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85874A - 一种船用柴油机单循环混合冷却系统及冷却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船用柴油机单循环混合冷却系统及冷却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85874A
CN103485874A CN201310467694.5A CN201310467694A CN103485874A CN 103485874 A CN103485874 A CN 103485874A CN 201310467694 A CN201310467694 A CN 201310467694A CN 103485874 A CN103485874 A CN 1034858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water
temperature
connecting pipeline
diesel engine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6769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85874B (zh
Inventor
张小勇
云炎
王增法
刘仁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Diesel Engin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Diesel Engin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Diesel Engin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Diesel Engin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46769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8587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858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858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858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858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柴油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船用柴油机单循环混合冷却系统。提出的船用柴油机单循环混合冷却系统包括淡水泵(11)、海水泵(9)、温度调节装置(13)、热交换器(8)、空气冷却器(4)及各连接管路;该船用柴油机单循环混合冷却系统根据进入温度调节装置(13)的冷却水温,选择不同的冷却水流道,实现不同的冷却水循环;根据进入温度调节装置(13)的冷却水温,控制进入不同冷却水循环的冷却水循环量,进而调控进入空气冷却器及柴油机的冷却水温度,使柴油机在高/低工况时均有良好性能,柴油机有效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船用柴油机单循环混合冷却系统及冷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柴油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船用柴油机单循环混合冷却系统及冷却方法。
背景技术
柴油机在工作时,气缸内的燃气温度可高达2500℃,燃烧所产生的热量一部分转化为机械能,使柴油机对外输出做功;一部分热量被排出的废气带走;还有一部分热量传给气缸盖、气缸套、活塞和气门等零件。柴油机冷却系统的作用是对柴油机进行强制冷却,将受热零件的热量散发到大气中去,使柴油机的温度保持在较低的范围内,同时又要适当提高冷却水温,得到较好的发动机经济性指标。
目前大多数船用柴油机多采用双循环冷却系统,一个淡水循环、一个海水循环。淡水循环是依靠淡水泵驱动完成,冷却水由淡水泵泵入柴油机,吸收柴油机各受热零部件的热量后流向冷却水节温器,若水温低于节温器设定值,经旁通管路直接流回淡水泵,若温度高于节温器设定值,则流向热交换器,在热交换器中与海水进行热交换后,再流回淡水泵;海水循环由海水泵驱动完成,海水由海水泵泵入空气冷却器,冷却增压空气,然后进入热交换器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海水完成热交换后排出热交换器,再流回大海。
尽管双循环冷却系统在船用柴油机满负荷状态时能够满足柴油机对增压空气及柴油机本身冷却需求,但存在以下不足:1、增压空气靠海水进行冷却,柴油机在冷机状态时,由于进入空气冷却器的海水温度低,导致进入气缸内增压空气温度较低,不利于燃烧,燃油消耗率过高,经济性能不好,在严寒地区尤为严重;2、柴油机部分负荷状态时,由于只存在一种淡水节温器,只能根据冷却水温度简单的进行分流,进行简单的冷却循环,会造成过度冷却,消耗过多的柴油机功率,降低柴油机有效效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船用柴油机单循环混合冷却系统及冷却方法。
本发明为完成其发明任务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船用柴油机单循环混合冷却系统,所述的冷却系统包括淡水泵、海水泵、温度调节装置、热交换器、空气冷却器及各连接管路;所述的淡水泵安装在柴油机传动端的一侧,提供冷却水循环所需的驱动力;所述的海水泵安装在柴油机传动端的另一侧,与热交换器连通,提供海水循环所需的驱动力;所述的空气冷却器安装在柴油机输出端,是增压空气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的装置;所述的热交换器安装在柴油机传动端,是冷却水与海水进行热交换的装置;所述淡水泵通过连接管路与柴油机连通,为柴油机提供循环冷却水;对柴油机进行冷却后的循环冷却水与温度调节装置连通,进入温度调节装置;所述温度调节装置的出水分别通过连接管路与热交换器、空气冷却器、淡水泵相连;即经过温度调节装置自动调节后的冷却水,根据冷却水的温度通过连接管路进入淡水泵;或通过连接管路进入空气冷却器,对增压空气进行加热或冷却;或通过连接管路进入热交换器,与进入热交换器的海水进行热交换;所述热交换器通过连接管路与空气冷却器连通,使冷却后的冷却水进入空气冷却器,对增压空气进行冷却;所述空气冷却器通过连接管路与淡水泵相连,使空气冷却器的出水进入淡水泵。
所述的温度调节装置包括有高温节温器、低温节温器及五个冷却水道;五个所述冷却水道分别为:冷却水道Ⅰ,冷却水道Ⅱ,冷却水道Ⅲ,冷却水道Ⅳ,冷却水道Ⅴ;所述高温节温器、低温节温器自带感温部件,根据流入节温器的冷却水温度控制节温器的开启或关闭,选择不同的冷却水流道,实现不同的冷却水循环;根据进入温度调节装置的冷却水温,高温节温器、低温节温器开启程度的不同,进而控制进入不同冷却水循环的冷却水循环量,调控进入空气冷却器及柴油机的冷却水温度,使柴油机在高/低工况时均有良好性能,柴油机有效效率高。
所述柴油机的循环冷却水出水口通过连接管路Ⅰ、冷却水道Ⅰ与温度调节装置的高温节温器连通,当冷却水温度高于高温节温器的全开温度,所述高温节温器位于全部开启状态时,冷却水通过冷却水道Ⅲ、连接管路Ⅸ与热交换器相连,冷却水进入热交换器;当冷却水温度低于高温节温器的开启温度,所述高温节温器位于全部关闭状态时,冷却水通过冷却水道Ⅱ与温度调节装置的低温节温器连通,冷却水通过冷却水道Ⅱ进入低温节温器;当冷却水温度高于低温节温器的全开温度,所述低温节温器位于全部开启状态时,冷却水通过冷却水道Ⅴ、连接管路Ⅷ、连接管路Ⅶ与淡水泵相连,使冷却水流入淡水泵;当冷却水温度低于低温节温器的开启温度,所述低温节温器位于全部关闭状态时,冷却水通过冷却水道Ⅳ、连接管路Ⅳ、连接管路Ⅲ与空气冷却器连通,冷却水流入空气冷却器。
上述船用柴油机单循环混合冷却系统的冷却方法为:
冷却水经过淡水泵驱动,通过连接管路Ⅵ进入柴油机,吸收柴油机热量后经过连接管路Ⅰ进入温度调节装置,温度调节装置根据进入的冷却水温度,高温节温器、低温节温器开启或关闭或半开半闭状态,冷却水在温度调节装置内部进行不同的循环路径,柴油机实现不同的冷却水循环:
当柴油机处于冷机状态时,空气冷却器内增压空气温度低于冷却水的温度,出柴油机冷却水温度较低,高温节温器、低温节温器均处于完全关闭状态,冷却水进入温度调节装置后依次经过冷却水道Ⅰ、高温节温器、冷却水道Ⅱ、低温节温器、冷却水道Ⅳ、连接管路Ⅳ、连接管路Ⅲ,进入空气冷却器,在空气冷却器内部对增压空气进行加热,然后依次通过连接管路Ⅱ、连接管路Ⅶ,回到淡水泵;在柴油机冷机状态时,系统热交换器不起作用,淡、海水不进行热交换,增压空气在空气冷却器内受冷却水加热,进入气缸内增压空气温度高,利于燃烧,燃油消耗率过低,经济性能好;
当柴油机处于满负荷状态时,空气冷却器内增压空气温度高于冷却水的温度,出柴油机冷却水温度高,高温节温器处于完全打开状态,冷却水进入温度调节装置后依次通过冷却水道Ⅰ、高温节温器、冷却水道Ⅲ、连接管路Ⅸ,进入热交换器,在热交换器中与海水泵泵入的海水进行热交换,经过热交换的冷却水依次通过连接管路Ⅴ、连接管路Ⅲ,进入空气冷却器,对增压空气进行冷却,然后依次通过连接管路Ⅱ、连接管路Ⅶ,回到淡水泵。在柴油机满负荷状态时系统有高效的空气冷却器和具有强大冷却能力的热交换器,保证了满负荷状态增压空气冷却的需要,系统完全达到了常规双循环系统的效果;
当柴油机处于部分负荷状态时,空气冷却器内增压空气温度高于冷却水的温度,出柴油机冷却水温度适中,高温节温器、低温节温器均处于半开半闭状态,冷却水进入温度调节装置后一部分冷却水依次通过冷却水道Ⅰ、高温节温器、冷却水道Ⅲ、连接管路Ⅸ,进入热交换器,在热交换器中与海水泵泵入的海水进行热交换,经过热交换的冷却水通过连接管路Ⅴ后,与依次通过冷却水道Ⅰ、高温节温器、冷却水道Ⅱ、低温节温器、冷却水道Ⅳ、连接管路Ⅳ的第二部分冷却水混合后,通过连接管路Ⅲ,进入空气冷却器,在空气冷却器内部对增压空气进行冷却,然后冷却水通过连接管路Ⅱ, 与依次通过冷却水道Ⅰ、高温节温器、冷却水道Ⅱ、低温节温器、冷却水道Ⅴ、连接管路Ⅷ的第三部分冷却水混合后通过连接管路Ⅶ,回到淡水泵。根据进入温度调节装置的冷却水温,高温节温器、低温节温器开启程度的不同,进而控制进入不同冷却水循环的冷却水循环量,调控进入空气冷却器及柴油机的冷却水温度,使柴油机在高/低工况时均有良好性能,柴油机有效效率高。
本发明提出的柴油机单循环混合冷却系统突出特点是:
1、在柴油机冷机状态时,系统热交换器不起作用,淡、海水不进行热交换,增压空气在空气冷却器内受冷却水加热,进入气缸内增压空气温度高,利于燃烧,燃油消耗率过低,经济性能好;
2、在柴油机满负荷状态时系统有高效的空气冷却器和具有强大冷却能力的热交换器,保证了满负荷状态增压空气冷却的需要,系统完全达到了常规双循环系统的效果;
3、温度调节装置通过内部的高、低温节温器,可自动调节空气冷却器进水温度及柴油机冷却水进水温度,使柴油机在高/低工况时均有良好性能,柴油机有效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单循环混合冷却系统原理图;
图2为温度调节装置结构原理图;
图中:1、柴油机;2、连接管路Ⅰ;3、连接管路Ⅱ;4、空气冷却器;5、连接管路Ⅲ;6、连接管路Ⅳ;7、连接管路Ⅴ;8、热交换器;9、海水泵;10、连接管路Ⅵ;11、淡水泵;12、连接管路Ⅶ;13、温度调节装置;14、连接管路Ⅷ;15、连接管路Ⅸ;16、冷却水道Ⅰ;17、高温节温器;18、冷却水道Ⅱ;19、冷却水道Ⅲ;20、低温节温器;21、冷却水道Ⅳ;22、冷却水道Ⅴ。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加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船用柴油机单循环混合冷却系统,所述的冷却系统包括淡水泵11、海水泵9、温度调节装置13、热交换器8、空气冷却器4及各连接管路;所述的淡水泵11安装在柴油机传动端的一侧,提供冷却水循环所需的驱动力;所述的海水泵9安装在柴油机传动端的另一侧,提供海水循环所需的驱动力;所述的空气冷却器4安装在柴油机输出端,是增压空气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的装置;所述的热交换器8安装在柴油机传动端,是冷却水与海水进行热交换的装置;所述淡水泵11通过连接管路10与柴油机1连通,为柴油机提供循环冷却水;对柴油机1进行冷却后的循环冷却水与温度调节装置13通过连接管路Ⅰ2连通,进入温度调节装置13;所述温度调节装置13的出水分别通过连接管路与热交换器8、空气冷却器4、淡水泵11相连;即经过温度调节装置调制后的冷却水,根据冷却水的温度通过连接管路Ⅷ14、连接管路Ⅶ12进入淡水泵11;或通过连接管路Ⅳ6、连接管路Ⅲ5进入空气冷却器4,对增压空气进行加热;或通过连接管路Ⅸ15进入热交换器8;所述热交换器8与海水泵9连通,使进入热交换器8的冷却水得到冷却;所述热交换器8通过连接管路Ⅴ7、连接管路Ⅲ5与空气冷却器4连通,使冷却后的冷却水进入空气冷却器4,对增压空气进行冷却;所述空气冷却器4通过连接管路Ⅱ3、连接管路Ⅶ12与淡水泵11相连,使空气冷却器4的出水进入淡水泵11。
结合图2,所述的温度调节装置13包括有:高温节温器17、低温节温器20及五个冷却水道。冷却水道Ⅰ16与连接管路Ⅰ2相通,冷却水道Ⅲ19与连接管路Ⅸ15相通,冷却水道Ⅳ21与连接管路Ⅳ6相通,冷却水道Ⅴ22与连接管路Ⅷ14相通,高温节温器17、低温节温器20自带感温部件,感温部件内部装有感温材料石蜡,根据流入节温器的冷却水温度石蜡热胀冷缩进而控制节温器的开启或关闭,选择不同的冷却水流道,实现不同的冷却水循环;根据进入温度调节装置的冷却水温,高温节温器、低温节温器开启程度的不同,进而控制进入不同冷却水循环的冷却水循环量,调控进入空气冷却器及柴油机的冷却水温度,使柴油机在高/低工况时均有良好性能,柴油机有效效率高。
所述柴油机1的循环冷却水出水口通过连接管路Ⅰ2、冷却水道Ⅰ16与温度调节装置的高温节温器17连通,当冷却水温度高于高温节温器17的全开温度,所述高温节温器17位于全部开启状态时,冷却水通过冷却水道Ⅲ19、连接管路Ⅸ15与热交换器8相连,冷却水进入热交换器8;当冷却水温度低于高温节温器17的开启温度,所述高温节温器17位于全部关闭状态时,冷却水通过冷却水道Ⅱ18与温度调节装置的低温节温器20连通,冷却水流入冷却水道Ⅱ18、低温节温器20;当冷却水温度高于低温节温器20的全开温度,所述低温节温器20位于全部开启状态时,冷却水通过冷却水道Ⅴ22、连接管路Ⅷ14、连接管路Ⅶ12与淡水泵11相连,使冷却水流入淡水泵11;当冷却水温度低于低温节温器的开启温度,所述低温节温器20位于全部关闭状态时,冷却水通过冷却水道Ⅳ21、连接管路Ⅳ6、连接管路Ⅲ5与空气冷却器4连通,冷却水流入空气冷却器4。
上述船用柴油机单循环混合冷却系统的冷却方法为:
冷却水经过淡水泵11驱动,通过连接管路Ⅵ10进入柴油机1,吸收柴油机1热量后经过连接管路Ⅰ2进入温度调节装置13,温度调节装置13根据进入的冷却水温度,高温节温器17、低温节温器20开启或关闭或半开半闭状态,冷却水在温度调节装置13内部进行不同的循环路径,柴油机实现不同的冷却水循环:
当柴油机处于冷机状态时,空气冷却器内增压空气温度低于冷却水的温度,出柴油机冷却水温度较低,高温节温器17、低温节温器20均处于完全关闭状态,冷却水进入温度调节装置13后依次经过冷却水道Ⅰ16、高温节温器17、冷却水道Ⅱ18、低温节温器20、冷却水道Ⅳ21、连接管路Ⅳ6、连接管路Ⅲ5,进入空气冷却器4,在空气冷却器4内部对增压空气进行加热,然后依次通过连接管路Ⅱ3、连接管路Ⅶ12,回到淡水泵11;在柴油机冷机状态时,系统热交换器不起作用,淡、海水不进行热交换,增压空气在空气冷却器内受冷却水加热,进入气缸内增压空气温度高,利于燃烧,燃油消耗率过低,经济性能好;
当柴油机处于满负荷状态时,空气冷却器内增压空气温度高于冷却水的温度,出柴油机冷却水温度高,高温节温器17处于完全打开状态,冷却水进入温度调节装置13后依次通过冷却水道Ⅰ16、高温节温器17、冷却水道Ⅲ19、连接管路Ⅸ15,进入热交换器8,在热交换器8中与海水泵9泵入的海水进行热交换,经过热交换的冷却水依次通过连接管路Ⅴ7、连接管路Ⅲ5,进入空气冷却器4,对增压空气进行冷却,然后依次通过连接管路Ⅱ3、连接管路Ⅶ12,回到淡水泵11;在柴油机满负荷状态时系统有高效的空气冷却器和具有强大冷却能力的热交换器,保证了满负荷状态增压空气冷却的需要,系统完全达到了常规双循环系统的效果;
当柴油机处于部分负荷状态时,空气冷却器内增压空气温度高于冷却水的温度,出柴油机冷却水温度适中,高温节温器17、低温节温器20均处于半开半闭状态,冷却水进入温度调节装置13后一部分冷却水依次通过冷却水道Ⅰ16、高温节温器17、冷却水道Ⅲ19、连接管路Ⅸ15,进入热交换器8,在热交换器8中与海水泵9泵入的海水进行热交换,经过热交换的冷却水通过连接管路Ⅴ7后,与依次通过冷却水道Ⅰ16、高温节温器17、冷却水道Ⅱ18、低温节温器20、冷却水道Ⅳ21、连接管路Ⅳ6的第二部分冷却水混合后,通过连接管路Ⅲ5,进入空气冷却器4,在空气冷却器4内部对增压空气进行冷却,然后冷却水通过连接管路Ⅱ3, 与依次通过冷却水道Ⅰ16、高温节温器17、冷却水道Ⅱ18、低温节温器20、冷却水道Ⅴ22、连接管路Ⅷ14的第三部分冷却水混合后通过连接管路Ⅶ12,回到淡水泵11。根据进入温度调节装置的冷却水温,高温节温器、低温节温器开启程度的不同,进而控制进入不同冷却水循环的冷却水循环量,调控进入空气冷却器及柴油机的冷却水温度,使柴油机在高/低工况时均有良好性能,柴油机有效效率高。
一般柴油机冷机状态(刚起动),增压空气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同,柴油机出水温度一般在50至60℃之间,该温度低于高、低温节温器开启温度;在严寒地区,一般先对柴油机内冷却水加热至45℃才启动柴油机;高温节温器一般开启温度大于增压空气温度,全开温度小于柴油机冷却水允许最高温度;低温节温器一般开启温度大于增压空气温度,小于高温节温器一般开启温度,全开温度小于高、温节温器全开温度;柴油机冷机状态,高低温节温器均关闭,冷却水进入空气冷却器;柴油机满负荷,高温节温器全开,冷却水进入热交换器;柴油机大部分工况下高、低温节温器均处于半开半闭状态,综合状态;综合状态指冷却水循环路径复杂,有进入热交换器冷却的,有直接进入空气冷却器的,也有直接回到淡水泵的,且根据进入温度调节装置的冷却水温,高温节温器、低温节温器开启程度的不同,进入不同冷却水循环的冷却水循环量不同,各循环的冷却水存在混合调温过程。
本发明一种船用柴油机单循环混合冷却系统中,温度调节装置中的高温节温器、低温节温器开启或关闭可以通过不同的控制原理来完成,通过改变高温节温器、低温节温器开启或关闭原理、增加高温节温器、低温节温器数目、改变温度调控装置内部冷却水道及改变零部件安装位置均视为是该发明的变形。

Claims (3)

1.一种船用柴油机单循环混合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系统包括淡水泵(11)、海水泵(9)、温度调节装置(13)、热交换器(8)、空气冷却器(4)及各连接管路;所述的淡水泵(11)安装在柴油机传动端的一侧,提供冷却水循环所需的驱动力;所述的海水泵(9)安装在柴油机传动端的另一侧,与热交换器(8)连通,提供海水循环所需的驱动力;所述的空气冷却器安装在柴油机输出端,是增压空气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的装置;所述的热交换器安装在柴油机传动端,是冷却水与海水进行热交换的装置;所述淡水泵(11)通过连接管路与柴油机(1)连通,为柴油机提供循环冷却水;所述柴油机(1)的循环冷却水出水口与温度调节装置连通,进入温度调节装置(13);所述温度调节装置(13)具有三个冷却水出水口;所述温度调节装置(13)的三个冷却水出水口分别通过连接管路与热交换器(8)、空气冷却器(4)、淡水泵(11)相连;即经过温度调节装置自动调节后的冷却水,根据冷却水的温度通过连接管路进入淡水泵(11);或通过连接管路进入空气冷却器(4),对增压空气进行加热;或通过连接管路进入热交换器(8),与进入热交换器(8)的海水进行热交换;所述热交换器(8)通过连接管路与空气冷却器(4)连通,使冷却后的冷却水进入空气冷却器(4),对增压空气进行冷却;所述空气冷却器(4)通过连接管路与淡水泵(11)相连,使空气冷却器(4)的出水进入淡水泵(11)。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柴油机单循环混合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调节装置(13)包括有高温节温器(17)、低温节温器(20)及五个冷却水道;五个所述冷却水道分别为:冷却水道Ⅰ(16),冷却水道Ⅱ(18),冷却水道Ⅲ(19),冷却水道Ⅳ(21),冷却水道Ⅴ(22);所述高温节温器(17)、低温节温器(20)自带感温部件,根据流入节温器的冷却水温度控制节温器的开启或关闭,选择不同的冷却水流道,实现不同的冷却水循环;根据进入温度调节装置的冷却水温,高温节温器、低温节温器开启程度的不同,进而控制进入不同冷却水循环的冷却水循环量,调控进入空气冷却器及柴油机的冷却水温度,使柴油机在高/低工况时均有良好性能,柴油机有效效率高;
所述柴油机(1)的循环冷却水出水口通过连接管路与温度调节装置的高温节温器(17)连通;所述高温节温器(17)位于全部开启状态时,冷却水通过冷却水道Ⅲ(19)、连接管路Ⅸ(15)与热交换器(8)连通,冷却水进入热交换器(8);所述高温节温器(17)位于全部关闭状态时,冷却水通过冷却水道Ⅱ(18)与温度调节装置的低温节温器(20)连通,冷却水通过冷却水道Ⅱ(18)流入低温节温器(20);所述低温节温器(20)位于全部开启状态时,冷却水通过冷却水道Ⅴ(22)、连接管路Ⅷ(14)、连接管路Ⅶ(12)与淡水泵(11)连通,使冷却水流入淡水泵(11);所述低温节温器(20)位于全部关闭状态时,冷却水通过冷却水道Ⅳ(21)、连接管路Ⅳ(6)、连接管路Ⅲ((5))与空气冷却器(4)连通,冷却水流入空气冷却器(4)。
3.权利要求1-2所述船用柴油机单循环混合冷却系统的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冷却水经过淡水泵(11)驱动,通过连接管路Ⅵ(10)进入柴油机(1),吸收柴油机(1)热量后经过连接管路Ⅰ(2)进入温度调节装置(13),温度调节装置(13)根据进入的冷却水温度,高温节温器(17)、低温节温器(20)开启或关闭或半开半闭状态,冷却水在温度调节装置(13)内部进行不同的循环路径,柴油机实现不同的冷却水循环:
当柴油机处于冷机状态时,空气冷却器内增压空气温度低于冷却水的温度,出柴油机冷却水温度较低,高温节温器(17)、低温节温器(20)均处于完全关闭状态,冷却水进入温度调节装置(13)后依次经过冷却水道Ⅰ(16)、高温节温器(17)、冷却水道Ⅱ(18)、低温节温器(20)、冷却水道Ⅳ(21)、连接管路Ⅳ(6)、连接管路Ⅲ(5),进入空气冷却器(4),在空气冷却器(4)内部对增压空气进行加热,然后依次通过连接管路Ⅱ(3)、连接管路Ⅶ(12),回到淡水泵(11);在柴油机冷机状态时,系统热交换器不起作用,淡、海水不进行热交换,增压空气在空气冷却器内受冷却水加热,进入气缸内增压空气温度高,利于燃烧,燃油消耗率过低,经济性能好;
当柴油机处于满负荷状态时,空气冷却器内增压空气温度高于冷却水的温度,出柴油机冷却水温度高,高温节温器(17)处于完全打开状态,冷却水进入温度调节装置(13)后依次通过冷却水道Ⅰ(16)、高温节温器(17)、冷却水道Ⅲ(19)、连接管路Ⅸ(15),进入热交换器(8),在热交换器(8)中与海水泵(9)泵入的海水进行热交换,经过热交换的冷却水依次通过连接管路Ⅴ(7)、连接管路Ⅲ(5),进入空气冷却器(4),对增压空气进行冷却,然后依次通过连接管路Ⅱ(3)、连接管路Ⅶ(12),回到淡水泵(11);在柴油机满负荷状态时系统有高效的空气冷却器和具有强大冷却能力的热交换器,保证了满负荷状态增压空气冷却的需要,系统完全达到了常规双循环系统的效果;
当柴油机处于部分负荷状态时,空气冷却器内增压空气温度高于冷却水的温度,出柴油机冷却水温度适中,高温节温器(17)、低温节温器(20)均处于半开半闭状态,冷却水进入温度调节装置(13)后一部分冷却水依次通过冷却水道Ⅰ(16)、高温节温器(17)、冷却水道Ⅲ(19)、连接管路Ⅸ(15),进入热交换器(8),在热交换器(8)中与海水泵(9)泵入的海水进行热交换,经过热交换的冷却水通过连接管路Ⅴ(7)后,与依次通过冷却水道Ⅰ(16)、高温节温器(17)、冷却水道Ⅱ(18)、低温节温器(20)、冷却水道Ⅳ(21)、连接管路Ⅳ(6)的第二部分冷却水混合后,通过连接管路Ⅲ(5),进入空气冷却器(4),在空气冷却器(4)内部对增压空气进行冷却,然后冷却水通过连接管路Ⅱ(3), 与依次通过冷却水道Ⅰ(16)、高温节温器(17)、冷却水道Ⅱ(18)、低温节温器(20)、冷却水道Ⅴ(22)、连接管路Ⅷ(14)的第三部分冷却水混合后通过连接管路Ⅶ(12),回到淡水泵(11);根据进入温度调节装置的冷却水温,高温节温器、低温节温器开启程度的不同,进而控制进入不同冷却水循环的冷却水循环量,调控进入空气冷却器及柴油机的冷却水温度,使柴油机在高/低工况时均有良好性能,柴油机有效效率高。
CN201310467694.5A 2013-10-10 2013-10-10 一种船用柴油机单循环混合冷却系统及冷却方法 Active CN1034858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67694.5A CN103485874B (zh) 2013-10-10 2013-10-10 一种船用柴油机单循环混合冷却系统及冷却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67694.5A CN103485874B (zh) 2013-10-10 2013-10-10 一种船用柴油机单循环混合冷却系统及冷却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85874A true CN103485874A (zh) 2014-01-01
CN103485874B CN103485874B (zh) 2016-01-20

Family

ID=49826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67694.5A Active CN103485874B (zh) 2013-10-10 2013-10-10 一种船用柴油机单循环混合冷却系统及冷却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85874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39823A (zh) * 2017-04-26 2017-07-11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应用于船用低速机废气涡轮的以提高冷却系统效率的开式冷却系统
CN110513183A (zh) * 2019-09-28 2019-11-29 河南柴油机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船用柴油机双循环冷却系统
CN111255553A (zh) * 2020-02-17 2020-06-09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可调节冷却水循环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8262A (zh) * 2003-09-20 2005-03-23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发动机冷却系统控制装置和方法
US20070028902A1 (en) * 2005-08-02 2007-02-08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EGR cooler system
CN200968229Y (zh) * 2006-09-29 2007-10-31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柴油机机旁电控模块化冷却系统
CN201627632U (zh) * 2010-03-16 2010-11-10 重庆普什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柴油机冷却水循环温度调节控制器
CN203584555U (zh) * 2013-10-10 2014-05-07 河南柴油机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船用柴油机单循环混合冷却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8262A (zh) * 2003-09-20 2005-03-23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发动机冷却系统控制装置和方法
US20070028902A1 (en) * 2005-08-02 2007-02-08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EGR cooler system
CN200968229Y (zh) * 2006-09-29 2007-10-31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柴油机机旁电控模块化冷却系统
CN201627632U (zh) * 2010-03-16 2010-11-10 重庆普什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柴油机冷却水循环温度调节控制器
CN203584555U (zh) * 2013-10-10 2014-05-07 河南柴油机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船用柴油机单循环混合冷却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39823A (zh) * 2017-04-26 2017-07-11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应用于船用低速机废气涡轮的以提高冷却系统效率的开式冷却系统
CN110513183A (zh) * 2019-09-28 2019-11-29 河南柴油机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船用柴油机双循环冷却系统
CN111255553A (zh) * 2020-02-17 2020-06-09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可调节冷却水循环系统
CN111255553B (zh) * 2020-02-17 2024-02-20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可调节冷却水循环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85874B (zh) 2016-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58056B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整车热管理系统与方法
CN106437995B (zh) 一种汽车增压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4279306B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变速箱单元的冷却系统及冷却方法
CN109572365A (zh) 混合动力车型热管理系统
CN109795312B (zh)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整车热管理系统
CN212583793U (zh) 一种船用柴油机外循环冷却系统
CN207634164U (zh) 车辆冷却系统及车辆
CN114361514B (zh) 一种车用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513183A (zh) 一种船用柴油机双循环冷却系统
CN109915249A (zh)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201626B (zh)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
CN105275570A (zh) 一种增压小型化发动机双冷却系统
CN104595003A (zh) 发动机可调节冷却系统
CN103352752A (zh) 具有分流冷却功能的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及相应的车辆
CN111231603B (zh) 基于混合动力汽车的整车热管理系统与方法
CN105134360A (zh) 一种多循环发动机冷却系统
CN105201625A (zh)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
CN105351070A (zh) 一种采用电控辅助水泵的发动机冷却系统
CN103485874B (zh) 一种船用柴油机单循环混合冷却系统及冷却方法
CN105257384A (zh)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
RU155350U1 (ru) Двигатель внутреннего сгорания с жидкостным охлаждением со вторичным контуром
CN203584555U (zh) 一种船用柴油机单循环混合冷却系统
CN109339931B (zh) 混合动力车辆冷却系统及混合动力车辆
CN105863804A (zh) 一种采用电控辅助水泵的发动机冷却系统
CN105257386A (zh) 一种采用延迟循环流路的发动机冷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