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76050B - 调整反馈周期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调整反馈周期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76050B
CN103476050B CN201310400471.7A CN201310400471A CN103476050B CN 103476050 B CN103476050 B CN 103476050B CN 201310400471 A CN201310400471 A CN 201310400471A CN 103476050 B CN103476050 B CN 1034760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back cycle
cqi feedback
terminal device
cycle
cq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0047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76050A (zh
Inventor
曹亘
卢尧
张涛
李轶群
李福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signing and Consulting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signing and Consulting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signing and Consulting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40047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760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760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760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760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760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调整反馈周期的方法及装置,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能够利用相邻两个周期反馈的CQI值的差值作为调整CQI反馈周期所依据的参数,使得接入网设备能够实时地根据信道的变化情况调整CQI反馈周期,从而保证数据在实时变化的信道上传输时的可靠性。本发明的方法包括:获取终端设备在相邻两个周期反馈的信道质量指示(CQI)值的差值;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其中,所述预设规则包括所述差值的大小与CQI反馈周期的对应关系。本发明适用于在调整终端设备的CQI反馈周期。

Description

调整反馈周期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整反馈周期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等无线通信网络中,终端设备需要向接入网设备反馈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信息,以供基站等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CQI选择合适的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调制与编码策略),从而保证移动终端与接入网之间的通信质量。由于终端设备向基站反馈CQI信息需要消耗信道资源,为了减少反馈CQI的开销,可以由接入网中的设备调整终端设备的CQI反馈周期。
在现有技术中,基站通常会根据接入网侧或移动终端侧的具体参数或具体运行指标来调整CQI反馈周期。例如:
为了保证小区均衡负载,基站会根据功率受限的情况调整CQI反馈周期,比如:基站会根据小区的负载变化情况调整CQI反馈周期;或者为了优化移动终端的电源管理,基站会根据移动终端的发射功率变化情况调整CQI反馈周期。
但是,现有技术中根据接入网侧或移动终端侧的具体参数或具体运行指标来调整CQI反馈周期的方案,主要是用于优化对应于具体参数或具体运行指标的性能,例如:根据小区的负载变化情况,或者根据移动终端的发射功率,来调整CQI反馈周期,目的在于缓减功率受限的问题。但是当功率受限的程度不高,信道却发生变化时,CQI信息就难以及时反馈到基站,从而无法保证数据在实时变化的信道上传输时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调整反馈周期的方法及装置,能够利用相邻两个周期反馈的CQI值的差值作为调整CQI反馈周期所依据的参数,使得接入网设备能够实时地根据信道的变化情况调整CQI反馈周期,从而保证数据在实时变化的信道上传输时的可靠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调整反馈周期的方法,包括:
获取终端设备在相邻两个周期反馈的信道质量指示(CQI)值的差值;
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其中,所述预设规则包括所述差值的大小与CQI反馈周期的对应关系。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调整反馈周期的装置,包括:
差值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设备在相邻两个周期反馈的信道质量指示(CQI)值的差值;
周期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其中,所述预设规则包括所述差值的大小与CQI反馈周期的对应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整反馈周期的方法及装置,能够利用相邻两个周期反馈的CQI值的差值作为调整CQI反馈周期所依据的参数。在实际应用中,在一个周期内的信道情况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的反馈的CQI值上报给接入网设备,而相邻的两个周期的CQI值的差值能够被作为反映在两个周期的时间内的信道变化情况的一种量化参数。若在一段较长的测量时间内包括了多个连续的周期,所获取的每两个相邻周期的CQI值的差值,能够反映在这一段时间内信道的变化情况。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相邻的两个周期的CQI值的差值作为调整CQI反馈周期的参数,能够使得接入网设备能够实时地根据信道的变化情况调整CQI反馈周期,从而保证数据在实时变化的信道上传输时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整反馈周期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体实例的示意图;
图2、3、4、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整反馈周期的方法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整反馈周期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8、9、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整反馈周期的装置的具体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调整反馈周期的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101,接入网设备获取终端设备在相邻两个周期反馈的CQI值的差值。
例如:在第一个周期内移动终端向基站反馈的CQI值为5,在第二个周期内移动终端向基站反馈的CQI值为3,则基站可以获取CQI值的差值-2。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用于接入网设备指示移动终端调整CQI反馈周期的场景,在接收到了接入网设备的调整指示后,移动终端可以相应地调整CQI反馈周期,依据调整后的CQI反馈周期向接入网设备发送CQI值。
102,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
其中,预设规则可以包括差值的大小与CQI反馈周期的对应关系;也可以包括其他判定CQI反馈周期的方式,比如根据终端设备的发射功率判定CQI反馈周期,或者是根据信道中传输的信息时的类型来判定应当采用的CQI反馈周期。例如:在实际应用中,信道反馈信息可以被划分为粗粒度信道信息和细粒度信道信息。其中,粗粒度信道信息可以包括信道信息的幅度、信道能量归一化值、信道信息范数归一化信息、信道大尺度衰落信息值或信道质量指示等信息;细粒度信道信息可以包括信道小尺度衰落信息、模值归一化的信道协方差矩阵或者信道矩阵、功率归一化后的信道协方差矩阵或者信道矩阵、功率归一化的信道协方差矩阵或者信道矩阵、范数归一化后的信道协方差矩阵或信道矩阵等信息。根据粗粒度信道信息或是细粒度信道信息来判定应当采用的CQI反馈周期。粗粒度信道信息可以采用长周期反馈,比如全带宽和子带反馈两种形式。其中,全带宽反馈周期为帧持续时间的倍数,子带反馈周期为子帧持续时间的倍数;细粒度信道信息可以采用短周期反馈,比如可以是子帧持续时间的倍数。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利用计算机仿真结果,或者网络实测数据,统计在满足误码率或者误块率要求的前提下,不同大小的相邻两个周期反馈的CQI值的差值的出现的频率,并将统计结果表示成差值的概率密度分布函数,并将概率密度分布函数储存在接入网设备中。再根据概率密度分布的具体情况在横坐标上划分出不同的置信区间,并可以将置信区间对应不同的CQI反馈周期,或者可以将置信区间对应不同的CQI反馈周期的调整策略。例如:
可以将如图1a所示的差值的概率密度函数划分3个置信区间:[-15,-3)、[-3,3)、[3,15),在不同置信区间内的差值的分布概率不同。可以设置2个门限值C1和C2。为了方案实现方便,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置信区间可以不仅限于3,可以划分更多置信区间,并可以为每个置信区间对应不同的CQI周期改变操作,比如:当前获取的差值位于[-15,C1)时,说明前后两个时隙的CQI值的相关性较差,则用户需要减少CQI反馈周期,提高反馈CQI值的准确性。差值位于[C2,15)时,说明前后两个时隙反馈CQI值的精度较高,则可以增加CQI反馈周期,从而减少占用不必要的信道资源。差值位于[C1,C2)时,则保持CQI反馈周期不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整反馈周期的方法,能够利用相邻两个周期反馈的CQI值的差值作为调整CQI反馈周期所依据的参数。在实际应用中,在一个周期内的信道情况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的反馈的CQI值上报给接入网设备,而相邻的两个周期的CQI值的差值能够被作为反映在两个周期的时间内的信道变化情况的一种量化参数。若在一段较长的测量时间内包括了多个连续的周期,所获取的每两个相邻周期的CQI值的差值,能够反映在这一段时间内信道的变化情况。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相邻的两个周期的CQI值的差值作为调整CQI反馈周期的参数,能够使得接入网设备能够实时地根据信道的变化情况调整CQI反馈周期,从而保证数据在实时变化的信道上传输时的可靠性。
可选的,设终端设备当前的CQI反馈周期为第N周期,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为第N+1周期,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在本实施例中,在接入网设备执行了102之后,如图2所示,还可以包括:
103,获取在第N+1周期中信道的监控参数。
其中,监控参数至少包括信道的误码率和误块率。也可以包括信噪比、数据块的大小值等参数。
104,对所述监控参数进行统计并得到统计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可以对统计结果中所包括的各个参数进行加权求和,或者求平均值等统计算法就,计算得到统计结果。
105,检测所述统计结果是否大于预设门限。
106,若大于预设门限,则将第N+2周期调整为与第N周期相同。
其中,如果统计结果大于预设门限,则说明在最近一次对于CQI反馈周期的调整没有有效反映信道的变化情况,因此对于最近一次对于CQI反馈周期的调整并不合适。例如:在第N周期,接入网设备第一次调整了移动终端的CQI反馈周期,使得移动终端在第N+1周期可以按照经过第一次调整后的CQI反馈周期向接入网设备反馈CQI信息,但是接入网设备随后检测到对于监控参数的统计结果大于预设门限,说明第一次调整并没有适应信道的具体变化情况。作为补救方案,接入网设备可以在第N+2周期将移动终端的CQI反馈周期恢复成与第一次调整之前的CQI反馈周期相同。
其中,若小于等于预设门限,则接入网设备不作处理。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可以重复执行101-106的流程,从而实现接入网设备可以实时地根据信道的变化情况指示移动终端调整CQI反馈周期。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102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有多种。举个例子,如图3所示,102可以包括:
201,在至少两个连续的置信区间中,确定所述差值所在的置信区间。
其中,一个置信区间对应一个CQI反馈周期,例如:
图1a所示的是相邻两个周期反馈的CQI值的差值的概率密度分布情况,其中横坐标表示的是差值大小,纵坐标表示的是相同大小的差值出现的频度。可以划分出多个置信区间,比如:(-15,-3]、[-3,3)、(3,15],其中,(-15,-3]对应的CQI反馈周期为t1,[-3,3)对应的CQI反馈周期为t2、(3,15]对应的CQI反馈周期为t3,在当前周期中移动终端反馈的CQI值为8,上一周期中移动终端反馈的CQI值为1,则可以得到当前的和上一个的相邻的两个周期CQI值差值为8-1=7,则落在了置信区间(3,15]中,则基站可以将移动终端的CQI反馈周期调整为t3。
进一步的,不同置信区间所对应的CQI反馈周期的调整方式也可以不同,一个置信区间可以对应一种调整模式。并且在本实施例中,调整模式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
置信区间对应的调整模式为:将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设置成基准值的指定倍数,其中指定倍数可以是整数倍,比如:接入网设备可以将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设置成基准值的2倍、3倍等;指定倍数也可以是一个分数,比如:接入网设备可以将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设置成基准值的1/2倍、1/3倍等。
其中,基准值可以是预设的数值,接入网设备也可以将之前任意一个CQI反馈周期的大小,或利用之前多个CQI反馈周期统计得到的结果值作为基准值,或将帧长度作为基准值。比如:在接入网设备中预设了基准值10ms,接入网设备可以将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设置成10/N ms,其中N为正整数;再比如:接入网设备可以对之前5个CQI反馈周期进行统计并得到平均值t,则接入网设备可以将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设置成t/Nms,其中N为正整数;再比如:上一个CQI反馈周期为t’,则接入网设备可以将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设置成t’*N ms,其中N为正整数;再比如:接入网设备可以将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设置成T*N ms,其中N为正整数,T为一个帧的长度。
或者,置信区间对应的调整模式可以为:从预设集合中确定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其中在接入网设备中可以存储一个预设集合,预设集合包括至少二个不同的值,比如预设集合为{11ms,12ms,13ms,18ms}。接入网设备可以从预设集合中选取一个值作为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的大小。
202,将所述差值所在的置信区间所对应的CQI反馈周期,作为所述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
可选的,如图4所示,102也可以包括:
301,在至少两个连续的置信区间中,确定所述差值所在的置信区间。
其中,一个置信区间对应一个调整模式。例如:
在图1a中,(-15,-3]对应的调整策略为减少CQI反馈周期,[-3,3)对应的调整策略为保持CQI反馈周期、(3,15]对应的调整策略为增加CQI反馈周期,在当前周期中移动终端反馈的CQI值为5,上一周期中移动终端反馈的CQI值为7,则可以得到当前的和上一个的相邻的两个周期CQI值差值为5-7=-2,则落在了置信区间[-3,3)中,则基站可以不对移动终端的CQI反馈周期进行调整。
302,根据所述差值所在的置信区间所对应的调整模式,在直至目前为止的至少一个CQI反馈周期的基础上,调整所述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
例如:接入网设备可以记录一定时间内所调整的多个CQI反馈周期,并求出CQI反馈周期的平均大小,再在平均大小的基础上实施相应的调整模式,并调整得到下一个CQI反馈周期。
可选的,调整模式至少可以包括:从预设集合中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或者,将所述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设置成基准值的指定倍数;或者,设置所述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使得所述基准值为所述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的指定倍数;或者,保持所述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与所述基准值相同。例如:
根据随机过程理论,通过高阶Markov过程可以更好的逼近相邻两个周期反馈的CQI值的差值的随机变化,从而使得对于CQI反馈周期的调整能够更好地反映信道的变化情况,比如在一定时间内出现了K个调整CQI反馈周期的操作,有N个相邻周期,可以设CQI周期状态数T=KN,如K=3、N=3,则可以的确定Markov状态中CQI周期状态数T=27。
在实际应用中,接入网设备可以向移动终端发送CQI反馈周期控制命令FPC(t),其中FPC命令集合可以为:{增加一倍CQI反馈周期(Double),减少一半CQI反馈周期(Half),保持CQI反馈周期(Keep)}。在接入网设备中可以预存一系列基准值,比如{1、2、4、8},CQI反馈周期可以等于基准值与传输帧的长度的乘积,比如:LTE系统中,一个帧的长度为10ms,则根据基准值{1、2、4、8},可以得到最小的反CQI反馈周期为10ms,最长的CQI反馈周期为80ms,即在实际应用中,接入网设备对于CQI反馈周期的调整需要满足最小CQI反馈周期(10ms)和最大CQI反馈周期(80ms)的限制条件。其中,控制命令FPC(t)与CQI反馈周期的对应关系可以如表一所示。其中,FPC(t-2)、FPC(t-1)、FPC(t)为连续的3个周期内接入网设备向移动终端发送的FPC命令。
表一
其中,在表一所示的3个周期内,Markov状态转移概率与CQI反馈周期的对应关系可以如表二所示。
三个周期内CQI反馈周期 Markov状态转移概率
8 1/27
4 1/9
2 2/9
1 7/27
1/2 2/9
1/4 1/9
1/8 1/27
表二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节约信道资源,可以将反馈周期控制命令表示为2个bit的字符。比如增加一倍反馈周期的操作,对应字符“11”;减少一半反馈周期操作,对应字符“00”;保持反馈周期操作,对应字符“1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整反馈周期的方法,能够利用相邻两个周期反馈的CQI值的差值作为调整CQI反馈周期所依据的参数。在实际应用中,在一个周期内的信道情况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的反馈的CQI值上报给接入网设备,而相邻的两个周期的CQI值的差值能够被作为反映在两个周期的时间内的信道变化情况的一种量化参数。若在一段较长的测量时间内包括了多个连续的周期,所获取的每两个相邻周期的CQI值的差值,能够反映在这一段时间内信道的变化情况。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相邻的两个周期的CQI值的差值作为调整CQI反馈周期的参数,能够使得接入网设备能够实时地根据信道的变化情况调整CQI反馈周期,从而保证数据在实时变化的信道上传输时的可靠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调整反馈周期的方法,如图5所示,包括:
401,获取指定时间内不同的所述差值大小出现的频率。
402,对每一个CQI反馈周期的监控参数进行统计,得到每一个CQI反馈周期的统计结果。
其中,监控参数至少包括信道的误码率和误块率。也可以包括信噪比、数据块的大小值等参数。在本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可以对统计结果中所包括的各个参数进行加权求和,或者求平均值等统计算法,计算得到统计结果。
403,确定统计结果大于所述预设门限的CQI反馈周期为有效周期。
在本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数据仿真或者采集统计信息等手段,在满足误块率或者误码率要求的前提下,统计不同大小的差值出现的频数,并可以将统计结果表示成差值概率密度分布函数。
404,利用所述有效周期所对应的差值大小出现的频率,更新置信区间。
在本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对于调整CQI反馈周期的有效操作,更新差值概率密度分布函数,比如可以在重复执行了多次101-106的流程后,将在105中统计结果大于预设门限的调整CQI反馈周期的操作作为有效操作,并可以将有效操作作为统计样本重新确定或修改如图1a所示的概率密度分布函数,从而实时地更新概率密度分布函数中的置信区间。使得接入网设备对于CQI反馈周期的调整能够进一步地适应信道的变化情况。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整反馈周期的方法,能够利用相邻两个周期反馈的CQI值的差值作为调整CQI反馈周期所依据的参数。在实际应用中,在一个周期内的信道情况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的反馈的CQI值上报给接入网设备,而相邻的两个周期的CQI值的差值能够被作为反映在两个周期的时间内的信道变化情况的一种量化参数。若在一段较长的测量时间内包括了多个连续的周期,所获取的每两个相邻周期的CQI值的差值,能够反映在这一段时间内信道的变化情况,并还可以根据在有效的调整过程中所依据的差值,更新用于判定CQI反馈周期的置信区间。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相邻的两个周期的CQI值的差值作为调整CQI反馈周期的参数,能够使得接入网设备能够实时地根据信道的变化情况调整CQI反馈周期,从而保证数据在实时变化的信道上传输时的可靠性。并且还能够实时地更新用于判定CQI反馈周期的置信区间,使得接入网设备调整CQI反馈周期的具体实施方式能够更加能够适应信道的变化情况,从而进一步的保证数据在实时变化的信道上传输时的可靠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调整反馈周期的装置600,如图6所示,包括:
差值获取模块61,用于获取终端设备在相邻两个周期反馈的信道质量指示(CQI)值的差值。
周期确定模块62,用于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其中,所述预设规则包括所述差值的大小与CQI反馈周期的对应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整反馈周期的装置,能够利用相邻两个周期反馈的CQI值的差值作为调整CQI反馈周期所依据的参数。在实际应用中,在一个周期内的信道情况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的反馈的CQI值上报给接入网设备,而相邻的两个周期的CQI值的差值能够被作为反映在两个周期的时间内的信道变化情况的一种量化参数。若在一段较长的测量时间内包括了多个连续的周期,所获取的每两个相邻周期的CQI值的差值,能够反映在这一段时间内信道的变化情况。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相邻的两个周期的CQI值的差值作为调整CQI反馈周期的参数,能够使得接入网设备能够实时地根据信道的变化情况调整CQI反馈周期,从而保证数据在实时变化的信道上传输时的可靠性。
可选的,如图7所示,调整反馈周期的装置600还可以包括:
监控模块63,用于获取在第N+1周期中信道的监控参数,所述监控参数至少包括所述信道的误码率和误块率,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当前的CQI反馈周期为第N周期,所述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为第N+1周期,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分析模块64,用于对所述监控参数进行统计并得到统计结果。
判定模块65,用于检测所述统计结果是否大于预设门限,若大于预设门限,则将第N+2周期调整为与第N周期相同。
其中,如图8所示,所述周期确定模块62可以包括:
定位单元621,用于在至少两个连续的置信区间中,确定所述差值所在的置信区间,其中,一个置信区间对应一个CQI反馈周期。
周期提取单元622,用于将所述差值所在的置信区间所对应的CQI反馈周期,作为所述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
进一步的,如图9所示,所述周期确定模块62还可以包括:
所述定位单元621,还用于在至少两个连续的置信区间中,确定所述差值所在的置信区间,其中,一个置信区间对应一个调整模式,至少有两个不同的置信区间所对应的调整模式不同。
周期调整单元623,用于根据所述差值所在的置信区间所对应的调整模式,在直至目前为止的至少一个CQI反馈周期的基础上,调整所述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
其中,所述周期调整单元623,具体可以用于:将所述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设置成基准值的指定倍数。或者,设置所述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使得所述基准值为所述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的指定倍数。或者,保持所述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与所述基准值相同。或者,从预设集合中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
更进一步的,如图10所示,调整反馈周期的装置600还可以包括:
统计模块66,用于获取指定时间内不同的所述差值大小出现的频率。
筛选模块67,用于对每一个CQI反馈周期的监控参数进行统计,得到每一个CQI反馈周期的统计结果,并确定统计结果大于所述预设门限的CQI反馈周期为有效周期。
更新模块68,用于利用所述有效周期所对应的差值大小出现的频率,更新置信区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整反馈周期的装置,能够利用相邻两个周期反馈的CQI值的差值作为调整CQI反馈周期所依据的参数。在实际应用中,在一个周期内的信道情况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的反馈的CQI值上报给接入网设备,而相邻的两个周期的CQI值的差值能够被作为反映在两个周期的时间内的信道变化情况的一种量化参数。若在一段较长的测量时间内包括了多个连续的周期,所获取的每两个相邻周期的CQI值的差值,能够反映在这一段时间内信道的变化情况。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相邻的两个周期的CQI值的差值作为调整CQI反馈周期的参数,能够使得接入网设备能够实时地根据信道的变化情况调整CQI反馈周期,从而保证数据在实时变化的信道上传输时的可靠性。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设备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调整反馈周期的方法,用于一种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终端设备在相邻两个周期反馈的信道质量指示(CQI)值的差值;
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其中,所述预设规则包括所述差值的大小与CQI反馈周期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包括:在至少两个连续的置信区间中,确定所述差值所在的置信区间,其中,一个置信区间对应一个CQI反馈周期;将所述差值所在的置信区间所对应的CQI反馈周期,作为所述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
或者,所述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包括:在至少两个连续的置信区间中,确定所述差值所在的置信区间,其中,一个置信区间对应一个调整模式;根据所述差值所在的置信区间所对应的调整模式,在直至调整所述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之前的至少一个CQI反馈周期的基础上,调整所述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反馈周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之后,还包括:
获取在第N+1周期中信道的监控参数,所述监控参数至少包括所述信道的误码率和误块率,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当前的CQI反馈周期为第N周期,所述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为第N+1周期,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对所述监控参数进行统计并得到统计结果;
检测所述统计结果是否大于预设门限,若大于预设门限,则将第N+2周期调整为与第N周期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反馈周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模式至少包括:
将所述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设置成基准值的指定倍数;
或者,设置所述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使得所述基准值为所述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的指定倍数;
或者,保持所述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与所述基准值相同;
或者,从预设集合中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反馈周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指定时间内不同的所述差值大小出现的频率;
对每一个CQI反馈周期的监控参数进行统计,得到每一个CQI反馈周期的统计结果;
确定统计结果大于所述预设门限的CQI反馈周期为有效周期;
利用所述有效周期所对应的差值大小出现的频率,更新置信区间。
5.一种调整反馈周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差值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设备在相邻两个周期反馈的信道质量指示(CQI)值的差值;
周期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其中,所述预设规则包括所述差值的大小与CQI反馈周期的对应关系;
所述周期确定模块包括:定位单元,用于在至少两个连续的置信区间中,确定所述差值所在的置信区间,其中,一个置信区间对应一个CQI反馈周期;周期提取单元,用于将所述差值所在的置信区间所对应的CQI反馈周期,作为所述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
或者,所述周期确定模块还包括:所述定位单元,还用于在至少两个连续的置信区间中,确定所述差值所在的置信区间,其中,一个置信区间对应一个调整模式;周期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差值所在的置信区间所对应的调整模式,在直至调整所述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之前的至少一个CQI反馈周期的基础上,调整所述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整反馈周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监控模块,用于获取在第N+1周期中信道的监控参数,所述监控参数至少包括所述信道的误码率和误块率,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当前的CQI反馈周期为第N周期,所述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为第N+1周期,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监控参数进行统计并得到统计结果;
判定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统计结果是否大于预设门限,若大于预设门限,则将第N+2周期调整为与第N周期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整反馈周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周期调整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设置成基准值的指定倍数;
或者,设置所述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使得所述基准值为所述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的指定倍数;
或者,保持所述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与所述基准值相同;
或者,从预设集合中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整反馈周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统计模块,用于获取指定时间内不同的所述差值大小出现的频率;
筛选模块,用于对每一个CQI反馈周期的监控参数进行统计,得到每一个CQI反馈周期的统计结果,并确定统计结果大于所述预设门限的CQI反馈周期为有效周期;
更新模块,用于利用所述有效周期所对应的差值大小出现的频率,更新置信区间。
CN201310400471.7A 2013-09-05 2013-09-05 调整反馈周期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34760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00471.7A CN103476050B (zh) 2013-09-05 2013-09-05 调整反馈周期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00471.7A CN103476050B (zh) 2013-09-05 2013-09-05 调整反馈周期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76050A CN103476050A (zh) 2013-12-25
CN103476050B true CN103476050B (zh) 2018-06-05

Family

ID=49800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00471.7A Active CN103476050B (zh) 2013-09-05 2013-09-05 调整反馈周期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760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78530A (zh) * 2014-10-17 2016-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流量控制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06550394B (zh) * 2016-10-20 2019-07-2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自适应调整信道质量指示cqi上报周期的方法
CN108769760B (zh) * 2018-05-23 2021-03-1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码率调整方法、ue、mec及网络系统
DE102019213655A1 (de) * 2019-09-09 2021-03-11 BSH Hausgeräte GmbH Haushaltsgerät, System mit einem Haushaltsgerät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Haushaltsgerät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0389A (zh) * 2006-04-20 2007-10-2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td-cdma系统的性能优化方法
CN101232690A (zh) * 2007-01-23 2008-07-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时分双工系统中综合应用双向信道质量指示的方法及系统
CN102438318A (zh) * 2011-12-30 2012-05-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cqi反馈周期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87329B2 (en) * 2005-08-24 2014-07-22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feedback period to increase uplink capacity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0389A (zh) * 2006-04-20 2007-10-2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td-cdma系统的性能优化方法
CN101232690A (zh) * 2007-01-23 2008-07-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时分双工系统中综合应用双向信道质量指示的方法及系统
CN102438318A (zh) * 2011-12-30 2012-05-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cqi反馈周期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76050A (zh) 2013-1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79314C (zh) 控制信道质量信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US20200119836A1 (en) Channel Quality Feedback Method and Apparatus
DE112013002509B4 (de) Außenschleifen-Link-Adaption zur Gerätewiederaufnahme
DE112013002541B4 (de) Adaptive Kanalzustandsrückmeldung auf der Basis von Kanalsschätzungsmerkmalen und Berichtsanforderungen
CN103476050B (zh) 调整反馈周期的方法及装置
CN110139325B (zh) 一种网络参数调优方法及装置
CN105142227B (zh) 一种mcs等级的确定方法和设备
CN104486042A (zh) Lte系统多入多出模式的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5309028A (zh) 用于实现针对用户设备的传输模式的切换的方法和无线电网络节点
CN103442374B (zh) 干扰信号处理方法及系统
Makhlouf et al. Practical rate adaptation for very high throughput WLANs
CN104518842A (zh) 一种自适应调整调制编码方式的方法
KR20240019396A (ko) 무선 통신에서의 채널 상태 추정 및 보고 방식
US9414251B2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multi-user channel quality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user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therefor
CN102064867B (zh) 多天线发射方式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6559167A (zh) 一种链路自适应的方法及装置
CN101621352B (zh) 天线模式自适应切换方法、系统及设备
Ganjalizadeh et al. An RL-based joint diversity and power control optimization for reliable factory automation
CN115086986A (zh) 策略调整方法及相关设备
Baknina et al. Adaptive CQI and RI estimation for 5G NR: A shallow reinforcement learning approach
CN102742175B (zh) 一种mimo模式配置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15866779B (zh) 基站下行调度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CN101420733A (zh) 一种hsdpa系统小区边缘用户的空分多址保护方法
DE102022131778A1 (de) Adaptive drahtlose verbindungen in vorrichtungen mit mehreren betriebsmodi
DE602006000385T2 (de) Verfahren zur adaptiven Rückführungssteuerung von zellularer Kommunik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