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72359A - 一种配网故障指示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配网故障指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72359A
CN103472359A CN2013104135060A CN201310413506A CN103472359A CN 103472359 A CN103472359 A CN 103472359A CN 2013104135060 A CN2013104135060 A CN 2013104135060A CN 201310413506 A CN201310413506 A CN 201310413506A CN 103472359 A CN103472359 A CN 1034723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pin
electric capacity
diode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1350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72359B (zh
Inventor
衡思坤
韦海荣
朱立位
李德众
杨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Jiangsu Fangtia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Lianyungang Power Supply Co of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Jiangsu Fangtia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Lianyungang Power Supply Co of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Jiangsu Fangtia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Lianyungang Power Supply Co of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31041350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723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723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723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723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723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网故障指示器,包括罗氏线圈、峰值保持模块、测量线圈、主控制器模块、RF输出模块、取电线圈、电源模块和电池模块;所述罗氏线圈输出端通过峰值保持模块与主控制器模块相连,将罗氏线圈输出高频电流信号经峰值保持电路处理后传输给主控制器模块,测量线圈与主控制器模块相连,取电线圈与电源模块相连,该电源模块与主控制器模块相连,经过整流降压后给主控制器提供电源,该电源模块还与电池模块相连,电池模块与主控制器模块相连,经过电池管理芯片完成给主控制器提供电源。本发明的配网故障指示器可以有效的测量单相接地故障瞬间暂态电流的峰值大小和方向,通过暂态电路峰值大小和方向进行故障定位。

Description

一种配网故障指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配网故障指示器。
背景技术
我国配电网多采用小电流接地方式(大多是经消弧线圈接地),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点电流很小(一般小于5A),线路电流变化不大,系统可以继续运行,因而给故障定位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在线路的节点或分支线安装故障指示器是目前常用的故障定位手段。在变电站内的消弧线圈上增设并联中值电阻,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投切这个中值电阻,引起在变电站母线到故障点沿线电流的变化,结合故障指示器测量的稳态电流,可以进行较好的定位。由于配电网网格复杂,分支很多,其他采用故障测距的方式一般都不能进行有效的故障定位。
但是采用投切中值电阻的方法需要在变电所内重新增设中值电阻、投切开关和相关控制装置,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和投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网故障指示器。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配网故障指示器,包括罗氏线圈、峰值保持模块、测量线圈、主控制器模块、RF输出模块、取电线圈、电源模块和电池模块;所述罗氏线圈输出端通过峰值保持模块与主控制器模块相连,将罗氏线圈输出高频电流信号经峰值保持电路处理后传输给主控制器模块,测量线圈与主控制器模块相连,将测量线圈输出工频电流信号输给主控制器模块,取电线圈与电源模块相连,经过电磁感应完成线上取电功能,该电源模块与主控制器模块相连,经过整流降压后给主控制器提供电源,该电源模块还与电池模块相连,经过电池充电芯片给电池模块充电蓄能,电池模块与主控制器模块相连,经过电池管理芯片完成给主控制器提供电源,主控制器模块与RF输出模块相连,经过RF内核完成ZIGBEE无线通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1)本发明的配网故障指示器可以有效的测量单相接地故障瞬间暂态电流的峰值大小和方向,通过暂态电路峰值大小和方向进行故障定位;  2)本发明的配网故障指示器无需在变电所增设任何其他设备;3)本发明的配网故障指示器实现方法简单,造价低廉;4)本发明所述的故障指示器不仅具备常规的稳态电流测量功能,还具有高频暂态电流峰值检测功能。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瞬间,本发明所示故障指示器能记录高频暂态电流的峰值的大小和方向,因为故障点处暂态电流的峰值最大且前后方向相反,可以用来判断系统故障点的位置,而不需要在变电所内增设中值电阻等设备,且结构简单,造价低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功能模块图。
图2为本发明的峰值保持模块电路图。
图3为本发明的电池模块电路图。
图4为本发明的电源模块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本发明的一种配网故障指示器,包括罗氏线圈、峰值保持模块、测量线圈、主控制器模块、RF输出模块、取电线圈、电源模块和电池模块;所述罗氏线圈输出端通过峰值保持模块与主控制器模块相连,将罗氏线圈输出高频电流信号经峰值保持电路处理后传输给主控制器模块,测量线圈与主控制器模块相连,将测量线圈输出工频电流信号输给主控制器模块,取电线圈与电源模块相连,经过电磁感应完成线上取电功能,该电源模块与主控制器模块相连,经过整流降压后给主控制器提供电源,该电源模块还与电池模块相连,经过电池充电芯片给电池模块充电蓄能,电池模块与主控制器模块相连,经过电池管理芯片完成给主控制器提供电源,主控制器模块与RF输出模块相连,经过RF内核完成ZIGBEE无线通讯。
结合图3,所述电池模块包含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5、充电电池BT1、第一二极管D4、P沟道MOS管Q1、LED灯LM1、MOS管集成芯片D1、电池管理芯片D2、电池充电控制芯片D5,电源输入VDD5V与第九电阻R9的一端相连接,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与电池充电控制芯片D5的1脚相连接,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同时与第六电阻R6的一端相连接,第六电阻R6的一端与P沟道MOS管的S极相连接,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与P沟道MOS管的G极相连接,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七电阻R7的一端相连接,P沟道MOS管的D极与第一二极管D4的阳极相连接,第一二极管D4的阴极与电池BT1的正极相连接,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与电池充电控制芯片D5的7脚相连接,电池充电控制芯片D5的2脚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相连接,电池充电控制芯片D5的2脚同时与第五电阻R5的一端相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池BT1的正极相连接,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DGND相连接,电池充电控制芯片D5的3脚与电源输入VDD5V相连接,电池充电控制芯片D5的4脚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相连接,电池充电控制芯片D5的4脚同时与第八电阻R8的一端相连接,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与DGND相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电源输入VDD5V相连接,电池充电控制芯片D5的5脚与第十电阻R10的一端相连接,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与LED灯LM1的阳极相连接,LED灯LM1的阴极与DGND相连接,第二电容C5的一端与电源输入VDD5V相连接,第二电容C5的另一端与DGND相连接,电池BT1的正极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相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池管理芯片D2的5脚相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一电容C1的一端相连接,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与电池BT1的负极相连接,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同时与电池管理芯片D2的6脚相连接,电池管理芯片D2的6脚与MOS管集成芯片D1的7脚相连接,电池管理芯片D2的1脚与MOS管集成芯片D1的5脚相连接,电池管理芯片D2的2脚与MOS管集成芯片D1的4脚相连接,电池管理芯片D2的3脚与MOS管集成芯片D1的4脚相连接,电池管理芯片D2的3脚同时与第四电阻R4的一端相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MOS管集成芯片D1的3脚相连接,电池BT1的正极与输出Vbat相连接。
结合图2,所述峰值保持模块包括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5、第十三电阻R16、第十四电阻R18、第十五电阻R19、第十六电阻R20、第十七电阻R21、电位器R22、第三电容C8、第四电容C10、第五电容C19、第二二极管D6、第三二极管D7、第四二极管D9、第五二极管D12、第六二极管D13、第一运算放大器D15、第二运算放大器D18、比较器D17、多谐振荡器D10,信号输入IN+与比较器D17的2脚相连接,比较器D17的3脚与电位器R22的滑动触点相连接,比较器D17的1脚与DGND相连接,比较器D17的4脚与DGND相连接,比较器D17的8脚与VCC5V相连接,比较器D17的7脚与多谐振荡器D10的2脚相连接,第十五电阻R19的一端与比较器D17的7脚相连接,第十五电阻R19的另一端与8脚相连接,电位器R22的固定端的一端与VCC5V相连接,电位器R22的固定端的另一端DGND相连接,第十六电阻R20的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D18的2脚相连接,第十六电阻R20的另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D18的1脚相连接,第十六电阻R20的另一端同时与第十七电阻R21的一端相连接,第十七电阻R21的另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D18的6脚相连接,第十七电阻R21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五电容C19的一端相连接,第五电容C19的另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D18的7脚相连接,第五电容C19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二运算放大器D18的3脚相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D18的4脚与VCC5V相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D18的11脚与DGND相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D18的5脚与第三电容C8的一端相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D18的5脚同时与第五二极管D12的阳极相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D18的5脚同时还与第四二极管D9的阴极相连接,第四二极管D9的阳极与第一运算放大器D15的6脚相连接,第四二极管D9的阳极同时与第二二极管D6的阳极相连接,第四二极管D9的阳极同时还与第三二极管D7的阴极相连接,第三电容C8的另一端与第十三电阻R16的一端相连接,第三电容C8的另一端同时与DGND相连接,第三二极管D7的阳极与第二二极管D6的阴极相连接,第三二极管D7的阳极同时与第十三电阻R16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三二极管D7的阳极同时还与第一运算放大器D15的2脚相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D15的7脚与VCC5V相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D15的4脚与VSS-5V相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D15的3脚与第十四电阻R18的一端相连接,第十四电阻R18的另一端与输入信号IN+相连接,第五二极管D12的阴极与第十二电阻R15的一端相连接,第五二极管D12的阴极同时与第六二极管D13的阴极相连接,第十二电阻R15的另一端与VSS-5V相连接,第六二极管D13的阳极与多谐振荡器D10的13脚相连接,多谐振荡器D10的1脚和多谐振荡器D10的8脚相连接,多谐振荡器D10的1脚同时与DGND相连接,多谐振荡器D10的3脚与VCC5V相连接,多谐振荡器D10的2脚与输出OUT2相连接,多谐振荡器D10的16脚与VCC5V相连接,多谐振荡器D10的14脚与DGND相连接,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与VCC5V相连接,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与第四电容C10的一端相连接,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同时与多谐振荡器D10的15脚相连接,第四电容C10的另一端与DGND相连接。
结合图4,所述电源模块包括接线端子P2、整流桥D8、第六电容C9、电解电容C11、第七电容C12、第八电容C13、第九电容C14、第十电容C15、第十一电容C16、第十二电容C17、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十八电阻R12、第十九电阻R13、第二十电阻R14、第二十一电阻R17、第七二极管D16、稳压管D14、电源芯片D11,接线端子P2的一端与整流桥D8的交流输入端相连接,接线端子P2的另一端与整流桥D8的交流输入另一端相连接,整流桥D8的直流输出正极与电解电容C11的正极相连接,整流桥D8的直流输出负极与电解电容C11的负极相连接,电解电容C11的负极与DGND相连接,电解电容C11的正极与第一电感L1的一端相连接,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与第十八电阻R12的一端相连接,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同时与电源芯片D11的2脚相连接,电源芯片D11的2脚与第十电容C15的一端相连接,电源芯片D11的2脚同时与第十一电容C16的一端相连接,第十电容C15的另一端与DGND相连接,第十一电容C16的另一端与DGND相连接,第十八电阻R12的另一端与电源芯片D11的7脚相连接,第十八电阻R12的另一端同时与稳压管D14的阴极相连接,稳压管D14的阳极与DGND相连接,电源芯片D11的8脚与第十二电容C17的一端相连接,第十二电容C17的另一端与DGND相连接,电源芯片D11的4脚与DGND相连接,电源芯片D11的6脚与第九电容C14的一端相连接,第九电容C14的另一端与第二十一电阻R17的一端相连接,第二十一电阻R17的另一端与DGND相连接,电源芯片D11的1脚与第六电容C9的一端相连接,电源芯片D11的3脚与第六电容C9的另一端相连接,电源芯片D11的3脚同时与第七二极管D16的阴极相连接,第七二极管D16的阳极与DGND相连接,第六电容C9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感L2的一端相连接,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与输出VDD5V相连接,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同时与第十九电阻R13的一端相连接,第十九电阻R13的一端与第七电容C12的一端相连接,第十九电阻R13的一端同时与第八电容C13的一端相连接,第十九电阻R13的另一端与电源芯片D11的5脚相连接,第十九电阻R13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二十电阻R14的一端相连接,第二十电阻R14的另一端与DGND相连接,第七电容C12的另一端与DGND相连接,第八电容C13的另一端与DGND相连接。
所述MOS管集成芯片D1的型号为8205A,电池管理芯片D2的型号为S-8261ABJMD-G3JT2G,电池充电控制芯片D5的型号为BQ2057C。
多谐振荡器D10的型号为74HC123N,第二运算放大器D18的型号为LM324N,比较器D17的型号为LM311。
电源芯片D11的型号为MP1593。
本发明的配网故障指示器可以有效的测量单相接地故障瞬间暂态电流的峰值大小和方向,通过暂态电路峰值大小和方向进行故障定位。

Claims (7)

1.一种配网故障指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罗氏线圈、峰值保持模块、测量线圈、主控制器模块、RF输出模块、取电线圈、电源模块和电池模块;所述罗氏线圈输出端通过峰值保持模块与主控制器模块相连,将罗氏线圈输出高频电流信号经峰值保持电路处理后传输给主控制器模块,测量线圈与主控制器模块相连,将测量线圈输出工频电流信号输给主控制器模块,取电线圈与电源模块相连,经过电磁感应完成线上取电功能,该电源模块与主控制器模块相连,经过整流降压后给主控制器提供电源,该电源模块还与电池模块相连,经过电池充电芯片给电池模块充电蓄能,电池模块与主控制器模块相连,经过电池管理芯片完成给主控制器提供电源,主控制器模块与RF输出模块相连,经过RF内核完成ZIGBEE无线通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网故障指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块包含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5]、充电电池[BT1]、第一二极管[D4]、P沟道MOS管[Q1]、LED灯[LM1]、MOS管集成芯片[D1]、电池管理芯片[D2]、电池充电控制芯片[D5],电源输入VDD5V与第九电阻[R9]的一端相连接,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与电池充电控制芯片[D5]的1脚相连接,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同时与第六电阻[R6]的一端相连接,第六电阻[R6]的一端与P沟道MOS管的S极相连接,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与P沟道MOS管的G极相连接,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七电阻[R7]的一端相连接,P沟道MOS管的D极与第一二极管[D4]的阳极相连接,第一二极管[D4]的阴极与电池[BT1]的正极相连接,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与电池充电控制芯片[D5]的7脚相连接,电池充电控制芯片[D5]的2脚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相连接,电池充电控制芯片[D5]的2脚同时与第五电阻[R5]的一端相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池[BT1]的正极相连接,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DGND相连接,电池充电控制芯片[D5]的3脚与电源输入VDD5V相连接,电池充电控制芯片[D5]的4脚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相连接,电池充电控制芯片[D5]的4脚同时与第八电阻[R8]的一端相连接,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与DGND相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电源输入VDD5V相连接,电池充电控制芯片[D5]的5脚与第十电阻[R10]的一端相连接,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与LED灯[LM1]的阳极相连接,LED灯[LM1]的阴极与DGND相连接,第二电容[C5]的一端与电源输入VDD5V相连接,第二电容[C5]的另一端与DGND相连接,电池[BT1]的正极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相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池管理芯片[D2]的5脚相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一电容[C1]的一端相连接,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与电池[BT1]的负极相连接,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同时与电池管理芯片[D2]的6脚相连接,电池管理芯片[D2]的6脚与MOS管集成芯片[D1]的7脚相连接,电池管理芯片[D2]的1脚与MOS管集成芯片[D1]的5脚相连接,电池管理芯片[D2]的2脚与MOS管集成芯片[D1]的4脚相连接,电池管理芯片[D2]的3脚与MOS管集成芯片[D1]的4脚相连接,电池管理芯片[D2]的3脚同时与第四电阻[R4]的一端相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MOS管集成芯片[D1]的3脚相连接,电池[BT1]的正极与输出Vbat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网故障指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峰值保持模块包括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5]、第十三电阻[R16]、第十四电阻[R18]、第十五电阻[R19]、第十六电阻[R20]、第十七电阻[R21]、电位器[R22]、第三电容[C8]、第四电容[C10]、第五电容[C19]、第二二极管[D6]、第三二极管[D7]、第四二极管[D9]、第五二极管[D12]、第六二极管[D13]、第一运算放大器[D15]、第二运算放大器[D18]、比较器[D17]、多谐振荡器[D10],信号输入IN+与比较器[D17]的2脚相连接,比较器[D17]的3脚与电位器[R22]的滑动触点相连接,比较器[D17]的1脚与DGND相连接,比较器[D17]的4脚与DGND相连接,比较器[D17]的8脚与VCC5V相连接,比较器[D17]的7脚与多谐振荡器[D10]的2脚相连接,第十五电阻[R19]的一端与比较器[D17]的7脚相连接,第十五电阻[R19]的另一端与8脚相连接,电位器[R22]的固定端的一端与VCC5V相连接,电位器[R22]的固定端的另一端DGND相连接,第十六电阻[R20]的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D18]的2脚相连接,第十六电阻[R20]的另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D18]的1脚相连接,第十六电阻[R20]的另一端同时与第十七电阻[R21]的一端相连接,第十七电阻[R21]的另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D18]的6脚相连接,第十七电阻[R21]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五电容[C19]的一端相连接,第五电容[C19]的另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D18]的7脚相连接,第五电容[C19]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二运算放大器[D18]的3脚相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D18]的4脚与VCC5V相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D18]的11脚与DGND相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D18]的5脚与第三电容[C8]的一端相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D18]的5脚同时与第五二极管[D12]的阳极相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D18]的5脚同时还与第四二极管[D9]的阴极相连接,第四二极管[D9]的阳极与第一运算放大器[D15]的6脚相连接,第四二极管[D9]的阳极同时与第二二极管[D6]的阳极相连接,第四二极管[D9]的阳极同时还与第三二极管[D7]的阴极相连接,第三电容[C8]的另一端与第十三电阻[R16]的一端相连接,第三电容[C8]的另一端同时与DGND相连接,第三二极管[D7]的阳极与第二二极管[D6]的阴极相连接,第三二极管[D7]的阳极同时与第十三电阻[R16]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三二极管[D7]的阳极同时还与第一运算放大器[D15]的2脚相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D15]的7脚与VCC5V相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D15]的4脚与VSS-5V相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D15]的3脚与第十四电阻[R18]的一端相连接,第十四电阻[R18]的另一端与输入信号IN+相连接,第五二极管[D12]的阴极与第十二电阻[R15]的一端相连接,第五二极管[D12]的阴极同时与第六二极管[D13]的阴极相连接,第十二电阻[R15]的另一端与VSS-5V相连接,第六二极管[D13]的阳极与多谐振荡器[D10]的13脚相连接,多谐振荡器[D10]的1脚和多谐振荡器[D10]的8脚相连接,多谐振荡器[D10]的1脚同时与DGND相连接,多谐振荡器[D10]的3脚与VCC5V相连接,多谐振荡器[D10]的2脚与输出OUT2相连接,多谐振荡器[D10]的16脚与VCC5V相连接,多谐振荡器[D10]的14脚与DGND相连接,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与VCC5V相连接,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与第四电容[C10]的一端相连接,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同时与多谐振荡器[D10]的15脚相连接,第四电容[C10]的另一端与DGND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网故障指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接线端子[P2]、整流桥[D8]、第六电容[C9]、电解电容[C11]、第七电容[C12]、第八电容[C13]、第九电容[C14]、第十电容[C15]、第十一电容[C16]、第十二电容[C17]、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十八电阻[R12]、第十九电阻[R13]、第二十电阻[R14]、第二十一电阻[R17]、第七二极管[D16]、稳压管[D14]、电源芯片[D11],接线端子[P2]的一端与整流桥[D8]的交流输入端相连接,接线端子[P2]的另一端与整流桥[D8]的交流输入另一端相连接,整流桥[D8]的直流输出正极与电解电容[C11]的正极相连接,整流桥[D8]的直流输出负极与电解电容[C11]的负极相连接,电解电容[C11]的负极与DGND相连接,电解电容[C11]的正极与第一电感[L1]的一端相连接,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与第十八电阻[R12]的一端相连接,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同时与电源芯片[D11]的2脚相连接,电源芯片[D11]的2脚与第十电容[C15]的一端相连接,电源芯片[D11]的2脚同时与第十一电容[C16]的一端相连接,第十电容[C15]的另一端与DGND相连接,第十一电容[C16]的另一端与DGND相连接,第十八电阻[R12]的另一端与电源芯片[D11]的7脚相连接,第十八电阻[R12]的另一端同时与稳压管[D14]的阴极相连接,稳压管[D14]的阳极与DGND相连接,电源芯片[D11]的8脚与第十二电容[C17]的一端相连接,第十二电容[C17]的另一端与DGND相连接,电源芯片[D11]的4脚与DGND相连接,电源芯片[D11]的6脚与第九电容[C14]的一端相连接,第九电容[C14]的另一端与第二十一电阻[R17]的一端相连接,第二十一电阻[R17]的另一端与DGND相连接,电源芯片[D11]的1脚与第六电容[C9]的一端相连接,电源芯片[D11]的3脚与第六电容[C9]的另一端相连接,电源芯片[D11]的3脚同时与第七二极管[D16]的阴极相连接,第七二极管[D16]的阳极与DGND相连接,第六电容[C9]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感[L2]的一端相连接,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与输出VDD5V相连接,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同时与第十九电阻[R13]的一端相连接,第十九电阻[R13]的一端与第七电容[C12]的一端相连接,第十九电阻[R13]的一端同时与第八电容[C13]的一端相连接,第十九电阻[R13]的另一端与电源芯片[D11]的5脚相连接,第十九电阻[R13]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二十电阻[R14]的一端相连接,第二十电阻[R14]的另一端与DGND相连接,第七电容[C12]的另一端与DGND相连接,第八电容[C13]的另一端与DGND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网故障指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MOS管集成芯片[D1]的型号为8205A,电池管理芯片[D2]的型号为S-8261ABJMD-G3JT2G,电池充电控制芯片[D5]的型号为BQ2057C。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网故障指示器,其特征在于,多谐振荡器[D10]的型号为74HC123N,第二运算放大器[D18]的型号为LM324N,比较器[D17]的型号为LM311。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网故障指示器,其特征在于,电源芯片[D11]的型号为MP1593。
CN201310413506.0A 2013-09-12 2013-09-12 一种配网故障指示器 Active CN1034723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13506.0A CN103472359B (zh) 2013-09-12 2013-09-12 一种配网故障指示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13506.0A CN103472359B (zh) 2013-09-12 2013-09-12 一种配网故障指示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72359A true CN103472359A (zh) 2013-12-25
CN103472359B CN103472359B (zh) 2016-03-23

Family

ID=49797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13506.0A Active CN103472359B (zh) 2013-09-12 2013-09-12 一种配网故障指示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7235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26430A (zh) * 2016-12-26 2017-03-22 北京煜邦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相接地故障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10601656A (zh) * 2019-07-31 2019-12-20 成都三六八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光伏发电故障监测系统及其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30974A1 (en) * 2004-07-15 2009-09-17 Mcgraw-Edison Company Traveling wave based relay protection
CN102288878A (zh) * 2011-09-13 2011-12-21 北京水木源华电气有限公司 架空配电线路故障监测系统
CN102478616A (zh) * 2010-11-29 2012-05-30 上海思南电力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适应功能的智能架空线故障报警器
CN203433077U (zh) * 2013-09-12 2014-02-12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配网故障指示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30974A1 (en) * 2004-07-15 2009-09-17 Mcgraw-Edison Company Traveling wave based relay protection
US20110227581A1 (en) * 2004-07-15 2011-09-22 Cooper Technologies Company Traveling wave based relay protection
CN102478616A (zh) * 2010-11-29 2012-05-30 上海思南电力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适应功能的智能架空线故障报警器
CN102288878A (zh) * 2011-09-13 2011-12-21 北京水木源华电气有限公司 架空配电线路故障监测系统
CN203433077U (zh) * 2013-09-12 2014-02-12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配网故障指示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鸿杰等: "采用罗柯夫斯基线圈和ARM+CPLD总线复用系统的输电线路故障暂态电流采集方法",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26430A (zh) * 2016-12-26 2017-03-22 北京煜邦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相接地故障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10601656A (zh) * 2019-07-31 2019-12-20 成都三六八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光伏发电故障监测系统及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72359B (zh) 2016-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85355Y (zh) 高压线路感应取电装置
CN202602134U (zh) 便携式直流系统负荷转移辅助箱
CN205304271U (zh) 一种基于变压器的阻抗特性的交流线路场能采集装置
CN204761146U (zh) 一种双模供电电源
CN203433077U (zh) 一种配网故障指示器
CN202737463U (zh) 具有节能降耗兼谐波治理的有源滤波装置
CN107516935A (zh) 便携式直流应急电源设备
CN103248134B (zh) 一种电缆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感应取电装置
CN205070589U (zh) 一种多功能ac/dc变换装置
CN103472359B (zh) 一种配网故障指示器
CN203827203U (zh) 一种大功率光储一体化变流器
CN103997199A (zh) 一种带故障检测功能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CN204361790U (zh) 一种智能低压配电终端
CN206657049U (zh) 电力变压器铁芯接地电流采样电路
CN203312920U (zh) 智能pt柜集成系统
CN201742167U (zh) 配电系统智能监控终端
CN201681389U (zh) 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损耗模型
CN115078813B (zh) 一种用于储能bms绝缘电阻及总压检测的电路及方法
CN216851304U (zh) 一种基于电压动态补偿的三相电压不平衡治理装置
CN103560568A (zh) 串联电池组及其单体端电压检测方法
CN210092885U (zh) 一种带无功补偿控制与监测功能的配变监测计量终端
CN206422530U (zh) 一种抗干扰式电容器复合投切装置
CN202856370U (zh) 三单元圆柱式智能电容器
CN207124489U (zh) 一种高信号传输稳定性的智能化配电系统
CN103701214B (zh) 用于线损监测系统的专变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Heng Sikun

Inventor after: Zhang Jinsong

Inventor after: Wei Hairong

Inventor after: Zhu Liwei

Inventor after: Li Dezhong

Inventor after: Yang Hao

Inventor before: Heng Sikun

Inventor before: Wei Hairong

Inventor before: Zhu Liwei

Inventor before: Li Dezhong

Inventor before: Yang Hao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HENG SIKUN WEI HAIRONG ZHU LIWEI LI DEZHONG YANG HAO TO: HENG SIKUN ZHANG JINSONG WEI HAIRONG ZHU LIWEI LI DEZHONG YANG HAO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