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89212B - 基于用户启发的二维形状对应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用户启发的二维形状对应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89212B
CN103489212B CN201310420958.1A CN201310420958A CN103489212B CN 103489212 B CN103489212 B CN 103489212B CN 201310420958 A CN201310420958 A CN 201310420958A CN 103489212 B CN103489212 B CN 1034892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pe
dimensional
shapes
user
verte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2095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89212A (zh
Inventor
杨文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Outuo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42095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892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892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892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892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892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用户启发的二维形状对应方法,本发明从给定的两组二维形状出发,用户首先指定两组二维形状之间一对或多对对应关系,并运用算法进一步建立两组二维形状之间其它未指定的二维形状之间的对应关系。本发明的方法允许用户控制两组形状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且仅需少量的用户交互即可产生“满足用户需要”的形状对应结果。本发明具有用户交互量小,对应效率高;算法简单、精准、高效,纠错容易,编码简单的特点。

Description

基于用户启发的二维形状对应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维形状对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用户启发的二维形状对应方法。
背景技术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国内动漫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动漫产量亦大幅提升。然而,传统的手绘二维动画需要大量制作时间和高额制作成本。为了辅助二维动画制作,国内外研发了许多二维动画制作商业软件,例如Adobe Flash、Toon Boom Studio等。这些商业软件主要实现了所谓的“无纸卡通”功能,即把传统的动画师纸上绘画转为让动画师通过数位板在计算机上绘画,以方便动画素材的编辑和管理。但是,动画师仍需要一帧一帧地绘制二维动画序列,工作量仍然非常巨大。
因此,研发智能化的二维动画技术,以自动生成二维动画序列,从而有效提高二维动画的制作效率并降低其制作成本,具有现实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二维形状内插是计算机动画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二维关键帧矢量动画系统中。该技术可以实现相邻关键帧中所包含角色姿态的光滑过渡,从而自动生成关键帧之间的角色动画序列。在实际二维矢量动画中,一个角色姿态通常由一组(多个)二维形状表示而成,每个形状对应着角色的一个特征。为了实现表示相邻两个角色姿态的两组形状之间的光滑过渡,二维形状内插技术需要解决一个基本问题:如何关联两个角色姿态上的特征,即如何建立两组形状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在绘制角色姿态时,动画师可以通过按照一定顺序来绘制角色上每一特征所对应的形状,以自动实现相邻角色姿态之间的形状对应。但是,这将极大地限制动画师的创作自由,最终影响创作效率和质量。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是让用户通过手工指定来建立两组形状之间的对应,但是这需要较多的人工交互,从而降低了制作效率。虽然人们提出了一些自动的形状对应方法,但是这些方法不能保证产生“满足用户需要”的形状对应结果,仍需要较多的手工交互来纠正结果。因此,如何降低人工交互量并保证产生正确的对应结果是二维形状对应方法亟需解决的问题。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903908A,公开日是2010年12月01日,公开了一种基于特征的2D/3D图像配准。它包括以下方法:特征检测器,其配置用于从二维图像提取二维特征集,从三维图像提取三维特征集;投影处理器,其配置用于将三维数据投影成二维投影数据;以及配准处理器,其配置用于调节参数以将所述二维特征集与由所述投影处理器使用投影几何投影的所述三维特征集进行配准,以及使用经调节的参数以将所述二维图像和由所述投影处理器使用所述投影几何投影的所述三维图像进行配准。不足之处是,这种基于特征的2D/3D图像配准方法,在特征集对应发生错误时,投影处理器不能够对其对应错误进行纠正,也不能够采用算法对其对应错误进行自动寻找匹配,因而匹配对应准确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完全手工或完全自动的二维形状对应方法中存在的交互量大、纠错难、对应匹配准确性不高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精准高效,纠错容易,编码简单,算法高效的一种基于用户启发的二维形状对应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用户启发的二维形状对应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1)设定二维矢量动画中的角色姿态由一组二维形状组成,每个二维形状与一个角色特征相对应;用户指定两个角色姿态内的二维形状之间的至少一对对应关系;
(1-2)按照下述步骤建立的连接图G1,建立的连接图G2
设定G1中的任一顶点对应着中一个的二维形状设定G2中的任一顶点对应着中的一个二维形状设定的连接边阈值为L1,设定的连接边阈值为L2
G1通过下述步骤建立:当G1中的两个任意顶点所对应的二维形状的距离小于L1时,则在所述两个任意顶点之间建立一条连接边;
G2通过下述步骤建立:当G2中的两个任意顶点所对应的二维形状的距离小于L2时,则在所述两个任意顶点之间建立一条连接边;
(1-3)利用下述算法建立内的二维形状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1-3-1)设定两个形状之间的相似性度量尺度函数为
其中,分别为二维形状的大小、朝向和外观;分别为二维形状的大小、朝向和外观;分别为二维形状的大小、朝向和外观;为形状之间的大小比例倍数,用以表示两个形状之间的大小差别;为原点到形状的重心形成的向量与正向x轴的夹角,和原点到形状的重心形成的向量与正向x轴的夹角之间的大小比例倍数;为形状之间的外观差异倍数;
(1-3-2)对于用户已指定对应关系的每对二维形状,在连接图G1和G2中分别找出这对形状所对应的顶点,将这对顶点标记为一对已关联的顶点对;
(1-3-3)设定G1和G2中的任一对已关联顶点对所包含的顶点为:其中,位于G1中,位于G2中;将的邻接顶点中尚未被关联的顶点分别放入集合P和Q中;
(1-3-4)将集合P中的任一个顶点与Q中的任一个顶点相关联,构成一对候选关联顶点对,利用相似性度量尺度函数计算的关联度其中,对应的形状,对应的形状;
(1-3-5)当候选关联顶点对个数大于零,选取所有关联度中的最大值所对应的候选关联顶点对标记为已关联的顶点对,并把该顶点对所对应的两个形状对应在一起;返回步骤(1-3-3);
当候选关联顶点对个数等于零,G1和G2中顶点所对应的两组形状之间的对应完成。
二维形状内插是计算机动画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二维关键帧矢量动画系统中。该技术可以实现相邻关键帧中所包含角色姿态的光滑过渡,从而自动生成关键帧之间的角色动画序列。
为了解决相邻关键帧中所包含角色姿态的光滑过渡问题,需要首先将相邻关键帧的同一角色的两个角色姿态内的二维形状之间一一对应关系。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高效且准确地建立两组形状之间的对应关系。
本发明的基于用户启发的二维形状对应方法从给定的两组二维形状出发,用户首先指定两组二维形状之间一对或多对对应关系,并运用算法进一步建立两组二维形状之间其它未指定的二维形状之间的对应关系。本发明的方法允许用户控制两组形状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且仅需少量的用户交互即可产生“满足用户需要”的形状对应结果。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两组二维形状之间的对应问题,可以高效且准确地建立任意两组形状之间的对应关系。
作为优选,步骤(1-2)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任意两个顶点所对应的二维形状的曲线分别进行离散,计算每条曲线的所有离散点的平均位置,将平均位置设为所对应的二维形状的重心;
计算任意两个顶点所对应的二维形状的重心之间的距离,将二维形状的重心之间的距离设为二维形状之间的距离;
选择中的任一二维形状,计算所述二维形状到中其它二维形状的距离,取各个距离的平均值为连接边阈值L1
选择中的任一二维形状,计算所述二维形状到中其它二维形状的距离,取各个距离的平均值为连接边阈值L2
作为优选,所述为二维形状的总弧长;所述为原点到二维形状的重心形成的向量与正向x轴的夹角;为二维形状上的视觉显著性点的个数。
作为优选,所述为二维形状的总弧长;为原点到形状的重心形成的向量与正向x轴的夹角;为二维形状上视觉显著性点的个数。
作为优选,所述视觉显著性点包括曲率极值点和端点。
本发明能够达到如下效果:(1)用户交互量小,对应效率高;(2)算法简单、精准、高效,纠错容易,编码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两个二维角色姿态
图3是本发明的由用户指定一对形状对应关系后的两个二维角色姿态
图4是本发明的完成对应的两个二维姿态图。
图中:角色姿态角色姿态连接边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是一种基于用户启发的二维形状对应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0,设定二维矢量动画中的角色姿态由一组二维形状组成,如图2所示,每个二维形状与一个角色特征相对应;如图3所示,用户指定两个角色姿态内的二维形状之间的一对对应关系3;
步骤200,按照下述步骤建立的连接图G1,建立的连接图G2
设定G1中的任一顶点对应着中一个的二维形状设定G2中的任一顶点对应着中的一个二维形状设定的连接边阈值为L1,设定的连接边阈值为L2
G1通过下述步骤建立:当G1中的两个任意顶点所对应的二维形状的距离小于L1时,则在所述两个任意顶点之间建立一条连接边;
G2通过下述步骤建立:当G2中的两个任意顶点所对应的二维形状的距离小于L2时,则在所述两个任意顶点之间建立一条连接边;
本实施例中,将所述任意两个顶点所对应的二维形状的曲线分别进行离散,计算每条曲线的所有离散点的平均位置,将平均位置设为所对应的二维形状的重心;
计算所述任意两个顶点所对应的二维形状的重心之间的距离,将二维形状的重心之间的距离设为二维形状之间的距离;
选择中的任一二维形状,计算所述二维形状到中其它二维形状的距离,取各个距离的平均值为连接边阈值L1
选择中的任一二维形状,计算所述二维形状到中其它二维形状的距离,取各个距离的平均值为连接边阈值L2
步骤300,利用下述算法建立内的二维形状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步骤301,设定两个形状之间的相似性度量尺度函数为
其中,分别为二维形状的大小、朝向和外观;分别为二维形状的大小、朝向和外观;分别为二维形状的大小、朝向和外观;为形状之间的大小比例倍数,用以表示两个形状之间的大小差别;为原点到形状的重心形成的向量与正向x轴的夹角,和原点到形状的重心形成的向量与正向x轴的夹角之间的大小比例倍数;为形状之间的外观差异倍数;
为二维形状的总弧长;所述为原点到二维形状的重心形成的向量与正向x轴的夹角;为二维形状上的视觉显著性点的个数。
为二维形状的总弧长;为原点到形状的重心形成的向量与正向x轴的夹角;为形状上视觉显著性点的个数。视觉显著性点包括曲率极值点和端点。
步骤302,对于用户已指定对应关系的每对二维形状,在连接图G1和G2中分别找出这对形状所对应的顶点,将这对顶点标记为一对已关联的顶点对;
步骤303,设定G1和G2中的任一对已关联顶点对所包含的顶点为:其中,位于G1中,位于G2中;将的邻接顶点中尚未被关联的顶点分别放入集合P和Q中;
步骤304,将集合P中的任一个顶点与Q中的任一个顶点相关联,构成一对候选关联顶点对,利用相似性度量尺度函数计算的关联度其中,对应的形状,对应的形状;
步骤305,当候选关联顶点对个数大于零,选取所有关联度中的最大值所对应的候选关联顶点对标记为已关联的顶点对,并把该顶点对所对应的两个形状对应在一起;返回步骤303;
如图4所示,当候选关联顶点对个数等于零,G1和G2中顶点所对应的两组形状之间的对应完成。
应理解,本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基于用户启发的二维形状对应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1)设定二维矢量动画中的角色姿态由一组二维形状组成,每个二维形状与一个角色特征相对应;用户指定两个角色姿态内的二维形状之间的至少一对对应关系;
(1-2)按照下述步骤建立的连接图G1,建立的连接图G2
设定G1中的任一顶点Vi 1对应着中一个的二维形状设定G2中的任一顶点对应着中的一个二维形状设定的连接边阈值为L1,设定的连接边阈值为L2
G1通过下述步骤建立:当G1中的两个任意顶点所对应的二维形状的距离小于L1时,则在所述两个任意顶点之间建立一条连接边;
G2通过下述步骤建立:当G2中的两个任意顶点所对应的二维形状的距离小于L2时,则在所述两个任意顶点之间建立一条连接边;
(1-3)利用下述算法建立内的二维形状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1-3-1)设定两个形状之间的相似性度量尺度函数为
其中,分别为二维形状的大小、朝向和外观;分别为二维形状的大小、朝向和外观;为形状之间的大小比例倍数,用以表示两个形状之间的大小差别;为原点到形状的重心形成的向量与正向x轴的夹角,和原点到形状的重心形成的向量与正向x轴的夹角之间的大小比例倍数;为形状之间的外观差异倍数;
(1-3-2)对于用户已指定对应关系的每对二维形状,在连接图G1和G2中分别找出这对形状所对应的顶点,将这对顶点标记为一对已关联的顶点对;
(1-3-3)设定G1和G2中的任一对已关联顶点对所包含的顶点为:其中,位于G1中,位于G2中;将的邻接顶点中尚未被关联的顶点分别放入集合P和Q中;
(1-3-4)将集合P中的任一个顶点与Q中的任一个顶点相关联,构成一对候选关联顶点对,利用相似性度量尺度函数计算的关联度其中,对应的形状,对应的形状;
(1-3-5)当候选关联顶点对个数大于零,选取所有关联度中的最大值所对应的候选关联顶点对标记为已关联的顶点对,并把该顶点对所对应的两个形状对应在一起;返回步骤(1-3-3);
当候选关联顶点对个数等于零,G1和G2中顶点所对应的两组形状之间的对应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用户启发的二维形状对应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2)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任意两个顶点所对应的二维形状的曲线分别进行离散,计算每条曲线的所有离散点的平均位置,将平均位置设为所对应的二维形状的重心;
计算所述任意两个顶点所对应的二维形状的重心之间的距离,将二维形状的重心之间的距离设为二维形状之间的距离;
选择中的任一二维形状,计算所述二维形状到中其它二维形状的距离,取各个距离的平均值为连接边阈值L1
选择中的任一二维形状,计算所述二维形状到中其它二维形状的距离,取各个距离的平均值为连接边阈值L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用户启发的二维形状对应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为二维形状的总弧长;所述为原点到二维形状的重心形成的向量与正向x轴的夹角;为二维形状上的视觉显著性点的个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用户启发的二维形状对应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为二维形状的总弧长;为原点到形状的重心形成的向量与正向x轴的夹角;为二维形状上视觉显著性点的个数。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基于用户启发的二维形状对应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视觉显著性点包括曲率极值点和端点。
CN201310420958.1A 2013-09-16 2013-09-16 基于用户启发的二维形状对应方法 Active CN1034892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20958.1A CN103489212B (zh) 2013-09-16 2013-09-16 基于用户启发的二维形状对应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20958.1A CN103489212B (zh) 2013-09-16 2013-09-16 基于用户启发的二维形状对应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89212A CN103489212A (zh) 2014-01-01
CN103489212B true CN103489212B (zh) 2016-09-28

Family

ID=49829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20958.1A Active CN103489212B (zh) 2013-09-16 2013-09-16 基于用户启发的二维形状对应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892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24658B (zh) * 2014-10-22 2017-09-29 浙江工商大学 一种保结构的二维形状内插方法
CN107633543B (zh) * 2017-08-21 2020-12-08 浙江工商大学 考虑局部拓扑结构的线条形状对应方法
CN107978010B (zh) * 2017-11-27 2021-03-05 浙江工商大学 分阶段的精确形状匹配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6245A (zh) * 2010-11-09 2011-03-30 南京大学 一种图形对象的形状特征描述与检索方法
CN102622773A (zh) * 2012-02-14 2012-08-01 浙江工商大学 一种可交互的二维形状特征对应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26647B2 (en) * 2005-11-23 2010-11-02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teratively identifying vascular structure
US8253739B2 (en) * 2008-04-03 2012-08-2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for interpolating an intermediate polygon p from two polygons p1 and p2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6245A (zh) * 2010-11-09 2011-03-30 南京大学 一种图形对象的形状特征描述与检索方法
CN102622773A (zh) * 2012-02-14 2012-08-01 浙江工商大学 一种可交互的二维形状特征对应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多层次特征结构的二维形状渐变;杨文武,冯结青,王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20515;第24卷(第5期);第563页至第573页 *
基于特征分解的2-D多边形渐变;杨文武,冯结青,金小刚,彭群生;《软件学报》;20050228;第16卷(第2期);第309页至第315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89212A (zh) 2014-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i et al. Bendsketch: Modeling freeform surfaces through 2d sketching
JP7249390B2 (ja) 単眼カメラを用いたリアルタイム3d捕捉およびライブフィードバック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Li et al. Robust single-view geometry and motion reconstruction
US9734638B2 (en)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from single photographs
CN107240129A (zh) 基于rgb‑d相机数据的物体及室内小场景恢复与建模方法
WO2015139574A1 (zh) 一种静态物体重建方法和系统
WO2021063271A1 (zh) 人体模型重建方法、重建系统及存储介质
US9881417B2 (en) Multi-view drawing apparatus of three-dimensional objects, and method
Öztireli et al. Differential blending for expressive sketch-based posing
US8793108B2 (en) Three-dimensional model determination from two-dimensional sketch with two-dimensional refinement
CN103854301A (zh) 基于复杂背景下可见外壳的三维重建方法
Xue et al. Symmetric piecewise planar object reconstruction from a single image
CN106228590B (zh) 一种图像中的人体姿态编辑方法
CN110910433A (zh)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点云匹配方法
CN103489212B (zh) 基于用户启发的二维形状对应方法
Lu et al. Coherent parametric contours for interactive video object segmentation
Lei et al. A new approach to 3D pattern-making for the apparel industry: Graphic coding-based localization
Zang et al. Deep3dsketch+\+: High-fidelity 3d modeling from single free-hand sketches
CN102622773B (zh) 一种可交互的二维形状特征对应方法
CN107633543B (zh) 考虑局部拓扑结构的线条形状对应方法
Chen et al. Extracting 3D objects from photographs using 3-sweep
Liu et al. Visual odometry algorithm based on deep learning
CN104091318A (zh) 一种中国手语视频过渡帧的合成方法
Wu et al. AniClipart: Clipart Animation with Text-to-Video Priors
Lin et al. Multi-view 3D Human Physique Dataset Construction For Robust Digital Human Modeling of Natural Scen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23

Address after: No.477 Yongle Road, Wangdian Town, Xiuzhou District,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OUTUO ELECTR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18, No. 18 Jiao Tong Street, Xiasha Higher Education Park, Hangzhou,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