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85321A - 一种喀斯特地貌石漠化治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喀斯特地貌石漠化治理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485321A CN103485321A CN201310380739.5A CN201310380739A CN103485321A CN 103485321 A CN103485321 A CN 103485321A CN 201310380739 A CN201310380739 A CN 201310380739A CN 103485321 A CN103485321 A CN 10348532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soil
- karst landform
- retaining wall
- control meth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喀斯特地貌石漠化治理方法,包括客土回填,砌筑挡土墙,设置防火隔离带,建立给水系统,建立排水系统,能够有效的保护土壤不被冲走,给水系统能够为植被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水资源;同时设置有防火隔离带,能够防止天气干燥的时候引起火灾,保护植被不被火灾破坏;建立的排水系统能够有效的对雨水进行收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本发明能为植被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土壤和水分,同时具有防止水土流失的能力,为植被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为植被恢复形成良性循环打下基础。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喀斯特地貌治理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喀斯特地貌石漠化治理方法。
背景技术
喀斯特地貌石漠化是石山地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后,所形成的岩石完全裸露、寸草不生的恶劣生态环境。石漠化地区的植被恢复,存在治理难度大,生态恢复难的问题。特别是喀斯特地貌石漠化生态恢复难度更大。
长期以来,在多数喀斯特地区,由于樵采、放牧、烧荒等认为干扰,造成植被反复破破坏,植被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上层较浅薄,水土流失极为严重,部分地区岩石裸露率逐年增高,引起了石漠化现场日趋严重,导致植被恢复非常困难。尽管在喀斯特区域降水丰富,但是由于流域内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土层浅薄,土体不连续,以及土壤持水容量低、渗漏严重等特点,易造成土壤季节性干旱,即使在多雨的生长季,也常出现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干燥期,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植被的恢复。尤其在退化程度较高、裸岩面积较大的石漠化地段,植被系统十分脆弱,群落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很低,受破坏后自我修复能力差,生境和植被的自然恢复难度极大。被破坏后的生境和植被不仅难于自然恢复,而且造成了严重的恶性循环,使得每年都有越来越严重的灾难性的自然灾害,诸如泥滑坡、泥石流等不断发生。
对于那些在破坏彻底、深度石漠化、土壤较少、自然恢复潜力较小的地段,进行造林的方法也比较单一,因为大雨将会使搬来的客土流失殆尽,尤其是在那些植被经历了反复的破坏,土层浅薄,水土流失严重,已经严重石漠化的地区。实际上植被、土壤和水分是喀斯特生态系统中三个相互关联的、重要且敏感的自然环境因素。其中土壤和水分是喀斯特植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只有有了适合植被快速、稳定生长的土壤和水分,植被才能在短期内恢复,恢复了植被的根系具有固定土壤的功能,从此才能进入植被恢复的良性循环。显然改良石漠化的喀斯特区域土壤,减少水土流失是石漠化喀斯特山地植被恢复措施中最核心和关键的技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喀斯特地貌石漠化治理方法,能够有效的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为植被提供稳定的生长环境,为植被恢复形成良性循环打下基础。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喀斯特地貌石漠化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客土回填,利用建筑、道路、采矿工程遗弃的土壤以及企业固体废弃物作为客土沿等高线从下向上逐级填埋直至客土盖过裸露岩石;
砌筑挡土墙,沿着等高线的方向在回填区砌筑挡土墙;
设置防火隔离带,在回填区的外周设置防火隔离带;
建立给水系统,包括蓄水池、水井,给水管和提灌设备,提灌设备将蓄水池、水井中的水经给水管引至回填区;
建立排水系统,在回填区设置排水沟,所述排水沟在防火隔离带的内侧汇聚,并蓄水池联通。
进一步地,所述客土盖过裸露岩石10—50cm。
进一步地,所述挡土墙由毛石砌筑,并用水泥沙浆填缝。
进一步地,所述挡土墙的下底宽度大于上端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沟与回填区的连接处设有过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沟的两侧面作C15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本发明的一种喀斯特地貌石漠化治理方法,包括客土回填,砌筑挡土墙,设置防火隔离带,建立给水系统, 建立排水系统,能够有效的保护土壤不被冲走,给水系统能够为植被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水资源;同时设置有防火隔离带,能够防止天气干燥的时候引起火灾,保护植被不被火灾破坏;建立的排水系统能够有效的对雨水进行收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本发明能为植被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土壤和水分,同时具有防止水土流失的能力,为植被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为植被恢复形成良性循环打下基础。
二、本发明的客土盖过裸露岩石10—50cm,能够为植被的生长提供更好的生长土壤,同时增加土壤的含水能力。
三、本发明的挡土墙由毛石砌筑,并用水泥沙浆填缝,使得本发明能够充分利用山石资源,降低治理喀斯特地貌石漠化的成本。
四、本发明的挡土墙的下底宽度大于上端宽度,提高挡土墙的稳定性和抗冲击能力。
五、本发明的排水沟与回填区的连接处设有过滤网,能够有效的保护土壤不被雨水带走,提高保护土壤的能力。
六、本发明的排水沟的两侧面作C15砼,能够提高排水沟的稳固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有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的喀斯特地貌石漠化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客土回填,利用建筑、道路、采矿工程遗弃的土壤以及企业固体废弃物作为客土沿等高线从下向上逐级填埋直至客土盖过裸露岩石;当然,也可以利用其它土壤或者废弃物作为客土,本发明将建筑、道路、采矿工程遗弃的土壤以及企业固定废弃物作为客土进行回填,即能够将这些废弃物处理掉,又能够降低治理石漠化的成本。客土盖过裸露岩石10—50cm,能够为植被的生长提供更好的生长土壤,同时增加土壤的含水能力。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客土盖过裸露岩石30cm。
砌筑挡土墙,沿着等高线的方向在回填区砌筑挡土墙;挡土墙由毛石砌筑,并用水泥沙浆填缝,使得本发明能够充分利用山石资源,降低治理喀斯特地貌石漠化的成本。挡土墙的下底宽度大于上端面的宽度,提高挡土墙的稳定性和抗冲击能力,防止落下的山石破坏下面的植被。作为一种选择的方式,挡土墙的下底宽1.58米,上端宽0.5米,平均高3米。
设置防火隔离带,在回填区的外周设置防火隔离带;能够防止天气干燥的时候引起火灾,保护植被不被火灾破坏。同时隔离带可以作为经营管理的通道。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建立给水系统,包括蓄水池、水井,给水管和提灌设备,提灌设备将蓄水池、水井中的水经给水管引至回填区;提灌设备的扬程根据喀斯特地貌的情况进行设定。蓄水池、水井、提高设备、给水管根据植被的种植情况和气候情况进行设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都能明白和理解。
建立排水系统,在回填区设置排水沟,排水沟在防火隔离带的内侧汇聚,并蓄水池联通。通过将排水沟设置在防火隔离带的内侧,起到防护的作用。同时排水沟与蓄水池联通,能够有效的回收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作为一种选择的方式,排水沟的宽度和深度均设置为40cm,当然可以根据不同的地方可以实际情况设置排水沟的宽度和深度。排水沟与回填区的连接处设有过滤网,通过过滤网的作用,能够保护土壤不被雨水冲走,提高保护土壤的能力。排水沟的两侧面作C15砼,排水沟的底面不做处理,通过在排水沟的两侧面做C15砼处理,提高排水沟的稳定性,同时排水沟的底面不做处理,便于雨水的渗透,补充地表水,增加土壤的含水量,提高抗干旱的能力。
本发明的提供的喀斯特地貌石漠化治理方法,能够有效的保护好土壤和水资源,为植被的生长提供一个稳定适应的生长环境,能有效的治理喀斯特地貌的石漠化,为恢复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提供有效的保障。
Claims (6)
1. 一种喀斯特地貌石漠化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客土回填,利用建筑、道路、采矿工程遗弃的土壤以及企业固定废弃物作为客土沿等高线从下向上逐级填埋直至客土盖过裸露岩石;
砌筑挡土墙,沿着等高线的方向在回填区砌筑挡土墙;
设置防火隔离带,在回填区的外周设置防火隔离带;
建立给水系统,包括蓄水池、水井,给水管和提灌设备,提灌设备将蓄水池、水井中的水经给水管引至回填区;
建立排水系统,在回填区设置排水沟,所述排水沟在防火隔离带的内侧汇聚,并蓄水池联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喀斯特地貌石漠化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客土盖过裸露岩石10—5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喀斯特地貌石漠化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墙由毛石砌筑,并用水泥沙浆填缝。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喀斯特地貌石漠化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墙的下底宽度大于上端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喀斯特地貌石漠化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与回填区的连接处设有过滤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喀斯特地貌石漠化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的两侧面作C15砼。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380739.5A CN103485321A (zh) | 2013-08-28 | 2013-08-28 | 一种喀斯特地貌石漠化治理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380739.5A CN103485321A (zh) | 2013-08-28 | 2013-08-28 | 一种喀斯特地貌石漠化治理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485321A true CN103485321A (zh) | 2014-01-01 |
Family
ID=49825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380739.5A Pending CN103485321A (zh) | 2013-08-28 | 2013-08-28 | 一种喀斯特地貌石漠化治理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485321A (zh)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11981A (zh) * | 2014-03-25 | 2014-07-09 | 贵州师范大学 | 喀斯特山区潜在石漠化的防治方法 |
CN105714757A (zh) * | 2016-02-19 | 2016-06-29 | 张露 | 钢筋混凝土人造山脉沙漠化防治系统 |
CN107152033A (zh) * | 2017-06-29 | 2017-09-12 | 成都苗夫现代苗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喀斯特地貌挡土墙的制造方法 |
CN108450225A (zh) * | 2018-04-08 | 2018-08-28 |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 一种改善喀斯特乡土树种生境的方法 |
CN109845438A (zh) * | 2018-12-28 | 2019-06-07 | 钦州学院 | 一种喀斯特地貌石漠化治理方法 |
CN109914567A (zh) * | 2019-03-27 | 2019-06-21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一种喀斯特地区石质损毁边坡水土流失防治系统 |
CN110133222A (zh) * | 2019-05-15 | 2019-08-16 | 贵州师范大学 | 一种喀斯特地区水土漏失水-盐运移监测方法 |
CN110337855A (zh) * | 2019-08-28 | 2019-10-18 |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砂质土壤改良方法 |
CN113767806A (zh) * | 2021-08-28 | 2021-12-10 | 叶光志 | 一种岩溶区石漠化土地综合治理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4146320A (ja) * | 1990-10-09 | 1992-05-20 | Kiyoshi Momose | 土質安定化方法およびそれに使用する薬剤 |
CN102051874A (zh) * | 2009-11-06 | 2011-05-11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土壤的改良和水土保持方法 |
CN102172196A (zh) * | 2011-03-04 | 2011-09-07 | 高尚 | 燥土种植植物的给水保土设施 |
-
2013
- 2013-08-28 CN CN201310380739.5A patent/CN10348532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4146320A (ja) * | 1990-10-09 | 1992-05-20 | Kiyoshi Momose | 土質安定化方法およびそれに使用する薬剤 |
CN102051874A (zh) * | 2009-11-06 | 2011-05-11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土壤的改良和水土保持方法 |
CN102172196A (zh) * | 2011-03-04 | 2011-09-07 | 高尚 | 燥土种植植物的给水保土设施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张信宝等: "西南喀斯特山地水土流失特点及有关石漠化的几个科学问题", 《中国岩溶》 * |
熊康宁等: "典型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区水土流失特征与关键问题", 《地理学报》 * |
罗林等: "喀斯特石漠化坡耕地梯田建设的水土保持与粮食增产效益分析", 《泥砂研究》 *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11981A (zh) * | 2014-03-25 | 2014-07-09 | 贵州师范大学 | 喀斯特山区潜在石漠化的防治方法 |
CN103911981B (zh) * | 2014-03-25 | 2016-03-16 | 贵州师范大学 | 喀斯特山区潜在石漠化的防治方法 |
CN105714757A (zh) * | 2016-02-19 | 2016-06-29 | 张露 | 钢筋混凝土人造山脉沙漠化防治系统 |
CN107152033A (zh) * | 2017-06-29 | 2017-09-12 | 成都苗夫现代苗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喀斯特地貌挡土墙的制造方法 |
CN108450225A (zh) * | 2018-04-08 | 2018-08-28 |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 一种改善喀斯特乡土树种生境的方法 |
CN109845438A (zh) * | 2018-12-28 | 2019-06-07 | 钦州学院 | 一种喀斯特地貌石漠化治理方法 |
CN109914567A (zh) * | 2019-03-27 | 2019-06-21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一种喀斯特地区石质损毁边坡水土流失防治系统 |
CN110133222A (zh) * | 2019-05-15 | 2019-08-16 | 贵州师范大学 | 一种喀斯特地区水土漏失水-盐运移监测方法 |
CN110337855A (zh) * | 2019-08-28 | 2019-10-18 |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砂质土壤改良方法 |
CN113767806A (zh) * | 2021-08-28 | 2021-12-10 | 叶光志 | 一种岩溶区石漠化土地综合治理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485321A (zh) | 一种喀斯特地貌石漠化治理方法 | |
CN102733401B (zh) | 露天矿山排土场边坡治理方法 | |
CN101451355B (zh) | 一种回填土层的保水方法 | |
CN107989051B (zh) | 格架护坡与砂井渗水及导水坡面结合的生态护坡系统 | |
CN204626423U (zh) | 砒砂岩人工边坡柔性护坡工法结构 | |
CN101622931B (zh) | 岩质边坡护面墙的绿化坡面及施工方法 | |
CN113668573A (zh) | 岩溶坡地和石漠化边坡的水土共蓄和生态护坡的方法 | |
CN206681021U (zh) | 一种多功能边坡加固结构 | |
CN105850261B (zh) | 一种坡地型盐碱地集雨洗盐系统 | |
CN110424421A (zh) | 废弃矿山台田围护生态修复方法 | |
CN204059376U (zh) | 一种急陡裸露岩质边坡的护坡绿化结构 | |
CN205893868U (zh) | 一种生态步道 | |
CN108166520A (zh) | 电力输电线路工程建设水土保持方法 | |
CN202850011U (zh) | 一种适用于多年冻土区的保温盲沟设施 | |
CN104594445A (zh) | 利用等高线水平蓄水槽保水浸润灌溉的方法及其结构 | |
CN205530299U (zh) | 一种离子型稀土矿山生态护坡结构 | |
CN208219672U (zh) | 一种基于矿山复垦的雨水边坡 | |
CN109853590B (zh) | 一种利用降雨浸润岩质陡坡坡面客土基层的装置及施工方法 | |
CN102704437A (zh) | 一种适用复杂山区的采煤塌陷区耕作水源再造方法 | |
CN212064807U (zh) | 一种石漠化地区水土流失治理系统 | |
CN204626510U (zh) | 用于保水浸润灌溉的等高线水平蓄水槽 | |
CN109056897A (zh) | 辐射型雨水蓄释渗井系统 | |
CN211472454U (zh) | 一种土地裂缝治理结构 | |
CN204298833U (zh) | 边坡生态防护及恢复用布置结构 | |
CN113216224A (zh) | 一种绿色矿山露天开采碎石土边坡复绿技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