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04067A - 载波聚合系统中的上行链路控制信令 - Google Patents

载波聚合系统中的上行链路控制信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04067A
CN103404067A CN201180068635XA CN201180068635A CN103404067A CN 103404067 A CN103404067 A CN 103404067A CN 201180068635X A CN201180068635X A CN 201180068635XA CN 201180068635 A CN201180068635 A CN 201180068635A CN 103404067 A CN103404067 A CN 1034040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
network node
uplink control
connect
physical up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6863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F·弗雷德里克森
T·E·科尔丁
I·Z·科瓦克斯
K·I·佩德森
C·罗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Oyj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Oyj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Oyj filed Critical Nokia Oyj
Publication of CN1034040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040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描述了一种装置,其包括收发器,被配置为可通过第一上行链路连接与第一网络节点连接,并且可通过第二上行链路连接至少与第二网络节点连接。针对每个网络节点独立地生成上行链路控制信令,其中,针对第一网络节点生成的上行链路控制信令经由第一上行链路连接被发送,并且针对第二网络节点生成的上行链路控制信令经由第二上行链路连接被发送。

Description

载波聚合系统中的上行链路控制信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多节点载波聚合传输方案的情况下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令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适用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缩写的含义如下:
AM       自适应调制和编码
A/N      ACK/NACK(肯定确认/否定确认)
CA       载波聚合
CC       分量载波
C-plane  控制平面
CQI      信道质量指示符
DC       双载波
DCI      下行链路控制信息
DL       下行链路
elCIC    增强型异频干扰协调
eNB      增强型节点B
HARQ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HeNB     家庭增强型节点B
HetNet   异构网络
HO       切换
HSDPA    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
L1       层1
L2       层2
LTE      长期演进
LTE-A    长期演进-高级
MAC      媒体接入控制
MUX      复用
PCell    主小区
PDCCH    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PRB      物理资源块
PUCCH    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PUSCH    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RF       射频
RLC      无线电链路控制
RNC      无线电网络控制器
RRM      无线电资源管理
SCell    辅小区
SR       调度请求
UCI      上行链路控制信息
UE       用户设备
UL       上行链路
U-plane  用户平面
WCDMA    宽带码分多址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在E-UTRA规范的Rel-10中介绍的载波聚合(CA)。借助于载波聚合(CA),两个或更多个分量载波(CC)聚合在一起以支持高达100MHz的更宽的传输带宽。在CA中可能的情况是,配置UE来聚合源自同一基站的不同数量的CC及在上行链路(UL)和下行链路(DL)中聚合可能不同的带宽。另外,配置的CC可以被去激活以降低UE的功耗:UE对被去激活的载波的监视活动减少(例如,没有PDCCH监视和CQI测量)。这种机制被称为载波激活/去激活。
此外,在已经具有现有的宏小区覆盖的区域中部署低功率eNB生成了具有宏小区和更小的小区(例如,微微小区(pico cell))的重叠层的蜂窝系统。这些类型的网络部署亦称为异构网络。在最近几年,异构网络已经成为标准化机构的研究活动和广泛工作的主题。在异构网络中最关键和最有挑战性的任务之一是对移动性的有效支持。此外,宏层和微微层之间的流量定向也成为网络运营商的一项重要任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目的是在异构网络的情况下对移动性提供高效的支持。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通过一种装置来实现,所述装置包括收发器,其被配置为可通过第一上行链路连接与第一网络节点连接,并且可通过第二上行链路连接与至少第二网络节点连接。针对每个网络节点独立地生成上行链路控制信令,其中针对第一网络节点生成的上行链路控制信令经由第一上行链路连接被发送,并且针对第二网络节点生成的上行链路控制信令经由第二上行链路连接被发送。
根据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收发器,其被配置为可经由上行链路连接与用户设备连接,并且可经由接口与另一网络节点连接,该另一网络节点可与同一用户设备连接,其中,专用于所述装置的上行链路控制信令独立于该另一网络节点经由上行链路连接从用户设备被接收。
附图说明
根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的详细描述,这些和其它目的、特征、细节和优点将充分显现,其中:
图1示出了一个异构网络场景的示例,其中提供了一个宏eNB并在宏eNB的覆盖范围内提供了多个微微eNB,
图2A图示了仅向Pcell发送UCI,而图2B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操作,以及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UE、宏节点和微微节点。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应当理解,该描述仅作为示例的方式给出,且所描述的实施例绝不应理解为限制本发明。
根据一些实施例,其目的是对异构网络的移动性提供有效支持。
在实践中,站点间CA意味着Pcell和Scell被发送自/接收到非共站点的接入节点。虽然站点间CA能够快速和无缝切换(参见图1)和/或在宏节点和微微节点之间进行流量转向/卸载,但其还向无线电资源管理(RRM)引入了重要的挑战。问题是,在Rel-10CA框架内,层1(L1)UL反馈信息通常是使用Pcell从UE传送,即被发送到宏节点。这意味着在接入节点之间的一个高容量、低延时、低抖动(光纤)的连接是必要的,以支持“集中的”机会(opportunistic)调度、自适应调制和编码(AMC),HARQ等。
然而,这样一个集中的方法相对于不同节点(例如,宏eNB(Pcell)和微微eNB(Scell))之间的非常高的容量连接需求是不利的。
尤其是,在这样一个集中的方法中,一个单元将控制对两个非共站点的CC(即,UE和宏eNB之间的连接及UE和微微eNB之间的连接)的调度。但是,此(专有的)解决方案需要节点之间的高容量、低延时、低抖动(光纤)的连接,以便使在一个接入节点处可用的调度信息可以(几乎)瞬间可用于非共站点的接入节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如上所述的基本的L1/L2RRM功能在每个CC中独立完成。这就引入了关于如何将L1UL反馈信息从UE分别传送到非共站点的小区的许多挑战。由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解决方案的该问题示于图2A和图2B中。
具体地,图2A和图2B示出了用户设备(UE)经由Pcell(即,针对宏节点)和Scell(即,针对微微节点)连接到两个eNB的情况,其中,两个节点经由X2接口彼此连接。
图2A示出了如上所述的使用集中式方法、即LTE Rel-10的UCI架构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UCI(包括多CC的A/N,CQI等)只在Pcell上被发送,即只被发送到宏节点。Scell,即微微节点经由X2接口从宏节点接收必要的控制信令。也就是说,只有对宏节点的机会调度、快速AMC和L1HARQ才是可能的,而对微微节点,只有盲调度和慢AMC是可能的,且它必须仅依赖于RLC ARQ。
图2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解决方案。具体地,UCI在Pcell上被传送,并且UCI也在Scell上被分离地传送。即,Pcell上的UCI可能包含Pcell的A/N、CQI等,并且与其相独立地,Scell上的UCI可能包含Scell的A/N、CQI等。以这种方式,机会调度、快速AMC和L1HARQ对两个节点都是可能的。
在下文中,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元参照图3进行描述。用户设备1可以包括处理器11,收发器12和存储器13。宏节点2(作为第一网络节点的示例)可以包括处理器21,收发器22和存储器23,而且微微节点3(作为第二网络节点的示例)可包括处理器31,收发器32和存储器33。存储器13,23和33可存储程序,借助于该程序,处理器11,21和31可执行其对应的功能。
两个节点2和3经由X2接口彼此连接。UE1和宏节点2之间的连接被称为第一上行链路连接,而UE2和微微节点之间的连接被称为第二上行链路连接。
UE1的处理器生成上行链路信令(例如,UCI),然后收发器12经由第一上行链路连接来发送针对第一网络节点的上行链路控制信令(例如,UCI),并且经由第二上行链路连接来发送针对第二网络节点的上行链路控制信令(例如,UCI)。
以这种方式,上行链路控制信令在分离的上行链路连接上被独立地发送到每个网络节点。
根据本发明的更详细的实施例,为了在站点间CA(非共站点的CC)的情况下支持独立的根据CC的RRM,基于CC的分离的上行链路控制信令的想法被引入。根据CC的独立的UCI需要单独的上行链路通过特定的CC来传递UCI(即,针对Pcell的UCI通过Pcell传输,及针对Scell的UCI通过Scell传输)。因此,工作假设是,终端支持多频带(CC)的UL发送和DL接收,并且不必使用相同数目的UL和DL CC。
在下面的描述中的“Scell”是指非共站点的Scell或非共站点的Scell的组。也就是说,本发明并不限于单个的Scell或微微节点(或在上面的通用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第二节点),而是可以使用多个Scell或微微节点。
在下文中,描述了实施例的更多细节。
如上文所述,根据本实施例,介绍了根据CC的分离和独立的UIC。
对于这一点,可以在Pcell和Scell上配置分离的PUCCH,经由该PUCCH可以向对应节点发送两个UIC。
或者,有可能分离地在Pcell和Scell的PUSCH上传输UCI(如果PUSCH资源同时在Pcell和Scell上调度)。如果PUSCH只在一个CC上被分配,也可以在Scell(Pcell)上的PUSCH上传输UCI,并在Pcell(Scell)上的PUCCH上传输UCI。也就是说,针对Pcell的UCI通过Pcell上的PUSCH传输,而针对Scell的UCI通过Scell上的PUCCH传输,或反之亦然。
在这方面应当指出,PUSCH传输与PUCCH相比通常施加更宽松的UE RF要求,因为:
(1)PUCCH通常占用较少数量的PRB,并且
(2)PUCCH通常更接近所分配的频谱的边缘,并因此与可用频谱中心的等效分配相比需要更多的功率回退。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本实施例,对于双UL PUCCH传输在UE处需要过多功率回退的情况,也提出了解决方案:
第一个解决方案是在Pcell和Scell上同时有PUCCH而导致UE中的过多功率回退的情况下,引入新的特殊的DCI格式以分配A/N资源(以与针对调度的CQI引入特殊的DCI格式类似的方式)。针对调度的DCI而引入的该新的DCI格式的示例可以是:重新定义DCI中的某些比特的含义,以指示当报告A/N时将由每个UE使用的循环移位和对一个PRB的固定分配。
可替代地,Pcell可以在估计到双UL传输需要过多功率回退时停止调度UE。
另一种替代的解决方案是,如果UE估计双UL传输会需要过多功率回退时,UE只在一个(由UE选择或基于优先级顺序由网络决定的)CC上报告UL反馈。
因此,考虑该UE的功率要求,如果必要的话也可以限制在两个连接上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令(UCI)。
在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了对作为PUCCH上的UCI的一个特定示例的调度请求(SR)的处理。
存在几种可能性来传输SR。
作为第一种可能性,SR可以在两个PUCCH(在Pcell和Scell处接收到的)上被传送。
以这种方式,有可能允许双UL PUSCH。因为Pcell和Scell都可以在SR第一次发生时开始调度,因此减小了延迟。值得注意的是,双UL PUSCH增加了峰值数据速率,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具有在UE处需要过多功率回退的缺点。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主控Pcell的节点仍然有可能忽略SR并通过Scell来开始监视UL数据传输、功率余量报告等。只有在此之后,可以决定开始调度Pcell上的PUSCH。
此外,如果SR传输是同时的,在Pcell和Scell上的SR传输可能会对UE RF需求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另一种可能性是只在服务小区(即,Pcell(宏节点)或Scell(微微节点))之一上传输SR。
例如,这个服务小区可以是由网络配置的、固定的。也就是说,网络可以配置例如在这样的情况下,SR总是被发送到宏节点。
以这种方式,Pcell和Scell上的同时的SR被避免了。然而,如果SR仅通过Pcell(=宏小区)上的PUCCH传输,这并不会对接近微微小区的UE导致增加的上行链路数据速率,除非SR通过X2被转发到主控Scell的节点。
上述的服务小区也可以由UE根据路径损耗测量来选择。
以这种方式,Pcell和Scell上的同时的SR被避免了。无需通过X2交换信息,PUSCH资源在最佳服务小区上“自动地”被调度。
但是,如果SR在Scell上被发送,则一旦主控Pcell的接入节点“检测”到来自特定的UE(具有一定延迟)的UL传输,双上行链路PUSCH还是可能的。如果SR在Pcell上被发送,则双UL PUSCH是不可能的,除非Pcell指令Scell开始在PUSCH上调度UL资源。
进一步可替代地,上述的服务小区可以是具有最早SR事件的服务小区。该SR可以根据SR可以首先在哪个小区上被传送而由UE在Pcell或Scell上发送。SR的定时由PHY参数确定,且对于Pcell和Scell载波可以不同。对此的一个用例是当所请求的UL调度授权的延迟是至关重要的情况。
以这种方式,Pcell和Scell上的同时的SR也可以避免。此外,延迟可以被最小化。
但是,如果具有最早SR事件的服务小区是Pcell(=宏小区),则对于接近微微小区(=Scell)的UE没有增加的上行链路数据速率,除非SR通过X2被转发到主控Scell的节点。
因此,优选的是调度请求(SR)也应当在两个上行链路连接上被发送。但是,如果由于功率要求或UE RF要求,SR有必要仅在一个上行链路连接中发送时,则可以根据上述的考虑来决定哪种替代方式对这种情况是合适的。
因此,根据上面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中所提出的解决方案,提供了UL控制信令架构来支持具有独立的按CC的L1/L2无线电资源管理的站点间LTE CA。
因此,所提出的解决方案仍然给予了来自快速L1/L2无线电资源管理的益处:机会调度、L1HARQ、快速AMC等。
此外,Rel-10的UL物理信道结构作为基线可以被保持,从而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可以很容易地被实现。
此外,在接入节点间的高延迟连接(X2)的情况下,非共址LTE载波聚合也是可能的。
除此之外,支持非共址LTE载波聚合的主要优点是:
在异构网络场景中增强移动性支持是可能的。也就是说,当移动终端在部署有若干微微节点的宏小区的区域周围移动时,与HO过程关联的信令开销可以减小。在没有所提出的解决方案的情况下,UE需要在其每次进入/退出微微小区的覆盖区域时执行一次HO。HO过程的“成本”可能可与配置新的Scell(=微微小区)相比拟,例如当UE退出微微小区的覆盖区域并应切换回宏节点时,所提出的解决方案显著降低了信令开销。此外,由于目标小区的链接可以在HO实际发生之前被“热身”,因此所提出的解决方案也改善了高移动性场景中的移动鲁棒性。
此外,动态流量转向/卸载是可能的。也就是说,在站点间CA的情况下,网络运营商可能更动态地从宏蜂窝到微微蜂窝层(反之亦然)转向/卸载数据流量。相比传统的HO,使用站点间CA的快速及动态流量转向/卸载的实际益处需要进行仔细评估,要考虑UE的功耗、对核心网和/或X2的信令负荷的影响等。
此外,可以实现数据速率增加。UE既在微微小区也在宏小区的覆盖区域内,而这些节点采用不同的频率。因此,通过允许UE在两个小区上被服务,可用带宽变得更大,从而导致更高的数据。
在下文中,将给出上述解决方案的一些具体的实现细节。
两个CC(Pcell和Scell)可以都使用LTE技术并且被部署在不同的频带。
Scell上的无线电资源可以经由Scell上的PDCCH被分配,即不应用跨CC调度。以这种方式,Scell上的调度可在控制它的节点处被执行。
针对DL Scell的UCI(A/N、CQI等)可以通过对应的UL Scell被传送到接入节点。在Scell上的UCI传输就如同Scell是被配置的唯一CC一样发生。这将是与只配置有一个CC(Pcell)的Rel-8/Rel-10UE相似的行为。
双上行链路UCI传输导致UE处的过多功率回退的情况可以在控制Pcell的节点处被检测和处理。
所提出的解决方案主要结合LTE载波在不同频带的情况来描述。然而,这些解决方案可以容易地被应用到分量载波在相同频带的情况,以及在不同的分量载波上使用不同的无线电接入技术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面详细描述的实施例中,在UE和两个网络节点(宏和微微节点)之间的第一和第二上行链路连接分别通过一个CC来实现。然而,CC的数量并没有限制,每个连接也可以通过两个或更多CC实现,并且CC的数量可以在两个连接之间发生变化。此外,对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CC的数量不必相同。
此外,在上面详细描述的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情况是主小区由一个宏节点(宏eNB)、即控制更大小区的基站来服务。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也可能是微微节点(微微eNB)、即控制更小小区的基站起主小区的作用,而宏节点起辅小区的作用。
此外,两个网络节点(基站)可以是等同的。例如,两个eNB能一起工作在UE所处的小区的重叠区域中。也就是说,一个eNB将是主小区,而另一个eNB将是辅小区。
此外,如上所述的节点,如eNB和/或宏和微微节点或eNB,并不限于这些具体的示例,并且还可以是能够通过分量载波向用户设备进行传输的任何类型的网络节点(例如,基站)。
根据本发明的一般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装置,包括:
收发器,被配置为可通过第一上行链路连接与第一网络节点连接,并且可通过第二上行链路连接至少与第二网络节点连接,
处理器,被配置为针对每个网络节点独立地生成上行链路控制信令,
其中,所述收发器被配置为,经由第一上行链路连接发送针对第一网络节点生成的上行链路控制信令,并且经由第二上行链路连接发送针对第二网络节点生成的上行链路控制信令。
所述第一方面可以作如下修改:
所述第一上行链路连接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分量载波,并且第二上行链路连接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分量载波。
在第一上行链路连接上可以配置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并且在第二上行链路连接上可以配置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并且收发器可以被配置为经由第一及第二上行链路连接上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所生成的上行链路控制信令,或者
在第一上行链路连接上可以配置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并且在第二上行链路连接上可以配置物理共享控制信道,并且收发器可以被配置为经由第一及第二上行链路连接上的物理共享控制信道发送所生成的上行链路控制信令。
可以在第一和第二上行链路连接中的一个上配置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并且在第一和第二上行链路连接中的另一个上配置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并且收发器可以被配置为经由第一和第二上行链路连接中的对应一个上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及第一和第二上行链路连接中的对应的另一个上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发送所生成的上行链路控制信令。
也就是说,例如就与图2B相关所描述的实施例而言,针对Pcell(作为第一网络节点的示例)的UCI(作为上行链路控制信令的示例)经由Pcell上的PUSCH(即经由第一上行链路连接上的PUSCH)被传输,而针对Scell(作为第二网络节点的示例)的UCI经由Scell上的PUCCH(即经由第二上行链路连接上的PUCCH)被传输。
处理器可以被配置来决定仅在第一上行链路连接和第二上行链路连接中的一个上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令。
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基于装置的功率要求进行该决定。
上行链路控制信令可以包括调度请求,并且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
在第一和第二上行链路连接的每一个上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上向第一网络节点和第二网络节点发送调度请求,或者
根据网络配置,向第一网络节点和第二网络节点中的一个发送调度请求,或者
向第一网络节点和第二网络节点中被选择的网络节点发送调度请求,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路径损耗测量来选择网络节点,或者
向具有最早调度请求事件的网络节点发送调度请求。
根据本发明的一般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装置,包括:
收发器,被配置为可经由上行链路连接与用户设备连接,并且可经由接口与另一网络节点连接,该另一网络节点可与相同的用户设备连接,
其中,收发器被配置为,独立于所述另一网络节点经由上行链路连接从用户设备接收专用于所述装置的上行链路控制信令。
所述第二方面可以作如下修改:
所述上行链路连接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分量载波。
在所述上行链路连接上可以配置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或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处理器,其被配置为决定用户设备是否能够在上行链路连接上执行向所述装置的传输并且在上行链路连接上执行向所述另一网络节点的传输,并且在决定了用户设备不能够执行两个传输的情况下停止调度所述用户设备。
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基于估计的用户设备的功率要求来进行所述决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般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系统,其包括第一网络节点和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节点,
其中,第一网络节点可通过第一上行链路连接与用户设备连接,并且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节点可通过第二上行链路连接与用户连接,
其中,第一网络节点被配置为经由第一上行链路连接来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令,且第二网络节点被配置为彼此独立地经由第二上行链路连接来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令。
所述第三方面可以作如下修改:
第一上行链路连接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分量载波,并且第二上行链路连接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分量载波。
在第一上行链路连接上可以配置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或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并且在第二上行链路连接上可以配置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或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般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方法,包括:
独立地针对可由第一上行链路连接连接的第一网络节点和可由第二上行链路连接连接的第二网络节点生成上行链路控制信令,以及
经由第一上行链路连接发送针对第一网络节点生成的上行链路控制信令,并且经由第二上行链路连接发送针对第二网络节点生成的上行链路控制信令。
所述第四方面可以作如下修改:
第一上行链路连接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分量载波,并且第二上行链路连接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分量载波。
在第一上行链路连接上可以配置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并且在第二上行链路连接上可以配置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并且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经由第一及第二上行链路连接上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所生成的上行链路控制信令。
可替代地,在第一上行链路连接上可以配置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并且在第二上行链路连接上可以配置物理共享控制信道,并且所述的方法还可以包括,经由第一及第二上行链路连接上的物理共享控制信道发送所生成的上行链路控制信令。
在第一和第二上行链路连接中的一个上可以配置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并且在第一和第二上行链路连接中的另一个上可以配置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并且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经由第一和第二上行链路连接中的对应一个上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及第一和第二上行链路连接中的对应的另一个上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来发送所生成的上行链路控制信令。
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决定仅在第一上行链路连接和第二上行链路连接中的一个上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令。
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基于在其中执行所述方法的用户设备的功率要求来进行所述决定。
上行链路控制信令可以包括调度请求,并且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第一和第二上行链路连接中的每一个上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上向第一网络节点和第二网络节点发送调度请求,或者
根据网络配置,向第一网络节点和第二网络节点中的一个发送调度请求,或者
向第一网络节点和第二网络节点中的被选择的网络节点发送调度请求,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路径损耗测量来选择网络节点,或者
向具有最早调度请求事件的网络节点发送调度请求。
根据本发明的一般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方法,包括:
经由上行链路连接从用户设备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令,
其中,用户设备可与另一网络节点连接,并且上行链路控制信令专用于执行所述方法的网络节点和用户设备之间的连接。
所述第五方面可以作如下修改:
上行链路连接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分量载波。
在上行链路连接上可以配置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或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决定用户设备是否能够在上行链路连接上执行向所述装置的传输和在上行链路连接上执行向另一网络节点的传输,以及
在决定用户设备不能够执行两个传输的情况下停止调度所述用户设备。
所述决定可以基于估计的用户设备的功率要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代码装置,该代码装置在处理装置或模块上运行时,用于执行根据所述第四和第五方面及其修改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
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了软件代码部分,和/或其中所述程序可直接被加载到处理器的存储器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装置,包括:
用于针对可由第一上行链路连接连接的第一网络节点和可由第二上行链路连接连接的第二网络节点独立地生成上行链路控制信令的部件,以及
用于经由第一上行链路连接发送针对第一网络节点生成的上行链路控制信令,并经由第二上行链路连接发送针对第二网络节点生成的上行链路控制信令的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第八方面,提供一种装置,包括:
用于经由上行链路连接从用户设备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令的部件,
其中,用户设备可与另一网络节点连接,且上行链路控制信令专用于执行所述方法的网络节点和用户设备之间的连接。
在上述方面中,根据第一和第七方面所述的装置可以是用户设备或其一部分,根据第二和第八方面所述的装置可以是网络节点,例如基站,诸如eNB,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Pcell、Scell、宏节点和/或微微节点。
应当理解,任何上述的修改可以被单独地或组合地应用于它们所引用的各方面和/或实施例中,除非它们被明确地规定为排除可选替代。
出于以上文所述的本发明的目的,应该指出的是
-可能被实现为软件代码部分并使用网络单元或终端(作为设备、装置和/或其模块的示例,或作为包括设备和/或其模块的实体的示例)处的处理器运行的方法步骤,是独立的软件代码并可以使用任何已知或未来开发的编程语言来规定,只要所述方法步骤所定义的功能被保留即可;
-一般地,任何方法步骤适合于用软件或硬件实现,且在所实现的功能方面不改变本发明的想法;
-可能在上述定义的装置或其任意模块(例如,执行根据上述实施例的装置的功能的设备,如上所述的节点B等)处被实现为硬件组件的方法步骤和/或设备、单元或部件,是独立的硬件并可以使用任何已知的或未来开发的硬件技术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诸如MOS(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互补MOS)、BiMOS(双极MOS),BiCMOS(双极CMOS)、ECL(发射极耦合逻辑)、TTL(晶体管-晶体管逻辑)等,及使用例如ASIC(专用IC(集成电路))组件、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组件、CPLD(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组件或DSP(数字信号处理器)组件;
-设备、单元或部件(例如,上述定义的装置,或它们的相应部件中的任何一个),可以被实现为单个设备、单元或部件,但是这并不排除他们在整个系统中以分布的方式被实现,只要所述设备、单元或部件的功能被保留即可;
-一种装置可以用半导体芯片、芯片组、或包括这样的芯片或芯片组的(硬件)模块来代表;然而,这并不排除这样的可能性,即装置或模块的功能不是由硬件实现,而是由在诸如计算机程序或包括在处理器上执行/运行的可执行软件代码部分的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程序产品的(软件)模块中的软件来实现;
-一种设备可以被视为一种装置,或一个以上装置的组合,例如其或是功能上彼此合作,或是功能上彼此独立,但在同一个设备外壳内。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的实施例和示例仅供说明之用,决不意味着本发明仅限于此。相反,它的原意是包括属于所附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所有变化和修改。

Claims (29)

1.一种装置,包括:
收发器,被配置为能够通过第一上行链路连接与第一网络节点连接,并且能够通过第二上行链路连接至少与第二网络节点连接;以及
处理器,被配置为针对每个网络节点独立地生成上行链路控制信令,
其中,所述收发器被配置为,经由所述第一上行链路连接发送针对所述第一网络节点生成的上行链路控制信令,并且经由所述第二上行链路连接发送针对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生成的上行链路控制信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上行链路连接包括至少一个分量载波,并且所述第二上行链路连接包括至少一个分量载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一上行链路连接上配置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并且在所述第二上行链路连接上配置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并且所述收发器被配置为经由所述第一上行链路连接和所述第二上行链路连接上的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来发送所生成的上行链路控制信令,或者
在所述第一上行链路连接上配置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并且在所述第二上行链路连接上配置物理共享控制信道,并且所述收发器被配置为经由所述第一上行链路连接和所述第二上行链路连接上的所述物理共享控制信道来发送所生成的上行链路控制信令。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一上行链路连接和所述第二上行链路连接中的一个上行链路连接上配置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并且在所述第一上行链路连接和所述第二上行链路连接中的另一个上行链路连接上配置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并且所述收发器被配置为经由所述第一上行链路连接和所述第二上行链路连接中的对应的一个上行链路连接上的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以及所述第一上行链路连接和所述第二上行链路连接中的对应的另一个上行链路连接上的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来发送所生成的上行链路控制信令。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决定仅在所述第一上行链路连接和所述第二上行链路连接中的一个上行链路连接上发送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所述装置的功率要求来进行所述决定。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令包括调度请求,并且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在所述第一上行链路连接和所述第二上行链路连接中的每一个上行链路连接上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上向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和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发送所述调度请求,或者
根据网络配置,向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和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中的一个网络节点发送所述调度请求,或者
向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和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中的、被选择的网络节点发送所述调度请求,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路径损耗测量来选择所述网络节点,或者
向具有最早调度请求事件的网络节点发送所述调度请求。
8.一种装置,包括:
收发器,被配置为能够经由上行链路连接与用户设备连接,并且能够经由接口与另一网络节点连接,所述另一网络节点能够与相同的用户设备连接,
其中,所述收发器被配置为,与所述另一网络节点相独立地经由所述上行链路连接从所述用户设备接收专用于所述装置的上行链路控制信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
其中所述上行链路连接包括至少一个分量载波。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其中
在所述上行链路连接上配置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或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决定所述用户设备是否能够在所述上行链路连接上执行向所述装置的传输并且在所述上行链路连接上执行向所述另一网络节点的传输,以及
在决定了所述用户设备不能够执行两个传输的情况下停止调度所述用户设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估计的所述用户设备的功率要求来进行所述决定。
13.一种系统,包括
第一网络节点和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节点,
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节点能够通过第一上行链路连接与用户设备连接,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节点能够通过第二上行链路连接与所述用户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节点被配置为经由所述第一上行链路连接来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令,并且所述第二网络节点被配置为彼此独立地经由所述第二上行链路连接来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令。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中
其中,所述第一上行链路连接包括至少一个分量载波,并且所述第二上行链路连接包括至少一个分量载波。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系统,其中
在所述第一上行链路连接上配置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或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并且在所述第二上行链路连接上配置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或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16.一种方法,包括
针对能够通过第一上行链路连接而连接的第一网络节点和能够通过第二上行链路连接而连接的第二网络节点独立地生成上行链路控制信令,以及
经由所述第一上行链路连接发送针对所述第一网络节点生成的上行链路控制信令,并且经由所述第二上行链路连接发送针对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生成的上行链路控制信令。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第一上行链路连接包括至少一个分量载波,并且所述第二上行链路连接包括至少一个分量载波。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所述第一上行链路连接上配置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并且在所述第二上行链路连接上配置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并且所述方法还包括经由所述第一上行链路连接和所述第二上行链路连接上的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来发送所生成的上行链路控制信令,或者
在所述第一上行链路连接上配置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并且在所述第二上行链路连接上配置物理共享控制信道,并且所述方法还包括经由所述第一上行链路连接和所述第二上行链路连接上的所述物理共享控制信道来发送所生成的上行链路控制信令。
19.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所述第一上行链路连接和所述第二上行链路连接中的一个上行链路连接上配置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并且在所述第一上行链路连接和所述第二上行链路连接中的另一个上行链路连接上配置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并且所述方法还包括,经由所述第一上行链路连接和所述第二上行链路连接中的对应的一个上行链路连接上的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和所述第一上行链路连接和所述第二上行链路连接中的对应的另一个上行链路连接上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来发送所生成的上行链路控制信令。
20.根据权利要求16至19中的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决定仅在所述第一上行链路连接和所述第二上行链路连接中的一个上行链路连接上发送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令。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基于在其中执行所述方法的用户设备的功率要求来进行所述决定。
22.根据权利要求16至21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令包括调度请求,并且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第一上行链路连接和所述第二上行链路连接中的每一个上行链路连接上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上向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和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发送所述调度请求,或者
根据网络配置,向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和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中的一个网络节点发送所述调度请求,或者
向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和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中的、被选择的网络节点发送所述调度请求,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路径损耗测量来选择所述网络节点,或者
向具有最早调度请求事件的网络节点发送所述调度请求。
23.一种方法,包括
经由上行链路连接从用户设备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令,
其中,所述用户设备能够与另一网络节点连接,并且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令专用于执行所述方法的所述网络节点和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连接。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上行链路连接包括至少一个分量载波。
25.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所述上行链路连接上配置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或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26.根据权利要求23至2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决定所述用户设备是否能够在所述上行链路连接上执行向所述装置的传输并且在上行链路连接上执行向所述另一网络节点的传输,以及
在决定了所述用户设备不能够执行两个传输的情况下停止调度所述用户设备。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决定基于估计的所述用户设备的功率要求。
28.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代码装置,其在处理装置或模块上运行时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6至27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被包含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
CN201180068635XA 2011-04-08 2011-04-08 载波聚合系统中的上行链路控制信令 Pending CN10340406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EP2011/055474 WO2012136269A1 (en) 2011-04-08 2011-04-08 Uplink control signalling in a carrier aggregation syste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04067A true CN103404067A (zh) 2013-11-20

Family

ID=44625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68635XA Pending CN103404067A (zh) 2011-04-08 2011-04-08 载波聚合系统中的上行链路控制信令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029558A1 (zh)
EP (1) EP2695322A1 (zh)
CN (1) CN103404067A (zh)
WO (1) WO2012136269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97654A (zh) * 2014-10-07 2017-05-3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发送针对分量载波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技术
CN107211414A (zh) * 2015-01-28 2017-09-26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集成电路及通信方法
CN110234136A (zh) * 2018-03-06 2019-09-13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lte上行载波同步方法和装置
CN110870351A (zh) * 2017-05-16 2020-03-06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的用于处理用户设备的方法、网络节点和用户设备
US10749636B2 (en) 2015-05-15 2020-08-18 Zte Corporation HARQ sending and receiving methods and devices, and nod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55554B2 (en) * 2011-06-01 2019-10-22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Signalling arrangement for inter-site carrier aggregation having only single component carrier available in uplink direction
JP2014513505A (ja) * 2011-09-25 2014-05-29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アップリンク送信電力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EP2803235A1 (en) 2012-01-10 2014-11-19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Providing a radio bearer on a plurality of component carriers
EP2813023A1 (en) * 2012-02-10 2014-12-17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Inter-site carrier aggregation
JP6348712B2 (ja) * 2012-05-31 2018-06-27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無線通信端末、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上りリソース要求処理方法
CN103686858B (zh) * 2012-08-31 2018-0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息的反馈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US9374715B2 (en) * 2012-09-26 2016-06-2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for machine to machine communications
CN103875192B (zh) * 2012-10-12 2018-08-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Harq反馈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WO2014059606A1 (zh) * 2012-10-16 2014-04-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调度请求的方法和装置、用户设备以及基站
EP2915391B1 (en) 2012-10-30 2021-06-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cheduling request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coupled downlink-uplink
US9590791B2 (en) * 2012-11-12 2017-03-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transmission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via multiple nodes
JP5902608B2 (ja) * 2012-12-28 2016-04-13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移動局及び無線基地局
WO2014110825A1 (zh) * 2013-01-21 2014-07-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载波聚合中上行数据的调度方法和装置
US20150373744A1 (en) * 2013-03-04 2015-12-24 Nokia Technologies Oy Synchronized physical layer reconfiguration among user equipment, macrocell, and small cell in macrocell-assisted small cell deployments
PL2802185T3 (pl) 2013-04-01 2020-05-18 Innovative Sonic Corporation Sposób i urządzenie do dodawania komórek obsługujących w systemie komunikacji bezprzewodowej
JP2017022427A (ja) * 2013-11-07 2017-01-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端末装置
US10411838B2 (en) * 2014-01-23 2019-09-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verage enhancements with carrier aggregation
CN105323849B (zh) * 2014-06-30 2020-04-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道的配置和发送方法、装置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WO2016074185A1 (en) * 2014-11-13 2016-05-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tandalone carrier sense adaptive transmission (csat) in unlicensed spectrum
HUE049216T2 (hu) 2015-01-29 2020-09-28 Nokia Solutions & Networks Oy Szekunder ütemezési kérelem
JP2018019416A (ja) * 2017-09-25 2018-02-01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基地局及び送信制御方法
CN117061068A (zh) * 2018-01-10 2023-11-14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短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sPUCCH)结构
CN110611918B (zh) * 2018-06-14 2023-01-31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载波聚合中上行载波的配置方法、装置和基站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72091A1 (en) * 2009-04-27 2010-10-28 Motorola, Inc. Uplink Scheduling Supoort in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2007807A (zh) * 2008-04-07 2011-04-0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多播广播单频网(mbsfn)子帧发送单播信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02976A1 (en) * 2001-01-31 2002-08-01 Newbury Mark E.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inter-layer handoff in a hierarchical cellular system
DE10120772A1 (de) * 2001-04-24 2002-11-07 Siemens Ag Heterogenes Mobilfunksystem
US8447236B2 (en) * 2008-05-15 2013-05-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patial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schem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JP5173667B2 (ja) * 2008-08-11 2013-04-03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無線基地局及び方法
KR20100073976A (ko) * 2008-12-23 2010-07-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상향링크 전송 전력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0077116A2 (ko) * 2009-01-02 2010-07-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광대역 지원을 위한 다중 캐리어 결합 상황에서의 효과적인 제어정보 전송 방법
US8699453B2 (en) * 2009-02-02 2014-04-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use of RF receive chain for hand-in assistance
EP3407640B1 (en) * 2009-06-16 2020-02-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pping and detecting control channel
JP5124028B2 (ja) * 2010-01-08 2013-01-23 創新音▲速▼股▲ふん▼有限公司 ワイヤレス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システムの半持続性の伝送リソースの処理方法と装置
TW201210292A (en) * 2010-05-06 2012-03-01 Htc Corp Method of handling a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transmission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8989025B2 (en) * 2010-11-12 2015-03-2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UE timing adjustment in a multi-RAT, carrier aggregation community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7807A (zh) * 2008-04-07 2011-04-0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多播广播单频网(mbsfn)子帧发送单播信息
US20100272091A1 (en) * 2009-04-27 2010-10-28 Motorola, Inc. Uplink Scheduling Supoort in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OKIA SIEMENS NETWORKS (RAPPORTEUR): "Corrections and new Agreements on Carrier Aggregation", 《3GPP》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RAPPORTEUR): "Corrections and new Agreements on Carrier Aggregation", 《3GPP》, 27 August 2010 (2010-08-27)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97654A (zh) * 2014-10-07 2017-05-3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发送针对分量载波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技术
CN106797654B (zh) * 2014-10-07 2020-07-1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发送针对分量载波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技术
CN107211414A (zh) * 2015-01-28 2017-09-26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集成电路及通信方法
US10749636B2 (en) 2015-05-15 2020-08-18 Zte Corporation HARQ sending and receiving methods and devices, and node
CN110870351A (zh) * 2017-05-16 2020-03-06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的用于处理用户设备的方法、网络节点和用户设备
US11153789B2 (en) 2017-05-16 2021-10-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network node and user equipment of a wireless network for handling a user equipment
CN110870351B (zh) * 2017-05-16 2022-02-08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的用于处理用户设备的方法、网络节点和用户设备
CN110234136A (zh) * 2018-03-06 2019-09-13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lte上行载波同步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029558A1 (en) 2014-01-30
EP2695322A1 (en) 2014-02-12
WO2012136269A1 (en) 2012-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04067A (zh) 载波聚合系统中的上行链路控制信令
US1133716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splitting transmission from multiple sites
JP7076480B2 (ja) サウンディング基準信号(srs)送信プロトコル
CN105144605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EP2810514B1 (en) Signaling of uplink scheduling information in case of carrier aggregation
EP3251262B1 (en) Secondary scheduling request
EP2695420B1 (en) Functional split for a multi-node carrier aggregation transmission scheme
US10051517B2 (en) D2D traffic balancing
US20230254185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device
US2020031472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U2014263736B2 (en) User terminal, radio base station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KR20170042294A (ko) 상이한 반송파 주파수 또는 주파수 대역에 대한 d2d 및 셀룰러 동작
CN105814921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系统、通知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JP6412961B2 (ja)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20180115394A1 (en) User terminal, radio base station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US20190273584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adapting serving cell interruption based on numerology
KR101407432B1 (ko) 반송파 스케쥴링 방식 확정 방법 및 장치
WO2017180035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lbt in a distributed system
KR102490729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반송파 결합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6797558B (zh) 管理d2d操作的单向频率能力
Hedlund et al. An Introduction to Carrier Aggregation Testing
KR102357413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반송파 결합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KR20170042318A (ko) D2d를 위한 블랭크 서브프레임 사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Espoo, Finland

Applicant after: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Address before: Espoo, Finland

Applicant before: Nokia Corp.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NOKIA CORP. TO: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