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88930A - 移动通讯终端上的文件/应用程序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移动通讯终端上的文件/应用程序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88930A
CN103488930A CN201310436228.0A CN201310436228A CN103488930A CN 103488930 A CN103488930 A CN 103488930A CN 201310436228 A CN201310436228 A CN 201310436228A CN 103488930 A CN103488930 A CN 1034889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e
application program
operated
event
communication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3622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章栋
冯立夫
黄媛媛
涂兰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Qizhi Software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Qizhi Software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Qizhi Software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43622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88930A/zh
Publication of CN1034889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889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2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21/00 and subgroups address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49Restricted operating environ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移动通讯终端上的文件/应用程序处理方法及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对移动通讯终端的指纹输入事件以及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进行监控;如果监控到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并且在预置的时间范围内监控到满足预置条件的指纹输入信息,则将被操作的文件/应用程序确定为需要作为隐私信息进行保护的对象;按照预置的隐私保护操作方式对被操作的文件/应用程序执行相应的保护操作,以避免被操作的文件/应用程序被泄露。通过本发明,能够在对终端设备上需要作为隐私信息进行保护的过程中,更有效地保护用户的隐私信息。

Description

移动通讯终端上的文件/应用程序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文件/应用程序保护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移动通讯终端上的文件/应用程序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移动通讯终端(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等等)提供的拍照、录像、录音等功能确实为用户带来了愉快轻松的生活体验,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隐私性。移动通讯终端的存储空间在不断增大,一部移动通讯终端中可以存储很多的图片、视频及录音等文件,这些多媒体文件对于用户来说一般是个人隐私,如果移动通讯终端被别人得到,这些信息就会面临被泄露的风险。
因此,迫切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如何对终端通讯终端上需要作为隐私信息进行保护的信息实现有效的保护。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移动通讯终端上的文件/应用程序处理方法和相应的移动通讯终端设备上的文件/应用程序处理装置,能够在对终端设备上需要作为隐私信息进行保护的过程中,更有效的保护用户的隐私信息。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通讯终端上的文件/应用程序处理方法,包括:
对移动通讯终端中的指纹输入事件以及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进行监控;
如果监控到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并且在预置的时间范围内监控到满足预置条件的指纹输入信息,则将被操作的文件/应用程序确定为需要作为隐私信息进行保护的对象;
按照预置的隐私保护操作方式对被操作的文件/应用程序执行相应的保护操作,以避免被操作的文件/应用程序被泄露。
可选地,所述对移动通讯终端中的指纹输入事件进行监控,包括:
通过移动通讯终端内置或者外置的指纹检测装置的接口,获取所述指纹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指纹输入信息。
可选地,通过以下方式判断是否监控到满足预置条件的指纹输入信息:
如果监控到属于指纹输入的事件,则判定监控到满足预置文件的指纹输入信息。
可选地,预先对用户的指纹进行录制,生成基准指纹信息,通过以下方式判断是否监控到满足预置条件的指纹输入信息:
将获取到的指纹输入信息与所述基准指纹信息进行匹配;
如果匹配成功,则判定监控到满足预置文件的指纹输入信息。
可选地,所述对移动通讯终端的指纹输入事件以及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进行监控之前还包括:
对移动通讯终端中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进行监控;
如果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属于预置的关键应用程序,则启动对移动通讯终端的指纹输入事件以及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进行监控。
可选地,所述对移动通讯终端的指纹输入事件以及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进行监控包括:
对移动通讯终端的指纹输入事件以及新文件被创建的事件进行监控。
可选地,所述对移动通讯终端中新文件被创建的事件进行监控,包括:
对移动通讯终端中指定目录中的新文件创建事件进行监控。
可选地,还包括:
监控到创建新文件的事件时,获取新文件的文件类型信息;
所述如果监控到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并且在预置的时间范围内监控到满足预置条件的指纹输入信息,则将被操作的文件/应用程序确定为需要作为隐私信息进行保护的对象,包括:
如果监控创建新文件的事件,且所述新文件的文件类型属于预置的类型,且在预置的时间范围内监控到满足预置条件的指纹输入信息,则将所述新文件确定为需要作为隐私信息进行保护的对象。
可选地,所述对移动通讯终端中的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进行监控,包括:
对移动通讯终端中的文件被编辑、应用程序被安装或应用程序被使用的操作事件进行监控。
可选地,还包括:
当监控到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时,记录第一时间;
监控到满足预置条件的指纹输入事件时,记录第二时间;
所述如果监控到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并且在预置的时间范围内监控到满足预置条件的指纹输入信息,则将被操作的文件/应用程序确定为需要作为隐私信息进行保护的对象,包括:
如果监控到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且移动通讯终端的指纹输入信息满足预置的条件,且所述第一时间与第二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小于预置的时间阈值,则将被操作的文件/应用程序确定为需要作为隐私信息进行保护的对象。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通讯终端上的文件/应用程序处理装置,包括:
监控单元,用于对移动通讯终端中的指纹输入事件以及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进行监控;
确定单元,用于如果监控到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并且在预置的时间范围内监控到满足预置条件的指纹输入信息,则将被操作的文件/应用程序确定为需要作为隐私信息进行保护的对象;
操作单元,用于按照预置的隐私保护操作方式对被操作的文件/应用程序执行相应的保护操作,以避免被操作的文件/应用程序被泄露。
可选地,所述监控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移动通讯终端内置或者外置的指纹检测装置的接口,获取所述指纹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指纹输入信息。
可选地,通过以下方式判断是否监控到满足预置条件的指纹输入信息:
第一判定单元,用于如果监控到属于指纹输入的信息,则判定监控到满足预置文件的指纹输入信息。
可选地,预先对用户的指纹进行录制,生成基准指纹信息,通过以下方式判断是否监控到满足预置条件的指纹输入信息:
指纹匹配单元,用于将监控到的指纹输入信息与所述基准指纹信息进行匹配;
第二判定单元,用于如果匹配成功,则判定监控到满足预置文件的指纹输入信息。
可选地,还包括:
运行程序监控单元,用于对移动通讯终端中的指纹输入事件以及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进行监控之前,对移动通讯终端中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进行监控;
启动单元,用于如果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属于预置的关键应用程序,则启动对移动通讯终端中的指纹输入事件以及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进行监控。
可选地,所述监控单元包括:
第一监控子单元,用于对移动通讯终端中的指纹输入事件以及新文件被创建的事件进行监控。
可选地,所述第一监控子单元具体用于:
对移动通讯终端中指定目录中的新文件创建事件进行监控。
可选地,还包括:
类型信息获取单元,用于监控到创建新文件的事件时,获取新文件的文件类型信息;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如果监控创建新文件的事件,且所述新文件的文件类型属于预置的类型,且在预置的时间范围内监控到移动通讯终端中的指纹输入信息满足预置的条件,则将所述新文件确定为需要作为隐私信息进行保护的对象。
可选地,所述监控单元包括:
第二监控子单元,用于对移动通讯终端中的文件被编辑、应用程序被安装或应用程序被使用的操作事件进行监控。
可选地,还包括:
第一时间记录单元,用于当监控到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时,记录第一时间;
第二时间记录单元,用于监控到满足预置条件的指纹输入信息时,记录第二时间;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如果监控到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且指纹输入信息满足预置的条件,且所述第一时间与第二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小于预置的时间阈值,则将被操作的文件/应用程序确定为需要作为隐私信息进行保护的对象。
根据本发明的移动通讯终端上的文件/应用程序处理方法及装置,可以对移动通讯终端的指纹输入事件以及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进行监控,如果发现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并且在预置的时间范围内监控到满足预置条件的指纹输入信息,则可以将其作为用户对执行隐私保护操作的确认,因此可以直接按照预置的隐私保护操作方式对新文件执行保护操作。可见,在此过程中,可以直接通过检测用户指纹输入操作的方式来确认用户是否需要对文件/应用程序进行隐私保护,方便用户操作。并且在用户确认进行隐私保护之后,可以直接按照预先设定好的保护操作方式后台执行具体的保护操作,而不需要用户再在界面中选择具体的转移路径、设定密码等操作,因此,可以进一步降低用户的隐私文件被泄露的风险。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提供一款运行于移动通讯终端的应用程序(为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中将该应用程序称为“保护程序”),该保护程序可以对移动通讯终端的指纹输入事件以及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进行监控,然后根据监控结果,来对文件/应用程序执行隐私保护操作。例如,可以对创建新文件的事件进行监控,如果发现有新文件被创建,还判断其是否可能为用户的隐私文件,如果是,则可以对指纹输入事件进行监控,如果监控到符合预置条件的指纹输入信息,则可以按照预置的方式对新创建的文件执行保护操作。也就是说,从用户角度而言,可以预先为新创建文件指定保护操作方式,例如可以直接删除,或者将文件转移并预先指定转移的目标目录位置,或者,还可以对文件进行加密并预先指定加密时使用的密码,等等。这样,在新生成一个文件,或者文件被操作,或者应用程序被安装或被使用之后,用户就可以对移动通讯终端内置或者外置的指纹检测装置进行操作,这样,指纹检测装置就能采集到相应的信号,进而,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程序就可以将采集到的指纹信号确定为需要进行隐私保护的处罚信号,以此来触发保护程序对被操作的文件/应用程序执行对应的隐私保护操作。下面对此进行详细地介绍。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首先提供了一种移动通讯终端上的文件/应用程序处理方法,该方法中各步骤的执行主体就可以是前文所述的保护程序,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也可能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对移动通讯终端中的指纹输入事件以及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进行监控;
具体实现时,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就可以包括新文件被创建的事件、已有文件被编辑的事件、应用程序被安装的事件、应用程序被使用的事件等等。除了对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进行监控,还可以对移动通讯终端的指纹输入事件进行监控。具体实现时,由于目前一些移动通讯终端内置有指纹检测装置,而没有内置指纹检测装置的,一般也支持外接的指纹检测装置,这样,如果用户将手指放到指纹检测装置的指定位置,指纹检测装置就可以采集到用户的指纹信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保护程序可以通过访问指纹检测装置的接口来获取指纹检测装置采集到的指纹输入信息。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直接将采集到指纹信息这一事件作为进行隐私保护的触发条件,也即,只要在检测到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之前或之后的一段时间范围内获取到的信息包括指纹信息,就可以直接确认用户需要对该被操作的文件/应用程序进行隐私保护,而不需要对指纹信息进行分析。当然,进一步的,由于指纹检测装置不仅能够采集到指纹信息,还能够对其进行解析,因此,还可以要求用户预先录制自己的指纹信息作为基准指纹信息,当监控到当前的指纹输入信息时,可以与之前录制的基准指纹信息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判定监控到满足预置文件的指纹输入信息,进而再确认用户需要对被操作的文件/应用程序进行隐私保护,这样可以降低误判的概率。
一般情况下,只有在一些特定的应用程序在运行时,才可能会产生可能需要作为隐私信息进行保护的文件,或者该特定的应用程序本身可能属于需要进行隐私保护的应用程序。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保护程序还可以对移动通讯终端中当前运行的应用程序进行监控,如果发现关键应用程序正在运行,再启动对移动通讯终端的指纹输入信息以及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进行监控,如果当前运行的应用程序不包括可能产生隐私文件的关键应用程序,则可以不必启动对移动通讯终端的指纹输入信息以及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进行监控。其中,所谓的关键应用程序可以包括照相机、录像机、录音机程序、即时通信工具等等。其中,检测当前正在运行的程序信息可以通过系统提供的API完成,例如在Android系统下获取运行程序信息的程序如下:
//获取系统服务ActivityManager
ActivityManager manager=(ActivityManager)getSystemService(ACTIVITY_SERVICE);
//获取当前正在运行的任务栈列表,
List<RunningTaskInfo>runningTasks=manager.getRunningTasks(1);
//获得当前最顶端的任务栈,即前台任务栈
RunningTaskInforunningTaskInfo=runningTasks.get(0);
//获取前台任务栈的最顶端Activity
ComponentNametopActivity=runningTaskInfo.topActivity;
//获取应用的包名
String packageName=topActivity.getPackageName();。
其中方法getSystemService(),getRunningTasks(),getPackageName()均为Android系统提供的API函数。
为了能够对可能属于用户隐私的文件/应用程序及时的进行保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保护程序可以首先通过一个后台进程对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进行监控。具体的,为了实现这种监控,可以有多种方式。例如,在其中一种方式下,可以利用移动通讯终端操作系统的事件监听器,监听操作系统发出的广播消息,通过对系统广播消息的过滤,获知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也就是说,后台程序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终端操作系统的事件监听器,对每一个发生的系统消息进行判断,如果消息类型为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则可以从中提取出被操作的文件的文件名、后缀名、被操作的应用程序的名称等信息。例如,在Android系统下,当创建新文件时,系统会发出创建文件的广播,后台程序可以设置一个BroadCastReceiver对广播进行监听和过滤,根据广播的消息类型来判断是否发生创建新文件的事件。
或者,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下,也可以利用移动通讯终端操作系统的钩子函数,对用户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进行监听。也就是说,在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过程中,需要调用相关的程序来实现对文件/应用程序的操作,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使用API钩子函数,后台程序可以提供钩子函数并将原有的调用转向钩子函数(通常通过修改函数入口地址实现),这样钩子函数就能够获得被操作的文件的文件名、后缀名等信息,完成对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的监听,并获取事件中的文件名、应用程序名等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移动通讯终端中用于保存文件的目录一般有很多,但一般只有一部分目录中可能会包含用户的隐私文件,而其他的目录,例如用于存放系统文件等对用户而言不可见的目录中一般不会存放用户的隐私文件。因此,在对创建新文件的事件进行监控的过程中,可以仅对一些特定的目录进行监控,监控这种特定的目录中文件的变化,判断其中是否有新文件被创建。例如,这种特定的目录可以是用于保存用户的照片、视频等文件的目录。
S102:如果监控到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并且在预置的时间范围内监控到满足预置条件的指纹输入信息,则将被操作的文件/应用程序确定为需要作为隐私信息进行保护的对象;
如果监控到了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并且在该事件之前或者之后的一定时间段内还检测到了满足预置条件的指纹输入信息,则可以将移动通讯终端的指纹输入信息满足预置条件这一事件确定为用户发出的需要对文件/应用程序进行隐私保护的触发事件,因此,就可以将该文件/应用程序确定为需要作为隐私信息进行保护的对象。
具体实现时,当监控到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时,记录第一时间,监控到满足预置条件的指纹输入信息时,记录第二时间;这样,如果监控到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且移动通讯终端的指纹输入信息满足预置的条件,且所述第一时间与第二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小于预置的时间阈值,则将被操作的文件/应用程序确定为需要作为隐私信息进行保护的对象。其中,第一时间与第二时间之间的先后顺序关系可以不进行限定,也就是说,对于用户而言,在需要将某文件/应用程序作为隐私信息进行保护时,可以在对该文件/应用程序进行操作之前或者之后,将手指放在指纹检测装置的指定位置,这样就可以自动触发对文件/应用程序进行隐私保护。
其中,对于创建新文件的事件而言,在将被操作的文件/应用程序确定为需要作为隐私信息保护的对象之前,还可以进一步进行判断。具体在进行判断时,如果之前是对特定的目录中创建新文件的事件进行的监控,则可以直接根据新文件所在的目录来判定其属于需要作为隐私信息保护的对象。也就是说,由于预先只对一些可能产生隐私文件的目录进行监控,因此,监控到的新文件就都是这些特定的目录中的文件,可以将其确定为需要作为隐私信息进行保护的文件。否则,即使监控到创建了新文件,并且也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监控到了符合条件的指纹输入信息,也可以不必将其确定为需要作为隐私信息进行保护的文件。
或者,由于监控到新文件创建事件的同时,还可以获取到新文件的后缀名等信息,因此,据此可以分析出新文件的文件类型信息,进而,可以根据文件类型信息判断新文件是否为用户需要作为隐私信息进行保护的对象。例如,一般情况下,如果发现文件类型属于图片、视频、音频等类型,则可以判定为需要作为隐私信息进行保护的对象。
当然,为了进一步提高判断的准确度,也可以将上述两种方式相结合。也即,可以对一些特定的目录中新文件的创建事件进行监控,如果发现特定的目录中创建了新文件,再根据新文件的后缀名确定出新文件的文件类型,如果文件类型又属于预置的特定类型,则可以将该新创建的文件可能是需要作为隐私信息进行保护的对象。
例如,一个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可以是:首先启动应用监控服务程序(后台运行),当应用监控程序检测到与隐私相关的应用程序(照相机、录音机等)启动时,启动文件监控服务程序(后台运行)和并启动指纹检测装置(后台运行),文件监控程序监控相关的路径下文件的创建事件,当有隐私文件创建时,记录第一时间,当检测到符合条件的指纹输入信息时,记录第二时间,比较两个时间之间的差,当第二时间在文件创建时间之后的特定时间阈值(如10秒)内时,执行对隐私文件的保护处理操作。
S103:按照预置的隐私保护操作方式对被操作的文件/应用程序执行相应的保护操作,以避免被操作的文件/应用程序被泄露。
在确定出一个被操作的文件/应用程序属于需要作为隐私信息进行保护的对象之后,就可以按照预置的隐私保护操作方式会新创建的文件执行保护操作。
其中,对被操作的文件/应用程序的隐私保护操作可以是直接将被操作的文件/应用程序进行删除;或者还可以是将被操作的文件/应用程序进行转移,此时,可以由用户在预先设置时指定转移的目标目录位置;再或者,还可以对被操作的文件/应用程序进行加密,并且,可以由用户在预先设置时指定加密时使用的密码,等等。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不同类型或者不同目录下的被操作的文件/应用程序可能具有不同的重要级别,因此,可以分别为不同类型或者不同目录下的被操作的文件/应用程序设置不同的保护操作方式。例如,将图片类的文件设置为转移保存,将视频类的隐私文件设置为加密等等。
总之,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对移动通讯终端的指纹输入信息以及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进行监控,如果发现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并且在预置的时间范围内监控到满足预置条件的指纹输入信息,则可以将其作为用户对执行隐私保护操作的确认,因此可以直接按照预置的隐私保护操作方式对新文件执行保护操作。可见,在此过程中,可以直接通过检测用户指纹输入操作的方式来确认用户是否需要对文件/应用程序进行隐私保护,方便用户操作。并且在用户确认进行隐私保护之后,可以直接按照预先设定好的保护操作方式后台执行具体的保护操作,而不需要用户再在界面中选择具体的转移路径、设定密码等操作,因此,可以进一步降低用户的隐私文件被泄露的风险。
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通讯终端上的文件/应用程序处理方法相对应,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通讯终端上的文件/应用程序处理装置,参见图2,该装置可以包括:
监控单元201,用于对移动通讯终端中的指纹输入事件以及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进行监控;
确定单元202,用于如果监控到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并且在预置的时间范围内监控到满足预置条件的指纹输入信息,则将被操作的文件/应用程序确定为需要作为隐私信息进行保护的对象;
操作单元203,用于按照预置的隐私保护操作方式对被操作的文件/应用程序执行相应的保护操作,以避免被操作的文件/应用程序被泄露。
具体实现时,所述监控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移动通讯终端内置或者外置的指纹检测装置的接口,获取所述指纹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指纹输入信息。
一种实现方式下,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判断是否监控到满足预置条件的指纹输入信息:
第一判定单元,用于如果监控到属于指纹输入的信息,则判定监控到满足预置文件的指纹输入信息。
另一种实现方式下,还可以预先对用户的指纹进行录制,生成基准指纹信息,此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判断是否监控到满足预置条件的指纹输入信息:
指纹匹配单元,用于将监控到的指纹输入信息与所述基准指纹信息进行匹配;
第二判定单元,用于如果匹配成功,则判定监控到满足预置文件的指纹输入信息。
具体实现时,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运行程序监控单元,用于对移动通讯终端的指纹输入事件以及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进行监控之前,对移动通讯终端中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进行监控;
启动单元,用于如果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属于预置的关键应用程序,则启动对移动通讯终端的指纹输入事件以及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进行监控。
其中,所述监控单元包括:
第一监控子单元,用于对移动通讯终端的指纹输入事件以及新文件被创建的事件进行监控。
其中所述第一监控子单元具体用于:
对移动通讯终端中指定目录中的新文件创建事件进行监控。
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类型信息获取单元,用于监控到创建新文件的事件时,获取新文件的文件类型信息;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如果监控创建新文件的事件,且所述新文件的文件类型属于预置的类型,且在预置的时间范围内监控到移动通讯终端的指纹输入信息满足预置的条件,则将所述新文件确定为需要作为隐私信息进行保护的对象。
所述监控单元包括:
第二监控子单元,用于对移动通讯终端中的文件被编辑、应用程序被安装或应用程序被使用的操作事件进行监控。
另外,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一时间记录单元,用于当监控到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时,记录第一时间;
第二时间记录单元,用于监控到满足预置条件的指纹输入事件时,记录第二时间;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如果监控到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且指纹输入信息满足预置的条件,且所述第一时间与第二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小于预置的时间阈值,则将被操作的文件/应用程序确定为需要作为隐私信息进行保护的对象。
其中,所述操作单元包括:
删除操作子单元,用于对被操作的文件/应用程序执行删除操作;
或者,
转移子单元,用于按照预置的目录,将被操作的文件/应用程序转移到预先指定的目录下;
或者,
加密子单元,用于按照预置的密码,对被操作的文件/应用程序进行加密。
具体实现时,不同类型的文件/应用程序可以对应不同的保护操作方式。
可见,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对移动通讯终端的指纹输入事件以及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进行监控,如果发现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并且在预置的时间范围内监控到满足预置条件的指纹输入信息,则可以将其作为用户对执行隐私保护操作的确认,因此可以直接按照预置的隐私保护操作方式对新文件执行保护操作。可见,在此过程中,可以直接通过检测用户指纹输入操作的方式来确认用户是否需要对文件/应用程序进行隐私保护,方便用户操作。并且在用户确认进行隐私保护之后,可以直接按照预先设定好的保护操作方式后台执行具体的保护操作,而不需要用户再在界面中选择具体的转移路径、设定密码等操作,因此,可以进一步降低用户的隐私文件被泄露的风险。
在此提供的算法和显示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系统或者其它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系统也可以与基于在此的示教一起使用。根据上面的描述,构造这类系统所要求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本发明也不针对任何特定编程语言。应当明白,可以利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内容,并且上面对特定语言所做的描述是为了披露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通讯终端上的文件/应用程序处理设备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本申请可以应用于计算机系统/服务器,其可与众多其它通用或专用计算系统环境或配置一起操作。适于与计算机系统/服务器一起使用的众所周知的计算系统、环境和/或配置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个人计算机系统、服务器计算机系统、瘦客户机、厚客户机、手持或膝上设备、基于微处理器的系统、机顶盒、可编程消费电子产品、网络个人电脑、小型计算机系统﹑大型计算机系统和包括上述任何系统的分布式云计算技术环境,等等。
计算机系统/服务器可以在由计算机系统执行的计算机系统可执行指令(诸如程序模块)的一般语境下描述。通常,程序模块可以包括例程、程序、目标程序、组件、逻辑、数据结构等等,它们执行特定的任务或者实现特定的抽象数据类型。计算机系统/服务器可以在分布式云计算环境中实施,分布式云计算环境中,任务是由通过通信网络链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执行的。在分布式云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的本地或远程计算系统存储介质上。
本发明还公开了A1、一种移动通讯终端上的文件/应用程序处理方法,包括:
对移动通讯终端中的指纹输入事件以及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进行监控;
如果监控到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并且在预置的时间范围内监控到满足预置条件的指纹输入信息,则将被操作的文件/应用程序确定为需要作为隐私信息进行保护的对象;
按照预置的隐私保护操作方式对被操作的文件/应用程序执行相应的保护操作,以避免被操作的文件/应用程序被泄露。
A2、如A1所述的方法,所述对移动通讯终端中的指纹输入事件进行监控,包括:
通过移动通讯终端内置或者外置的指纹检测装置的接口,获取所述指纹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指纹输入信息。
A3、如A1所述的方法,通过以下方式判断是否监控到满足预置条件的指纹输入信息:
如果监控到属于指纹输入的事件,则判定监控到满足预置文件的指纹输入信息。
A4、如A1所述的方法,预先对用户的指纹进行录制,生成基准指纹信息,通过以下方式判断是否监控到满足预置条件的指纹输入信息:
将获取到的指纹输入信息与所述基准指纹信息进行匹配;
如果匹配成功,则判定监控到满足预置文件的指纹输入信息。
A5、如A1所述的方法,所述对移动通讯终端的指纹输入事件以及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进行监控之前还包括:
对移动通讯终端中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进行监控;
如果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属于预置的关键应用程序,则启动对移动通讯终端的指纹输入事件以及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进行监控。
A6、如A1所述的方法,所述对移动通讯终端的指纹输入事件以及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进行监控包括:
对移动通讯终端的指纹输入事件以及新文件被创建的事件进行监控。
A7、如A6所述的方法,所述对移动通讯终端中新文件被创建的事件进行监控,包括:
对移动通讯终端中指定目录中的新文件创建事件进行监控。
A8、如A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监控到创建新文件的事件时,获取新文件的文件类型信息;
所述如果监控到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并且在预置的时间范围内监控到满足预置条件的指纹输入信息,则将被操作的文件/应用程序确定为需要作为隐私信息进行保护的对象,包括:
如果监控创建新文件的事件,且所述新文件的文件类型属于预置的类型,且在预置的时间范围内监控到满足预置条件的指纹输入信息,则将所述新文件确定为需要作为隐私信息进行保护的对象。
A9、如A1所述的方法,所述对移动通讯终端中的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进行监控,包括:
对移动通讯终端中的文件被编辑、应用程序被安装或应用程序被使用的操作事件进行监控。
A10、如A1至A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当监控到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时,记录第一时间;
监控到满足预置条件的指纹输入事件时,记录第二时间;
所述如果监控到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并且在预置的时间范围内监控到满足预置条件的指纹输入信息,则将被操作的文件/应用程序确定为需要作为隐私信息进行保护的对象,包括:
如果监控到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且移动通讯终端的指纹输入信息满足预置的条件,且所述第一时间与第二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小于预置的时间阈值,则将被操作的文件/应用程序确定为需要作为隐私信息进行保护的对象。
本发明还公开了B1、一种移动通讯终端上的文件/应用程序处理装置,包括:
监控单元,用于对移动通讯终端中的指纹输入事件以及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进行监控;
确定单元,用于如果监控到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并且在预置的时间范围内监控到满足预置条件的指纹输入信息,则将被操作的文件/应用程序确定为需要作为隐私信息进行保护的对象;
操作单元,用于按照预置的隐私保护操作方式对被操作的文件/应用程序执行相应的保护操作,以避免被操作的文件/应用程序被泄露。
B2、如B1所述的装置,所述监控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移动通讯终端内置或者外置的指纹检测装置的接口,获取所述指纹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指纹输入信息。
B3、如B1所述的装置,通过以下方式判断是否监控到满足预置条件的指纹输入信息:
第一判定单元,用于如果监控到属于指纹输入的信息,则判定监控到满足预置文件的指纹输入信息。
B4、如B1所述的装置,预先对用户的指纹进行录制,生成基准指纹信息,通过以下方式判断是否监控到满足预置条件的指纹输入信息:
指纹匹配单元,用于将监控到的指纹输入信息与所述基准指纹信息进行匹配;
第二判定单元,用于如果匹配成功,则判定监控到满足预置文件的指纹输入信息。
B5、如B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运行程序监控单元,用于对移动通讯终端中的指纹输入事件以及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进行监控之前,对移动通讯终端中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进行监控;
启动单元,用于如果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属于预置的关键应用程序,则启动对移动通讯终端中的指纹输入事件以及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进行监控。
B6、如B1所述的装置,所述监控单元包括:
第一监控子单元,用于对移动通讯终端中的指纹输入事件以及新文件被创建的事件进行监控。
B7、如B6所述的装置,所述第一监控子单元具体用于:
对移动通讯终端中指定目录中的新文件创建事件进行监控。
B8、如B6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类型信息获取单元,用于监控到创建新文件的事件时,获取新文件的文件类型信息;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如果监控创建新文件的事件,且所述新文件的文件类型属于预置的类型,且在预置的时间范围内监控到移动通讯终端中的指纹输入信息满足预置的条件,则将所述新文件确定为需要作为隐私信息进行保护的对象。
B9、如B1所述的装置,所述监控单元包括:
第二监控子单元,用于对移动通讯终端中的文件被编辑、应用程序被安装或应用程序被使用的操作事件进行监控。
B10、如B1至B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第一时间记录单元,用于当监控到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时,记录第一时间;
第二时间记录单元,用于监控到满足预置条件的指纹输入信息时,记录第二时间;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如果监控到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且指纹输入信息满足预置的条件,且所述第一时间与第二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小于预置的时间阈值,则将被操作的文件/应用程序确定为需要作为隐私信息进行保护的对象。

Claims (10)

1.一种移动通讯终端上的文件/应用程序处理方法,包括:
对移动通讯终端中的指纹输入事件以及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进行监控;
如果监控到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并且在预置的时间范围内监控到满足预置条件的指纹输入信息,则将被操作的文件/应用程序确定为需要作为隐私信息进行保护的对象;
按照预置的隐私保护操作方式对被操作的文件/应用程序执行相应的保护操作,以避免被操作的文件/应用程序被泄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对移动通讯终端中的指纹输入事件进行监控,包括:
通过移动通讯终端内置或者外置的指纹检测装置的接口,获取所述指纹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指纹输入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通过以下方式判断是否监控到满足预置条件的指纹输入信息:
如果监控到属于指纹输入的事件,则判定监控到满足预置文件的指纹输入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预先对用户的指纹进行录制,生成基准指纹信息,通过以下方式判断是否监控到满足预置条件的指纹输入信息:
将获取到的指纹输入信息与所述基准指纹信息进行匹配;
如果匹配成功,则判定监控到满足预置文件的指纹输入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对移动通讯终端的指纹输入事件以及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进行监控之前还包括:
对移动通讯终端中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进行监控;
如果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属于预置的关键应用程序,则启动对移动通讯终端的指纹输入事件以及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进行监控。
6.一种移动通讯终端上的文件/应用程序处理装置,包括:
监控单元,用于对移动通讯终端中的指纹输入事件以及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进行监控;
确定单元,用于如果监控到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并且在预置的时间范围内监控到满足预置条件的指纹输入信息,则将被操作的文件/应用程序确定为需要作为隐私信息进行保护的对象;
操作单元,用于按照预置的隐私保护操作方式对被操作的文件/应用程序执行相应的保护操作,以避免被操作的文件/应用程序被泄露。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所述监控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移动通讯终端内置或者外置的指纹检测装置的接口,获取所述指纹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指纹输入信息。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通过以下方式判断是否监控到满足预置条件的指纹输入信息:
第一判定单元,用于如果监控到属于指纹输入的信息,则判定监控到满足预置文件的指纹输入信息。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预先对用户的指纹进行录制,生成基准指纹信息,通过以下方式判断是否监控到满足预置条件的指纹输入信息:
指纹匹配单元,用于将监控到的指纹输入信息与所述基准指纹信息进行匹配;
第二判定单元,用于如果匹配成功,则判定监控到满足预置文件的指纹输入信息。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运行程序监控单元,用于对移动通讯终端中的指纹输入事件以及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进行监控之前,对移动通讯终端中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进行监控;
启动单元,用于如果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属于预置的关键应用程序,则启动对移动通讯终端中的指纹输入事件以及文件/应用程序被操作的事件进行监控。
CN201310436228.0A 2013-09-23 2013-09-23 移动通讯终端上的文件/应用程序处理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34889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36228.0A CN103488930A (zh) 2013-09-23 2013-09-23 移动通讯终端上的文件/应用程序处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36228.0A CN103488930A (zh) 2013-09-23 2013-09-23 移动通讯终端上的文件/应用程序处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88930A true CN103488930A (zh) 2014-01-01

Family

ID=498291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36228.0A Pending CN103488930A (zh) 2013-09-23 2013-09-23 移动通讯终端上的文件/应用程序处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8893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51876A (zh) * 2015-06-12 2016-12-21 徐文波 基于hook技术的音效混合方法与系统
CN106411938A (zh) * 2016-11-22 2017-02-15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对用户终端内的应用进行控制的设备及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6190A (zh) * 2007-04-13 2008-10-1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指纹验证保护方法
CN101616495A (zh) * 2008-06-23 2009-12-30 网秦无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保护手机中个人隐私的方法及系统
CN101699835A (zh) * 2009-09-16 2010-04-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安全锁实现手机安全使用的方法及相应的装置
CN101853379A (zh) * 2009-03-18 2010-10-06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和控制该移动终端的方法
CN103279411A (zh) * 2013-06-06 2013-09-04 刘洪磊 基于指纹识别进入应用程序的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6190A (zh) * 2007-04-13 2008-10-1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指纹验证保护方法
CN101616495A (zh) * 2008-06-23 2009-12-30 网秦无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保护手机中个人隐私的方法及系统
CN101853379A (zh) * 2009-03-18 2010-10-06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和控制该移动终端的方法
CN101699835A (zh) * 2009-09-16 2010-04-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安全锁实现手机安全使用的方法及相应的装置
CN103279411A (zh) * 2013-06-06 2013-09-04 刘洪磊 基于指纹识别进入应用程序的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51876A (zh) * 2015-06-12 2016-12-21 徐文波 基于hook技术的音效混合方法与系统
CN106411938A (zh) * 2016-11-22 2017-02-15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对用户终端内的应用进行控制的设备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82478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cking and recording events in a network of computing systems
Mahalik et al. Practical mobile forensics
CN103679031A (zh) 一种文件病毒免疫的方法和装置
CN103617382A (zh) 隐私保护方法及其装置
CN103118290A (zh) 程序安装适配性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678487A (zh) 一种网页快照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Tamma et al. Practical Mobile Forensics: Forensically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iOS, Android, and Windows 10 devices
Tso et al. iPhone social networking for evidence investigations using iTunes forensics
CN109614203B (zh) 一种基于应用数据仿真的安卓应用云数据取证分析系统及方法
CN103631678A (zh) 一种客户端软件的备份方法、还原方法和装置
CN108234400B (zh) 一种攻击行为确定方法、装置及态势感知系统
CN103514396A (zh) 移动通讯终端上的文件/应用程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650154B (zh) 网页权限行为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799925A (zh) 数据采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3500106A (zh) 启动移动通讯终端中应用程序的方法及装置
CN105528251A (zh) 应用通知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918564B (zh) 数据传输异常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530549A (zh) 移动通讯终端上的文件/应用程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259382A (zh) 恶意行为识别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03530550A (zh) 移动通讯终端上的文件/应用程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929733B (zh) 一种错误文件处理方法、装置和客户端设备
CN103488930A (zh) 移动通讯终端上的文件/应用程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090623B (zh) 一种数据审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488942A (zh) 移动通讯终端上的文件/应用程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905971B (zh) 一种处理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10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