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14663A - 基于回溯法的莫尔斯信号自适应识别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回溯法的莫尔斯信号自适应识别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14663A
CN103414663A CN2013101387534A CN201310138753A CN103414663A CN 103414663 A CN103414663 A CN 103414663A CN 2013101387534 A CN2013101387534 A CN 2013101387534A CN 201310138753 A CN201310138753 A CN 201310138753A CN 103414663 A CN103414663 A CN 1034146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rule
morse
coupling
c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3875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14663B (zh
Inventor
刘明
蔡廷友
方娇莉
尹业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31013875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1466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146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146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146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1466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莫尔斯信号的识别,属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回溯法的莫尔斯信号自适应识别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采用基准点计算方式而不适应于嵌入式设备的问题;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建立莫尔斯信号接收缓冲区;(2)构造编码树;(3)设定运行参数;(4)信号接收缓冲区匹配指针置0,指向接收缓冲区第一个信号,并将该信号假设为点;(5)按编码规则在编码树中匹配;(6)根据匹配结果分情况处理。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不依赖于基准点的计算,而是按照编码规则进行识别,这种方法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码字识别率高。2)将信号的识别和解码结合起来,通过解码来识别信号,减少中间过程,执行效率高,响应速度快。3)能够在内存较小的嵌入式设备应用,而且执行效率非常高。

Description

基于回溯法的莫尔斯信号自适应识别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莫尔斯信号的识别,属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摩尔斯信号用一个平稳而不变调的、时断时续的无线电信号传输,通讯设备十分简单,能在高噪声、低信号的环境中使用,目前仍然广泛的应用于通信领域,尤其在气象、农业、军事等领域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人工电报拍发时,莫尔斯信号是靠相邻信号的按键长短而构成“点”、“划”与各种“间隔”构成,点划及间隔长短组合代表不同的数字和符号。莫尔斯电报信号经信号采集模块采样处理后得到一连串的方波信号,对方波信号进行量化处理就得到了与按键时长比例相对应的数字,实现了莫尔斯信号数字化处理。
莫尔斯码由点、划、码间隔、字间隔、组间隔等组成,在中文发报中规定,其时间长度比例为1:3:1:3:5。也就是说,点、划以及各种间隔之间没有明确的值的规定而是一种比值关系。在莫尔斯编码表中包括:字母、数字、标点和同一符号。中文发报系统中主要使用数字编码表,数字编码表分为长码和短码两种。
目前在计算机系统中已有多种莫尔斯信号识别方法,在现有的莫尔斯信号识别方法中,一般都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计算基准点,再根据基准点来区分信号所代表的是“点”还是“划”,进而根据点划组合查表得到信号的编码,完成信号的识别。也就是说,传统方法将莫尔斯信号的识别分成了三个步骤:1、基准点计算;2、点划识别;3、解码。但是,人工发报的过程中,受生理或心理的影响按键存在差异,点划值就往往是变化的,而且往往时间越长与基准点的差异就越大,不仅人工,相关电子设备由于信号干扰也存在点划值会变化的问题。这样基于基准点计算的方法就往往存在自适应能力差,从而导致码字识别率下降。
当然,为了适应基准点的变化,也有采用一系列复杂的方法来求出有效的基准点,但是这些方法往往要依赖大量的数据,而且必须等待,这样就不太适合在需要即时反馈解码信息的嵌入式装置中应用,而对于嵌入式设备,也往往存在内存小而无法缓存大量数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特别是要能即时快速的识别信号,并且内存开销小,适合在嵌入式设备中应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莫尔斯信号识别方法,该方法不依赖于基准点的计算,而是按照编码规则进行识别。这种方法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码字识别率高,同时方法执行效率高,响应速度快。该方法将信号的识别和解码结合起来,通过解码来识别信号,减少中间过程,提高执行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建立莫尔斯信号接收缓冲区:首先要在内存中建立一个莫尔斯信号接收缓冲区,以存放接收到的莫尔斯信号,接收缓冲区是一个队列,遵守先进先出的原则;
步骤2,构造编码树:在建立缓冲区后,需要构造编码树,编码树是一棵二叉树,其规则为每个结点左子结点代表点,右子结点代表划,编码树的结点存储是对应的莫尔斯编码的值或空值。编码树至少包括短码、长码、字码或混码等常用编码构成的编码树,也可以是自定义的编码构成的编码树;
步骤3,设定运行参数:设定各个判定规则的比例值的误差范围;
步骤4,信号接收缓冲区匹配指针置0,指向接收缓冲区第一个信号,并将该信号假设为点;
步骤5,按照莫尔斯信号的点划规则,移动信号接收缓冲区指针,在编码树中进行匹配,在匹配过程中需判断缓冲区中的信号长度,如果接收到的信号不够匹配,就需要等待,等待接收到新的信号后,再触发匹配;
步骤6,根据匹配结果分情况处理,分为6种情况进行处理:
第一种情况:没有匹配,而且缓冲区中取出的第一个信号假设为点,这时就需要回溯,再假设缓冲区中取出的第一个信号为划,重新进行匹配,执行步骤(5);
第二种情况:没有匹配,而且缓冲区中取出的第一个信号假设为划,表明已经进行了回溯,则匹配识别失败,并将该信号从缓冲区队列中移除。转至于步骤(4);
第三种情况:有匹配,有编码值,并且匹配结点上没有二义性,则返回值,并将识别出来莫尔斯信号串从缓冲区中移除,重复步骤(4);
第四种情况:有匹配,有编码值,匹配结点上存在二义性,此时需要用终结规则判定,若符合终结规则,则返回值,并将识别出来莫尔斯信号串从缓冲区中移除,重复步骤(4);
第五种情况:有匹配,有编码值,匹配结点上存在二义性,但不符合终结规则,将继续执行匹配,转至步骤(5);
第六种情况:有匹配,无编码值,将继续执行匹配,转至步骤(5);
步骤5或步骤6中,依据以下规则进行判定:
缓冲区中接收到的莫尔斯信号串为m1b1m2b2m3b3……mnbn,其中,bi表示间隔时长,是低电平,mi表示按键时长,是高电平。为区分高低电平,按键时长用正数表示,间隔时长用负数表示。以下描述取值均指绝对值,均为一个正整数。依据以下规则进行点、划识别:
M1规则:在莫尔斯信号串中,如果mi是“点”,mj也是“点”则有mi:mj=1:1;其中i>= 1、j<=n;
M2规则:在莫尔斯信号串中,如果mi是“点”,mj是“划”则有mi:mj=1:3;其中i>= 1、j<=n-1;
E1规则:在莫尔斯信号串中,如果mi是一个“字”的最后一个信号,且mi为“点”。则有mi:bi=1:3,或mi:bi=1:5;
E2规则:在莫尔斯信号串中,如果mi是一个“组”的最后一个信号,且mi为“点”。mi:bi=1:5;
M1,M2规则是点划识别规则,用于在步骤5中识别点划,E1,E2规则用于在步骤6中判定是否为一个完整的码字,即终结规则。在判断规则的基础上根据步骤3中设定的误差范围进行点划及码字终结的判定。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的基本思路是:当接收到的按键信号mi后,先假设为“点”,当接收到按键信号mi+1后,即进行比对,找出它们的比值关系,利用编码树制导,在编码树中进行匹配和查找,如果经过匹配最终找到有效的码字,可以说明这一连串信号已正确识别,并从接下来的输入信号开始识别;如果未找到,则说明“点”的假设是错误的,则假设为“划”进行识别。如果点、划都尝试后,仍然未能识别出码字,则认为收到的按键信号mi不正确,将其丢弃。在整个识别的过程中,在步骤(4)的第一种情况下需要回溯,而且只需要一次回溯。从上述方法看出,通过这种回溯,避免了专门计算基准点,而仅通过相邻信号间的比例关系,按照编码规则来识别信号,有效的解决了识别人工拍发电报时采用基准点方法自适应能力差的问题。虽然回溯会影响效率,但将基准点计算、点划识别和解码融为了一体,减少了中间过程,同时,采用了树结构来优化这种查找,有效提高了执行效率。并且,不是每次都需要回溯,按照编码表,利用概率计算出这种方法的回溯率为50%。
1)不依赖于基准点的计算,而是按照编码规则进行识别。这种方法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码字识别率高。
2)将信号的识别和解码结合起来,通过解码来识别信号,减少中间过程,执行效率高,响应速度快。
3)能够在内存较小的嵌入式设备应用,而且执行效率非常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基于回溯法的莫尔斯信号自适应识别方法的主要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长码树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短码树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基于回溯法的莫尔斯信号自适应识别方法的主要流程为:
步骤1,建立莫尔斯信号接收缓冲区:首先要在内存(RAM)中建立一个莫尔斯信号接收缓冲区,以存放接收到的莫尔斯信号,接收缓冲区是一个队列,遵守先进先出的原则。
建立信号接收缓冲区是为了匹配信号发送装置的信号发送和信号接收装置的信号解码之间的速度不一致的问题。信号接收缓冲区是一个队列,符合队列先进先出的原则。本方法在信号接收缓冲区建立信号缓存区指针,指示该方法执行过程中当次要取的信号。缓冲区指针从0开始计数,即0指向队列的首位信号。本方法中取下一信号是通过移动缓冲区指针来实现。每次当缓冲区指针指向空值时,表明信号不够处理,需要等待下一信号到来。具体实施时,需要设定等待时间和超时处理。
缓冲区中接收到的莫尔斯信号串为m1b1m2b2m3b3……mnbn,其中,bi表示间隔时长,是低电平,mi表示按键时长,是高电平。为区分间隔与按键,计算机中按键时长可以用正数表示,间隔时长可以用负数表示,而在计算点划与间隔的比值时,均取绝对值。
步骤2,构造编码树:在建立缓冲区后,需要构造编码树,编码树是一棵二叉树,其规则为每个结点左子结点代表点,右子结点代表划,编码树的结点存储是对应的莫尔斯编码的值或空值。编码树至少包括短码、长码、字码或混码等常用编码构成的编码树,也可以是自定义的编码构成的编码树。
根据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构造的长码树,如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构造的短码树。在树的每一个结点上存储的是对应的编码值。如果对应的结点上有编码值,则存储的是该编码值,如果没有编码值,则存储的是一个特殊的值,在本实施例中,没有对应编码值的结点存储的是空值。
步骤3,设定运行参数:设定各个判定规则的比例值的误差范围;
主要包括M1、M2、E1和E2规则比值误差范围,实际应用中,尤其人工拍发过程,的点与点、点与划、点与各种间隔的比值都会存在误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定点划及间隔之间的比值的误差范围。例如,如果mi是点,在实际的系统实现中可设定mi与mj的比值在0.8~1.2之间,则可判断mj也是点。
步骤4,信号接收缓冲区匹配指针置0,指向接收缓冲区第一个信号,并将该信号假设为点;信号接收缓冲区指针置0,标志着开始识别一个新的码字。
步骤5,按照莫尔斯信号的点划规则,移动信号接收缓冲区指针,在编码树中进行匹配。在匹配过程中需判断缓冲区中的信号长度,如果接收到的信号不够匹配,就需要等待,等待接收到新的信号后,再触发匹配;
匹配编码树,也就是用编码树制导信号识别的过程,其基本过程如下:1、接收信号;2、点划识别;3、对应编码树结点,即根据点划找到该信号在编码树中的对应结点,可以说是一种由编码树制导的先序遍历编码树得到对应编码的值。
点划识别采用的规则为:M1规则:在莫尔斯信号串中,如果mi是“点”,mj也是“点”则有mi:mj=1:1;其中i>= 1、j<=n;M2规则:在莫尔斯信号串中,如果mi是“点”,mj是“划”则有mi:mj=1:3;其中i>= 1、j<=n-1;
具体说来,就是当接收到按键信号m1,则假定m1为点,在编码树中对应着根结点的左子树,即第2层的左结点。这时只采用点划规则识别点划,可忽略间隔,而缓冲区指针下移,取下一按键信号m2。当收到m2后,以m1为基准点,对m2进行点划识别,若m2为点,将对应第3层的左结点;若m2为划,则将对应第3层的右结点。如果m2识别为划,应该对应右结点,但编码树中没有右结点,则表明匹配失败;若编码树中有右结点,则需要判断对应结点存储值是否为空。若m2对应的结点不为空值,而对应某一编码值,而且符合终结规则,则表明匹配成功;若对应结点为存储值为空值,而结点有子树,则取缓冲区指针下移,取下一按键信号。在此,可以明确的是,根据编码树的构造规则生成的编码树中的结点不存在存储值为空,而又无子树的结点。以此类推,实现对编码树的匹配。
步骤6,根据匹配结果分情况处理,分为6种情况进行处理:
第一种情况:没有匹配,而且缓冲区中取出的第一个信号假设为点,这时就需要回溯,再假设缓冲区中取出的第一个信号为划,重新进行匹配,执行步骤(5);
第二种情况:没有匹配,而且缓冲区中取出的第一个信号假设为划,表明已经进行了回溯,则匹配识别失败,并将该信号从缓冲区队列中移除。转至于步骤(4);
第三种情况:有匹配,有编码值,并且匹配结点上没有二义性,则返回值,并将识别出来莫尔斯信号串从缓冲区中移除,重复步骤(4);
第四种情况:有匹配,有编码值,匹配结点上存在二义性,此时需要用终结规则判定,若符合终结规则,则返回值,并将识别出来莫尔斯信号串从缓冲区中移除,重复步骤(4);
第五种情况:有匹配,有编码值,匹配结点上存在二义性,但不符合终结规则,将继续执行匹配,转至步骤(5);
第六种情况:有匹配,无编码值,将继续执行匹配,转至步骤(5);
识别莫尔斯信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得到相应的编码值,即数字或符号。该方法通过解码来识别信号,减少中间过程,提高执行效率。当接收到一次按键信号mi时,由于不使用基准点估算的方式,该信号究竟是点还是划,这将无法确定。回溯法,也叫试探法,根据回溯法的思想,可以假设接收到的按键信号mi为“点”,当接按键信号mi+1后,即进行比对,找出他们的比值关系,按照前面定义的4个规则,确定点划值,并在存储的向量编码表中进行匹配和查找。一直到收到信号mi+m时,如果找到,可以说明这一连串信号已正确识别,并从接下来的输入信号mi+m+1开始识别新的信号;如果未找到,则说明“点”的假设是错误的,则需要回溯到回溯点mi,重新假设mi为“划”按上述方式识别。如果均未匹配并在编码表中找到,则认为第一次收到的信号不正确,则丢弃mi,以mi+1为起始点重新进行识别。E1规则:在莫尔斯信号串中,如果mi是一个“字”的最后一个信号,且mi为“点”。则有mi:bi=1:3,或mi:bi=1:5。E2规则:在莫尔斯信号串中,如果mi是一个“组”的最后一个信号,且mi为“点”。mi:bi=1:5。
当在编码树中的某一结点既存储了值,又有子结点,就可以说该结点处存在二义性。也就是说,该结点处,在究竟是取值还是继续遍历子结点上,产生了二义性,需要做出判断。就短码树和长码树而言,在编码树制导信号识别的匹配过程中,由长码树可知,长码树的编码值都处于叶结点,都处于编码树的第6层。由编码树可知,在长码表的编码树中,先序遍历长码树到叶结点时就可以得到对应编码的数字,也可以说长码是没有二义性的。但短码树是有二义性的。对短码树来说,对于“9”,“8”的二义性可以通过E1规则,即判断间隔是否为字间隔或比字间隔更大。若mi与其相邻的bi进行比较。如果mi与bi的比值为1,则需要继续往下遍历,若为3、或5则符合终结规则,应该取值,进而可以消除这种二义性。二义性的消除的方法,往往要针对具体的编码树来确定。前面所述的终结规则,可以消除大多数二义性。比较特殊的,对短码树来说,E1规则无法消除0的二义性,短码中0仅为一个划,为3,而字间隔也为3,其比值为1,而点与码间隔的比值也为1。也就是说,可能将一连串的点识别成一连串的划,从短码树来看,均为点的只有“5”,而“5”的判断可以用终结规则消除。为了消除“0”的二义性,在匹配编码树的过程中,本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次尝试时假定为点而不是假定为划,这样就规避了“0”的二义性问题。在使用本方法解码时,如果采用自定义的编码树,那么在构造编码树时要注意尽量避免编码树的二义性。
实际应用中,信号接收方和发送方约定为长码,并设定点与点、划与划的比例误差范围在0.7~1.5之间,划与点的比例误差范围在2.2~4.5之间。则在计算机(或智能设备)的RAM中建立信号接收缓冲区,并构造了长码树。当接收缓冲区收到信号串的方波量化值为“209 -112 178 -55 55 -68 54 -73 49 -210”其中,正数表示高电平,即按键时长的采样值;负数表示低电平,是间隔时长的采样值。初始时,缓冲区匹配指针为0,则先取出m1“209”并假定该信号为点,对应于长码树中2层的左结点(第1个结点),由于该方法中不考虑码间隔,则取下一信号m2“178”,其比值为1.17,则可断定m2为点,对应于m1的左子结点(长码树3层第1个结点)。取下一信号m3“55”,m1与m3的比值为3.8,远远超出了点与点的比例范围,m3不可能是点更不可能是划,不能在第4层编码树中找到匹配,匹配失败,则回溯。再假设m1“209”是划,对应于长码树中2层的右结点,其与m2“178”的比值为1.17,则m2也为划,对应于m1的右子结点(第3层第4个结点)。m1与m3“55”的比值为3.8,则可判断m3“55”为点,对应m2左子结点(编码树4层第5个结点)。以此类推,m4“54”为点,对应5层第6个结点,m5“49”为点,对应6层第7个结点。到第6层第7个结点,该结点有存储值为7。由此可识别出该莫尔斯信号串的编码值为“7”。识别出的信号串将从缓冲区移除。
接下来,结合实际应用,针对各种匹配情况再做详细说明。
 实施例2:
实际应用中,信号接收方和发送方约定为短码,并设定点与点、划与划的比例误差范围在0.7~1.5之间,划与点的比例误差范围在2.2~4.5之间。当接收缓冲区收到信号串的方波量化值为“201 -112 49 -310 55”。先取出m1“201”并假定该信号为点,对应于短码树中2层的左结点(第1个结点),取下一信号m2“49”,其比值为4.1,超出点与点的比例误差范围,匹配失败,回溯。再假设m1“201”是划,对应于的m1右子结点(短码树中2层第2个结点),其与m2“49”的比值为4.1,符合划点比例范围,m2为点,对应于m1的左子结点(短码树中3层第3个结点)。该结点既有存储值,又有子结点,有二义性,则需要用终结规则来判定m2“49”与b2“-310”的绝对值比值为6.33,点与间隔的比例大于5。按照设定的终结规则,大于3就可以判定为字间隔或组间隔,因此应取值。由此识别出信号串的编码值为“9”。“201 -112 49 -310”将从缓冲区移除,指针归0,指向“55”。
 实施例3:
实际应用中,信号接收方和发送方约定为短码,并设定点与点、划与划的比例误差范围在0.7~1.5之间,划与点的比例误差范围在2.2~4.5之间。当接收缓冲区收到信号串的方波量化值为“58 -65 175 -210 60”。先取出m1“58”并假定该信号为点,对应于短码树中2层的左结点(第1个结点),取下一信号m2“175”,其绝对值比值为0.33,符合点划比例,m2“175”是划,对应m1右子结点(第2层第2个结点)。该结点既有存储值“1”,无子结点,信号串的编码值为“1”。“58 -65 175 -210”将从缓冲区移除,指针归0,指向“60”。
实施例4:
实际应用中,短码树中,0具有二义性,而且0的二义性的消除,在本方法中除应用终结规则外,还必须先假定起始信号为点,回溯时再假定起始信号为划。信号接收方和发送方约定为短码,并设定点与点、划与划的比例误差范围在0.7~1.5之间,划与点的比例误差范围在2.2~4.5之间。当接收缓冲区收到信号串的方波量化值为“200 -225 200 -60 198 -53 60 -50  60 -50 60 -245 70”。先取出m1“210”并假定该信号为点,对应于短码树中2层的左结点(第1个结点),取下一信号m2“200”,其比值为1, m2“200”是点,对应于m1的左子结点(短码树中3层第1个结点),该结点无编码值,继续取m3“198”,仍然将m3“198”识别为点。m4“60”时,将出现匹配出错,回溯。假定m1“200”为划,对应第二层的右结点,该结点有存储值,也有子结点,则需处理二义性,按终结规则可判定b1“-255”与划m1“200”比值为0.88,符合终结规则,则取编码值“0”,将“200 -225”从缓冲区移除,指针归0,继续按执行,可以进一步识别出信号串“200 -60 198 -53 60 -50  60 -50 60 -245”编码值为“7”。
本专利是通过具体实施过程进行说明的,在不脱离本专利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专利进行各种变换及等同代替,因此,本专利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过程,而应当包括落入本专利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全部实施方案。

Claims (2)

1.基于回溯法的莫尔斯信号自适应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建立莫尔斯信号接收缓冲区:首先要在内存中建立一个莫尔斯信号接收缓冲区,以存放接收到的莫尔斯信号,接收缓冲区是一个队列,遵守先进先出的原则;
步骤2,构造编码树:在建立缓冲区后,需要构造编码树,编码树是一棵二叉树,其规则为每个结点左子结点代表点,右子结点代表划,编码树的结点存储是对应的莫尔斯编码的值或空值,编码树至少包括短码、长码、字码或混码等常用编码构成的编码树,也可以是自定义的编码构成的编码树;
步骤3,设定运行参数:设定各个判定规则的比例值的误差范围;
步骤4,信号接收缓冲区匹配指针置0,指向接收缓冲区第一个信号,并将该信号假设为点;
步骤5,按照莫尔斯信号的点划规则,移动信号接收缓冲区指针,在编码树中进行匹配,在匹配过程中需判断缓冲区中的信号长度,如果接收到的信号不够匹配,就需要等待,等待接收到新的信号后,再触发匹配;
步骤6,根据匹配结果分情况处理,分为6种情况进行处理:
第一种情况:没有匹配,而且缓冲区中取出的第一个信号假设为点,这时就需要回溯,再假设缓冲区中取出的第一个信号为划,重新进行匹配,执行步骤(5);
第二种情况:没有匹配,而且缓冲区中取出的第一个信号假设为划,表明已经进行了回溯,则匹配识别失败,并将该信号从缓冲区队列中移除;转至于步骤(4);
第三种情况:有匹配,有编码值,并且匹配结点上没有二义性,则返回值,并将识别出来莫尔斯信号串从缓冲区中移除,重复步骤(4);
第四种情况:有匹配,有编码值,匹配结点上存在二义性,此时需要用终结规则判定,若符合终结规则,则返回值,并将识别出来莫尔斯信号串从缓冲区中移除,重复步骤(4);
第五种情况:有匹配,有编码值,匹配结点上存在二义性,但不符合终结规则,将继续执行匹配,转至步骤(5);
第六种情况:有匹配,无编码值,将继续执行匹配,转至步骤(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回溯法的莫尔斯信号自适应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或步骤(6)中,依据以下规则进行点、划识别:
当缓冲区中接收到的莫尔斯信号串为m1b1m2b2m3b3……mnbn,其中,bi表示间隔时长,是低电平,mi表示按键时长,是高电平;为区分高低电平,按键时长用正数表示,间隔时长用负数表示;以下描述取值均指绝对值,均为一个正整数;点划识别的规则为:
M1规则:在莫尔斯信号串中,如果mi是“点”,mj也是“点”则有mi:mj=1:1;其中i>= 1、j<=n;
M2规则:在莫尔斯信号串中,如果mi是“点”,mj是“划”则有mi:mj=1:3;其中i>= 1、j<=n-1;
E1规则:在莫尔斯信号串中,如果mi是一个“字”的最后一个信号,且mi为“点”,则有mi:bi=1:3,或mi:bi=1:5;
E2规则:在莫尔斯信号串中,如果mi是一个“组”的最后一个信号,且mi为“点”,mi:bi=1:5;
M1,M2规则是点划识别规则,用于在步骤(5)中识别点划,E1,E2规则用于在步骤(6)中判定是否为一个完整的码字,即终结规则;在判断规则的基础上根据步骤(3)中设定的误差范围进行点划及码字终结的判定。
CN201310138753.4A 2013-04-22 2013-04-22 基于回溯法的莫尔斯信号自适应识别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146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38753.4A CN103414663B (zh) 2013-04-22 2013-04-22 基于回溯法的莫尔斯信号自适应识别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38753.4A CN103414663B (zh) 2013-04-22 2013-04-22 基于回溯法的莫尔斯信号自适应识别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14663A true CN103414663A (zh) 2013-11-27
CN103414663B CN103414663B (zh) 2016-10-19

Family

ID=49607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38753.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14663B (zh) 2013-04-22 2013-04-22 基于回溯法的莫尔斯信号自适应识别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14663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22974A (zh) * 2014-05-15 2014-09-03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可调整采集、接收频率的电报键控信号传输处理系统和方法
CN104021706A (zh) * 2014-05-15 2014-09-03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电报键控信号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8198394A (zh) * 2017-12-21 2018-06-22 河海大学 一种基于循环队列缓存的智能铁鞋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及通信数据终端
CN110866376A (zh) * 2020-01-20 2020-03-06 长沙深之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电码的自动识别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1404846A (zh) * 2020-04-24 2020-07-10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 摩尔斯码射频信号的接收识别方法、装置及模拟电台主机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95185A (en) * 1973-12-03 1975-07-15 Robert W Ramsey Tree counter code simulator
CN101501999A (zh) * 2006-06-19 2009-08-05 埃塞克斯Pa有限责任公司 数据编码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95185A (en) * 1973-12-03 1975-07-15 Robert W Ramsey Tree counter code simulator
CN101501999A (zh) * 2006-06-19 2009-08-05 埃塞克斯Pa有限责任公司 数据编码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春晓: "基于语音识别的莫尔斯报文系统设计与实现", 《哈尔滨工程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15 November 2006 (2006-11-15) *
赵祥军: "莫尔斯信号实时检测和识别方法研究", 《哈尔滨工程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15 October 2007 (2007-10-15)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22974A (zh) * 2014-05-15 2014-09-03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可调整采集、接收频率的电报键控信号传输处理系统和方法
CN104021706A (zh) * 2014-05-15 2014-09-03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电报键控信号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4021706B (zh) * 2014-05-15 2016-08-24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电报键控信号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4022974B (zh) * 2014-05-15 2017-09-22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可调整采集、接收频率的电报键控信号传输处理系统和方法
CN108198394A (zh) * 2017-12-21 2018-06-22 河海大学 一种基于循环队列缓存的智能铁鞋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及通信数据终端
CN110866376A (zh) * 2020-01-20 2020-03-06 长沙深之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电码的自动识别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0866376B (zh) * 2020-01-20 2020-04-21 长沙深之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电码的自动识别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1404846A (zh) * 2020-04-24 2020-07-10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 摩尔斯码射频信号的接收识别方法、装置及模拟电台主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14663B (zh) 2016-10-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14663A (zh) 基于回溯法的莫尔斯信号自适应识别方法
CN102724122B (zh) 基于硬件系统的串口可靠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2752098B (zh) 用于通信系统的基于伪随机码序列同步的误码测量方法
RU2007111902A (ru) Способы и устройства, предназначенные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информации конфигурации в беспроводные терминалы в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ети связи
CN104360988A (zh) 中文字符的编码方式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08833321B (zh) 基于差分相位波形匹配的编码cpm信号码块同步方法
CN103365814B (zh) 一种串行数据传输方法及其系统
CN101931594B (zh) 一种基站的基带接收机的信号处理方法及基带接收机
CN111027335B (zh) 一种k比特连续碰撞位检测分裂树RFID标签防碰撞算法
CN104052749A (zh) 一种链路层协议数据类型识别的方法
CN107911206B (zh) 一种面向比特的同步通信方法
CN106992786B (zh) 一种基带数据压缩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707329B (zh) 稀疏码多址接入系统及其多用户检测方法
CN100444595C (zh) 一种主从设备通信方法
CN101330503B (zh) 一种以太网物理层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1316227A (zh) 高速分组接入中检测ack/nack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3067138B (zh) 基于网络编码表建立通讯的方法、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831118B (zh) 实现低功耗的唤醒码Chirp信号生成方法及通信方法
CN101369913B (zh) 一种无线通信网络节点数目估计方法
CN116684003B (zh) 一种基于量子通信的铁路沿线空地综合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06844561B (zh) 一种基于r-tbf的rfid冗余数据清洗方法
CN102916774B (zh) 一种容误码的ldpc码编码码长和码率的识别方法
CN111556578A (zh) 远程干扰管理方法、基站、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380886B (zh) 一种多时隙信息位编码自适应搜索防碰撞方法
CN105846956A (zh) 基于滑窗过滤的分组码码重分析识别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019

Termination date: 202104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