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54731B - 光学电路板及光电通讯模组 - Google Patents

光学电路板及光电通讯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54731B
CN103454731B CN201210177574.7A CN201210177574A CN103454731B CN 103454731 B CN103454731 B CN 103454731B CN 201210177574 A CN201210177574 A CN 201210177574A CN 103454731 B CN103454731 B CN 1034547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waveguide
waveguide layer
wedge
shaped part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7757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54731A (zh
Inventor
黄新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oft Paper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17757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5473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547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547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547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5473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ptical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一种光学电路板,包括一个基底层、一个第一导光层以及一个第二导光层。所述第一导光层以及所述第二导光层形成于所述基底层上。所述第一导光层相对所述第二导光层的一端形成有一个第一楔形部,所述第二导光层相对所述第一导光层的一端形成有一个第二楔形部。所述第一导光层以及所述第二导光层通过所述第一楔形部以及所述第二楔形部实现光讯号的耦合。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光电通讯模组。

Description

光学电路板及光电通讯模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路板,尤其涉及一种光学电路板及具有该光学电路板的光电通讯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元件的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例如在光通讯领域,光通讯元件通常集成于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不仅用于传递电讯号,同时用于传递光讯号,这种电路板称为光学电路板。所述光学电路板包括导光元件,不同光通讯元件之间通过所述导光元件进行光讯号的传输。所述导光元件集成于所述光学电路板上,而不同导光元件之间需要进行光讯号的耦合,以实现光讯号的继续传输。
现有的光讯号耦合方式主要分为采用耦合棱镜以及采用光栅两种。然,采用耦合棱镜进行光讯号耦合时,所述耦合棱镜的组装位置以及角度对光讯号的耦合效率影响较大,因此增加了所述光学电路板制作以及组装的难度,另外,在光讯号耦合时,对所述耦合棱镜的材料亦有严格要求,所述材料的取得较为不易。而采用光栅进行光讯号耦合的方式,其光讯号耦合效率较低,通常只有10%~30%左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结构、制作简单且能保证光讯号耦合效率的光学电路板以及光电通讯模组。
一种光学电路板,包括一个基底层、一个第一导光层以及一个第二导光层。所述第一导光层以及所述第二导光层形成于所述基底层上。所述第一导光层相对所述第二导光层的一端形成有一个第一楔形部,所述第二导光层相对所述第一导光层的一端形成有一个第二楔形部。所述第一导光层以及所述第二导光层通过所述第一楔形部以及所述第二楔形部实现光讯号的耦合。
一种光电通讯模组,包括一个光学电路板以及复数设置于所述光学电路板的光电通讯元件。所述光电通讯元件通过所述光学电路板传递光讯号以及电讯号光学电路板。所述光学电路板包括一个基底层、一个第一导光层以及一个第二导光层。所述第一导光层以及所述第二导光层形成于所述基底层上。所述第一导光层相对所述第二导光层的一端形成有一个第一楔形部,所述第二导光层相对所述第一导光层的一端形成有一个第二楔形部。所述第一导光层以及所述第二导光层通过所述第一楔形部以及所述第二楔形部实现光讯号的耦合。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光学电路板采用所述楔形部实现光讯号在不同导光层之间的耦合,使得所述光学电路板结构更为简单,进一歩使得光学电路板的制作难度大幅下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学电路板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光学电路板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光学电路板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光学电路板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光学电路板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光学电路板 100,200,300,400,500
基底层 10,20,30,40,50
第一表面 101,201,301,401,501
凹槽 1011,203,3011
第一凹槽 4011,5011
第二凹槽 4021,5021
第二表面 102,202,302,402,502
第一导光层 11,21,31,41,51
第一楔形部 111,211,311,411,511
第一斜面 1111,2111,3111,4111,5111
第二导光层 12,22,32,42,52
第二楔形部 121,221,321,421,521
第二斜面 1211,2211,3211,4211,5211
连接导光层 13,23,43
第三楔形部 131,231,431
第三斜面 1311,2311,4311
第四楔形部 132,232,432
第四斜面 1321,2321,4321
反射层 14,34
第一反射层 24
第二反射层 25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一具体介绍。
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学电路板100的示意图,所述光学电路板100设置于光电通讯模组(图未示)中,所述光电通讯模组具有复数光电通讯元件,所述光学电路板100用于在所述光电通讯元件的间传输光讯号以及电讯号。所述光学电路板100包括基底层10、形成于所述基底层10上的第一导光层11以及第二导光层12以及位与所述第一导光层11以及所述第二导光层12之间的连接导光层13。
所述基底层10包括一个第一表面101以及一个与所述第一表面101相背离的第二表面102,所述第一表面101上开设有一个用于收容所述连接导光层13的凹槽1011,所述凹槽1011的横截面形状对应与所述连接导光层13的形状。所述基底层10表面或者内部可以设置有印刷线路(图未示),所述引刷线路用于传递电讯号。
所述第一导光层11以及所述第二导光层12设置于所述基底层10的第一表面101上,用于传递光讯号。所述第一导光层11包括一个第一楔形部111,所述第二导光层12包括一个第二楔形部121。所述第一楔形部111形成于所述第一导光层11靠近所述第二导光层12的一端,所述第二楔形部121形成于所述第二导光层12靠近所述第一导光层11的一端。所述第一楔形部111使得所述第一导光层11的厚度沿靠近所述第二导光层12的方向上逐渐变小,所述第二楔形部121使得所述第二导光层12的厚度沿靠近所述第一导光层11的方向上逐渐变小。所述第一楔形部111包括一个第一斜面1111,所述第二楔形部121包括一个第二斜面1121。
所述连接导光层13设置于所述凹槽1011内。所述连接导光层13包括一个第三楔形部131以及一个第四楔形部132。所述第三楔形部131形成于所述连接导光层13与所述第一导光层11相对的一端,并且使得所述连接导光层13的厚度沿靠近所述第一导光层11的方向上逐渐变小。所述第四楔形部132形成于所述连接导光层13与所述第二导光层12相对的一端,并且使得所述连接导光层13的厚度沿靠近所述第二导光层12的方向上逐渐变小。所述第三楔形部131包括一个第三斜面1311,所述第四楔形部132包括一个第四斜面1321。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斜面1311平行于所述第一斜面1111,所述第四斜面1321平行于所述第二斜面1121。
所述第一楔形部111与所述第三楔形部131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101的方向相重叠,所述第二楔形部121与所述第四楔形部132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101的方向上相重叠。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光层11、所述第二导光层12以及所述连接导光层13为平板状光波导或者长条状光波导。当然,也可以类似的方式将光纤与光波导之间作光讯号的耦合。
所述光学电路板100还包括一个覆盖所述第一导光层11以及所述第二导光层12的反射层14。所述反射层14由高反射率材料制成,例如,银、铝、铜或其合金等。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光层11以及所述第二导光层12通过所述连接导光层13实现光讯号的耦合,具体地,沿所述第一导光层11向所述第一楔形部111前进的光讯号在到达所述第一楔形部111时,经所述第一斜面1111反射至所述第三楔形部131,所述光讯号经所述第三楔形部131的第三斜面1311反射后在所述连接导光层内向所述第四楔形部132前进,经所述第四斜面1321反射后进入所述第二楔形部121,进入所述第二楔形部121的光讯号经所述第二斜面1211反射后在所述第二导光层12内传播。所述反射层14可以简小光讯号在所述第一斜面1111以及所述第二斜面1211处的损失,以提高光讯号的耦合效率。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电路板100适用于光电通讯元件位于其同一侧表面的情况。
请参阅图2,所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光学电路板200的示意图,所述光学电路板200包括分别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学电路板100类似的基底层20、第一导光层21、第二导光层22以及连接导光层23。所述基底层20包括一个第一表面201以及一个第二表面202。所述基底层20开设有一个用于收容所述连接导光层23的凹槽203。所述第一导光层21包括一个第一楔形部211,所述第一楔形部211包括一个第一斜面2111,所述第二导光层22包括一个第二楔形部221,所述第二楔形部221包括一个第二斜面2212,所述连接导光层23包括一个第三楔形部231以及一个第四楔形部232,所述第三楔形部231包括一个第三斜面2311,所述第四楔形部232包括以第四斜面2321。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所述凹槽203贯穿所述基底层20的第一表面201以及第二表面202。所述第二导光层22位于所述基底层20的第二表面202上。所述连接导光层23的第三斜面2311与第四斜面2321相互平行。
所述光学电路板200还包括一个覆盖所述第一导光层21的第一反射层24以及一个覆盖所述第二导光层22的第二反射层25。所述第一反射层24与所述第二反射层25均采用高反射率材料制成。
请参阅图3,所示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光学电路板300的示意图,所述光学电路板300包括分别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学电路板100类似的基底层30、第一导光层31、第二导光层32。所述基底层30包括一个第一表面301以及一个第二表面302。所述第一导光层31包括一个第一楔形部311,所述第一楔形部311包括一个第一斜面3111,所述第二导光层32包括一个第二楔形部321,所述第二楔形部321包括一个第二斜面3211。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所述基底层30的第一表面301上开设有一个收容所述第二导光层32的凹槽3011,所述第二导光层32收容于所述凹槽3011内,所述第一楔形部311与所述第二楔形部321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301的方向上相互重叠。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电路板300省去了连接导光层,因此其结构得到进一步简化。
所述光学电路板300还包括一个覆盖所述第一导光层31的反射层34。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电路板200适用于光电通讯元件其两相对表面侧的情况。
请参阅图4,所示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光学电路板400的示意图,所述光学电路板400包括分别与第二实施方式的光学电路板200类似的基底层40、第一导光层41、第二导光层42以及连接导光层43。所述基底层40包括一个第一表面401以及一个第二表面402。所述第一导光层41包括一个第一楔形部411,所述第一楔形部411包括一个第一斜面4111,所述第二导光层42包括一个第二楔形部421,所述第二楔形部421包括一个第二斜面4211,所述连接导光层43包括一个第三楔形部431以及一个第四楔形部432,所述第三楔形部431包括一个第三斜面4311,所述第四楔形部432包括以第四斜面4321。与第二实施方式不同,所述基底层40的第一表面401开设有一个收容所述第一导光层41的第一凹槽4011,所述基底层40的第二表面402开设有一个收容所述第二导光层42的第二凹槽4021。所述第一导光层41以及所述第二导光层42分别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4011以及所述第二凹槽4021内。所述光学电路板400省去了所述第一反射层以及所述第二反射层,因此不仅简化了结构,更将低了成本。
请参阅图5,所示为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光学电路板500的示意图,所述光学电路板500包括分别与第四实施方式的光学电路板300类似的基底层50、第一导光层51、第二导光层52。所述基底层50包括一个第一表面501以及一个第二表面502。所述第一导光层51包括一个第一楔形部511,所述第一楔形部511包括一个第一斜面5111,所述第二导光层52包括一个第二楔形部521,所述第二楔形部521包括一个第二斜面5211。所述基底层50的第一表面501上开设有一个收容所述第一导光层51的第一凹槽5011,所述基底层50的第二表面502上开设有一个收容所述第二导光层52的第二凹槽5021。所述第一导光层51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5011内,所述第二导光层52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5021内。与第四实施方式不同,所述第一楔形部511与所述第二楔形部521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501方向上相互重叠。相较第四实施方式,所述光学电路板500省去了连接导光层。
本发明的光学电路板采用所述楔形部实现光讯号在不同导光层之间的耦合,使得所述光学电路板结构更为简单,进一歩使得光学电路板的制作难度大幅下降。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光学电路板,包括一个基底层、一个第一导光层以及一个第二导光层,所述基底层包括一个第一表面以及一个与所述第一表面相背离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导光层以及所述第二导光层形成于所述基底层的第一表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光层相对所述第二导光层的一端形成有一个第一楔形部,所述第二导光层相对所述第一导光层的一端形成有一个第二楔形部,所述光学电路板还包括一个位于所述第一导光层以及所述第二导光层之间的连接导光层,所述连接导光层包括一个第三楔形部以及一个第四楔形部,所述第三楔形部以及所述第四楔形部分别位于所述导光层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三楔形部与所述第一楔形部在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上相互重叠,所述第二楔形部与所述第四楔形部在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上相互重叠,所述第一导光层、所述连接导光层以及所述第二导光层通过所述第一楔形部、所述第三楔形部、所述第四楔形部以及所述第二楔形部实现光讯号的耦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电路板还包括覆盖所述第一导光层以及所述第二导光层的反射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开设有收容所述第一导光层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表面开设有收容所述第二导光层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导光层以及所述第二导光层分别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以及所述第二凹槽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开设有收容所述第二导光层的凹槽,所述第二导光层收容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一楔形部与所述第二楔形部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上相互重叠。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开设有收容所述第一导光层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表面开设有收容所述第二导光层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导光层以及所述第二导光层分别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以及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一楔形部与所述第二楔形部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上相互重叠。
6.一种光电通讯模组,包括一个光学电路板以及复数设置于所述光学电路板的光电通讯元件,所述光电通讯元件通过所述光学电路板传递光讯号以及电讯号至所述光学电路板,所述光学电路板包括一个基底层、一个第一导光层以及一个第二导光层,所述基底层包括一个第一表面以及一个与所述第一表面相背离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导光层以及所述第二导光层形成于所述基底层的第一表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光层相对所述第二导光层的一端形成有一个第一楔形部,所述第二导光层相对所述第一导光层的一端形成有一个第二楔形部,所述光学电路板还包括一个位于所述第一导光层以及所述第二导光层之间的连接导光层,所述连接导光层包括一个第三楔形部以及一个第四楔形部,所述第三楔形部以及所述第四楔形部分别位于所述导光层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三楔形部与所述第一楔形部在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上相互重叠,所述第二楔形部与所述第四楔形部在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上相互重叠,所述第一导光层、所述连接导光层以及所述第二导光层通过所述第一楔形部、所述第三楔形部、所述第四楔形部以及所述第二楔形部实现光讯号的耦合。
CN201210177574.7A 2012-06-01 2012-06-01 光学电路板及光电通讯模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547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77574.7A CN103454731B (zh) 2012-06-01 2012-06-01 光学电路板及光电通讯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77574.7A CN103454731B (zh) 2012-06-01 2012-06-01 光学电路板及光电通讯模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54731A CN103454731A (zh) 2013-12-18
CN103454731B true CN103454731B (zh) 2016-08-03

Family

ID=49737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77574.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54731B (zh) 2012-06-01 2012-06-01 光学电路板及光电通讯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54731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60467B1 (de) * 1993-12-22 1997-03-19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Optoelektronisches Bauelement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JP2004191903A (ja) * 2002-10-17 2004-07-08 Toppan Printing Co Ltd 光路変換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光表面実装導波路
JP2005321588A (ja) * 2004-05-10 2005-11-17 Sony Corp 光導波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光結合装置
CN101455077A (zh) * 2006-05-26 2009-06-10 伊斯曼柯达公司 具有增加的光展量的数字影院投影系统
CN101975981A (zh) * 2010-09-26 2011-02-16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平面光波导与有源光器件的混合集成结构
JP4983990B2 (ja) * 2011-04-06 2012-07-25 住友ベークライト株式会社 光導波路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60467B1 (de) * 1993-12-22 1997-03-19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Optoelektronisches Bauelement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JP2004191903A (ja) * 2002-10-17 2004-07-08 Toppan Printing Co Ltd 光路変換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光表面実装導波路
JP2005321588A (ja) * 2004-05-10 2005-11-17 Sony Corp 光導波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光結合装置
CN101455077A (zh) * 2006-05-26 2009-06-10 伊斯曼柯达公司 具有增加的光展量的数字影院投影系统
CN101975981A (zh) * 2010-09-26 2011-02-16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平面光波导与有源光器件的混合集成结构
JP4983990B2 (ja) * 2011-04-06 2012-07-25 住友ベークライト株式会社 光導波路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54731A (zh) 2013-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56026B (zh) 光學電路板及光電通訊模組
US8672559B2 (en) Thin connector assembly that has optical and electrical capabilities and that includes a plug having an optical surface that can be easily wiped clean
JP5102550B2 (ja) 光導波路保持部材及び光トランシーバ
US8611704B2 (en)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module
EP1780842A1 (en) Photoelectric composite type connector, and substrate using the connector
US20070230863A1 (en) Optical/electrical circuit interconnect board and evaluation method therefor
WO2007088805A1 (ja) 光電フレキシブル配線板の接続構造、並びにコネクタ及び光電フレキシブル配線板
US20150078760A1 (en) Optical transceiver having inner fibers for coupling optical receptacle wit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modules
US20140105612A1 (en) Optical engine assembly and transceiver using the same
US9151663B2 (en) Optical module including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element and optical coupling member
US9568693B2 (en) Optical engine
CN202256783U (zh) 光纤直接转向连接器
CN102135649B (zh) 光模块制造方法及光模块
CN103454731B (zh) 光学电路板及光电通讯模组
CN108459383B (zh) 一种光耦合模块与光纤连接器
CN200976711Y (zh) 基于柔性电路板的高速光电器件
US9016956B2 (en) Optoelectronic transmission module
US8571361B2 (en)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al flexible wiring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US8705916B2 (en) Optical module, optical module connector, and optical deflection member
CN103941352A (zh) 光通讯模组
US9031361B2 (en) Optical module
CN201965258U (zh) 光纤连接器
TWI509915B (zh) 光學通用串行總線連接器
US8246257B2 (en)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CN105487175A (zh) 光耦合透镜及光纤耦合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707

Address after: Floor four, building C, Xintai Tak Industrial Park, second industrial zone, village head, Shenzhen village, Songga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soft paper Electronics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09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Baoan District Longhua Town Industrial Zone tabulaeformis tenth East Ring Road No. 2 two

Co-patentee before: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atentee before: Hongfujin Precise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03

Termination date: 202006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