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69616A - 一种双模组网下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模组网下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69616A
CN103369616A CN2013102876858A CN201310287685A CN103369616A CN 103369616 A CN103369616 A CN 103369616A CN 2013102876858 A CN2013102876858 A CN 2013102876858A CN 201310287685 A CN201310287685 A CN 201310287685A CN 103369616 A CN103369616 A CN 1033696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upstream data
return
data
s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8768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69616B (zh
Inventor
胡应添
于吉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filed Critical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28768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6961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696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96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696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96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模组网下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利用现有的WLAN网络或者LTE网络,仅通过上述两种网络中的其中一种网络中的回传网络,或者同时利用其中一种网络中的回传网络以及另一种网络中的部分回传网络,即可接入上述两种网络的核心网,从而实现将上行数据通过上述回传网络转发至LTE网络或者WLAN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以及将由LTE网络或者WLAN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通过上述回传网络转发至双模基站,仅需对传输网络中的网元较小改进,而无须对现有核心网络架构进行改进,通过统一的回传网络,即可实现WLAN网络和LTE网络的双模组网,有效提高了系统的吞吐量,降低了数据传输成本,实现了室内外无线网络的有效覆盖。

Description

一种双模组网下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模组网下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网络以其数据传输速率高,频谱效率高,频谱分配灵活等诸多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由于现有的LTE网络的频段集中在2.3GHz、2.6GHz等较高的频段,而高频段下使用室外基站进行室内穿透将造成室内覆盖范围大大降低。
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无线局域网)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室内的网络,当4G网络中的数据业务较多时,能够起到分流4G网络数据业务的作用。在室内覆盖成本方面,WLAN技术非常成熟,在同等数据传输速率下WLAN网络的建设成本远远低于4G网络。因此,应用于室内的WLAN网络能够与室外的4G网络进行网络覆盖范围的有效互补。
在通信系统中,回传网络是指基站与该基站对应的核心网络设备之间的网络。对于LTE网络而言,PTN(Packet Transport Network,分组传送网)为其回传网络,即LTE宏基站通过PTN回传网络接入核心网,参阅图1所示;对于WLAN网络而言,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无源光纤网络)为其回传网络,即WLAN AP(Access Point,接入点)通过PON回传网络接入WLANAC(Access Control,接入控制)。由此可见,LTE网络和WLAN网络对应不同的回传网络,而上述PTN回传网络与PON回传网络之间并不连通,并且由于LTE回传网络的扁平化特性,使得LTE网络要求PTN回传网络支持拥有L3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私有网络)来满足LTE网络业务灵活调度的需要,因此,当完全不存在PTN回传网络设备(即不存在PTN回传网络的接入层,汇聚层以及核心层)或者存在部分PTN回传网络设备(如仅有PTN回传网络的核心层)时,LTE宏基站发送的数据将无法发送至LET网络的服务器;同理,当不存在PON回传网络设备时,WLAN AP发送的数据将无法发送至WLAN AC。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由于LTE网络以及WLAN网络分别对应不同的数据转发网络(即回传网络)设备,当在同一地理位置同时存在LTE网络和WLAN网络,且LTE网络数据传输压力较大时,无法通过WLAN网络实现对LTE网络的分流,从而影响了系统的吞吐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双模组网下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由于LTE网络以及WLAN网络分别对应不同的第一回传网络,当在同一地理位置同时存在LTE网络和WLAN网络,且LTE网络数据传输压力较大时,无法通过WLAN网络实现对LTE网络的分流,从而影响了系统的吞吐量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模组网下的数据传输方法,所述双模组网包括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第一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与双模基站之间通过第一回传网络通信,第二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与所述双模基站之间通过第二回传网络通信,且所述第一回传网络与所述第二回传网络之间建立有传输通道,则该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回传网络接收所述双模基站发送的上行数据,并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中携带的虚拟局域网标识判定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目标网络为所述第二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时,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回传网络,以及通过所述第二回传网络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
所述第一回传网络接收所述第二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通过该第二回传网络转发的下行数据,并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至所述双模基站。
一种双模组网下的数据传输方法,所述双模组网包括第一网络,第二网络和IP城域网,第一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与双模基站之间通过第一回传网络通信,第二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与所述双模基站之间通过第二回传网络通信,包括:
所述第一回传网络接收所述双模基站发送的上行数据,并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中携带的虚拟局域网标识判定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目标网络为所述第二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时,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回传网络,以及指示所述第二回传网络通过IP城域网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
所述第一回传网络接收所述第二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通过所述第二回传网络以及所述IP城域网转发的下行数据,并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至所述双模基站。
一种双模组网下的数据传输装置,所述双模组网包括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第一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与双模基站之间通过本装置通信,第二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与所述双模基站之间通过回传网络通信,且本装置与所述回传网络之间建立有传输通道,则该装置包括:
上行数据传输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双模基站发送的上行数据,并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中携带的虚拟局域网标识判定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目标网络为所述第二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时,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至所述回传网络,以及通过所述回传网络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
下行数据传输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通过该回传网络转发的下行数据,并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至所述双模基站。
一种双模组网下的数据传输装置,所述双模组网包括第一网络,第二网络和IP城域网,第一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与双模基站之间通过本装置通信,第二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与所述双模基站之间通过回传网络通信,包括:
上行数据传输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双模基站发送的上行数据,并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中携带的虚拟局域网标识判定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目标网络为所述第二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时,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至所述回传网络,以及指示所述回传网络通过IP城域网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
下行数据传输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通过所述回传网络以及所述IP城域网转发的下行数据,并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至所述双模基站。
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现有的WLAN网络或者LTE网络,仅通过上述两种网络中的其中一种网络中的回传网络,即可接入上述两种网络的核心网,从而实现将上行数据通过上述回传网络转发至LTE网络或者WLAN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以及将由LTE网络或者WLAN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通过上述回传网络转发至双模基站,仅需对传输网络中的网元进行较小改进,而无须对现有核心网络架构进行改进,通过统一的回传网络,即可实现WLAN网络和LTE网络的双模组网,有效提高了系统的吞吐量,降低了数据传输成本,实现了室内外无线网络的有效覆盖。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LTE网络中数据传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双模组网下数据传输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双模组网下上行数据传输流程图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双模组网下下行数据传输流程图一;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双模组网下上行数据传输流程图二;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双模组网下下行数据传输流程图二;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实现方式一中上行数据传输流程图一;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实现方式一中上行数据传输流程图二;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实现方式一中数据传输路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实现方式二中上行数据传输流程图一;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实现方式二中上行数据传输流程图二;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实现方式二中数据传输路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实现方式三中上行数据传输流程图一;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实现方式三中上行数据传输流程图二;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实现方式三中数据传输路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实现方式三中另一种数据传输路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双模组网下数据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一;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双模组网下数据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现有的WLAN网络或者LTE网络,仅通过上述两种网络中的其中一种网络中的回传网络,或者同时利用其中一种网络中的回传网络以及另一种网络中的部分回传网络,即可接入上述两种网络的核心网,从而实现将上行数据通过上述回传网络转发至LTE网络或者WLAN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以及将由LTE网络或者WLAN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通过上述回传网络转发至双模基站,仅需对传输网络中的网元较小改进,而无须对现有核心网络架构进行改进,通过统一的回传网络,即可实现WLAN网络和LTE网络的双模组网,有效提高了系统的吞吐量,降低了数据传输成本,实现了室内外无线网络的有效覆盖。
参阅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双模组网的架构图,该双模组网包括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第一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与双模基站之间通过第一回传网络通信,第二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与所述双模基站之间通过第二回传网络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传输包括上行数据的传输和下行数据的传输,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双模组网下上行数据传输的详细流程为:
步骤300:第一回传网络接收双模基站发送的上行数据。
在LTE网络中,Femto基站为一种毫微微蜂窝基站,具有体积小、布网灵活、功耗小、解决室内覆盖问题的同时提高系统吞吐量等特点,因此,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双模基站为双模Femto基站。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LTE Femto基站应用IP(Internet Protocol,网络互连协议)业务,且WLAN AC同样应用IP业务,即当采用LTE Femto时,LTE网络和WLAN网络的回传网络均为IP回传网络,因此,应用双模Femto基站是对WLAN网络与LTE网络进行双模组网的基础。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回传网络为包含PTN设备,PON设备,或者BRAS(Broadband Remote Access Server,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的网络。若第一回传网络为LTE网络对应的回传网络,则回传网络为包含PTN设备的网络,当双模基站确定上述上行数据为发送至LTE EPC(Evolved Packet Core,演进分组中心)的数据时,将该数据基于预设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并将加密后的数据发送至上述PTN设备。其中,上述预设加密算法为IPSEC加密算法,该加密算法由LTE网络的网关和双模基站提供。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发送至LTEEPC的数据进行加密,能够防止非法基站接入LTE核心网,从而造成数据泄漏以及丢失的问题。
步骤310:上述第一回传网络根据上行数据中携带的虚拟局域网标识判定该上行数据对应的目标网络为第二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时,将该上行数据发送至第二回传网络,以及通过第二回传网络将该上行数据发送至第二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为LTE EPC,第二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为WLAN AC,或者,第一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为WLAN AC,第二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为LTE EPC。并且,当第一回传网络包含的设备为PTN设备时,第一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为LTE EPC,第二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为WLAN AC;当第一回传网络包含的设备为PON设备时,第一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为WLAN AC,第二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为LTE EPC。
基于上述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中,存在多种情况实现LTE网络与WLAN网络的双模组网,即通过回传网络中的PTN设备实现将上行数据发送至LTEEPC或者WLAN AC,以及通过回传网络中的PON设备实现将上行数据发送至LTE EPC或者WLAN AC。下面将对应于上述多种情况详细描述数据传输方式:
若第一回传网络为包含PTN设备的网络,第一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为LTEEPC,则上述第一回传网络将上行数据转发至LTE EPC的过程为:第一回传网络中的PTN设备获取上述上行数据对应的虚拟局域网标识,判定该上行数据为发送至LTE EPC的数据时,由该PTN设备的接入层将上述上行数据发送至PTN设备的汇聚层,并由该汇聚层将上述上行数据发送至PTN设备的核心层,由该核心层将上述上行数据发送至LTE网络的网关。该PTN设备通知LTE网络的网关基于上述预设加密算法对上述数据进行解密,并由该LTE网关将已解密后的数据转发至LTE EPC。
若第一回传网络为包含PTN设备的网络,第二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为WLAN AC,则第一回传网络将上行数据转发至WLAN AC的过程为:第一回传网络中的PTN设备获取上述上行数据对应的虚拟局域网标识,当判定该上行数据为发送至WLAN AC的数据时,判断PTN设备的汇聚层与WLAN网络中的BRAS之间是否已经建立传输通道;当该PTN设备判定其自身的汇聚层与上述BRAS已经建立传输通道时,将上述上行数据通过上述汇聚层发送至BRAS,并由该BRAS将上述上行数据转发至WLAN AC。
若第一回传网络为包含PON设备的网络,则由PON设备将该上行数据发送至WLAN AC的过程为:PON设备本地的OLT(Optical Line Terminal,光线路终端)根据上述上行数据对应的虚拟局域网标识判定该数据为发送至WLANAC的数据时,将该上行数据转发至BRAS,由该BRAS将上述上行数据转发至WALN AC。其中,在PON设备的OLT根据上行数据对应的虚拟局域网标识对上行数据归属进行判定之前,由PON设备的ONU(Optical Network Unit,光网络单元)接收双模基站发送的上行数据,并将该上行数据转发至OLT。
若第一回传网络为包含PON设备的网络,则由PON设备将上行数据发送至LTE EPC的过程为:PON设备中的OLT根据上述上行数据对应的虚拟局域网标识判定上述数据为发送至LTE EPC的数据,且当OLT与PTN设备的接入层建立连接时,该OLT将上行数据发送至PTN设备,该上行数据依次通过PTN设备中的接入层、汇聚层以及核心层,发送至LTE网络的网关,通知LTE网络的网关将该上行数据转发至LTE EPC;或者,OLT根据上述上行数据对应的虚拟局域网标识判定上述数据为发送至LTE EPC的数据,且当OLT与PTN设备的汇聚层建立连接时,该OLT将上行数据发送至PTN设备,该上行数据依次通过PTN设备中的汇聚层以及核心层,发送至LTE网络的网关,通知LTE网络的网关将该上行数据转发至LTE EPC。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当需要传输对应于LTE网络的数据时,仅通过PON回传网络设备即可实现将上述数据发送至LTE EPC,从而降低了数据传输时延。
进一步的,在上述过程中,PTN设备或者PON设备接收双模基站发送的上行数据为基于预设算法加密后的数据,因此,当LTE网络的网关接收到上述上行数据后,即根据该预设加密算法对上述上行数据进行解密,并将解密后的上行数据发送至上述LET EPC。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上行数据的虚拟局域网标识由双模基站进行初次标记,且该虚拟局域网标识由预先配置获得,其中,LTE网络中传输的数据为业务数据,WLAN网络中传输的数据为分组数据和管理数据,因此,此处根据上述数据类型的不同对由双模Femto基站发送的数据分配不同的虚拟局域网标识。
基于上述上行数据传输方式,参阅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双模组网下的下行数据传输流程为:
步骤400:第一回传网络接收第二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通过该第二回传网络转发的下行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上行数据对应的目标网络为LTE EPC,第一回传网络为包含PTN设备的网络,第二回传网络为包含BRAS的网络,则PTN设备的汇聚层接收BRAS发送的下行数据。若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目标网络为WLANAC,第一回传网络为包含OLT的网络,第二回传网络为包含PTN设备的网络,则OLT接收PTN设备的汇聚层发送的下行数据;或者OLT接收PTN设备的接入层发送的下行数据。
步骤410:第一回传网络将上述下行数据发送至双模基站。
本发明实施例中,参阅图5所示,提供了一种利用BRAS向不同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转发上行数据的方法,具体为:
步骤500:第一回传网络接收双模基站发送的上行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双模组网包括第一网络,第二网络和IP城域网,第一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与双模基站之间通过第一回传网络通信,第二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与所述双模基站之间通过第二回传网络通信。
步骤510:第一回传网络根据上行数据中携带的虚拟局域网标识判定上诉后上行数据对应的目标网络为第二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时,将该上行数据发送至第二回传网络,以及指示第二回传网络通过IP城域网将上述上行数据发送至第二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回传网络为包含BRAS的网络,若第一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为WLAN AC,则第一回传网络将上行数据转发至WLAN AC的过程为:第一回传网络中的BRAS接收由PON设备转发的上行数据,该BRAS根据上述上行数据对应的虚拟局域网标识判定上述上行数据为发送至WLANAC的数据时,将该上行数据转发至WALN AC。
若第二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为LTE EPC,则第一回传网络将上行数据转发至LTE EPC的过程为:第一回传网络中的BRAS接收由PON设备转发的上行数据,并根据上述上行数据对应的虚拟局域网标识判定该数据为发送至LTEEPC的数据时,该BRAS将上述上行数据通过IP城域网设备发送至LTE网络的网关,该LTE网络的网关将上述上行数据转发至LTE EPC。在上述过程中,BRAS将上述上行数据通过IP城域网设备发送至LTE网络网关的过程为:BRAS将上述上行数据发送至IP城域网设备,并由该IP城域网设备中的CE(Customer Edge,客户边缘设备)将上述上行数据发送至LTE网络的网关。
进一步的,在上述过程中,PON设备接收双模基站发送的上行数据为基于预设算法加密后的数据,因此,当LTE网络的网关接收到上述上行数据后,即根据该预设加密算法对上述上行数据进行解密,并将解密后的上行数据发送至上述LET EPC。
基于上述上行数据传输方式,参阅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双模组网下的下行数据传输流程为:
步骤600:第一回传网络接收第二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通过回传网络以及所述IP城域网转发的下行数据。
步骤610:该第一回传网络将上述下行数据发送至双模基站。
在上述利用PON设备向不同的网络设备转发数据的过程中,当需要转发的上行数据对应LTE网络时,需要将上行数据转发至IP城域网设备,因此,相对于上述通过PON设备进行数据转发方式,上述通过BRAS进行数据转发方式增加了数据处理的复杂度,存在较大的数据传输时延。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双模组网网络中可以包含一个双模基站,也可以包含多个双模基站,当包含多个双模基站时,每一个双模基站对应不同的管理地址,不同双模基站发送的数据中包含上述管理地址,第一回传网络根据上述管理地址区分不同的数据,从而对上述双模基站进行管理。
下面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详细介绍在应用系统中对数据的排序过程。
实现方式一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一回传网络为包含PTN设备的网络时,参阅图7所示,双模组网下LTE网络上行数据传输的详细流程为:
步骤700:PTN设备的核心层接收双模基站发送的已加密上行数据。
步骤710:PTN设备的核心层将上述上行数据发送至汇聚层,由汇聚层根据该上行数据携带的虚拟局域网标识判定该上行数据为发送至LTE EPC的上行数据时,将该上行数据发送至核心层。
步骤720:PTN设备的核心层将上述上行数据发送至LTE网络的网关,由该网关解密上述上行数据,并将上述已解密后的上行数据发送至LTE EPC。
当第一回传网络为包含PTN设备的网络时,参阅图8所述,双模组网下WLAN网络上行数据传输的详细流程为:
步骤800:PTN设备的核心层接收双模基站发送的上行数据。
步骤810:PTN设备的核心层将上述上行数据发送至汇聚层,由汇聚层根据该上行数据携带的虚拟局域网标识判定该上行数据为发送至WLAN AC的上行数据时,将该上行数据发送至WLAN网络的BRAS,由该BRAS将上述上行数据发送至WLAN AC。
本发明实施例中,需要建立上述PTN设备的汇聚层与BRAS之间的传输通道,才能执行上述步骤。其中上述传输通道的建立方法为采用光纤连接PTN设备与BRAS设备,并且,该光纤在PTN设备上的连接接口与该光纤在BRAS设备上的连接接口为原设备上的预留接口。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一回传网络为包含PTN设备的网络时,对应于不同网络的上行数据,其传输路径示意图参阅图9所示,其中,路径1为上行数据传输至WLAN AC的传输路径,路径2为上行数据传输至LTE EPC的传输路径。
实现方式二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一回传网络为包含BRAS设备的回传网络时,参阅图10所示,双模组网下LTE网络上行数据传输的详细流程为:
步骤1000:BRAS接收双模基站发送的已加密上行数据。
步骤1010:该BRAS根据上行数据携带的虚拟局域网标识判定该上行数据为发送至LTE EPC的上行数据时,将该上行数据发送至IP城域网设备,由该IP城域网设备将上述上行数据发送至LTE网络的网关。
步骤1020:上述LTE网络的网关解析上述上行数据,并将解密后的上行数据通过PTN设备的核心层发送至LTE EPC。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一回传网络为包含BRAS设备的网络时,参阅图11所示,双模组网下WLAN网络上行数据传输的详细流程为:
步骤1100:BRAS接收双模基站发送的上行数据。
步骤1110:上述BRAS根据上行数据携带的虚拟局域网标识判定该上行数据为发送至WLAN AC的上行数据时,将该上行数据发送至WLAN AC。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一回传网络为包含BRAS的网络时,对应于不同网络的上行数据,其传输路径示意图参阅图12所示,其中,路径1为上行数据传输至WLAN AC的传输路径,路径2为上行数据传输至LTE EPC的传输路径。
实现方式三
参阅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一回传网络为包含PON设备的网络时,双模组网下LTE网络上行数据传输的详细流程为:
步骤1300:PON设备接收双模基站发送的已加密上行数据,并将该上行数据发送至PON设备中的ONU,由ONU将该上行数据发送至OLT。
步骤1310:PON设备中的OLT根据上行数据携带的虚拟局域网标识判定该上行数据为发送至LTE EPC的上行数据时,将该上行数据发送至PTN设备的接入层,由该接入层将上述上行数据发送至汇聚层,由汇聚层将上行数据发送至核心层,并由该核心层将上述上行数据发送至LTE网络的网关。
本发明实施例中,需要建立上述PTN设备的接入层与PON设备的OLT之间的传输通道,才能执行上述步骤。其中上述连接的建立方法为采用光纤连接PTN设备与PON设备,并且,该光纤在PTN设备上的连接接口与该光纤在PON设备上的连接接口为原设备上的预留接口。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建立上述PTN设备的汇聚层与PON设备的OLT之间的传输通道,OLT通过将上行数据发送至PTN设备的汇聚层,并由该汇聚层将上行数据转发至LTE网络的网关,实现WLAN网络对LTE网络的分流。
步骤1320:上述LTE的网关解析上述上行数据,并将解密后的上行数据发送至LTE EPC。
参阅图1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一回传网络为包含PON设备的网络时,双模组网下WLAN网络上行数据传输的详细流程:
步骤1400:PON设备接收双模基站发送的上行数据,并将该上行数据发送至PON设备中的ONU,由ONU将该上行数据发送至OLT。
步骤1410:PON设备中的OLT根据上行数据携带的虚拟局域网标识判定该上行数据为发送至WLAN AC的上行数据时,将该上行数据发送至WLANAC。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一回传网络为包含PON设备的网络时,对应于不同网络的上行数据,其另一种传输路径示意图参阅图15所示,其中,路径1为上行数据传输至WLAN AC的传输路径,路径2为上行数据传输至LTE EPC的传输路径。
此外,当第一回传网络为包含PON设备的网络时,对应于不同网络的上行数据,可以通过PON设备中的OLT与PTN设备的汇聚层之间的传输通道进行数据传输,其数据传输路径参阅图16所示,其中,路径1为上行数据传输至WLAN AC的传输路径,路径2为上行数据传输至LTE EPC的传输路径。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参阅图17所示,可以构建一种实现双模组网下数据传输的装置,包括上行数据传输单元170和下行数据传输单元171,其中,
上行数据传输单元170,用于接收所述双模基站发送的上行数据,并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中携带的虚拟局域网标识判定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目标网络为所述第二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时,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至所述回传网络,以及通过所述回传网络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
下行数据传输单元171,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通过该回传网络转发的下行数据,并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至所述双模基站。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参阅图18所示,可以构建一种实现双模组网下数据传输的装置,包括上行数据传输单元180和下行数据传输单元181,其中,
上行数据传输单元180,用于接收所述双模基站发送的上行数据,并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中携带的虚拟局域网标识判定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目标网络为所述第二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时,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至所述回传网络,以及指示所述回传网络通过IP城域网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
下行数据传输单元181,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通过所述回传网络以及所述IP城域网转发的下行数据,并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至所述双模基站。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回传网络接收双模基站发送的上行数据,并根据该上行数据中携带的虚拟局域网标识判定该上行数据对应的目标网络为第二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时,将该上行数据发送至回传网络,以及通过该回传网络将上述上行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第一回传网络接收第二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通过该回传网络转发的下行数据,并将该下行数据发送至双模基站。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仅通过上述两种网络中的其中一种第一回传网络,即可通过该第一回传网络接入上述两种网络的核心网,即将数据转发至不同网络的服务器,仅需对传输网络中的网元较小改进,而无须对现有核心网络架构进行改进,通过统一的回传网络,即可实现WLAN网络和LTE网络的双模组网,有效提高了系统的吞吐量,降低了数据传输成本,实现了室内外无线网络的有效覆盖。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4)

1.一种双模组网下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模组网包括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第一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与双模基站之间通过第一回传网络通信,第二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与所述双模基站之间通过第二回传网络通信,且所述第一回传网络与所述第二回传网络之间建立有传输通道,则该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回传网络接收所述双模基站发送的上行数据,并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中携带的虚拟局域网标识判定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目标网络为所述第二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时,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回传网络,以及通过所述第二回传网络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
所述第一回传网络接收所述第二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通过该第二回传网络转发的下行数据,并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至所述双模基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目标网络为长期演进LTE网络,所述第一回传网络为LTE网络对应的回传网络,则所述第一回传网络接收所述双模基站发送的上行数据,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回传网络中的分组传送网PTN设备接收所述双模基站发送的基于预设加密算法加密后的上行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目标网络为无线局域网接入控制器WLAN AC,所述第一回传网络为LTE网络对应的回传网络,所述第二回传网络为WLAN网络对应的回传网络,则所述第一回传网络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回传网络,以及通过所述第二回传网络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回传网络中的PTN设备的汇聚层判定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目标网络为WLAN AC后,判断本地的汇聚层与所述第二回传网络中的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BRAS之间的传输通道是否正常;
当所述PTN设备判定所述汇聚层与所述BRAS之间的传输通道正常时,所述PTN设备通过所述汇聚层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至BRAS,通知所述BRAS将所述上行数据转发至WLAN AC。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目标网络为长期演进分组中心LTE EPC,第一回传网络为WLAN网络对应的回传网络,第二回传网络为LTE网络对应的回传网络,则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至第二回传网络,以及通过所述第二回传网络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回传网络中的光线路终端OLT判定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目标网络为LTE EPC后,判断本地与所述第二回传网络中的PTN设备之间的传输通道是否正常;
当所述OLT判定本地与所述PTN设备之间的传输通道正常时,所述OLT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至所述PTN设备,并通过所述PTN设备将所述上行数据转发至所述LTE网络的网关,通知所述网关基于所述预设加密算法解密所述数据并将已解密后的数据转发至LTE EPC。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本地与所述PTN设备之间的传输通道是否正常,具体包括:
判断本地与所述PTN设备的接入层之间的传输通道是否正常;或者,
判断本地与所述PTN设备的汇聚层之间的传输通道是否正常。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OLT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至所述PTN设备,并通过所述PTN设备将所述上行数据转发至LTE网络的网关,具体包括:
当判定本地与所述PTN设备的接入层之间的传输通道正常时,所述OLT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至所述PTN设备的接入层,并依次通过所述PTN设备的汇聚层以及核心层,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至所述LTE网络的网关;
当判定本地与所述PTN设备的汇聚层之间的传输通道正常时,所述OLT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至所述PTN设备的汇聚层,并通过所述PTN设备的核心层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至所述LTE网络的网关。
7.如权利要求4、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回传网络为WLAN网络对应的回传网络时,第一回传网络接收双模基站发送的上行数据,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回传网络中的OLT接收光网络单元ONU通过所述双模基站获取的上行数据。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判定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目标网络为第一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时,进一步包括:
若所述目标网络为LTE EPC,则所述PTN设备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至所述LTE网络的网关,并通知所述网关基于所述预设加密算法解密所述数据并将已解密后的数据转发至LTE EPC;
若所述目标网络为WLAN AC,则所述OLT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至BRAS,并通知所述BRAS将所述上行数据转发至WLAN AC。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目标网络为LTE EPC,第一回传网络为LTE网络对应的回传网络,第二回传网络为WLAN网络对应的回传网络,则所述第一回传网络接收所述第二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通过第二回传网络转发的下行数据,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回传网络中的PTN设备的汇聚层接收所述第二回传网络中的BRAS发送的下行数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目标网络为WLAN AC,第一回传网络为WLAN网络对应的回传网络,第二回传网络为LTE网络对应的回传网络,则所述第一回传网络接收所述第二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通过第二回传网络转发的下行数据,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回传网络中的OLT接收所述第二回传网络中的PTN设备的汇聚层发送的下行数据;或者,
所述OLT接收所述PTN设备的接入层发送的下行数据。
11.一种双模组网下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模组网包括第一网络,第二网络和IP城域网,第一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与双模基站之间通过第一回传网络通信,第二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与所述双模基站之间通过第二回传网络通信,包括:
所述第一回传网络接收所述双模基站发送的上行数据,并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中携带的虚拟局域网标识判定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目标网络为所述第二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时,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回传网络,以及指示所述第二回传网络通过IP城域网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
所述第一回传网络接收所述第二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通过所述第二回传网络以及所述IP城域网转发的下行数据,并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至所述双模基站。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传网络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回传网络,以及指示所述第二回传网络通过IP城域网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回传网络判定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目标网络为第二网络的核心络设备后,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网络的网关,通知所述网关将所述上行数据通过所述第二回传网络设备转发至所述第二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
13.一种双模组网下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模组网包括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第一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与双模基站之间通过本装置通信,第二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与所述双模基站之间通过回传网络通信,且本装置与所述回传网络之间建立有传输通道,则该装置包括:
上行数据传输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双模基站发送的上行数据,并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中携带的虚拟局域网标识判定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目标网络为所述第二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时,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至所述回传网络,以及通过所述回传网络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
下行数据传输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通过该回传网络转发的下行数据,并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至所述双模基站。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目标网络为长期演进LTE网络,所述上行数据传输单元,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双模基站发送的基于预设加密算法加密后的上行数据。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目标网络为无线局域网接入控制器WLAN AC,所述回传网络为WLAN网络对应的回传网络,则所述上行数据传输单元,具体用于:
判定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目标网络为WLAN AC后,判断本地与所述回传网络中的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BRAS之间的传输通道是否正常;当判定所述传输通道正常时,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至BRAS,通知所述BRAS将所述上行数据转发至WLAN AC。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目标网络为长期演进分组中心LTE EPC,所述回传网络为LTE网络对应的回传网络,则所述上行数据传输单元,具体用于:
判定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目标网络为LTE EPC后,判断本地与所述回传网络中的PTN设备之间的传输通道是否正常;当判定本地与所述PTN设备之间的传输通道正常时,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至所述PTN设备,并通过所述PTN设备将所述上行数据转发至所述LTE网络的网关,通知所述网关基于所述预设加密算法解密所述数据并将已解密后的数据转发至LTE EPC。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数据传输单元,具体用于:
判断本装置与所述回传网络中的PTN设备的接入层之间的传输通道是否正常;或者判断本装置与所述PTN设备的汇聚层之间的传输通道是否正常。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数据传输单元,具体用于:
当判定本装置与所述回传网络中的PTN设备的接入层之间的传输通道正常时,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至所述PTN设备的接入层,并依次通过所述PTN设备的汇聚层以及核心层,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至所述LTE网络的网关;当判定本装置与所述回传网络中的PTN设备的汇聚层之间的传输通道正常时,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至所述PTN设备的汇聚层,并通过所述PTN设备的核心层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至所述LTE网络的网关。
19.如权利要求16、17或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本装置为OLT时,所述上行数据传输单元,具体用于:
接收光网络单元ONU通过所述双模基站获取的上行数据。
20.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判定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目标网络为第一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时,所述上行数据传输单元,进一步用于:
若所述目标网络为LTE EPC,则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至所述LTE网络的网关,并通知所述网关基于所述预设加密算法解密所述数据并将已解密后的数据转发至LTE EPC;
若所述目标网络为WLAN AC,则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至BRAS,并通知所述BRAS将所述上行数据转发至WLAN AC。
21.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目标网络为LTE EPC,回传网络为WLAN网络对应的回传网络,则所述下行数据传输单元,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回传网络中的BRAS发送的下行数据。
22.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目标网络为WLAN AC,回传网络为LTE网络对应的回传网络,则所述下行数据传输单元,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回传网络中的PTN设备的汇聚层发送的下行数据;或者接收所述PTN设备的接入层发送的下行数据。
23.一种双模组网下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模组网包括第一网络,第二网络和IP城域网,第一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与双模基站之间通过本装置通信,第二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与所述双模基站之间通过回传网络通信,包括:
上行数据传输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双模基站发送的上行数据,并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中携带的虚拟局域网标识判定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目标网络为所述第二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时,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至所述回传网络,以及指示所述回传网络通过IP城域网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
下行数据传输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通过所述回传网络以及所述IP城域网转发的下行数据,并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至所述双模基站。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数据传输单元,具体用于:
判定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目标网络为第二网络的核心络设备后,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网络的网关,通知所述网关将所述上行数据通过所述回传网络设备转发至所述第二网络的核心网络设备。
CN201310287685.8A 2013-07-09 2013-07-09 一种双模组网下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33696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87685.8A CN103369616B (zh) 2013-07-09 2013-07-09 一种双模组网下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87685.8A CN103369616B (zh) 2013-07-09 2013-07-09 一种双模组网下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9616A true CN103369616A (zh) 2013-10-23
CN103369616B CN103369616B (zh) 2016-08-10

Family

ID=49369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87685.8A Active CN103369616B (zh) 2013-07-09 2013-07-09 一种双模组网下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69616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6763A (zh) * 2013-12-19 2014-03-26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Femto和WLAN双模无线覆盖系统
CN104066204A (zh) * 2014-06-27 2014-09-24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双模基站下的数据回传系统
WO2015135210A1 (zh) * 2014-03-14 2015-09-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WO2015180010A1 (zh) * 2014-05-26 2015-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回传的方法、移动终端及系统
CN106453307A (zh) * 2016-10-10 2017-02-22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on承载小基站回传的网络安全防护的方法及系统
CN108966217A (zh) * 2018-08-29 2018-12-07 冯志杰 一种保密通信方法、移动终端及保密网关
WO2020199215A1 (zh) * 2019-04-04 2020-10-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核心网设备
CN111800839A (zh) * 2019-04-04 2020-10-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核心网设备
CN112399518A (zh) * 2019-08-16 2021-0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回传方法以及设备
CN114466384A (zh) * 2022-01-07 2022-05-10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双模基站的配置管理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3498A (zh) * 2011-01-28 2011-08-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制式联合通信的方法、系统及无线网络控制设备
CN102547716A (zh) * 2012-01-06 2012-07-04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扁平化网络架构的无线通信系统、方法及扩展装置
CN102695234A (zh) * 2011-03-25 2012-09-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承载迁移方法及装置
WO2013071745A1 (zh) * 2011-11-15 2013-05-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多模无线接入网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3498A (zh) * 2011-01-28 2011-08-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制式联合通信的方法、系统及无线网络控制设备
CN102695234A (zh) * 2011-03-25 2012-09-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承载迁移方法及装置
WO2013071745A1 (zh) * 2011-11-15 2013-05-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多模无线接入网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2547716A (zh) * 2012-01-06 2012-07-04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扁平化网络架构的无线通信系统、方法及扩展装置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6763A (zh) * 2013-12-19 2014-03-26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Femto和WLAN双模无线覆盖系统
CN105264961A (zh) * 2014-03-14 2016-01-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05264961B (zh) * 2014-03-14 2019-09-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WO2015135210A1 (zh) * 2014-03-14 2015-09-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US10278094B2 (en) 2014-05-26 2019-04-3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Wireless backhaul method, mobile terminal, and system
WO2015180010A1 (zh) * 2014-05-26 2015-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回传的方法、移动终端及系统
CN104066204B (zh) * 2014-06-27 2018-05-15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双模基站下的数据回传系统
CN104066204A (zh) * 2014-06-27 2014-09-24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双模基站下的数据回传系统
CN106453307A (zh) * 2016-10-10 2017-02-22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on承载小基站回传的网络安全防护的方法及系统
CN108966217A (zh) * 2018-08-29 2018-12-07 冯志杰 一种保密通信方法、移动终端及保密网关
CN108966217B (zh) * 2018-08-29 2022-05-17 焦作市数据安全工程研究中心 一种保密通信方法、移动终端及保密网关
WO2020199215A1 (zh) * 2019-04-04 2020-10-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核心网设备
CN111800839A (zh) * 2019-04-04 2020-10-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核心网设备
US11864028B2 (en) 2019-04-04 2024-01-02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core network device
CN112399518A (zh) * 2019-08-16 2021-0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回传方法以及设备
CN112399518B (zh) * 2019-08-16 2022-0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回传方法以及设备
CN114466384A (zh) * 2022-01-07 2022-05-10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双模基站的配置管理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9616B (zh) 2016-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69616A (zh) 一种双模组网下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EP3011765B1 (en)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virtual shared mobile apparatus and method
EP4072165B1 (en) Radio station system, radio terminal, and methods therein
CN103313305B (zh) 网关装置及基站系统
CN104704902B (zh)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移动站、方法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3297961B (zh) 一种用于设备间安全通信的设备与系统
CN102523628B (zh) 一种无线中继设备的中继方法及无线中继设备
US20090103492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base station extension
CN105359572A (zh) 为多个网络运营商服务的小小区网络架构
CN102724666B (zh) 一种终端数据中继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2092966A1 (en) Intra ip communication within a relay node for a radio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1227362B (zh) 一种无线个域网接入方法
KR101807814B1 (ko)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의 무선자원 관리 장치 및 그의 관리 방법
CN107113862A (zh) 用于无线接入的网络功能的灵活分配
CN102355746A (zh) 一种wlan数据传输方法、无线终端及接入网设备
CN103002467A (zh) 一种回程链路资源的预配置方法、系统和接入节点
CN102625346A (zh) 一种长期演进局域网lte-lan系统和接入设备及终端
RU2650189C1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вязи
CN102612078A (zh) 一种无线接入系统、装置及数据传输方法
CN103781071B (zh) 访问接入点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9905884B (zh) 室内覆盖系统
CN102573104B (zh) 一种无线数据接入方法及设备
CN104954339A (zh) 一种电力应急抢修远程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03987041A (zh) 一种Small Cell基站位置接入限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022935A (zh) 一种基于业务属性的移动通信网络隔离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663 No. 10 Shenzhou Road,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ngxin Network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No. 10 Shenzhou Road,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 (China)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