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72937B - 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72937B
CN103372937B CN201210109315.0A CN201210109315A CN103372937B CN 103372937 B CN103372937 B CN 103372937B CN 201210109315 A CN201210109315 A CN 201210109315A CN 103372937 B CN103372937 B CN 1033729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
curing
capsule photo
photo
caps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0931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72937A (zh
Inventor
孙倩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uli new material Limite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Kedo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Kedo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Kedo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10931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7293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729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729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729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729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lymerisation Methods In General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及其应用涉及树脂基复合产品。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包括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包括至少一基体,所述基体包括两个膜层,两个所述膜层间构成一夹层,所述夹层内设有至少两个微囊,所述微囊的微囊壁内填充有未固化的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两个所述膜层中至少一个膜层为透光材料,所述微囊壁为透光材料。在微囊内的未固化的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在光照下固化后,微囊的形状得以固定,进而使基体得以固定,进而使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形状得以固定。最终呈现为在柔性状态下进行光照时所呈现的形态。

Description

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化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化材料。
背景技术
树脂基复合材料产品在生产和生活中被广泛应用。树脂基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造各种各样的产品,为生产和生活都带来了很大便利。但是由于这些产品生产较为复杂,使用者不能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意设计自己需要的物品。
另外,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物品因为体积较大,不便于运输和存储。比如桌、椅、盆、桶等生活用品,再比如设备外壳、长条状设备部件、大型片状设备部件等。由于形状构造的问题,虽然这些物品虽然重量不是很重,但是占用空间大,存在运输和存储不方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囊式光固化材料,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应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包括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基体,所述基体包括两个膜层,两个所述膜层间构成一夹层,所述夹层内设有至少两个微囊,所述微囊的微囊壁内填充有未固化的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两个所述膜层中至少一个膜层为透光材料,所述微囊壁为透光材料。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是含有光固化剂的树脂基复合材料,未固化的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中的未固化是说含有光固化剂的树脂基复合材料还未见光,尚处于非固态。
两个所述膜层为柔性。以便于使整个结构呈现柔性,进而允许弯折存放。
所述微囊壁为柔性。以便于使整个结构呈现柔性,进而允许弯折存放。
所述微囊与微囊间紧密接触,在微囊内的未固化的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在光照下固化后,微囊的形状得以固定,进而使基体得以固定,进而使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形状得以固定。最终呈现为在柔性状态下进行光照时所呈现的形态。
所述微囊与微囊间的空隙内填充有未固化的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在通过光照进行固化时,填充在空隙内的未固化的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与微囊一起固化,对微囊与微囊间的位置进一步固定,增强机械强度。在空隙间的未固化的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在固化后,可以起到对空隙填充和粘合作用,从而大大增强机械强度。
所述微囊可以散布在两个所述膜层间的空间内,两个所述膜层间的空间内填充有未固化的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微囊间可以允许相对移动。
两个所述膜层间的间距可以大于微囊平均厚度的两倍,以便于微囊相互叠加,增强机械性能。
所述基体的一个膜层位于下方,上方固定有一层辅助膜,所述辅助膜上分布有囊泡,以囊泡作为所述微囊壁,所述囊泡内充有未固化的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通过将微囊设置在辅助膜上,使辅助膜对微囊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进而使微囊排布不会过于集中在一处或者过于分散。
两个所述膜层间的空间可以设置两层或者两层以上层辅助膜。以便满足机械性能需求。
所述辅助膜上设有向上鼓起向下开口的囊泡,囊泡与囊泡间存在间距;辅助膜上囊泡与囊泡间的部分与所述膜层固定连接,从而使膜层对囊泡进行密封,形成所述微囊。通过上述设计,可以大大简化生产工艺。
在囊泡与囊泡间填充未固化的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并在上方覆盖另一层所述膜层。
微囊与微囊间还可以设有固体颗粒,比如玻璃珠、金属颗粒、石料颗粒、塑料颗粒、泡沫颗粒等。通过设置固体颗粒,减少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用量,节约成本,并且可以改善物理性能。
微囊与微囊间还可以设置内充有气体的囊泡。从而减少重量。
部分微囊中可以不被未固化的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充满,剩余空间内填充固体颗粒或者气体,以调整性能。填充的固体颗粒可以为泡沫、玻璃珠、金属颗粒、石料颗粒、塑料颗粒等。
所述微囊壁为弹性材料。以便于更加随意的进行弯折,增强存放和使用的随意性。
所述基体的两个膜层分别为弹性材料,以便于更加随意的进行弯折、拉伸、制造凹陷或者凸起,增强存放和使用的随意性。
所述基体的两个膜层中有一个为不透明,以防在进行光照射时光线穿透整个基体。
所述基体的两个膜层中的一个内侧为反光材质,以便于将光线反射回微囊处,促使尽快实现固化,并节约光照能量。
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包括两个基体,两个基体平行设置,所述基体与基体间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为柔性管体,柔性管体内填充有未固化的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在没有进行固化之前,支撑件以及两个基体均为柔性,允许弯折,并且基体与基体间的距离得不到固定,所以微囊式光固化材料的厚度在固化之前可以较薄。
所述微囊式光固化材料的两个基体周边密封,并设有一进气口。在存放时,将两个基体间的空气抽出,使支撑件弯曲,进而使两个基体向内合拢,变薄,便于存放。
在固化前,通过进气口向两个基体间的空间内充入空气,进而使两个基体分离并涨开,使支撑件拉伸开,然后进行光固化。从而使两个基体以及支撑件分别固化,从而使所述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在固化后能具备一定厚度,且因为为中空结构,所以重量较轻。
所述支撑件一端固定在一侧基体上,形成一顶点,在所述顶点处至少还固定有另一支撑件的一端,即一个顶点处固定有至少两根支撑件;在一侧基体上共顶点的支撑件,在另一侧基体上不再共顶点。因此两根支撑件与基体间会构成一三角状结构,因为三角状结构具有稳定特点,可以增强材料的稳定性。
一顶点处可以引出两根、三根或四根支撑件,也可以引出更多根。但是优选引出三根、四根支撑件的结构。
各顶点处均引出两根、三根或四根支撑件,以使结构稳固。
两个所述膜层中至少有一层为防爆膜,增强牢固性。也可以设置为防弹膜。
两个所述膜层中其中一层为防紫外线膜。放置光固化中紫外线外漏,并在固化后也起到隔绝紫外线的作用。
所述微囊式光固化材料为片状。使用时可以实现进行裁剪、折叠、打款等操作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操作的组合,从而得到需要的物品形状,然后进行固化。对于复杂的结构,可以分别对各个简单的部件进行固化,固化后进行组装。也可以在固化前进行组合,组合好后进行固化,以便于结合牢固。
所述微囊式光固化材料撑起后为所要形成的部件形状,或者为多个部件的组合。使用时,取出材料撑起后,进行固化即可得到需要的部件。所述的撑起操作,可以是将一个部件单独撑起,或者将几个部件组合后实现撑起操作,构成需要的物品。
所述微囊式光固化材料撑起后为船形。固化后成为船。可以是一个单独的所述微囊式光固化材料撑起后形成,也可以是多个微囊式光固化材料进行组合,实现撑起后形成。
所述微囊式光固化材料撑起后为房子形状。固化后成为房子。可以是一个单独的所述微囊式光固化材料撑起后形成,也可以是多个微囊式光固化材料进行组合,实现撑起后形成。
所述微囊式光固化材料撑起后为设备外壳形状。固化后成为设备外壳。可以是一个单独的所述微囊式光固化材料撑起后形成,也可以是多个微囊式光固化材料进行组合,实现撑起后形成。
所述微囊式光固化材料撑起后为桌子形状。固化后成为桌子。可以是一个单独的所述微囊式光固化材料撑起后形成,也可以是多个微囊式光固化材料进行组合,实现撑起后形成。
所述微囊式光固化材料撑起后为椅子形状。固化后成为椅子。可以是一个单独的所述微囊式光固化材料撑起后形成,也可以是多个微囊式光固化材料进行组合,实现撑起后形成。
所述微囊式光固化材料撑起后为床体形状。固化后成为床。可以是一个单独的所述微囊式光固化材料撑起后形成,也可以是多个微囊式光固化材料进行组合,实现撑起后形成。
所述微囊式光固化材料撑起后为柜子形状。固化后成为柜子。可以是一个单独的所述微囊式光固化材料撑起后形成,也可以是多个微囊式光固化材料进行组合,实现撑起后形成。
所述微囊式光固化材料撑起后为鱼缸形状。固化后成为鱼缸。可以是一个单独的所述微囊式光固化材料撑起后形成,也可以是多个微囊式光固化材料进行组合,实现撑起后形成。
所述微囊式光固化材料撑起后为花瓶形状。固化后成为花瓶。可以是一个单独的所述微囊式光固化材料撑起后形成,也可以是多个微囊式光固化材料进行组合,实现撑起后形成。
所述微囊式光固化材料撑起后为茶几形状。固化后成为茶几。可以是一个单独的所述微囊式光固化材料撑起后形成,也可以是多个微囊式光固化材料进行组合,实现撑起后形成。
所述微囊式光固化材料撑起后为齿轮形状。固化后成为齿轮。
对于与船、房子、设备外壳等大型部件,所需要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包括两个基体,两个基体平行设置,所述基体与基体间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为柔性管体,柔性管体内填充有未固化的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以便于收缩存放和增强固化后的机械强度。
预先将充气后的所述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形状设置为所需要部件的形状,在需要使用时,将气体充入即可呈现部件的形状,通过光线固化即可得到需要的部件。
未固化的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中的树脂基材料中埋设有纤维增强材料,纤维增强材料可以采用玻璃纤维、植物纤维、碳纤维等增强纤维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所述微囊内的未固化的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内混有颜料,进行着色。以适应颜色或者图案需求。
所述微囊与微囊间填充的未固化的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内混有颜料,进行着色,以适应颜色或者图案需求。
所述微囊与微囊间填充的未固化的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内混有颜料混有电致发光粉,并埋设有导线。以便于实现电致发光,从而实现照明或者美化。
还包括一遮光容器,所述微囊式光固化材料折叠后存放在所述遮光容器内,以便于长期存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包括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包括至少一基体,基体包括两个膜层11,两个所述膜层11间构成一夹层,夹层内设有至少两个微囊12。
两个膜层11中至少一个膜层为透光材料,可以两个均为透光材料。采用透光材料制成的膜层外可以设有一遮光层,以避免其在储存过程中缓慢固化,影响性能。遮光层上设有至少一条连接强度易于其他部位的开启线3,如连接强度相对其他部位较弱的开启线或连接强度相对于其他部位较强的开启线。由于开启线3与其他部分的连接强度不一致,遮光层容易沿着连接强度变化的地方撕开来,这样就通过开启线3方便的除掉了遮光层。
两个所述膜层11采用柔性或弹性材料制成。采用柔性材料便于使整个结构呈现柔性,可进行弯折、拉伸、制造凹陷或者凸起,允许弯折存放。可以将颗粒填充式光固化材料预制成某种形态,采用弹性材料允许存放和运输过程中进行部分变形,以方便存储,使用时便于复原为预制成的形态。
微囊壁为透光材料,微囊壁内填充有未固化的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所述微囊壁为柔性。以便于使整个结构呈现柔性,进而允许弯折存放。一般微囊12与微囊12间紧密接触,微囊12的密度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设定,在微囊12内的未固化的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在光照下固化后,微囊12的形状得以固定,进而使基体得以固定,进而使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形状得以固定。最终呈现为在柔性状态下进行光照时所呈现的形态。
所述微囊12与微囊12间的空隙内填充有未固化的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在通过光照进行固化时,填充在空隙内的未固化的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与微囊12一起固化,对微囊12与微囊12间的位置进一步固定,增强机械强度。在空隙间的未固化的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在固化后,可以起到对空隙填充和粘合作用,从而大大增强机械强度。
两个所述膜层11间的间距可以大于微囊12平均厚度的两倍,以便于微囊12相互叠加,增强机械性能。所述微囊12可以散布在两个所述膜层11间的空间内,两个所述膜层11间的空间内填充有未固化的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微囊12间可以允许相对移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体的一个膜层位于下方,上方固定有一层辅助膜13,所述辅助膜13上分布有囊泡,以囊泡作为所述微囊壁,所述囊泡内充有未固化的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通过将微囊12设置在辅助膜13上,使辅助膜13对微囊12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进而使微囊12排布不会过于集中在一处或者过于分散。
两个所述膜层11间的空间可以设置两层或者两层以上层辅助膜13。以便满足机械性能需求。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辅助膜13上设有向上鼓起向下开口的囊泡,囊泡与囊泡间存在间距;辅助膜13上囊泡与囊泡间的部分与所述膜层固定连接,从而使膜层对囊泡进行密封,形成所述微囊12。通过上述设计,可以大大简化生产工艺。
在囊泡与囊泡间填充未固化的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并在上方覆盖另一层所述膜层。
微囊12与微囊12间还可以设有固体颗粒,比如玻璃珠、金属颗粒、石料颗粒、塑料颗粒、泡沫颗粒等。通过设置固体颗粒,减少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用量,节约成本,并且可以改善物理性能。塑料颗粒还可以是再生塑料颗粒,再生塑料颗粒的原料可以是在加工新料的过程之中,剩余的小边角,或者是质量不过关的原料。例如:没有落地的边角料、下角料、水口料、胶头料等。再生塑料颗粒的原料还可以是已经使用过的新料或使用过多次的废弃的塑料。采用再生塑料颗粒有利于节约成本。
微囊12与微囊12间还可以设置内充有气体的囊泡。从而减少重量。
部分微囊12中可以不被未固化的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充满,剩余空间内填充固体颗粒或者气体,以调整性能。填充的固体颗粒可以为泡沫、玻璃珠、金属颗粒、石料颗粒、塑料颗粒等。
所述微囊壁为弹性材料。以便于更加随意的进行弯折,增强存放和使用的随意性。
所述基体的两个膜层11分别为弹性材料,以便于更加随意的进行弯折、拉伸、制造凹陷或者凸起,增强存放和使用的随意性。
所述基体的两个膜层11中有一个为不透明,以防在进行光照射时光线穿透整个基体。
所述基体的两个膜层11中的一个内侧为反光材质,以便于将光线反射回微囊12处,促使尽快实现固化,并节约光照能量。
参见图2,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包括两个基体,两个基体平行设置,所述基体与基体间设有支撑件14,所述支撑件14为柔性管体,柔性管体内填充有未固化的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在没有进行固化之前,支撑件14以及两个基体均为柔性,允许弯折,并且基体与基体间的距离得不到固定,所以微囊式光固化材料的厚度在固化之前可以较薄。支撑件14还可以采用弹性材料做成,这样填充式光固化材料可以在外部压力撤去后,通过支撑件的弹性自动复原为填充式光固化材料的设定形状。
所述微囊式光固化材料的两个基体周边密封,并设有一进气口。在存放时,将两个基体间的空气抽出,使支撑件弯曲,进而使两个基体向内合拢,变薄,便于存放。
在固化前,通过进气口向两个基体间的空间内充入空气,进而使两个基体分离并涨开,使支撑件14拉伸开,然后进行光固化。从而使两个基体以及支撑件分别固化,从而使所述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在固化后能具备一定厚度,且因为为中空结构,所以重量较轻。
根据需要基体数可以增加,各基体平行设置,基体与基体间设有支撑件14,各基体周边密封,并通过内部的通气孔联通,设有一进气口,进气口联通基体间的空间。在存放时,将基体间的空气抽出,使支撑件14弯曲,进而使基体向内合拢,变薄,便于存放。在固化前,通过进气口向两个基体间的空间内充入空气,进而使两个基体分离并涨开,使支撑件拉伸开,然后进行光固化。从而使两个基体以及支撑件分别固化,从而使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在固化后能具备一定厚度,且因为为中空结构,所以重量较轻。这种结构特别适用于用颗粒填充式光固化材料制作砖的情况,而且做砖用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的可以设置较多内充有气体的囊泡,以减轻砖体质量。
所述支撑件一端固定在一侧基体上,形成一顶点,在所述顶点处至少还固定有另一支撑件的一端,即一个顶点处固定有至少两根支撑件;在一侧基体上共顶点的支撑件,在另一侧基体上不再共顶点。因此两根支撑件与基体间会构成一三角状结构,因为三角状结构具有稳定特点,可以增强材料的稳定性。
一顶点处可以引出两根、三根或四根支撑件,也可以引出更多根。但是优选引出三根、四根支撑件的结构。
各顶点处均引出两根、三根或四根支撑件,以使结构稳固。
两个所述膜层11中至少有一层为防爆膜,增强牢固性。也可以设置为防弹膜。
两个所述膜层11中其中一层为防紫外线膜。放置光固化中紫外线外漏,并在固化后也起到隔绝紫外线的作用。
所述微囊式光固化材料为片状。使用时可以实现进行裁剪、折叠、打圈等操作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操作的组合,从而得到需要的物品形状,然后进行固化。对于复杂的结构,可以分别对各个简单的部件进行固化,固化后进行组装。也可以在固化前进行组合,组合好后进行固化,以便于结合牢固。
参见图5,微囊式光固化材料还可以采用管状结构,即基体采用管状结构。位于管状基体外侧的膜层为透光材料。使用时可以实现进行裁剪、弯折、拉伸等操作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操作的组合,从而得到需要的管件形状,然后进行固化。例如:需要一直管,可以将颗粒填充式光固化材料进行裁剪直接得到;当需要的管径小于基体的外径时,可以对基体进行攥、拉等操作,迫使颗粒填充式光固化材料变细,然后将其插入与需要的管径等内径的管内进行固化定型;当需要的管径大于基体的外径时,可以在基体内插入一扩充物,迫使颗粒填充式光固化材料扩径,然后进行固化定型;当需要弯管时,可以对其弯折,得到需要的形状,然后再进行固化。再做水管时,金属颗粒优选铝粒子颗粒。未固化的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内含有的树脂基材料优选聚乙烯、聚丁烯或聚丙烯树脂材料。
参见图4,微囊式光固化材料还可以采用线状结构,其中一个膜层两边侧相连,构成外膜层111,外膜层111为管状结构,另一个膜层被包围在内,构成内膜层112,内膜层112简化为位于采用管状结构的外膜层内的一条增强筋,外膜层为透光材料,所述内膜层112可以采用纤维增强材料制成,纤维增强材料可以采用玻璃纤维、植物纤维、碳纤维等增强纤维中的一种或者几种。还可以采用另一种结构,参见图3,两个膜层11的相对的边侧分别相连,构成一管状体,两个膜层11均采用透光材料制成。
所述微囊式光固化材料撑起后为所要形成的部件形状,或者为多个部件的组合。使用时,取出材料撑起后,进行固化即可得到需要的部件。所述的撑起操作,可以是将一个部件单独撑起,或者将几个部件组合后实现撑起操作,构成需要的物品。
所述微囊式光固化材料撑起后为船形。固化后成为船。微囊式光固化材料撑起后为房子形状。固化后成为房子。所述微囊12式光固化材料撑起后为设备外壳形状。固化后成为设备外壳。所述微囊式光固化材料撑起后为桌子形状。固化后成为桌子。所述微囊式光固化材料撑起后为椅子形状。固化后成为椅子。所述微囊式光固化材料撑起后为床体形状。固化后成为床。所述微囊式光固化材料撑起后为柜子形状。固化后成为柜子。所述微囊式光固化材料撑起后为鱼缸形状。固化后成为鱼缸。所述微囊式光固化材料撑起后为花瓶形状。固化后成为花瓶。所述微囊式光固化材料撑起后为茶几形状。固化后成为茶几。所述微囊式光固化材料撑起后为齿轮形状。固化后成为齿轮。可以是一个单独的所述微囊式光固化材料撑起后形成,也可以是多个微囊式光固化材料进行组合,实现撑起后形成。
对于与船、房子、设备外壳等大型部件,所需要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包括两个基体,两个基体平行设置,所述基体与基体间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为柔性管体,柔性管体内填充有未固化的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以便于收缩存放和增强固化后的机械强度。
预先将充气后的所述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形状设置为所需要部件的形状,在需要使用时,将气体充入即可呈现部件的形状,通过光线固化即可得到需要的部件。
未固化的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中的树脂基材料中埋设有纤维增强材料,纤维增强材料可以采用玻璃纤维、植物纤维、碳纤维等增强纤维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所述微囊12内的未固化的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内混有颜料,进行着色。以适应颜色或者图案需求。
所述微囊12与微囊12间填充的未固化的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内混有颜料,进行着色,以适应颜色或者图案需求。
所述微囊12与微囊12间填充的未固化的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内混有颜料混有电致发光粉,并埋设有导线。以便于实现电致发光,从而实现照明或者美化。比如在具有交变电场的情况下,电致发光粉能够发光。
所述颗粒填充式光固化材料内还可以填充光导纤维,在光导纤维的一端或者两端,还可以设有光源。如果光导纤维是体发光的光导纤维,那么可以通过光源照亮光导纤维进而照亮整个颗粒填充式光固化材料。光源可以是LED光源。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颗粒填充式光固化材料还可以采用管状结构,即基体采用管状结构。位于内部的内膜层112内设有导线或光导纤维,导线或光导纤维可以通过外部插入的方式插入内膜层112内,也可以直接埋设在颗粒填充式光固化材料,即可以采用位于内膜层112作为导线的外绝缘层,可以采用内膜层112作为用于约束光导纤维束的位置的约束层,光导纤维选体发光的光导纤维。在体发光的光导纤维内置的结构时,内膜层112可以为透光材料,位于管状基体外侧的外膜层111可以为遮光材料,利用光导纤维发出的光将其固化。
还包括一遮光容器4,所述微囊式光固化材料折叠后存放在所述遮光容器4内,以便于长期存储。遮光容器设有可以开启的开口5。使用前将颗粒填充式光固化材料放置在具有遮光功能的遮光容器4内,进行避光保存。使用时,将颗粒填充式光固化材料在遮光容器4内取出。制作成需要的形状后,进行固化,可以开启紫外线灯帮助加快固化速度。
另外,颗粒填充式光固化材料的至少一个膜层还可以是弹性材料制成弹性膜层,弹性膜层的优点有很多:1.运输和存储的过程中,可以迫其进行一定的形变,以建小体积,节省空间;2.使用时,可以撤去外力,利用其自身的弹性进行一定的恢复,不是必须要像上面那样进行充气,但是可以通过充气的方式,加快其复原速度;3.对于要修复或需要进一步形变的地方,可以利用其弹力在不改变大轮廓的情况下进行适当变形。这种结构特别适用于膜层具有一定的形状、基体预制为一具有特定形态的物品时。
例如:基体为封闭型,如球形、罐子、箱子,包括两个膜层,位于内部的膜层为内膜层、位于外部的膜层为外膜层,内膜层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球形基体上设有充气孔,运输和存储的过程中,通过充气孔经内部气体压出,以减小体积。使用时,将外力撤去,充气孔内进入气体,内膜层渐渐复原,还可以通过打气的方式,加快其复原速度。而且如果外膜层采用柔性材料,柔性材料制成的外膜层一方面在运输和存储的过程中,可以缓冲外压起到保护作用;一方面制作时,利用柔性材料的可变性可以对表面修补以及压花纹等变形。
再例如:基体为半封闭型,如碗、勺子、杯子、盘子、烟灰缸等包括两个膜层,位于内部的膜层为内膜层、位于外部的膜层为外膜层,内膜层采用弹性材料制成,运输和存储的过程中,外力迫其形变,以减小体积。使用时,将外力撤去,内膜层渐渐复原,还可以通过手捏、拍打、拉伸等方式,加快其复原速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2)

1.微囊式光固化材料,为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基体,所述基体包括两个膜层,两个所述膜层间构成一夹层,所述夹层内设有至少两个微囊,所述微囊的微囊壁内填充有未固化的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
两个所述膜层中至少一个膜层为透光材料,所述微囊壁为透光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膜层均为透光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是含有光固化剂的树脂基复合材料,未固化的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中的未固化是说含有光固化剂的树脂基复合材料还未见光,尚处于非固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采用透光材料制成的膜层外设有一遮光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遮光层上设有至少一条连接强度异于其他部位的开启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遮光层上设有至少一条连接强度相对其他部位较弱的开启线或连接强度相对于其他部位较强的开启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膜层采用柔性或弹性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囊壁为柔性或弹性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囊与微囊间紧密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囊与微囊间的空隙内填充有未固化的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膜层间的间距大于微囊平均厚度的两倍。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囊散布在两个所述膜层间的空间内,两个所述膜层间的空间内填充有未固化的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微囊间允许相对移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的一个膜层位于下方,上方固定有一层辅助膜,所述辅助膜上分布有囊泡,以囊泡作为所述微囊壁,所述囊泡内充有未固化的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膜层间的空间设置两层或者两层以上辅助膜。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膜上设有向上鼓起向下开口的囊泡,囊泡与囊泡间存在间距;辅助膜上囊泡与囊泡间的部分与所述膜层固定连接,从而使膜层对囊泡进行密封,形成所述微囊。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在囊泡与囊泡间填充未固化的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并在上方覆盖另一层所述膜层。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微囊与微囊间设有固体颗粒。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颗粒为玻璃珠、金属颗粒、石料颗粒、塑料颗粒和/或泡沫颗粒。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塑料颗粒是再生塑料颗粒,再生塑料颗粒的原料是在加工新料的过程之中,剩余的小边角,或者是质量不过关的原料。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微囊与微囊间还设置内充有气体的囊泡。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部分微囊不被未固化的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充满,剩余空间内填充固体颗粒或者气体。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填充的固体颗粒为泡沫、玻璃珠、金属颗粒、石料颗粒和/或塑料颗粒。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的两个膜层分别为弹性材料。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的两个膜层中有一个为不透明。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的两个膜层中的一个内侧为反光材质。
27.根据权利要求1-2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包括两个基体,两个基体平行设置,所述基体与基体间设有支撑件。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柔性管体,柔性管体内填充有未固化的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支撑件采用弹性材料做成。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囊式光固化材料的两个基体周边密封,并设有一进气口。
31.根据权利要求1-2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各基体平行设置,基体与基体间设有支撑件,各基体周边密封,并通过内部的通气孔联通,设有一进气口,进气口联通基体间的空间。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一端固定在一侧基体上,形成一顶点,在所述顶点处至少还固定有另一支撑件的一端,即一个顶点处固定有至少两根支撑件;在一侧基体上共顶点的支撑件,在另一侧基体上不再共顶点。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一顶点处引出两根、三根或四根支撑件。
34.根据权利要求1-2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膜层中至少有一层为防爆膜。
35.根据权利要求1-2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膜层中至少有一层为防弹膜。
36.根据权利要求1-2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膜层中其中一层为防紫外线膜。
37.根据权利要求1-2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囊式光固化材料为片状。
38.根据权利要求1-2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基体采用管状结构。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位于管状基体外侧的膜层为透光材料。
40.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未固化的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内含有的树脂基材料为聚乙烯、聚丁烯或聚丙烯树脂材料。
41.根据权利要求1-2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微囊式光固化材料采用线状结构。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膜层两边侧相连,构成外膜层,外膜层为管状结构,另一个膜层被包围在内,构成内膜层,内膜层简化为位于采用管状结构的外膜层内的一条增强筋。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外膜层为透光材料,所述内膜层采用纤维增强材料制成。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纤维增强材料采用玻璃纤维、植物纤维、碳纤维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增强纤维。
45.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两个膜层的相对的边侧分别相连,构成一管状体,两个膜层均采用透光材料制成。
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囊式光固化材料撑起后为所要形成的部件形状,或者为多个部件的组合。
4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囊式光固化材料撑起后为船形,固化后成为船。
4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囊式光固化材料撑起后为房子形状,固化后成为房子。
4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囊式光固化材料撑起后为设备外壳形状,固化后成为设备外壳。
5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囊式光固化材料撑起后为桌子形状,固化后成为桌子。
5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囊式光固化材料撑起后为椅子形状,固化后成为椅子。
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囊式光固化材料撑起后为床体形状,固化后成为床。
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囊式光固化材料撑起后为柜子形状,固化后成为柜子。
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囊式光固化材料撑起后为鱼缸形状,固化后成为鱼缸。
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囊式光固化材料撑起后为花瓶形状,固化后成为花瓶。
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囊式光固化材料撑起后为茶几形状,固化后成为茶几。
5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囊式光固化材料撑起后为齿轮形状,固化后成为齿轮。
58.根据权利要求46-5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包括两个基体,两个基体平行设置,所述基体与基体间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为柔性管体,柔性管体内填充有未固化的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
59.根据权利要求1-2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未固化的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中的树脂基材料中埋设有纤维增强材料。
60.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纤维增强材料采用玻璃纤维、植物纤维、碳纤维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增强纤维。
61.根据权利要求1-2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囊内的未固化的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内混有颜料。
62.根据权利要求1-2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囊与微囊间填充的未固化的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内混有颜料。
63.根据权利要求1-2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囊与微囊间填充的未固化的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内混有电致发光粉,并埋设有导线。
64.根据权利要求1-2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遮光容器,所述微囊式光固化材料折叠后存放在所述遮光容器内。
65.根据权利要求1-2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内还填充有光导纤维。
66.根据权利要求65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内还设有光源。
67.根据权利要求65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光导纤维是体发光的光导纤维。
68.根据权利要求66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光源是LED光源。
69.根据权利要求1-2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微囊式光固化材料的至少一个膜层是弹性材料制成弹性膜层。
70.根据权利要求1-2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基体为封闭型,位于内部的膜层为内膜层、位于外部的膜层为外膜层,内膜层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球形基体上设有充气孔,运输和存储的过程中,通过充气孔经内部气体压出,以减小体积;使用时,将外力撤去,充气孔内进入气体,内膜层渐渐复原,还可以通过打气的方式,加快其复原速度。
71.根据权利要求70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外膜层采用柔性材料。
72.根据权利要求1-2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基体为半封闭型,包括两个膜层,位于内部的膜层为内膜层、位于外部的膜层为外膜层,内膜层采用弹性材料制成,运输和存储的过程中,外力迫其形变,以减小体积;使用时,将外力撤去,内膜层渐渐复原,还可以通过手捏、拍打、拉伸的方式,加快其复原速度。
CN201210109315.0A 2012-04-13 2012-04-13 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及其应用 Active CN1033729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09315.0A CN103372937B (zh) 2012-04-13 2012-04-13 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09315.0A CN103372937B (zh) 2012-04-13 2012-04-13 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72937A CN103372937A (zh) 2013-10-30
CN103372937B true CN103372937B (zh) 2016-12-07

Family

ID=49459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09315.0A Active CN103372937B (zh) 2012-04-13 2012-04-13 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729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26723A (zh) * 2013-11-12 2015-05-20 上海派腾特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低成本制作塑料件的工艺以及专用材料
CN113376914B (zh) * 2021-05-31 2022-11-04 西南医科大学 一种用于反射式显示的可拉伸微胶囊薄膜及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20381A (ja) * 1992-05-22 1993-12-03 Sekisui Chem Co Ltd 繊維強化紫外線硬化性樹脂プリプレグおよびこのプリプレグによる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KR20100075344A (ko) * 2008-12-24 2010-07-02 소우섭 무기입자가 부착된 합성수지 및 무기입자를 이용한 접합시트
CN101839451A (zh) * 2010-01-11 2010-09-22 上海科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光固化线
CN201737878U (zh) * 2010-04-02 2011-02-09 上海科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树脂基复合线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15161B2 (ja) * 2001-07-09 2005-01-26 櫻護謨株式会社 光硬化性中空構造物及びその硬化方法
US6899776B2 (en) * 2003-05-16 2005-05-31 Neptco Incorporated Water blocking cable tape and methods for making sam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20381A (ja) * 1992-05-22 1993-12-03 Sekisui Chem Co Ltd 繊維強化紫外線硬化性樹脂プリプレグおよびこのプリプレグによる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KR20100075344A (ko) * 2008-12-24 2010-07-02 소우섭 무기입자가 부착된 합성수지 및 무기입자를 이용한 접합시트
CN101839451A (zh) * 2010-01-11 2010-09-22 上海科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光固化线
CN201737878U (zh) * 2010-04-02 2011-02-09 上海科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树脂基复合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72937A (zh) 2013-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72937B (zh) 微囊式光固化材料及其应用
CN103373026B (zh) 颗粒填充式光固化材料及其应用
CN202668828U (zh) 带支撑件的树脂基产品
CN202805772U (zh) 功能性光固化材料
CN202805773U (zh) 高强度光固化产品
CN202862722U (zh) 轻质树脂基制品
CN202656548U (zh) 一种便于运输的树脂基制品
CN111053324A (zh) 减震气垫及其热压成型法和灌注成型法
CN102121673B (zh) 光固化灯具
CN103373009B (zh) 塑料件快速制作专用材料及使用该材料进行塑料件打样或产品生产的工艺
CN202781966U (zh) 光固化管
CN202656357U (zh) 分离式光固化线系统
CN202634745U (zh) 微囊式光固化线
CN203176743U (zh) 化学发光荧光棒
CN101839451B (zh) 光固化线
CN213045604U (zh) 减震结构
CN202145987U (zh) 一种化学发光扇
CN207865285U (zh) 一种汽车装饰灯
CN104626723A (zh) 低成本制作塑料件的工艺以及专用材料
CN208530133U (zh) 一种发光圣诞装饰品
CN207416393U (zh) 一种能够放置笔的树脂工艺品
CN202623094U (zh) 光固化线套装
CN203297960U (zh) 分层包裹式高强度耐压充气灯具
CN111904098A (zh) 减震结构
CN105883160A (zh) 可重复使用的耐热包装膜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517

Address after: Shushan District of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Jiangmen 230000 garden business office floor B-1014 room 10

Patentee after: HEFEI WISDOM LONGTUTE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111 Shanghai city Minhang District Yuanjiang Road No. 5500 building second room 577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Kedo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117

Address after: 518000 Shenzhen City, Shenzhen, Guangdong, Shennan middle road building office building, 3 17 floors 1711 room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Puli new material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Shushan District of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Jiangmen 230000 garden business office floor B-1014 room 10

Patentee before: HEFEI WISDOM LONGTUTE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