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73145B - 一种终端死机复位的方法、装置和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终端死机复位的方法、装置和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73145B
CN103473145B CN201310451162.2A CN201310451162A CN103473145B CN 103473145 B CN103473145 B CN 103473145B CN 201310451162 A CN201310451162 A CN 201310451162A CN 103473145 B CN103473145 B CN 1034731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sensing data
sensing
circuit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5116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73145A (zh
Inventor
徐兵
李志杰
孙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omi Inc
Original Assignee
Xiaomi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omi Inc filed Critical Xiaomi Inc
Priority to CN20131045116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7314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731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731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731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731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终端死机复位的方法、装置和终端。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在终端处于死机状态时,获取采集的传感数据;识别所述传感数据;当识别出所述传感数据包括预设的重启指令时,进行重启操作。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方便用户使用,提高了终端死机后重启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终端死机复位的方法、装置和终端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智能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死机复位的方法、装置和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智能移动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人们利用智能移动终端除了进行语音和短信沟通外,还可以从网上享受电子邮件、查阅信息、图片下载和观赏电影等服务。由于智能移动终端系统较为复杂,与常规计算机一样,智能移动终端也会出现死机的情况,通常表现为智能移动终端系统出现死机,此时智能移动终端系统不执行用户的任何指令及操作。
当智能移动终端系统死机时,可通过按压某一按键或按键的组合一定时间进行死机复位。但是,一些深度死机无法通过按压某一按键或按键的组合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死机复位,必须通过插拔电池才能实现恢复,其原因是死机时电池还与系统连接,使得系统内部各功能模块因电容储能效应保持了相对稳定的状态,导致系统不能复位,只有把电池拔掉后才能使电容储存的电荷通过系统自放电消耗掉,才使系统彻底放电后保证系统正常复位和重启。
然而,目前,智能移动终端的电池逐渐采用内置的方式,即终端的机身和电池是一体构造,使得电池无法拆卸,只能等待电池耗尽之后,重新充电后开机。这样导致了长时间无法使用该终端,不方便用户使用。因此,如何实现终端死机后快速复位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死机复位的方法、装置和终端,用于实现终端系统死机后自动复位重启,提高了重启效率,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终端死机复位的方法,包括:
在终端处于死机状态时,获取采集的传感数据;
识别所述传感数据;
当识别出所述传感数据包括预设的重启指令时,进行重启操作。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终端处于死机状态时,通过采集传感数据,并识别采集的传感数据,当识别出传感数据为预设的重启指令时,自动进行重启操作,方便用户使用,提高了终端死机后重启的效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获取采集的传感数据,包括:
感应手势操作;
获取感应到的所述手势操作数据。
本方案中,可通过传感器采集用户的手势数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手势操作包括:屏幕触摸手势操作或者非接触式手势操作。本方案中,用户可在终端触摸屏上执行触摸手势操作,或者用户也可以执行非接触式手势操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获取采集的传感数据,包括:
感应所述终端的运动状态;
获取感应到的所述终端的运动状态数据。
本方案中,可通过传感器采集终端的运动数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运动状态数据包括:运动轨迹、加速度和运动方向中的一项或多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当识别出所述传感数据包括预设的重启指令时,进行重启操作,包括:
当识别出所述传感数据包括预设的重启指令时,向开关电路发送切断信号,由所述开关电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切断信号切断电源对终端系统的供电;
向开关电路发送接通信号,由所述开关电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接通信号接通电源对终端系统的供电。
本方案中,通过依次向开关电路发送切断信号和接通信号来控制电源对终端系统的重新供电,简便、灵活。
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终端死机复位的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终端处于死机状态时,获取采集的传感数据;
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所述传感数据;
重启模块,用于当识别出所述传感数据包括预设的重启指令时,进行重启操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感应手势操作;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感应到的所述手势操作数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感应所述终端的运动状态;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感应到的所述终端的运动状态数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重启模块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当所述识别模块识别出所述传感数据包括预设的重启指令时,向开关电路发送切断信号,由所述开关电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切断信号切断电源对终端系统的供电;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开关电路发送接通信号,由所述开关电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接通信号接通电源对终端系统的供电。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
传感器,用于采集传感数据;
单片机,用于在终端处于死机状态时,获取所述传感器采集的传感数据;识别所述传感数据;当识别出所述传感数据包括预设的重启指令时,进行重启操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单片机,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终端处于死机状态时,获取所述传感器采集的传感数据;
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所述传感数据;
发送模块,用于当识别出所述传感数据包括预设的重启指令时,依序向开关电路发送切断信号和接通信号;
所述终端还包括:
开关电路,用于接收所述发送模块发送的切断信号,并根据所述切断信号切断电源对终端系统的供电;接收所述发送模块发送的接通信号,并根据所述接通信号接通电源对终端系统的供电。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终端死机复位的主要方法流程图;
图2为终端死机复位的方法的第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流程图;
图3A为终端死机复位的方法的第二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流程图;
图3B为应用终端死机复位的方法优选的实施方式流程图;
图4为终端死机复位的装置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5为终端死机复位的装置中获取模块的一种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6为终端死机复位的装置中获取模块的另一种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7为终端死机复位的装置中重启模块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8为终端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9为终端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电路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公开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作为对本公开的限定。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死机复位的方法、装置和终端,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进行详细说明。
在终端处于死机状态时,用户需要插拔电池进行死机复位,对于内置的电池(即终端的机身和电池是一体构造,使得电池无法拆卸)只能等待电池耗尽之后,重新充电后开机,从而导致长时间无法使用该终端,非常不方便用户使用。而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传感器采集传感数据,并识别采集的传感数据,当识别出传感数据为预设的重启指令时,自动进行重启操作,方便用户使用,提高了终端死机后重启的效率。
如图1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终端死机复位的主要方法流程,包括以下步骤11-13:
步骤11、在终端处于死机状态时,获取采集的传感数据。
优选地,步骤11中“获取采集的传感数据”可有以下几种不同的方式:
方式一
方式一中,在终端处于死机状态时,用户可在终端触摸屏上执行触摸手势操作,或者用户也可以执行非接触式手势操作,此时上述步骤11中“获取采集的传感数据”可包括步骤A1-A2:
步骤A1、感应手势操作。
步骤A2、获取感应到的手势操作数据。
可利用传感器感应手势操作,并采集手势数据,获取传感器采集的手势数据。优选地,步骤A1中手势操作可以是屏幕触摸手势操作,例如,可以是在终端触摸屏上进行触摸手势操作,此时,触摸屏上的传感器感应手势操作,采集该手势数据。或者上述手势操作也可以是非接触式手势操作,即不需要接触终端触摸屏,例如,可利用红外线传感器采集该非接触式手势数据。
方式二
方式二中,在终端处于死机状态时,用户可摇动该终端,此时上述步骤11中“获取采集的传感数据”可包括步骤B1-B2:
步骤B1、感应终端的运动状态。
步骤B2、获取感应到的终端的运动状态数据。
可利用传感器感应终端的运动状态,并采集终端的运动数据,获取传感器采集的终端的运动数据。优选地,终端的运动状态数据可以是运动轨迹、加速度或者运动方向等。例如,可利用陀螺仪、加速度计或者地磁传感器等采集终端的运动数据。
步骤12、识别传感数据。
步骤13、当识别出传感数据包括预设的重启指令时,进行重启操作。
当步骤11获取的是感应到的手势操作数据时,预设的重启指令为预设的手势操作数据;当步骤11获取的是感应到的终端的运动状态数据时,预设的重启指令可以为预设的运动轨迹,或者预设的加速度,或者预设的运动方向,或者也可以同时包括预设的运动轨迹和预设的加速度,或者也可以同时包括预设的运动轨迹和预设的运动方向,或者也可以同时包括预设的加速度和预设的运动方向,或者还可以同时包括预设的运动轨迹、预设的加速度和预设的运动方向。
优选地,步骤13可包括步骤C1-C2:
步骤C1、当识别出传感数据包括预设的重启指令时,向开关电路发送切断信号,由开关电路根据接收到的切断信号切断电源对终端系统的供电。
步骤C2、向开关电路发送接通信号,由开关电路根据接收到的接通信号接通电源对终端系统的供电。
优选地,切断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接通信号为低电平信号。通过依次向开关电路发送切断信号和接通信号来控制电源对终端系统的重新供电,简便、灵活。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终端处于死机状态时,通过采集传感数据,并识别采集的传感数据,当识别出传感数据为预设的重启指令时,自动进行重启操作,方便用户使用,提高了终端死机后重启的效率。
下面通过三个实施例来详细介绍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终端死机复位的方法的第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该实施例可应用在这样的一个场景:当终端处于死机状态时,用户不需要通过插拔电池进行死机复位,而可以在终端触摸屏上执行触摸手势操作,当识别出该触摸手势数据为预设的重启指令时,自动进行重启操作。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在终端处于死机状态时,利用传感器感应屏幕触摸手势操作,并采集手势数据。
优选地,步骤201中“利用传感器感应屏幕触摸手势操作”也可以是“利用传感器感应非接触式手势操作”。
步骤202、获取传感器采集的手势数据。
步骤203、识别手势数据。
步骤204、判断识别的手势数据是否包括预设的重启指令,若是,则继续步骤205;否则结束本次流程。
步骤205、向开关电路发送切断信号,由开关电路根据接收到的切断信号切断电源对终端系统的供电。
步骤206、向开关电路发送接通信号,由开关电路根据接收到的接通信号接通电源对终端系统的供电。
实施例一中,当终端处于死机状态时,用户不需要通过插拔电池进行死机复位,而可以在终端触摸屏上执行触摸手势操作,通过传感器采集手势数据,并识别采集的手势数据,当识别出手势数据为预设的重启指令时,自动进行重启操作,方便用户使用,提高了终端死机后重启的效率。
实施例二
如图3A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终端死机复位的方法的第二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该实施例可应用在这样的一个场景:当终端处于死机状态时,用户不需要通过插拔电池进行死机复位,而可以摇动终端,采集终端的运动数据,识别终端的运动数据,当识别出终端的运动数据为预设的重启指令时,自动进行重启操作。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在终端处于死机状态时,利用传感器感应终端的运动状态,并采集终端的运动数据。
步骤302、获取传感器采集的终端的运动数据。
步骤303、识别终端的运动数据。
步骤304、判断识别的终端的运动数据是否包括预设的重启指令,若是,则继续步骤305;否则结束本次流程。
步骤305、向开关电路发送切断信号,由开关电路根据接收到的切断信号切断电源对终端系统的供电。
步骤306、向开关电路发送接通信号,由开关电路根据接收到的接通信号接通电源对终端系统的供电。
实施例二中,当终端处于死机状态时,用户不需要通过插拔电池进行死机复位,而可以摇动终端,采集终端的运动数据,识别终端的运动数据,当识别出终端的运动数据为预设的重启指令时,自动进行重启操作,方便用户使用,提高了终端死机后重启的效率。
实施例三
如图3B所示为应用本公开实施例中终端死机复位的方法优选的实施方式,用户的手机处于死机状态,此时用户摇动该手机,通过陀螺仪采集该手机的运动数据,当手机的运动方向为左右方向,且手机被摇动的加速度达到预设的阈值时,进行死机复位。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1、当手机处于死机状态时,利用陀螺仪感应手机的运动状态,采集手机的运动方向和加速度。
步骤312、获取陀螺仪采集的手机的运动方向和加速度。
步骤313、判断上述手机的运动方向是否为左右方向,若是,则继续步骤314,否则结束本次流程。
步骤314、判断上述手机的加速度是否大于预设的阈值,若是,则继续步骤315,否则结束本次流程。
步骤315、向开关电路发送高电平信号,由开关电路根据接收到的高电平信号切断电源对手机系统的供电。
步骤316、向开关电路发送低电平信号,由开关电路根据接收到的低电平信号接通电源对手机系统的供电。
实施例三中,用户的手机处于死机状态,此时用户摇动该手机,通过陀螺仪采集该手机的运动数据,当手机的运动方向为左右方向,且手机被摇动的加速度达到预设的阈值时,进行死机复位,方便用户使用,提高了终端死机后重启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上述所有可选实施方式可以采用结合的方式任意组合,形成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描述了终端死机复位的方法实现过程,该过程可由装置实现,下面对装置的内部功能和结构进行介绍。
基于同一构思,如图4所示,本公开实施例中终端死机复位的装置包括:获取模块401、识别模块402和重启模块403。
获取模块401,用于在终端处于死机状态时,获取采集的传感数据;
识别模块402,用于识别传感数据;
重启模块403,用于当识别出传感数据包括预设的重启指令时,进行重启操作。
优选地,如图5所示,上述获取模块401可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501,用于感应手势操作;
第一获取单元502,用于获取感应到的手势操作数据。
优选地,手势操作包括:屏幕触摸手势操作或者非接触式手势操作。
优选地,如图6所示,上述获取模块401可包括:
第二处理单元601,用于感应终端的运动状态;
第二获取单元602,用于获取感应到的终端的运动状态数据。
优选地,运动状态数据包括:运动轨迹、加速度和运动方向中的一项或多项。
优选地,如图7所示,上述重启模块403可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701,用于当识别模块402识别出传感数据包括预设的重启指令时,向开关电路发送切断信号,由开关电路根据接收到的切断信号切断电源对终端系统的供电;
第二发送单元702,用于向开关电路发送接通信号,由开关电路根据接收到的接通信号接通电源对终端系统的供电。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如图8所示,该终端包括:传感器801和单片机802。
传感器801,用于采集传感数据;
单片机802,用于在终端处于死机状态时,获取传感器采集的传感数据;识别传感数据;当识别出传感数据包括预设的重启指令时,进行重启操作。
优选地,如图9所示,上述单片机802可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终端处于死机状态时,获取传感器采集的传感数据;
识别模块,用于识别传感数据;
发送模块,用于当识别出传感数据包括预设的重启指令时,依序向开关电路发送切断信号和接通信号;
上述图8展示的终端还可包括:
开关电路901,用于接收发送模块发送的切断信号,并根据切断信号切断电源对终端系统的供电;接收发送模块发送的接通信号,并根据接通信号接通电源对终端系统的供电。
本公开实施例的电路连接图,如图10所示,电源1001向传感器801和单片机802供电,开关电路901设置于电源1001和终端系统1002之间,开关电路901控制电源1001对终端系统1002的供电。
在终端处于死机状态时,单片机802获取传感器801采集的传感数据,并识别传感数据,当识别出传感数据包括预设的重启指令时,依序向开关电路901发送切断信号和接通信号;开关电路901接收单片机发送的切断信号,并根据切断信号切断电源1001对终端系统1002的供电,开关电路901接收单片机发送的接通信号,并根据接通信号接通电源1001对终端系统1002的供电。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终端处于死机状态时,通过传感器采集传感数据,并识别采集的传感数据,当识别出传感数据为预设的重启指令时,自动进行重启操作,方便用户使用,提高了终端死机后重启的效率。
此外,典型地,本公开所述的移动终端可为各种手持终端设备,例如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等,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不应限定为某种特定类型的移动终端。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方法还可以被实现为由中央处理器CPU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在该计算机程序被CPU执行时,执行本公开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此外,上述方法步骤以及系统单元也可以利用控制器以及用于存储使得控制器实现上述步骤或单元功能的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设备实现。
此外,应该明白的是,本文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设备(例如,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者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作为例子而非限制性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写可编程ROM(EEPROM)或快闪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该RAM可以充当外部高速缓存存储器。作为例子而非限制性的,RAM可以以多种形式获得,比如同步RAM(D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速率SDRAM(DDR SDRAM)、增强SDRAM(ESDRAM)、同步链路DRAM(SLDRAM)以及直接Rambus RAM(DRRAM)。所公开的方面的存储设备意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其它合适类型的存储器。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将明白的是,结合这里的公开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逻辑块、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可以被实现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两者的组合。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这种可互换性,已经就各种示意性组件、方块、模块、电路和步骤的功能对其进行了一般性的描述。这种功能是被实现为软件还是被实现为硬件取决于具体应用以及施加给整个系统的设计约束。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每种具体应用以各种方式来实现所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决定不应被解释为导致脱离本公开的范围。
结合这里的公开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逻辑块、模块和电路可以利用被设计成用于执行这里所述功能的下列部件来实现或执行: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的硬件组件或者这些部件的任何组合。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是可替换地,处理器可以是任何传统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也可以被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结合DSP核、或任何其它这种配置。
结合这里的公开所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包含在硬件中、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中或这两者的组合中。软件模块可以驻留在RAM存储器、快闪存储器、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盘、CD-ROM、或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被耦合到处理器,使得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中读取信息或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在一个替换方案中,所述存储介质可以与处理器集成在一起。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驻留在ASIC中。ASIC可以驻留在用户终端中。在一个替换方案中,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作为分立组件驻留在用户终端中。
在一个或多个示例性设计中,所述功能可以在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意组合中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则可以将所述功能作为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通过计算机可读介质来传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该通信介质包括有助于将计算机程序从一个位置传送到另一个位置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能够被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作为例子而非限制性的,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设备、磁盘存储设备或其它磁性存储设备,或者是可以用于携带或存储形式为指令或数据结构的所需程序代码并且能够被通用或专用计算机或者通用或专用处理器访问的任何其它介质。此外,任何连接都可以适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使用同轴线缆、光纤线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路(DSL)或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的无线技术来从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发送软件,则上述同轴线缆、光纤线缆、双绞线、DSL或诸如红外先、无线电和微波的无线技术均包括在介质的定义。如这里所使用的,磁盘和光盘包括压缩盘(CD)、激光盘、光盘、数字多功能盘(DVD)、软盘、蓝光盘,其中磁盘通常磁性地再现数据,而光盘利用激光光学地再现数据。上述内容的组合也应当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尽管前面公开的内容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应当注意,在不背离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公开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多种改变和修改。根据这里描述的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权利要求的功能、步骤和/或动作不需以任何特定顺序执行。此外,尽管本公开的元素可以以个体形式描述或要求,但是也可以设想多个,除非明确限制为单数。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终端死机复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终端处于死机状态时,获取采集的传感数据;
识别所述传感数据;
当识别出所述传感数据包括预设的重启指令时,进行重启操作;
所述当识别出所述传感数据包括预设的重启指令时,进行重启操作,包括:
当识别出所述传感数据包括预设的重启指令时,向开关电路发送切断信号,由所述开关电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切断信号切断电源对终端系统的供电;
向开关电路发送接通信号,由所述开关电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接通信号接通电源对终端系统的供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采集的传感数据,包括:
感应手势操作;
获取感应到的所述手势操作数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势操作包括:屏幕触摸手势操作或者非接触式手势操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采集的传感数据,包括:
感应所述终端的运动状态;
获取感应到的所述终端的运动状态数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状态数据包括:运动轨迹、加速度和运动方向中的一项或多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信号包括高电平信号,所述接通信号包括低电平信号。
7.一种终端死机复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终端处于死机状态时,获取采集的传感数据;
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所述传感数据;
重启模块,用于当识别出所述传感数据包括预设的重启指令时,进行重启操作;
所述重启模块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当所述识别模块识别出所述传感数据包括预设的重启指令时,向开关电路发送切断信号,由所述开关电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切断信号切断电源对终端系统的供电;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开关电路发送接通信号,由所述开关电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接通信号接通电源对终端系统的供电。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感应手势操作;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感应到的所述手势操作数据。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感应所述终端的运动状态;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感应到的所述终端的运动状态数据。
10.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感器,用于采集传感数据;
单片机,用于在终端处于死机状态时,获取所述传感器采集的传感数据;识别所述传感数据;当识别出所述传感数据包括预设的重启指令时,进行重启操作;
所述单片机,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终端处于死机状态时,获取所述传感器采集的传感数据;
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所述传感数据;
发送模块,用于当识别出所述传感数据包括预设的重启指令时,依序向开关电路发送切断信号和接通信号;
所述终端还包括:
开关电路,用于接收所述发送模块发送的切断信号,并根据所述切断信号切断电源对终端系统的供电;接收所述发送模块发送的接通信号,并根据所述接通信号接通电源对终端系统的供电。
CN201310451162.2A 2013-09-25 2013-09-25 一种终端死机复位的方法、装置和终端 Active CN1034731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51162.2A CN103473145B (zh) 2013-09-25 2013-09-25 一种终端死机复位的方法、装置和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51162.2A CN103473145B (zh) 2013-09-25 2013-09-25 一种终端死机复位的方法、装置和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73145A CN103473145A (zh) 2013-12-25
CN103473145B true CN103473145B (zh) 2017-02-08

Family

ID=49798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51162.2A Active CN103473145B (zh) 2013-09-25 2013-09-25 一种终端死机复位的方法、装置和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731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46325B1 (ko) * 2015-06-24 2022-09-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어플리케이션 프로그램 운용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CN105204954B (zh) * 2015-09-17 2019-02-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死机状态的方法和终端
CN105279041B (zh) * 2015-11-11 2018-06-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死机后自动重启的方法及装置
CN105388983A (zh) * 2015-12-22 2016-03-09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复位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05786657A (zh) * 2016-03-25 2016-07-2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死机处理方法及终端
CN105975304A (zh) * 2016-04-29 2016-09-28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设备的重启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1708A (zh) * 2008-04-15 2009-10-2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动作感测判断输入模式的方法与其输入装置
CN101770268A (zh) * 2009-12-28 2010-07-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终端复位方法及装置
CN102833392A (zh) * 2011-06-17 2012-12-1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自动重启的方法及系统
CN102957806A (zh) * 2012-11-16 2013-03-06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手机重启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96490A (zh) * 2009-12-09 2011-06-15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触控模块的方法及电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1708A (zh) * 2008-04-15 2009-10-2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动作感测判断输入模式的方法与其输入装置
CN101770268A (zh) * 2009-12-28 2010-07-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终端复位方法及装置
CN102833392A (zh) * 2011-06-17 2012-12-1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自动重启的方法及系统
CN102957806A (zh) * 2012-11-16 2013-03-06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手机重启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73145A (zh) 2013-1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73145B (zh) 一种终端死机复位的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07786794B (zh) 向应用提供由图像传感器获取的图像的电子装置和方法
EP3200311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charging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3475754B (zh) 基于智能手表的个人信息交换装置及方法
CN106301342B (zh) 接口电路及终端设备
CN103632165A (zh) 一种图像处理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EP2869181A1 (en) Method for executing functions in response to touch input and electronic device implementing the same
KR102137194B1 (ko) 이동 단말기
CN107622191B (zh) 解锁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EP3026782A1 (en) Method for charging control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EP3454251B1 (en) Unlocking control methods and related products
WO2015055002A1 (zh) 一种电子书文档的处理方法、终端及电子设备
US20150153921A1 (en)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inputting a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CN103677986A (zh) 应用程序暂停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3683437A (zh) 一种充电器及终端设备
CN110008141A (zh) 一种碎片整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5519203A (zh) 控制近距无线通信的方法和支持该方法的装置
WO2019015051A1 (zh) 一种工作模式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8986809B (zh) 一种便携式设备及其唤醒方法和装置
WO2019019285A1 (zh) 一种资源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074187A (zh) 触控检测误报点的确定方法、电容触控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10855736A (zh) 文件传输方法、文件传输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530057A (zh) 一种字符的输入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9195149A (zh) Nan扫描调整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8388458A (zh) 消息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