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69148B - 终端和数据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终端和数据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69148B
CN103369148B CN201310326690.5A CN201310326690A CN103369148B CN 103369148 B CN103369148 B CN 103369148B CN 201310326690 A CN201310326690 A CN 201310326690A CN 103369148 B CN103369148 B CN 1033691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processing unit
private data
private
external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2669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69148A (zh
Inventor
刘东海
祝芳浩
袁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Dongguan Yulong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Dongguan Yulong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Dongguan Yulong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32669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69148B/zh
Priority to PCT/CN2013/084356 priority patent/WO2015014015A1/zh
Publication of CN1033691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91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691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91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和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中终端包括:监视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终端的外部设备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判断,在判定数据为私密数据时,将私密数据发送至第一处理单元,在判定数据为非私密数据时,将非私密数据发送至第二处理单元;第一处理单元,对私密数据进行处理后,将私密数据中的交互数据发送至通信单元;第二处理单元,对非私密数据进行处理后,将非私密数据中的交互数据发送至通信单元;通信单元,将私密数据中的交互数据和非私密数据中的交互数据发送至外部。本发明可以对与外部设备进行交互的私密数据以及非私密数据进行筛选,并分别交由不同的处理器进行处理,确保终端中私密数据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终端和数据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终端和一种数据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单待机架构如图1所示,外部设备的所有数据都由一个CPU处理,一个Modem和一个CPU交互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等数据,且所有数据都存储在一个手机内存(RAM)和手机存储器(EMMC)中。
由于传统的单待机架构,一个CPU处理所有外部设备的数据,将会导致数据处理速度的减慢。所有的数据包括语音业务数据、数据业务数据和其它数据都通过CPU处理,因此,数据极易混乱,通讯录、短信、安全密码、银行账户等重要数据的安全性和私密性得不到有效保障,严重影响用户的数据安全。而且所有的数据都只有一个RAM和EMMC保存,数据量的增加影响RAM和EMMC的稳定性而造成终端死机。
目前还没有相应技术来解决相关技术所面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可以对与终端交互的外部设备中的私密数据以及非私密数据进行筛选,并分别交由不同的处理器进行处理,避免了数据的混乱,确保终端中私密数据的安全性,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终端,包括:监视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外部设备的数据,并对所述数据进行判断,在判定所述数据为私密数据时,将所述私密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在判定所述数据为非私密数据时,将所述非私密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处理单元;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对所述私密数据进行处理后,将所述私密数据中的交互数据发送至通信单元;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对所述非私密数据进行处理后,将所述非私密数据中的交互数据发送至所述通信单元;所述通信单元,连接至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和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将所述私密数据中的交互数据和所述非私密数据中的交互数据发送至外部。
为了提高数据的安全性,终端被配置了多个处理器,指定其中一部分处理器用于处理用户的隐私数据,其余处理器用于处理用户非私密数据,从而能够使众多的数据被分成多类分别进行处理,不仅可以加快响应速度,还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提高系统稳定性。
由于外部设备对应于第一处理单元和第二处理单元,而来自外部设备的数据包括私密数据和非私密数据,因此为了确保来自外部设备的私密数据与非私密数据分别交由不同的处理器进行处理,因此在外部设备与处理单元之间设置监视单元,以对数据类型进行判断,即分为私密数据和非私密数据,保证数据分类的准确性,而将不同类型的数据分别发送至不同的处理单元,确保了数据处理的安全性。终端的一个通信单元将第一处理单元和第二处理单元中处理过的交互数据发送至外部。
私密数据是指对于用户来讲该数据属于个人隐私的数据,例如密码、账号、短信内容、邮件内容、财务数据等,而非私密数据是指对于用户来讲该数据不属于个人隐私的数据,例如下载的音乐、电子书、收音机数据、网页新闻等。
外部设备是指终端除处理器、通信单元之外的其他相关器件,例如屏幕、传感器、蓝牙、WIFI、照相机等。
应理解,除了按照用户隐私角度来对数据进行分类之外,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分类方法,例如与联系人相关的数据给第一处理单元处理,其他数据给第二处理单元处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一存储单元,连接至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对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处理后的所述私密数据进行存储;第二存储单元,连接至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对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处理后的所述非私密数据进行存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不同的存储单元对私密数据和非私密数据进行存储,避免了私密数据与非私密数据之间存储的混乱,确保了私密数据的安全性,第一存储单元和第二存储单元可以是存储器和/或内存器。另一方面,由于私密数据与非私密数据存储在不同的空间中,并由不同的处理器进行处理,因此提高了数据的处理速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更新单元,根据接收到的更新指令,更新对所述数据进行筛选的判定条件,以使所述监视单元根据更新后的判定条件进行私密数据和非私密数据的判断。
在该技术方案中,随着终端业务的增多,用户的私密数据的种类也将发生变化,比如在通信业务中,短信、通信录等属于用户的私密数据;在终端系统中,开关机密码、应用保护密码、终端防盗密码以及屏幕解锁密码等也属于用户的私密数据,通过对数据筛选的判断条件的更新,使得对数据的筛选更加准确,从而确保用户私密数据的安全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判定条件包括将所述终端上的所有应用分为受保护应用和不受保护应用,所述私密数据属于所述受保护应用下的数据,所述非私密数据属于所述不受保护应用下的数据。
在该技术方案中,用户或厂商可以设置对数据的类型进行判定的条件,具体的,可以将终端内的所有应用分为受保护应用和不受保护应用,这样监视单元在接收到数据时,通过判断该数据所属的应用的类型判断数据的属性,如果该数据属于受保护应用,则该数据为私密数据,反之,则为非私密数据。比如可以将聊天工具作为受保护的应用,而将音乐播放器作为不受保护的应用,进而可以判断聊天工具产生的数据属于私密数据,而音乐播放器产生的数据属于非私密数据。当然,用户或厂商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其他的判定条件,如与联系人相关的数据为私密数据,其他数据为非私密数据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监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处理单元需根据所述私密数据与所述外部设备进行交互时,向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发送中断信号,中断所述第二处理单元与所述外部设备之间进行的非私密数据交互,以及在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完成对所述私密数据的处理时,向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发送反馈信号,通知所述第二处理单元继续进行与所述外部设备之间的非私密数据交互;所述监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二处理单元需根据所述非私密数据与所述外部设备进行交互时,向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发送中断信号,中断所述第一处理单元与所述外部设备之间进行的私密数据交互,以及在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完成对所述非私密数据的处理时,向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发送反馈信号,通知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继续进行与所述外部设备之间的私密数据交互。
由于终端被配置了多个处理器,因此处理器与外部设备的交互变得相对复杂,为了协调多个处理器与外部设备的交互过程和顺序,在该技术方案中提供了当用于处理私密数据的第一处理单元需紧急处理实时发生的业务数据时,由监视单元向用于处理非私密数据的第二处理单元发送中断信号,以中断第二处理单元正在处理的业务数据,并处于等待状态,在第一处理单元完成与外部设备的交互时,由监视单元通知第二处理单元继续未完成的数据交互,通过这样的处理机制,能够保证用户相对重要、紧急的业务数据被优先处理,并且也不会影响其他业务数据的处理。具体地,可以在监视单元中设置标志位,当标志位置为低电平时,由第一处理单元工作,当标志位为高电平时,由第二处理单元工作,比如,用户在听音乐时(属于非私密数据,使用了外部设备喇叭,且由第二处理单元进行处理),手机突然来电(属于私密数据,应由第一处理单元进行处理,也需使用外部设备喇叭),则监视单元将标志位置为低电平,将来电数据交由第一处理单元进行处理,在第一处理单元处理完来电后,监视单元将标志位置为高电平,继续由第二处理单元控制外部设备喇叭播放音乐。
同理,第二处理单元在需与外部设备进行交互时,也需向第一处理单元发送中断信号,保证最紧急、最近的业务数据能够被优先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出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通过终端的监视单元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外部设备的数据,并对所述数据进行判断,在判定所述数据为私密数据时,将所述私密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在判定所述数据为非私密数据时,将所述非私密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处理单元;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对所述私密数据进行处理后,将所述私密数据中的交互数据经由通信单元发送至所述终端的外部;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对所述非私密数据进行处理后,将所述非私密数据中的交互数据经由所述通信单元发送至所述外部。
为了提高数据的安全性,终端被配置了多个处理器,指定其中一部分处理器用于处理用户的隐私数据,其余处理器用于处理用户非私密数据,从而能够使众多的数据被分成多类分别进行处理,不仅可以加快响应速度,还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提高系统稳定性。
由于外部设备对应于第一处理单元和第二处理单元,而来自外部设备的数据包括私密数据和非私密数据,因此为了确保来自外部设备的私密数据与非私密数据分别交由不同的处理器进行处理,因此在外部设备与处理单元之间设置监视单元,以对数据类型进行判断,即分为私密数据和非私密数据,保证数据分类的准确性,而将不同类型的数据分别发送至不同的处理单元,确保了数据处理的安全性。终端的一个通信单元将第一处理单元和第二处理单元中处理过的交互数据发送至外部。
私密数据是指对于用户来讲该数据属于个人隐私的数据,例如密码、账号、短信内容、邮件内容、财务数据等,而非私密数据是指对于用户来讲该数据不属于个人隐私的数据,例如下载的音乐、电子书、收音机数据、网页新闻等。
外部设备是指终端除处理器、通信单元之外的其他相关器件,例如屏幕、传感器、蓝牙、WIFI、照相机等。
应理解,除了按照用户隐私角度来对数据进行分类之外,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分类方法,例如与联系人相关的数据给第一处理单元处理,其他数据给第二处理单元处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通过第一存储单元对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处理后的所述私密数据进行存储;通过第二存储单元对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处理后的所述非私密数据进行存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不同的存储单元对私密数据和非私密数据进行存储,避免了私密数据与非私密数据之间存储的混乱,确保了私密数据的安全性,第一存储单元和第二存储单元可以是存储器和/或内存器。另一方面,由于私密数据与非私密数据存储在不同的空间中,并由不同的处理器进行处理,因此提高了数据的处理速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根据接收到的更新指令,更新对所述数据进行筛选的判定条件,以使所述监视单元根据更新后的判定条件进行私密数据和非私密数据的判断。
在该技术方案中,随着终端业务的增多,用户的私密数据的种类也将发生变化,比如在通信业务中,短信、通信录等属于用户的私密数据;在终端系统中,开关机密码、应用保护密码、终端防盗密码以及屏幕解锁密码等也属于用户的私密数据,通过对数据筛选的判断条件的更新,使得对数据的筛选更加准确,从而确保用户私密数据的安全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判定条件包括将所述终端上的所有应用分为受保护应用和不受保护应用,所述私密数据属于所述受保护应用下的数据,所述非私密数据属于所述不受保护应用下的数据。
在该技术方案中,用户或厂商可以设置对数据的类型进行判定的条件,具体的,可以将终端内的所有应用分为受保护应用和不受保护应用,这样监视单元在接收到数据时,通过判断该数据所属的应用的类型判断数据的属性,如果该数据属于受保护应用,则该数据为私密数据,反之,则为非私密数据。比如可以将聊天工具作为受保护的应用,而将音乐播放器作为不受保护的应用,进而可以判断聊天工具产生的数据属于私密数据,而音乐播放器产生的数据属于非私密数据。当然,用户或厂商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其他的判定条件,如与联系人相关的数据为私密数据,其他数据为非私密数据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在所述第一处理单元需根据所述私密数据与所述外部设备进行交互时,所述监视单元向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发送中断信号,中断所述第二处理单元与所述外部设备之间进行的非私密数据交互,以及在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完成对所述私密数据的处理时,所述监视单元向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发送反馈信号,通知所述第二处理单元继续进行与所述外部设备之间的非私密数据交互;在所述第二处理单元需根据所述非私密数据与所述外部设备进行交互时,所述监视单元向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发送中断信号,中断所述第一处理单元与所述外部设备之间进行的非私密数据交互,以及在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完成对所述私密数据的处理时,向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发送反馈信号,通知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继续进行与所述外部设备之间的私密数据交互。
由于终端被配置了多个处理器,因此处理器与外部设备的交互变得相对复杂,为了协调多个处理器与外部设备的交互过程和顺序,在该技术方案中提供了当用于处理私密数据的第一处理单元需紧急处理实时发生的业务数据时,由监视单元向用于处理非私密数据的第二处理单元发送中断信号,以中断第二处理单元正在处理的业务数据,并处于等待状态,在第一处理单元完成与外部设备的交互时,由监视单元通知第二处理单元继续未完成的数据交互,通过这样的处理机制,能够保证用户相对重要、紧急的业务数据被优先处理,并且也不会影响其他业务数据的处理。具体地,可以在监视单元中设置标志位,当标志位置为低电平时,由第一处理单元工作,当标志位为高电平时,由第二处理单元工作,比如,用户在听音乐时(属于非私密数据,使用了外部设备喇叭,且由第二处理单元进行处理),手机突然来电(属于私密数据,应由第一处理单元进行处理,也需使用外部设备喇叭),则监视单元将标志位置为低电平,将来电数据交由第一处理单元进行处理,在第一处理单元处理完来电后,监视单元将标志位置为高电平,继续由第二处理单元控制外部设备喇叭播放音乐。
同理,第二处理单元在需与外部设备进行交互时,也需向第一处理单元发送中断信号,保证最紧急、最近的业务数据能够被优先处理。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以对与终端交互的外部设备中的私密数据以及非私密数据进行筛选,并分别交由不同的处理器进行处理和不同的通信单元进行发送,避免了数据的混乱,确保终端中私密数据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相关技术中的终端的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的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一处理单元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二处理单元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监视单元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8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8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的框图。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可以包括:监视单元202,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外部设备的数据,并对所述数据进行判断,在判定所述数据为私密数据时,将所述私密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处理单元206,在判定所述数据为非私密数据时,将所述非私密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处理单元208;所述第一处理单元206,对所述私密数据进行处理后,将所述私密数据中的交互数据发送至通信单元210;所述第二处理单元208,对所述非私密数据进行处理后,将所述非私密数据中的交互数据发送至所述通信单元210;所述通信单元210,连接至所述第一处理单元206和所述第二处理单元208,将所述私密数据中的交互数据和所述非私密数据中的交互数据发送至外部。
为了提高数据的安全性,终端被配置了多个处理器,指定其中一部分处理器用于处理用户的隐私数据,其余处理器用于处理用户非私密数据,从而能够使众多的数据被分成多类分别进行处理,不仅可以加快响应速度,还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提高系统稳定性。
由于外部设备204对应于第一处理单元206和第二处理单元208,而来自外部设备204的数据包括私密数据和非私密数据,因此为了确保来自外部设备204的私密数据与非私密数据分别交由不同的处理器进行处理,因此在外部设备204与处理单元之间设置监视单元202,以对数据类型进行判断,即分为私密数据和非私密数据,保证数据分类的准确性,而将不同类型的数据分别发送至不同的处理单元,确保了数据处理的安全性。
通信单元210将第一处理单元206和第二处理单元208中处理的交互数据发送至外部。
私密数据是指对于用户来讲该数据属于个人隐私的数据,例如密码、账号、短信内容、邮件内容、财务数据等,而非私密数据是指对于用户来讲该数据不属于个人隐私的数据,例如下载的音乐、电子书、收音机数据、网页新闻等。
外部设备204是指终端除处理器、通信单元之外的其他相关器件,例如屏幕、传感器、蓝牙、WIFI、照相机等。
应理解,除了按照用户隐私角度来对数据进行分类之外,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分类方法,例如与联系人相关的数据给第一处理单元206处理,其他数据给第二处理单元208处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一存储单元,连接至所述第一处理单元206,对所述第一处理单元206处理后的所述私密数据进行存储;第二存储单元,连接至所述第二处理单元208,对所述第二处理单元208处理后的所述非私密数据进行存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不同的存储单元对私密数据和非私密数据进行存储,避免了私密数据与非私密数据之间存储的混乱,确保了私密数据的安全性,第一存储单元和第二存储单元可以是存储器和/或内存器。另一方面,由于私密数据与非私密数据存储在不同的空间中,并由不同的处理器进行处理,因此提高了数据的处理速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更新单元214,根据接收到的更新指令,更新对所述数据进行筛选的判定条件,以使所述监视单元202根据更新后的判定条件进行私密数据和非私密数据的判断。
在该技术方案中,随着终端业务的增多,用户的私密数据的种类也将发生变化,比如在通信业务中,短信、通信录等属于用户的私密数据;在终端系统中,开关机密码、应用保护密码、终端防盗密码以及屏幕解锁密码等也属于用户的私密数据,通过对数据筛选的判断条件的更新,使得对数据的筛选更加准确,从而确保用户私密数据的安全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判定条件包括将所述终端上的所有应用分为受保护应用和不受保护应用,所述私密数据属于所述受保护应用下的数据,所述非私密数据属于所述不受保护应用下的数据。
在该技术方案中,用户或厂商可以设置对数据的类型进行判定的条件,具体的,可以将终端内的所有应用分为受保护应用和不受保护应用,这样监视单元202在接收到数据时,通过判断该数据所属的应用的类型判断数据的属性,如果该数据属于受保护应用,则该数据为私密数据,反之,则为非私密数据。比如可以将聊天工具作为受保护的应用,而将音乐播放器作为不受保护的应用,进而可以判断聊天工具产生的数据属于私密数据,而音乐播放器产生的数据属于非私密数据。当然,用户或厂商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其他的判定条件,如与联系人相关的数据为私密数据,其他数据为非私密数据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监视单元202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处理单元206需根据所述私密数据与所述外部设备204进行交互时,向所述第二处理单元208发送中断信号,中断所述第二处理单元208与所述外部设备204之间进行的非私密数据交互,以及在所述第一处理单元206完成对所述私密数据的处理时,向所述第二处理单元208发送反馈信号,通知所述第二处理单元208继续进行与所述外部设备204之间的非私密数据交互;所述监视单元202还用于在所述第二处理单元208需根据所述非私密数据与所述外部设备204进行交互时,向所述第一处理单元206发送中断信号,中断所述第一处理单元206与所述外部设备204之间进行的私密数据交互,以及在所述第二处理单元208完成对所述非私密数据的处理时,向所述第一处理单元206发送反馈信号,通知所述第一处理单元206继续进行与所述外部设备204之间的私密数据交互。
由于终端被配置了多个处理器,因此处理器与外部设备204的交互变得相对复杂,为了协调多个处理器与外部设备204的交互过程和顺序,在该技术方案中提供了当用于处理私密数据的第一处理单元206需紧急处理实时发生的业务数据时,由监视单元202向用于处理非私密数据的第二处理单元208发送中断信号,以中断第二处理单元208正在处理的业务数据,并处于等待状态,在第一处理单元206完成与外部设备204的交互时,由监视单元202通知第二处理单元208继续未完成的数据交互,通过这样的处理机制,能够保证用户相对重要、紧急的业务数据被优先处理,并且也不会影响其他业务数据的处理。具体地,可以在监视单元202中设置标志位,当标志位置为低电平时,由第一处理单元206工作,当标志位为高电平时,由第二处理单元208工作,比如,用户在听音乐时(属于非私密数据,使用了外部设备204喇叭,且由第二处理单元208进行处理),手机突然来电(属于私密数据,应由第一处理单元206进行处理,也需使用外部设备204喇叭),则监视单元202将标志位置为低电平,将来电数据交由第一处理单元206进行处理,在第一处理单元206处理完来电后,监视单元202将标志位置为高电平,继续由第二处理单元208控制外部设备204喇叭播放音乐。
同理,第二处理单元208在需与外部设备204进行交互时,也需向第一处理单元206发送中断信号,保证最紧急、最近的业务数据能够被优先处理。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步骤302,通过终端的监视单元接收来自终端的外部设备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判断,在判定数据为私密数据时,将私密数据发送至第一处理单元,在判定数据为非私密数据时,将非私密数据发送至第二处理单元;步骤304,第一处理单元对私密数据进行处理后,将私密数据中的交互数据经由通信单元发送至终端的外部;步骤306,第二处理单元对非私密数据进行处理后,将非私密数据中的交互数据经由通信单元发送至外部。
为了提高数据的安全性,终端被配置了多个处理器,指定其中一部分处理器用于处理用户的隐私数据,其余处理器用于处理用户非私密数据,从而能够使众多的数据被分成多类分别进行处理,不仅可以加快响应速度,还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提高系统稳定性。
由于外部设备对应于第一处理单元和第二处理单元,而来自外部设备的数据包括私密数据和非私密数据,因此为了确保来自外部设备的私密数据与非私密数据分别交由不同的处理器进行处理,因此在外部设备与处理单元之间设置监视单元,以对数据类型进行判断,即分为私密数据和非私密数据,保证数据分类的准确性,而将不同类型的数据分别发送至不同的处理单元,确保了数据处理的安全性。第一通信单元将第一处理单元和第二处理单元中处理过的交互数据发送至外部。
私密数据是指对于用户来讲该数据属于个人隐私的数据,例如密码、账号、短信内容、邮件内容、财务数据等,而非私密数据是指对于用户来讲该数据不属于个人隐私的数据,例如下载的音乐、电子书、收音机数据、网页新闻等。
外部设备是指终端除处理器、通信单元之外的其他相关器件,例如屏幕、传感器、蓝牙、WIFI、照相机等。
应理解,除了按照用户隐私角度来对数据进行分类之外,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分类方法,例如与联系人相关的数据给第一处理单元处理,其他数据给第二处理单元处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通过第一存储单元对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处理后的所述私密数据进行存储;通过第二存储单元对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处理后的所述非私密数据进行存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不同的存储单元对私密数据和非私密数据进行存储,避免了私密数据与非私密数据之间存储的混乱,确保了私密数据的安全性,第一存储单元和第二存储单元可以是存储器和/或内存器。另一方面,由于私密数据与非私密数据存储在不同的空间中,并由不同的处理器进行处理,因此提高了数据的处理速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根据接收到的更新指令,更新对所述数据进行筛选的判定条件,以使所述监视单元根据更新后的判定条件进行私密数据和非私密数据的判断。
在该技术方案中,随着终端业务的增多,用户的私密数据的种类也将发生变化,比如在通信业务中,短信、通信录等属于用户的私密数据;在终端系统中,开关机密码、应用保护密码、终端防盗密码以及屏幕解锁密码等也属于用户的私密数据,通过对数据筛选的判断条件的更新,使得对数据的筛选更加准确,从而确保用户私密数据的安全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判定条件包括将所述终端上的所有应用分为受保护应用和不受保护应用,所述私密数据属于所述受保护应用下的数据,所述非私密数据属于所述不受保护应用下的数据。
在该技术方案中,用户或厂商可以设置对数据的类型进行判定的条件,具体的,可以将终端内的所有应用分为受保护应用和不受保护应用,这样监视单元在接收到数据时,通过判断该数据所属的应用的类型判断数据的属性,如果该数据属于受保护应用,则该数据为私密数据,反之,则为非私密数据。比如可以将聊天工具作为受保护的应用,而将音乐播放器作为不受保护的应用,进而可以判断聊天工具产生的数据属于私密数据,而音乐播放器产生的数据属于非私密数据。当然,用户或厂商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其他的判定条件,如与联系人相关的数据为私密数据,其他数据为非私密数据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在所述第一处理单元需根据所述私密数据与所述外部设备进行交互时,所述监视单元向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发送中断信号,中断所述第二处理单元与所述外部设备之间进行的非私密数据交互,以及在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完成对所述私密数据的处理时,所述监视单元向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发送反馈信号,通知所述第二处理单元继续进行与所述外部设备之间的非私密数据交互;在所述第二处理单元需根据所述非私密数据与所述外部设备进行交互时,所述监视单元向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发送中断信号,中断所述第一处理单元与所述外部设备之间进行的非私密数据交互,以及在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完成对所述私密数据的处理时,向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发送反馈信号,通知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继续进行与所述外部设备之间的私密数据交互。
由于终端被配置了多个处理器,因此处理器与外部设备的交互变得相对复杂,为了协调多个处理器与外部设备的交互过程和顺序,在该技术方案中提供了当用于处理私密数据的第一处理单元需紧急处理实时发生的业务数据时,由监视单元向用于处理非私密数据的第二处理单元发送中断信号,以中断第二处理单元正在处理的业务数据,并处于等待状态,在第一处理单元完成与外部设备的交互时,由监视单元通知第二处理单元继续未完成的数据交互,通过这样的处理机制,能够保证用户相对重要、紧急的业务数据被优先处理,并且也不会影响其他业务数据的处理。具体地,可以在监视单元中设置标志位,当标志位置为低电平时,由第一处理单元工作,当标志位为高电平时,由第二处理单元工作,比如,用户在听音乐时(属于非私密数据,使用了外部设备喇叭,且由第二处理单元进行处理),手机突然来电(属于私密数据,应由第一处理单元进行处理,也需使用外部设备喇叭),则监视单元将标志位置为低电平,将来电数据交由第一处理单元进行处理,在第一处理单元处理完来电后,监视单元将标志位置为高电平,继续由第二处理单元控制外部设备喇叭播放音乐。
同理,第二处理单元在需与外部设备进行交互时,也需向第一处理单元发送中断信号,保证最紧急、最近的业务数据能够被优先处理。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的示意图。
如图4所示,本发明在相关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CPU、RAM和EMMC,这样通过不同的CPU处理不同的数据,不同的RAM和EMMC存储不同的数据。
比如,定义CPU1只处理个人私有信息数据(受保护应用的数据),通过设置监视单元筛选出受保护应用的数据(其中,受保护应用包括联系人、信息、密码保护等),由专用CPU1处理,并存储在专用存储器RAM1和EMMC1中,从而保障用户个人私有信息数据的安全;定义CPU2只处理面向社会的公开信息数据(不受保护应用的数据),通过设置监视单元筛选出不受保护应用的数据(其中,不受保护应用包括浏览器、显示、拍照、单纯的音乐播放和视频播、收音机等),由专用CPU2处理,并存储在专用存储器RAM2和EMMC2中。这样,将受保护应用的数据和不受保护应用的数据分开处理和存储,避免不同安全等级的数据混杂在一起,可以保证用户的私密数据的安全,同时可以极大地提高不同数据的处理时间,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对于处理后的私密数据以及非私密数据通过均通过一个通信单元向外部发送。
与各处理单元对应的存储器除了可以是EMMC之外,还可以是nandflash等存储介质。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一处理单元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5所示,第一处理单元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如下:
步骤502,第一处理单元CPU1处理由监视单元(即图4中的监视器)筛选出的来自外部设备的私密信息。定义第一处理单元只处理个人私有信息数据,将联系人、信息、密码保护等应用设置为受保护应用,第一处理单元只处理受保护应用的数据。
步骤504,将私密信息存储在第一存储单元(RAM1和EMMC1)上,其中第一存储单元包括内存器和存储器。受保护应用的数据全部存储在第一存储单元中。
步骤506,将私密信息交给受保护的应用处理。从而保障存储和处理个人私有信息的数据安全。
当然,也可以定义第二处理单元来处理私密信息。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二处理单元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6所示,第二处理单元CPU2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如下:
步骤602,第二处理单元处理由监视单元筛选出的来自外部设备的非私密信息。定义第二处理单元只处理非私密信息数据(即面向社会的公开信息数据),将拍照、显示、浏览网页等应用设置为不受保护应用,第二处理单元只处理不受保护应用的数据。
步骤604,将非私密信息存储在第二存储单元(RAM2和EMMC2)上,其中第二存储单元包括内存器和存储器。不受保护应用的数据全部存储在第二存储单元中。
步骤606,将非私密信息交给非受保护的应用处理。从而保障存储和处理个人私有信息的数据安全。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监视单元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监视单元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如下:
步骤702,监视单元筛选来自外部设备的数据。在外部设备与用户交互时,不仅会产生用户私人信息数据,比如无线网络密码等数据,而且还会产生可以公开的数据,如播放音乐等数据。因此在外部设备与终端处理单元之间设置一个监视单元,由监视单元筛选出来自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的受保护数据和不受保护数据。
步骤704,监视单元判断来自外部设备的数据是私密数据还是非私密数据。
步骤706,在监视单元判定来自外部设备的数据是私密数据时,将私密数据交给CPU1、RAM1和EMMC1处理和存储,这些数据通过CPU1和外部设备交互。
步骤708,在监视单元判定上述数据是非私密数据时,将非私密数据交给CPU2、RAM2和EMMC2处理和存储。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监视单元中预置了数据的筛选规则,对所有应用数据进行分类,分为核心应用和非核心应用,核心应用即受保护的应用,非核心应用即不受保护的应用,核心应用可以为包含有用户隐私数据的应用,例如语音业务数据(通信录、通话记录、信息)、数据业务数据中电子邮件、保存账号信息、多媒体应用中的录音、通过支付下载音视频、系统中的开关机密码、手机防盗密码、屏幕解锁密码、文件管理器中数据信息加密、备份应用、记事本,非核心应用则为不涉及用户隐私数据的应用,例如数据业务数据中的浏览器、摄像头、单纯的显示应用、收音机。监视单元根据预置的筛选规则对外部设备中的数据进行判断,判断该数据是否是私密数据,若该数据是私密数据,则将该私密数据发送给专用于处理私密数据的处理器进行处理。
由于筛选规则是区分私密数据和非私密数据的依据,而该依据的准确性将影响数据的区分准确性,因此为了确保该依据能够根据应用程序和业务的发展进行更新,在发现有新应用程序或新业务时,可根据新应用和新业务是否涉及个人隐私来确定是否更新筛选规则,即将涉及私密数据的新应用和新业务被划分入涉及私密数据的数据分类中,将不涉及私密数据的新应用和新业务被划分入涉及非私密数据的数据分类中。例如,在终端新下载了一个心理FM的应用后,确定该应用不涉及隐私数据,那么可将该应用划分入非核心应用分类中,在划分时可以是用户手动进行选择,也可以依据其他终端对该应用的判断来自动确定该应用是否是不涉及隐私数据的应用。
此外,监视单元还用于,在监测到用于处理私密数据的CPU1需紧急处理实时发生的业务数据时,由监视单元向用于处理非私密数据的CPU2发送中断信号,以中断CPU2正在处理的业务数据,并处于等待状态,在CPU1完成与外部设备的交互时,由监视单元通知CPU2继续未完成的数据交互,通过这样的处理机制,能够保证用户相对重要、紧急的业务数据被优先处理,并且也不会影响其他业务数据的处理。具体的,可以在监视单元中设置标志位,当标志位置为低电平时,由CPU1工作,当标志位为高电平时,由CPU2工作。
下面结合图8A和图8B进一步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8A所示,步骤802,判断当前业务是否需要CPU1与终端的外部设备进行交互,假设当前用户终端接收来一个来电,来电属于用户的私密数据,因此交由CPU1处理,确定CPU1在处理该来电数据时需要与音频处理设备例如喇叭进行交互。如果当前业务不需要CPU1与终端的外部设备进行交互,则结束该流程。
步骤804,判断CPU1当前是否与该音频处理设备连接,若若没有与音频处理设备连接(说明该音频处理设备当前与CPU2连接),则进入步骤806,否则,结束该流程。步骤806,CPU1向CPU2发送中断信号,以使CPU2断开与音频处理设备的连接。
步骤808,CPU1与音频处理设备进行连接。
因此,在CPU2正在处理播放器应用数据该非私密数据并与音频处理设备连接时,若此时接收到来电,则可以中断CPU2与音频处理设备的连接,使CPU1能够与该音频处理设备连接,即便被CPU2占用音频处理设备,也能够及时接收到来电。
在CPU1的业务处理结束后,可通知CPU2继续进行未完的业务,例如继续播放音乐。采用这样的处理机制,能够使在多个处理器共存的情况下可有条不紊的进行业务,不会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且由于多个处理器分别用于处理不同的数据,不仅提高了数据处理速度,也进一步加强了数据安全性。
如图8B所示,示出了CPU2相对于图8A所示的CPU1的处理流程图。
步骤810,判断CPU2是否接收到来自CPU1发来的中断信号,若是,则进入步骤812,否则进入步骤814。
步骤812,CPU2断开与外设的连接,若CPU2正在处理播放器应用数据,则断开与音频处理设备的连接。
步骤814,判断CPU2将要处理的当前业务是否需要使用外设,例如需将图片通过蓝牙发送至另一终端,若是,则进入步骤816,否则结束该流程。
步骤816,CPU2与蓝牙连接。
上述步骤812还包括在接收到CPU1已完成业务处理的通知时,继续与音频设备连接,继续播放音乐。
又例如在显示屏正在显示视频A(CPU2与该显示屏连接)时,这时接收到一个视频通话(CPU1希望与该显示屏连接),为了保证用户能够及时处理该视频通话,CPU1向CPU2发送中断信号,CPU2中断播放该视频A,在确定CPU2与显示屏断开连接时,CPU1与显示屏建立连接。在该视频通话结束后,CPU1通知CPU2可继续播放该视频A。CPU2在接收到该通知后,与显示屏建立连接,继续显示视频A;该实施例中仅以显示屏为例,但实际应用中,还涉及触摸屏、扬声器等外设的连接切换。
因此在出现多个处理器都需与同一外设例如屏幕、照相机、喇叭、WIFI连接时,处理新业务的处理器可控制正在处理其他业务的其他处理器中断与相应外部设备的连接。在新业务被处理结束时,可通知该其他处理器可继续与该相应外部设备连接,继续进行未完成的业务。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的处理单元既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处理器,也可以是多核处理器中的一个核。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由于在相关技术中,对于单待机架构,数据之间容易发生混乱,而且用户的私密信息得不到有效地保障。因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数据处理方案,可以对与终端交互的外部设备中的私密数据以及非私密数据进行筛选,并分别交由不同的处理器进行处理避免了数据的混乱,确保终端中私密数据的安全性,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视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外部设备的数据,并对所述数据进行判断,在判定所述数据为私密数据时,将所述私密数据发送至第一处理单元,在判定所述数据为非私密数据时,将所述非私密数据发送至第二处理单元;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对所述私密数据进行处理后,将所述私密数据中的交互数据发送至通信单元;
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对所述非私密数据进行处理后,将所述非私密数据中的交互数据发送至所述通信单元;
所述通信单元,连接至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和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将所述私密数据中的交互数据和所述非私密数据中的交互数据发送至外部;
其中,所述监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处理单元需根据所述私密数据与所述外部设备进行交互时,向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发送中断信号,中断所述第二处理单元与所述外部设备之间进行的非私密数据交互,以及在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完成对所述私密数据的处理时,向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发送反馈信号,通知所述第二处理单元继续进行与所述外部设备之间的非私密数据交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存储单元,连接至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对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处理后的所述私密数据进行存储;
第二存储单元,连接至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对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处理后的所述非私密数据进行存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更新单元,根据接收到的更新指令,更新对所述数据进行筛选的判定条件,以使所述监视单元根据更新后的判定条件进行私密数据和非私密数据的判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定条件包括将所述终端上的所有应用分为受保护应用和不受保护应用,所述私密数据属于所述受保护应用下的数据,所述非私密数据属于所述不受保护应用下的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监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二处理单元需根据所述非私密数据与所述外部设备进行交互时,向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发送中断信号,中断所述第一处理单元与所述外部设备之间进行的私密数据交互,以及在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完成对所述非私密数据的处理时,向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发送反馈信号,通知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继续进行与所述外部设备之间的私密数据交互。
6.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终端的监视单元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外部设备的数据,并对所述数据进行判断,在判定所述数据为私密数据时,将所述私密数据发送至第一处理单元,在判定所述数据为非私密数据时,将所述非私密数据发送至第二处理单元;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对所述私密数据进行处理后,将所述私密数据中的交互数据经由通信单元发送至所述终端的外部;
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对所述非私密数据进行处理后,将所述非私密数据中的交互数据经由所述通信单元发送至所述外部;
其中,在所述第一处理单元需根据所述私密数据与所述外部设备进行交互时,所述监视单元向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发送中断信号,中断所述第二处理单元与所述外部设备之间进行的非私密数据交互,以及在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完成对所述私密数据的处理时,所述监视单元向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发送反馈信号,通知所述第二处理单元继续进行与所述外部设备之间的非私密数据交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过第一存储单元对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处理后的所述私密数据进行存储;
通过第二存储单元对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处理后的所述非私密数据进行存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更新指令,更新对所述数据进行筛选的判定条件,以使所述监视单元根据更新后的判定条件进行私密数据和非私密数据的判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定条件包括将所述终端上的所有应用分为受保护应用和不受保护应用,所述私密数据属于所述受保护应用下的数据,所述非私密数据属于所述不受保护应用下的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处理单元需根据所述非私密数据与所述外部设备进行交互时,所述监视单元向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发送中断信号,中断所述第一处理单元与所述外部设备之间进行的非私密数据交互,以及在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完成对所述私密数据的处理时,向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发送反馈信号,通知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继续进行与所述外部设备之间的私密数据交互。
CN201310326690.5A 2013-07-30 2013-07-30 终端和数据处理方法 Active CN1033691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26690.5A CN103369148B (zh) 2013-07-30 2013-07-30 终端和数据处理方法
PCT/CN2013/084356 WO2015014015A1 (zh) 2013-07-30 2013-09-26 一种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26690.5A CN103369148B (zh) 2013-07-30 2013-07-30 终端和数据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9148A CN103369148A (zh) 2013-10-23
CN103369148B true CN103369148B (zh) 2016-10-05

Family

ID=49369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26690.5A Active CN103369148B (zh) 2013-07-30 2013-07-30 终端和数据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6914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75794A (zh) * 2014-11-03 2015-02-25 中科创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mhl的内容输出控制方法
CN114567467A (zh) * 2022-02-17 2022-05-31 广州贝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网关与服务端的数据交换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3766A (zh) * 2000-02-17 2003-06-11 通用仪器公司 提供安全控制软件或固件代码下载和接收下载代码的计算装置的安全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US6662020B1 (en) * 1999-08-27 2003-12-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rrangement for effecting secure transactions in a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504057A (zh) * 2001-03-16 2004-06-0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无线通信装置的安全处理和数据存储的方法和设备
CN1794256A (zh) * 2004-12-23 2006-06-28 因芬尼昂技术股份公司 数据处理设备、电信终端设备和借助数据处理设备处理数据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62020B1 (en) * 1999-08-27 2003-12-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rrangement for effecting secure transactions in a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423766A (zh) * 2000-02-17 2003-06-11 通用仪器公司 提供安全控制软件或固件代码下载和接收下载代码的计算装置的安全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CN1504057A (zh) * 2001-03-16 2004-06-0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无线通信装置的安全处理和数据存储的方法和设备
CN1794256A (zh) * 2004-12-23 2006-06-28 因芬尼昂技术股份公司 数据处理设备、电信终端设备和借助数据处理设备处理数据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9148A (zh) 2013-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80769B (zh) 一种信息提醒的方法、装置及电子终端
CN108322417A (zh) 网络攻击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及安全设备
CN103400081B (zh) 终端和用户界面的显示控制方法
CN115086481B (zh) 一种来电提醒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6445745A (zh) 终端设备及其恢复出厂设置的方法
CN108009934A (zh) 服务器、案件分配方法及系统、事件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06792892B (zh) 应用程序的访问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6658513A (zh) 一种无线网络的安全检测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CN106454968A (zh) 一种基于csfb的主叫方法及装置
CN113408006A (zh) 监控数据访问方法、装置、室内监控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3369148B (zh) 终端和数据处理方法
CN105075189B (zh) 接收通信事件
CN107223360A (zh) 一种发送缓存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CN103402017B (zh) 终端和数据处理方法
CN103354495B (zh) 终端和数据处理方法
CN103369525A (zh) 终端和数据处理方法
CN104618894A (zh) 数据处理装置和数据处理方法
CN103402019B (zh) 终端和数据处理方法
CN107197455A (zh)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3402014B (zh) 终端和数据处理方法
CN103391191A (zh) 终端和数据处理方法
CN107396319B (zh) 一种无线网络认证的方法、设备、存储介质以及终端回收设备
CN103369724A (zh) 终端和数据处理方法
CN103402013A (zh) 终端和数据处理方法
CN103402018A (zh) 终端和数据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