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63381A - 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63381A
CN103363381A CN201210087958XA CN201210087958A CN103363381A CN 103363381 A CN103363381 A CN 103363381A CN 201210087958X A CN201210087958X A CN 201210087958XA CN 201210087958 A CN201210087958 A CN 201210087958A CN 103363381 A CN103363381 A CN 1033633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light module
lgp
supply apparatus
light
liquid cry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8795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63381B (zh
Inventor
陈正恭
林文郁
张献文
陈元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ocom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Innolux Shenzhen Co Ltd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nolux Shenzhen Co Ltd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olux Shenzhen Co Ltd,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Innolux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08795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6338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633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33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633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33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装置,该背光模块包括:一导光板、一第一光源装置以及一第二光源装置。导光板具有一第一侧边、一第二侧边及一第三侧边,其中该第一侧边相对于该第三侧边,且该第二侧边连结于该第一侧边与该第三侧边之间。第一光源装置设置于该第一、第二侧边的交会角两侧,并面向该第一、第二侧边。第二光源装置邻近于该第二、第三侧边的交会角两侧,并面向该第二、第三侧边。

Description

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背光模块,特别是关于一种角落入光的背光模块。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面板现已广泛应用于监视器、笔记本电脑、数字相机及投影机等具成长潜力的电子产品。然而,液晶显示装置内的液晶显示面板无法自行发光,因此必须配有背光单元,从其后表面均匀地照亮整个屏幕。背光模块的功能即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透过简洁有效光机构转化成高亮度且均一辉度的面光源,以提供液晶显示器面板背光光源。
目前背光模块所使用的发光源除了冷阴极萤光灯管之外,发光二极管亦逐渐应用至中大尺寸的液晶显示器之中。请参阅图1,图1是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10的元件分解图。一般而言,液晶显示装置1包括一前板11、一液晶面板12、一背光模块13以及一背板14。背光模块13与液晶显示面板12夹设于前板11与背板14之间。背光模块13包括一导光板15以及二个光源装置16。为了要提供充足的平面光线至背供模块13且避免热点(hotspot)的产生,相对于导光板15长边(或短边)设置的光源装置16通常需要使用一定数量的发光二极管17。
由于发光二极管17制造成本昂贵,若能减少发光二极管的使用数量,对于成本的节省也有所助益。所以开发一种能使用较少数量发光二极管,将是制造商希望克服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将发光二极管设置于导光板二个侧边的交会角两侧,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块包括:一导光板、一第一光源装置以及一第二光源装置。导光板具有一第一侧边、一第二侧边及一第三侧边,其中该第一侧边相对于该第三侧边,且该第二侧边连结于该第一侧边与该第三侧边之间。第一光源装置设置于该第一、第二侧边的交会角两侧,并面向该第一、第二侧边。第二光源装置设置于该第二、第三侧边的交会角两侧,并面向该第二、第三侧边。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光源装置包括:一第一垂直基板、一第一水平基板以及多个第一发光件。第一垂直基板面对该第一侧边,且第一水平基板面对该第二侧边,其中第一垂直基板以及该第一水平基板上至少设置一第一发光件。第二光源装置包括:一第二垂直基板、一第二水平基板以及多个第二发光件。第二垂直基板面对该第二侧边,且第二水平基板面对该第二侧边,其中第二垂直基板以及该第二水平基板上至少设置一第二发光件。
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第二、第三侧边用以接收光线的入光面的长度小于其总长度的二分之一。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发光模块还包括一第三光源装置以及一第四光源装置,其中该导光板还包括一第四侧边,相反于该第二侧边并连结于该第一侧边与该第三侧边之间,该第三光源装置设置于该第一、第四侧边的交会角两侧,并面向该第一、第四侧边,该第四光源装置设置于该第三、第四侧边的交接处,并面向该第三、第四侧边。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其中背光模块的导光板具有一第一侧边、一第二侧边、一第三侧边及一第四侧边,依序相接,其中该第一侧边相反于该第三侧边,且该第二侧边相对于该第四侧边。其特征在于,邻近该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侧边的交接处,该导光板的该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侧边分别包括一入光面,用以接收光线,其中所述入光面的长度小于其所对应的该第一、第二、第三或第四侧边的总长度的二分之一。较佳地,所述入光面的长度小于其所位于的该第一、第二、第三或第四侧边的总长度的六分之一。
本发明亦提供一种运用上述背光模块的液晶显示器,在应用上,上述第二、第四侧边为液晶显示装置的长边,第一、第三侧边为液晶显示装置的短边,且第一、第三侧边分别垂直于该第二、第四侧边。
由于本发明的光源装置是设置于导光板相邻二侧边的交会角两侧,故可减少发光件的使用数量。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显示已知技术的显示装置的元件分解图;
图2显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元件分解图;
图3A显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部分元件的示意图;
图3B显示图3A中TL区域的放大图;
图3C显示图3A中TR区域的放大图;
图4A显示沿图2A-A线段所视的剖面图;
图4B显示沿图2B-B线段所视的剖面图;
图5显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部分元件的底面图;
图6显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部分元件的示意图;
图7显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部分元件的示意图;以及
图8显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部分元件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液晶显示装置
11~前板
12~液晶面板
13~背光模块
14~背板
15~导光板
16~光源装置
17~发光二极管
20、30、40、40’~液晶显示装置
21~胶框
22~网点油墨
23~背光模块
231、331、431~导光板
231a、331a、431a~第一侧边
231b、431b~第二侧边
231c、331c、431c~第三侧边
231d、331d、431d~第四侧边
233、333~第一光源装置
2331~第一垂直基板
2333~第一水平基板
2335~第一发光件
2337~背光腔
235、335~第二光源装置
2351~第二垂直基板
2353~第二水平基板
2355~第二发光件
2357~背光腔
237~光学膜片
25~显示面板
27~前框
29~背框
434~第三光源装置
4341~第三垂直基板
4343~第三水平基板
436~第四光源装置
4361~第四垂直基板
4363~第四水平基板
TL、TR~区域
C1-C4~入光面
V1-V4~交会角
具体实施方式
现配合附图说明较佳实施例。
请参见图2,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20包括:一胶框21、一背光模块23、一显示面板25、一前框27以及一背框29。背光模块23设置于胶框21的后侧,且包括一导光板231、一第一光源装置233、一第二光源装置235以及多个光学膜片237。
请参照图3A并搭配参考图2,为便于说明,在图3A中,背光腔2337省略绘制,在此先予指明。光学膜片237设置于导光板231的出光面,用以雾化来自导光板231的光线。导光板231具有一第一侧边231a、一第二侧边231b、一第三侧边231c及一第四侧边231d,首尾依序相接,其中第一侧边231a相对于第三侧边231c,且第二侧边231b相对于第四侧边231d。在此实施例中,相邻第一侧边231a与第二侧边231b的交会角V1的位置,第一侧边231a包括一入光面C1,且第二侧边231b包括一入光面C2。相邻第二侧边231b与第三侧边231c的交会角V2的位置,第二侧边231b包括一入光面C3,且第三侧边231c包括一入光面C4。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导光板231是运用于一18.5英寸的液晶显示装置20(图2)。亦即,第二、第四侧边231b、231d位于液晶显示装置的长边,第一、第三侧边231a、231c位于液晶显示装置的短边,其中第一、第三侧边231a、231c延伸于Y方向且具有长度L1,且第二、第四侧边231b、231d延伸于X方向且具有长度L2。
请参照图3B。第一光源装置233设置于该第一、第二侧边231a、231b的交会角V1两侧,且包括一第一垂直基板2331、一第一水平基板2333、多个第一发光件2335以及二个背光腔2337(图2)。第一垂直基板2331平行于第一侧边231a。二个设置于第一垂直基板2331上的第一发光件2335面对该第一侧边231a的入光面C1,并朝入光面C1射出光线。第一水平基板2333平行于第二侧边231b。二个设置于第一水平基板2333上的第一发光件2335面对该第二侧边231b的入光面C2,并朝入光面C2射出光线。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入光面C1的长度W1系大于或等于第一侧边231a的长度L1(图3A)的六分之一,且入光面C2的长度W2系大于或等于第二侧边231b的长度L2(图3A)的六分之一。背光腔2337包覆于第一光源装置233外部,用以反射来自第一发光件2335的光线,如图2、4A所示。
请参照图3C。第二光源装置235设置于该第二、第三侧边231b、231c的交会角V2两侧,且包括一第二垂直基板2351、一第二水平基板2353、多个第二发光件2355以及二个背光腔2357(图2)。第二垂直基板2351平行于第三侧边231c。二个设置于第二垂直基板2351上的第二发光件2355面对该第三侧边231c的入光面C4,并朝入光面C4射出光线。第二水平基板2333平行于第二侧边231b。二个设置于第二水平基板2333上的第一发光件2335面对该第二侧边231b的入光面C3,并朝入光面C3射出光线。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入光面C3的长度W3系大于或等于大于或等于第二侧边231b的长度L2(图3A)的六分之一,且入光面C4的长度W4系大于或等于第三侧边231c的长度L1(图3A)的六分之一。背光腔2357包覆于第二光源装置235外部,用以反射来自第一发光件2355的光线,如图2、4B所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实施例中,第一、第二发光元件2335、2355的数量不应限制于上述实施例。第一、第二发光元件2335、2355的数量将可依照第一、第二发光元件2335、2355的出光功率或者依照不同的使用需求而加以改变。另外,上述第一垂直基板2331以及该第一水平基板2333于结构上不直接连结;第二垂直基板2351以及该第二水平基板2353于结构上不直接连结。因此,二个背光腔2337以及二个背光腔2357在结构上亦不相互连结,如图2所示般。
请参照图5,图5显示导光板231的底视图,为使导光板231整个出光表面维持均匀的光线辉度,导光板231的底面可包括多个网点油墨22。网点油墨22可随机地分布于导光板231的底面。较佳地,与区域B相比,网点油墨22于图5所示的区域A中较高的网点油墨密度。详而言之,在导光板231的底面邻近第二侧边231b且位于第一、第三侧边231a、231c的实质中央的区域A拥有较高的网点油墨密度。网点油墨22可改变光线于导光板231中行径的角度,破坏光线的全反射现象,以导向光线至出光面。网点油墨22的材质影响光线出光光型,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网点油墨22可为一般传统白色油墨或透明油墨,较佳地,网点油墨22为一透明油墨,因透明油墨使光型较为集中。
请再参照图2,显示面板25设置于胶框21之前侧,接收来自背光模块23的光线。由于本发明的显示面板25为本领域的已知元件,且非为本发明所强调的内容,在此不加以赘述。在制造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20时,胶框21、背光模块23以及显示面板25系夹设于前框27与背框29之间。
请参阅图6,图6显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30的部分元件的示意图。液晶显示装置30包括一导光板331、一第一光源装置333以及一第二光源装置335。由于导光板331的特征相似于导光板231的特征,为简化说明,在此不再赘述。第一光源装置333设置于第一侧边331a与第四侧边331d的交会角V3两侧,并面对第一侧边331a与第四侧边331d。第二光源装置335设置于第三侧边331c与第四侧边331d的交会角V4两侧,并面对第三侧边331c与第四侧边331d。
请参阅图7,图6显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40的部分元件的示意图。相较于液晶显示装置20,显示装置40还包括一第三光源装置434以及一第四光源装置436。在此实施例中,由于导光板431的特征相似于导光板231的特征,为简化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第三光源装置434设置于第一侧边431a与第四侧边431d的交会角V3两侧,且包括一第三垂直基板4341以及一第三水平基板4343。第三垂直基板4341上的光源面对第一侧边431a的入光面,第三水平基板4343上的光源面对第四侧边431d的入光面。第四光源装置436置于第三侧边431c与第四侧边431d的交会角V4两侧,且包括一第四垂直基板4361以及一第四水平基板4363。第四垂直基板4361上的发光件面对第三侧边431c的入光面,第四水平基板4363上的发光件面对第四侧边431d的入光面。
请同时参照图7、8,图8显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40’的部分元件的示意图。在不牺牲液晶显示装置40’可视面积的光线与亮度的情况下,发光件的数量可进一步减少。如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显示装置40’相较于液晶显示装置40省略设置第一水平基板2333、第二垂直基板2351、第三垂直基板4341以及第四水平基板4363。
本发明虽然以如上的数个实施例来作说明,但是其技术内容并不以此为限,亦可以依实际设计需求而有不同的变化设计。并且,于实际的运用上,光源装置的发光件的数量可依实际设计需求而定,其可以为一个或是多个面向导光板侧边的发光二极管。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可在不牺牲光线均匀度的前提下,减少发光件的数量,以改善了已知技术中,采用多个发光件所产生的缺点。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块,包括:
一导光板,具有一第一侧边、一第二侧边及一第三侧边,其中该第一侧边相对于该第三侧边,且该第二侧边连结于该第一侧边与该第三侧边之间;
一第一光源装置,设置于该第一、第二侧边的交会角两侧,并面向该第一、第二侧边;以及
一第二光源装置,设置于该第二、第三侧边的交会角两侧,并面向该第二、第三侧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光源装置包括:
一第一垂直基板,面对该第一侧边;
一第一水平基板,面对该第二侧边;以及
多个第一发光件,其中该第一垂直基板以及该第一水平基板上至少设置一第一发光件;
该第二基板包括:
一第二垂直基板,面对该第三侧边;
一第二水平基板,面对该第二侧边;以及
多个第二发光件,其中该第二垂直基板以及该第二水平基板上至少设置一第二发光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第二、第三侧边用以接收光线的入光面的长度小于其总长度的二分之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还包括一第三光源装置以及一第四光源装置,其中该导光板还包括一第四侧边,相对于该第二侧边并连结于该第一侧边与该第三侧边之间,该第三光源装置设置于该第一、第四侧边的交会角两侧,并面向该第一、第四侧边,该第四光源装置设置于该第三、第四侧边的交会角两侧,并面向该第三、第四侧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还包括多个网点油墨分布于该导光板的底面,其中该导光板的底面邻近该第二侧边且位于该第一、第三侧边的实质中央的区域的网点油墨密度高于该第一、第三侧边处的网点油墨密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还包括多个背光腔,包覆于该第一、第二光源装置的外部。
7.一种背光模块,包括:
一导光板,具有一第一侧边、一第二侧边、一第三侧边及一第四侧边,依序相接,其中该第一侧边相对于该第三侧边,且该第二侧边相对于该第四侧边;
其中,邻近该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侧边的交接处,该导光板的该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侧边分别包括一入光面,用以接收光线,其中所述入光面的长度小于其所对应的该第一、第二、第三或第四侧边的总长度的二分之一。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面的长度小于其所位于的该第一、第二、第三或第四侧边的总长度的六分之一。
9.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
一液晶面板;以及
一背光模块,包括:
一导光板,具有一第一侧边、一第二侧边及一第三侧边,其中该第一侧边相对于该第三侧边,且该第二侧边连结于该第一侧边与该第三侧边之间;
一第一光源装置,设置于该第一、第二侧边的交会角两侧,并面向该第一、第二侧边;以及
一第二光源装置,邻近于该第二、第三侧边的交会角两侧,并面向该第二、第三侧边。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侧边位于液晶显示装置的长边,且该第一、第三侧边分别垂直于该第二侧边。
CN201210087958.XA 2012-03-29 2012-03-29 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装置 Active CN1033633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87958.XA CN103363381B (zh) 2012-03-29 2012-03-29 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87958.XA CN103363381B (zh) 2012-03-29 2012-03-29 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3381A true CN103363381A (zh) 2013-10-23
CN103363381B CN103363381B (zh) 2016-12-14

Family

ID=49365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87958.XA Active CN103363381B (zh) 2012-03-29 2012-03-29 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63381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11563A (zh) * 2006-02-10 2006-08-02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多光源背光模块
CN101666462A (zh) * 2008-09-03 2010-03-10 先进开发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侧光式背光模块、其导光元件及其线光源
CN101725908A (zh) * 2008-10-28 2010-06-09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其导光板
CN102323693A (zh) * 2011-10-14 2012-01-1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CN102352985A (zh) * 2011-06-01 2012-02-1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
US20120057367A1 (en) * 2010-09-02 2012-03-08 Jun Seok Park Backlight unit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11563A (zh) * 2006-02-10 2006-08-02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多光源背光模块
CN101666462A (zh) * 2008-09-03 2010-03-10 先进开发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侧光式背光模块、其导光元件及其线光源
CN101725908A (zh) * 2008-10-28 2010-06-09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其导光板
US20120057367A1 (en) * 2010-09-02 2012-03-08 Jun Seok Park Backlight unit
CN102352985A (zh) * 2011-06-01 2012-02-1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
CN102323693A (zh) * 2011-10-14 2012-01-1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3381B (zh) 2016-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96382B (zh) 發光二極體及用於此發光二極體之透鏡
CN102472915B (zh) 背光单元和显示装置
CN201083921Y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CN104880860B (zh) 背光组件和包括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器
CN203757522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0196514A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其显示装置
CN101782218A (zh) 导光板、背光模块以及光线传导方法
CN102518984A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2767739A (zh) 一种直下式激光背光模组及其显示器
CN203720396U (zh) 导光板
CN101556000A (zh) Led线光源及背光源装置
CN105242457A (zh) 一种高色彩饱和度的导光装置
US20180101064A1 (en) Backlight modules and double-sided display devices
CN201973601U (zh) 新型背光模组
CN103912819A (zh) 一种背光模块与液晶显示装置
CN202274346U (zh) 一种直下式激光背光模组及其显示器
CN107505771A (zh) 背光模块及具有该背光模块的液晶显示器
CN102865499B (zh) 发光装置、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CN103511930A (zh) 一种led背光模组及相应的液晶显示器
CN104834049A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996122A (zh) 背光模块
CN202216065U (zh) 一种侧边式激光背光模组及其显示器
CN105093676A (zh) 用于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
CN201621557U (zh) 显示器用平行组合式背光板及具有该背光板的显示器
CN201513795U (zh) 一种侧光式led背光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8100 Longhua, Shenzhen, town, Foxcon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E District, building 4, building 1, building

Applicant after: Qunka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Applicant after: Innolux Display Group

Address before: 518100 Longhua, Shenzhen, town, Foxcon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E District, building 4, building 1, building

Applicant before: Qunka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Chimei Optoelectronics Co.,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