的上表面;控制棒驱动机构的管座160插入偏心环80及偏心环支撑板32的穿孔中,并与偏心环80固定连接。因此,通过偏心环80和偏心环支撑板32之间的相对转动,可以使驱动机构16的中心准确地对中于承压筒体的中心,实现驱动线的对中;也可以使两者相对转到一定的偏心位置上,实现驱动线的错对中,从而找出满足快速落棒停堆时间要求的最大允许错对中量,再根据此值来确定驱动线上各部件错对中分配量,优化驱动线设计。
顶部筒体30的上部筒壁上开设有两个观察孔34,观察孔34可供试验人员直接观察落棒现象,也可以与高速摄影系统相连接而拍摄落棒的动态过程,以便于进行试验分析。
上部筒体40用于包容、支承、固定和调整下部控制棒导向组件,其上端通过法兰42与顶部筒体30的下端连接。上部筒体40的下部还设有一入口接管44,中部则开设有一出口接管46。入口接管44位于控制棒导向筒连续段窗口处,用于模拟反应堆上腔室的横向流;出口接管46用法兰与回路系统相连,用作驱动线流体的出口。上部筒体40和控制棒导向筒组件12之间设有用于横向流试验的横向流限流器48,横向流限流器48的底部通过螺栓可拆卸地连接固定在堆芯上板18上。
下部筒体50用于包容、支承、固定和调整燃料组件14,其上端通过法兰52与上部筒体40的下端连接。下部筒体50内固定有可拆卸的方形通道54,燃料组件14设置在方形通道54内。下部筒体50的上部筒壁上开设有一个穿孔56,燃料组件14的上部设有用于测定落棒终了时冲击力的冲击力传感器(图未示),冲击力传感器的信号线通过穿孔56引出而与外部仪器连接,从而实现落棒终了时冲击力的测定。穿孔56开设于距下部筒体50的顶端约100~120mm处。
底部连接筒体60是冷却剂的入口,其上端通过法兰62与下部筒体50的下端连接,下端则通过入口法兰64与试验回路连接起来形成闭式回路,以便模拟驱动线的动水状态,进行动水状态下的落棒试验。底部连接筒体60内形成稳定的水流腔室,其上部筒壁上开设有一个引出孔66,控制棒导向管底部设有用于测定落棒过程中瞬时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图未示),压力传感器的信号线通过引出孔66引出而与外部仪器连接,从而实现落棒过程中瞬时压力的测定。引出孔66开设于距底部连接筒体60的顶端约200~220mm处。
通过以上描述可知,本发明核电厂控制棒驱动线冷态试验装置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承压筒体采用多节段组合而成,加之各节筒体之间以法兰连接,因此顶部筒体30、上部筒体40、下部筒体50都可根据试验需要进行更换,从而能够通过更换一节或多节筒体的方式实现承压筒体轴向尺寸的加长或缩短,以满足不同活性段高度的堆芯燃料组件14的试验要求;
2)下部筒体50内的方形通道54为可拆卸连接,因此也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燃料组件14的断面尺寸进行更换,从而满足不同断面尺寸燃料组件14的试验要求;
3)在燃料组件14上部设置用于测定落棒终了时冲击力的冲击力传感器,同时在下部筒体50的筒壁上开设信号线穿孔56,从而实现了落棒终了时冲击力的测定;
4)在导向管底部设置用于测定落棒过程中瞬时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同时在底部连接筒体60的筒壁上开设信号线引出孔66,从而实现了落棒过程中瞬时压力的测定;
5)在顶部筒体30的偏心环支撑板32和固定控制棒驱动机构16的管座160之间设置双偏心环结构的错对中装置,使试验装置具有可以模拟反应堆内任何一条驱动线的不同偏心度的能力,从而找出满足快速落棒停堆时间要求的最大允许错对中量,再根据此值来确定驱动线上各部件错对中分配量,优化驱动线设计;
6)在上部筒体40中设置用于横向流试验的横向流限流器48,使本发明不仅能够进行纵向流方面的试验,还能够进行多种横向流试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核电厂控制棒驱动线冷态试验装置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具有较宽的适应范围,能够对各种堆芯断面尺寸和活性段高度的反应堆驱动线进行冷态对中、缓冲、横向流等方面的试验研究,为反应堆结构各部件的设计和驱动线对中分析提供试验依据。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16)

1.一种核电厂控制棒驱动线冷态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拟反应堆压力容器的承压筒体、导向筒组件、燃料组件、控制棒组件和驱动机构;承压筒体是由顶部筒体、上部筒体、下部筒体和底部连接筒体组合成的容器,各节筒体之间依次通过法兰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厂控制棒驱动线冷态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筒体用于包容、支承、固定和调整燃料组件,其上端通过法兰与上部筒体的下端连接;下部筒体内固定有可拆卸的方形通道,燃料组件设置在方形通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电厂控制棒驱动线冷态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筒体的上部筒壁上开设有一个穿孔,燃料组件的上部设有用于测定落棒终了时冲击力的冲击力传感器,冲击力传感器的信号线通过下部筒体的穿孔引出而与外部仪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电厂控制棒驱动线冷态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开设于距下部筒体的顶端100~120mm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厂控制棒驱动线冷态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连接筒体是冷却剂的入口,其上端通过法兰与下部筒体的下端连接,下端则通过入口法兰与试验回路连接起来形成闭式回路;底部连接筒体的上部筒壁上开设有一个引出孔,控制棒导向管底部设有用于测定落棒过程中瞬时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信号线通过底部连接筒体的引出孔引出而与外部仪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核电厂控制棒驱动线冷态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出孔开设于距底部连接筒体的顶端200~220mm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厂控制棒驱动线冷态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筒体的上端设有方便支承和固定控制棒驱动机构的偏心环支撑板,偏心环支撑板通过错对中装置与控制棒驱动机构的管座连接;顶部筒体的上部筒壁上开设有两个观察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厂控制棒驱动线冷态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筒体用于包容、支承、固定和调整下部控制棒导向组件,其上端通过法兰与顶部筒体的下端连接;上部筒体的下部还设有一入口接管,中部则开设有一出口接管,上部筒体和控制棒导向筒组件之间设有用于横向流试验的横向流限流器。
9.一种核电厂控制棒驱动线冷态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核电厂控制棒驱动线冷态试验装置包括模拟反应堆压力容器的承压筒体、导向筒组件、燃料组件、控制棒组件和驱动机构;承压筒体是由顶部筒体、上部筒体、下部筒体和底部连接筒体组合成的容器,各节筒体之间依次通过法兰可拆卸连接;所述冷态试验方法是通过更换顶部筒体、上部筒体、下部筒体中一节或多节筒体的方式,实现承压筒体轴向尺寸的加长或缩短,以对不同活性段高度的堆芯燃料组件进行试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核电厂控制棒驱动线冷态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筒体用于包容、支承、固定和调整燃料组件,其上端通过法兰与上部筒体的下端连接;下部筒体内固定有可拆卸的方形通道,燃料组件设置在方形通道内;所述冷态试验方法通过更换方形通道的方式,实现对不同断面尺寸燃料组件进行试验的目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核电厂控制棒驱动线冷态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筒体的上部筒壁上开设有一个穿孔,燃料组件的上部设有用于测定落棒终了时冲击力的冲击力传感器,冲击力传感器的信号线通过下部筒体的穿孔引出而与外部仪器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核电厂控制棒驱动线冷态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开设于距下部筒体的顶端100~120mm处。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核电厂控制棒驱动线冷态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连接筒体是冷却剂的入口,其上端通过法兰与下部筒体的下端连接,下端则通过入口法兰与试验回路连接起来形成闭式回路;底部连接筒体的上部筒壁上开设有一个引出孔,控制棒导向管底部设有用于测定落棒过程中瞬时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信号线通过底部连接筒体的引出孔引出而与外部仪器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核电厂控制棒驱动线冷态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出孔开设于距底部连接筒体的顶端200~220mm处。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核电厂控制棒驱动线冷态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筒体的上端设有方便支承和固定控制棒驱动机构的偏心环支撑板,偏心环支撑板通过错对中装置与控制棒驱动机构的管座连接;顶部筒体的上部筒壁上开设有两个观察孔。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核电厂控制棒驱动线冷态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筒体用于包容、支承、固定和调整下部控制棒导向组件,其上端通过法兰与顶部筒体的下端连接;上部筒体的下部还设有一入口接管,中部则开设有一出口接管,上部筒体和控制棒导向筒组件之间设有用于横向流试验的横向流限流器。
CN201310454835.XA 2013-09-29 2013-09-29 核电厂控制棒驱动线冷态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 Active CN1035005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54835.XA CN103500524B (zh) 2013-09-29 2013-09-29 核电厂控制棒驱动线冷态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54835.XA CN103500524B (zh) 2013-09-29 2013-09-29 核电厂控制棒驱动线冷态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00524A true CN103500524A (zh) 2014-01-08
CN103500524B CN103500524B (zh) 2016-01-06

Family

ID=49865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54835.XA Active CN103500524B (zh) 2013-09-29 2013-09-29 核电厂控制棒驱动线冷态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00524B (zh)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24304A (zh) * 2015-12-02 2016-03-23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多点激励抗震试验支承架及其设计方法
CN105632573A (zh) * 2016-01-08 2016-06-01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一种反应堆控制棒驱动线试验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
CN105702304A (zh) * 2016-01-08 2016-06-22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一种反应堆控制棒驱动线综合性能试验验证装置
CN105976689A (zh) * 2016-05-06 2016-09-28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一种用于控制棒驱动线落棒试验和燃料组件寿命试验的多功能试验装置
CN106597330A (zh) * 2016-12-16 2017-04-26 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模拟控制棒驱动机构移动衔铁运动过程的试验装置
CN106653116A (zh) * 2017-01-11 2017-05-10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一种适用于倒插式驱动线的堆外试验承压容器
CN107221363A (zh) * 2017-05-25 2017-09-29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检测压水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性能的系统及其试验装置
CN108735310A (zh) * 2018-06-04 2018-11-02 江苏核电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棒驱动机构电气参数测量的模拟培训装置
CN110136853A (zh) * 2019-05-14 2019-08-16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一种燃料组件冲击试验支撑装置及其频率调节方法
CN111028640A (zh) * 2019-11-11 2020-04-17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棒驱动线的热态试验装置及其对中方法
CN111323194A (zh) * 2020-03-17 2020-06-23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可变频率控制棒驱动机构冲击试验支撑装置及其设计方法
CN112002448A (zh) * 2020-08-28 2020-11-27 清华大学 控制棒驱动线热态性能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12102974A (zh) * 2020-09-14 2020-12-18 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核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杆高度测量装置
CN112164480A (zh) * 2020-09-03 2021-01-01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一种控制棒驱动线的落棒试验装置和系统
CN112233823A (zh) * 2020-08-28 2021-01-15 清华大学 控制棒驱动线冷态性能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12530612A (zh) * 2020-11-27 2021-03-19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控制棒导向筒组件水力学模拟体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66225A (en) * 1963-09-25 1969-09-09 Hittman Associates Inc Pulsing nuclear reactor
CN1258916A (zh) * 1998-12-29 2000-07-05 东芝株式会社 控制棒驱动机构
RU2190886C1 (ru) * 2001-10-31 2002-10-10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Московский завод полиметаллов" Способ эксплуатации уран-графитового канального ядерного реактора и регулирующий орган уран-графитового канального ядерного реактора
CN1700359A (zh) * 2005-03-18 2005-11-23 张育曼 采用套管燃料组件的超临界水核反应堆
CN101783188A (zh) * 2009-01-21 2010-07-21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控制棒驱动杆解锁装置
CN202205469U (zh) * 2011-08-18 2012-04-25 国核自仪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核电站棒位检测系统
CN202332314U (zh) * 2011-11-21 2012-07-11 岭澳核电有限公司 用于核电站反应堆堆芯棒位测量探头的检修工具
CN102693763A (zh) * 2011-03-21 2012-09-26 江苏核电有限公司 控制棒综合试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66225A (en) * 1963-09-25 1969-09-09 Hittman Associates Inc Pulsing nuclear reactor
CN1258916A (zh) * 1998-12-29 2000-07-05 东芝株式会社 控制棒驱动机构
RU2190886C1 (ru) * 2001-10-31 2002-10-10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Московский завод полиметаллов" Способ эксплуатации уран-графитового канального ядерного реактора и регулирующий орган уран-графитового канального ядерного реактора
CN1700359A (zh) * 2005-03-18 2005-11-23 张育曼 采用套管燃料组件的超临界水核反应堆
CN101783188A (zh) * 2009-01-21 2010-07-21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控制棒驱动杆解锁装置
CN102693763A (zh) * 2011-03-21 2012-09-26 江苏核电有限公司 控制棒综合试验方法
CN202205469U (zh) * 2011-08-18 2012-04-25 国核自仪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核电站棒位检测系统
CN202332314U (zh) * 2011-11-21 2012-07-11 岭澳核电有限公司 用于核电站反应堆堆芯棒位测量探头的检修工具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24304A (zh) * 2015-12-02 2016-03-23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多点激励抗震试验支承架及其设计方法
CN105424304B (zh) * 2015-12-02 2017-11-03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多点激励抗震试验支承架及其设计方法
CN105632573A (zh) * 2016-01-08 2016-06-01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一种反应堆控制棒驱动线试验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
CN105702304A (zh) * 2016-01-08 2016-06-22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一种反应堆控制棒驱动线综合性能试验验证装置
CN105976689A (zh) * 2016-05-06 2016-09-28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一种用于控制棒驱动线落棒试验和燃料组件寿命试验的多功能试验装置
CN106597330A (zh) * 2016-12-16 2017-04-26 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模拟控制棒驱动机构移动衔铁运动过程的试验装置
CN106653116A (zh) * 2017-01-11 2017-05-10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一种适用于倒插式驱动线的堆外试验承压容器
CN107221363A (zh) * 2017-05-25 2017-09-29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检测压水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性能的系统及其试验装置
CN107221363B (zh) * 2017-05-25 2019-03-12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检测压水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性能的系统及其试验装置
CN108735310A (zh) * 2018-06-04 2018-11-02 江苏核电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棒驱动机构电气参数测量的模拟培训装置
CN110136853A (zh) * 2019-05-14 2019-08-16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一种燃料组件冲击试验支撑装置及其频率调节方法
CN110136853B (zh) * 2019-05-14 2022-02-01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一种燃料组件冲击试验支撑装置及其频率调节方法
CN111028640A (zh) * 2019-11-11 2020-04-17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棒驱动线的热态试验装置及其对中方法
WO2021093295A1 (zh) * 2019-11-11 2021-05-20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棒驱动线的热态试验装置及其对中方法
CN111028640B (zh) * 2019-11-11 2021-10-29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棒驱动线的热态试验装置及其对中方法
EP4060647A4 (en) * 2019-11-11 2023-10-25 China Nuclear Power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DEVICE FOR CHECKING THE THERMAL CONDITION OF A CONTROL ROD DRIVE TRAIN AND METHOD FOR CENTERING A CONTROL ROD DRIVE TRAIN
CN111323194A (zh) * 2020-03-17 2020-06-23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可变频率控制棒驱动机构冲击试验支撑装置及其设计方法
CN112002448A (zh) * 2020-08-28 2020-11-27 清华大学 控制棒驱动线热态性能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12233823A (zh) * 2020-08-28 2021-01-15 清华大学 控制棒驱动线冷态性能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12164480A (zh) * 2020-09-03 2021-01-01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一种控制棒驱动线的落棒试验装置和系统
CN112102974A (zh) * 2020-09-14 2020-12-18 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核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杆高度测量装置
CN112530612A (zh) * 2020-11-27 2021-03-19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控制棒导向筒组件水力学模拟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00524B (zh) 2016-0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00524A (zh) 核电厂控制棒驱动线冷态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
CN102257575B (zh) 用于压水反应堆的上部堆内构件布置
CN104390845B (zh)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土体力学性能试验装置
US8483347B2 (en) Upper internals arrangement for a 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
CN103400613A (zh) 核电厂驱动线冷态试验的横向流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
Partmann 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e thermal hydraulics of a spent fuel pool under loss of active heat removal conditions
Basile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vibrations of various fuel rod models in parallel flow
Tan et al. Experiment study on fluidelastic instability of tube bundles consisting of different frequency tubes with visual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CN109115513A (zh) 一种六分力试车台动架固有频率的确定方法
CN106057059A (zh) 一种航天筒壳轴压实验加载工装系统
CA2870685C (en) Riser cone apparatus to provide compliance between reactor components and minimize reactor coolant bipass flow
Guangming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and analysis of design parameters for analysis of fluidelastic instability for steam generator tubing
Abou-Sena et al. Development of the IFMIF tritium release test module in the EVEDA phase
Teclemariam 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e two-phase flow distribution in the outlets of a horizontal multi-branch header
CN208171748U (zh) 一种自平衡可调节力学加载试验装置
Shen et al. Hydromechanical investigation on 3 PWR upper plenum core structures
Allemann et al. EXPERIMENTAL HIGH ENTHALPY WATER BLOWDOWN FROM A SIMPLE VESSEL THROUGH A BOTTOM OUTLET.
CN205620128U (zh) 静态空气轴承测试装置
Dubourg et al. Model experimentation and analysis of flow-induced vibrations of PWR internals
Chu et al. Fluid-elastic instability of rotated square array U-tubes in air-water flow
CN209296496U (zh) 一种疲劳冲击组合加载结构试验系统
CN209656447U (zh) 一种动静万能试验机
Huang et al. Study on Method of Response under Turbulence Excitation of Steam Generator Heat Transfer Tube in Two-Phase Flow
Park et al. Dynamic characteristic tests for a submerged cantilevered cylindrical structure
CN106018114A (zh) 钢管的耐高压破坏测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