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89067A - 一种洞庭湖生态事件实时监测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洞庭湖生态事件实时监测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89067A
CN103489067A CN201310420572.0A CN201310420572A CN103489067A CN 103489067 A CN103489067 A CN 103489067A CN 201310420572 A CN201310420572 A CN 201310420572A CN 103489067 A CN103489067 A CN 1034890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cological
incidents
database
supvr
aud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2057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田
赵运林
周松林
周立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City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City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City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nan City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42057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89067A/zh
Publication of CN1034890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890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一种洞庭湖生态事件实时监测方法及系统,所述系统由人员、上报系统、软件系统、数据库、机制五部分组成;所述方法为:1)人员管理;2)生态事件发生;3)生态事件上报;4)生态事件信息输入;5)生态事件审核;6)审核通过的生态事件保存至生态事件数据库中。本发明重构系统组成要素及相互间联系与作用方式,实现全面、系统的生态事件采集,创造性地应用了先进的信息采集与管理技术、数据库技术、搜索引擎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为有效应急与处理生态事件提供了一种全面、快速和良好的实时监测系统和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洞庭湖生态事件实时监测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信息采集与管理技术、数据库技术、搜索引擎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洞庭湖生态事件实时监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生态事件采集部门尚未形成协调与合作机制,生态事件发生时,多部门重复采集或都不采集的现象时有发生,部门间进行了大量重复劳动,形成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洞庭湖生态事件实时监测方法及系统,重构系统组成要素及相互间联系与作用的方式,实现全面系统的生态事件采集,为有效应急和处理生态事件提供一种全面、快速、良好的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洞庭湖生态事件实时监测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人员管理:所述人员管理分为管理者和用户,管理者为环保部门,用户包括政府职能部门、科研院所和公众,管理者负责生态事件审核、生态事件入库,用户负责发现生态事件和上报生态事件;
2)生态事件发生:所述生态事件包括环保部门生态事件和林业部门生态事件;
3)生态事件上报:所述生态事件上报包括巡查上报、上访上报、热线电话和/或网络上报;
4)生态事件信息输入:所述生态事件信息输入为计算机系统通过基于移动终端的生态事件采集软件和通过基于Internet的生态事件采集软件采集生态事件信息输入;生态事件采集信息至少包括上报时间、事件时间、事件地点、经纬度、事件类型、详细情况、上报人信息和事件照片;
5)生态事件审核:生态事件以临时数据存储在服务器数据库中,所述生态事件审核由管理者环保部门进行,生态事件审核采用严格的权限管理,具有权限的人员才能进行相关操作,生态事件审核要求具有部门管理人员及以上权限;审核不通过的事件及时反馈上报人,审核通过的生态事件入库;
6)审核通过的生态事件保存至生态事件数据库中,具有普通用户及以上权限的用户可查看三类生态事件信息:一类是生态事件的空间分布位置,生态事件的空间分布位置通过WebGIS将生态事件以空间点的形式叠加在地理底之上;二类是生态事件的基本信息;三类是生态事件的多媒体信息。
一种洞庭湖生态事件实时监测系统,由人员、上报系统、软件系统、数据库、机制五部分组成,所述的人员为上报系统和机制的主体,上报系统是生态事件信息到达软件系统的途径,软件系统是生态事件信息进入数据库的入口,机制是系统正常运行的保障。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人员分为管理者和用户,管理者指环保部门,用户包括政府职能部门、科研院所和公众;作为政府职能部门之一的环保部门同时也属于系统用户,同时承担管理者和用户两方面相应的职责;管理者负责生态事件审核、生态事件信息入库,用户指发现生态事件、上报生态事件的人员。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上报系统包括巡查上报系统、信访上报系统、热线电话上报系统和/或网络论坛上报系统。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软件系统是由基于Internet的生态事件采集软件和基于移动终端的生态事件采集软件组成;基于Internet的生态事件采集软件是运行在网网络浏览器的生态事件入口,系统中的管理者和用户均可使用;基于移动终端的生态事件采集软件是由职能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使用,软件运行具有跨平台性,可在当前主要的移动操作系统iOS、Android和WindowsPhone系统中运行。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数据库是用于集中存储生态事件信息的数据库,具有唯一性与共享性,在特定行政区内,数据库是唯一的,不同行政区之间,数据库具有相同的规范和标准,可实现无缝对接与数据共享。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机制包括分工合作机制、管理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分工合作机制对相关具体问题进行明确规定,实现有据可依;管理机制确定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及生态事件信息维护与管理的主体;监督约束机制的前提和依据是分工合作与管理机制,是分工合作部门间的相互监督与约束及被管理者对管理者的监督与约束,涉及监督与约束方式、内容及处理。
本发明针对当前洞庭湖生态事件采集不完全、未集中存储、未形成统一规范、部门间未形成协调与合作机制等问题,本发明重构系统组成要素及相互间联系与作用方式,实现全面、系统的生态事件采集。本发明创造性应用了先进的信息采集与管理技术、数据库技术、搜索引擎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为有效应急与处理生态事件,提供了一种全面、快速和良好的实时监测系统和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系统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方法流程时间表;
图4为本发明生态事件采集信息表;
图5为现有技术环保部门环境事件采集流程图;
图6为现有技术环保部门环境事件采集流程表;
图7为现有技术林业部门生态事件采集流程图;
图8为现有技术林业部门生态事件采集流程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洞庭湖生态事件实时监测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人员管理:所述人员管理分为管理者和用户,管理者为环保部门,用户包括政府职能部门、科研院所和公众,管理者负责生态事件审核、生态事件入库,用户负责发现生态事件和上报生态事件;
2)生态事件发生:所述生态事件包括环保部门生态事件和林业部门生态事件;
3)生态事件上报:所述生态事件上报包括巡查上报、上访上报、热线电话和/或网络上报;
4)生态事件信息输入:所述生态事件信息输入为计算机系统通过基于移动终端的生态事件采集软件和通过基于Internet的生态事件采集软件采集生态事件信息输入;生态事件采集信息至少包括上报时间、事件时间、事件地点、经纬度、事件类型、详细情况、上报人信息和事件照片;
5)生态事件审核:生态事件以临时数据存储在服务器数据库中,所述生态事件审核由管理者环保部门进行,生态事件审核采用严格的权限管理,具有权限的人员才能进行相关操作,生态事件审核要求具有部门管理人员及以上权限;审核不通过的事件及时反馈上报人,审核通过的生态事件入库;
6)审核通过的生态事件保存至生态事件数据库中,具有普通用户及以上权限的用户可查看三类生态事件信息:一类是生态事件的空间分布位置,生态事件的空间分布位置通过WebGIS将生态事件以空间点的形式叠加在地理底之上;二类是生态事件的基本信息;三类是生态事件的多媒体信息。
一种洞庭湖生态事件实时监测系统,由人员、上报系统、软件系统、数据库、机制五部分组成,所述的人员为上报系统和机制的主体,上报系统是生态事件信息到达软件系统的途径,软件系统是生态事件信息进入数据库的入口,机制是系统正常运行的保障。
上述的人员分为管理者和用户,管理者指环保部门,用户包括政府职能部门、科研院所和公众;作为政府职能部门之一的环保部门同时也属于系统用户,同时承担管理者和用户两方面相应的职责;管理者负责生态事件审核、生态事件信息入库,用户指发现生态事件、上报生态事件的人员。
上述的上报系统包括巡查上报系统、信访上报系统、热线电话上报系统和/或网络论坛上报系统。
上述软件系统是由基于Internet的生态事件采集软件和基于移动终端的生态事件采集软件组成;基于Internet的生态事件采集软件是运行在网络浏览器的生态事件入口,系统中的管理者和用户均可使用;基于移动终端的生态事件采集软件是由职能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使用,软件运行具有跨平台性,可在当前主要的移动操作系统iOS、Android和WindowsPhone系统中运行。
上述数据库是用于集中存储生态事件信息的数据库,具有唯一性与共享性,在特定行政区内,数据库是唯一的,不同行政区之间,数据库具有相同的规范和标准,可实现无缝对接与数据共享。
上述的机制包括分工合作机制、管理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分工合作机制对相关具体问题进行明确规定,实现有据可依;管理机制确定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及生态事件信息维护与管理的主体;监督约束机制的前提和依据是分工合作与管理机制,是分工合作部门间的相互监督与约束及被管理者对管理者的监督与约束,涉及监督与约束方式、内容及处理。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系统流程是一个或多个输入,输出一个或多个结果的一组活动,即系统流程是一系列创造价值的活动的组合。为有效应急与处理生态事件,系统进行了全面、快速、良好的流程设计。
1现有生态事件采集流程分析
经调查,现有生态事件采集主要集中在环保部门和林业部门。环保部门多为环境事件采集,如洞庭湖水污染等;林业部门多为大型生态事件采集,如珍惜物种出没或死亡等。
①现有环保部门的环境事件采集流程分析:
现有环保部门的环境事件采集流程包括事件发生、事件上报、事件登记、事件审批、事件办理和事件入库,如图5、图6所示。
根据图6流程表计算出环境在发生至进入数据库所需总时间为61小时,表中时间为去除极端值的活动平均时间。综合分析,环保部门采集环境事件流程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就事件采集而言,事件办理流程并不是必须的;二是事件登记与审批流程时间较长,可通过开发软件缩短流程时间。
②现有林业部门的生态事件采集流程分析:
林业部门的生态事件采集包括事件发生、事件巡查与搜集、事件登记和事件入库,如图7、图8所示。
根据图8流程表计算出林业部门采集生态事件总时间为53.5小时,表中时间为去除极端值的活动平均时间。综合分析,林业部门采集生态事件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生态事件巡查与搜集事件太长,达到48小时;二是生态事件上报方式单一,主要为巡查,缺少其他上报方式;三是缺少事件审核流程。
2本发明生态事件采集流程整合与再设计
针对现有生态事件采集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新的采集流程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进:一是保留环境事件上报方式并进行丰富;二是去除生态事件办理流程,将办理流程移至事件采集之后;三是事件登记与审核流程软件化,实现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登记与审核生态事件;四是建立生态事件反馈流程,对审核不通过的事件及时反馈上报人。
通过以上4个方面的改进,本发明的生态事件采集系统的流程如图2、图3所示。
事件反馈与事件入库为选择性流程,某个具体流程中二者不可能同时发生。事件上报时间取4类上报方式的平均值2.125小时。因此,新的生态事件采集流程总时间为6.625小时。
本发明的生态事件采集的关键步骤包括生态事件上报、信息采集和审核。生态事件上报包括热线电话、网络论坛、信访等多种形式。利用计算机软件自动提取生态事件上报信息难度较大,如自动提取电话语音中的事件信息、自动在各大网络论坛搜集区域内生态事件信息等。系统在生态事件上报环节仍保持其原有形式。
事件采集及实现
①生态事件采集信息
根据完整反映生态事件情况的原则,生态事件采集的信息包括上报时间、事件时间、事件地点、经纬度、事件类型、详细情况、上报人信息、事件照片等,如图4列表所示。
生态事件采集软件的主要功能为提供生态事件信息输入界面,并将生态事件信息提交至服务器数据库,临时存储在服务器数据库中。生态事件采集软件包括基于网页的生态事件采集软件和基于移动终端的生态事件采集软件。
基于网络的事件采集为B/S结构的富互联网应用(RichInternetApplications,RIA),通过WebServices与服务器数据库通信。输入经纬度坐标可在地图中单击选取,照片不多于5张,每张照片大小不超过2M。
基于移动终端的生态事件采集软件具有跨平台特性,可在iOS、Android、WindowsPhone等移动操作平台上运行,与服务器通信的网络为Wifi或3G网络。移动设备多数内置GPS模块和拍照模块,可利用移动设备的GPS模块和拍照模块获取当前生态事件经纬度坐标和拍摄照片。移动终端采集的生态事件可临时存储在移动设备的SQLLite数据库中,并对其进行简单管理,如修改、删除、上报等。本地临时存储生态事件修改与生态事件上报使用同一信息输入界面及数据上传模块。
2事件审核及实现
①生态事件审核权限管理
生态事件审核采用严格的权限管理,具有权限的用户才可进行相关操作。生态事件采集系统权限等级及说明如下表。生态事件审核要求具有部门管理员及以上权限。
Figure BDA00003824009100091
②生态事件审核实现
生态事件上报但未审核前,生态事件是以临时数据存储在服务器数据库中,因此生态事件审核软件包括两大主要功能:一是未审核的生态事件信息查看。二是生态事件审核,将临时存储在服务器数据库中的生态事件保存至生态事件数据库中。
3事件查看及实现
①生态事件查看信息
生态事件通过审核后,具有普通用户及以上权限的用户可查看生态事件信息。生态事件查看的信息可分为三类:一是生态事件的空间分布位置;二是生态事件的基本信息,如上报时间、事件时间、事件地点、经纬度、事件类型、详细情况、上报人信息等;二是生态事件的多媒体信息,如生态事件照片。
②生态事件查看实现
生态事件空间分布位置通过WebGIS实现,将生态事件以空间点的形式叠加在地理底图之上。单击某个生态事件,生态事件基本信息以对话框形式向用户呈现。当生态事件有照片信息时,信息对话框中的照片字段显示为超链接形式,点击超链接可查看生态事件照片信息。

Claims (7)

1.一种洞庭湖生态事件实时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人员管理:所述人员管理分为管理者和用户,管理者为环保部门,用户包括政府职能部门、科研院所和公众,管理者负责生态事件审核、生态事件入库,用户负责发现生态事件和上报生态事件;
2)生态事件发生:所述生态事件包括环保部门生态事件和林业部门生态事件;
3)生态事件上报:所述生态事件上报包括巡查上报、上访上报、热线电话和/或网络上报;
4)生态事件信息输入:所述生态事件信息输入为计算机系统通过基于移动终端的生态事件采集软件和通过基于Internet的生态事件采集软件采集生态事件信息输入;生态事件采集信息至少包括上报时间、事件时间、事件地点、经纬度、事件类型、详细情况、上报人信息和事件照片;
5)生态事件审核:生态事件以临时数据存储在服务器数据库中,所述生态事件审核由管理者环保部门进行,生态事件审核采用严格的权限管理,具有权限的人员才能进行相关操作,生态事件审核要求具有部门管理人员及以上权限;审核不通过的事件及时反馈上报人,审核通过的生态事件入库;
6)审核通过的生态事件保存至生态事件数据库中,具有普通用户及以上权限的用户可查看三类生态事件信息:一类是生态事件的空间分布位置,生态事件的空间分布位置通过WebGIS将生态事件以空间点的形式叠加在地理底之上;二类是生态事件的基本信息;三类是生态事件的多媒体信息。
2.一种洞庭湖生态事件实时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由人员、上报系统、软件系统、数据库、机制五部分组成,所述的人员为上报系统和机制的主体,上报系统是生态事件信息到达软件系统的途径,软件系统是生态事件信息进入数据库的入口,机制是系统正常运行的保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洞庭湖生态事件实时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员分为管理者和用户,管理者指环保部门,用户包括政府职能部门、科研院所和公众;作为政府职能部门之一的环保部门同时也属于系统用户,同时承担管理者和用户两方面相应的职责;管理者负责生态事件审核、生态事件信息入库,用户指发现生态事件、上报生态事件的人员。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洞庭湖生态事件实时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报系统包括巡查上报系统、信访上报系统、热线电话上报系统和/或网络论坛上报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洞庭湖生态事件实时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件系统是由基于Internet的生态事件采集软件和基于移动终端的生态事件采集软件组成;基于Internet的生态事件采集软件是运行在网络浏览器的生态事件入口,系统中的管理者和用户均可使用;基于移动终端的生态事件采集软件是由职能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使用,软件运行具有跨平台性,可在当前主要的移动操作系统iOS、Android和WindowsPhone系统中运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洞庭湖生态事件实时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库是用于集中存储生态事件信息的数据库,具有唯一性与共享性,在特定行政区内,数据库是唯一的,不同行政区之间,数据库具有相同的规范和标准,可实现无缝对接与数据共享。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洞庭湖生态事件实时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制包括分工合作机制、管理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分工合作机制对相关具体问题进行明确规定,实现有据可依;管理机制确定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及生态事件信息维护与管理的主体;监督约束机制的前提和依据是分工合作与管理机制,是分工合作部门间的相互监督与约束及被管理者对管理者的监督与约束,涉及监督与约束方式、内容及处理。
CN201310420572.0A 2013-09-16 2013-09-16 一种洞庭湖生态事件实时监测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034890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20572.0A CN103489067A (zh) 2013-09-16 2013-09-16 一种洞庭湖生态事件实时监测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20572.0A CN103489067A (zh) 2013-09-16 2013-09-16 一种洞庭湖生态事件实时监测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89067A true CN103489067A (zh) 2014-01-01

Family

ID=49829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20572.0A Pending CN103489067A (zh) 2013-09-16 2013-09-16 一种洞庭湖生态事件实时监测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89067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79731A (zh) * 2017-01-01 2017-09-19 何顺兰 多级联控水环境治理系统及监控方法
CN107341740A (zh) * 2017-01-01 2017-11-10 何顺兰 基于网格划分管理的水环境治理系统及其方法
CN112149012A (zh) * 2020-09-10 2020-12-29 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透明监督事件信息的信息分类发布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79731A (zh) * 2017-01-01 2017-09-19 何顺兰 多级联控水环境治理系统及监控方法
CN107341740A (zh) * 2017-01-01 2017-11-10 何顺兰 基于网格划分管理的水环境治理系统及其方法
CN112149012A (zh) * 2020-09-10 2020-12-29 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透明监督事件信息的信息分类发布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arker et al. Disaster resilience through big data: Way to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DasGupta et al. An indicator based approach to assess coastal communities’ resilience against climate related disasters in Indian Sundarbans
CN103116825B (zh) 智慧城市管理系统
Yabe et al. Mobile phone location data for disasters: A review from natural hazards and epidemics
CN112149027A (zh) 一种城市运行数据可视化管理系统
Yabe et al. A framework for evacuation hotspot detection after large scale disasters using location data from smartphones: case study of kumamoto earthquake
CN112712674A (zh) 一种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城市内涝预警方法
Zhang et al. From numerical model to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the digital transition of urban energy system
Farchi et al. Using the Wasserstein distance to compare fields of pollutants: application to the radionuclide atmospheric dispersion of the Fukushima-Daiichi accident
Tan et al. Damage classification and recovery analysis of the Chongqing, China, floods of August 2020 based on social-media data
Schwertner et al. Digital technologies of industry 4.0 in management of natural disasters
Ding et al. Massive heterogeneous sensor data management i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Wang et al. What can the news tell us about the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of tourist areas? A text mining approach to China’s National 5A Tourist Areas
Sarker et al. Resilience through big data: natural disaster vulnerability context
CN103489067A (zh) 一种洞庭湖生态事件实时监测方法及系统
Jordaan et al. Quantifying the ecosystem services values of electricity generation in the US Chihuahuan Desert: A life cycle perspective
CN103440347A (zh) 一种异质灾害事件通用建模方法及系统
CN110070233B (zh) 一种应急数据处理方法及其系统
Ortega et al. Meta‐analyzing the likely cross‐species responses to climate change
Cui et al. An attempt to grasp the disaster situation of “the 2018 Hokkaido eastern iburi earthquake” using SNS information
Shukla et al. Considering emergency and disaster management systems from a software architecture perspective
Chen et al. Research on public satisfaction of government typhoon emergency management unde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Xuwen County
Castanhari et al. A software architecture to integrate sensor data and 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for flood risk management
Asahi Building Resilient Regions
CN114549223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网格化耕地保护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1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