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78958B - E‑hich译码优化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E‑hich译码优化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78958B
CN103378958B CN201310135937.5A CN201310135937A CN103378958B CN 103378958 B CN103378958 B CN 103378958B CN 201310135937 A CN201310135937 A CN 201310135937A CN 103378958 B CN103378958 B CN 1033789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ch
loopnum
random number
index
cy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3593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78958A (zh
Inventor
李强
孙栋
靳凯
姚顺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filed Critical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3789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789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789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7895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E‑HICH译码优化方法和设备。所述方法在确定所述伪随机数序列时包括:基于所述逻辑分配资源标签标识符r确定E‑HICH译码所需的循环次数;以及基于所确定的循环次数执行计算所述伪随机数序列的循环。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提高了E‑HICH译码效率,节省了译码时间。

Description

E-HICH译码优化方法和设备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2年4月16日递交的第61/624,662号美国临时申请的优先权,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的方式全部并入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总体上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增强型专用信道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E-HICH的译码。
背景技术
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High 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是3G技术不断演进的成果之一。为了实现终端UE(User Equipment)的上行数据的高效率传输,在HSUPA中系统中,存在作为上行信道的增强型专用信道E-DCH(Enhanced Dedicated Channel)和作为下行物理信道之一的E-DCH HARQ指示信道E-HICH(E-DCH HARQ Indicator Channel)。E-DCH用于增强上行业务数据传输。混合自动重传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是HSUPA系统的主要技术,E-HICH用于承载NodeB向UE发送的HARQ指示信息,该重传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上行进程数据是否正确以及控制UE对上行数据帧进行重传。
在HSUPA中,UE通过E-HICH承载的HARQ指示信息获得其上传的数据是否被NodeB正确接收,如果UE接收到确认(ACK)命令,说明NodeB正确接收到数据,那么UE将发送新的数据;如果UE接收到否定(NACK)命令,说明NodeB没有正确接收到数据,那么UE将重新发送上传不成功的数据。
在3GPP协议中,一个确认信息ACK/NACK占用1个比特,一条E-HICH信道设计成最多承载80个确认指示。
3GPP规范3GPP TS 25.222 V7.7.0第4.11.2小节中规定了E-HICH编码的流程。UE侧在E-HICH译码的过程中,关键是计算物理分配资源标签标识符(ID)r’。上述协议中给出的计算过程如下,为了后续描述分为三个部分。
一、计算逻辑分配资源标签标识符(ID)r
首先根据与HARQ应答指示对应的增强型专用信道E-DCH资源分配计算得到逻辑分配资源标签ID r(r=0,1,2,…,79),具体计算公式为:
其中:
t0为分配时隙中的最小时隙号(1,2,..,5);
q0为t0时隙内的最小信道化码号(1,2,…,Q0);
Q0为t0时隙最小信道化码号采用的扩频系数。
二、计算物理分配资源标签ID“r’”
根据以下公式将逻辑分配资源标签ID r映射到物理分配资源标签ID r’。
r'=P(r,SFN',MidambleCode)
其中P是与逻辑分配资源标签ID r、E-HICH的系统子帧号SFN’和小区指定的Midamble码序号有关的排列变换函数。7抽头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LFSR)用于生成伪随机数,这些伪随机数然后用于生成伪随机数排列变换P。生成多项式为:g(x)=1+x3+x7。图1示意性示出了伪随机数(PN)寄存器的结构。
图2是说明上述3GPP规范中生成伪随机数序列PN的流程图(即,计算物理分配资源标签ID r’的流程),具体步骤如下:
1、初始化伪随机数PN序列
(a)初始化M=80,初始化P(m)=m,m=0,1,…,M-1;
(b)初始化N=7;
(c)用随机种子s对PN寄存器进行初始化,其中
(d)初始化i=0,其中i在后续步骤中用作循环控制变量。
其中P(m)即伪随机数PN序列;M和N的值均是3GPP标准规定的;表示模2加法。
2、循环执行以下步骤,直到满足i=M-3:
(a)找到满足M-i-1<2p的最小的p,其中p为一控制变量,在每个循环中初值为0;
(b)将PN寄存器移位N次得到一个N比特的伪随机数x,并设定一变量k,令k=LSB(x,p);
(c)如果k>M-i-1,则令k=k-(M-i);
(d)交换P中的第i个和第(k+i)个元素,实现伪代码即tmp=P(i),P(i)=P(k+i),P(k+i)=tmp,tmp是辅助实现此交换的变量;
(e)i加1。
其中LSB(x,n)是指x转换为二进制数后的低的n位,结果P(m)是输出的伪随机数序列PN或伪随机数排列变换P,物理分配资源标签ID r’即可由公式r'=P(r)得到。
三、计算E-HICH编码序列
根据物理分配资源标签ID r’,获取bh,n=ahΘC80,r',n。其中ah表示用户h的二进制HARQ确认指示的值,bh,n表示第h个确认指示符的位序列,n=0,1,…,79;Θ是异或运算;它们以及C80,r',n的设定和计算详见3GPP TS 25.222 V7.7.0第4.11.1和4.11.2小节,通过引用将其全文合并于此。
对于调度传输,比特序列bh,0,bh,1,…,bh,79分割为两部分:bh,0,,…,bh,39,和bh,40,…,bh,79。8个空闲比特zu(u=0…7)按以下格式插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序列中间。
dh={bh,0,bh,1,…,bh,39,z0,z1,…z7,bh,40,bh,41,…,bh,79}
空闲比特zu没有定义。对于非调度传输,相应的输出比特序列为:
dh1={ch,0,ch,1,…,ch,39,z0,z1,…z7,ch,40,ch,41,…,ch,79}
dh2={eh,0,eh,1,…,eh,39,z0,z1,…z7,eh,40,eh,41,…,eh,79}
然后对形成的相应的比特序列dh或dh1/dh2进行比特加扰处理,得到序列sh,n或sh1,n/sh2,n,n=0,1,…,87。上述比特加扰处理定义在上述3GPP规范第4.2.9节中。根据3GPP协议的E-HICH译码过程如图3所示。
发明内容
通过对上述规范中的E-HICH的译码流程的分析,发明人发现,上述E-HICH的译码需要很大的计算量,这至少是因为对于物理分配资源标签ID r’的计算而言,整个过程中涉及到PN序列的计算以及大量的循环操作,其中在每个循环操作中PN序列都要更新一次。PN序列的过多的更新浪费了系统资源,增加了UE侧E-HICH译码的时间。
因此,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之一是对上述E-HICH的译码过程进行优化,提出一种提高E-HICH译码效率的方案。
发明人发现,对于逻辑分配资源标签ID r只是简单的公式计算,优化的必要性小。因此本发明实施方式优化的重点之一是上述步骤二中的伪随机数序列PN的生成过程,即物理分配资源标签ID r’的计算过程,以及上述步骤三中的E-HICH编码序列的计算过程。
发明人通过对上述步骤2中的伪随机数序列PN的生成过程的分析和仿真发现,给定逻辑分配资源标签ID r,则该PN序列的整个计算过程中所执行的循环次数是确定的。但是,在上述规范的步骤2中在执行PN序列的计算时均需执行M-3循环,这实际上消耗了过多的资源,因此有必要对这一过程进行改进。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E-HICH译码优化方法,其中基于伪随机数序列P将逻辑分配资源标签标识符r映射到物理分配资源标签标识符r’,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伪随机数序列P时,所述方法包括基于所述逻辑分配资源标签标识符r确定E-HICH译码所需的循环次数loopnum;以及基于所确定的循环次数执行计算所述伪随机数序列P的循环。
优选地,基于所确定的循环次数执行计算所述伪随机数序列P的循环具体包括,循环执行以下步骤,直到满足循环控制数i=loopnum,其中循环控制数i的初始值为0,令控制变量p的初值为7:
(a)找到满足M-i-1>2p的最小的p;
(b)将伪随机数PN寄存器移位N次得到一个N比特的伪随机数x,并设定一变量k,令k=LSB(x,p+1);
(c)如果k>M-i-1,则令k=k-(M-i);
(d)交换PN序列P中的第i个和第(k+i)个元素
(e)所述循环控制数i加1,返回步骤(a);
其中LSB(x,n)是指x转换为二进制数后的最低的n位,M=80,N=7。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循环次数loopnum等于逻辑分配资源标签ID r。这对应于网络仅配置了调度E-HICH的情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所述循环次数loopnum等于r+4。这对应于网络配置了非调度E-HICH的情形。
优选地,若所确定的E-HICH译码所需的循环次数loopnum大于80,则可以将所述循环次数loopnum设置为80,使得能够提高译码的效率。
优选地,所述得出E-HICH译码所需的伪随机数序列P的循环的执行优选地由DSP实现,因为所述PN序列采用的是LFSR方式,并且DSP里具有可以支持LFSR的硬件,如此,可以提高LFSR更新的效率。
此外,发明人通过对上述步骤3中的E-HICH编码序列的计算过程的分析发现,如果根据上述3GPP协议,在解扰E-HICH编码序列时,需要构建用于解扰E-HICH编码序列所需的矩阵C80,r’,n,并先对解调后的数据解扰,然后将解扰后的数据与C80,r’,n进行比对。发明人发现,这一过程存在优化的可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E-HICH译码优化方法,在解扰E-HICH编码序列时,首先生成一个80比特的表格,在生成用于解扰E-HICH编码序列所需的矩阵C80,r’,n时加入所述解扰的表格。所述扰码的表格为{0x6801,0x1441,0x917b,0x3b97,0x53dc}。这样在译码时可以节省解扰的一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E-HICH译码优化设备。其中基于伪随机数序列P将逻辑分配资源标签标识符r映射到物理分配资源标签标识符r’。所述设备包括确定装置,用于基于所述逻辑分配资源标签标识符r确定E-HICH译码所需的循环次数loopnum;以及循环执行装置,用于基于所确定的循环次数执行计算所述伪随机数序列P的循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E-HICH译码优化设备,包括解扰装置,用于在解扰E-HICH编码序列时,首先生成一个80比特的扰码表格,以及在生成用于解扰E-HICH编码序列所需的矩阵C80,r’,n时加入所述解扰的表格;其中所述扰码的表格为{0x6801,0x1441,0x917b,0x3b97,0x53dc}。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机器可读的用于E-HICH译码优化的程序存储设备,其包含可由所述机器执行的指令程序以执行操作,其中基于伪随机数序列P将逻辑分配资源标签标识符r映射到物理分配资源标签标识符r’,所述操作用于确定所述伪随机数序列P并且包括:基于所述逻辑分配资源标签标识符r确定E-HICH译码所需的循环次数loopnum;以及基于所确定的循环次数执行计算所述伪随机数序列P的循环。
理论和实验均表明,采用本方法的E-HICH译码,提高了E-HICH译码效率,节省了译码时间。仿真实验表明,使用本发明的上述方案最大可以节省近85%的E-HICH译码时间。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各实施方式的特征、优点及其他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伪随机数PN寄存器的示意性结构;
图2是现有技术中生成伪随机数PN序列的流程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计算E-HICH编码序列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E-HICH译码优化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用于生成伪随机数PN序列的流程图,即由逻辑分配资源标签ID r来得出物理分配资源标签ID r’的流程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计算E-HICH编码序列的流程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E-HICH译码优化的设备框图;以及
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UE(如,智能手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经过发明人对前述3GPP规范中计算物理分配资源标签ID r’、生成伪随机数PN序列的流程的分析,发现在背景技术中所述伪随机数序列的生成的步骤中第二步骤中,PN序列每个循环都会更新一次,这导致需要很大的计算量。为了提高计算效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循环计算的开始处就确定E-HICH译码所需的循环次数。
参照图4,其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E-HICH译码优化的方法400的流程图。
在步骤S410,基于逻辑分配资源标签标识符r确定E-HICH译码所需的循环次数loopnum。这一确定步骤是在循环的计算之前进行的。
在步骤S420,基于所确定的循环次数执行计算所述伪随机数序列P的循环。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循环次数loopnum基于逻辑分配资源标签ID r。逻辑分配资源标签ID r可以基于3GPP规范中规定的方式来计算,其取值范围可以为0,1,2,…,79。
对于网络仅配置了调度E-HICH的情形,实际上只需要执行不超过r次的循环,就可以得出E-HICH译码需要的PN序列。如此,与现有技术中的图2相比,可以将循环次数从M-3减小到逻辑分配资源标签r。
但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令循环次数loopnum等于r+4,其原因是考虑到当网络配置了非调度E-HICH时,TPC/SS的物理资源标签是在r+4次循环里,所以循环最大次数设置为r+4。
可选地,若确定的循环次数loopnum>80,则此时的执行效率可能不及3GPP规范中的效率,因此此时可令loopnum=80,来提高E-HICH译码的效率。
作为一个示例,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生成伪随机数PN序列,即由逻辑分配资源标签ID r来得出物理分配资源标签ID r’的方法的一个实现的流程图。具体步骤如下:
1、初始化伪随机数PN序列
这一步骤可以采用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的3GPP规范中的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对应于图5中的步骤S501。其中设定循环控制数i=0。
2、确定E-HICH译码所需的循环次数
如步骤S502和S50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计算得出计算PN序列的计算长度为r+4次循环。其中在循环开始之前设定控制变量p的初值为7,设定循环次数loopnum=r+4。
步骤S504和S505是可选的步骤,若所确定的循环次数大于80,则可将所述循环次数设置为80,以提高译码的效率。
3、如步骤S506-S514所示,循环执行以下步骤,直到满足循环控制数i=loopnum,:
(a)如S507和S508所示,找到满足M-i-1>2p的最小的p;
(b)如S509所示,将PN寄存器移位N次得到一个N比特的伪随机数x,并设定一变量k,令k=LSB(x,p+1);
(c)如S510和S511所示,如果k>M-i-1,则令k=k-(M-i);
(d)如S512所示,交换PN序列P中的第i个和第(k+i)个元素;
(e)如S513所示,所述循环控制数i加1,返回上述步骤(a)。
其中LSB(x,n)是指x转换为二进制数后的最低的n位。所述循环控制数i的初始值在步骤1的初始化阶段初始化为0,所述M、N在步骤1的初始化阶段初始化为80和7。结果P(m)是输出的伪随机数序列PN或伪随机数排列变换P。
4、确定物理分配资源标签ID
如S514所示,物理分配资源标签ID r’即可由公式r'=P(r)得到。这一步骤可以采用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的3GPP规范中的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由于PN序列采用LFSR方式,而DSP里具有可以支持LFSR的硬件。所以可以使用DSP来实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LFSR相关的操作,在计算PN序列时,只需要7个DSP周期就可以更新一次LFSR。
此外,若根据前述3GPP规范中在E-HICH编码序列的计算过程,则在解扰E-HICH编码序列时,需要构建用于解扰E-HICH编码序列所需的矩阵C80,r’,n,并先对解调后的数据解扰,然后将解扰后的数据与用于解扰E-HICH编码序列所需的矩阵C80,r’,n进行比对。发明人发现,这一过程存在优化的可能。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计算E-HICH编码序列的流程图。与参考图3所示的3GPP规范的流程不同,本实施方式在解扰E-HICH编码序列时,首先生成一个80比特的表格,在生成用于解扰E-HICH编码序列所需的矩阵C80,r’,n时加入所述解扰的表格。所述扰码的表格为{0x6801,0x1441,0x917b,0x3b97,0x53dc}。这如图6中的步骤S601-S603所示。这样在译码时可以节省解扰的一步。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E-HICH译码优化的设备框图,其包括确定装置701,用于基于所述逻辑分配资源标签标识符r确定E-HICH译码所需的循环次数loopnum;以及循环执行装置702,用于基于所确定的循环次数执行计算所述伪随机数序列(P)的循环。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至多执行loopnum次循环就可以得出E-HICH译码所需的上述伪随机数序列P。与根据3GPP规范执行计算物理分配资源标签标识符的循环相比,可以极大地减小所需的循环次数。
应当理解,设备700中记载的每个模块与参考图4描述的方法400中的每个步骤相对应。由此,上文针对图4描述的操作和特征同样适用于设备700及其中包含的模块,重复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应当注意,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通过硬件、软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结合来实现。其中,硬件部分可以利用专用逻辑来实现;软件部分则可以存储在存储器中,由适当的指令执行系统,例如微处理器或者专用设计硬件来执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的方法和系统可以使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和/或包含在处理器控制代码中来实现,例如在诸如磁盘、CD或DVD-ROM的载体介质、诸如只读存储器(固件)的可编程的存储器或者诸如光学或电子信号载体的数据载体上提供了这样的代码。本发明的系统及其模块不仅可以由诸如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或门阵列、诸如逻辑芯片、晶体管等的半导体、或者诸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编程逻辑设备等的可编程硬件设备的硬件电路实现,也可以用例如由各种类型的处理器所执行的软件实现,还可以由上述硬件电路和软件的结合(例如固件)来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E-HICH译码优化设备,包括解扰装置,用于在解扰E-HICH编码序列时,生成一个80比特的扰码表格,以及在生成C80,r’,n时加入所述解扰的表格;其中所述扰码的表格为{0x6801,0x1441,0x917b,0x3b97,0x53dc}。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的详细描述中提及了设备的若干装置或子装置、或者装置的若干模块或子模块,但是这种划分仅仅是示例性而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装置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装置中实现。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装置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子装置来实现。
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的结构示意图。然而,应当理解,如图所示和下文所述的移动电话仅是将从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受益的一类移动设备的示例,而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范围。尽管出于举例目的而图示了移动设备10的数个实施方式,但是例如便携数字助理(PDA)、寻呼机、移动电视、游戏设备、膝上型计算机、相机、录像机、音频/视频播放器、收音机、GPS设备或者前述装置的任何组合之类的其他类型的移动设备以及其他类型的语音和文字通信系统可以容易地运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
此外,尽管移动设备10可以使用本发明方法的数个实施方式,但是除了移动设备之外的装置也可以运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方法。另外,虽然主要结合了移动通信应用描述了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方法和设备,但是,应当理解,可以在移动通信业中和在移动通信业以外结合各种其他应用来利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方法和设备。
移动设备10可以包括与发射器14和接收器16可操作通信的一个天线12(或者多个天线)。移动设备10还可以包括分别向发射器14提供信号和从接收器16接收信号的装置,例如控制器20或者其他处理单元。信号包括根据适用蜂窝系统空中接口标准的信令信息,还包括用户语音、接收的数据和/或由用户生成的数据。就这一点而言,移动设备10能够利用一个或者多个空中接口标准、通信协议、调制类型和接入类型来操作。举例而言,移动设备10能够根据多个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和/或第四代等通信协议中的任何通信协议来操作。例如,移动设备10可以能够根据第二代(2G)无线通信协议IS-136(时分多址(TDMA))、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和IS-95(码分多址(CDMA))或者根据例如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CDMA2000、宽带CDMA(WCDMA)和时分-同步CDMA(TD-SCDMA)这样的第三代(3G)无线通信协议、根据第3.9代(3.9G)无线通信协议如演进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网络(E-UTRAN)、根据第四代(4G)无线通信协议等来操作。取而代之(或者除此之外),移动设备10可以能够根据非蜂窝通信机制来操作。例如,移动设备10可以能够在无线局域网(WLAN)或者其他通信网络中通信。另外,移动设备10可以例如根据以下技术来通信,这些技术例如是射频(RF)、红外线(IrDA)或者多个不同无线联网技术(包括WLAN技术如IEEE 802.11(例如802.11a、802.11b、802.11g、802.11n等)、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iMAX)技术如IEEE802.16和/或无线个人区域网络(WPAN)技术如IEEE 802.15、蓝牙(BT)、超宽带(UWB)和/或类似技术)中的任何技术。
可以理解,例如控制器20这样的装置可以包括实施移动设备10的音频和逻辑功能所需的电路。例如,控制器20可以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器设备、微处理器设备以及各种模拟到数字转换器、数字到模拟转换器和其他支持电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微处理器设备是一枚双频或多频CPU。基于用户选择的启动模式,该双频或多频CPU可工作在相应的频率上。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微处理器设备是一枚工作频率较高的主CPU和一枚工作频率较低的辅CPU。基于用户选择的启动模式,或者该主CPU工作,或者该辅CPU工作。
移动设备10的控制和信号处理功能在这些设备之间根据它们的相应能力来分配。控制器20因此也可以包括用以在调制和传输之前对消息和数据进行卷积编码和交织的功能。控制器20还可以包括内部语音编码器并且可以包括内部数据调制解调器。另外,控制器20可以包括用以操作可以存储于存储器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软件程序的功能。例如,控制器20可以能够操作连通程序,例如常规Web浏览器。连通程序然后可以允许移动设备10例如根据无线应用协议(WAP)、超文本传送协议(HTTP)和/或类似协议来发送和接收Web内容,例如基于位置的内容和/或其他网页内容。
移动设备10还可以包括用户接口,该用户接口包括全部连接到控制器20的输出设备如常规耳机或者扬声器24、振铃器22、麦克风26、显示器28和用户输入设备。允许移动设备10接收数据的用户输入接口可以包括允许移动设备10接收数据的多个设备中的任何设备,例如输入设备(如,小键盘)30、触摸显示器(未示出)和其他输入设备。在包括小键盘30的实施方式中,小键盘30可以包括常规数字键(0-9)和有关键(#、*)以及用于操作移动设备10的其他硬键和软键。取而代之,小键盘30可以包括常规QWERTY小键盘布置。小键盘30也可以包括具有关联功能的各种软键。除此之外或者取而代之,移动设备10还可以包括接口设备如操纵杆或者其他用户输入设备。移动设备10还包括用于向为了操作移动设备10而需要的各种电路供电以及可选地提供机械振动作为可检测的输出的电池34,例如振动电池包。
移动设备10还可以包括用户标识模块(UIM)38。UIM 38通常为具有内置处理器的存储器设备。UIM 38可以例如包括用户标识模块(SIM)、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通用用户标识模块(USIM)、可拆卸用户标识模块(R-UIM)等。UIM 38通常存储与移动用户有关的信元。除了UIM 38之外,移动设备10还可以配备有存储器。例如,移动设备1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40,例如包括用于暂时存储数据的高速缓存区域的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移动设备10也可以包括可以嵌入和/或可以拆卸的其他非易失性存储器42。除此之外或者取而代之地,非易失性存储器42还可以包括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闪存等,例如可从加州桑尼韦尔市的SanDisk公司或者加州费利蒙市的Lexar Media公司获得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存储器可以存储由移动设备10用来实施移动设备10的功能的多条信息和数据中的任何信息和数据。例如,存储器可以包括能够唯一地标识移动设备10的标识符,例如国际移动设备标识(IMEI)代码,并且还能够将接收的相邻移动设备的当前时刻位置以及该当前时刻与相邻设备的唯一标识关联存储。具体而言,存储器可以存储用于由控制器20执行的应用程序,该控制器确定移动设备10的当前位置。
移动设备10还可以包括与控制器20通信的定位传感器36,例如全球定位系统(GPS)模块。定位传感器36可以是用于对移动设备10的定位进行位置确定的任何装置、设备或者电路。定位传感器36可以包括用于对移动设备10的定位进行位置确定的所有硬件。备选地或附加地,定位传感器36可以利用移动设备10的存储器设备来存储供控制器20执行的指令,其存储形式是确定移动设备10的位置所需的软件。虽然这一示例的定位传感器36可以是GPS模块,但是定位传感器36可以包括或者备选地实施为例如辅助全球定位系统(辅助GPS)传感器或者定位客户端,该辅助GPS传感器或者定位客户端可以与网络设备如空中或者地面传感器通信以接收和/或发送用于在确定移动设备10的定位时使用的信息。就这一点而言,移动设备10的定位也可以由如上所述GPS、小区ID、信号三角测量或者其他机制确定。在一个示例实施方式中,定位传感器36包括计步器或者惯性传感器。这样,定位传感器36可以能够确定移动设备10例如以移动设备10的经度和维度方向以及高度方向为参照的位置或者相对于参考点如目标点或者起点的定位。继而可以将来自定位传感器36的信息传送至移动设备10的存储器或者另一存储器设备,以便存储为定位历史或者位置信息。此外,定位传感器36可以能够利用控制器20来经由发射器14/接收器16发送/接收位置信息,例如移动设备10的定位。
移动设备10还可以包括光线传感器。
图8所述的结构方框图仅仅为了示例的目的而示出的,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一些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或者减少其中的一些设备。
理论和仿真实验均表明,采用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进行E-HICH译码,最大可以节省近85%的时间。对于物理分配资源标签ID r’,由于整个过程中涉及到PN序列的计算以及大量的循环操作,所以针对这一部分优化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虽然已经参考若干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方法和设备例如可以但不限于使用于TD-SCMDA通信系统中或者WCDMA系统中。本发明旨在涵盖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所包括的各种修改和等同布置。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符合最宽泛的解释,从而包含所有这样的修改及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10)

1.一种增强型专用信道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E-HICH译码优化方法,其中基于伪随机数序列将逻辑分配资源标签标识符r映射到物理分配资源标签标识符r’,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伪随机数序列时,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所述逻辑分配资源标签标识符r确定E-HICH译码所需的循环次数loopnum;以及
基于所确定的循环次数loopnum执行计算所述伪随机数序列的循环;并且
其中基于所确定的循环次数loopnum执行计算所述伪随机数序列的循环具体包括:初始化所述伪随机数序列和伪随机数寄存器;以及循环执行以下步骤,直到满足i=loopnum,i为循环控制数并设置i的初始值为0,令控制变量p的初值为7:
(a)找到满足M-i-1>2p的最小的p;
(b)将所述伪随机数寄存器移位N次得到一个N比特的伪随机数x,并设定一变量k,令k=LSB(x,p+1);
(c)如果k>M-i-1,则令k=k-(M-i);
(d)交换所述伪随机数序列中的第i个和第(k+i)个元素;
(e)所述循环控制数i加1,返回步骤(a);
其中LSB(x,n)是指x转换为二进制数后的最低的n位,M=80,N=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循环次数loopnum等于r。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循环次数loopnum等于r+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E-HICH译码所需的循环次数loopnum还包括,若所述确定的循环次数loopnum大于80,则将所述循环次数loopnum设置为8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解扰E-HICH编码序列时,生成一个80比特的扰码表格,以及在生成用于解扰E-HICH编码序列所需的矩阵时加入所述扰码表格,其中所述扰码表格为{0x6801,0x1441,0x917b,0x3b97,0x53dc}。
6.一种增强型专用信道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E-HICH译码优化设备,其中基于伪随机数序列将逻辑分配资源标签标识符r映射到物理分配资源标签标识符r’,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确定装置,用于基于所述逻辑分配资源标签标识符r确定E-HICH译码所需的循环次数loopnum;以及
循环执行装置,用于基于所确定的循环次数loopnum执行计算所述伪随机数序列的循环;并且
其中所述循环执行装置具体用于:初始化所述伪随机数序列和伪随机数寄存器;以及循环执行以下步骤,直到满足i=loopnum,i为循环控制数并设置i的初始值为0,令控制变量p的初值为7:
(a)找到满足M-i-1>2p的最小的p;
(b)将所述伪随机数寄存器移位N次得到一个N比特的伪随机数x,并设定一变量k,令k=LSB(x,p+1);
(c)如果k>M-i-1,则令k=k-(M-i);
(d)交换所述伪随机数序列中的第i个和第(k+i)个元素;
(e)所述循环控制数i加1,返回步骤(a);
其中LSB(x,n)是指x转换为二进制数后的最低的n位,M=80,N=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循环次数loopnum等于r。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循环次数loopnum等于r+4。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确定装置进一步包括设置子模块,用于若所述确定的循环次数loopnum大于80,则将所述循环次数loopnum设置为80。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进一步解扰装置,用于在解扰E-HICH编码序列时,生成一个80比特的扰码表格,以及在生成用于解扰E-HICH编码序列所需的矩阵时加入所述扰码表格,其中所述扰码表格为{0x6801,0x1441,0x917b,0x3b97,0x53dc}。
CN201310135937.5A 2012-04-16 2013-04-12 E‑hich译码优化方法和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789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624662P 2012-04-16 2012-04-16
US61/624,662 2012-04-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78958A CN103378958A (zh) 2013-10-30
CN103378958B true CN103378958B (zh) 2018-01-02

Family

ID=494635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35937.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78958B (zh) 2012-04-16 2013-04-12 E‑hich译码优化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789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31915B (zh) * 2017-03-23 2020-09-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极性码的编码、译码方法及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6022A (zh) * 2007-04-24 2008-10-2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E-hich信道的特征码分配方法
CN101388758A (zh) * 2008-10-29 2009-03-18 重庆重邮信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E-hich信道ack/nack信息解码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3602B (zh) * 2004-09-17 2012-12-19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通信方法、移动台和基站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6022A (zh) * 2007-04-24 2008-10-2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E-hich信道的特征码分配方法
CN101388758A (zh) * 2008-10-29 2009-03-18 重庆重邮信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E-hich信道ack/nack信息解码的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Multiplexing and channel coding;3GPP;《3GPP协议ETSI TS 125 222 V7.7.0》;20081231;第4.11.2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78958A (zh) 2013-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67934B (zh) 短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的配置方法
US834586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pseudo random sequence in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357343B (zh) 使用唤醒信号来跳过寻呼dci
JP5919029B2 (ja) Lteダウンリンク実装におけるレイテンシを低減する方法
RU2019137589A (ru) Передача форматов короткого pucch и запроса планирования (sr) для новой технологии радиодоступа (nr) 5-го поколения (5g)
CN105027523A (zh) 发现信号中的定时同步
CN114208320B (zh) 用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US1089285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rrying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US20190149298A1 (en) Reference Signals With Improved Cross-Correlation Properti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3378895B (zh) 发送功率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0036588A (zh) 移动通信中用于免授权传送的重复及harq处理确定
WO2018171507A1 (zh) 一种收发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码序列的方法及装置
CN108574557B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11416692B (zh) 一种配置方法及设备
CN103378958B (zh) E‑hich译码优化方法和设备
CN106165470B (zh) 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8631977A (zh) 一种广播信息指示的发送方法和发送设备
CN102843211A (zh) 降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要素组映射的复杂性
JP2022544332A (ja) 通信方法及び機器
WO2018228506A1 (zh) 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2449430B (zh) Nr-u中的pucch传输方法及装置
JP7223841B2 (ja) データ伝送方法及び機器
WO2022056839A1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communication
CN103379640B (zh) 用于在hs-dsch/hs-sich信道传输中时隙分配的方法和设备
JP6613364B2 (ja) Tpc周波数動作を減らすためのホリスティックスロットポジションtpc命令合成期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02

Termination date: 201804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