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78879A - 无线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78879A
CN103378879A CN2012101276679A CN201210127667A CN103378879A CN 103378879 A CN103378879 A CN 103378879A CN 2012101276679 A CN2012101276679 A CN 2012101276679A CN 201210127667 A CN201210127667 A CN 201210127667A CN 103378879 A CN103378879 A CN 1033788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uni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field communication
wlan
electronic instal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2766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舟
刘培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YUN TECHNOLOGY Co Ltd
Bluespac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LANY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Y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Y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12766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78879A/zh
Publication of CN1033788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788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此无线通信系统包括:至少一第一电子装置与一第二电子装置,其中第一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无线通信模块,该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包括一第一近场通讯单元与一第一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而第二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二无线通信模块,该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包括一第二近场通讯单元与一第二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其中,当第一近场通讯单元向第二近场通讯单元发送一连接请求,且第二近场通讯单元传送一准许连接的应答至第一近场通讯单元后,启动该第一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与该第二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并使第一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与第二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彼此相通讯。此无线通信系统能增加用户在分享上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特别是一种先利用近场通讯进行通讯、之后再利用无线局域网络通讯进行通讯的无线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无线通信装置的使用已是相当普及,尤其是智能型手机和平板计算机,其普及程度在这几年来更是迅速增加。而且,随着所内建的处理器愈来愈强大,且其内存所能储存的容量也大幅增加的情况下,智能型手机所能执行的功能也愈来愈多,其中一个最普遍的例子便是信息的共享。例如,当与朋友聚会时,朋友之间可藉由近场通讯,蓝芽、或WIFI等无线局域网络传输机制,来交换彼此手机中的相片。又或者,在商务场合,当彼此第一次见面时,也可藉由智能型手机交换彼此的电子名片。 
公知近场通讯系统中会将一个电子装置设定为查询设备(Poling Device),另一个电子装置设定为收听设备(Listening Device),如此一来,分别利用两个导电线圈的磁场以耦合查询设备(激励设备)与收听设备(目标设备)来进行数据传送。 
此外,将所内存的影像信息无线传输到其他的显示设备开显示,也是智能型于机另一个被广泛使用的功能。例如,将智能型于机所储存的一影音档案传送到一数字电视进行播放,这样一来用户便可在屏幕较大的数字电视上进行观赏。 
然而,当使用无线局域网络传输机制进行传输时,尤其是在智能型于机本身即做为WIFI无线分享器的场合,其需要消耗较大的电力;因此,在一般的状况下,是将智能型于机的蓝芽功能或WIFI无线分享的功能默认成处于关闭的状态,待要使用时再将其启动。然而,由于还需要以手动的方式将智能型于机的无线局域网络传输机制启动,故会增加使用者在使用上的不便。 
而且,由于无线通信装置的使用已相当普及,故在将智能型手机的无线局域网络传输机制启动后,其可能同时感测到多台的无线通信装置,如图1A所显示的列表中,其列出了智能型手机所感测到的其他的无线通信装置。在这样的情况下,智能型手机的使用者便需以手动的方式选择所想要连接的无线通信装置(在图1A中是选择了PHONE3),从而增加使用者在使用上的不便。 
另外,在某些情况下,如图1B所示,即使选取了所欲连接的无线通信装置,用户仍需输入密码等认证信息,这又会增加使用者在使用上的不方便。 
因此,如何增加无线通信装置的用户在分享上的便利性,是值得本领域技术人员去思量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此无线通信系统能增加用户在分享上的便利性。 
根据上述目的与其他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此无线通信系统包括:至少一第一电子装置与一第二电子装置,其中第一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无线通信模块,该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包括一第一近场通讯单元,而第二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二无线通信模块,该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包括一第二近场通讯单元。其中,在点对点模式下,该第一近场通讯单元以及该第二近场通讯单元进行信息交换,其中该第一近场通讯单元以及该第二近场通讯单元双方都处于查询设备。 
在上述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另包括一第一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而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另包括一第二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其中,第一近场通讯单元以及第二近场通讯单元进行信息交换来启动第一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与第二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并使第一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与第二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彼此相通讯。 
在本发明中,近场通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是指是一种短距离(约10公分内或20公分内)的高频无线通信技术,允许电子装置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以交换数据。因此,在本发明中,近场通讯单元(亦 即:第一近场通讯单元与第二近场通讯单元)是指可发射或接收符合近场通讯规范的无线电波。当第一近场通讯单元与第二近场通讯单元彼此相接近时,即可藉由近场通讯互相传递数据。 
另外,在本发明中,无线局域网络是指是不使用任何导线或传输电缆连接的局域网络,而是使用无线电波作为数据传送的媒介,传送距离一般只有十公尺或数十公尺内,例如由WiFi无线分享器即是一种建立于IEEE 802.11标准的无线局域网络设备。需注意的是,在本发明中,无线局域网络还包括无线个人局域网(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所谓的个人局域网是指个人范围(随身携带或数米之内)的计算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智能型手机等)组成的通信网路,藉由个人局域网即可于这些设备之间互相交换数据。因此,在本发明中,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亦即:第一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与第二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是指可发射或接收符合无线局域网络通讯规范的无线电波。 
在上述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第一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与第二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为WiFi通讯单元,且该信息交换至少包括一安全码。或者,第一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与第二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为蓝芽通讯单元,且信息交换至少包括一用户标识符。 
在上述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第一电子装置另包括一第一微处理器。 
在上述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第一电子装置另包括一第一微处理器,而第二电子装置另包括一第二微处理器。其中,第一微处理器以及第二微处理器用来决定第一电子装置以及第二电子装置在传送一数据时所要选择的无线通信模块,其中信息交换包含该数据的大小。 
在上述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第一电子装置利用该第一近场通讯单元将显示在该第一电子装置的屏幕画面传送到该第二电子以显示在该第二电子的显示屏幕上。 
根据上述目的与其他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近场通讯来进行信息交换的第一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微处理器及一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第一无线通信模块耦接了第一微处理器,用来与一第二电子装置的一第二无线通信模块进行相通讯。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包括一第一近场通讯单元及一第一无线局 域网络通讯单元,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用来在点对点模式下,与该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的一第二近场通讯单元进行信息交换。其中,第一近场通讯单元以及第二近场通讯单元双方都处于查询设备。第一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耦接于第一近场通讯单元,用来与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的一第二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进行相通讯。其中,第一微处理器依据第一近场通讯单元以及第二近场通讯单元进行的信息交换来启动第一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与第二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并使第一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与第二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彼此相通讯。 
在上述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第一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与第二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为WiFi通讯单元以及该信息交换至少包括一安全码,或者第一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与第二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为蓝芽通讯单元以及该信息交换至少包括一用户标识符。 
在上述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第一微处理器用来决定第一电子装置在传送一数据时所要选择的无线通信模块,其中当数据大于一临界值时,第一微处理器利用第一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传递该数据至第二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以及当数据小于该临界值时,该第一微处理器利用该第一近场通讯单元传递该数据至第二近场通讯单元,其中该信息交换包含数据的大小。 
在上述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第一电子装置利用第一近场通讯单元将显示在第一电子装置的屏幕画面传送到第二电子,以显示在第二电子的显示屏幕上。 
根据上述目的与其他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利用近场通讯来进行信息交换的通讯方法,该无线通信系统包含有一第一近场通讯单元以及一第二近场通讯单元,该通讯方法包括: 
第一近场通讯单元与该第二近场通讯单元在点对点模式下进行信息交换,其中该信息交换包含该数据的大小; 
判断该资料的大小; 
利用第一近场通讯单元传递该数据至第二近场通讯单元; 
启动该第一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以及 
利用该第一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传递该数据至该第二无线局域网络通 讯单元。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更能明显易懂,下文将以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示,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所绘示为公知智能型手机屏幕所显示的一画面。 
图1B所绘示为公知智能型手机屏幕所显示的另一画面。 
图2所绘示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外观示意图。 
图3所绘示为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方块图。 
图4所绘示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运作流程图。 
图5绘示出位于无线通信系统旁的第三电子装置。 
图6所绘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无线通信系统的运作流程图。 
图7所绘示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无线通信系统的运作流程图。 
图8所绘示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运作流程图。 
图9所绘示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外观示意图。 
图10所绘示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方块图。 
图11所绘示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运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图2所绘示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外观示意图。无线通信系统1包括一第一电子装置11与一第二电子装置1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装置11为智能型手机,而第二电子装置12则为平板计算机,其中第二电子装置12配备有较大尺寸的屏幕。请同时参照图3,图3所绘示为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方块图。在第一电子装置11中配备有一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10,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10包括一第一近场通讯单元112与一第一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114。而在第二电子装置12中则配备有一第二无线通信模块120,第二无线通信模块120包括一第二近场通讯单元122与一第二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124,值得注意的是,第一近场通讯单元112与第二近场通讯单元122可以是分别内建于一第一电子装置11与一第二电子 装置12中或者也可以是分别内建于用户身份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卡中。以下,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10与第二无线通信模块120或统称为无线通信模块,第一近场通讯单元112与第二近场通讯单元122或统称为近场通讯单元,而第一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114与第二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124或统称为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在本实施例中,在点对点模式下将第一近场通讯单元112以及第二近场通讯单元122设定在查询设备(Poling Device),第一近场通讯单元112以及第二近场通讯单元122便可以进行信息交换,如图2所示,第一电子装置11可以利用第一近场通讯单元112将显示在第一电子装置11的屏幕画面传送到该第二电子以显示在第二电子12的显示屏幕上,请注意,因为第一近场通讯单元112以及第二近场通讯单元122都设定在查询设备(Poling Device),因此讯号都被加以调变及编码成一载波讯号。此时,所需功率相对减少,另外,每个近场通讯单元112、122都有各自的能源供给,并且传输结束后该载波讯号便自动停止发射。请注意上述第一近场通讯单元112以及第二近场通讯单元122所进行信息交换不限于影像或视讯档案,也有可能是WiFi通讯单元中的安全码或蓝芽通讯单元的一用户标识符。 
另外,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114与第二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124为WiFi通讯单元,但第一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114与第二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124也可为蓝芽通讯单元。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近场通讯单元112与第二近场通讯单元122是默认为启动的状态,而第一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114与第二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124则是默认为关闭的状态,但此并非本发明的限制条件。此外,第一电子装置11与第二电子装置12还分别包括一第一微处理器116与一第二微处理器126。 
以下,将以第一电子装置11传递一影音信息至第二电子装置12的例子来说明无线通信系统1的运作方式。请同时参照图2、图3、与图4,图4所绘示为无线通信系统的运作流程图。 
首先,如步骤S100所示,在点对点模式下将该第一近场通讯单元以及该第二近场通讯单元设定在查询设备(Poling Device),之后,如步骤S110所示,将第一电子装置11靠近第二电子装置12,使第一电子装置11与第二电子装 置12间的距离约在10公分内,第一近场通讯单元112与第二近场通讯单元122便能感测到彼此所发出的无线电波。再来,步骤S120~步骤S160便开始第一近场通讯单元以及该第二近场通讯单元之间的信息交换,如步骤S120所示,第一电子装置11藉由第一近场通讯单元112发送一连接请求至第二电子装置12中的第二近场通讯单元122。在步骤S120中,“发送连接请求”这个事件例如是由使用者以手动选择的方式进行启动,或者也可由第一电子装置11所内建的应用软件(Application Software)自动执行。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该连接请求包括一认证信息,此认证信息例如为用户的账号及一组密码。 
之后,如步骤S130所示,当第二近场通讯单元122接收到第一近场通讯单元112所发送的连接请求后,该第二近场通讯单元122会将此连接请求传送到第二微处理器126进行处理。第二微处理器126对此连接请求进行分析,例如将连接请求中的认证信息与第二电子装置12中内建的数据进行比对。再来,如步骤S140所示,当认证信息与所内建的数据相符合时,第二微处理器126便会核准该连接请求,并传送一准许连接的应答至第二近场通讯单元122,该第二近场通讯单元122再将此准许连接的应答传送至第一近场通讯单元112。于此同时,如步骤S150所示,该第二微处理器126也会将原本处于关闭状态的第二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124启动。 
再来,如步骤S160所示,第一近场通讯单元112在接收到准许连接的应答后,会再将此准许连接的应答传送到第一微处理器116。之后,如步骤S170所示,第一微处理器116在收到准许连接的应答后,会将原本处于关闭状态的第一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114启动。然后,如步骤S180所示,藉由第一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114可将存储在第一电子装置11中的影音信息例如以串流的方式传送到第二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124。之后,如步骤S190所示,该影音信息会于第二电子装置12的屏幕上进行播放。 
以上所述的程序,即步骤S110~步骤S190,皆可由第一电子装置11与第二电子装置12中所内建的应用软件来自动执行,故用户只要将第一电子装置11靠近第二电子装置12,用户便能在具有较大屏幕的第二电子装置12上观看原本储存在第一电子装置11中的影音信息。 
综上可知,在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1中,藉由近场通讯单元(亦即:第一近场通讯单元112与第二近场通讯单元122)相互靠近,可自动启动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亦即:第一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114与第二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124),而无需藉由使用者以手动的方式将智能型手机的无线局域网络传输机制启动,故可提高使用者在使用上的便利性。另外,近场通讯单元的耗电量极低,故即使其预设为开启的状态,对于第一电子装置11与第二电子装置12的可使用时间也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而且,在发送连接请求时(即:步骤S120),可连带包括认证信息,故无需用户以手动的方式输入认证信息,这也可提升使用上的方便性。 
此外,由于第一电子装置11与第二电子装置12是藉由近场通讯单元彼此感应而启动后续的流程,故即使无线通信系统1旁还存在有其他的电子装置,只要该电子装置与该无线通信系统1的距离超过近场通讯单元所能感应的距离就不会干涉到第一电子装置11与第二电子装置12间的运作。也就是说,第一电子装置11的用户便无须如图1B般选择欲连接的电子装置,从而增加用户的方便性。例如,请参照图5,无线通信系统1’中还存在有第三电子装置13,且第三电子装置13与第二电子装置12有同样的构造和功能,但由于第三电子装置13与第一电子装置11间的距离超过近场通讯单元所能感应的距离,故第一电子装置11的用户便无需选择是要在第三电子装置13或是在第二电子装置12上进行影音信息的播放。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第二电子装置12为平板计算机,但第二电子装置12也可为汽车上的影音播放器,当第一电子装置11靠近时,影音播放器便可以拨放储存在第一电子装置11中的影音信息,而无需如公知技术般需通过传输线来将影音信息传输到影音播放器。 
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除了应用在影音信息的传递与播放外,还可运用在影像的传送或电子名片的交换上,以下将举实施例说明之。请参照图6与图7,图6所绘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无线通信系统的运作流程图,图7所绘示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方块图。假若可获得实质上相同的结果,则这些步骤并不一定要遵照图6所示的执行次序来执行。该运作流程可被简短归纳为下列步骤。 
步骤S200:开始。 
步骤S210:将第一电子装置与第二电子装置相靠近以传送一数据。 
步骤S220:第一近场通讯单元与第二近场通讯单元进行信息交换。 
步骤S225:判断该数据的大小,当该数据小于该临界值时,执行步骤S230,当该数据大于该临界值时,执行步骤S240。 
步骤S230:利用第一近场通讯单元传递该数据至第二近场通讯单元。 
步骤S240:启动该第一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 
步骤S250:利用该第一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传递该数据至该第二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 
在本实施例中,无线通信系统2包括一第一电子装置21与一第二电子装置22,第一电子装置21为一智能型手机,而第二电子装置22也为一智能型手机。而且,第一电子装置21与第二电子装置22分别具有第一无线通信模块210与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20,此第一无线通信模块210与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20的功能分别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10与第二无线通信模块120相似,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微处理器216用来决定第一电子装置21在传送一数据时所要选择的无线通信模块210,其中在步骤S225,第一微处理器216会判断该数据的大小来选择所要使用的无线通信模块,当该数据大于一临界值时,第一微处理器216利用第一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214传递该数据至第二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224,另外,当该数据小于该临界值时,第一微处理器216便可直接利用第一近场通讯单元212传递该数据至第二近场通讯单元222。举例来说,如图2所示,因为要将显示在该第一电子装置的屏幕画面传送到该第二电子以显示在该第二电子的显示屏幕上,因此,第一微处理器216便判断该数据(一图像文件)小于该临界值,第一电子装置21便直接利用第一近场通讯单元212将显示在第一电子装置21的屏幕画面传送到该第二电子22以显示在第二电子22的显示屏幕上而不需启动第一无线网络局域网络通讯单元214。另外,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果在第一电子装置21与第二电子装置22中分别存储有第一电子名片与第二电子名片,当第一电子装置21靠近第二电子装置22时,第一电子装置21会将第一电子名片传送到第二电子装置22中,而第二电子装置22也会将第 二电子名片传送到第一电子装置21中。也就是说,当第一电子装置21与第二电子装置22相靠近时,彼此之间会交换电子名片,以下将介绍运作方式。 
请同时参照图3与图8,图8所绘示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运作流程图。首先,如步骤S310所示,将第一电子装置11靠近第二电子装置12,使第一电子装置11与第二电子装置12间的距离约在10公分内,第一近场通讯单元112与第二近场通讯单元122便能感测到彼此所发出的无线电波。再来,如步骤S320所示,第一电子装置11藉由第一近场通讯单元112发送一连接请求至第二电子装置12中的第二近场通讯单元122。 
之后,如步骤S330所示,当第二近场通讯单元122接收到第一近场通讯单元112所发送的连接请求后,该第二近场通讯单元122会将此连接请求传送到第二微处理器126进行处理。第二微处理器126对此连接请求进行分析,以确认此连接请求是否为『交换电子名片』。再来,如步骤S340所示,当认证信息被确认后,第二微处理器126便会核准该连接请求,并传送一准许连接的应答至第二近场通讯单元122,该第二近场通讯单元122再将此准许连接的应答传送至第一近场通讯单元112。于此同时,如步骤S350所示,该第二微处理器126也会将原本处于关闭状态的第二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124启动。 
再来,如步骤S360所示,第一近场通讯单元112在接收到准许连接的应答后,会再将此准许连接的应答传送到第一微处理器116。之后,如步骤S370所示,第一微处理器116在收到准许连接的应答后,会将原本处于关闭状态的第一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114启动。然后,如步骤S380所示,藉由第一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114可将存储在第一电子装置11中的第一电子名片传送到第二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124,而第二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124可将存储在第二电子装置11中的第二电子名片传送到第一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114。之后,于第一电子装置11的内存(未绘示)中便会储存有第二电子名片,而于第二电子装置12的内存(未绘示)中便会储存有第一电子名片。 
由上可知,藉由无线通信系统1,智能型手机的使用者只要将彼此的智能型手机,便可以很方便地交换彼此的电子名片,而无需经过繁琐的程序。 
此外,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还可应用在社交游戏上,详细介绍如下。 请参照图9,图9所绘示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外观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无线通信系统3包括四个第一电子装置31与一第二电子装置32,第一电子装置31为智能型手机,而第二电子装置32则为一平面计算机,在此平面计算机是指屏幕为横躺式的计算机,例如微软公司所推出的产品:Microsoft Surface。请同时参照图9与图10,图10所绘示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方块图,在图10中仅绘示出一第一电子装置。而且,第一电子装置31与第二电子装置32分别具有第一无线通信模块310与第二无线通信模块320,此第一无线通信模块310及第二无线通信模块320的功能分别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10与第二无线通信模块120相似,故在此便不再详加介绍。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电子装置32可执行一社交应用软件,此社交应用软件例如是可供多人共同游玩的游戏软件,如:中国麻将。当其中一第一电子装置31的用户靠近第二电子装置32时,第二电子装置32中便会收到第一电子装置31所传来的连接请求,第二电子装置32认可该连接请求后,第一电子装置31的用户便可与其他的使用者一起游玩。以下,将介绍详细的流程,请同时参照图11。 
首先,如步骤S410所示,将第一电子装置31靠近第二电子装置32,使第一电子装置31与第二电子装置32间的距离约在10公分内,第一近场通讯单元312与第二近场通讯单元322便能感测到彼此所发出的无线电波。再来,如步骤S420所示,第一电子装置31藉由第一近场通讯单元312发送一连接请求至第二电子装置32中的第二近场通讯单元322。 
之后,如步骤S430所示,当第二近场通讯单元322接收到第一近场通讯单元312所发送的连接请求后,该第二近场通讯单元322会将此连接请求传送到第二微处理器326进行处理。第二微处理器326对此连接请求进行分析,以确认此连接请求是否为“加入游戏”。再来,如步骤S440所示,当认证信息被确认后,第二微处理器326便会核准该连接请求,并传送一准许连接的应答至第二近场通讯单元322,该第二近场通讯单元322再将此准许连接的应答传送至第一近场通讯单元312。于此同时,如步骤S450所示,判断第二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324是否启动,若已启动则直接执行步骤S460,若未启动则将第二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324启动(步骤S455)。 
再来,如步骤S460所示,第一近场通讯单元312在接收到准许连接的应答后,会再将此准许连接的应答传送到第一微处理器316。之后,如步骤S470所示,第一微处理器316在收到准许连接的应答后,会将原本处于关闭状态的第一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314启动。然后,如步骤S480所示,通过第二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324传输串流影像至第一电子装置31,以使原本显示在第二电子装置32屏幕上的影像同步显示在第一电子装置31的屏幕上。之后,如步骤S490所示,通过第一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314,第一电子装置31的用户可传送一操作指令到第二电子装置上32。需注意的是,步骤S480与步骤S490间可形成一循环,亦即在操作游戏的过程中,步骤S480与步骤S490间构成一循环的流程。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电子装置32为一平面计算机,但第二电子装置32也可为一数字电视。另外,社交应用软件也并非限于游戏软件,也可为能让多人共同编辑的文字处理软件。 
由上可知,本发明的另一优点在于不但可以默认传输数据的无线通信模块,而且也可以利用第一微处理器判断该数据的大小来选择所要使用的无线通信模块,来让小档案以近场通讯单元来传输,而大档案以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来传输来增加传输效率并节省电源。 
上述实施例仅是为了方便说明而举例,虽遭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任意进行修改,均不会脱离如权利要求书中所欲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利用近场通讯来进行信息交换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无线通信系统包括:
一第一电子装置,该第一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无线通信模块,该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包括一第一近场通讯单元;及
一第二电子装置,该第二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二无线通信模块,该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包括一第二近场通讯单元;
其中,在点对点模式下,该第一近场通讯单元以及该第二近场通讯单元进行信息交换其中该第一近场通讯单元以及该第二近场通讯单元双方都处于查询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另包括一第一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及
该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另包括一第二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
其中,该第一近场通讯单元以及该第二近场通讯单元进行信息交换来启动该第一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与该第二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并使该第一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与该第二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彼此相通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与该第二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为WiFi通讯单元,以及该信息交换至少包括一安全码;或者,该第一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与该第二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为蓝芽通讯单元,以及该信息交换至少包括一用户标识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子装置另包括一第一微处理器;及
该第二电子装置另包括一第二微处理器;
其中,该第一微处理器以及该第二微处理器用来决定该第一电子装置以及该第二电子装置在传送一数据时所要选择的无线通信模块,其中该信息交换包含该数据的大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子装置利用该第一近场通讯单元将显示在该第一电子装置的屏幕画面传送到该第二电子以显示在该第二电子的显示屏幕上。
6.一种利用近场通讯来进行信息交换的第一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子装置包括:
一第一微处理器;以及
一第一无线通信模块,耦接于该第一微处理器,用来与一第二电子装置的一第二无线通信模块进行相通讯,该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包括:
一第一近场通讯单元,用来在点对点模式下,与该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的一第二近场通讯单元进行信息交换,其中该第一近场通讯单元以及该第二近场通讯单元双方都处于查询设备;及
一第一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耦接于该第一近场通讯单元,用来与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的一第二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进行相通讯;
其中,该第一微处理器依据该第一近场通讯单元以及该第二近场通讯单元进行的信息交换来启动该第一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与该第二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并使该第一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与该第二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彼此相通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与该第二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为WiFi通讯单元以及该信息交换至少包括一安全码,或者该第一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与该第二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为蓝芽通讯单元以及该信息交换至少包括一用户标识符。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微处理器用来决定该第一电子装置在传送一数据时所要选择的无线通信模块,其中当该数据大于一临界值时,该第一微处理器利用该第一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传递该数据至该第二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以及当该数据小于该临界值时,该第一微处理器利用该第一近场通讯单元传递该数据至该第二近场通讯单元,其中该信息交换包含该数据的大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子装置利用该第一近场通讯单元将显示在该第一电子装置的屏幕画面传送到该第二电子以显示在该第二电子的显示屏幕上。
10.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利用近场通讯来进行信息交换的通讯方法,该无线通信系统包含有一第一近场通讯单元以及一第二近场通讯单元,其特征在于,该通讯方法包括:
该第一近场通讯单元与该第二近场通讯单元在点对点模式下进行信息交换,其中该信息交换包含该数据的大小;
判断该资料的大小;
利用第一近场通讯单元传递该数据至第二近场通讯单元;
启动该第一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以及
利用该第一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传递该数据至该第二无线局域网络通讯单元。
CN2012101276679A 2012-04-26 2012-04-26 无线通信系统 Pending CN1033788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276679A CN103378879A (zh) 2012-04-26 2012-04-26 无线通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276679A CN103378879A (zh) 2012-04-26 2012-04-26 无线通信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78879A true CN103378879A (zh) 2013-10-30

Family

ID=49463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276679A Pending CN103378879A (zh) 2012-04-26 2012-04-26 无线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78879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33671A (zh) * 2013-11-12 2014-01-22 深圳如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移动终端及车载终端
CN104105053A (zh) * 2014-07-14 2014-10-15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nfc技术和蓝牙技术实现文件共享的方法及系统
CN105025590A (zh) * 2014-04-23 2015-11-04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无线网络连线方法
CN109327510A (zh) * 2018-09-13 2019-02-12 上海宇佑船舶科技有限公司 船舶社交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86648A (zh) * 2019-02-15 2020-08-25 张�林 基于近场通讯的智能手机与个人电脑的同屏系统和方法
CN113033226A (zh) * 2021-03-17 2021-06-25 北京金朗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无线扫码枪与服务器关联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89654Y (zh) * 2008-09-25 2009-08-12 广州朗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签封锁通讯机、电子签封锁及通信系统
WO2010061542A1 (ja) * 2008-11-25 2010-06-0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が格納された記録媒体
CN102315864A (zh) * 2011-09-07 2012-01-11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设备点对点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89654Y (zh) * 2008-09-25 2009-08-12 广州朗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签封锁通讯机、电子签封锁及通信系统
WO2010061542A1 (ja) * 2008-11-25 2010-06-0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が格納された記録媒体
CN102315864A (zh) * 2011-09-07 2012-01-11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设备点对点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33671A (zh) * 2013-11-12 2014-01-22 深圳如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移动终端及车载终端
CN105025590A (zh) * 2014-04-23 2015-11-04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无线网络连线方法
CN105025590B (zh) * 2014-04-23 2020-02-18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无线网络连线方法
CN104105053A (zh) * 2014-07-14 2014-10-15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nfc技术和蓝牙技术实现文件共享的方法及系统
CN109327510A (zh) * 2018-09-13 2019-02-12 上海宇佑船舶科技有限公司 船舶社交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9327510B (zh) * 2018-09-13 2022-03-01 上海宇佑船舶科技有限公司 船舶社交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86648A (zh) * 2019-02-15 2020-08-25 张�林 基于近场通讯的智能手机与个人电脑的同屏系统和方法
CN113033226A (zh) * 2021-03-17 2021-06-25 北京金朗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无线扫码枪与服务器关联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32310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program,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90053302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forming wi-fi direct group thereof
US868753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create multicast groups based on proximity
CN103378879A (zh) 无线通信系统
US11622037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O2013086993A1 (zh) 终端之间传输数据的方法和终端
CN102545964A (zh) 一种通过碰撞触发信息交互的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14615660A (zh) 接入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US12096519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3284650A1 (zh) 通信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3160265A1 (zh) 一种来电呼叫的响应方法以及相应的终端、通信系统
WO2023065931A1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充电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6980867A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870353B (zh) 一种WiFi连接的方法及终端
CN106572488B (zh) 一种终端设备的wifi热点共享方法以及终端设备
CN108882319A (zh) 移动网络切换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250544B (zh) 一种设备组网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489645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4827059A (zh) 一种群组成员或好友的添加方法、电子设备和系统
WO2023185963A1 (zh) 发起bsc链路建立的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WO2023098356A1 (zh) 指纹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WO2022257877A1 (zh) 信息处理方法、密钥材料的获取方法及设备
WO2023186088A1 (zh) 发起bsc链路建立的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WO2022257876A1 (zh) 密钥材料的处理方法、获取方法、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WO2024027681A1 (zh) Ue能力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