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58519A - 在终端处对辅载波业务进行测量控制的方法、装置和终端 - Google Patents

在终端处对辅载波业务进行测量控制的方法、装置和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58519A
CN103458519A CN2012101747094A CN201210174709A CN103458519A CN 103458519 A CN103458519 A CN 103458519A CN 2012101747094 A CN2012101747094 A CN 2012101747094A CN 201210174709 A CN201210174709 A CN 201210174709A CN 103458519 A CN103458519 A CN 1034585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slot
measurement
task
measurement task
measu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7470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58519B (zh
Inventor
李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17470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5851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585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585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585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585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终端处对辅载波业务进行测量控制的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该方法包括根据网络下发的测量控制信息,确定终端需要完成的多个测量任务,并对多个测量任务设定优先级别。终端根据优先级别,针对测量冲突、时隙分配过多或时隙分配过少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时隙分配调整。此外,终端还对网络下发的测量控制参数进行异常判断和调整。利用该测量控制方法,能够有效避免测量冲突,合理设置测量控制参数、充分利用网络的分配时机,实现分配效率的最优化和功耗最小化。

Description

在终端处对辅载波业务进行测量控制的方法、装置和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在终端处对辅载波业务进行测量控制的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多载波技术是在一个小区提供多个连续的载波,每个小区以其中一个载波为主载波,系统在主载波上提供信道,用于系统信息广播和终端接入;而在其他多个辅载波上只提供业务信道。辅载波上的终端需要周期性的调频到主载波接收广播信息和进行相关测量。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一个子帧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一帧的帧长为10ms,其包括两个帧长为5ms的子帧。每个子帧包括时隙TS0-TS6共七个业务时隙,同时在时隙TS0和时隙TS1之间包括三个特殊时隙:下行导频时隙(DwPTS)、保护时隙(GP)和上行导频时隙(UpPTS)。下行导频时隙用于系统的下行同步信息的发送,上行导频时隙用于用户接入的上行同步信息发送,保护时隙用于提供下行发送时隙向上行发送时隙转换的时隙间隔。而时隙TS0固定分配为下行时隙,用于广播系统信息。时隙TS1固定分配给上行时隙,其他上下行业务时隙的分配可以是动态分配的。
目前在TS0辅载波业务运用后,协议上为了解决业务调度和测量时机冲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靠网络侧来控制分配业务调度时机和测量时机的方法。具体的说是在控制消息中增加一种新的测量控制参数,此参数用来告知终端各种测量类任务的测量起始位置、测量时隙位置、测量周期和测量长度等。例如,一种测量控制参数名为“CELL_DCHmeasurement occasion info LCR”,即对处于CELL_DCH状态下的用户设备的测量控制信息;此外,还有一种专为异系统测量时机控制的消息Idle Interval Information(空闲间隔信息)。
本发明的发明人对以上网络侧的测量控制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现有的测量控制方法对测量任务的时隙分配不尽合理。这是由于,在现有的测量控制方法中,各个测量任务的时隙分配是由网络下发的。但是,网络无法准确获得各类型的终端芯片测量算法性能上的差异。同时,为了尽量的让数据业务吞吐量更大,网络所分配的测量时机很难保证每个终端测量和业务均能正常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针对现有的测量控制方法在测量任务的时隙分配方面不尽合理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在终端处对辅载波业务进行测量控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网络下发的测量控制信息,确定终端需要完成的多个测量任务,所述测量控制信息包括为测量任务进行时隙分配的时隙分配信息;对多个测量任务设定优先级别;根据时隙分配信息和优先级别,对测量任务的时隙分配方案进行调整。
可选地,可以根据测量任务的算法复杂度设定优先级别。其中,测量任务的算法复杂度越大,该测量任务的优先级别越高。
可选地,可以根据终端所处的网络环境设定优先级别。其中,终端的邻小区的信号强度越低,该测量任务的优先级别越低。
优选地,对测量任务的时隙分配方案进行调整的步骤可包括:根据测量任务的时隙分配信息,判断一帧中是否存在冲突时隙,该冲突时隙为被分配给至少两个测量任务的时隙;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根据测量任务所需的时隙数量和所优先级别,对冲突时隙进行分配。
优选地,对冲突时隙进行分配的步骤可包括:按照优先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判断在没有将冲突时隙分配给高优先级的测量任务的情况下,分配给高优先级的测量任务的剩余时隙数量是否满足测量时长要求;当判断结果为否时,将冲突时隙分配给高优先级测量任务;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将冲突时隙不再分配给所述高优先级测量任务。
优选地,对测量任务的时隙分配方案进行调整的步骤还可包括:按照优先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判断分配给测量任务的时隙数量是否满足测量时长要求;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对于测量任务存在冗余时隙的情况,将该冗余时隙不再分配给该测量任务,对于测量任务不存在冗余时隙的情况,保持该测量任务的时隙分配;当判断结果为否时,进行时隙转移分配,该时隙转移分配为在该测量任务所在子帧中,将分配给该测量任务的时隙之外的至少一个时隙转移分配给该测量任务。
优选地,进行时隙转移操作的步骤可包括:判断测量任务所在子帧中是否存在第一可转移时隙,第一可转移时隙为没有业务信道发送接收任务和测量任务的时隙;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将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可转移时隙分配给上述时隙数量不满足测量时长要求的测量任务。
优选地,当分配给上述测量任务的时隙数量仍不满足测量时长要求时,进行时隙转移分配的步骤还可包括:判断测量任务所在子帧中是否存在第二可转移时隙,第二可转移时隙是指在测量任务所在子帧中,为优先级别低于该测量任务的优先级别的测量任务所分配的时隙;当只存在一个第二可转移时隙时,对该低优先级别的测量任务不予执行,并将第二可转移时隙分配至前述时隙数量仍不满足测量时长要求的测量任务;当存在至少两个第二可转移时隙时,按照测量任务的优先级别从低到高的顺序,对至少一个低优先级别的测量任务不予执行,并将至少一个第二可转移时隙分配至时隙数量仍不满足测量时长要求的测量任务。
优选地,当分配给所述测量任务的时隙数量仍不满足测量时长要求时,进行时隙转移分配的步骤还可包括:判断测量任务所在子帧中是否存在第三可转移时隙,第三可转移时隙为分配给业务信道的发送接收任务的时隙;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将该发送接收任务中断,并将至少一个第三可转移时隙分配至上述时隙数量仍不满足测量时长要求的测量任务。
优选地,当分配给测量任务的时隙数量仍不满足测量时长要求时,进行时隙转移分配的步骤还可包括:判断测量任务所在子帧中是否存在第四可转移时隙,第四可转移时隙为分配给控制信道的发送接收任务的时隙;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控制信道的发送接收任务中断,并将至少一个第四可转移时隙分配至上述时隙数量仍不满足测量时长要求的测量任务。
优选地,本发明的在终端处对辅载波业务进行测量控制的方法还可包括:判断所网络下发的测量控制信息中的控制参数是否异常;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对异常的控制参数进行修正。
优选地,判断网络下发的测量控制信息中的控制参数是否异常的步骤可包括:从测量控制信息获得每个测量任务的控制参数,该控制参数包括每个测量任务的测量周期和连续测量帧长度;根据测量算法复杂度和自身功能属性,为每个测量任务设定基本测量周期和基本测量长度;将网络下发的测量任务的测量周期和连续测量帧长度分别与该测量任务的基本测量周期和基本测量长度比较大小。
对异常的控制参数进行修正的步骤可包括:当网络下发的测量任务的测量周期大于测量任务的基本测量周期时,将基本测量周期作为该测量任务的测量周期;当网络下发的测量任务的测量周期不大于测量任务的基本测量周期时,将网络下发的测量周期作为该测量任务的测量周期;当网络下发的所述连续测量长度不小于基本测量长度时,将网络下发的连续测量长度作为该测量任务的测量长度;当网络下发的连续测量长度小于基本测量长度时,将基本测量长度作为该测量任务的测量长度。
优选地,在终端处对辅载波业务进行测量控制的方法还可包括:在对分配给测量任务的时隙进行调整的步骤之前,对每个测量任务设置有测量完成标识,用于指示所述测量任务的完成情况;根据测量完成标识,确定在目标帧需要完成的测量任务。
优选地,在目标帧之前预先判断该目标帧的测量任务情况的步骤可包括:根据每个测量任务的测量完成标识,在该目标帧之前的若干帧,判断在该目标帧中是否存在未完成的测量任务;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根据测量周期、测量长度和测量偏移帧号,从未完成的测量任务中,确定需要在该目标帧进行测量的未完成的测量任务,以构成测量队列。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当终端判断子帧的全部时隙分配完毕,启动测量任务;或者判断所有测量任务均完成时隙分配时,启动测量任务。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在终端处对辅载波业务进行测量控制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测量任务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网络下发的测量控制信息,确定终端需要完成的多个测量任务,该测量控制信息包括用于为测量任务进行时隙分配的时隙分配信息;优先级别设定单元,用于对多个测量任务设定优先级别;时隙分配方案调整单元,用于根据上述时隙分配信息和优先级别,对测量任务的时隙分配方案进行调整。
可选地,优先级别设定单元可以根据测量任务的算法复杂度设定测量任务的优先级别。其中,测量任务的算法复杂度越大,该测量任务的优先级别越高。
可选地,优先级别设定单元可以根据终端所处的网络环境设定测量任务的优先级别。其中,终端的邻小区的信号强度越低,该测量任务的优先级别越低。
优选地,时隙分配方案调整单元可包括:第一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测量任务的时隙分配信息,判断一帧中是否存在冲突时隙,该冲突时隙是指被分配给至少两个测量任务的时隙;第一调整单元,用于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根据测量任务所需的时隙数量和优先级别,对该冲突时隙进行分配。
优选地,第一调整单元可包括:剩余时隙数量判断模块,用于按照优先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判断在没有将该冲突时隙分配给高优先级的测量任务的情况下,分配给高优先级的测量任务的剩余时隙数量是否满足测量时长要求;冲突时隙分配模块,用于当判断结果为否时,将冲突时隙分配给高优先级测量任务;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将冲突时隙不再分配给高优先级测量任务。
优选地,时隙分配方案调整单元还可包括:第二判断单元,用于按照优先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判断分配给测量任务的时隙数量是否满足测量时长要求;第二调整单元,用于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对于测量任务存在冗余时隙的情况,将该冗余时隙不再分配给该测量任务,对于测量任务不存在冗余时隙的情况,保持该测量任务的时隙分配;第三调整单元,用于当判断结果为否时,进行时隙转移分配。该时隙转移分配为在该测量任务所在子帧中,将分配给该测量任务的时隙之外的至少一个时隙转移分配给该测量任务。
优选地,第三调整单元可包括:第一可转移时隙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测量任务所在子帧中是否存在第一可转移时隙,该第一可转移时隙是指没有业务信道发送接收任务和测量任务的时隙;第一时隙分配模块,用于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将至少一个第一可转移时隙分配给所述时隙数量不满足测量时长要求的测量任务;和/或
第二可转移时隙判断模块,判断测量任务所在子帧中是否存在第二可转移时隙,第二可转移时隙为在测量任务所在子帧中,为优先级别低于该测量任务的优先级别的测量任务所分配的时隙;第二时隙分配模块,用于当只存在一个第二可转移时隙时,对该低优先级别的测量任务不予执行,并将第二可转移时隙分配至时隙数量仍不满足测量时长要求的测量任务;当存在至少两个第二可转移时隙时,按照测量任务的优先级别从低到高的顺序,对至少一个低优先级别的测量任务不予执行,并将至少一个第二可转移时隙分配至时隙数量仍不满足测量时长要求的测量任务;和/或
第三可转移时隙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测量任务所在子帧中是否存在第三可转移时隙,第三可转移时隙为分配给业务信道的发送接收任务的时隙;第三时隙分配模块,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将发送接收任务中断,并将至少一个第三可转移时隙分配至时隙数量仍不满足测量时长要求的测量任务;和/或
第四可转移时隙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测量任务所在子帧中是否存在第四可转移时隙,第四可转移时隙是指分配给控制信道的发送接收任务的时隙;第四时隙分配模块,用于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控制信道的发送接收任务中断,并将至少一个第四可转移时隙分配至时隙数量仍不满足测量时长要求的测量任务。
优选地,本发明的该装置还可包括控制参数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网络下发的测量控制信息中的控制参数是否异常;控制参数修正单元,用于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对异常的控制参数进行修正。
优选地,控制参数判断单元可包括:控制参数获得模块,用于从测量控制信息获得每个测量任务的控制参数,该控制参数可包括每个测量任务的测量周期和连续测量帧长度;基本控制参数设定模块,用于根据测量算法复杂度和自身功能属性,为每个测量任务设定基本测量周期和基本测量长度;控制参数比较模块,用于将网络下发的测量任务的测量周期和连续测量帧长度分别与该测量任务的基本测量周期和基本测量长度比较大小;当网络下发的测量任务的测量周期大于测量任务的基本测量周期时,控制参数修正单元将基本测量周期作为该测量任务的测量周期;当网络下发的测量任务的测量周期不大于测量任务的基本测量周期时,控制参数修正单元将网络下发的测量周期作为该测量任务的测量周期;当网络下发的连续测量长度不小于基本测量长度时,控制参数修正单元将网络下发的连续测量长度作为该测量任务的测量长度;当网络下发的连续测量长度小于基本测量长度时,控制参数修正单元将基本测量长度作为该测量任务的测量长度。
优选地,测量任务确定单元可包括:测量完成标识维护模块,用于对每个测量任务设置测量完成标识;测量任务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测量完成标识,确定在目标帧需要完成的测量任务。
本发明的装置还可包括测量任务启动单元,用于当终端判断子帧的全部时隙分配完毕,启动测量任务;或者判断所有测量任务均完成时隙分配时,启动测量任务。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还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可包括上述所公开的在终端处对辅载波业务进行测量控制的装置。
采用上述的在终端处对辅载波业务进行测量控制的方法,根据测量任务的优先级别,对测量任务的时隙分配方案进行调整。其中,对于存在冲突时隙的情况,可根据测量任务实际需要的时隙数量和测量任务的优先级别,进行相应的时隙分配。对于存在冗余时隙的情况,可将冗余时隙不再分配给其所在的测量任务。对于存在分配时隙数量过少的情况,可进行时隙转移分配,以确保对高级别的测量任务所分配的时隙数量能够满足测量时长要求。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参照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其中: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一个子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辅载波业务的测量控制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对于测量任务的时隙冲突进行时隙调整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针对分配给测量任务的时隙数量过多和时隙数量过少的情况进行时隙分配调整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辅载波业务的测量控制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示出了对辅载波业务的测量控制方法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7示出了对测量任务队列中的测量任务的时隙分配方案进行调整的一个详细流程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在终端处对辅载波业务进行测量控制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9示出了图8中第三调整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在终端处对辅载波业务进行测量控制的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能对辅载波业务进行测量控制的移动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在终端处对辅载波业务进行测量控制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在步骤S11中,在收到网络下发的测量控制信息后,根据网络下发的测量控制信息,确定终端需要完成的多个测量任务。
在步骤S12中,对多个测量任务设定优先级别。
可选地,优先级别可以根据测量任务的算法复杂度进行设定。具体来说,测量任务的算法复杂度越大,完成该测量任务所必需的时间越长,该因此,将该测量任务的优先级别设定越高。算法复杂度参考因素可包括但不限于网络要求的测量上报频率、精度、频点和邻小区数目。
另外,测量任务的优先级也可以根据网络环境进行设定。具体来说,当终端所采用的类型(例如,TD-SCDMA、TD-LTE或GSM)的邻小区信号强度很低,可以自适应地降低相应测量任务的测量优先级。其中,TD-SCDMA为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Time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LTE为分时长期演进系统(Time Division Long Term Evolution),GSM为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在步骤S13中,根据所设定的优先级别,对测量任务的时隙进行调整。
当网络下发的时隙分配恰当,并且符合终端性能的情况下,可以不对网络下发的时隙进行调整,即维持网络下发的时隙分配方案。
而对网络下发的时隙分配不合适,或者不符合终端性能的情况,可以对测量任务的时隙分配方案所进行调整。该调整可包括针对如下三种情况进行调整:一帧中存在冲突时隙的情况、分配给测量任务的时隙数目过多的情况以及分配给测量任务的时隙数目过少的情况。下面结合图3和图4对上述三种情况的时隙调整过程进行说明。
图3示出了针对一帧中存在冲突时隙的情况进行时隙分配调整的流程图。
在步骤S121中,根据所接收的测量控制信息,判断一帧中是否存在冲突时隙。
本文所指的冲突时隙是指分配给至少两个测量任务的时隙。由于冲突时隙的存在,在实际测量过程中,该至少两个测量任务会发生测量冲突。
当判断结果为否时,执行步骤S124,对时隙分配数量是否合适进行判断。
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步骤S122。也就是说,对于存在冲突时隙的情况,可以根据每个测量任务的实际需要和/或优先级别,对冲突时隙进行二次分配。例如,可根据测量任务实际需要的时隙数量和/或高优先级别优先分配原则,对冲突时隙进行二次分配。
具体地,在步骤S122中,可以按照优先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判断在没有将冲突时隙进行分配的情况下,分配给高优先级别的测量任务的剩余时隙数量是否满足测量时长要求。
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步骤S125;当判断结果为否时,执行步骤S123。
在步骤S123中,对于一旦不分配该冲突时隙,则该高优先级测量任务的剩余时隙无法满足测量时长要求的情况,可将该冲突时隙分配给该高优先级测量任务。
在步骤S125中,对于不分配该冲突时隙,该高优先级测量任务的剩余时隙仍然能够满足测量时长要求的情况,可将该冲突时隙不再分配给该高优先级测量任务。
采用该方法,通过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采取丢弃和转交的方式,能够确保针对为多个测量任务所分配的时隙相冲突的问题,根据优先级别和测量任务对时隙数量的实际需要,进行了相应的处理,使得分配效率最优化和功率最优化。
图4示出了针对分配给测量任务的时隙数量过多和时隙数量过少的情况进行时隙分配调整的流程图。
在步骤S126中,按照优先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判断测量任务的时隙是否满足测量时长要求。
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步骤S127;当判断结果为否时,执行步骤S130。
在步骤S127中,对于分配给测量任务的时隙数量满足测量时长要求的情况,继续判断分配给该测量任务的时隙中是否存在冗余时隙。
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即因分配过多而存在冗余时隙),执行步骤S129,将该冗余时隙不再分配给该测量任务。
当判断结果为否时(即不存在冗余时隙),执行步骤S128,保持该测量任务的时隙分配。
在步骤S130中,对于分配给该测量任务的时隙数量不满足测量时长要求的情况(即所分配的时隙数量过少),可以进行时隙转移分配。
本文中的时隙转移分配是指,在测量任务所在子帧中,将该测量任务的时隙之外的至少一个时隙转移分配给该测量任务。
在进行时隙转移分配过程中,可以根据可转移时隙所在任务的种类和优先级别,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进行时隙转移。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个子帧中,可以将可转移时隙分为第一可转移时隙、第二可转移时隙、第三可转移时隙和第四可转移时隙。
其中,第一可转移时隙为没有业务信道发送接收任务和测量任务的时隙,即空闲时隙。第二可转移时隙为在高优先级测量任务所在子帧中,分配给优先级别较低的测量任务的时隙。第三可转移时隙是指分配给业务信道的发送接收任务的时隙。第四可转移时隙是指分配给控制信道的发送接收任务的时隙。
在进行时隙转移时,可以按照第一可转移时隙、第二可转移时隙、第三可转移时隙和第四可转移时隙的先后顺序将时隙转移至该时隙分配过少的测量任务,直至该测量任务满足时隙时长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对可转移时隙的分类以及可转移时隙的先后顺序不限于上述内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整可转移时隙的类别和时隙转移分配的顺序。
通过上述时隙转移分配,能够在测量时间受限以及各个测量任务的复杂度不尽相同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网络分配的测量时机,最大限度地保证测量任务和其他业务的正常运行。
优选地,在对测量任务的时隙进行调整的步骤之前,对每项测量任务设置有测量完成标识,用于指示测量任务的完成情况。然后,根据测量完成标识,在目标帧之前预先判断目标帧的测量任务情况。
其中,在目标帧之前,预先判断该目标帧的测量任务情况具体可包括:根据每项测量任务的测量完成标识,在该目标帧之前的若干帧,判断是否存在未完成的测量任务。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根据测量周期、测量长度和测量偏移帧号,从未完成的测量任务中,确定需要在该目标帧进行测量的未完成的测量任务,从而构成针对该目标帧的测量任务队列。
通过对各个测量任务的完成状态进行维护,能够准确快捷地为每一帧建立起测量任务完成队列。这样,能够根据测量任务完成队列,在第N-1帧或者第N-2帧对第N帧的测量任务进行时隙分配。通过这种方法,一旦出现某种测量任务所分配的时隙数量不满足测量时长要求时,可以灵活进行时隙调度。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辅载波业务的测量控制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在步骤S21中,在收到网络下发的测量控制信息后,根据网络下发的测量控制信息,确定终端需要完成的多个测量任务。
在步骤S22中,对多个测量任务设定优先级别。
在步骤S23中,判断网络下发的测量控制信息中的控制参数是否异常。
具体而言,可以从测量控制信息获得控制参数。该控制参数可包括但不限于网络下发的测量周期和连续测量帧长度。
然后,可根据测量算法复杂度和自身功能属性,为测量任务设定基本测量周期和基本测量长度。
之后,将网络下发的测量周期和连续测量帧长度分别与终端设定的基本测量周期和基本测量长度进行大小比较。
一种判断标准可以是:当网络下发的测量周期大于终端设定的基本测量周期时,判定网络下发的控制参数为异常;和/或
当网络下发的连续测量帧长度小于终端设定的基本测量长度时,判定网络下发的控制参数为异常。
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步骤S24;当判断结果为否时,执行步骤S25。
在步骤S24中,对异常的控制参数进行修正。
对异常的控制参数进行修正的过程可包括:当网络下发的测量周期大于基本测量周期时,将基本测量周期作为该测量的测量周期;当网络下发的测量周期不大于基本测量周期时,将网络下发的测量周期作为该测量任务的测量周期。
类似地,当网络下发的连续测量长度不小于基本测量长度时,将网络下发的连续测量长度作为该测量的测量长度。当网络下发的连续测量长度小于基本测量长度时,将基本测量长度作为该测量任务的测量长度。
在步骤S25中,终端根据时隙分配信息和所设定的优先级别,对测量任务的时隙分配方案进行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21、步骤S22和步骤S25可以与上一实施例中的步骤S11、步骤S12和步骤S13分别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由于现实网络组网的时变性、网络控制参数的复杂性以及网络性能保证和任务处理复杂度的取舍,使得网络很难准确地控制各终端测量上报和测量时机分配的合理性。通过本发明的对测量任务的控制参数进行异常与否的判断,并针对异常的控制参数进行相应的调整,能够避免出现在规定时间内无法完成测量任务的情况,或者出现因测量结果不准确所导致的切换失败或掉话现象的发生。
下面结合图6和图7对在终端处对辅载波业务进行测量控制的方法的详细过程进行举例说明。
图6示出了对辅载波业务的测量控制方法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在步骤S31中,在收到网络下发的测量控制信息后,根据网络下发的测量控制信息,确定终端需要完成的多个测量任务。
例如,在收到诸如radio bearer setup(无线承载建立)、radio bearer reconfiguration(无线承载配置)、transport channel reconfiguration(传输信道重配置)、physical channel reconfiguration(物理信道配置),cell update confirm(小区更新确认)和/或measure control(测量控制)后,获取被开启并激活的测量控制信息,并根据该信息确定终端需要完成的多个测量任务。
在步骤S32中,为测量任务设定优先级、基本测量周期和基本测量长度。
可以根据测量任务的测量算法复杂度和自身功能属性为测量任务设定优先级别。
可以根据各测量任务的测量算法复杂度和自身功能属性设置基本测量周期和基本测量长度。
基本测量周期即为满足终端测量性能要求的最大测量周期;基本测量长度可包括所需要的子帧数和所需要的时隙数。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参数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测量周期和连续测量帧长度。
上述测量算法复杂度可包括网络要求的测量上报频率、精度、频点和/或邻小区数等;自身功能属性可包括GSM/TD-SCDMA双模终端、GSM/TD-SCDMA双模双卡双待终端、TD-SCDMA单模双卡双待终端、GSM/TD-SCDMA/TD-LTE多模终端和/或GSM/TD-SCDMA/TD-LTE多模双卡双待终端的功能属性。
在步骤S33中,判断测量控制信息中的控制参数是否异常。
具体地,可将网络下发的测量周期和连续测量帧长度分别与终端自身设定的基本测量周期和基本测量长度进行大小比较。
可以按照如下标准进行判断:当网络下发的测量周期大于终端所设定的基本测量周期时,判定该控制参数异常;和/或
当网络下发的连续测量帧长度小于终端所设定的基本测量长度时,判定该控制参数异常。
当判断控制参数异常时,执行步骤S34;当判断结果为否时,按照网络的测量控制信息进行测量,执行步骤S35。
在步骤S34中,对异常的控制参数进行相应修正。
进行修正的过程可包括:当网络下发的测量周期大于基本测量周期时,将基本测量周期作为该测量的测量周期;当网络下发的测量周期不大于基本测量周期时,将网络下发的测量周期作为该测量任务的测量周期。
类似地,当网络下发的连续测量长度不小于基本测量长度时,将网络下发的连续测量长度作为该测量的测量长度。当网络下发的连续测量长度小于基本测量长度时,将基本测量长度作为该测量任务的测量长度。
在步骤S35中,对测量任务的测量完成标识进行维护。
具体地,可以设置测量完成标识,用于指示各个测量任务的完成情况。测量完成标识可包括“已完成”状态和“未完成”状态。利用测量完成标识,可对各个测量任务的完成状态进行及时更新。
在步骤S36中,对标记为“未完成”的测量任务计算测量帧的位置。
在步骤S37中,预先判断目标帧是否存在测量任务。
例如,终端可以在目标帧之前的一帧或两帧,判定该目标帧是否有测量任务。
例如,对于目标帧为第N帧而言,判断网络配置的所有测量任务中是否存在完成标志为“未完成的”的测量任务,若有,则根据测量周期,测量长度以及测量偏移帧号计算第N帧是否为其测量帧,从而判断目标帧是否存在尚未完成的测量任务。
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步骤S39;当判断结果为否时,执行步骤S38,结束对该目标帧的测量任务的时隙分配。
在步骤S39中,将目标帧上的测量任务按照优先级排列,从而形成该目标帧的测量任务队列。
在步骤S40中,对测量任务队列中的测量任务的时隙分配方案进行调整。
图7为步骤S40对测量任务队列中的测量任务的时隙分配方案进行调整的一个详细流程图。
对测量任务队列中的测量任务的时隙分配方案进行调整的步骤可包括对时隙冲突、时隙分配过多和时隙分配过少等情况所进行的调整。
在步骤S401中,判断目标帧中是否存在冲突时隙。
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步骤S402;当判断结果为否时,执行步骤S403。
在步骤S402中,根据测量任务的优先级别和需要的时隙数量,对冲突时隙进行分配。
首先,可以判断测量任务是否必须需要该冲突时隙。具体地,可以判断在没有将该冲突时隙分配给该高优先级测量任务的情况下,分配给该高优先级的测量任务的剩余时隙数目是否满足测量时长要求。
对于不需要该冲突时隙就能满足测量时长要求的情况,将该冲突时隙不再分配给该高优先级测量任务。
而对于必须需要该冲突时隙才能满足测量时长要求的情况,可以按照高优先级优先分配的原则,将冲突时隙分配给优先级最高的测量任务。
采用该方法,对于CELL-DCH measurement occasion和/或IDLE interval info等为测量任务所配置的测量时隙相冲突的问题,能够根据测量任务对时隙数量的实际需要和优先级别进行合理分配,有效解决测量冲突。
在步骤S403中,根据优先级别,判断已分配给各个测量任务的时隙数量是否满足时长要求。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步骤S404;当判断结果为否时,执行步骤S406。
对于时隙分配数量过多的情况,通过步骤S404和步骤S405进行时隙调整。
在步骤S404中,继续判断分配的时隙中是否存在冗余时隙。
当存在冗余时隙时,执行步骤S405,将冗余时隙不再分配给该测量任务;当没有冗余时隙时,继续对其他测量任务的时隙情况进行判断。
通过对冗余时隙采取丢弃或转交的方式,有效提高了时隙分配效率。
对于分配的时隙数量过少的情况,通过步骤S406~S413进行时隙调整。
在步骤S406中,可将第一可转移时隙分配给该测量任务。
第一可转移时隙为没有收发信道任务和测量任务的时隙。由于属于空闲时隙,对其优先进行转移分配。
在步骤S407中,判断经过第一次时隙分配调整后的测量任务的时隙是否足够。当判断结果为否时,执行步骤S403,对下一级别的测量任务所分配的时隙数量进行判断;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步骤S408。
在步骤S408中,对于分配给测量任务的时隙数量仍不满足测量时长要求的情况,可将第二可转移时隙分配给该测量任务。
第二可转移时隙可以是在测量任务所在子帧中,优先级别低于该测量任务的优先级别的测量任务的时隙。
可以按照测量任务的优先级别从低到高的顺序,将第二可转移时隙依次转移分配至测量任务,直至该测量任务的分配时隙满足时隙要求。
通过将低优先级别的测量任务的时隙转移分配给高优先级别的测量任务,尽量保证高级别的测量任务得以完成。
在步骤S409中,再次判断为该测量任务所分配的时隙是否仍然不能满足时隙要求的情况。
当判断结果为否时,执行步骤S403;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步骤S410。
在步骤S410中,判断该子帧是否存在第三可转移时隙。该第三可转移时隙为业务信道收发任务的时隙。
业务信道可以是HS-DSCH信道(High-Speed Downlink SharedChannel,高速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终端需要通过HS-SICH(highspeed shared control channel,高速下行共享信道)反馈NACK(Negative Acknowledgment,否定回答),然后进入下一个次优先级测量类型的时隙分配判断。
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步骤S411;当判断结果为否时,执行步骤S412。
在步骤S411中,终止业务信道的数据收发任务,并将第三可转移时隙分配给测量任务。
在步骤S412中,再判断分配给该测量任务的时隙数量是否仍不满足测量时长要求。
当判断结果为否时,执行步骤S403;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步骤S413。
在步骤S413中,终止控制信道的数据收发任务,并将第四可转移时隙转移分配至该测量任务。
第四可转移时隙为控制信道的发送接收任务的时隙。在该步骤中,可以终止控制信道的数据收发任务,并将第四可转移时隙分配给该测量任务。
当子帧的全部时隙(例如,一个子帧的七个时隙)分配均已分配完毕,和/或所有测量任务均完成了时隙分配时,可以启动测量任务。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在终端处对辅载波业务进行测量控制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
该装置可包括测量任务确定单元11、优先级别设定单元12和时隙分配方案调整单元13。
测量任务确定单元11在收到网络下发的测量控制信息后,根据网络下发的测量控制信息,确定终端需要完成的多个测量任务。该单元可包括测量完成标识维护模块,可对每个测量任务设置测量完成标识;该单元中的测量任务确定模块可根据测量完成标识,确定在目标帧需要完成的测量任务。
优先级别设定单元12可以对多个测量任务设定优先级别。
时隙分配方案调整单元13能够根据优先级别,对测量任务的时隙进行调整。
其中,时隙分配方案调整单元13可包括第一判断单元131和第一调整单元132。第一判断单元131和第一调整单元132可以针对一帧中存在冲突时隙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时隙分配调整。
第一判断单元131用于根据测量控制信息,判断一帧中是否存在冲突时隙。
当存在冲突时隙时,第一调整单元132中的剩余时隙数目判断模块1321继续进行判断。具体地,可按照优先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判断在没有将冲突时隙进行分配的情况下,分配给高优先级别的测量任务的剩余时隙数量是否满足测量时长要求。
对于不分配该冲突时隙,该高优先级测量任务的剩余时隙无法满足测量时长要求的情况,冲突时隙分配模块1322可将该冲突时隙分配给该高优先级测量任务。
对于不分配该冲突时隙,该高优先级测量任务的剩余时隙仍然能够满足测量时长要求的情况,冲突时隙分配模块1322可将该冲突时隙不再分配给该高优先级测量任务。
时隙分配方案调整单元13还可包括第二判断单元133、第二调整单元134和第三调整单元135。其中,第二调整单元134和第三调整单元135分别用于对时隙分配过少和时隙分配过多的情况进行分配方案的调整。
第二判断单元133按照优先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判断测量任务的时隙是否满足测量时长要求。
在测量任务时隙满足测量时长的要求的情况下,第二调整单元134继续判断分配给该测量任务的时隙中是否存在冗余时隙,并进行时隙分配调整。具体地,存在冗余时隙时,将该冗余时隙不再分配给该测量任务;不存在冗余时隙时,保持该测量任务的时隙分配。
对于分配给该测量任务的时隙数量不满足测量时长要求的情况(即所分配的时隙数量过少),可由第三调整单元135进行时隙转移分配。
图9示出了第三调整单元135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9所示,第三调整单元135可包括第一可转移时隙判断模块1351、第一可转移时隙分配模块1352、第二可转移时隙判断模块1353、第二可转移时隙分配模块1354、第三可转移时隙判断模块1355、第三可转移时隙分配模块1356、第四可转移时隙判断模块1357和第四可转移时隙分配模块1358。
在进行时隙转移时,可以按照第一可转移时隙、第二可转移时隙、第三可转移时隙和第四可转移时隙的先后顺序将时隙转移至该时隙分配过少的测量任务,直至该测量任务满足时隙时长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对可转移时隙的分类以及可转移时隙的先后顺序不限于上述内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第三调整单元135可包括上述四组模块中的任意一组或几组的组合。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在终端处对辅载波业务进行测量控制的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0所示,该装置可包括测量任务确定单元21、优先级别设定单元22、时隙分配方案调整单元23、控制参数判断单元24、控制参数修正单元25、测量完成标识设定单元26和测量完成判断单元27。
本实施例中中的测量任务确定单元21、优先级别设定单元22和时隙分配方案调整单元23可以与上一实施例中的测量任务确定单元11、优先级别设定单元12和时隙分配方案调整单元13的结构和功能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与上一实施例相比,增设了控制参数判断单元24、控制参数修正单元25、测量完成标识设定单元26和测量完成判断单元27。
其中,控制参数判断单元24用于判断测量控制信息中的控制参数是否异常。
控制参数判断单元24中的控制参数获得模块可从测量控制信息中获得控制参数,包括测量周期和连续测量帧长度。
控制参数判断单元24中的基本控制控制参数设定模块可根据测量算法复杂度和自身功能属性,为测量任务设定基本测量周期和基本测量长度。
该单元中的控制参数比较模块可将网络下发的测量周期和连续测量帧长度分别与终端自身设定的基本测量周期和基本测量长度进行大小比较。
当网络下发的测量周期大于基本测量周期时,控制参数修正单元25将基本测量周期作为该测量的测量周期;当网络下发的测量周期不大于基本测量周期时,控制参数修正单元25将网络下发的测量周期作为该测量任务的测量周期。
类似地,当网络下发的连续测量长度不小于基本测量长度时,控制参数修正单元25将网络下发的连续测量长度作为该测量的测量长度。当网络下发的连续测量长度小于基本测量长度时,控制参数修正单元25将基本测量长度作为该测量任务的测量长度。
测量完成标识设定单元26用于对每项测量任务设置有测量完成标识,用于指示测量任务的完成情况。然后,根据测量完成标识,在目标帧之前预先判断目标帧的测量任务情况。
测量完成判断单元27用于判断何时启动测量任务。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终端判断子帧的全部时隙分配完毕,测量完成判断单元27发出启动测量任务的指示;或者判断所有测量任务均完成时隙分配时,发出启动测量任务的指示。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能对辅载波业务进行测量控制的移动终端。
如图11所示,移动终端3设有在终端处对辅载波业务进行测量控制的装置31。
装置31可包括测量任务确定单元311、优先级别设定单元312、时隙分配方案调整单元313、控制参数判断单元314、控制参数修正单元315、测量完成标识设定单元316和测量完成判断单元317。
其中,测量任务确定单元311、优先级别设定单元312、时隙分配方案调整单元313、控制参数判断单元314、控制参数修正单元315、测量完成标识设定单元316和测量完成判断单元317可以与上一实施例中的测量任务确定单元21、优先级别设定单元22、时隙分配方案调整单元23、控制参数判断单元24、控制参数修正单元25、测量完成标识设定单元26和测量完成判断单元27的结构和功能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由于移动终端3中设有在终端处对辅载波业务进行测量控制的装置31,装置31可以对异常的测量控制参数进行调整,对冲突时隙、时隙分配过多或时隙分配过少等情况,进行相应的时隙分配调整,从而实现分配效率的最优化和功耗最小化。
至此,已经详细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辅载波业务的测量控制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为了避免遮蔽本发明的构思,没有描述本领域所公知的一些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面的描述,完全可以明白如何实施这里公开的技术方案。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34)

1.一种在终端处对辅载波业务进行测量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根据网络下发的测量控制信息,确定所述终端需要完成的多个测量任务,所述测量控制信息包括为测量任务进行时隙分配的时隙分配信息;
对所述多个测量任务设定优先级别;
根据所述时隙分配信息和所述优先级别,对所述测量任务的时隙分配方案进行调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测量任务的算法复杂度设定所述优先级别,其中,测量任务的算法复杂度越大,该测量任务的优先级别越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终端所处的网络环境设定所述优先级别,其中,所述终端的邻小区的信号强度越低,该测量任务的优先级别越低。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测量任务的时隙分配方案进行调整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测量任务的时隙分配信息,判断一帧中是否存在冲突时隙,所述冲突时隙为被分配给至少两个测量任务的时隙;
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根据所述测量任务所需的时隙数量和所述优先级别,对所述冲突时隙进行分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冲突时隙进行分配的步骤包括:
按照优先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判断在没有将所述冲突时隙分配给高优先级的测量任务的情况下,分配给所述高优先级的测量任务的剩余时隙数量是否满足测量时长要求;
当判断结果为否时,将所述冲突时隙分配给所述高优先级测量任务;
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所述冲突时隙不再分配给所述高优先级测量任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测量任务的时隙分配方案进行调整的步骤还包括:
按照所述优先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判断分配给所述测量任务的时隙数量是否满足测量时长要求;
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对分配给测量任务的时隙中的冗余时隙进行处理。
当判断结果为否时,进行时隙转移分配,所述时隙转移分配为在该测量任务所在子帧中,将分配给该测量任务的时隙之外的至少一个时隙转移分配给该测量任务。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分配给测量任务的时隙中的冗余时隙进行处理的步骤包括:
判断分配给测量任务的时隙中是否存在冗余时隙;
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将该冗余时隙不再分配给该测量任务;
当判断结果为否时,保持该测量任务的时隙分配。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时隙转移分配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测量任务所在子帧中是否存在第一可转移时隙,所述第一可转移时隙为没有业务信道发送接收任务和测量任务的时隙;
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将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可转移时隙分配给所述时隙数量不满足测量时长要求的测量任务。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分配给所述测量任务的时隙数量仍不满足测量时长要求时,所述进行时隙转移分配的步骤还包括:
判断所述测量任务所在子帧中是否存在第二可转移时隙,所述第二可转移时隙为在所述测量任务所在子帧中,为优先级别低于该测量任务的优先级别的测量任务所分配的时隙;
当只存在一个所述第二可转移时隙时,对该低优先级别的测量任务不予执行,并将所述第二可转移时隙分配至所述时隙数量仍不满足测量时长要求的测量任务;
当存在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可转移时隙时,按照测量任务的优先级别从低到高的顺序,对至少一个所述低优先级别的测量任务不予执行,并将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可转移时隙分配至所述时隙数量仍不满足测量时长要求的测量任务。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分配给所述测量任务的时隙数量仍不满足测量时长要求时,所述进行时隙转移分配的步骤还包括:
判断所述测量任务所在子帧中是否存在第三可转移时隙,所述第三可转移时隙为分配给业务信道的发送接收任务的时隙;
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所述业务信道的发送接收任务中断,并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三可转移时隙分配至所述时隙数量仍不满足测量时长要求的测量任务。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分配给所述测量任务的时隙数量仍不满足测量时长要求时,所述进行时隙转移分配的步骤还包括:
判断所述测量任务所在子帧中是否存在第四可转移时隙,所述第四可转移时隙为分配给控制信道的发送接收任务的时隙;
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所述控制信道的发送接收任务中断,并将所述至少一个第四可转移时隙分配至所述时隙数量仍不满足测量时长要求的测量任务。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网络下发的测量控制信息中的控制参数是否异常;
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对异常的控制参数进行修正。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断网络下发的测量控制信息中的控制参数是否异常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测量控制信息获得每个测量任务的控制参数,所述控制参数包括每个测量任务的测量周期和连续测量帧长度;
根据测量算法复杂度和自身功能属性,为每个测量任务设定基本测量周期和基本测量长度;
将网络下发的测量任务的所述测量周期和所述连续测量帧长度分别与该测量任务的所述基本测量周期和所述基本测量长度比较大小,并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所述控制参数是否异常。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异常的控制参数进行修正的步骤包括:
当网络下发的测量任务的所述测量周期大于所述测量任务的基本测量周期时,将所述基本测量周期作为该测量任务的测量周期;
当网络下发的测量任务的所述测量周期不大于所述测量任务的基本测量周期时,将所述网络下发的测量周期作为该测量任务的测量周期。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异常的控制参数进行修正的步骤包括:
当网络下发的所述连续测量长度不小于所述基本测量长度时,将所述网络下发的连续测量长度作为该测量任务的测量长度;
当网络下发的所述连续测量长度小于所述基本测量长度时,将所述基本测量长度作为该测量任务的测量长度。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对分配给测量任务的时隙进行调整的步骤之前,对每个测量任务设置有测量完成标识,用于指示所述测量任务的完成情况;
根据所述测量完成标识,确定在目标帧需要完成的测量任务。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目标帧之前预先判断该目标帧的测量任务情况的步骤包括:
根据每个测量任务的所述测量完成标识,在该目标帧之前的若干帧,判断在该目标帧中是否存在未完成的测量任务;
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根据测量周期、测量长度和测量偏移帧号,从所述未完成的测量任务中,确定需要在该目标帧进行测量的未完成的测量任务,以构成测量队列。
18.如权利要求1~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子帧的全部时隙分配完毕,启动测量任务;或者
所有测量任务均完成时隙分配时,启动测量任务。
19.一种在终端处对辅载波业务进行测量控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测量任务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网络下发的测量控制信息,确定所述终端需要完成的多个测量任务,所述测量控制信息包括用于为测量任务进行时隙分配的时隙分配信息;
优先级别设定单元,用于对所述多个测量任务设定优先级别;
时隙分配方案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时隙分配信息和所述优先级别,对所述测量任务的时隙分配方案进行调整。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先级别设定单元根据所述测量任务的算法复杂度设定所述测量任务的优先级别,其中,测量任务的算法复杂度越大,该测量任务的优先级别越高。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先级别设定单元根据所述终端所处的网络环境设定所述测量任务的优先级别,其中,所述终端的邻小区的信号强度越低,该测量任务的优先级别越低。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隙分配方案调整单元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测量任务的时隙分配信息,判断一帧中是否存在冲突时隙,所述冲突时隙为被分配给至少两个测量任务的时隙;
第一调整单元,用于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根据所述测量任务所需的时隙数量和所述优先级别,对所述冲突时隙进行分配。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单元包括:
剩余时隙数量判断模块,用于按照优先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判断在没有将所述冲突时隙分配给高优先级的测量任务的情况下,分配给所述高优先级的测量任务的剩余时隙数量是否满足测量时长要求;
冲突时隙分配模块,用于当判断结果为否时,将所述冲突时隙分配给所述高优先级测量任务;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所述冲突时隙不再分配给所述高优先级测量任务。
24.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隙分配方案调整单元还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按照所述优先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判断分配给所述测量任务的时隙数量是否满足测量时长要求;
第二调整单元,用于当判断结果为是时,
对于测量任务存在冗余时隙的情况,将该冗余时隙不再分配给该测量任务,
对于测量任务不存在冗余时隙的情况,保持该测量任务的时隙分配;
第三调整单元,用于当判断结果为否时,进行时隙转移分配,所述时隙转移分配为在该测量任务所在子帧中,将分配给该测量任务的时隙之外的至少一个时隙转移分配给该测量任务。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调整单元包括:
第一可转移时隙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测量任务所在子帧中是否存在第一可转移时隙,所述第一可转移时隙为没有业务信道发送接收任务和测量任务的时隙;
第一时隙分配模块,用于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所述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可转移时隙分配给所述时隙数量不满足测量时长要求的测量任务。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调整单元还包括:
第二可转移时隙判断模块,判断所述测量任务所在子帧中是否存在第二可转移时隙,所述第二可转移时隙为在所述测量任务所在子帧中,为优先级别低于该测量任务的优先级别的测量任务所分配的时隙;
第二时隙分配模块,用于当只存在一个所述第二可转移时隙时,对该低优先级别的测量任务不予执行,并将所述第二可转移时隙分配至所述时隙数量仍不满足测量时长要求的测量任务;当存在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可转移时隙时,按照测量任务的优先级别从低到高的顺序,对至少一个所述低优先级别的测量任务不予执行,并将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可转移时隙分配至所述时隙数量仍不满足测量时长要求的测量任务。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调整单元还包括:
第三可转移时隙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测量任务所在子帧中是否存在第三可转移时隙,所述第三可转移时隙为分配给业务信道的发送接收任务的时隙;
第三时隙分配模块,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所述发送接收任务中断,并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三可转移时隙分配至所述时隙数量仍不满足测量时长要求的测量任务。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调整单元还包括:
第四可转移时隙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测量任务所在子帧中是否存在第四可转移时隙,所述第四可转移时隙为分配给控制信道的发送接收任务的时隙;
第四时隙分配模块,用于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所述控制信道的发送接收任务中断,并将所述至少一个第四可转移时隙分配至所述时隙数量仍不满足测量时长要求的测量任务。
29.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控制参数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网络下发的测量控制信息中的控制参数是否异常;
控制参数修正单元,用于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对异常的控制参数进行修正。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参数判断单元包括:
控制参数获得模块,用于从所述测量控制信息获得每个测量任务的控制参数,所述控制参数包括每个测量任务的测量周期和连续测量帧长度,
基本控制参数设定模块,用于根据测量算法复杂度和自身功能属性,为每个测量任务设定基本测量周期和基本测量长度,控制参数比较模块,用于将网络下发的测量任务的所述测量周期和所述连续测量帧长度分别与该测量任务的所述基本测量周期和所述基本测量长度比较大小。
31.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参数修正单元用于当网络下发的测量任务的所述测量周期大于所述测量任务的基本测量周期时,将所述基本测量周期作为该测量任务的测量周期,
当网络下发的测量任务的所述测量周期不大于所述测量任务的基本测量周期时,将所述网络下发的测量周期作为该测量任务的测量周期。
32.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参数修正单元用于当网络下发的所述连续测量长度不小于所述基本测量长度时,将网络下发的所述连续测量长度作为该测量任务的测量长度,
当网络下发的所述连续测量长度小于所述基本测量长度时,将所述基本测量长度作为该测量任务的测量长度。
33.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任务确定单元包括:
测量完成标识维护模块,用于对每个测量任务设置测量完成标识;
测量任务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量完成标识,确定在目标帧需要完成的测量任务;
所述装置还包括测量完成判断单元,用于当终端判断子帧的全部时隙分配完毕,启动测量任务;或者判断所有测量任务均完成时隙分配时,启动测量任务。
34.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权利要求19~33中任意一项所公开的在终端处对辅载波业务进行测量控制的装置。
CN201210174709.4A 2012-05-31 2012-05-31 在终端处对辅载波业务进行测量控制的方法、装置和终端 Active CN1034585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74709.4A CN103458519B (zh) 2012-05-31 2012-05-31 在终端处对辅载波业务进行测量控制的方法、装置和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74709.4A CN103458519B (zh) 2012-05-31 2012-05-31 在终端处对辅载波业务进行测量控制的方法、装置和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58519A true CN103458519A (zh) 2013-12-18
CN103458519B CN103458519B (zh) 2016-09-21

Family

ID=49740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74709.4A Active CN103458519B (zh) 2012-05-31 2012-05-31 在终端处对辅载波业务进行测量控制的方法、装置和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58519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49973A (zh) * 2013-12-30 2015-07-01 北京北方微电子基地设备工艺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深硅刻蚀工艺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CN108255588A (zh) * 2017-03-13 2018-07-06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编排任务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9564516A (zh) * 2017-09-15 2019-04-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载波选择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463250A (zh) * 2017-05-05 2019-1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方法及设备
WO2024099151A1 (zh) * 2022-11-07 2024-05-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测量间隙Gap冲突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3708A (zh) * 2006-03-24 2007-09-2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在无线网络中进行测量的方法及装置
CN101299866A (zh) * 2008-06-17 2008-1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测量中控制多个事件上报的方法和终端
WO2009020356A1 (en) * 2007-08-07 2009-02-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performing radio link measure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682852A (zh) * 2007-01-08 2010-03-24 交互数字技术公司 用于支持移动性的测量间隙图像调度
CN101873612A (zh) * 2009-04-23 2010-10-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家庭基站小区实现测量的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3708A (zh) * 2006-03-24 2007-09-2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在无线网络中进行测量的方法及装置
CN101682852A (zh) * 2007-01-08 2010-03-24 交互数字技术公司 用于支持移动性的测量间隙图像调度
WO2009020356A1 (en) * 2007-08-07 2009-02-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performing radio link measure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299866A (zh) * 2008-06-17 2008-1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测量中控制多个事件上报的方法和终端
CN101873612A (zh) * 2009-04-23 2010-10-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家庭基站小区实现测量的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49973A (zh) * 2013-12-30 2015-07-01 北京北方微电子基地设备工艺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深硅刻蚀工艺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CN108255588A (zh) * 2017-03-13 2018-07-06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编排任务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10463250A (zh) * 2017-05-05 2019-1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方法及设备
CN110463250B (zh) * 2017-05-05 2022-04-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方法及设备
US11445395B2 (en) 2017-05-05 2022-09-1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asurement method and device
CN109564516A (zh) * 2017-09-15 2019-04-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载波选择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US11246134B2 (en) 2017-09-15 2022-02-08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Carrier selecting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WO2024099151A1 (zh) * 2022-11-07 2024-05-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测量间隙Gap冲突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58519B (zh) 2016-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05828B1 (en) Bsr and lcp for dual connectivity
EP3216081B1 (en)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with dynamic capacity allocation and power adjustment
CN100473214C (zh)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设备,及控制移动通信系统的方法
CN103458519A (zh) 在终端处对辅载波业务进行测量控制的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792111B (zh) 在tdd cdma通信体系中支持p2p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1854643B (zh) 一种无线资源复用方法及其设备和系统
CN102281638B (zh) 一种调度子帧的方法和设备
EP1465449A1 (en) Dynamic resource allocation in packet data transfer
CN101494895B (zh) 一种小区间干扰协调的方法和系统
EP2100384B1 (en) Distributed multi-radio transmission diversity
EP3280197B1 (en) User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CN101094489A (zh) 用于测量信道质量的方法和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
CN104718773A (zh) 用于设备到设备通信的链路自适应
CN103096440A (zh) 一种无线信道接入方法及系统
CN102118860A (zh) 一种双工通信方法、终端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04640118A (zh) 小区分组方法、同步失效处理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US7020471B2 (en) Method for data communication with subscriber stations, and a radio communications network for implementing the method
CN102149126A (zh) 一种连接模式下异频/异系统测量时段控制方法
KR101854905B1 (ko) 사용자 장치, 액세스 노드 장치, 중앙 네트워크 처리 제어기 및 대응하는 방법
CN100481994C (zh) 无线电通信系统、无线终端、基站、控制设备及通信方法
CN101621843B (zh) 上行同步方法、网络侧设备、用户设备和移动通信系统
CN102378261A (zh) 一种协调长期演进计划系统下行干扰的方法及装置
EP1998581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nd inter-cell interference reduction method
CN102904626A (zh) 一种天线的功放开关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2291729A (zh) 激活和去激活分量载波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