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65340A - 一种扩展坞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扩展坞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65340A
CN103365340A CN2012100828003A CN201210082800A CN103365340A CN 103365340 A CN103365340 A CN 103365340A CN 2012100828003 A CN2012100828003 A CN 2012100828003A CN 201210082800 A CN201210082800 A CN 201210082800A CN 103365340 A CN103365340 A CN 1033653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electronic equipment
hole
groove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8280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08280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65340A/zh
Publication of CN1033653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53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扩展坞及电子设备,所述扩展坞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电子元器件;本体的第一端设置有一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形状的孔,所述凹槽用于接受一电子设备的插入;旋转连接件;连接器,所述连接器主体通过所述旋转连接件将所述连接器设置在所述凹槽的底部的所述第一形状的孔内,所述连接器的连接端显露在所述第一形状的孔外;其中,通过所述旋转连接件使所述电子设备能够相对于所述本体转动。从而实现了插入扩展坞的电子设备能够相对于所述扩展坞转动,进而保护了扩展坞上与电子设备的连接接口,并且提高了扩展坞的便携性。

Description

一种扩展坞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扩展坞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提高,用户对电子设备的功能以及携带的方便性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现在电子设备的发展趋势也往薄、轻等方面发展,进而出现了Pad(掌上电脑)、智能触控手机等功能强大也便于携带的电子设备。
但是,在Pad或触摸手机等便携式触摸电子设备上进行文字编辑时,触摸输入将导致文字输入的速度很缓慢,因此,在现有的技术中就提供了一种扩展坞,该扩展坞中设置有一凹槽,在所述Pad插入所述凹槽内时,所述Pad能够与所述扩展坞连接,并且通过扩展坞上的输入设备进行输入操作。
在所述扩展坞中包括了一连接结构,通过该连接结构使得扩展坞上的输入设备的输入数据能够传输到Pad上。
但是,在该扩展坞的凹槽中设置的连接结构为固定在凹槽内的连接结构,因此,在其他用户误认为该插入扩展坞的Pad为一笔记本电脑将Pad进行前后翻转时,进而将凹槽内的连接结构损坏。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扩展坞及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户对应插入扩展坞内的电子设备进行误操作时,导致连接结构损坏的问题,具体内容包括:
一种扩展坞,所述扩展坞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电子元器件;本体的第一端设置有一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形状的孔,所述凹槽用于接受一电子设备的插入;
旋转连接件;
连接器,所述连接器主体通过所述旋转连接件将所述连接器设置在所述凹槽的底部的所述第一形状的孔内,所述连接器的连接端显露在所述第一形状的孔外;
其中,当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扩展坞上连接时,通过所述凹槽的导向使得所述连接器的连接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连接孔连接,通过所述旋转连接件使所述电子设备能够相对于所述本体转动。
优选的,当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扩展坞旋转分离时,通过所述旋转连接件以及所述凹槽的导向使得所述连接器的连接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连接孔分离。
优选的,所述连接器的连接端包括:
两个第一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垂直设置在所述连接器主体的上表面的两端,其中,所述连接器主体的上表面与所述凹槽的底面位于同一水平平面;所述限位柱之间的距离对应所述电子设备对应所述连接孔之间的距离;
数据连接接口,所述数据连接接口垂直设置在所述连接器主体的上表面,并且位于所述两个第一限位柱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柱为从顶端到底端的半径逐渐增加的柱形限位柱。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柱的高度小于所述凹槽的深度。
优选的,所述旋转连接件包括:
芯轴,所述芯轴固定在所述第一形状的孔内
贯穿所述连接器的主体的通孔
其中,
所述连接器通过所述通孔套设在所述芯轴上,以使得所述连接器在所述第一形状的孔内转动;
或者
第一芯轴,固定设在所述连接器的主体上的第一端面上
第二芯轴,固定设在所述连接器的主体上的第二端面上,所述第一芯轴和第二芯轴具有同一条轴线;
设在所述第一形状的孔的第一侧壁上的第一开孔
设在所述第一形状的孔的第二侧壁上的第二开孔
其中,
所述连接器的所述第一芯轴与所述第一开孔配合,所述连接器的所述第二芯轴与所述第二开孔配合,以使得所述连接器在所述第一形状的孔内转动
优选的,所述连接器主体的长边小于所述第一形状的孔的长边,以使所述连接器能够左右移动。
优选的,所述连接器主体的下表面向远离所述第一端的第二端延伸形成抵押件,
所述扩展坞还包括:
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形状的孔内,所述弹性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抵押件连接;所述连接器在所述第一形状的孔内转动过程中通过所述抵押件压迫所述弹性构件;当所述电子设备从凹槽中脱离时,所述弹性构件使所述连接器回位。
优选的,所述本体的位于所述第一端的前端面向上延伸形成限位壁;
所述本体相对两个侧面上对应所述第一端的部分上延伸形成相对的导向轨;
两个第二限位柱,所述两个第二限位柱固定设置在所述限位壁上;
其中,通过所述相对的导向轨迹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本体上水平移动,以使所述两个第二限位柱能够插入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连接孔内。
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主体,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电子元器件;所述本体的第一端设置有一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形状的孔,所述凹槽用于接受一电子设备的插入;
旋转连接件;
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的主体通过所述旋转连接件将所述连接器设置在所述凹槽的底部的所述第一形状的孔内,所述连接器的连接端显露在所述第一形状的孔外;
第二主体,插入所述第一主体上设置的凹槽内,并且通过所述连接器与所述第一主体连接。
其中,当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连接时,通过所述凹槽的导向使得所述连接器的连接端与所述第二主体的连接孔连接,通过所述旋转连接件使所述第二主体能够相对于所述本体转动;
优选的,当所述第二主体与所述第一主体旋转分离时,通过所述旋转连接件以及所述凹槽的导向使得所述连接器的连接端与所述电第二主体的连接孔分离。
优选的,所述本体的位于所述第一端的前端面向上延伸形成限位壁;
所述本体相对两个侧面上对应所述第一端的部分上延伸形成相对的导向轨;
两个第二限位柱,所述两个第二限位柱固定设置在所述限位壁上。
其中,通过所述相对的导向轨迹所述第二主体在所述本体上水平移动,以使所述两个第二限位柱能够插入所述第二主体的所述连接孔内。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扩展坞及电子设备,所述扩展坞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电子元器件;本体的第一端设置有一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形状的孔,所述凹槽用于接受一电子设备的插入;旋转连接件;连接器,所述连接器主体通过所述旋转连接件将所述连接器设置在所述凹槽的底部的所述第一形状的孔内,所述连接器的连接端显露在所述第一形状的孔外;其中,当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扩展坞上连接时,通过所述凹槽的导向使得所述连接器的连接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连接孔连接,通过所述旋转连接件使所述电子设备能够相对于所述本体转动。从而实现了插入扩展坞的电子设备能够相对于所述扩展坞转动,进而保护了扩展坞上与电子设备的连接接口,并且提高了扩展坞的便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种扩展坞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连接器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中连接端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申请旋转连接件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4b为本申请另一旋转连接件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中第一形状的孔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中扩展坞主体的限位设备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7a-图7c为本申请中锁紧机构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中一种电子设备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中电子设备中主体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扩展坞及电子设备,该扩展坞使得用户在对插入扩展坞的电子设备进行误操作时,所述扩展坞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连接设备不会受到损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扩展坞及电子设备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一种扩展坞的具体结构示意图,所述扩展坞包括:
本体101,在所述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电子元器件,该电子元器件可以是按键输入设备或者是触摸感应设备,还或者语音设备等能够感应用户输入操作的设备,比如:键盘、触摸板、语音接收器、摄像装置等电子设备。
在所述主体101的第一端设置一凹槽102,该凹槽102用户接收一电子设备的插入,该凹槽102的长度大于所述电子设备的长度。以使得电子插入凹槽102的电子设备能够在凹槽102的左右方向上有一定移动空间,并且所述凹槽102的宽度大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厚度,使得所述电子设备能够很方便的插入所述凹槽102内,为了使得凹槽102在所述电子设备插入时起到更好的导向作用,因此,所述凹槽102相对于所述主体101存在第一的倾斜角。其中,所述主体101的第一端也就是插入电子设备的一端。
在所述凹槽102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形状的孔103。
旋转连接件104,所述旋转连接件104可以是由一个芯轴或者是两个芯轴组成。
连接器105,所述连接器主体201(如图2所示)通过所述旋转连接件104将所述连接器105设置在所述凹槽102的底部的所述第一形状的孔103内,并且用于连接的连接端202(如图2所示)显露在第一形状的孔103外。
进而,在需要将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扩展坞连接时,通过所述凹槽102的导向作用使得所述连接器105的连接端202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连接孔连接,并且通过所述旋转连接件104使所述电子设备能够相对于所述本体101转动。
进一步,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中连接端202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在所连接端202上设置有两第一限位柱301,所述第一限位柱301垂直设置在所述连接器主体201上表面的两端。为了使得第一限位柱301能够起到更好的限位作用,因此,在第一限位柱301与所述连接器主体201的接触面与凹槽102的底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为了使得所述第一限位柱301能够将插入凹槽102中的电子设备进行限位,因此,所述两第一限位柱301之间的距离要与所述电子设备上连接孔之间的距离相等,也就是说电子设备插入该凹槽102中时,所述第一限位柱301正好就插入电子设备上的连接孔内。
另外,所述第一限位柱301可以是方体、圆柱体、椎体等结构,在本申请中所述第一限位柱301为圆柱体结构。
进一步,为了使得所述第一限位柱301能够很方便并且较稳定的进行限位,因此,所述第一限位柱301由顶端到低端的半径是逐渐增加的圆柱体限位柱。
再进一步来说,所述第一限位柱301的高度是小于所述凹槽102的深度,也就是说第一限位柱301的最顶端是不会超过所述凹槽102的上端面。进而在这样的设计下,用户若将插入所述扩展坞的电子设备像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屏一样旋转,使得电子设备与扩展坞面面接触时,所述第一限位柱301将从所述电子设备中的连接孔中直接脱离开。具体来说,所述电子设备与主体101之间的夹角越来越小,最后达到一预定的夹角时,所述限位柱301将逐渐从所述电子设备的连接孔中滑出,从而实现了连接器105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分离。
当然,在本申请中若所述第一限位柱301的高度大于所述凹槽102的深度时,并且所述电子设备绕所述本体101旋转时,由于所述凹槽102存在一定的倾斜角,因此,在所述电子设备转动时,所述电子设备将与所述连接器105之间的距离将逐渐增大,从而使得所述连接器105上的第一限位柱301从所述电子设备的连接孔中逐渐被拖出,进而实现了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连接器105之间的分离。
在本申请中采用第一限位柱301的高度小于凹槽102的深度时为了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更加容易与所述连接器105分离开。
当然,用户进行所述电子设备与扩展坞分离过程的逆操作时,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扩展坞之间的夹角将越来越大,当达到一定的夹角时,所述电子设备将划入所述凹槽102中,并且所述凹槽102中的连接器105上的第一限位柱301将重新插入所述电子设备的连接孔内,从而将所述电子设备与扩展坞重新实现连接。
另外,在所述连接端202上还设置一数据连接接口302,所述数据连接接口302垂直设置在所述连接器主体106的上表面上,并且位于所述两个第一限位柱301之间,所述数据连接接口302与两第一限位柱301之间的距离由所述电子设备上的数据接口与连接孔之间的距离决定,换句换说就是,在所述电子设备上的连接孔与数据接口距离决定了第一限位柱301与数据连接接口302之间的距离。
在本申请中所述连接器105可以是方体、球体或者是椭球体等结构,在使得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连接器105连接固定更加的稳定,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105采用长方体结构。
如图4a所示为本申请旋转连接件104的具体结构示意图,为了使得所述连接器105能够通过所述旋转连接件104使得所述连接器105在所述第一形状的孔103内转动,因此,所述旋转连接件104为一芯轴401,为了使得所述芯轴401能够有旋转更加的简便,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芯轴401为圆柱体结构。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道,芯轴401除了使用圆柱体结构还可以是其他柱体结构,在此不做多余说明,并且在所述连接器主体201的一侧壁上设置一贯穿所述连接器主体201的通孔,并且所述通孔的直径略大于所述芯轴401的直径。
将所述芯轴401穿过所述通孔,从而使得所述连接器105通过所述通孔套设在所述芯轴401上。
为了能够使得所述连接器105能够通过轴心401在所述凹槽102内的第一形状的孔103内转动,因此,在所述连接器主体201设有通孔的两端面对应第一形状的孔103的面上设置有用于卡入芯轴401的圆形小凹槽102,所述圆形小凹槽102的直径等于所述芯轴401的直径,进而所述芯轴401通过所述圆形小凹槽102卡合在所述第一形状的孔103内,并且通过该芯轴401也使得连接器105能够在第一形状的孔103内转动。
另外,所述旋转连接器104还可以是包括第一芯轴402和第二芯轴403(如图4b所示),其中,所述第一芯轴402固定在所述连接器主体201的第一端面上,所述第二芯轴403固定设在所述连接器主体201对应于第一端面的第二端面上,并且所述第一芯轴402与第二芯轴403具有同一轴线,当然最优的实施方式是,所述第一芯轴402与所述第二芯轴403完全相同。
为了使得所述连接器105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芯轴402以及第二芯轴403在所述第一形状的孔103内转动,因此,在所述第一形状的孔103对应所述第一芯轴402的第一侧壁上设置第一开孔501(如图5所示),在对应的第二侧壁上设置第二开孔502。
所述连接器105的第一芯轴402与所述第一开孔501配合,也就是第一芯轴402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开孔501内;所述第二芯轴403与所述第二开孔502配合,也就是第二芯轴403插入所述第二开孔502内,通过第一芯轴402与第二芯轴403使得所述连接器105能够在所述第一形状的孔103内转动。
为了,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在与所述扩展坞分离之后,所述扩展坞的连接器能够自动回到电子设备插入前所在的位置,因此,在所述连接器主201的下表面并向远离所述扩展坞第一端的第二端延伸形成一抵押件2011,所述抵押件2011的底面与一弹性构件接触,其中所述弹性构件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形状的孔103内,进而,在所述电子设备插入所述凹槽102内,并且进行旋转操作是,所述电子设备将带动连接器105在所述第一形状的孔103内转动时,所述抵押件2011将向下压迫所述弹性构件;当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连接器105脱离开时,所述连接器105将由于所述弹性构件的回复力旋转回到原来未旋转时的位置。
如图6所示为本申请扩展坞主体101的限位设备,具体来说,在所述扩展坞第一端的前端面,也就是所述凹槽102后端面向上延伸形成一有一定倾斜角度的限位壁601,该限位壁601用于防止插入凹槽102的电子设备在未插稳的情况下向后倾斜导致电子设备的损坏。
在所述本体101相对于两侧面上对应所述第一端的部分上延伸形成相对的导向轨,该导向轨用于电子设备在主体101上平行移动时,给所述电子设备起到平行方向上的导向作用。
在所述限位壁601上设置有两第二限位柱602,所述第二限位柱602与所述主体101平行,并且所述第二限位柱602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电子设备上连接孔之间的距离,其中,所述第二限位柱602可以与所述第一限位柱301的结构相同。因此,在所述电子设备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时,所述电子设备能够沿着所述导向轨,滑上所述限位壁601,进而所述第二限位柱602将插入所述电子设备的连接孔内,从而使得所述电子设备能够与所述主体101接触稳固。进而提高了在用户需要将所述扩展坞与所述电子设备一起携带时的方便性和安全性。
由于所述第二限位柱602为与所述主体101水平设置在所述限位壁601上,因此,所述电子设备180度旋转之后,所述电子设备再水平方向上移动时,所述第二限位柱602任然能插入所述电子设备的连接孔。也就是说所述电子设备正插和反插时,所述第二限位柱602都能卡入所述电子设备的连接孔中。
另外,所述第二限位柱602还可以是设置在所述限位壁601上的一卡勾结构,所述卡勾结构包括一限位结构和一锁紧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将所述电子设备进行限位,所述锁紧结构用户将所述电子设备锁紧在所述卡勾结构上,从而使得所述电子设备与扩展坞能够方便安全的同时携带。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锁紧机构701(如图7c所示)做进一步的说明,所述锁紧机构701设置在相对第二限位柱602的另一端,也就是所述扩展坞的第二端,锁紧机构701的一端与所述主体101的第二端活动链接,也就是说锁紧机构701能够绕所述扩展坞的第二端旋转,当所述锁紧结构701在锁紧状态时成“7”形结构(图7a所示),所述锁紧结构701的相对于扩展坞的高度略大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厚度(图7b图所示)。
当用户不需要锁紧时,用户只需要将所述锁紧结构掰动90度(图7b所示),则所述锁紧结构701与所述主体101平行,则所述电子设备就能够单独的取出所述电子设备,进而使得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主体101分离开。
当然,本申请中的锁紧机构并不限于图7中所示的结构,还可以是通过上下推动来实现锁紧的结构。
如图8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具体结构示意图,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主体801,第一主体101,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电子元器件;所述本体的第一端设置有一凹槽102,所述凹槽102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形状的孔,所述凹槽102用于接受一电子设备的插入;
旋转连接件;
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的主体101通过所述旋转连接件将所述连接器设置在所述凹槽102的底部的所述第一形状的孔内,所述连接器的连接端显露在所述第一形状的孔外;
第二主体802,插入所述第一主体101上设置的凹槽102内,并且通过所述连接器与所述第一主体101连接。
其中,当所述第一主体801与所述第二主体802连接时,通过所述凹槽102的导向使得所述连接器的连接端与所述第二主体802的连接孔连接,通过所述旋转连接件使所述第二主体802能够相对于所述本体转动;
另外,当所述第二主体802与所述第一主体801旋转分离时,通过所述旋转连接件以及所述凹槽102的导向使得所述连接器的连接端与所述电第二主体802的连接孔分离。
如图9所示为本申请电子设备中主体101的具体结构,所述本体的位于所述第一端的前端面向上延伸形成限位壁901;
所述本体相对两个侧面上对应所述第一端的部分上延伸形成相对的导向轨;
两个第二限位柱902,所述两个第二限位柱802固定设置在所述限位壁801上。
其中,通过所述相对的导向轨迹所述第二主体802在所述本体上水平移动,以使所述两个第二限位柱902能够插入所述第二主体802的所述连接孔内。
最后,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扩展坞及电子设备,所述扩展坞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电子元器件;本体的第一端设置有一凹槽102,所述凹槽102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形状的孔,所述凹槽102用于接受一电子设备的插入;旋转连接件;连接器,所述连接器主体101通过所述旋转连接件将所述连接器设置在所述凹槽102的底部的所述第一形状的孔内,所述连接器的连接端显露在所述第一形状的孔外;其中,当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扩展坞上连接时,通过所述凹槽102的导向使得所述连接器的连接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连接孔连接,通过所述旋转连接件使所述电子设备能够相对于所述本体转动。从而实现了插入扩展坞的电子设备能够相对于所述扩展坞转动,进而保护了扩展坞上与电子设备的连接接口,并且提高了扩展坞的便携性。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2)

1.一种扩展坞,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坞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电子元器件;本体的第一端设置有一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形状的孔,所述凹槽用于接受一电子设备的插入;
旋转连接件;
连接器,所述连接器主体通过所述旋转连接件将所述连接器设置在所述凹槽的底部的所述第一形状的孔内,所述连接器的连接端显露在所述第一形状的孔外;
其中,当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扩展坞上连接时,通过所述凹槽的导向使得所述连接器的连接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连接孔连接,通过所述旋转连接件使所述电子设备能够相对于所述本体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展坞,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扩展坞旋转分离时,通过所述旋转连接件以及所述凹槽的导向使得所述连接器的连接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连接孔分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展坞,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的连接端包括:
两个第一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垂直设置在所述连接器主体的上表面的两端,其中,所述连接器主体的上表面与所述凹槽的底面位于同一水平平面;所述限位柱之间的距离对应所述电子设备对应所述连接孔之间的距离;
数据连接接口,所述数据连接接口垂直设置在所述连接器主体的上表面,并且位于所述两个第一限位柱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扩展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柱为从顶端到底端的半径逐渐增加的柱形限位柱。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展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柱的高度小于所述凹槽的深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展坞,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连接件包括:
芯轴,所述芯轴固定在所述第一形状的孔内
贯穿所述连接器的主体的通孔
其中,
所述连接器通过所述通孔套设在所述芯轴上,以使得所述连接器在所述第一形状的孔内转动;
或者
第一芯轴,固定设在所述连接器的主体上的第一端面上
第二芯轴,固定设在所述连接器的主体上的第二端面上,所述第一芯轴和第二芯轴具有同一条轴线;
设在所述第一形状的孔的第一侧壁上的第一开孔
设在所述第一形状的孔的第二侧壁上的第二开孔
其中,
所述连接器的所述第一芯轴与所述第一开孔配合,所述连接器的所述第二芯轴与所述第二开孔配合,以使得所述连接器在所述第一形状的孔内转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扩展坞,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主体的长边小于所述第一形状的孔的长边,以使所述连接器能够左右移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扩展坞,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主体的下表面向远离所述第一端的第二端延伸形成抵押件,
所述扩展坞还包括:
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形状的孔内,所述弹性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抵押件连接;所述连接器在所述第一形状的孔内转动过程中通过所述抵押件压迫所述弹性构件;当所述电子设备从凹槽中脱离时,所述弹性构件使所述连接器回位。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权项所述的扩展坞,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位于所述第一端的前端面向上延伸形成限位壁;
所述本体相对两个侧面上对应所述第一端的部分上延伸形成相对的导向轨;
两个第二限位柱,所述两个第二限位柱固定设置在所述限位壁上。
其中,通过所述相对的导向轨迹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本体上水平移动,以使所述两个第二限位柱能够插入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连接孔内。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主体,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电子元器件;所述本体的第一端设置有一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形状的孔,所述凹槽用于接受一主体的插入;
旋转连接件;
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的主体通过所述旋转连接件将所述连接器设置在所述凹槽的底部的所述第一形状的孔内,所述连接器的连接端显露在所述第一形状的孔外;
第二主体,插入所述第一主体上设置的凹槽内,并且通过所述连接器与所述第一主体连接。
其中,当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连接时,通过所述凹槽的导向使得所述连接器的连接端与所述第二主体的连接孔连接,通过所述旋转连接件使所述第二主体能够相对于所述本体转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主体与所述第一主体旋转分离时,通过所述旋转连接件以及所述凹槽的导向使得所述连接器的连接端与所述电第二主体的连接孔分离。
12.如权利要求10~11任一权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位于所述第一端的前端面向上延伸形成限位壁;
所述本体相对两个侧面上对应所述第一端的部分上延伸形成相对的导向轨;
两个第二限位柱,所述两个第二限位柱固定设置在所述限位壁上;
其中,通过所述相对的导向轨迹所述第二主体在所述本体上水平移动,以使所述两个第二限位柱能够插入所述第二主体的所述连接孔内。
CN2012100828003A 2012-03-26 2012-03-26 一种扩展坞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033653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828003A CN103365340A (zh) 2012-03-26 2012-03-26 一种扩展坞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828003A CN103365340A (zh) 2012-03-26 2012-03-26 一种扩展坞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5340A true CN103365340A (zh) 2013-10-23

Family

ID=49366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828003A Pending CN103365340A (zh) 2012-03-26 2012-03-26 一种扩展坞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6534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14927A (zh) * 2014-03-14 2015-09-1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09388189A (zh) * 2018-09-30 2019-02-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WO2022160242A1 (zh) * 2021-01-29 2022-08-04 深圳市显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扩展坞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68925A1 (en) * 2004-01-30 2005-08-04 First International Computer Inc. Separable and foldable tablet PC assembly
CN101569537A (zh) * 2008-04-29 2009-11-04 Ge医疗系统环球技术有限公司 扩展坞与超声波诊断系统
CN101620456A (zh) * 2008-07-04 2010-01-0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扩展坞、具有扩展坞的便携式计算机及其连接方法
CN201429813Y (zh) * 2009-05-31 2010-03-2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便携式计算机的脱离机构及便携式计算机
CN201562205U (zh) * 2009-12-25 2010-08-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主机、扩展坞及移动式便携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68925A1 (en) * 2004-01-30 2005-08-04 First International Computer Inc. Separable and foldable tablet PC assembly
CN101569537A (zh) * 2008-04-29 2009-11-04 Ge医疗系统环球技术有限公司 扩展坞与超声波诊断系统
CN101620456A (zh) * 2008-07-04 2010-01-0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扩展坞、具有扩展坞的便携式计算机及其连接方法
CN201429813Y (zh) * 2009-05-31 2010-03-2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便携式计算机的脱离机构及便携式计算机
CN201562205U (zh) * 2009-12-25 2010-08-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主机、扩展坞及移动式便携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14927A (zh) * 2014-03-14 2015-09-1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04914927B (zh) * 2014-03-14 2019-02-0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09388189A (zh) * 2018-09-30 2019-02-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WO2022160242A1 (zh) * 2021-01-29 2022-08-04 深圳市显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扩展坞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33898B2 (en) Micro-hinge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US9398707B2 (en) Expansion platform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US804310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USB connector
KR100932460B1 (ko) 전자기기용 기능 확장 유닛 및 전자기기 시스템
KR102035776B1 (ko) 심카드 소켓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단말기
US9270068B2 (en) Movable socket capable of moving a connector relative to a casing and related electronic device
CN203311319U (zh) 触控笔收纳机构及电子装置
CN102915081A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连接端口
CN103365340A (zh) 一种扩展坞及电子设备
US8817488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detachable battery module
US9106084B2 (en) Electrical charger for charging electronic device
CN206657272U (zh) 固定装置及手写笔装置
CN101895032B (zh) 具有多个usb端口的电子设备
EP3627627B1 (en) Card bracket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16956892U (zh) 一种键盘与保护套的组合件及电子设备
US9304554B2 (en) Signal transmission device
CN203232380U (zh) 键盘装置
CN1750415A (zh) 便携终端的usb无线收发模块固定装置
CN201663261U (zh) 一种读卡连接器
KR20050051439A (ko) 케이블 수납이 가능한 유.에스.비 장치
KR200456222Y1 (ko) 슬라이딩 기판부를 구비하는 usb 메모리 장치
CN202995751U (zh) 一种新型读卡器
CN201674738U (zh) 数据卡
CN205985571U (zh) 一种退卡机构及使用该退卡机构的卡座
CN102213983A (zh) 电脑机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