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38900B - 三线阵相机影像协同绝对辐射定标和校正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三线阵相机影像协同绝对辐射定标和校正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38900B
CN103438900B CN201310317116.3A CN201310317116A CN103438900B CN 103438900 B CN103438900 B CN 103438900B CN 201310317116 A CN201310317116 A CN 201310317116A CN 103438900 B CN103438900 B CN 1034389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bda
line scanner
camera
parameter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1711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38900A (zh
Inventor
张晓�
郝胜勇
胡沅
张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ace Sta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ace St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ace Sta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ace St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31711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3890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389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389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389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389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mage Input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三线阵相机影像协同绝对辐射定标和校正方法,步骤为:1)三线阵相机影像分别相对辐射校正;2)地表靶标反射率计算;3)大气参数计算;4)三线阵相机分别光谱响应计算;5)三线阵相机分别入瞳辐亮度计算;6)三线阵协同绝对辐射定标系数计算;7)基于三线阵协同绝对辐射定标系数的绝对辐射校正。本发明将三线阵相机正视、前视和后视影像的辐射响应关系构建统一模型,使三线阵影像的辐射响应真实地反映地物实际光谱特性,为摄影测量立体测图和遥感定量化应用奠定基础。

Description

三线阵相机影像协同绝对辐射定标和校正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线阵相机影像协同绝对辐射定标和校正方法,属于遥感卫星图像处理技术领域,用于测绘型光学遥感卫星三线阵相机影像辐射定标和辐射校正处理。
背景技术
三线阵相机是测绘型光学遥感卫星所搭载的一种主要光学载荷之一,它具有正视(又称下视)、前视和后视三个观测方向的相机,各个观测方向的相机之间具有精确标定及控制的几何关系。通过三线阵相机,可在单颗卫星上实现对同一区域、同一目标在卫星飞行轨迹星下点、飞行轨迹前方和飞行轨迹后方的成像,并通过不同方向影像的处理分析,实现对地物目标的立体观测,获取精确的地理信息,生产数字地形图等测绘产品。
光学遥感影像辐射校正是光学遥感卫星相机影像处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是减少或消除遥感影像的各类辐射误差,提升遥感影像辐射精度,增强遥感影像反映实际地物真实物理特性的能力,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消除影像自身像元之间的辐射响应不一致性,称之为相对辐射校正;二是将遥感影像的量化维度由传感器器件的数字响应计数值即DN值转化为实际地物辐射能量值,称之为绝对辐射校正。以上目的与内容适用于采用CCD作为探测器件的可见光全色、近红外、多光谱等各类常用光学遥感影像的辐射校正处理。
对于三线阵相机遥感影像,其辐射校正处理除具备上述光学遥感影像辐射校正处理的一般特征以外,还应在提升单相机影像自身辐射精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正视、前视和后视相机影像之间的辐射相对比例关系与绝对辐射量化程度,减少或消除由于传感器器件光谱响应不一致性、电磁波谱在大气中的方向性传输光谱透射能力不一致性和地物光谱方向性反射特性等光谱响应误差,提升三线阵遥感影像随波长变化的光谱响应精度,准确量化和标定三线阵相机之间的辐射响应关系,减少和消除不同相机影像间的辐射响应差异,提升三线阵影像立体观测和数字测图精度。
目前光学遥感影像的绝对辐射定标和校正处理,主要是面向常规星下点成像模式实现的。这种处理方法在三线阵相机遥感影像绝对辐射定标和校正处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缺陷是:以星下点成像为基本假设,没有考虑三线阵相机各自的观测方向性差异对定标结果和校正效果的影响;三线阵相机的光谱响应曲线参数没有进行归一化处理,没有构建不同相机之间在光谱响应上的关系,导致定标和校正结果缺乏协同的相关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绝对辐射定标的三线阵相机影像协同辐射定标和校正方法,使三线阵影像的辐射响应真实地反映地物实际光谱特性,为摄影测量立体测图和遥感定量化应用奠定基础。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三线阵相机影像协同绝对辐射定标和校正方法,步骤如下:
1)根据测量获取的遥感卫星三线阵正视、前视和后视相机各自独立的实验室相对定标系数,采用灰度线性变换方法对辐射定标场靶标的三线阵相机原始影像逐相机逐像元进行相对辐射校正,获得辐射定标场靶标相对辐射校正影像;
2)获取在轨辐射定标场野外测量的光谱辐照度数据,计算得到地表靶标反射率参数;
3)获取在轨辐射定标场野外测量的太阳辐照度数据、太阳天顶角和方位角参数、靶标大地坐标、卫星成像时刻轨道和姿态参数、气象参数,计算大气参数;所述大气参数包括气溶胶光学厚度、气体吸收光学厚度和瑞利光学厚度;
4)根据测量获取的三线阵正视、前视和后视相机各自的实验室光谱响应曲线参数,计算三线阵正视、前视和后视相机各自的光谱响应归一化参数;
5)根据步骤2)得到的地表靶标反射率参数、步骤3)得到的大气参数和步骤4)得到的相机光谱响应归一化参数,分别计算三线阵正视、前视和后视相机各自的入瞳辐亮度参数;
6)根据步骤1)得到的辐射定标场靶标相对辐射校正影像和步骤5)得到的入瞳辐亮度参数,建立靶标影像DN值与入瞳辐亮度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线性拟合方法计算三线阵正视、前视和后视相机各自的绝对辐射定标系数;
7)根据步骤6)得到的绝对辐射定标系数,对三线阵正视、前视和后视相机的原始影像进行绝对辐射校正,得到三线阵相机协同绝对辐射校正影像。
所述步骤3)中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3.1)根据大气测量数据计算大气光谱光学厚度,具体公式如下:
τ ( λ ) = - 1 m ln E dir ( λ ) d s E s ( λ )
式中,τ(λ)为大气光谱光学厚度;Edir(λ)为波长λ处到达地面的太阳直射光谱辐照度,单位为W·m-2·μm-1;Es(λ)为波长λ处的大气外太阳光谱辐照度,单位为W·m-2·μm-1;ds为日-地距离订正因子,其随儒略历天数J的变化公式为:
d s = 1 1 - 0.01673 · cos [ 0.9856 π ( J - 4 ) / 180 ]
m为大气光学质量,其公式为:
m = 1 cos θ s + 0.15 · ( 93.885 - θ s ) - 1.253 · P 1013.25
上式中:θs是太阳天顶角,单位为度;P是大气压强,单位为Pa;
3.2)将大气光谱光学厚度分为三个部分:
τ(λ)=τRay(λ)+τaer(λ)+τgas(λ)
上式中,τRay(λ)是瑞利光学厚度;τaer(λ)是气溶胶光学厚度;τgas(λ)是气体吸收光学厚度;
3.3)计算瑞利光学厚度τRay(λ),具体公式如下:
τ Ray ( λ ) = P · ( 84.35 · λ - 4 - 1.255 · λ - 5 + . 40 · λ - 6 ) 1013.25 × 10 4
3.4)选取n个间距较远,且无气体吸收的波长,即τgas(λ)=0,计算其对应的瑞利光学厚度τRay1)、τRay2)…τRayn);
计算这n个波长的剩余光学厚度,即气溶胶光学厚度τaer1)、τaer2)…τaern),具体公式如下:
τaeri)=τ(λi)-τRayi)
上式中,i=1,2···n;
3.5)根据气溶胶光学厚度与波长的转换关系公式
τaer(λ)=k·λ-(υ-2)=k·λ
以及已知的气溶胶光学厚度τaer1)、τaer2)…τaern),计算常数k和Junge幂指数α的值;
3.6)将α代入步骤3.5)中的公式计算出其它波长,即有气体吸收波长上的气溶胶光学厚度,进而由公式
τgas(λ)=τ(λ)-τRay(λ)-τaer(λ)
计算出气体吸收光学厚度τgas(λ);
所述步骤4)中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4.1)获取三线阵正视、前视和后视相机各自的光谱响应函数sNAD(λ)、sFWD(λ)、sBWD(λ);
4.2)获取各相机光谱响应函数中响应度的最大值smax
4.3)计算三线阵各相机的归一化光谱响应函数RNAD(λ)、RFWD(λ)、sBWD(λ),具体公式如下:
R ( λ ) = s ( λ ) s max
所述步骤5)中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5.1)获取步骤2)得到的地表靶标反射率参数、步骤3)得到的大气参数和步骤4)得到的相机光谱响应归一化参数,包括:
d2——日地距离修正因子;
Tg(λ)——波长λ处向上和向下两方向的大气总吸收透过率;
ρ(λ)——波长λ处的地面双向反射率因子,此处为不同靶标各自的反射率;
Es(λ)——波长λ处的大气外太阳光谱辐照度,单位为W·m-2·μm-1
μs——太阳天顶角θs的余弦,即cosθs
μv——观测天底角θv的余弦,即cosθv
Ed(λ)——波长λ处入射到地表的大气漫射辐照度,单位为W·m-2·μm-1
τ'——太阳到地面方向的垂直大气散射光学厚度;
e-τ(λ)/μs——太阳到地面方向的大气散射透过率;
τ(λ)——地面到遥感卫星相机方向的垂直大气散射光学厚度;
e-τ(λ)/μv——地面到遥感卫星相机方向的大气散射透过率;
Lp(λ)——波长λ处的大气路径散射辐射度,单位为W·m-2·μm-1
5.2)根据在轨辐射定标野外测量数据计算地面检校场在轨定标靶标的在轨入瞳辐亮度Ls(λ),具体公式如下:
L s ( λ ) = 1 πd 2 { T g ( λ ) ρ ( λ ) [ μ s E s ( λ ) e - τ ( λ ) / μ s + E d ( λ ) e - τ ( λ ) / μ v ] + L p ( λ ) }
5.3)计算相机光谱辐射响应的等效辐亮度,具体公式如下:
L = ∫ λ 1 λ 2 L s ( λ ) R ( λ ) dλ
式中,Ls(λ)为三线阵正视、前视和后视相机各自的在轨入瞳辐亮度,R(λ)为各相机光谱响应函数,λ1、λ2为相机光谱响应范围上下限。
所述步骤6)中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6.1)获取三线阵正视、前视和后视相机各自的定标场靶标影像,在影像中量测不同反射率靶标的影像DN值DNNAD-i、DNFWD-i、DNBWD-i,其中i=1,2···n为反射率依次由低至高的靶标序号;
6.2)获取三线阵正视、前视和后视相机各自的定标场靶标在轨等效辐亮度LNAD-i、LFWD-i、LBWD-i,其中i=1,2···n为反射率依次由低至高的靶标序号,结合步骤6.1)建立不同反射率靶标影像各自的DN值与入瞳辐亮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6.3)按照辐亮度-反射率关系公式
Li=gain·DNi+offset
通过线性拟合方法,计算三线阵正视、前视和后视相机各自的绝对定标系数(gainNAD,offsetNAD),(gainFWD,offsetFWD)、(gainBWD,offsetBWD)。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将三线阵相机正视、前视和后视影像的辐射响应关系构建统一模型,使三线阵影像的辐射响应真实地反映地物实际光谱特性,为摄影测量立体测图和遥感定量化应用奠定基础;
(2)通过根据正视、前视和后视相机的观测方向应差异,计算不同观测方向的气溶胶消光系数等大气参数,从而获取大气方向性参数,标定和减少光学遥感电磁波谱的大气传输方向性差异,提高绝对辐射定标和校正精度;
(3)通过对三线阵正视、前视和后视相机各自的实验室光谱响应曲线参数统一进行归一化处理,而不是各个相机单独进行归一化处理,计算得到统一光谱辐射响应基准上的光谱响应曲线,减少和消除不同相机影像间的辐射响应差异,提高绝对辐射定标和校正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方法做进一步描述:
1)根据测量获取的遥感卫星三线阵正视、前视和后视相机各自独立的实验室相对定标系数,采用灰度线性变换方法对辐射定标场靶标的三线阵相机原始影像逐相机逐像元进行相对辐射校正,获得辐射定标场靶标相对辐射校正影像。
1.1)获取遥感卫星三线阵正视、前视和后视相机各自独立的实验室相对定标系数:获取三线阵相机各相机各探元的相对定标系数gainrelative(k,i)与offsetrelative(k,i),其中gainrelative(k,i)表示增益,offsetrelative(k,i)表示偏移量,k表示相机序号,i表示每一相机CCD各探元序号;
1.2)相对辐射校正:按照公式
DNrelative(k,i)=gainrelative(k,i)·DNorin(k,i)+offsetrelative(k,i)
对三线阵相机各相机各像元的DN值进行校正,其中DNorin(k,i)表示第k相机的第i探元的原始DN值,DNrelative(k,i)表示第k相机的第i探元的相对辐射校正后影像的DN值。
2)地表靶标反射率计算:获取在轨辐射定标场野外测量的光谱辐照度数据,计算得到地表靶标反射率参数。
2.1)获取在轨辐射定标场野外测量的光谱辐照度数据,主要包括:
——第i个采样点附近的N条测量数据的平均光谱;
——第i个采样点测量前后两次参考板数据的平均光谱;
ρ(λ)panel——参考板光谱反射率因子;
2.2)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地表靶标反射率参数,具体公式如下:
ρ ( λ ) = 1 N Σ i = 0 N V ‾ ( λ ) ground , i V ‾ ( λ ) panel , i × ρ ( λ ) panel
式中,ρ(λ)为地表光谱反射率参数;
3)大气参数计算:获取在轨辐射定标场野外测量的太阳辐照度数据、太阳天顶角和方位角参数、靶标大地坐标、卫星成像时刻轨道和姿态参数、气象参数,计算大气参数;所述大气参数包括气溶胶光学厚度、气体吸收光学厚度和瑞利光学厚度;
3.1)根据大气测量数据计算大气光谱光学厚度,具体公式如下:
τ ( λ ) = - 1 m ln E dir ( λ ) d s E s ( λ )
式中,τ(λ)为大气光谱光学厚度;Edir(λ)为波长λ处到达地面的太阳直射光谱辐照度,单位为W·m-2·μm-1;Es(λ)为波长λ处的大气外太阳光谱辐照度,单位为W·m-2·μm-1;ds为日-地距离订正因子,其随儒略历天数J的变化公式为:
d s = 1 1 - 0.01673 · cos [ 0.9856 π ( J - 4 ) / 180 ]
m为大气光学质量,其公式为:
m = 1 cos θ s + 0.15 · ( 93.885 - θ s ) - 1.253 · P 1013.25
式中:
θs是太阳天顶角,单位为度(°);
P是大气压强,单位为Pa;
3.2)将大气光谱光学厚度分为三个部分:
τ(λ)=τRay(λ)+τaer(λ)+τgas(λ)
式中:
τRay(λ)是瑞利光学厚度;
τaer(λ)是气溶胶光学厚度;
τgas(λ)是气体吸收光学厚度;
3.3)计算瑞利光学厚度τRay(λ),具体公式如下:
τ Ray ( λ ) = P · ( 84.35 · λ - 4 - 1.255 · λ - 5 + 1.40 · λ - 6 ) 1013.25 × 10 4
3.4)选取n个间距较远,且无气体吸收的波长,即τgas(λ)=0,计算其对应的瑞利光学厚度τRay1)、τRay2)…τRayn);
计算这n个波长的剩余光学厚度,即气溶胶光学厚度τaer1)、τaer2)…τaern),具体公式如下:
τaeri)=τ(λi)-τRayi)
式中,i=1,2···n;
3.5)根据气溶胶光学厚度与波长的转换关系公式
τaer(λ)=k·λ-(υ-2)=k·λ
以及已知的气溶胶光学厚度τaer1)、τaer2)…τaern),计算常数k和Junge幂指数α的值;
3.6)将α代入步骤3.5)中的公式计算出其它波长,即有气体吸收波长上的气溶胶光学厚度,进而由公式
τgas(λ)=τ(λ)-τRay(λ)-τaer(λ)
计算出气体吸收光学厚度τgas(λ);
4)三线阵相机分别光谱响应计算:根据测量获取的三线阵正视、前视和后视相机各自的实验室光谱响应曲线参数,计算三线阵正视、前视和后视相机各自的光谱响应归一化参数。
4.1)获取三线阵正视、前视和后视相机各自的光谱响应函数sNAD(λ)、sFWD(λ)、sBWD(λ);
4.2)获取各相机光谱响应函数中响应度的最大值smax
4.3)计算三线阵各相机的归一化光谱响应函数RNAD(λ)、RFWD(λ)、sBWD(λ),具体公式如下:
R ( λ ) = s ( λ ) s max
5)三线阵相机分别入瞳辐亮度计算:根据步骤2)得到的地表靶标反射率参数、步骤3)得到的大气参数和步骤4)得到的相机光谱响应归一化参数,分别计算三线阵正视、前视和后视相机各自的入瞳辐亮度参数。
5.1)获取步骤2)得到的地表靶标反射率参数、步骤3)得到的大气参数和步骤4)得到的相机光谱响应归一化参数,包括:
d2——日地距离修正因子;
Tg(λ)——波长λ处向上和向下两方向的大气总吸收透过率;
ρ(λ)——波长λ处的地面双向反射率因子,此处为不同靶标各自的反射率;
Es(λ)——波长λ处的大气外太阳光谱辐照度,单位为W·m-2·μm-1
μs——太阳天顶角θs的余弦,即cosθs
μv——观测天底角θv的余弦,即cosθv
Ed(λ)——波长λ处入射到地表的大气漫射辐照度,单位为W·m-2·μm-1
τ'——太阳到地面方向的垂直大气散射光学厚度;
e-τ(λ)/μs——太阳到地面方向的大气散射透过率;
τ(λ)——地面到遥感卫星相机方向的垂直大气散射光学厚度;
e-τ(λ)/μv——地面到遥感卫星相机方向的大气散射透过率;
Lp(λ)——波长λ处的大气路径散射辐射度,单位为W·m-2·μm-1
5.2)根据在轨辐射定标野外测量数据计算地面检校场在轨定标靶标的在轨入瞳辐亮度Ls(λ),具体公式如下:
L s ( λ ) = 1 πd 2 { T g ( λ ) ρ ( λ ) [ μ s E s ( λ ) e - τ ( λ ) / μ s + E d ( λ ) e - τ ( λ ) / μ v ] + L p ( λ ) }
5.3)计算相机光谱辐射响应的等效辐亮度,具体公式如下:
L = ∫ λ 1 λ 2 L s ( λ ) R ( λ ) dλ
式中,Ls(λ)为三线阵正视、前视和后视相机各自的在轨入瞳辐亮度,R(λ)为各相机光谱响应函数,λ1、λ2为相机光谱响应范围上下限。
6)三线阵协同绝对辐射定标系数计算:根据步骤6)得到的绝对辐射定标系数,对三线阵正视、前视和后视相机的原始影像进行绝对辐射校正,得到三线阵相机协同绝对辐射校正影像。
6.1)获取三线阵正视、前视和后视相机各自的定标场靶标影像,在影像中量测不同反射率靶标的影像DN值DNNAD-i、DNFWD-i、DNBWD-i,其中i=1,2···n为反射率依次由低至高的靶标序号;
6.2)获取三线阵正视、前视和后视相机各自的定标场靶标在轨等效辐亮度LNAD-i、LFWD-i、LBWD-i,其中i=1,2···n为反射率依次由低至高的靶标序号,结合步骤6.1)建立不同反射率靶标影像各自的DN值与入瞳辐亮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6.3)按照辐亮度-反射率关系公式
Li=gain·DNi+offset
通过线性拟合方法,计算三线阵正视、前视和后视相机各自的绝对定标系数(gainNAD,offsetNAD),(gainFWD,offsetFWD)、(gainBWD,offsetBWD)。
7)基于三线阵协同绝对辐射定标系数的绝对辐射校正:分别获取三线阵正视、前视和后视相机各自的步骤6)得到的绝对辐射定标系数,对各自相机的原始影像进行绝对辐射校正,得到三线阵相机协同绝对辐射校正影像。
7.1)获取三线阵正视、前视和后视相机各自的绝对辐射定标系数(gainNAD,offsetNAD),(gainFWD,offsetFWD)、(gainBWD,offsetBWD);
7.2)对步骤1)获得的三线阵正视、前视和后视相机相对辐射校正影像,使用各自的绝对辐射定标系数进行绝对辐射校正处理,得到三线阵协同绝对辐射校正影像,具体公式如下:
L(i,j)=gain·DN(i,j)+offset
式中,DN(i,j)为影像坐标(i,j)处的相对辐射校正影像DN值,L(i,j)为影像坐标(i,j)处的绝对辐射校正影像辐亮度。
本发明未详细阐述的部分属于本领域公知技术。

Claims (4)

1.三线阵相机影像协同绝对辐射定标和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根据测量获取的遥感卫星三线阵正视、前视和后视相机各自独立的实验室相对定标系数,采用灰度线性变换方法对辐射定标场靶标的三线阵相机原始影像逐相机逐像元进行相对辐射校正,获得辐射定标场靶标相对辐射校正影像;
2)获取在轨辐射定标场野外测量的光谱辐照度数据,计算得到地表靶标反射率参数;
3)获取在轨辐射定标场野外测量的太阳辐照度数据、太阳天顶角和方位角参数、靶标大地坐标、卫星成像时刻轨道和姿态参数、气象参数,计算大气参数;所述大气参数包括气溶胶光学厚度、气体吸收光学厚度和瑞利光学厚度;具体方法为:
3.1)根据大气测量数据计算大气光谱光学厚度,具体公式如下:
τ ( λ ) = - 1 m l n E d i r ( λ ) d s E s ( λ )
式中,τ(λ)为大气光谱光学厚度;Edir(λ)为波长λ处到达地面的太阳直射光谱辐照度,单位为W·m-2·μm-1;Es(λ)为波长λ处的大气外太阳光谱辐照度,单位为W·m-2·μm-1;ds为日-地距离订正因子,其随儒略历天数J的变化公式为:
d s = 1 1 - 0.01673 · c o s [ 0.9856 π ( J - 4 ) / 180 ]
m为大气光学质量,其公式为:
m = 1 cosθ s + 0.15 · ( 93.885 - θ s ) - 1.253 · P 1013.25
上式中:θs是太阳天顶角,单位为度;P是大气压强,单位为Pa;
3.2)将大气光谱光学厚度分为三个部分:
τ(λ)=τRay(λ)+τaer(λ)+τgas(λ)
上式中,τRay(λ)是瑞利光学厚度;τaer(λ)是气溶胶光学厚度;τgas(λ)是气体吸收光学厚度;
3.3)计算瑞利光学厚度τRay(λ),具体公式如下:
τ R a y ( λ ) = P · ( 84.35 · λ - 4 - 1.255 · λ - 5 + 1.40 · λ - 6 ) 1013.25 × 10 4
3.4)选取n个间距较远,且无气体吸收的波长,即τgas(λ)=0,计算其对应的瑞利光学厚度τRay1)、τRay2)…τRayn);
计算这n个波长的剩余光学厚度,即气溶胶光学厚度τaer1)、τaer2)…τaern),具体公式如下:
τaeri)=τ(λi)-τRayi)
上式中,i=1,2…n;
3.5)根据气溶胶光学厚度与波长的转换关系公式
τaer(λ)=k·λ-(υ-2)=k·λ
以及已知的气溶胶光学厚度τaer1)、τaer2)…τaern),计算常数k和Junge幂指数α的值;
3.6)将α代入步骤3.5)中的公式计算出其它波长,即有气体吸收波长上的气溶胶光学厚度,进而由公式
τgas(λ)=τ(λ)-τRay(λ)-τaer(λ)
计算出气体吸收光学厚度τgas(λ);
4)根据测量获取的三线阵正视、前视和后视相机各自的实验室光谱响应曲线参数,计算三线阵正视、前视和后视相机各自的光谱响应归一化参数;
5)根据步骤2)得到的地表靶标反射率参数、步骤3)得到的大气参数和步骤4)得到的相机光谱响应归一化参数,分别计算三线阵正视、前视和后视相机各自的入瞳辐亮度参数;
6)根据步骤1)得到的辐射定标场靶标相对辐射校正影像和步骤5)得到的入瞳辐亮度参数,建立靶标影像DN值与入瞳辐亮度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线性拟合方法计算三线阵正视、前视和后视相机各自的绝对辐射定标系数;
7)根据步骤6)得到的绝对辐射定标系数,对三线阵正视、前视和后视相机的原始影像进行绝对辐射校正,得到三线阵相机协同绝对辐射校正影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线阵相机影像协同绝对辐射定标和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4.1)获取三线阵正视、前视和后视相机各自的光谱响应函数sNAD(λ)、sFWD(λ)、sBWD(λ);
4.2)获取各相机光谱响应函数中响应度的最大值smax
4.3)计算三线阵各相机的归一化光谱响应函数RNAD(λ)、RFWD(λ)、RBWD(λ),具体公式如下:
R ( λ ) = s ( λ ) s m a x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线阵相机影像协同绝对辐射定标和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5.1)获取步骤2)得到的地表靶标反射率参数、步骤3)得到的大气参数和步骤4)得到的相机光谱响应归一化参数,包括:
d2——日地距离修正因子;
Tg(λ)——波长λ处向上和向下两方向的大气总吸收透过率;
ρ(λ)——波长λ处的地面双向反射率因子,此处为不同靶标各自的反射率;
Es(λ)——波长λ处的大气外太阳光谱辐照度,单位为W·m-2·μm-1
μs——太阳天顶角θs的余弦,即cosθs
μv——观测天底角θv的余弦,即cosθv
Ed(λ)——波长λ处入射到地表的大气漫射辐照度,单位为W·m-2·μm-1
τ'——太阳到地面方向的垂直大气散射光学厚度;
e-τ(λ)/μs——太阳到地面方向的大气散射透过率;
τ(λ)——地面到遥感卫星相机方向的垂直大气散射光学厚度;
e-τ(λ)/μv——地面到遥感卫星相机方向的大气散射透过率;
Lp(λ)——波长λ处的大气路径散射辐射度,单位为W·m-2·μm-1
5.2)根据在轨辐射定标野外测量数据计算地面检校场在轨定标靶标的在轨入瞳辐亮度Ls(λ),具体公式如下:
L s ( λ ) = 1 πd 2 { T g ( λ ) ρ ( λ ) [ μ s E s ( λ ) e - τ ( λ ) / μ s + E d ( λ ) e - τ ( λ ) / μ v ] + L p ( λ ) }
5.3)计算相机光谱辐射响应的等效辐亮度,具体公式如下:
L = ∫ λ 1 λ 2 L s ( λ ) R ( λ ) d λ
式中,Ls(λ)为三线阵正视、前视和后视相机各自的在轨入瞳辐亮度,R(λ)为各相机光谱响应函数,λ1、λ2为相机光谱响应范围上下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线阵相机影像协同绝对辐射定标和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6.1)获取三线阵正视、前视和后视相机各自的定标场靶标影像,在影像中量测不同反射率靶标的影像DN值DNNAD-i、DNFWD-i、DNBWD-i,其中i=1,2…n为反射率依次由低至高的靶标序号;
6.2)获取三线阵正视、前视和后视相机各自的定标场靶标在轨等效辐亮度LNAD-i、LFWD-i、LBWD-i,其中i=1,2…n为反射率依次由低至高的靶标序号,结合步骤6.1)建立不同反射率靶标影像各自的DN值与入瞳辐亮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6.3)按照辐亮度-反射率关系公式
Li=gain·DNi+offset
通过线性拟合方法,计算三线阵正视、前视和后视相机各自的绝对定标系数(gainNAD,offsetNAD),(gainFWD,offsetFWD)、(gainBWD,offsetBWD)。
CN201310317116.3A 2013-07-25 2013-07-25 三线阵相机影像协同绝对辐射定标和校正方法 Active CN1034389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17116.3A CN103438900B (zh) 2013-07-25 2013-07-25 三线阵相机影像协同绝对辐射定标和校正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17116.3A CN103438900B (zh) 2013-07-25 2013-07-25 三线阵相机影像协同绝对辐射定标和校正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38900A CN103438900A (zh) 2013-12-11
CN103438900B true CN103438900B (zh) 2016-06-01

Family

ID=496925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17116.3A Active CN103438900B (zh) 2013-07-25 2013-07-25 三线阵相机影像协同绝对辐射定标和校正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3890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77205B (zh) * 2014-01-13 2016-03-02 北京大学 基于遥感影像dn值多元参量定标模型的自适应成像方法
CN104133203B (zh) * 2014-05-27 2016-08-31 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 一种立体测绘卫星三线阵ccd相机的大气订正方法
CN104089627B (zh) * 2014-06-24 2017-05-24 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 一种凝视卫星面阵ccd相机的绝对辐射定标方法
CN104880701A (zh) * 2014-09-23 2015-09-02 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星载传感器成像仿真方法及装置
CN104880702A (zh) * 2014-10-31 2015-09-02 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 在轨绝对辐射定标方法及装置
CN104729535B (zh) * 2015-03-17 2017-07-28 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恒星的空间相机在轨绝对定标方法
CN104977024B (zh) * 2015-05-28 2017-08-29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一种日盲紫外遥感相机绝对辐射定标系数在轨修正方法
CN106126839B (zh) * 2016-06-29 2019-07-09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卫星测绘应用中心 一种三线阵立体测绘卫星成像仿真方法和系统
CN106769895A (zh) * 2016-12-12 2017-05-31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标定测量整层大气光谱透过率的方法
CN107036629B (zh) * 2017-04-20 2020-07-24 武汉大学 视频卫星在轨相对辐射定标方法及系统
CN107131890B (zh) * 2017-05-31 2019-07-12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一种地球静止轨道面阵凝视相机多通道一体化测试系统
CN107991665A (zh) * 2017-11-23 2018-05-04 江苏理工学院 一种基于定焦相机的对标靶三维坐标连续测量方法
CN109521415A (zh) * 2018-12-19 2019-03-26 上海同繁勘测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辐射校正装置及系统
CN110047049A (zh) * 2019-04-19 2019-07-23 西安航天恒星科技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多星兼容的实时快速辐射校正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18866A (zh) * 2009-11-24 2010-06-02 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 一种改进的遥感影像地形校正物理方法
CN102279393A (zh) * 2011-07-15 2011-12-1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多光谱传感器对高光谱传感器交叉辐射定标方法
CN102901516A (zh) * 2012-09-29 2013-01-30 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绝对辐射定标的多光谱影像辐射校正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18866A (zh) * 2009-11-24 2010-06-02 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 一种改进的遥感影像地形校正物理方法
CN102279393A (zh) * 2011-07-15 2011-12-1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多光谱传感器对高光谱传感器交叉辐射定标方法
CN102901516A (zh) * 2012-09-29 2013-01-30 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绝对辐射定标的多光谱影像辐射校正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三线阵CCD摄影测量卫星的数据传输与预处理研究;胡国军;《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II辑》;20111215(第S2期);第55-67页 *
数字航测相机的实验场辐射定标;万欢;《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基础科学辑》;20130615(第6期);第20-48页 *
无人机多光谱传感器场地绝对辐射定标研究;陈伟等;《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21231;第32卷(第12期);第3169-317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38900A (zh) 2013-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38900B (zh) 三线阵相机影像协同绝对辐射定标和校正方法
CN102901516B (zh) 一种基于绝对辐射定标的多光谱影像辐射校正方法
CN106407656A (zh) 一种基于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方法
CN102853916B (zh) 一种用于对煤垛表面进行远距离红外测温的方法及系统
CN102338869B (zh) 下行短波辐射和光合有效辐射数据的反演方法及系统
CN109883957B (zh) 基于modis影像的表观反射率模型构建方法、系统及定标方法
CN113324656B (zh) 无人机搭载红外遥感的地表热异常探测方法及系统
CN106651990A (zh) 一种室内地图构建方法及基于室内地图的室内定位方法
CN102539336A (zh) 基于环境一号卫星的可吸入颗粒物估算方法及系统
CN102279393A (zh) 一种基于多光谱传感器对高光谱传感器交叉辐射定标方法
Honkavaara et al. Influence of solar elevation in radiometric and geometric performance of multispectral photogrammetry
CN108107002A (zh) 基于多能级目标简化辐射传输计算在轨绝对辐射定标方法
CN113284171B (zh) 一种基于卫星遥感立体成像对的植被高度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02288956A (zh) 一种遥感卫星多光谱数据的大气订正方法
CN107402069A (zh) 无人机快拍式高光谱遥感系统及一致性辐射校正方法
Rosnell et al. On geometric processing of multi-temporal image data collected by light UAV systems
CN105675016A (zh) 一种大气校正方法以及系统
CN107656289A (zh) 基于地基辐亮度的星载光学载荷绝对辐射定标方法及系统
CN110537197A (zh) 图像处理装置、生长调查图像创建系统以及程序
CN112798013A (zh) 一种对光学载荷在轨绝对辐射定标结果进行验证的方法
KR20200004680A (ko) 하늘 영상을 이용한 미세먼지 측정 시스템
CN108120510A (zh) 一种光学遥感器基于反射镜阵列的在轨绝对辐射定标方法
CN104133204B (zh) 一种高分卫星宽视场成像仪的昼夜分离替代定标方法
CN111191380B (zh) 一种基于地基光谱仪测量数据的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估算方法和装置
CN103743488A (zh) 遥感卫星地球临边背景特性的红外成像仿真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