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69745B - 耐腐蚀散热片和耐腐蚀发热片 - Google Patents
耐腐蚀散热片和耐腐蚀发热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369745B CN103369745B CN201210089912.1A CN201210089912A CN103369745B CN 103369745 B CN103369745 B CN 103369745B CN 201210089912 A CN201210089912 A CN 201210089912A CN 103369745 B CN103369745 B CN 10336974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ultiphase composite
- corrosion
- laminated glazing
- ceramic base
- insulation compon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腐蚀散热片,它包括作为散热元件的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板和作为绝缘元件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一种耐腐蚀发热片,它包括紧密结合的作为散热元件的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板和作为绝缘元件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并嵌有热生成元件。本发明所述热生成元件之间的结合强度高,耐热冲击性能强、使用寿命长,温度控制灵敏、并且耐高温、不会熔化,潮湿状态下不漏电,大大提高了安全性,本发明耐高温腐蚀性能强、加热面均匀、热惯性小、加热速度快、单位体积加热面积大、功率密度大、热效率高,结构形状和功率密度设计灵活性大,性价比高、环保节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腐蚀散热片和耐腐蚀发热片。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散热片主要有金属基板散热片和陶瓷基板散热片,金属基板散热片大多采用铝及铝合金基板、铜基板、不锈钢基板与绝缘层结合组成的散热元件,有的散热片采用铸铝扩大换热面积,也有的散热片利用导热系数大的石墨扩大换热面积,达到增大换热效率的目的。
现有中低温电换热器领域的散热片存在以下缺点,电热管式散热器散热面积较小,不均匀,局部易过热,液体换热极易结水垢,且体积大,热惯性大,温度感应元件反应速度相对较慢,效率相对较低,由于热量过于集中寿命短。
现有片状电散热片工作面板由于大多采用铝及铝合金基板、铜基板、普通不锈钢基板,随着经济发展,环境污染加剧,但人们随着社会进步对食品安全卫生的要求日益提高,现有的电散热片工作面板存在耐腐蚀性能不够理想或与绝缘层结合性能不佳,难以满足中低温电加热的使用要求,尤其是耐腐蚀性能随着温度升高而下降,因此,对于作为电换热器散热工作面的金属来说,耐高温腐蚀性能非常重要。普通铁素体不锈钢因耐腐蚀性能不理想使应用受到局限;普通不锈钢如常用的304不锈钢,其点腐蚀指数(PREN)只有18,热膨胀系数较大,与导电油墨或导电浆料采用丝网印刷工艺成型的电热元件结合,抗热冲击性能差,极易因电压波动及加热环境变化而损坏,而且成本高,实际推广受到严重影响;普通马氏体不锈钢则焊接性能差,加工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首先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安全卫生、适应腐蚀环境尤其是加热状态下的腐蚀环境、抗热冲击能力强的耐腐蚀散热片。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作为散热元件的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板和作为绝缘元件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所述作为散热元件的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板和所述作为绝缘元件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之间紧密结合在一起。
本发明另一个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安全卫生、适应腐蚀环境尤其是加热状态下的腐蚀环境、抗热冲击能力强的耐腐蚀发热片。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作为散热元件的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板、作为绝缘元件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热生成元件,所述作为散热元件的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板和所述作为绝缘元件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之间、所述作为绝缘元件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和所述热生成元件之间紧密结合在一起。
本发明经过大量实验发现采用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板作为散热元件与所述作为绝缘元件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一起经过烧结,两者之间具有良好的结合性能,结合强度远远超过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与普通奥氏体不锈钢的结合,同时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板比普通奥氏体型不锈钢板具有更好的耐点腐蚀性能,而作为绝缘元件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两者组合可制成一种具有优良耐点腐蚀性能和良好绝缘性能的耐腐蚀散热片(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板和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组成的复合板)。本发明通过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与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板的结合,为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板的应用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所制成的耐腐蚀散热片(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板和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组成的复合板)再通过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绝缘层与热生成元件的结合,可组合制成一种新型的具有优良耐点腐蚀性能和良好绝缘性能的发热片,适合于在中低温电加热领域尤其是腐蚀环境电加热领域的应用。
在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为降低成本,本发明采用的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板也可为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复合板。所述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复合板为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板和其它金属板上下平面叠放通过焊接而复合成的板。
本发明所采用的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板又称双相不锈钢板,具有优良的耐点腐蚀性能。目前食品行业作为散热元件普遍使用的304不锈钢板的点腐蚀指数(PREN)为18,而本发明所采用的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板的点腐蚀指数(PREN)一般 ≥24,耐腐蚀性能有了显著提高,尤其是加热状态下的耐腐蚀性能优良。所述不锈钢的点腐蚀指数PREN=%铬(Cr)+3.3%×钼(Mo)+20×%氮(N),是表示不锈钢耐点蚀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本发明所采用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的基体兼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二相组织(其中较少相的含量一般大于15%),是一类可通过冷加工使其强化的不锈钢,是集优良的耐腐蚀、高强度和易于加工制造等诸多优异性能于一身的钢种。它们的物理性能介于奥氏体不锈钢和铁素体不锈钢之间。它们的热膨胀系数相对奥氏体不锈钢较小,但一般大于铁素体不锈钢。尤其是与本发明所述作为绝缘元件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热生成元件结合强度高,具有相匹配的热膨胀系数,抗热震性能大大提高。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耐腐蚀性能强的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板,大大提高了在加热状态下的耐腐蚀性能,对于提高加热食品的安全卫生要求有重大意义。
本发明为提高强度和其它性能,所述作为绝缘元件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具有边框,并与所述作为散热元件的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板组合成为带边框的层状结构。
本发明所述作为散热元件的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板具有翻边,所述翻边是所述边框的一部分或所述边框是所述翻边的一部分。
本发明所述散热元件有单个或多个散热工作面。
本发明所述作为绝缘元件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叠层的内和/或外边缘的部分或全部结合有所述边框,所述边框可为单层或多层边框,所述多层边框的叠层方向与所述作为绝缘元件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的叠层方向平行或垂直或成任意角度布置,制成所述边框的材料可以是金属和/或玻璃陶瓷和/或陶瓷和/或复合材料。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带边框的层状结构,较现有技术采用单一形式的层状结构在性能上有了改正,本发明所述作为绝缘元件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根据所述发热片热传导的方向、各分区域对性能要求的不同,在叠层方向、各层材料成分、各层组合上采用了二种或二种以上不同的层状形式。
本发明将所述作为散热元件的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板、所述作为绝缘元件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所述热生成元件组合成为具有层状结构并带有边框的发热片,这实际上类似于三维编织复合材料,使本发明具有更好的性能,作为绝缘元件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与作为散热元件的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板、热生成元件以及根据需要设置的温度控制元件、温度感应元件有更佳的匹配性能,制作工艺得到了优化。
本发明所述作为绝缘元件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采用了多种增强增韧措施,所述作为绝缘元件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有以下增强体的一种或任意组合:颗粒、晶须、纤维、片、丝、网、编织物,其材料为金属和/或无机材料;采用的强韧化方式为颗粒弥散增韧和/或晶须增韧和/或纤维增韧。
本发明所述作为绝缘元件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的组织中有氧化铝(Al2O3)、二氧化硅(SiO2);所述作为绝缘元件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的晶相中有石英晶体和/或方石英晶体。所述石英晶体和/或方石英晶体的化学成分为二氧化硅(SiO2), 所述石英晶体和/或方石英晶体具有较大的热膨胀系数,提高了所述作为绝缘元件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的整体热膨胀系数,并使所述作为绝缘元件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与作为散热元件的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板的热膨胀系数相匹配。在此基础上,还添加有其它各种氧化物、非氧化合物,并形成有微晶等其它晶体以增强所述作为绝缘元件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的强度、韧性、绝缘导热性能和抗热震性能。
由于在性能、材料成分上采用连续过渡的技术工艺极为复杂,本发明采用了各个方向、各分区域的层状结构过渡,满足了发热片的使用技术要求,同时在制造上简化了工艺,降低了成本,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玻璃陶瓷(glass-ceramic)又称微晶玻璃、微晶陶瓷,是将基础玻璃在加热过程中通过控制晶化而制得的一类含有大量微晶相及残余玻璃相的多晶固体材料。是一种不同于玻璃、陶瓷的新型多相材料,具有根据需要设计的优良性能。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相所组成的材料就是多相材料,这里所指的物相有广泛的含义,它们可以是同类的,也可以是不同类的。多相复合陶瓷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异质、异形、异性的材料复合而成的新型材料。也是一种可设计的非均质材料。
本发明所述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是多相复合陶瓷(multiphase composite ceramics)的一类,是以玻璃陶瓷为基体,加入各种陶瓷颗粒等增强体采用层状结构形式复合而成的。
本发明为提高各种性能,所述作为绝缘元件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加有陶瓷,陶瓷一般具有脆性,为此,本发明对作为绝缘元件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采用了如下综合增强、增韧措施以提高耐热冲击性能:利用压力烧结提高材料致密性,尽量消除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体中的裂纹缺陷;在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中加入如颗粒(纳米颗粒和/或微米颗粒)和/或晶须和/或纤维和/或丝和/或片和/或网和/或编织物等增强体;采用了颗粒弥散增韧和/或晶须增韧和/或纤维增韧等强韧化方式;采用带有边框的层状结构设计。在主要采取了上述措施后,本发明所述作为散热元件的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板与所述作为绝缘元件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之间、所述热生成元件与所述作为绝缘元件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之间的结合强度高,耐热冲击性能强。
本发明所述热生成元件为电热合金箔片和/或电热合金丝电热元件。
本发明所述热生成元件还可为以下电热元件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电热合金粉末和/或金属电阻浆料通过烧结而成的电热元件、电热合金纤维和/或电热合金晶须与无机化合物复合而成的电热元件、具有自控温功能的电热元件、半导体电热元件、玻璃陶瓷电热元件、陶瓷电热元件、碳膜电热元件、碳纤维电热元件、碳晶电热元件、石墨电热元件。
电热合金箔片或电热合金丝是一种传统的电热元件,具有韧性好,耐热冲击能力强,成本低的优点,在传统的电热器件中有广泛的应用。
本发明如采用电热合金粉末以导电油墨或导电浆料形式采用丝网印刷工艺成型通过烧结而制成的电热元件,具有布线能根据需要设计布置的优点,满足各种使用要求。
本发明所述作为散热元件的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板与所述作为绝缘元件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之间、所述热生成元件与所述作为绝缘元件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之间通过压力烧结形成了化学和/或物理的结合,结合的形式主要为元素或分子相互扩散和/或机械锁合和/或化学键结合,提高了本发明两种材料间的界面结合强度。
本发明所述作为绝缘元件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嵌有温度控制元件和/或温度感应元件,所述温度控制元件与所述热生成元件直接连接,所述温度感应元件与所述热生成元件绝缘。
本发明采用的非散热工作面隔热层或密封层可为与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结合成一体的材料。
本发明的非散热工作面可采用绝热材料作为隔热层,可有效减少非散热工作面的热损失,提高热效率。
本发明构成所述作为绝缘元件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各层间的热膨胀系数相匹配,同时与所述作为散热元件的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板、所述热生成元件及根据需要设置的温度控制和/或温度感应等元件也具有相匹配的热膨胀系数。各相邻层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紧密结合、各种性能变化能够平缓过渡,适应所述热生成元件与所述作为散热元件的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板之间的温度梯度变化。
本发明所述作为绝缘元件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与空气接触部分可涂有耐高温绝缘密封涂料,并渗入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表面毛细孔隙中,隔绝空气,防止水份渗入所述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使其具有防潮的性能,所述耐高温绝缘密封涂料可为有机或无机非金属材料,如有机硅、釉等等。
本发明所述热生成元件可设置有局部相对薄弱环节,具有局部过热自熔断功能,起到最终自毁的熔断器作用,避免因整体过热引发恶性事故。所述局部相对薄弱环节是相对于所述热生成元件正常部分而言,通过结构、形状、材质等的设计,专门设置一处或多处局部相对薄弱环节,当其它所有的温控、过热保护出现故障时,所述热生成元件会首先出现所述局部相对薄弱环节因局部过热熔断,起到最终自毁的熔断器作用,避免因整体过热引发恶性事故。
所述的温度感应元件具有输出温度感应信号和/或限温和/或调温和/或过热保护功能,数量有一只或多只。
所述温度感应元件可以为与所述热生成元件直接紧密结合的半导体温度感应元件。与所述热生成元件组合成为具有发热、温度控制功能的电热组件,数量可有一组或多组电热组件,所述多组电热组件为组件间串联、并联或串并联混合连接。
所述温度感应元件也可以为与所述热生成元件直接紧密结合的PTC(正温度系数)温度感应元件,与热生成元件组合成为具有发热、限温或过热保护功能的电热组件,数量可有一组或多组电热组件,所述多组电热组件为组件间串联、并联或串并联混合连接。利用PTC(正温度系数)温度感应元件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及具有开关特性的性能,对本发明的热生成元件起到限温或过热保护的功能。
所述温度感应元件还可采用与所述热生成元件绝缘的温度感应元件,具有温度感应信号输出功能,在本发明中可采用金属热电偶温度感应元件和/或金属热电阻温度感应元件和/或半导体温度感应元件和/或温度压力型温度感应元件和/或温度形变型温度感应元件等。通过温度感应信号输出给控制装置,对本发明的热生成元件起到温度控制和/或过热保护和/或温度显示的作用。
作为本发明的散热元件可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散热工作面;所述作为散热元件的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板的表面形状可以是平面、曲面等,外形可以是方形、圆形、管状及其它立体形状等。
简单的制作过程和方法如下:在所述的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板表面放上一层或多层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生片,部分或所有的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生片镶有边框,其中的一片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生片嵌有所述热生成元件如电热合金箔片,在这过程中,经一般的脱脂、排胶工序,在压力状态下(一般压力≥2.0MPa,≤6.0 MPa),经一次或多次烧结,发生物理化学反应而形成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在烧结过程中,各元件间分别形成有化学和/或物理结合,结合的形式主要有元素或分子相互扩散和/或机械锁合和/或化学键结合,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分别与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板、所述热生成元件及根据需要设置的温度控制元件、温度感应元件之间牢固结合在一起,各相邻层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之间亦紧密结合在一起。
所述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生片为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浆料经流延或轧膜或其它成型工艺制成。
由于本发明采用在压力状态下烧结,降低了烧结温度,同时降低了制造过程的能源消耗,也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合格率以及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节能减排。
本发明所述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板本身可以就是电加热器具的容器体的一个或多个加热工作面。
本发明可以铸造的工艺与低熔点金属的容器体结合在一起,制成电加热器具。
本发明也可分别以焊接、机械的方法和/或粘接的工艺与电加热器具的容器体结合在一起,制成电加热器具。
本发明所提供的耐腐蚀发热片是一种运用功能梯度材料概念,以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板作为散热工作面并提供强度支撑、以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作为导热、绝缘材料,内置热生成元件及根据需要设置温度感应、控制元件,在压力状态下,采用烧结技术制成的发热元件。
由于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所述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板、所述热生成元件之间的结合强度高,既具有近年出现的新型片状电加热器热惯性小、加热面均匀的优点,又有传统电热管式加热器耐热冲击能力强、成本低的长处,同时本发明在高温状态下的耐腐蚀性能强、温度控制灵敏度高、过热保护反应迅速、使用寿命长,大大提高了食品安全卫生性能。而且本发明功率密度大,热效率高,单位体积散热面积大,结构形状和功率密度设计灵活性大,不消耗有色金属、铅等重金属及贵金属,环保节能。在工业和家用电器的中低温电加热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圆盘型耐腐蚀发热片实施例的横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为圆盘型耐腐蚀发热片,它包括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板21,所述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板21上烧结有由4层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22-1、22-2、22-3、22-4构成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即组合成轴向层状,所述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带有边框22-3-1、22-4-1,边框22-3-1处在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层22-3外围,边框22-4-1处在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层22-4外围,所述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板21具有翻边21-1,翻边21-1构成了处在最外围的边框,从而与边框22-3-1、22-4-1组合成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的径向层状边框,边框22-3-1、22-4-1又组合成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的轴向层状边框,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22-3嵌有作为所述热生成元件的电热合金箔片23。
简单的制作过程如下:(参考图1)
在作为散热元件工作面板的带有翻边的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板的非散热工作面放上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层22-1、22-2、22-3、22-4的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生片,其中,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层22-3、22-4的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生片已镶有边框22-3-1、22-4-1;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22-3嵌有作为热生成元件的电热合金箔片23。
在这过程中,经脱脂、排胶等工序,再在压力状态下(一般压力≥2.0MPa,≤6.0 MPa),经一次或多次烧结,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层22-1被扩散到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板21表面的毛细孔隙中,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层22-3渗入电热合金箔片23表面的毛细孔隙中,分别形成化学和/或物理结合,结合的形式主要为元素或分子相互扩散和/或机械锁合和/或化学键结合;各相邻层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之间相互渗透,结合在一起。作为散热元件的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板和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之间,电热合金箔片23与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层22-3之间牢固结合在一起,各层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之间亦紧密结合,制成一种新型的电加热器,即单向散热圆盘型耐腐蚀发热片。
所述作为散热元件的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板21和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22-1之间、电热合金箔片23与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22-3之间具有相匹配的热膨胀系数,同时,各层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之间也具有相匹配的热膨胀系数,以适应作为热生成元件的电热合金箔片与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板21之间的温度梯度变化。
本实施例所述作为绝缘元件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由于采用压力烧结,提高了材料致密性,尽量消除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体中的裂纹缺陷;在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中加入如颗粒(纳米颗粒和/或微米颗粒)和/或晶须和/或纤维和/或丝和/或片和/或网和/或编织物等增强体;采用颗粒弥散增韧和/或晶须增韧和/或纤维增韧等强韧化方式;采用带边框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绝缘层等技术措施,具有较强的耐热冲击性能和绝缘性能。
本实施例的电热合金箔片为铁铬铝合金材料制成,具有较好的韧性,由电热合金型材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加工成形。电热合金箔片为一种成熟、可靠性高、成本低、抗热冲击能力强的传统电热材料,在传统的电加热元件中有广泛的应用。
本实施例为单向散热圆盘型发热片,其电极23由以圆心为中心,直径≤40mm的范围内穿出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可与电源或温控、温感等元件连接,圆盘型发热片非散热工作面中心直径≤40mm的范围内可用于安装温度传感器。
本实施例具有加热状态下耐腐蚀性能强、加热面均匀、热惯性小、耐热冲击能力强、单位体积加热面积大、性价比高的优点,在工业和家用电器的中低温电加热领域的气体、液体、食品加热装置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Claims (8)
1.耐腐蚀发热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作为散热元件的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板、作为绝缘元件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热生成元件,所述作为散热元件的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板和所述作为绝缘元件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之间、所述作为绝缘元件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和所述热生成元件之间紧密结合在一起;
所述作为绝缘元件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具有边框,并与所述作为散热元件的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板组合成为带边框的层状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腐蚀发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为散热元件的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板具有翻边,所述翻边是所述边框的一部分或所述边框是所述翻边的一部分。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耐腐蚀发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板为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板复合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腐蚀发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为绝缘元件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叠层的内和/或外边缘的部分或全部结合有所述边框,所述边框可为单层或多层边框,所述多层边框的叠层方向与所述作为绝缘元件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的叠层方向平行或垂直或成任意角度布置,制成所述边框的材料是金属和/或玻璃陶瓷和/或陶瓷和/或复合材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腐蚀发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为绝缘元件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有以下增强体的一种或任意组合:颗粒、晶须、纤维、片、丝、网、编织物,其材料为金属和/或无机材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腐蚀发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为绝缘元件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的组织中有氧化铝(Al2O3)、二氧化硅(SiO2);所述作为绝缘元件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的晶相中有石英晶体和/或方石英晶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腐蚀发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为散热元件的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板和所述作为绝缘元件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之间、所述热生成元件和所述作为绝缘元件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之间通过压力烧结形成了化学和/或物理的结合,结合的方式为元素或分子相互扩散和/或机械锁合和/或化学键结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腐蚀发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生成元件为电热合金箔片和/或电热合金丝电热元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089912.1A CN103369745B (zh) | 2012-03-30 | 2012-03-30 | 耐腐蚀散热片和耐腐蚀发热片 |
CN201510401044.XA CN105050211A (zh) | 2012-03-30 | 2012-03-30 | 耐腐蚀散热片和耐腐蚀发热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089912.1A CN103369745B (zh) | 2012-03-30 | 2012-03-30 | 耐腐蚀散热片和耐腐蚀发热片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401044.XA Division CN105050211A (zh) | 2012-03-30 | 2012-03-30 | 耐腐蚀散热片和耐腐蚀发热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69745A CN103369745A (zh) | 2013-10-23 |
CN103369745B true CN103369745B (zh) | 2015-09-02 |
Family
ID=4936999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089912.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69745B (zh) | 2012-03-30 | 2012-03-30 | 耐腐蚀散热片和耐腐蚀发热片 |
CN201510401044.XA Pending CN105050211A (zh) | 2012-03-30 | 2012-03-30 | 耐腐蚀散热片和耐腐蚀发热片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401044.XA Pending CN105050211A (zh) | 2012-03-30 | 2012-03-30 | 耐腐蚀散热片和耐腐蚀发热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2) | CN10336974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51871A (zh) * | 2017-01-13 | 2017-06-13 | 杭州格拉思康科技有限公司 | 层状陶瓷电热元件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924A (zh) * | 1990-10-19 | 1992-05-06 |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 | 电子电路的散热装置 |
CN201141639Y (zh) * | 2007-11-16 | 2008-10-29 | 梁新球 | 电炉加热板 |
CN102076126A (zh) * | 2010-01-07 | 2011-05-25 | 张鸿鸣 | 金属基板玻璃陶瓷电加热器和电加热器具 |
CN202143231U (zh) * | 2011-07-06 | 2012-02-08 | 张鸿鸣 | 金属基板电发热片 |
-
2012
- 2012-03-30 CN CN201210089912.1A patent/CN10336974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03-30 CN CN201510401044.XA patent/CN10505021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924A (zh) * | 1990-10-19 | 1992-05-06 |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 | 电子电路的散热装置 |
CN201141639Y (zh) * | 2007-11-16 | 2008-10-29 | 梁新球 | 电炉加热板 |
CN102076126A (zh) * | 2010-01-07 | 2011-05-25 | 张鸿鸣 | 金属基板玻璃陶瓷电加热器和电加热器具 |
CN201919178U (zh) * | 2010-01-07 | 2011-08-03 | 张鸿鸣 | 金属基板玻璃陶瓷电加热器和电加热器具 |
CN202143231U (zh) * | 2011-07-06 | 2012-02-08 | 张鸿鸣 | 金属基板电发热片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黄勇等.高性能多相复合陶瓷.《高性能多相复合陶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2、31、44、123.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050211A (zh) | 2015-11-11 |
CN103369745A (zh) | 2013-10-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143231U (zh) | 金属基板电发热片 | |
CN201919178U (zh) | 金属基板玻璃陶瓷电加热器和电加热器具 | |
CN102083246B (zh) | 一种远红外电热膜 | |
CN202587422U (zh) | 金属微晶发热片 | |
WO2010051738A1 (zh) | 电磁加热陶瓷容器 | |
CN206775761U (zh) | 层状结构电加热器 | |
CN103369745B (zh) | 耐腐蚀散热片和耐腐蚀发热片 | |
CN103731940A (zh) | 微晶发热体和金属微晶发热体 | |
CN201230379Y (zh) | Ptc发热元件 | |
CN201131062Y (zh) | 搪瓷电热膜加热管 | |
CN101330778A (zh) | 环保高效节能tmd电热膜片加热圈 | |
CN205245785U (zh) | 一体式石墨坩埚 | |
CN102885583A (zh) | 一种电加热底盘和电热水壶 | |
CN204836619U (zh) | 一种带有复合绝缘层的金属加热元件 | |
CN207461958U (zh) | 陶瓷镶嵌金属内锅和烹饪器具 | |
CN103458539A (zh) | 发热盘 | |
CN202143228U (zh) | 一种复合电热体 | |
CN106851871A (zh) | 层状陶瓷电热元件 | |
CN201115594Y (zh) | 一种电热锅内锅 | |
CN201119008Y (zh) | 一种自控温加热管 | |
CN201401860Y (zh) | 基于陶瓷发热组件的电暖器 | |
CN202445835U (zh) | 一种加热底盘和电热水壶 | |
CN201945034U (zh) | 抗冲击的蜂窝流体加热装置 | |
CN206814830U (zh) | 一种高温铜质线圈镁还原罐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 |
WO2013004014A1 (zh) | 金属基板电发热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2 Termination date: 2021033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