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85069B - 云南红豆杉枝叶的采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云南红豆杉枝叶的采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85069B
CN103385069B CN201310353013.2A CN201310353013A CN103385069B CN 103385069 B CN103385069 B CN 103385069B CN 201310353013 A CN201310353013 A CN 201310353013A CN 103385069 B CN103385069 B CN 1033850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nches
leaves
taxusyunnanensis
branch
position ma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5301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85069A (zh
Inventor
刘万德
张志钧
苏建荣
李帅锋
郎学东
李少文
王家炳
杨立静
杨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search Institute of Resource Insects of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Original Assignee
Research Institute of Resource Insects of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search Institute of Resource Insects of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filed Crit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Resource Insects of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Priority to CN20131035301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8506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850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850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850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850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云南红豆杉枝叶的采收方法,采收时清除云南红豆杉树下的灌草,在树冠高度的1/2±10cm位置的主干上做位置标记,对位置标记以上的树冠枝叶进行全部采收,仅保留主干,对采收后的树枝伤口喷施质量浓度为2~5%的硫酸铜溶液进行消毒处理,待溶液干燥后,涂抹保护剂;或者在伤口处直接涂抹保护剂,按常规对采收后的云南红豆杉植株进行树木管理,促进枝叶再生,直至生长2~3年后,再重复采收。利用该方法能保证采收量和再生长量均达到最大,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方法易于掌握和收益大等特点。

Description

云南红豆杉枝叶的采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用原料林的采收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云南红豆杉药用原料林枝叶的采收方法,属于林木管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紫杉醇(Taxol)系红豆杉属(Taxus)植物特有的次生代谢产物,由于独特的抗癌特性,使它成为高效、低毒的广谱天然抗癌药物而被40多个国家用于卵巢癌、转移性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及卡波氏肉瘤等多种癌症的治疗。云南红豆杉是红豆杉属植物中紫杉醇含量最高的物种,因此,云南红豆杉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然而,由于云南红豆杉种群竞争力弱、天然更新缓慢和地理分布局限,以及追逐紫杉醇巨额商业利益所导致的对云南红豆杉掠夺式的生产经营活动,致使天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局部地区资源已濒临枯竭。
作为国家一级保护濒危物种,利用野生资源进行紫杉醇提取是违法行为,因此,当前大量用于紫杉醇提取的红豆杉资源是人工栽培的。我国从1999年开始,就在西南部分省份如云南、四川、西藏等地进行云南红豆杉的人工培育。目前,我国已经建立大面积的云南红豆杉人工林,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云南红豆杉药用原料林,然而,目前对于红豆杉药用原料林的采收技术严重缺乏,制约着云南红豆杉药用原料林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限制着该项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通过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尽快总结红豆杉药用原料林的采收技术已经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针对云南红豆杉药用原料林的采收过程中缺乏相关配套技术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云南红豆杉药用原料林枝叶的采收方法,以在云南红豆杉药用原料林经营管理过程中,有效进行林分管理,实现经济产值最大化。
本发明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云南红豆杉药用原料林枝叶的采收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下列各步骤:
A、对5年及以上树龄的云南红豆杉枝叶进行采收时,清除云南红豆杉树下的灌草,在树冠高度的1/2±10cm位置的主干上做位置标记;
B、对步骤A的位置标记以上的树冠枝叶进行全部采收,仅保留主干;
C、对步骤B采收后的树枝伤口进行下列处理:在直径大于2cm的伤口处,喷施质量浓度为2~5%的硫酸铜溶液进行消毒处理,待溶液干燥后,涂抹保护剂;或者在直径小于2cm的伤口处直接涂抹保护剂;
D、按常规对步骤B采收后的云南红豆杉植株进行树木管理,促进枝叶再生,直至生长2~3年后,再重复采收。
所述步骤A的采收时间为每年11月份至次年2月份。
所述步骤A的位置标记是在树冠高度的1/2±10cm位置涂刷油漆。
所述步骤A的树冠高度为树梢顶端至最下面枝条之间的垂直距离。
所述步骤B的采收,当位置标记以上部分有从主干上长出枝条的,则从枝条基部即枝条与主干连接位置采收枝条。
所述步骤B的采收,当位置标记以下部分有从主干上长出的枝条高度超过位置标记的,则水平采收位置标记以上的枝条,其余部分则留下。
所述步骤C的保护剂为下列质量比的混合物:动物油:松香:蜂蜡=(1±0.2):(0.7±0.1):(0.5±0.1)。
所述步骤B所得枝叶按常规进行晾晒或者烘干处理,得云南红豆杉药用原料。
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采用上述方案,云南红豆杉药用原料林的采收量和生长量均达到最大值。人工栽植的云南红豆杉药用原料林,影响其枝叶生长量的主要因子为光照条件(水、肥条件可以通过人工树木管理得到改善),通过枝叶采收量的大小,可以改善树木的光照条件,采收量越大,树木接收的光照越多,但采收量过大,保留枝叶过少,则影响树木光合作用,光合产物积累较少,从而抑制树木及枝叶的再生长。因此,在枝叶采收量和再生长量之间存在一种平衡关系。通过对不同采收量与生长量之间关系的野外观测研究发现,采收1/2树冠这种方法能够保证采收量与再生长量均达到最大值。因此,利用以上采收方案,可以保证采收量和再生长量均达到最大,从而实现经济收益最大化和可持续利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枝叶采收方法也适用于具有类似生物学特性的其它物种的药用原料林的枝叶采收过程,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方法易于掌握和收益大等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A、每年11月份,对5年树龄的云南红豆杉枝叶进行采收时,清除云南红豆杉树下的灌草,在树冠高度(即树梢顶端至最下面枝条之间的垂直距离)的1/2位置的主干上涂刷油漆做位置标记;
B、对步骤A的位置标记以上的树冠枝叶全部采收,仅保留主干;位置标记以上部分,若有从主干上长出的枝条,则从枝条基部即枝条与主干连接位置采收枝条;位置标记以下部分,若有从主干上长出的枝条高度超过位置标记的,则水平采收位置标记以上的枝条,其余部分留下;
C、对步骤B采收所得枝叶进行烘干处理;
D、对步骤B采收后的树枝伤口进行下列处理:在直径大于2cm的伤口处,喷施质量浓度为2%的硫酸铜溶液进行消毒处理,待溶液干燥后,涂抹由动物油:松香:蜂蜡按质量比1:0.7:0.5组成的保护剂;或者在直径小于2cm的伤口处直接涂抹由动物油:松香:蜂蜡按质量比1:0.7:0.5组成的保护剂;
E、按常规对步骤B采收后的云南红豆杉植株进行树木管理,促进枝叶再生,直至生长2年后,再重复采收。
实施例2
A、每年11月份至次年2月份,对5年以上树龄的云南红豆杉枝叶进行采收时,清除云南红豆杉树下的灌草,在树冠高度(即树梢顶端至最下面枝条之间的垂直距离)的1/2+10cm位置的主干上涂刷油漆做位置标记;
B、对步骤A的位置标记以上的树冠枝叶全部采收,仅保留主干;位置标记以上部分,若有从主干上长出的枝条,则从枝条基部即枝条与主干连接位置采收枝条;位置标记以下部分,若有从主干上长出的枝条高度超过位置标记的,则水平采收位置标记以上的枝条,其余部分留下;
C、对步骤B采收所得枝叶进行晾晒处理;
D、对步骤B采收后的树枝伤口进行下列处理:在直径大于2cm的伤口处,喷施质量浓度为3%的硫酸铜溶液进行消毒处理,待溶液干燥后,涂抹由动物油:松香:蜂蜡按质量比1.2:0.8:0.6组成的保护剂;或者在直径小于2cm的伤口处直接涂抹由动物油:松香:蜂蜡按质量比1.2:0.8:0.6组成的保护剂;
E、按常规对步骤B采收后的云南红豆杉植株进行树木管理,促进枝叶再生,直至生长3年后,再重复采收。
实施例3
A、每年12月份至次年2月份,对5年及以上树龄的云南红豆杉枝叶进行采收时,清除云南红豆杉树下的灌草,在树冠高度(即树梢顶端至最下面枝条之间的垂直距离)的1/2-10cm位置的主干上涂刷油漆做位置标记;
B、对步骤A的位置标记以上的树冠枝叶全部采收,仅保留主干;位置标记以上部分,若有从主干上长出的枝条,则从枝条基部即枝条与主干连接位置采收枝条;位置标记以下部分,若有从主干上长出的枝条高度超过位置标记的,则水平采收位置标记以上的枝条,其余部分留下;
C、对步骤B采收所得枝叶进行烘干处理;
D、对步骤B采收后的树枝伤口进行下列处理:在直径大于2cm的伤口处,喷施质量浓度为5%的硫酸铜溶液进行消毒处理,待溶液干燥后,涂抹由动物油:松香:蜂蜡按质量比0.8:0.6:0.4组成的保护剂;或者在直径小于2cm的伤口处直接涂抹由动物油:松香:蜂蜡按质量比0.8:0.6:0.4组成的保护剂;
E、按常规对步骤B采收后的云南红豆杉植株进行树木管理,促进枝叶再生,直至生长2年后,再重复采收。
为表明本发明的效果,下面通过试验例加以验证。
试验设计、主要数据及结果
为探索云南红豆杉药用原料林的经营管理技术,本试验设置不同的枝叶采收方式,以期找出云南红豆杉枝叶采收的最佳方式,从而达到云南红豆杉枝叶采收量及采收后年生长量均达到最大化,实现经济收益最大化。具体试验设计如下:
试验地点: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金城林场。云南红豆杉药用原料林栽植区域距马关县城7km,中心区海拔1620m,气候条件则与马关县城相近,年均气温16.9℃,年平均降雨量1345mm,相对湿度84%;年日照时数为1804h,全年无霜期达300d以上。气候为低纬度亚热带东部型山地季风气候,干湿季明显,且干季(11~4月)气温较低,湿季(5~10月)气温较高。
试验材料:3年生云南红豆杉实生苗栽植2年后的幼树(5年树龄)。
试验设计:本试验共设置3种采收方式及一个对照,具体如下表所示:
在云南红豆杉药用原料林内,选择生长一致(平均树高为1.27±0.35m,平均基径为2.54±0.47cm)的树木300株,按照以上采收方式及试验水平,每个试验水平选用30株云南红豆杉,每个处理共90株,同时选取30株云南红豆杉不做任何处理。树木选好后,按照试验方案及相关技术要求进行枝叶采收及后续的生长动态(如枝条、叶片、芽等的生长动态)观测。本试验共设置3个重复。
主要数据及结论
表2中给出了不同采收方式云南红豆杉枝叶采收量的变化。可以看出3种处理方式相对应的水平下,采收量相差不大,但所有处理方式中,数值表现上均以水平Ⅲ(采收树冠3/4)的收获量最大。为对所得数据取得更为准确结论,对数据进行了数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3种处理方式中,水平Ⅱ(采收树冠1/2)和水平Ⅲ(采收树冠3/4)采收量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其原因可能是树体较小,1/2和3/4树冠间生长量没有显著性差异。
表3中则给出了不同采收处理后云南红豆杉枝、叶、芽等构件一年的生长数量。可以看出,B处理水平Ⅱ枝、叶、芽一年的生长量均为最大。
根据以上枝叶采收量及采收后一年枝、叶、芽等的生长动态综合分析认为,保留树干,采收树冠上部1/2处,能够保证采收量及采收后年生长量均达到最大化,保证经济收益的最大化。因此,该种采收方式为云南红豆杉药用原料林枝叶采收的最佳方式。

Claims (4)

1.一种云南红豆杉枝叶的采收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下列各步骤:
A、对5年以上树龄的云南红豆杉枝叶进行采收时,清除云南红豆杉树下的灌草,在树冠高度的1/2±10cm位置的主干上做位置标记;所述树冠高度为树梢顶端至最下面枝条之间的垂直距离;
B、对步骤A的位置标记以上的树冠枝叶进行全部采收,仅保留主干;且当位置标记以下部分有从主干上长出的枝条高度超过位置标记的,则水平采收位置标记以上的枝条,其余部分留下;当位置标记以上部分有从主干上长出枝条时,则从枝条基部即枝条与主干连接位置采收枝条;
C、对步骤B采收后的树枝伤口进行下列处理:在直径大于2cm的伤口处,喷施质量浓度为2~5%的硫酸铜溶液进行消毒处理,待溶液干燥后,涂抹保护剂;在直径小于2cm的伤口处直接涂抹保护剂;所述保护剂为下列质量比的混合物:动物油:松香:蜂蜡=(1±0.2):(0.7±0.1):(0.5±0.1);
D、按常规对步骤B采收后的云南红豆杉植株进行树木管理,促进枝叶再生,直至生长2~3年后,再重复采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南红豆杉枝叶的采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的采收时间为每年11月份至次年2月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南红豆杉枝叶的采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的位置标记是在树冠高度的1/2±10cm位置涂刷油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南红豆杉枝叶的采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所得枝叶按常规进行晾晒或者烘干处理,得云南红豆杉药用原料。
CN201310353013.2A 2013-08-14 2013-08-14 云南红豆杉枝叶的采收方法 Active CN1033850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53013.2A CN103385069B (zh) 2013-08-14 2013-08-14 云南红豆杉枝叶的采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53013.2A CN103385069B (zh) 2013-08-14 2013-08-14 云南红豆杉枝叶的采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85069A CN103385069A (zh) 2013-11-13
CN103385069B true CN103385069B (zh) 2016-01-20

Family

ID=49529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53013.2A Active CN103385069B (zh) 2013-08-14 2013-08-14 云南红豆杉枝叶的采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850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20861A (zh) * 2017-10-31 2018-03-23 融安县金宜林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草珊瑚的采收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7907A (zh) * 2007-08-23 2008-01-23 复旦大学 南方红豆杉套种大豆的立体生态栽培方法
CN101578955A (zh) * 2009-06-05 2009-11-18 张鹏 提高蔓地亚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含量的栽培采收方法
CN102498853A (zh) * 2011-10-21 2012-06-20 江苏红豆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提高人工种植南方红豆杉10-dabⅲ含量的种植和采收方法
CN103004440A (zh) * 2012-12-27 2013-04-03 曲靖市民丰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云南红豆杉与核桃的立体生态栽培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60868A2 (en) * 2002-12-31 2004-07-22 Natural Pharmaceuticals Inc. Harvesting yew biomass for extraction of taxanes and other natural product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7907A (zh) * 2007-08-23 2008-01-23 复旦大学 南方红豆杉套种大豆的立体生态栽培方法
CN101578955A (zh) * 2009-06-05 2009-11-18 张鹏 提高蔓地亚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含量的栽培采收方法
CN102498853A (zh) * 2011-10-21 2012-06-20 江苏红豆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提高人工种植南方红豆杉10-dabⅲ含量的种植和采收方法
CN103004440A (zh) * 2012-12-27 2013-04-03 曲靖市民丰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云南红豆杉与核桃的立体生态栽培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85069A (zh) 2013-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76849B (zh) 一种近海荒地防风植物群落的快速构建方法
CN103262724B (zh) 油茶林生态保育复合栽培模式
Santos et al. IRRIGATION DEFICIT STRATEGIES ON PHYSIOLOGICAL AND PRODUCTIVE PARAMETERS OF'TOMMY ATKINS'MANGO
CN102498853B (zh) 提高人工种植南方红豆杉10-dabⅲ含量的种植和采收方法
CN103168594A (zh) 一种曼地亚红豆杉栽培方法
CN113141964A (zh) 一种亚热带地区长效碳中和林的种植方法
CN105104049A (zh) 一种金钱松幼苗的自然化繁育方法
Erefur et al. Establishment of planted Norway spruce and Scots pine seedlings: effects of light environment, fertilisation, and orientation and distance with respect to shelter trees
CN103385069B (zh) 云南红豆杉枝叶的采收方法
Carneiro et al. Combined effects of low light and water stress on Jatropha curcas L. promotes shoot growth and morphological adjustment
CN104396687A (zh) 一种南方红豆杉的采穗圃的营建方法
CN104521712A (zh) 一种滨海盐碱地区观赏草引种筛选方法
CN104521703B (zh) 水松的扦插方法
CN105284565A (zh) 石斛原生态挂树种植方法
CN105766245B (zh) 复壮侧金盏
CN106472095B (zh) 一种提高九节茶产量和指标成分含量的种植方法
Pujiasmanto et al. The capacity of Anacardium occidentale L. to the environment: ability to C-stock and reduction of CO2 gas emissions (case study in Pondok Village, Ngadirojo, Wonogiri)
Song et 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of Mulberry in Mu Us Desert
Mukherjee et al. Microclimate study under agroforestry system and its impact on performance of tea
Zunzunegui et al. Germination success and seedling development of Argania spinosa under different climatic conditions and browsing intensity
Tian et al. Shade tolerance and suitability of tree species for planting in rubber plantations
Špulák et al. Structure and potential production of young successional forest stands dominated by pioneer species
CN109566545B (zh) 一种五倍子蚜冬寄主藓的筛选方法
Muin The Utilization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for Planting Agarwood (Aquilaria spp) Seedling in Open Land
CN104472245A (zh) 水松扦插枝的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