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28312B - 一种客户识别模块卡兼容装置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客户识别模块卡兼容装置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28312B
CN103428312B CN201210159897.3A CN201210159897A CN103428312B CN 103428312 B CN103428312 B CN 103428312B CN 201210159897 A CN201210159897 A CN 201210159897A CN 103428312 B CN103428312 B CN 1034283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pping means
housing
identification module
card
client ident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5989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28312A (zh
Inventor
陆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21015989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283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283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283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283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283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客户识别模块卡兼容装置及终端设备,包括:壳体、管脚、第一限位装置和第二限位装置,所述管脚、第一限位装置和第二限位装置均设置在壳体中,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和第二限位装置设置在所述管脚的两侧,在所述壳体中可压下并可弹起的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和第二限位装置之间的最短距离为微客户识别模块(MicroSIM)卡的宽度。本发明在兼容装置内兼容MicroSIM卡和SIM卡,并保证其接触到位、位置牢固,本发明的客户识别模块卡兼容装置结构简单,动作可靠,一方面可以提高用户使用终端设备的方便程度,另一方面提高了终端设备的兼容能力,可以兼容更多种类的SIM卡。

Description

一种客户识别模块卡兼容装置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客户识别模块卡兼容装置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苹果公司在其终端产品上推出了微客户识别模块(MicroSIM)卡,目前越来越多的厂商也在跟进采用MicroSIM卡。
MicroSIM卡与目前普遍使用的客户识别模块(SIM)卡的大小完全不兼容。用户在使用中,当遇到需要换卡的场景时会有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客户识别模块卡兼容装置及终端设备,能够实现MicroSIM卡与SIM卡的通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客户识别模块卡兼容装置,包括:壳体、管脚、第一限位装置和第二限位装置,所述管脚、第一限位装置和第二限位装置均设置在壳体中,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和第二限位装置设置在所述管脚的两侧,在所述壳体中可压下并可弹起的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和第二限位装置之间的最短距离为微客户识别模块(MicroSIM)卡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和第二限位装置包括:筋条、按压部、连接杆和弹性元件,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筋条和按压部,所述弹性元件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壳体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装置的筋条与所述第二限位装置的筋条之间的距离是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和第二限位装置之间的最短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按压部在朝向壳体外的方向上突出于所述筋条。
进一步地,所述按压部在朝向壳体外方向的侧部上设置有斜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装置的按压部与所述第二限位装置的按压部之间的距离大于MicroSIM卡的宽带,小于SIM卡的宽度。
进一步地,一种终端设备,包括:主板和客户识别模块卡兼容装置,所述客户识别模块卡兼容装置设置在所述主板上,包括:壳体、管脚、第一限位装置和第二限位装置,所述管脚、第一限位装置和第二限位装置均设置在壳体中,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和第二限位装置设置在所述管脚的两侧,在所述壳体中可压下并可弹起的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和第二限位装置之间的最短距离为微客户识别模块(MicroSIM)卡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和第二限位装置包括:筋条、按压部、连接杆和弹性元件,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筋条和按压部,所述弹性元件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壳体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装置的筋条与所述第二限位装置的筋条之间的距离是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和第二限位装置之间的最短距离;所述第一限位装置的按压部与所述第二限位装置的按压部之间的距离大于MicroSIM卡的宽带,小于SIM卡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按压部在朝向壳体外的方向上突出于所述筋条,并且在朝向壳体外方向的侧部上设置有斜坡。
综上所述,本发明在兼容装置内兼容MicroSIM卡和SIM卡,并保证其接触到位、位置牢固,本发明的客户识别模块卡兼容装置结构简单,动作可靠,一方面可以提高用户使用终端设备的方便程度,提高用户体验,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提高了终端设备的兼容能力,可以兼容更多种类的SIM卡,也就意味着可以拥有更多的用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方式的客户识别模块卡兼容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施方式的客户识别模块卡兼容装置插入微SIM卡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施方式的客户识别模块卡兼容装置插入SIM卡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客户识别模块卡兼容装置,包括:壳体1、管脚2、第一限位装置3和第二限位装置4,管脚2、第一限位装置3和第二限位装置4均设置在壳体1中,第一限位装置3和第二限位装置4分别设置在管脚2的左侧和右侧,第一限位装置3和第二限位装置4在壳体1中可被压下并可弹起的与壳体1连接,第一限位装置3和第二限位装置4之间的最短距离为微客户识别模块(MicroSIM)卡的宽度。管脚2是用于与MicroSIM卡和SIM卡(目前普遍采用的SIM卡)接触的管脚,通过第一限位装置3和第二限位装置4使得能够兼容SIM卡和MicroSIM卡。
本实施方式在客户识别模块卡兼容装置中设置一套与SIM卡和MicroSIM卡接触的管脚2,所以同时只可能插入一张卡。
为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客户识别模块卡兼容装置,包括:壳体1、管脚2、第一限位装置3和第二限位装置4,管脚2、第一限位装置3和第二限位装置4均设置在壳体1中,通过第一限位装置3和第二限位装置4固定住不同大小的MicroSIM卡和SIM卡。
第一限位装置3和第二限位装置4的结构相同,均包含筋条5、按压部6、连接杆7和弹性元件8,连接杆7连接筋条5和按压部6,弹性元件8设置在连接杆7与壳体1之间。第一限位装置3和第二限位装置4的筋条5之间的距离为第一限位装置3和第二限位装置4之间的最短距离,为MicroSIM卡的宽度。
第一限位装置3和第二限位装置4的筋条5作为MicroSIM卡的卡槽的侧壁,与管脚2一起组成MicroSIM卡的卡槽。按压部6在插入SIM卡时被压下,带动筋条5同时向下运动。筋条5与按压部6通过连接杆7连接,形成一体结构。连接杆7下方与壳体1之间设置弹性元件8,如弹片,提供弹力和形变。在SIM卡插入后用于压缩行程,使得筋条5和按压部6可以被推入下方预留的槽内,让出SIM卡移动的路径。当SIM拔出后,弹片再弹起,装置恢复到使用MicroSIM卡的形状。
按压部6在朝向壳体1外的方向上突出于筋条5,因此,在插入SIM卡时,按压部6比筋条5先接触到SIM卡,第一限位装置3的按压部6与第二限位装置4的按压部6之间的宽度大于MicroSIM卡的宽度,小于SIM卡的宽度,也就是说按压部6只有在插入SIM卡时才会被压下。由于下方有弹性元件8,所以在无SIM卡的状态下,筋条5和按压部6由弹性元件8顶起,第一限位装置3的筋条5与第二限位装置4的筋条5之间的距离为MicroSIM卡的宽度,弹起后筋条5与壳体1的上壁闭合,从外观看是一个MicroSIM卡的卡槽。
按压部6在朝向壳体1外方向(卡的插入方向)的侧部上设置有斜坡,如带圆弧的坡状,便于卡插入时向下触发弹性元件8的压缩。筋条5在朝向卡的插入方向的侧部为垂直面,MicroSIM卡插入时不会触发筋条5向下运动,因此不会导致插入MicroSIM卡时出现卡移位和插不正的现象。
由于SIM和MicroSIM卡的信号管脚的尺寸和定义相同,所以无需改动,采用一套管脚。
如图2所示,为MicroSIM卡10插入时的情况:
MicroSIM卡10插入时,由于第一限位装置3和第二限位装置4的按压部6之间的距离大于MicroSIM卡10的宽度,所以插入的过程中,按压部6不会被压下,筋条5也就不会被向下压缩。筋条5处于弹起状态,与壳体1的上壁共同组成一个MicroSIM卡10的卡槽,MicroSIM卡10可以正确的被固定和使用。整个兼容装置是一个MicroSIM卡10的卡槽。
如图3所示,为SIM卡9插入时的情况:
SIM卡9插入时,由于第一限位装置3和第二限位装置4的按压部6之间的距离小于SIM卡9的宽度,所以插入的过程中,按压部6会被触发下行移动。由于按压部6的前段有斜坡,SIM卡9插入过程中会向下压缩按压部6,同时带动筋条5也一并下移,从而让出SIM卡9的移动路径,使得SIM卡9可以顺利插入。在完全插入后,由于有弹性元件8的存在,筋条5有一个向上的弹力,可以紧固SIM卡9,使其工作更加可靠。当SIM卡9拔出后,弹性元件8恢复原位,兼容装置重新恢复为MicroSIM卡的卡槽。
因为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一套管脚2,所以不存在用户误插入两张卡的情况,用户可以放心使用。且本不占用多余的布板空间,结构紧凑,工作原理简单可靠,利用很少的成本就可以实现MicroSIM卡和SIM卡的兼容。
本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主板和客户识别模块卡兼容装置,客户识别模块卡兼容装置设置在主板上,包括:壳体、管脚、第一限位装置和第二限位装置,管脚、第一限位装置和第二限位装置均设置在壳体中,第一限位装置和第二限位装置设置在管脚的两侧,在壳体中可压下并可弹起的与壳体连接,第一限位装置和第二限位装置之间的最短距离为MicroSIM卡的宽度。
第一限位装置和第二限位装置包括:筋条、按压部、连接杆和弹性元件,连接杆连接筋条和按压部,弹性元件设置在连接杆与壳体之间。
第一限位装置的筋条与第二限位装置的筋条之间的距离是第一限位装置和第二限位装置之间的最短距离;第一限位装置的按压部与第二限位装置的按压部之间的距离大于MicroSIM卡的宽带,小于SIM卡的宽度。
按压部在朝向壳体外的方向上突出于筋条,并且在朝向壳体外方向的侧部上设置有斜坡。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如不同的实现结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客户识别模块卡兼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管脚、第一限位装置和第二限位装置,所述管脚、第一限位装置和第二限位装置均设置在壳体中,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和第二限位装置设置在所述管脚的两侧,在所述壳体中可压下并可弹起的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和第二限位装置之间的最短距离为微客户识别模块MicroSIM卡的宽度;
其中,
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和第二限位装置包括弹性元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户识别模块卡兼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和第二限位装置还包括:筋条、按压部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筋条和按压部,所述弹性元件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壳体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客户识别模块卡兼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装置的筋条与所述第二限位装置的筋条之间的距离是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和第二限位装置之间的最短距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客户识别模块卡兼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在朝向壳体外的方向上突出于所述筋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客户识别模块卡兼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在朝向壳体外方向的侧部上设置有斜坡。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客户识别模块卡兼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装置的按压部与所述第二限位装置的按压部之间的距离大于MicroSIM卡的宽带,小于SIM卡的宽度。
7.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板和客户识别模块卡兼容装置,所述客户识别模块卡兼容装置设置在所述主板上,包括:壳体、管脚、第一限位装置和第二限位装置,所述管脚、第一限位装置和第二限位装置均设置在壳体中,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和第二限位装置设置在所述管脚的两侧,在所述壳体中可压下并可弹起的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和第二限位装置之间的最短距离为微客户识别模块MicroSIM卡的宽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和第二限位装置包括:筋条、按压部、连接杆和弹性元件,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筋条和按压部,所述弹性元件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壳体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装置的筋条与所述第二限位装置的筋条之间的距离是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和第二限位装置之间的最短距离;所述第一限位装置的按压部与所述第二限位装置的按压部之间的距离大于MicroSIM卡的宽带,小于SIM卡的宽度。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在朝向壳体外的方向上突出于所述筋条,并且在朝向壳体外方向的侧部上设置有斜坡。
CN201210159897.3A 2012-05-21 2012-05-21 一种客户识别模块卡兼容装置及终端设备 Active CN1034283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59897.3A CN103428312B (zh) 2012-05-21 2012-05-21 一种客户识别模块卡兼容装置及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59897.3A CN103428312B (zh) 2012-05-21 2012-05-21 一种客户识别模块卡兼容装置及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28312A CN103428312A (zh) 2013-12-04
CN103428312B true CN103428312B (zh) 2016-01-20

Family

ID=49652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59897.3A Active CN103428312B (zh) 2012-05-21 2012-05-21 一种客户识别模块卡兼容装置及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28312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66959Y (zh) * 2008-10-08 2009-07-01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sim卡座和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09669B2 (ja) * 2004-12-07 2008-07-02 山一電機株式会社 カード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66959Y (zh) * 2008-10-08 2009-07-01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sim卡座和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28312A (zh) 2013-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01667B1 (ko) 마이크로 심 카드 소켓
CN104348030B (zh) 线对板连接器组合
CN202042644U (zh) 卡连接器
EP3174164B1 (en) Tf card connector capable of installing nano-sim card, and mobile phone
US9985674B2 (en) SIM card connector and mobile terminal having the SIM card connector
EP2701239B1 (en) Connection structure with usb interface and data card
EP3128623B1 (en) Sim card connector
CN104600490B (zh) 具有固定装置的移动终端
CN104679122A (zh) 平板电脑的外接装置
CN103428312B (zh) 一种客户识别模块卡兼容装置及终端设备
CN204012073U (zh) 卡座及终端
CN107799931B (zh) 连接器模块及可携式电子装置
CN102761024A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5491567U (zh) 一种可自动插拔电路板且可降噪的通讯设备
CN203398450U (zh) 卡连接器的改进结构
CN211150873U (zh) 一种信息通讯用终端的连接器
CN209044525U (zh) 一种分离式卡扣键盘
CN201570633U (zh) Sim卡座连接器
CN102426962A (zh) 一种插卡检测开关
CN103428313B (zh) 一种客户识别模块卡兼容装置及终端设备
KR101221344B1 (ko) 팝업형 커넥터가 장착된 휴대단말기
CN205141211U (zh) 芯片卡读卡连接器
CN203521676U (zh) 一种卡类连接器
KR20070067276A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
CN105826764B (zh) 电子卡卡座、电子卡卡托及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