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60713B - 扬声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扬声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60713B
CN103460713B CN201280004862.0A CN201280004862A CN103460713B CN 103460713 B CN103460713 B CN 103460713B CN 201280004862 A CN201280004862 A CN 201280004862A CN 103460713 B CN103460713 B CN 1034607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fixed hole
screw fixed
loudspeaker unit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0486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60713A (zh
Inventor
吉田和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4607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607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607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6071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02Casings; Cabinets ; Supports therefor; Mountings therei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5/00Stereophonic arrangements
    • H04R5/02Spatial or 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f loudspeak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0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covered by H04R1/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02Details casings, cabinets or mounting therein for transducers covered by H04R1/02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025Transducer mountings or cabinet supports enabling variable orientation of transducer of cabine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03/00Joints and connections
    • Y10T403/55Member ends joined by inserted sec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具备设置有槽部(11)的第一扬声器单元(10)、设置有槽部(21)的第二扬声器单元(20)以及具有第一突起部(31)及第二突起部(32)的接合部件(30)。接合部件(30)的第一突起部(31)嵌插到第一扬声器单元(10)的槽部(11)。接合部件(30)的第二突起部(32)嵌插到第二扬声器单元(20)的槽部(21)。

Description

扬声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扬声器装置,更具体地涉及具备能够接合或分离的两个扬声器单元的棒状(bar type)扬声器装置。
背景技术
到目前为止,用于再现从薄型电视机等影像处理设备发出的声音的扬声器装置,通常与显示器一起内置于薄型电视机的壳体内。但是,近年来伴随着薄型电视机的大画面化及壁挂式的流行,要求显示器和扬声器装置为独立构造的薄型电视机的产品化。
而且,在显示器和扬声器装置为独立构造的产品中,期望用户能够将两个扬声器单元(例如、双声道立体声的右声道用和左声道用)容易接合或分离的构造,以便对应于用户的视听习性来改变扬声器装置的使用形态(壁挂型、落地型、显示器左右分离型、显示器下部一体型(棒状)等)。
作为能够进行该两个扬声器单元的接合或分离的构造,例如存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以往的扬声器装置的构造。该以往的扬声器装置的构造为,通过两张金属板夹入两个扬声器箱,并通过螺栓和螺母将各扬声器箱以及金属板分别固定。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2-12679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上述以往的扬声器装置中,在想要自由制定扬声器装置的结构的情况下,存在将两个扬声器单元接合的作业过于花费工夫的课题。
而且,在上述以往的扬声器装置中,由用户负责通过使用螺栓以及螺母来对扬声器箱进行安装。因此,也存在如果螺栓以及螺母的紧固方法上有偏差则扬声器箱倾斜或位置偏离,为了得到满意的完成度而用户不得不多次进行接合作业的课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接合作业中不花费工夫、且能够通过一次接合作业来得到满意的完成度的、具备能够接合分离的两个扬声器单元的棒状扬声器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为两个扬声器单元能够接合分离的棒状扬声器装置,而且,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扬声器装置具备:第一以及第二扬声器单元,设置有槽部;以及接合部件,具有两个突起部,将该两个突起部分别嵌插到槽部而将第一扬声器单元与第二扬声器单元接合成棒形。
优选为,第一以及第二扬声器单元分别具有拦住所嵌插的突起部的弹簧部。而且,在突起部设置有螺钉固定孔,在弹簧部设置有将突起部嵌插到槽部时具有与突起部的螺钉固定孔卡挂的肋的螺钉固定孔。优选在该突起部的螺钉固定孔和弹簧部的螺钉固定孔的肋上分别形成有相同锥度的锥部。另外,还可以是如下构造:通过进行螺钉固定,使弹簧部的螺钉固定孔的肋的锥部以对突起部的螺钉固定孔的锥部施加压力的状态与突起部的螺钉固定孔的锥部接触,从而使第一以及第二扬声器单元与接合部件贴紧。
而且,准备在基台上具有与两个突起部相同形状的突起部的第二接合部件,只要通过将第一或者第二扬声器单元的槽部嵌插到第二接合部件的突起部而能够将棒状扬声器装置变形为站立式的扬声器装置,则可进一步提高用户便利性。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将接合部件嵌插到扬声器单元时能够产生咔嗒感,而且在进行了螺钉固定的情况下能够将接合部件与扬声器单元之间的间隙挤紧。由此,本发明能够发挥如下显著的效果:在接合作业中不花费工夫,且通过一次接合作业就能够得到满意的完成度。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棒状扬声器装置1的结构的图。
图1B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其他棒状扬声器装置2的结构的图。
图2是说明接合部件30的详细构造的图。
图3是说明第一扬声器单元10的详细构造的图。
图4是弹簧部12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嵌插之前的第一扬声器单元10和接合部件30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6A是阶段性地示出第一突起部31插入到槽部11的状态的图。
图6B是阶段性地示出第一突起部31插入到槽部11的状态的图。
图6C是阶段性地示出第一突起部31插入到槽部11的状态的图。
图6D是阶段性地示出第一突起部31插入到槽部11的状态的图。
图7A是实现在弹簧部12的肋12b形成的锥部的其他构造例。
图7B是实现在弹簧部12的肋12b形成的锥部的其他构造例。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站立式扬声器装置3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棒状扬声器装置1的结构的图。图1A所示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扬声器装置1具备第一扬声器单元10、第二扬声器单元20和接合部件30。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扬声器单元10以及第二扬声器单元20为相同的构造。因此,例如在将本发明的扬声器装置1用于双声道立体声的声音再生中的情况下,哪个扬声器单元都能够用于左右任一个声道。
如图1A的(a)所示,接合部件30具有第一突起部31以及第二突起部32。第一扬声器单元10具有能够嵌入第一突起部31(或者第二突起部32)的形状的槽部11,第二扬声器单元20具有能够嵌入第二突起部32(或者第一突起部31)的形状的槽部21。通过将该接合部件30的第一以及第二突起部31以及32分别嵌插到第一以及第二扬声器单元10以及20的槽部11以及21中,能够形成图1A的(b)所示的棒状扬声器装置(音霸喇叭)。
而且,作为功能上同等但外观上不同的其他棒状扬声器装置2,考虑图1B所示的结构。该图1B所示的扬声器装置2具备:第一扬声器单元15,在槽部11侧具有凸缘16;第二扬声器单元25,在槽部21侧具有凸缘26;以及接合部件30。然后,当将各结构组装成与上述扬声器装置1相同时,扬声器装置2成为通过第一以及第二扬声器单元15以及25包入接合部件30的形状(图1B的(b))。
以下,使用图1A所示的扬声器装置1的结构说明本发明。
首先,说明第一扬声器单元10、第二扬声器单元20以及接合部件30的详细构造。此外,如上所述,由于第一扬声器单元10和第二扬声器单元20为相同构造,因此有关扬声器单元,以第一扬声器单元10作为代表来进行说明。
图2是说明接合部件30的详细构造的图。在图2中,分别示出接合部件30的主视图(a)、右视图(b)、主视图中的A-A剖视图(c)以及俯视图(d)。
接合部件30具有第一突起部31、第二突起部32以及壳体33。第一突起部31从壳体33的第一侧面突出,第二突起部32从与第一侧面对置的第二侧面突出。第一突起部31为如下构造:在具有宽度D1的厚度的规定形状的平板,设置有用于通过螺钉固定于所嵌插的扬声器单元的主螺钉固定孔31a以及副螺钉固定孔31b。该主螺钉固定孔31a形成有预定锥度的锥部。而且,在第一突起部31设置有用于提高弯曲强度的肋31c。在本发明中,只要设置形成有锥部的主螺钉固定孔31a就能够发挥本发明特有的效果,而以加强的目的而设置的副螺钉固定孔31b以及肋31c能够省略。而且,在第二突起部32,与第一突起部31同样地设置有主螺钉固定孔32a、副螺钉固定孔32b以及肋32c。
此外,在图2中说明的第一突起部31、第二突起部32以及壳体33的形状、材料以及突出方向等只是一个例子,能够根据扬声器装置1的目的、规格而自由设计。而且,第一突起部31、第二突起部32以及壳体33既可以以分开的部件成形,也可以一体形成。典型的是,第一突起部31以及第二突起部32通过钣金加工一体成形。
图3是说明第一扬声器单元10的详细构造的图。在图3中,分别示出第一扬声器单元10的主视图(a)、右视图(b)以及主视图中的B-B剖视图(c)。
图4表示图3的弹簧部12的表面立体图(a)以及背面立体图(b)。
第一扬声器单元10具有槽部11、弹簧部12以及壳体13。槽部11是在壳体13的侧面具有开口部、具有能够插入第一突起部31(或者第二突起部32,虽然省略了记载,但以下也是同样的)的剖面形状以及进深的嵌合用的引导槽。弹簧部12是由具有弹性的树脂等成形的构件,设置于用于拦住插入到槽部11的第一突起部31的位置。该弹簧部12在与插入到槽部11的第一突起部31接触的背面侧设置有螺钉固定孔12a,该螺钉固定孔12a具有肋12b(图4的网线部分),该肋12b形成有用于与第一突起部31的主螺钉固定孔31a卡挂的锥部。也就是说,图3的B-B剖视图(c)所示的宽度D2以及宽度D3相对于图2的A-A剖视图(c)所示的宽度D1被设计成具有D2≥D1>D3的关系。此外,在弹簧部12的肋12b上所形成的锥部的锥度与在第一突起部31的主螺钉固定孔31a上所形成的锥部的锥度相同。
壳体13具有螺钉固定孔13a以及13b。通过将螺钉插入到该螺钉固定孔13a、螺钉固定孔12a以及主螺钉固定孔31a并进行紧固,弹簧部12、第一突起部31以及壳体13被固定。而且,通过将螺钉插入到螺钉固定孔13b以及副螺钉固定孔31b并进行紧固,第一突起部31以及壳体13被固定。
此外,在图3中说明的槽部11、弹簧部12以及壳体13的形状、材料等只是一个例子,能够根据扬声器装置1的目的、规格而自由设计。而且,弹簧部12以及壳体13既可以以分开的部件成形,也可以一体形成。而且,第一扬声器单元10具备发挥作为本质的扬声器功能的结构,但该结构并不是本发明的着重点,因此省略图示以及说明。
接下来,进一步参照图5、图6A~图6D说明如下机理:通过上述本发明的扬声器装置1的特征性构造,在将第一突起部31嵌插到槽部11时,产生带来插入到规定的位置的感触、即所谓的咔嗒感,并且,通过螺钉固定能够使第一扬声器单元10与接合部件30牢固地贴紧。
图5表示示出嵌插之前的第一扬声器单元10和接合部件30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主视图(a)以及剖视图(b)。
图6A~图6D是阶段性地示出从图5的剖视图(b)所示的位置关系到接合部件30的第一突起部31插入到第一扬声器单元10的槽部11的状态的图。
此外,在该图5以及图6A~图6D中,以将结构的一部分省略或透过结构的一部分的方式进行描绘,由此使得容易理解第一扬声器单元10与接合部件30的嵌合动作。
在从图5所示的位置开始、接合部件30的第一突起部31插入到第一扬声器单元10的槽部11的情况下,首先第一突起部31的前端抵接于弹簧部12的肋12b(图6A)。
从该第一突起部31的前端抵接于弹簧部12的肋12b的状态开始进一步将第一突起部31向深处插入时,如上所述那样成为宽度D1>宽度D3的关系,因此通过弹簧部12所具有的弹性而使弹簧部12翘曲而隆起,肋12b搭到第一突起部31上(图6B)。
然后,从该弹簧部12的肋12b搭到第一突起部31上的状态开始进一步将第一突起部31向深处插入而使接合部件30的第一侧面与第一扬声器单元10的侧面抵接时,通过弹簧部12的恢复力使肋12b进入到第一突起部31的主螺钉固定孔31a中,从而成为第一突起部31与弹簧部12卡挂的状态(图6C)。当搭在该第一突起部31上的肋12b进入到主螺钉固定孔31a中时,产生上述的咔嗒感。
在产生该咔嗒感的阶段,接合部件30与第一扬声器单元10的临时固定完成。然而,如图6C的放大图所示,该临时固定状态并不是弹簧部12的肋12b上所形成的锥部与第一突起部31的主螺钉固定孔31a上所形成的锥部紧密接触的状态。因此,在接合部件30的第一侧面与第一扬声器单元10的侧面之间有时产生间隙。
因此,接下来,将螺钉插入到壳体13的螺钉固定孔13a、弹簧部12的螺钉固定孔12a以及第一突起部31的主螺钉固定孔31a中,并将弹簧部12与第一突起部31紧固(图6D)。通过该螺钉紧固,弹簧部12的肋12b上所形成的锥部与第一突起部31的主螺钉固定孔31a上所形成的锥部在施加有压力x的状态下接触(图6D的放大图),因此产生要将第一突起部31向槽部11的里侧推出的力y(被牵拉的力)。结果,如图6D所示,能够将在接合部件30的第一侧面与第一扬声器单元10的侧面之间存在的间隙(图6C)挤紧,能够使第一扬声器单元10与接合部件30牢固地贴紧(贴紧感)。
此外,为了产生图6C所示的临时固定状态,优选使第一扬声器单元10与接合部件30嵌合时的弹簧部12的螺钉固定孔12a的中心与第一突起部31的主螺钉固定孔31a的中心有意地偏离。该偏离构造例如能够通过在接合部件30的第一侧面(以及第二侧面)或第一扬声器单元10的侧面(以及第二扬声器单元20的侧面)的某个中设置由具有可塑性的树脂等形成的0.1mm左右的凸形状部(肋或翘曲等)来实现。这样,从设置具有可塑性的凸形状部而产生的图6C所示的临时固定状态进行图6D所示的弹簧部12与第一突起部31的紧固,由此使凸形状部变形,从而能够将接合部件30的第一侧面与第一扬声器单元10的侧面之间的间隙挤紧。
如以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扬声器装置,在设置于接合部件的突起部上的主螺钉固定孔形成规定锥度的锥部,并在设置于扬声器单元上的弹簧部的螺钉固定孔上成形具有相同锥度的锥部的肋。因此,将接合部件嵌插到扬声器单元时能够产生咔嗒感,而且,在进行了螺钉固定的情况下,能够将接合部件与扬声器单元之间的间隙挤紧。
由此,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扬声器装置,在用户自由制定扬声器装置的结构时,能够确实感受到部件的接合状态为正常的情况(咔嗒感),所以在接合作业中不花费工夫,而且能够防止扬声器装置的完成度发生偏差的情况(贴紧感),因此能够发挥借助一次接合作业就可得到满意的完成度的这一显著的效果。
而且,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扬声器装置,以扬声器单元上所设置的弹簧部的螺钉固定孔上形成的锥部的中心与接合部件的螺钉固定孔上形成的锥部的中心稍微偏离(0.1mm左右)的尺寸,预先设计扬声器单元与接合部件的相对位置。在该偏离设计中,当进行螺钉紧固时,伴随着紧固的进行,在接合部件的螺钉固定孔上所形成的锥部沿着在弹簧部的螺钉固定孔上所形成的锥部的倾斜而缓缓移动,在将螺钉完成紧固的阶段使原来存在偏离的双方的螺钉固定孔上所形成的锥部的中心一致。因此,能够在扬声器单元上所设置的弹簧部与接合部件之间持续产生反作用力,也就是说能够在扬声器单元与接合部件之间持续产生牵引力,能够实现作为扬声器装置的整体强度提高、审美上的一体感以及间隙的均匀性。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在弹簧部12的肋12b上所形成的锥部,也能够通过以下那样的构造来实现。
例如,不准备作为与壳体13分体的部件的弹簧部12,而是如图7A所示,在形成螺钉固定孔13a的凸起的前端部分形成锥部的构造。但是,在该构造的情况下,由于锥部部分不具有弹力(不移动),因此认为并不那么产生咔嗒感。
而且,如图7B所示,是准备在前端形成有锥部的具有弹力的C型弹簧部件18、并将其嵌入到形成螺钉固定孔13a的凸起的前端部分的构造。在该构造的情况下,由于C型弹簧部件18沿上下方向不具有弹力(不移动),因此认为也并不那么产生咔嗒感。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叙述了第一扬声器单元10与第二扬声器单元20是相同的构造,但也可以如双声道立体声的右声道用和左声道用那样是不同的构造。此外,在该情况下,需要将接合部件30的第一突起部31和第二突起部32以不同形状来形成等防止错误的设计。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将左右声道的扬声器单元连接成一根棒式的棒状扬声器装置进行了说明。但是,该棒状只是实现变形自如的扬声器系统的形态之一。棒状是用于在薄型电视机等的显示器的上部或者下部设置扬声器装置的一种形态,但也可以是设置在显示器的左部以及/或者右部的形态,所以在扬声器系统中也可以提供例如图8所示的接合部件40。
图8所例示的接合部件40是在基台43的上表面具有与突起部31或者32相同形状的突起部41的构造(图8的(a))。向该突起部41嵌插第一扬声器单元10的槽部11(或者第二扬声器单元20的槽部21),由此能够形成图8的(b)所示的站立式的扬声器装置3。
此外,对于该站立式的扬声器装置3,并不需要始终以左右一对的方式来使用,例如在输出单声道声音的情况下,也可以只使用一个。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构造能够应用于具备能够接合分离的两个扬声器单元的扬声器装置等,特别是在接合作业时想要产生咔嗒感的情况或想要提高部件彼此的贴紧感的情况等中是有用的。
标记说明
1、2、3 扬声器装置
10、15、20、25 扬声器单元
11、21 槽部
12 弹簧部
12a、13a、13b、31a、32a、31b、32b 螺钉固定孔
12b、31c、32c 肋
13、33 壳体
16、26 凸缘
18 弹簧部件
30、40 接合部件
31、32、41 突起部
43 基台

Claims (2)

1.一种棒状扬声器装置,是两个扬声器单元能够接合分离的棒状扬声器装置,具备:
第一扬声器单元,设置有槽部;
第二扬声器单元,设置有槽部;以及
接合部件,具有分别设置有螺钉固定孔的两个突起部,将该两个突起部分别嵌插到上述槽部而将上述第一扬声器单元与上述第二扬声器单元接合成棒形,
上述第一扬声器单元以及第二扬声器单元分别具有拦住所嵌插的上述突起部的弹簧部,
在上述弹簧部设置有螺钉固定孔,该螺钉固定孔具有在将上述突起部嵌插到上述槽部时与上述突起部的螺钉固定孔卡挂的肋,
在上述突起部的螺钉固定孔和上述弹簧部的螺钉固定孔的肋,分别形成有锥度相同的锥部,
在通过上述弹簧部的恢复力使上述肋进入到上述突起部的螺钉固定孔中而成为上述突起部与上述弹簧部卡挂的状态的临时固定时,上述突起部的螺钉固定孔的锥部中心与上述弹簧部的螺钉固定孔的肋的锥部中心偏离,
该棒状扬声器装置为如下构造:通过螺钉固定使上述两个锥部中心一致,由此使上述弹簧部的螺钉固定孔的肋的锥部与上述突起部的螺钉固定孔的锥部以施加有压力的状态接触,使上述第一扬声器单元以及第二扬声器单元与上述接合部件贴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状扬声器装置,
还具备第二接合部件,该第二接合部件在基台具有与上述两个突起部相同形状的突起部,
通过将上述第一扬声器单元或者第二扬声器单元的上述槽部嵌插到上述第二接合部件的上述突起部,该棒状扬声器装置能够变形为站立式扬声器装置。
CN201280004862.0A 2011-07-25 2012-04-13 扬声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607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62455 2011-07-25
JP2011162455 2011-07-25
PCT/JP2012/002574 WO2013014829A1 (ja) 2011-07-25 2012-04-13 スピーカ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60713A CN103460713A (zh) 2013-12-18
CN103460713B true CN103460713B (zh) 2017-02-22

Family

ID=47600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4862.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60713B (zh) 2011-07-25 2012-04-13 扬声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958594B2 (zh)
EP (1) EP2739066A4 (zh)
JP (1) JP5914835B2 (zh)
CN (1) CN103460713B (zh)
WO (1) WO201301482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301861A1 (en) * 2012-05-09 2013-11-14 Wei-Teh Ho Extendable sound bar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07698Y (zh) * 2008-06-03 2009-03-11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平板电视机可拆卸音箱的连接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91780A (ja) 1982-05-04 1983-11-09 Asahi Glass Co Ltd ネマチツク液晶組成物
JPS58191780U (ja) * 1982-06-15 1983-12-2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音響機器
JPH02126793A (ja) 1988-11-07 1990-05-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スピーカ装置
JPH04114241A (ja) 1990-09-05 1992-04-15 Hitachi Ltd デバッグ装置
JPH04114241U (ja) * 1991-03-26 1992-10-07 日本無線株式会社 送受話器の保持装置
US7518055B2 (en) 2007-03-01 2009-04-14 Zartarian Michael G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lligent equalization
US7319767B2 (en) * 2003-06-30 2008-01-15 Bose Corporation Line array electroacoustical transducing
JP4022230B2 (ja) 2005-10-05 2007-12-12 東都積水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ーシステム及びこれを備える建物
EP1863318A1 (en) * 2006-05-30 2007-12-05 THOMSON Licensing Rotation joint for satellite speaker system
US8229152B2 (en) * 2008-07-11 2012-07-24 Sound Sources Technology, Inc. Interchangeable bar loudspeaker system
US8224010B2 (en) * 2009-04-06 2012-07-17 Creative Technology Ltd Sound reproduction apparatus for varying sound transmission and a corresponding method thereof
TWM395325U (en) * 2010-08-19 2010-12-21 Jazz Hipster Corp Sound box in series structure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07698Y (zh) * 2008-06-03 2009-03-11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平板电视机可拆卸音箱的连接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39066A1 (en) 2014-06-04
WO2013014829A1 (ja) 2013-01-31
EP2739066A4 (en) 2015-01-07
US20130272782A1 (en) 2013-10-17
CN103460713A (zh) 2013-12-18
US8958594B2 (en) 2015-02-17
JP5914835B2 (ja) 2016-05-11
JPWO2013014829A1 (ja) 2015-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38703B2 (en) Housing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device comprising such a housing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uch a housing
US7697283B2 (en) Enclosure foot assembly and manufacture
CN108989957A (zh) 显示设备
CN207382566U (zh) 扬声器箱
CN107682791A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07427460U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03120147U (zh) 扬声器音腔结构及应用其的移动终端
CN103460713B (zh) 扬声器装置
CN207589078U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07427223U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02721290U (zh) 一种转换器
US6866116B2 (en) Structure for quick-assembly cabinet
CN203301735U (zh) 微型扬声器
US2013014827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575032B (zh) 扬声器箱
CN110767078B (zh) 一种移动显示装置
CN202663520U (zh) 扬声器的音腔结构及移动终端
CN205587270U (zh) 压电振动器
CN205793292U (zh) 一种微型扬声器及移动终端
CN205812337U (zh) 一种采用支架摆位的平板电视音箱
CN108924318A (zh) 一种电子装置及其装配方法
CN205491132U (zh) 喇叭模组
CN109362009B (zh) 电子装置
CN212572895U (zh) 一种喇叭免焊接的无线耳机
JP2005277734A (ja) 化粧板等の取付け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222

Termination date: 201904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